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被挟制到台湾现在怎样了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_中国网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1951年10月)
  1日 美军骑兵第1师第7、第8团及希腊营,在252门火炮、52门迫击炮、127辆坦克自行火炮及航空兵支援下,向志愿军第47师第415团守备的朔宁东南地区的阵地发动进攻。第415团顽强抗击,坚守阵地。5日后,第415团得到5个连兵力增援。激战持续到10日,美军由于伤亡惨重而不支,退到222、218
.4两高地及严岘东南无名高地,构筑工事,暂转防守。第415团在10天的坚守防御中,依托野战阵地,打退敌连续多次冲击守住基本阵地,共毙伤美军5100人。
   2日 毛泽东指示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空军要争取时间锻炼部队,应设法使更多的部队参加实战锻炼。同日,在空军关于空4师9月25日空战情况的报告上批示: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你们予以鼓励是正确的。
   3日 英联邦师与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一部,向志愿军第6 4军191师守备的马良山、高旺山阵地发动进攻。第191师顽强抗击5昼夜,歼敌2600余人。
   △毛泽东就关于更换谈判会址问题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关于更换会议地址问题,经我们再三考虑,认为目前还应采用你们原先的主张,拒绝敌人这项无理要求,并准备与敌人拖一时期。因为敌人目前的政策是拖,我急他不急是无用的,到了敌人真想解决问题的时候,那时就可以扯拢了。因此,所拟复件,便可简单,对于未了事件的处理,即不取消,也暂不提,看对方如何反映(应)。复件现附上,可于10月4日上午送出。北京拟在4日晚广播,5日登报,请平壤亦同时发表。
   △金日成、彭德怀复函李奇微,指出改变谈判地址没有任何理由,再次建议立即在开城恢复谈判。4日,李奇微复函金日成、彭德怀、提出:既然你们拒绝了我所提在松贤里开会的建议,我建议我们的代表团在一个你们所选择的而为我们能接受的大致位于双方战线之间的中途的地点会晤。
   4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根据目前情况看,我方不宜再次拒绝更换地点,而应主动地提出在板门店恢复双方代表团的会议,并在会议上成立有双方代表参加的机构来规定关于板门店会议地区由双方负责巡逻保护的严格协议,并保证此协议的执行。
   6日 金日成、彭德怀复信李奇微,提出在板门店恢复双方代表团会议。
   7日 金日成、彭德怀对李奇微4日来函作出答复,指出对方破坏开城中立区协议的事件决不是迁移会议地址所能逃避的。同时指出,目前的问题应该是立即恢复停战谈判,并在双方代表团的会议上严格规定关于会议地区中立化及会场安全保障的协议,使过去这类违协事件不再重犯,尤其是要使双方对这个协议负责,再不容许像过去那样只用来约束一方,而另一方可以借口对该地区没有责任而肆意破坏和抵赖。为此建议:停战会议地区中立范围,应该扩大成为将开城和汶山都包括在内的一个长形地区,而将会场地址移至板门店,并由双方负责保护这一会场地址。
   8日 李奇微复信金日成、彭德怀,同意会址设在板门店,并建议双方联络官于10日会晤,讨论恢复谈判事宜。
   △志愿军第68军610团及由师临时组成的反坦克大队在文登里南北公路两侧,打击美军第2师附法国营、美坦克第72营、南朝鲜坦克第31大队。战至20日,共击毁敌坦克28辆、击伤
   9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就中立区范围扩大提出两个方案:(一)开城至板门店至汶山划为一个长形中立区,即沿这条大道两侧各划3英里为中立区;(二)以板门店为中心,划周围5英里为中立区,而由开城至汶山至板门店的两条走廊两侧各划3英里为中立区。估计对方可能较易接受后一方案。
   10日 朝鲜停战谈判双方联络官在板门店会晤,商谈双方代表恢复谈判的条件。联合国军方联络官提出:只能保证新的会议地址周围一个小的中立区和开城、汶山通往板门店的公路不受攻击。实际上是仍要保留对开城朝中代表团驻地的空中威胁。鉴于以往事件的教训,朝中方坚持开城、汶山间中立区范围应于扩大,以保证停战谈判得以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进行。
   △周恩来在聂荣臻于日向毛泽东、周恩来提交的《从朝鲜战场抽调30万部队到东北整训的方案》报告上批示:此方案可予同意,请主席批示。毛泽东11日批示:同意,退周办。
   △上旬,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经济建设等问题,分析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决定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总方针,以保证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并积累资金,取得经验,加速国内经济建设。
   11日 美国空军飞机进入谈判会场上空盘旋,并用机枪进行扫射。
   12日 周恩来为毛泽东起草的致李克农的电报指出:在联络官会议上可以相机表示,扩大中立区问题应由代表会上正式讨论,但为准备代表会的讨论,不反对在联络官会上就此问题非正式地交换意见。毛泽东在此电报上加写一段话:这样转弯比由金、彭出面转弯要好得多,并且以早一点转弯为宜。
   △美国空军飞机在板门店会址帐篷附近扫射时,将一名12岁的朝鲜儿童当场打死。当晚,双方联络官进行了现场调查。
   13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关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并加强抗美援朝工作的通知》,通知说:为着庆祝一年来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进一步加强捐献飞机大炮、推行爱国节约等各项工作,本会各地县、市以上分会,应联络各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各民主党派组织、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代表人物,包括模范爱国节约小组的代表、模范爱国增产节约的劳动者、模范的抗美援朝宣传员、模范的志愿军和解放军家属。于10月25日召开庆祝会,并分头举行各种讲演会、座谈会,讨论检查爱国节约及增产捐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今后改进方法,号召全国人民努力支援前线,扩大增产节约运动,完成爱国捐献计划,普及深入爱国公约运动,并向志愿军和他们的家属及烈士家属表示慰问,为争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而斗争。
