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箱装满一盆热水能增加室内温度吗室温25度那从90度降温费到80度都长时间?计算过程是啥?

每年都写一封致股东的信劝股东将目光放长远、喜欢开会的时候让主管们准备纸质备忘录、投资了千年钟还有载人火箭项目的贝索斯,其实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就让我们慢慢梳理,到底他还埋藏着什么秘密。

贝索斯的邮箱是公开的,只要你往这个地址 发一封信,你就能联系到科技界最有权利的人之一。

可想而知,许多用户会跳过客户服务部门,将自己的抱怨直接捅给贝索斯。虽然贝索斯未必有时间回信,但他会阅读,甚至会将其中的某几封邮件,标记上“问号”,然后转发给自己人看。

如果只是转发邮件,那不会有什么奇怪的。但如果是来自贝索斯转发的,而且标记有“问号”的邮件,那就出大事了——收到这种邮件的人的反应,就好像收到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马上行动起来,在有限的几个小时内解决问题;接着得准备好一个完整、解释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报告,赶在经理回复贝索斯之前交上去。


1995 年,亚马逊第一次上线的模样

2010 年,亚马逊的邮件营销团队也收到一封带有“问号炸弹”的邮件。当时,贝索斯注意到顾客在浏览性健康用品下的润滑油产品时,会收到一封邮件,里面放着一堆润滑剂,还有其他情趣用品的广告。邮件营销是亚马逊依仗的方式,也是许多电子商务网站的依仗,营销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到公司几百万美元的收入。而那时候,亚马逊的品类经理有充分的授权,可以直接发起邮件营销活动。

可惜的是,邮件营销团队没有机会解释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因为贝索斯马上召见相关的高管,包括负责北美地区零售的高级副总裁杰夫·威尔克、负责快消品的高级副总裁道格·赫林顿(Doug Herrington),还有全球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史蒂文·舒尔(Steven Shure)。只见贝索斯迅速地冲进会议室,然后习惯性地开了个头,“大家好。”紧接着直接向当事人开刀,“现在,我们的舒尔也开始做润滑剂推销了。”

贝索斯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一般来说,他生气的话,会说“给我 5 分钟时间”,然后情绪就好像热带气旋一般刮过。但这一次,他一直站在那里,目光死死地盯着舒尔,“我要你把整个电邮营销给关掉。不发(他 x 的)邮件,我们也可以建设一个价值 1000 亿美元的公司。”

这样吓人的决定,当然会遭到人反对。比如说杰夫·威尔克(Jeff Wilk),他和同事们说,在现实中的超级市场还有药店都有润滑剂卖,而且邮件营销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贝索斯不为所动,损害用户信任的收益是无价值的。最后,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亚马逊建立了一套过滤系统,禁止品类经理向用户发送敏感内容。

这是贝索斯确保公司内部能够听到用户声音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对用户的尊重已经成为公司的共识。曾经有员工在会上质疑因为一封邮件而要发动整个团队的人力去解决问题,整日活得像个救火队员的方式,当时威尔克的回答是:

所有顾客的声音都是重要的,我们会研究我们的消费者,因为能通过他们来了解到我们工作流程上(的问题)。也就是说,消费者同时能充当我们的审查员。在亚马逊,我们认为消费者的反馈是宝贵的消息来源。

关于贝索斯,我们似乎已经了解了许多。但实际上,贝索斯极少接受采访,也很少在会议上说一些什么。面对记者提问,他的回答总是,“现在说,太早了。”除非是正值新品上市,最近召开的发布会是一种证明。亚马逊早期的投资者,在董事会里呆了十年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说,对待公共关系,亚马逊存在着一堵名为“贝索斯沟通理论”的柏林墙。而这多年以来,不论新闻稿、致股东的信等等,贝索斯只是想传达一条简单的信息:你找不到比亚马逊更便宜、更友好,能为你提供一切东西的地方。


