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文艺会演一共多少个剧目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
浏览次数:
文化宣传司
  为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现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予以公示。&
&&&&本公示自日至30日,时间为7天。在此期间,凡对公示作品有异议的,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办公室进行反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
&&& 电& 话:010&
&&&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甲49号
&&& 邮政编码:100800
  附件: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办公室
  &&&&&&&&&&&&&&&&&&&&&&&&&&&&& 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 近30个民族出演14个节目 | 北晚新视觉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 近30个民族出演14个节目
编辑:liuxiaowan
日讯,昨晚,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余名演职人员,为观众奉上一台涵盖歌、舞、乐、情景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艺术样式的综合性主题晚会。
歌舞开幕式晚会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共有来自蒙、藏、维、壮、回等近30个民族的14个节目,时长约90分钟。1400余名演职人员既有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学生,还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民间艺术家。五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国家法定的全国少数民族大型文化活动之一。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演出将一直持续到9月14日。据介绍,本届文艺会演中,将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的35个代表团,为各界观众呈现43台精彩剧目。这些剧目将陆续在保利剧院、民族剧院、天桥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剧场、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中国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世纪剧院等11个剧场演出。歌舞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最大亮点就是种类增加,质量提高。本届会演歌舞晚会的数量明显减少,而舞剧、歌剧、话剧、少数民族戏剧和汉族地方戏的占比大幅增加,艺术种类之多超过了第四届。尤其是少数民族剧种由上一届的两个剧种两台剧目增加到了4个剧种5台剧目(藏戏两台,壮剧、傣剧和畲族山歌剧各1台)。从艺术质量上看,大部分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与往届相比,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参演剧目的艺术质量大幅度提高,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此外从舞台呈现上看,43部剧目在音乐、舞美、灯光、服装上没有一味地追求大手笔、大制作,而是以需求为导向,将现代科技与舞台艺术有机融合,使作品精彩而不奢华、淳朴而不失华美,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给观众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歌舞跳着芭蕾“追寻香格里拉”作为参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43台剧目中唯一一部芭蕾舞剧,重庆芭蕾舞团原创的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昨晚在天桥剧场上演。《追寻香格里拉》描述一个享尽世间繁华但又饱受现实生活压力的青年画家丹青,追寻象征宁静而安详的精神高地的故事,将经典的芭蕾艺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元素融合,巧妙运用声光电等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唯美的视听盛宴。剧中,奇幻的舞美和高难度舞蹈动作贯穿始终,在演绎绝美爱情、展现优雅舞姿的同时带给观众深深的启迪。剧目本身不仅突出了少数民族服饰、舞蹈等特征,音乐创作也融入了大量的中国藏族文化元素。因为全部要以舞蹈形式作为文化及内容表达的核心,《追寻香格里拉》将藏族舞蹈与芭蕾舞相结合,对“玄子舞”“热巴鼓”等舞蹈进行了缜密细致的编排,在芭蕾脚尖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微信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
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09<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DIV id="PHOTOS_DIV" style="LEFT: 0 VISIBILITY: POSITION: TOP: 0" name="PHOTOS_DIV"
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今年8月16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等35个代表团将带着43台剧目参加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将在保利剧院、民族剧院、天桥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剧场、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中国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世纪剧院等剧场演出...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内蒙古两台剧目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分获金奖银奖
日08:45&&来源:
  9月14日晚,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颁奖仪式暨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共评出音舞类、戏剧类剧目金奖10个、银奖15个、单项奖25个,我区选送的民族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和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分别获得音舞类剧目金奖和银奖。
  9月10日、11日,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表演的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在北京天桥剧场进行了两场演出;9月12日、13日,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表演的民族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了两场演出,演出剧目个个精彩纷呈,向首都观众展示了自治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总导演呼格吉勒图介绍,《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曾于2015年5月在北京演出。被确定为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后,剧组人员在剧目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使剧目更适合舞台表演,更具艺术性。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全体演职人员齐心协力,从今年5月开始,每天坚持积极排练,不断完善剧情结构,直到演出成功。呼格吉勒图说:“乌兰牧骑是自治区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剧目内容来源于生活,剧情反映生活,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乌兰牧骑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努力。”
   内蒙古民族演艺集团董事长彭飞告诉记者,《马可?波罗传奇》是2014年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在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出前,已经在国内外演出了650多场。为了参加好这次演出,剧院组织主创团队对剧目进行过十几次研讨,并经过了3个多月的后期制作和修改。在两个多月的排练中,演员们每天从早上8:30一直排练到晚上11:30,即使是在9月10日正式演出前1小时,剧组仍在对一些小细节进行调整和修改。“能参加这样一次大型的文艺会演并获银奖,一定会对我们剧院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为自治区争光。”彭飞说。(苏永生)
(责编:刘泽、曾晓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五届少数民族会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