   △志愿军第67军及第68军203师在5个炮兵营的支援下,于金城以南芳通里至旧垡以北地区抗击美军第7师、第24师及南朝鲜军第2、第6师的进攻。志愿军顽强坚守10天,于22日结束战斗,共毙伤敌2.3万余人,击毁击伤敌坦克47辆,阻止了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你们对于敌机此次扫射事件的处理甚妥。不论敌方明日公开承认错误并道歉或抵赖,你们除对其抵赖措辞应据实予以严正驳斥外,尚不忙表示最后态度,在明日联络官的会议上仍坚持你们提出的协议草案。
   14日 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志愿军党委,告知对19 51年9月20日电报已收到。并认为志愿军党委对朝鲜问题的总方针是正确的。电文说:邓华现来北京,中央已将最近关于志愿军战略方针,节约兵力,节约资材,节约经费及两岸迫近敌人可能登陆处筑工事等项决定告诉了他,由他向你们转达,希望你们联系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执行方法,争取朝鲜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央对于志愿军全体同志在志愿军党委和彭德怀领导下进行了一个整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表示欣慰与慰劳。目前的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争取最后胜利。目前国内情况很好,全党及全国人民热烈支援。国际形势也于我们有利,敌人困难甚多。我们也有困难,有些是很大的困难,但是可能克服的。只要同志们继续努力,并和朝鲜同志始终团结一致,最后胜利是可以取得的。
   △李奇微致电金日成、彭德怀、承认12日发生的事件,又发表声明,公开表示道歉。
   15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同意在 16日的联络官会议上,我方主动提出划汶山半径5英里为中立区的提案,并作为临时协议样式交与对方,以期打开僵局。但在准备转弯时,应相机说明汶山、开城应处于同等地位。
   16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对方很怕汶山划成与开城同样大的中立区,使汉城门户洞开,而开城中立区协议又束缚其空军行动。因此,对方在复会条件上的争执,中心是缩小开城和汶山的驻地范围,不名中立区,只规定不进行任何武装行动。显然,这是企图在必要时得以继续其破坏行动,以便进行威胁。因此,请你考虑在主动提出划分汶山半径5英里为中立区成立临时协议时,应说明双方代表团驻地的范围大小可以提交代表团会议上去斟酌,但双方驻地与板门店之间的通道范围决不能只限于公路上,必须在两侧划出一定范围,任何敌对游击活动都应停上,否则双方人员来往的安全无保障。
   17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目前的争执,如果不由我方转弯,敌人是很难转弯的,而这些转弯较之于迁移会址至板门店来说,又属于次要性质的了。
   18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目前我方在联络官会议中的方针,应是迅速促成复会,态度是既不急也不拖,而要适时地主动提出双方可以接受的办法,以解决一些枝节上的问题。
   21日 志愿军空军第3师在代师长袁彬、政治委员高厚良率领下开赴安东前线与志愿军空军第4师换防,参加与美军空战。该师在朝参战80天,共击落美机55架,击伤8架。
   22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为了不使对方作歪曲宣传,明日应发表南日复乔埃信,在信中说明为不使过去破坏协议事件再行发生,我方代表团授权批准双方联络官业已取得的五项共同谅解在双方代表团复会之日立即生效。次日,南日复信乔埃,建议25日恢复双方代表团的谈判。
   △10时 双方联络官终于达成了关于双方代表团复会事宜的协议,主要条文为:一、代表团在板门店附近复会的具体地点;二、会场区是以会场为中心,以1000码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三、对于如上规定的会场区,双方一切武装人员、包括陆、海、空的一切正规与非正规部队武装人员,均不得进行任何敌对行动;四、双方武装人员除规定的军事警察外,不得进入会场区。会场区内的安全与秩序的维持,由双方各派由两名军官和18名士兵组成的军事警察队,协助此项任务的执行。代表团人员不在会场内期间,双方的军事警察在会场区内各留驻1名军官与5名士兵。军事警察所佩带的武器限于小武器,即手枪、步枪、卡宾枪;五、双方代表团及其组成人员,得自由进入板门店会场区,并在区内自由行动。双方代表团的组成,各由其首席代表决定之。六、关于谈判会议及会场区所需的物资设备及通讯与行政事务的安排,由双方联络官协议之,朝中代表团方面负责供给适当的共用设备,以作双方代表团、会议场所之用,并负责会议室内之布置。除此之外的设备,由双方代表团自备。七、对于以开城交通中心为圆心,3英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与以3英里为半径,圆心位置如附图所示的圆形区域内的联合国军代表团以及开城、板门店、汶山通道两侧各
200米的地区,双方一切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军的一切正规与非正部队与武装人员,不得进行任何敌对行动。八、双方代表团复会日期与时间,由双方联络官协商决定。