1999 年,贝索斯在办公室

而在私人沟通方面,你会觉得贝索斯的笑声防不胜防——他的笑是那种开怀大笑,连头都仰了起来,但问题是,即便别人觉得不怎么好笑的时候,他也会大笑不止。是的,这些笑声其实未必表达愉悦的情绪。“你别弄错了”,前亚马逊 CIO 里克·达尔泽尔(Rick Dalzell)说,他透露贝索斯经常在别人达不到他高标准要求的时候大笑。“这是解除戒备和惩罚方式。他在惩罚你。”

许多科技公司的 CEO,都有自己强烈的风格。比如说乔布斯会在电梯里开除员工,对表现不佳的高管大喊大叫;比尔·盖茨会在微软里怒发冲冠;史蒂夫·鲍尔默则是摔凳子——这些都是领导人的另一面,贝索斯也不例外。在公众场合,他会散发迷人的美丽,极佳的幽默感,私底下别人给爆发后的贝索斯起了个外号,叫“nutters”(怪人)。

如果你做了一些达不到贝索斯标准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收到“nutters”:贝索斯前额上的血管会凸起来,开始一整年都用夸张、刺耳的语调说很难听的话。以下是前亚马逊人整理的一些:

“抱歉,我今天带了傻逼药(stupid pills)吗?”

“我是不是要坐下来,拿到证明我是这家公司的证明,好让你停止质疑我。”

“你想什么都不做就获得夸赞?”

“再让我听到这个点子,我就去自杀。”

“在这个问题上,你得发挥点人类的智慧。”

(在与供应链团队检查了季度计划后)“我猜明年供应链不打算做任何有趣的东西。”

(阅读了会议前的备忘录后)“很明显,这个文档是 B 级团队撰写的。能不能帮我找到 A 级团队写的文档?我不想在 B 级团队的文档上浪费时间。”

(在一名工程师发表完演讲后)“你干嘛要浪费我的人生?”

一些在亚马逊工作的人认为贝索斯将员工视为可以消耗的资源,而且也不管他们的贡献如何,缺乏同情心;但他们也承认贝索斯总是将公司的发展,以及客户服务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将个人问题放在第二位。

但让人惊讶的是,贝索斯的批评总是一语中的。前亚马逊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布鲁斯·琼斯(Bruce Jones)此前曾经率领五人小组,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提高运营中心力工人的工作效率。他们在这件事上花了 9 个月的时间,然后将结果展示给贝索斯。“你们都错了。”贝索斯说完这句后,马上站起身来,在白板上书写下有争议的地方。

回忆当时,琼斯说,“他没有控制理论的背景,也没有作业系统的背景。他只有分布式中心的一点点经验,而且从不在电话以外花上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但在白板上)写下的每样该死的东西都是真实、正确的。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他是错的话那还好说,但我们不能。与贝索斯交流时,这是典型的情景。他拥有一种难以置信的能力,在一个他还没了解的领域中就有惊人的理解力,而在沟通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总是非常无情的。”

在《一键下单》一书里提到,“有的人认为贝索斯很有人情味儿,有些人不以为然。”贝索斯的前老板齐儿尼斯基觉得他有一点冷淡。“我不认为他是个非常‘友好’的人。我之前觉得他挺不错的,但他不热情。我不是批评他,一点儿这个意思都没有。我所知道的全部是,他有可能是火星人,一个善意、很好的火星人。”

贝索斯痛恨被称为“社交内聚力”的公司文化,一种自发寻求一致的冲动。于是,亚马逊存在着一种长期弥漫在周围,略带敌意、竞争的气氛。他甚至将这种观点写进公司的 14 条领导铁律里——

即便让人不舒服、精疲力尽,当领导者有不一致的意见时,他们就负有挑战决定的责任。领导者是有信念的,坚定的。他们不会因为社交内聚力的利益而妥协。一旦决定确立,他们承担一切责任。

有的员工爱上这种工作氛围,以至于他们在别的地方工作的话,无法达到高效。在零售店业务花了五年时间的 Faisal Masud 说,“你不断的学习,这里创新的步调让人震撼的。我注册了专利,我发明了东西。你的任何事情都存在着极为凶猛的竞争。”有的高管离开了亚马逊之后,又回到公司,就好像回旋镖一样。