   同时还达成了《双方联络官的共同谅解》共五条,即:一、协议中武装力量一词,仅包括双方控制下或公开暗地唆使的武装部队与武装人员。当双方调查中所发现的事实在合理的范围内,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任何一个案件的负责人员属于一方控制下或为一方所公开或暗地唆使者,该方不得推诿其责任。二、对于报称违反协议事件的调查,将按过去联络官的惯例进行。三、双方联络官间关于双方代表团复会事宜所达成的协议,将作为双方代表团所将确定的整个停战谈判期间的全面安排的协议有关部分的草案。四、整个停战谈判期间安全安排的协议,经由双方代表团决议后,将代替一切既往的安全协议及关于开城会场区和中立区的协议。五、除在气候条件与技术条件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双方军用飞机均不得飞越板门店会场区上空,联合国军军用飞机不得飞越开城区及开城区至板门店会场区通道区域的上空,朝鲜人民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用飞机不得飞越汶山区至板门店会场区通道区域的上空。24日,双方首席代表交换信件批准了上述协议与谅解的事件,并提议第二天举行正式会谈。
   △志愿军参加秋季防御作战部队与联合国军激战24天,至本日,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共歼敌7.9万人。中朝军队伤亡9.1万人。
   23日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全中国人民在抗美援助运动中空前广泛地团结起来,向着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意志,与朝鲜人民军一道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企图侵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进而侵入中国大陆的狂妄计划,从而鼓舞了朝鲜、中国、亚洲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使他们增加了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信心。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现在还在继续进行,并且必须继续进行到美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的时候为止。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于我国的侵略。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为了继续坚持这个必要的正义的斗争,我们就需要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工作,需要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朝鲜问题应当用和平方法予以解决,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否则就不可能成功。
   △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政治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的正义战争中,全面地加强和巩固了自己。美国政府挟制着联合国大多数在今年2月1日通过了荒谬无耻达到极点的诬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案。继这个决议案之后,联合国大多数又在美国挟持之下,通过了对中国禁运的决议案。愚昧无知的美帝国主义者满以为封锁和禁运一定能给中国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们完全错了。帝国主义者的封锁和禁运,正好被我们用以肃清中国经济中的半殖民地的依赖性,缩短中国在经济上获取完全独立自由的过程,加速了打击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经济特权的进程。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同时顺利地、彻底地肃清了美帝国主义者对中国多年来的文化侵略活动,并逐步肃清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这一切对于中国的国家和人民都是非常有利的。
   △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日进入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至日,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军38.7万余人,其中美军17.6万余人,击毁和缴获战车945辆,各种炮3558门,击落击伤和缴获飞机2310架。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为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援助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与保卫远东及世界和平事业中所建立的功勋,授予彭德怀司令员一级国旗勋章。并分别授予志愿军在战争中立下特殊功勋的许多指战员以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一级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以及军功章奖。
   24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关于停战线问题,我方在复会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可主动提出由双方各提一个可以接近并准备对方考虑的新的分界线。如果对方同意,我方即可提出依照现有战线加以调整的方案。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副主席彭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报告,报告说:一年来中国人民在后方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和志愿军在前线的作战相配合,也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全国的群众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斗争,这些群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包括各民族各种宗教信仰者,全国已经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人口,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爱国运动。到处出现了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入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和运输工人志愿赴朝担任战地各种勤务工作。医务工作者志愿组织了50多个医疗队到朝鲜前线,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服务,已经有几百万件的慰问信、慰问品、慰问袋送到了前线。截止10月18日为止,仅4个半月的时间,就捐献了相当于2618架战斗飞机的金钱,即3.927亿元。全国已有58万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志愿报名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现在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只要命令一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什么有什么,这代表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意志和心情,是志愿军所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关于抗美援朝工作的决议》:继续动员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大规模地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加强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的力量,完成和继续扩大捐献武器运动,普及和深入爱国公约运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各民主派及中国人民政协无党派民主人士,就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分别致电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表示深切、热烈地慰问,崇高的、热烈的战斗敬意,坚决的支持。
   25日 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杜平,奉命参加朝中方停战代表团,参与停战谈判第四项议程战俘问题的准备工作。
   △ 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复会,继续进行第二项议程讨论。朝中方宣布以边章五代替邓华任志愿军首席代表,以郑斗焕代替张平山为谈判代表。对方李亨根接替白善烨,特纳接替克雷奇。
   26日 美国国会通过巴特尔法,以停止美援相威胁,迫使其他国家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
   29日 志愿军党委在成川东南桧仓召开由各兵团、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各军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至31日结束。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精简节约的方针,并研究部署了志愿军整编工作。主要缩减四类人员:一是建制属于志愿军但由国内供应的单位,如各极教导队、待装的徒手炮兵、新兵补训团等;二是须处理的编余人员和老弱病残人员;三是建制调回国的,如第23兵团,第16军47师,配属等
23兵团修机场的补训师;四是战勤人员,如民工、工作队、工程队等。志愿军各机关、部队于11月15日前后开始整编,至12月底基本完毕。通过整编,达到了精干机关,充实连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要求。
   △ 志愿军空军政治部制定统一的飞行员战时立功标准。标准规定:凡击落敌机1架者为二等功,击落敌机2架者为一等功,击落敌机3架以上者为特等功;凡击伤敌机一架者为三等功,击伤敌机2架者为二等功,击伤敌机3架者为一等功。
   △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双方接触线确定后,我方即应主动提出就地停战稍加调整的方案。望根据志司所告的双方前沿位置线,拟出你们的调整方案,于今晚电告,以便先行考虑,预作准备。
   △ 志愿军领导发出指示:11月、12月(特别有利情况除外),不准备进行全线大反攻战役。12月以后,志愿军全线转入巩固阵地作线,第六次战役自行取消。
   △ 志愿军司令部发出关于加强开城地区防御部署的指示。之后,志愿军第65军加强了开城以西及临津江以西的兵力,第63军亦进至开城东北长和洞、华藏洞地区,准备协同第65军抗击敌人向开城的进攻。
   30日 志愿军进行局部反击作战,至11月底结束,先后对敌营以下兵力防守的26个目标进行了34次反击,全歼敌两个营、13个连、5个排,大部歼灭敌人6个连,共毙伤俘敌1万多人,攻克敌阵地21个,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斗争。
   31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同意30日来电所提我方应于31日主动提出就地停战稍加调整的原则的意见。如果对方坚持其10月25日提出的方案,我们应当在当时或下午会议中予以严正的驳斥,揭露对方反对就地停战,划分军事分界线,而仍图深入我方战线后方的阴谋,逼使对方在我们的方案上达成协议。
   月底 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以志愿军空军第2、第3、第8、第10师各一部配合志愿军第50军所属部队攻占位于鸭绿江口外朝鲜西海岸的大小和岛。
   本月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在本月的秋季防御战役中作战勇敢,战绩突出的李凤林、李延年、张永富、高成山、杨宝山等立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抗美援朝美国有想求和的意思,若战线停在了三七线,结果会是怎样的?