不过也有的人一去不回头地离开了亚马逊,他们称公司环境是“斗剑士的文化”,他们大部分在公司呆了不到 2 年。Jenny Dibble 曾经于 2011 年在亚马逊担任 5 个月的市场营销经理,她说,“(亚马逊的文化)是渴望成长为巨型公司的初创公司,以及努力维持初创公司文化的奇怪的混合体。”总之,亚马逊的工作氛围并不那么友好,甚至员工离职在竞争对手那里担任相似的职位时,会收到一封语带威胁的邮件。

坚挺的股价成为亚马逊的吸引力的来源之一。公司今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公司的全职员工、兼职员工数量已达 970000 名,比一年前增长了 40%。新加入的员工将享受业界平均的薪水,为期两年的签约奖金(或称签字费),还有每年授予一定数量限制性股票作为奖励。不过,亚马逊不会让员工一次性拿到股票奖励,第一年公司会授予员工股票总数的 5%,第二年授予 20%,然后最后两年里每隔六个月就授予 20%——这样做是确保员工会一直在公司里努力工作。

对比起 1990 年,现在的贝索斯要慷慨大方多了。那时候,他曾经拒绝为员工发放城市巴士通行证,因为他不想员工有任何理由外出搭乘一天中最后一班巴士。而现在,员工们可以领到西雅图的巴士通行证,免费交通;在南湖联合区(亚马逊公司所在地)停车时,一个月要上交 220 美元的费用,而公司将补助 180 美元。

但另一方面来看,亚马逊的作风仍然十分节俭:会议室的桌子是用黄色门板品在一起的;自动贩卖机里的东西需要信用卡才能购买,食物也没有补助;新员工将领到背包,里面有电源、笔记本底座,还有介绍材料。不过,当他们辞职的时候,这一切都要交回给公司,包括背包。

“节俭”的原则也写进公司14条铁律中。

贝索斯历经 20 年低毛利公司运营和外界强烈质疑,构造了亚马逊的商业模型。某种意义上,这家公司构筑在他的大脑上。亚马逊由此衍播其洞察力,趋向无限可能。

公司里有两场会议由贝索斯主持,分别是 OP1(夏季过后召开)和 OP2(假期后召开)。为即将到来的会议做准备,公司上下要工作个把月。几年前,为了令会议备忘录更加简单易懂,公司成立了 S-Team,他们在会议上来回检查议题。现在每个人的备忘录的顶部都有“信条”,引导团队作出艰难的决定,迅速行动,而不必反复监督。

一般每周二,多数部门就要与他们管理者一起检视对业务有重要影响的数据。数据必须能够证明有哪些运作正常,哪些出问题,消费者如何行为,以及最终公司的运作到底怎样。在会议上,高管给员工留下可怕而深刻的印象。他们强迫员工关注数字,对每一条问题作出回答。在亚马逊不同部门呆过的总经理 Dave Cotter 为这种行为作出解释,“因为亚马逊的体量太大,这种方法能尽快作出决策,而且不会主观臆断。数据不会撒谎。”来自顾客的抱怨邮件不会影响到这些会议议程。

每周三会召开 Weekly Business Review,这是公司内部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由威尔克负责。零售业务下的 60 名管理人员共处一室,分享瑕疵品和库存周转率的数据,谈论未来走向,还有来自公司各部分复杂的互动。

一般来说,贝索斯很少参加这些会议,他更多的将时间花在亚马逊的新业务上,比如 AWS、Kindle、Kindle Fire,不过公司里总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在 2010 年“润滑剂事件”过去之后,电邮营销的效果直线下滑,低于他的估计。于是,他开始小心翼翼地模拟“过滤器”的效果,同时思考新的电邮营销的办法。

贝索斯钟爱阅读电子新闻列表,还有由凯文·凯利所撰写的 Cool Tools 网络专栏。它们都简短、写得漂亮、见闻广博。于是,他想到亚马逊也应当每周发一封经过良好编辑的电子邮件,而不是在里面塞下一堆由算法推荐,以市场营销为目的内容。然后,他将这个想法交给了负责营销的 Shure,由他继续深化。