抗美援朝美国有想求和的意思,若战线停在了三七线,结果会是怎样的?
历史小知识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同意将日本殖民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 地——朝鲜半岛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在日~2月11日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经问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什么外国军队要进入朝鲜,罗斯福回答没有。1950年9月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参加抗美援朝,随着中国军队的加入,占据很快扭转过来,美军很快大败,连麦克阿瑟都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了,战争到此刻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里,志愿军却暂时停止了进攻,当时金日成主张继续追击,把美军赶下海,于是金日成跟彭德怀有一次历史性的对话。金日成说:“好戏刚开始,为什么就鸣金收兵了呢?”彭德怀说:“我们的军队运输困难,粮食供应跟不上,棉衣不足,在这种条件下,还怎么追击?志愿军虽有铁的意志,但也算血肉之躯啊。而且敌人退到洛东江,正是想利用天然屏障诱我南进,加以歼灭,这点不得不防。”金日成说:“志愿军休整是应该的,但可以先出几个军追击,其他的军队休整之后再南进不行吗?”彭德怀说:“不行,敌人是诱敌深入之计,继续追击我们肯定会吃亏。”双方谈话陷入僵局,但金日成想放弃追击,彭德怀拿出毛主席发来的电报,说明了如果要追击,让朝鲜军队追击,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的守备,金日成这才没办法了,恰好这时战争发生了意外的转变。由于麦克阿瑟的战败,美国内部已乱成一锅粥,麦克阿瑟要求再给他四个师,并要求空袭中国东北,封锁中国海岸,还想邀请国民军入朝作战,他的冲动让杜鲁门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会把美国拖进一场世界大战的,最终杜鲁门还是要面对败仗的后果,他做了一个决定。日,美国通过联合国确立了先停火后谈判的“五步建议”,并转交给中国,要求把停战线置于三七线,这里恰好是朝鲜的战略要地,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这是美国人主动求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啊,面对美国的拋来的意思,中国和朝鲜如何应对呢?非常可惜,最终中朝双方都没考虑美国这一想法,金日成自然不愿意把把战线停在三七线,这毕竟是自己的国家,但毛主席和彭德怀也没料到这点,最终错过了这个战机,要不然美国会一直挟制朝鲜,朝鲜的历史走向或许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了。不管怎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历史已成为过去,但志愿军先烈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小知识一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本人研究历史多年,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
作者最新文章亲历者忆抗美援朝:毛岸英牺牲的真相是什么――中新网
本页位置:
亲历者忆抗美援朝:毛岸英牺牲的真相是什么
  孟照辉:我所亲历的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中,毛岸英牺牲的真相是什么?
  为何1953年停战,1958年中国志愿军才撤退?
  朝鲜为何要淡化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痕迹?
  持续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这一连串悬念依旧如同巨大的问号,众说纷纭,难分难解。
  如今,孟照辉,这名已经82岁高龄的战争亲历者,原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作战科长,他说,他有责任说出真相。
  人物简介 孟照辉,82岁,原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作战科长,军事科学院副军职研究员兼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室主任,亲历与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长达五十余年。
  战争的选择
  有人说抗美援朝可以避免,我不同意
  旁白: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记者:抗美援朝时,您多大年纪?
  孟照辉:我1927年生,1950年11月入朝鲜。那时候是24岁吧,虚岁算。
  记者:怎么接到指令要成为志愿军的一员?
  孟照辉:朝鲜战争爆发到10月份,局势就比较严重了。这时候六十六军奉命到朝鲜去参加志愿军,我所在的二十兵团开始是负责运送他们出发。但之后大概3-4天时间,我也接到命令要入朝。
  记者:去参战?
  孟照辉:去南朝鲜游击队当顾问。我是游击队出身,抗日战争期间搞游击战,可能(领导)看了我档案。
  记者:接到入朝命令第一反应是什么?
  孟照辉:也不突然。因为六十六军调走以后,我们就已经悟察到要打仗了。作为一个军人来讲,时刻都要准备着上前线的。
  记者:会觉得光荣吗?
  孟照辉:当时来讲很高兴。不过那时候,还没公开,只是内部都知道。
  记者:从中国准备志愿军入朝,到志愿军真的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这期间,我们一共进行了多长时间的准备工作?
  孟照辉:朝鲜战争是日爆发的。爆发以后,不到一个礼拜,我们就开始做准备,组成了东北边防军。那时,敌人已经向鸭绿江这边逼近了,在南面(指台湾海峡)呢,美国第七舰队已经炮击我们国家的商船、渔船。照当时首长的讲法,看来朝鲜局势没有中国参加就不好办了,说我们预先做准备,你们也防备着。
  记者:当时国内的气氛怎么样?在军队内部和老百姓当中,都做好了这种作战的准备吗?
  孟照辉:当时还是秘密的,不光是军队本身执行任务。其他的部队都不知道,社会上更没宣布。就连朝鲜也不知道。中央当时有一个指示:不要给朝鲜说我们有出兵,先不要讲。
  记者:为什么不愿意告诉朝鲜?
  孟照辉:一是从战略上保持我们战争上的突然性,争取更大的主动。另一个方面,不把我们出兵的意图告诉金日成,以免让他们产生依赖情绪,影响他们作战。所以就只给我国驻朝鲜大使讲了。
  记者:今天回头去看,当时中国无论是从战略还是战备上,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来参加这样一场战争了吗?
  孟照辉:很难说。没有这个方面的准备。最开始去的是四个军,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要去朝鲜作战是8月份才给部队讲,他们没这个思想准备。社会上也不知道,都是秘密的。
  记者:后来就流传了一个说法,说很多志愿军到朝鲜时是穿着夏装去的,后来打仗了冻伤特别严重?
  孟照辉:冻伤比较严重的是十九兵团。第一次战役主要在西线作战。后来想要改变当时的战场形势,到东线作战。东线方面咱们还没部队,但是敌人已经到了东线的惠山镇,我们必须派兵去,就从南方调了十九兵团。南方部队冬装比北方部队的要单薄,所以有些士兵穿得比较单薄。但是并不是穿着单衣进去的,误传了。
  记者:那冻伤到底有多严重呢?
  孟照辉:冻伤占战伤一半以上。有一个连队冬天是在长津湖地区作战,越过湖边的时候,都展开战斗队形进攻。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这个连队呈战斗队形,冻死在冰面上了。
  记者:随着不断有史料公开,关于那场战争还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说有的人也提出观点说,抗美援朝可以避免的,并不见得是中国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孟照辉:有一个人写文章,提出了这样问题。(指1999年《随笔》杂志第6期,刊登的署名袁唏撰写的《真相》一文)
  记者:您不同意?
  孟照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抗美援朝的原因很简单。毛主席说,如果不是美国侵略朝鲜到达我们鸭绿江边,如果美国不派第七舰队占领台湾,我们不会与美国军队作战的。美国军队实行侵略了,我们只好举起反侵略旗帜,保家卫国。
  朝鲜战争一爆发,杜鲁门就宣布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活动,阻止解放军进攻台湾同时派空军和海军驻扎在台湾,这不是干涉中国内政吗?在这种情况下,当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的时候,不打行吗?那只有三条路,一是不抵抗,退让到像蒋介石一样,日本人打过来了以后,一直退让到半个中国没了。二是完全走汪精卫那条路,投降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能走上这条路吗?
  记者:既然是保家卫国,为什么不用解放军的名义,而要用志愿军的名义来出兵朝鲜?
  孟照辉:这又是个战略问题了。首先,美国已经采取战争行动,但是没有公开宣战。志愿军即支援组成的部队,带有人民群众性质的,不是国家性质派的。这是从正常的战争性质来讲。其次,我们以志愿军名义支援,朝鲜人民也好接受。另外,这样也能挟制美国不敢扩大战争。因为我没给你宣战,你也没给我宣战,可是你侵犯我了,你侵犯我,我用这个形式来对抗你,你们没有理由向我宣战。美国朝鲜战争,一直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他都没敢,他从政治上站不住,这里头它政治含义比较深。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