2011 年底 2012 年初,Shure 与团队向贝索斯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原型,但事情迟迟没有进展。一些参与者回忆起来,感觉非常痛苦。一次会议上,贝索斯翻阅所有人的设计,其他人则安静地等待着。他说,“问题是,我已经厌烦了。”他喜欢最后一个设计——邮件里会介绍爆红的产品,比如阿黛尔的 CD。他告诉团队,“但标题要更加简短有力。这里有些地方写的不好。如果你是一名博客作者,你迟早饿死。”

紧接着,他将注意力转移到 Shure 身上,就好像其他高级副总裁所经受的那样:

“史蒂夫,为什么这三个月来没有一点成绩?”

“我们已经找到一个编辑,而且作出了所有的设计。”

“进度太慢了。你真的关心这个项目吗?”

“是,杰夫,我们关心。”

“扔掉设计,太复杂了。另外,项目的进展要再快一些!”

《一键下单》一书里,贝索斯的前老板齐儿尼斯基评价贝索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没有局限性,而且他没有心理障碍。”

该书认为,贝索斯是“罕见的既懂得技术的细微差别又懂得如何成就宏图大业的少数高管之一。”

Li-ion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锂钴,负极材料是碳材。

电池通过正极产生的锂离子在负极碳材中的嵌入与迁出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所以人们称之为Li-ion。

Li-ion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即充放电原理。

Li-ion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负极是碳。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

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

Li-ion就象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两端来回奔跑。

所以,Li-ion又叫摇椅式电池。

正极制胶匀桨工序关键要点:

1、标识:清晰、明确,与BOM、发料单、工艺标准相一致。

2、外观:包装完整,符合《制程检验标准》。

3、保质:在有效期范围内。

加料比:严格按电池工艺标准执行

搅拌速度、时间:严格按电池工艺标准执行

胶液的粘度、固含量、外观:

1、胶液的粘度、固含量按工艺标准进行检验和控制

2、胶液的外观要求:无色透明粘稠状、均匀、无白点、无沉淀、无杂质等。

2、筛网外观:筛网无破损,网目无干料及杂质堵塞等现象。

3、真空输送管无堵塞、通气不顺,罐体清洁无污物、杂质。

除铁比率:来料和除铁后铁,铜,镍均要小于100PPM;

除铁比率=除铁前铁含量(PPM)-出铁后铁含量(PPM)

电子秤的稳定性:用20Kg砝码每天校准一次。

搅拌机的循环水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加料的顺序:严格按工艺标准去设置和控制

浆料的粘度、固含量、外观:

1、浆料的粘度、固含量按工艺标准进行检验和控制

2、胶液的外观要求:黑色均匀粘稠状胶体、无气泡、杂质、大颗粒、絮状凝胶、油污、沉淀等现象。

干混罐残留物的清除:罐内清洁、无污物、杂质。

负极制胶匀桨工序关键要点:

1、标识:清晰、明确,与BOM、发料单、工艺标准相一致。

2、外观:包装完整,符合《制程检验标准》。

3、保质:在有效期范围内。

加料比:严格按电池工艺标准执行

搅拌速度、时间:严格按电池工艺标准执行

胶液的粘度、固含量、外观:

1、胶液的粘度、固含量按工艺标准进行检验和控制

2、开盖检查,每次取胶液上层和下层,无色透明粘稠状、均匀、

无白点、无沉淀、无杂质等。

1、筛网目数,粉体150目、导电剂 50目

2、筛网外观:筛网无破损,网目无干料及杂质堵塞等现象。

3、真空输送管无堵塞、通气不顺,罐体清洁无污物、杂质。

除铁比率:来料和除铁后铁,铜,镍均要小于100PPM;

除铁比率=除铁前铁含量(PPM)-出铁后铁含量(PPM)

电子秤的稳定性:用20Kg砝码每天校准一次。

搅拌机的循环水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加料的顺序:严格按工艺标准去设置和控制

浆料的粘度、固含量、外观:

1、浆料的粘度、固含量按工艺标准进行检验和控制

2、胶液的外观要求:黑色均匀粘稠状胶体、无气泡、杂质、大颗粒、絮状凝胶、油污、沉淀等现象。

干混罐残留物的清除:罐内清洁、无污物、杂质。

箔材外观:表面、切面平整,色泽均一,无明显亮线、明显凹凸点、暗痕条纹等,边缘无明显翘边和褶皱,无掉粉,管芯无生锈。

标识、外保护:有保护膜及完整的合格标识卡

浆料来料检:随工单填写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固含量及粘度符合匀浆工艺标准。

运浆小车的清洁效果:运浆小车内、外表面洁净无异物,除铁器表面铁粉清洁干净。

料槽中的浆料的外观:无气泡、硬块、水珠,色泽均一

极片粘附力:符合〈正、负极片粘附力测试作业指导书〉

料槽浆料的高度:料槽的2/3高度

浆料涂布前放置时间:  正、负极:小于等于8小时

涂布时的走速:10米/分钟

涂布A、B面的烘区温度:严格按涂布机头作业指导书控制

A、B面各段长按工艺标准执行

失重比:正、负极:≤0.2%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收卷张力初值设定为7.5±2N

极片外观:收卷整齐,极片无结疤、断片、折皱、掉料不良.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极片弧形度:负极:679mm长(一片)弧高≤0.68mm

掉料露箔:依制程检验标准

刀具走长更换周期:依《西村分切刀管理规定》

速度张力:依《正、负极分切作业指导书》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正极:主加热设定温度:75±2℃

负极:主加热设定温度:65±2℃

极片外观:无掉料、烤黄,无烘烤不干

探针:贴牢在极片涂层上、无损坏、露头10mm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卷针外观:表面无损伤及毛刺等不良

卷绕张力:正极缓冲轮张力,负极缓冲轮张力,隔膜纸张力依工艺标准设定

对齐度:从卷芯边缘方向,负极完全包住正极,

极片裁切毛刺:正、负极片裁切后进行毛刺检测,毛刺≤12um

极耳焊接拉力:正、负极耳焊接拉力均≥15N。

极耳外露尺寸:工艺标准

烫孔外观:烫孔无变形,隔膜平整、无褶皱破损、依附芯孔壁、无反弹堵孔

阻抗:检测电压:500V,内阻≤20MΩ 为短路

负极插入量:见工艺标准

正极胶带贴料长度:见工艺标准

卷芯外观:卷绕整齐,依制程检验标准检验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无损伤、电芯壳体无划痕、变形、下绝缘片无变形、无缺少,正、负极耳无歪斜、褶皱

不能漏下垫片、垫片异位。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点焊拉力:大于等于8N

阻抗:检测电压:500V,内阻≤20MΩ,判定为短路

点焊外观:底部焊斑正常,无凹凸点、凹凸面,无焊焦、无镀层脱落

滚槽外观:槽口光滑无滚裂、无波浪边,无变形,钢壳内外壁无镀层受损、裂纹、划痕

尺寸:槽口内径、槽路宽度、肩高、总高

入钢芯后电芯外观:入钢芯到位,钢芯上端平齐于上垫片平面,无隔膜堵孔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注液前极组烘烤工序关键要点:

烘烤温度和真空度:温度为85℃,真空度为-(0.085----0.1)MPa

干燥剂的确认:每次放入量为120g,当干燥剂已经有2/3有白色粉末变成褐色液体时需要更换。

电解液的含水量:含水量 ≤20 ppm

电子称准确度:计量器具点检表要求标码:50g/100g

外观:无端口变形、破损、无高温胶纸脱落、无极耳断裂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焊接外观:无虚焊、焊焦、焊穿、焊渣,无极耳弯褶、断裂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封口外观:端口平整,无裂纹、飞边、壳身和底部无破损、划痕

环境粉尘、环境温湿度:见〈环境控制工艺标准〉

电池外观:清洗前电芯外观符合来料等级,清洗后电芯表面无水珠,无电芯表面发黄,清洗过程无卡料;电芯在转化成后须在10分钟内清洗完毕。

关键要点:壳体喷码与标识卡上信息吻合

关键要点:挑出所有外观不良品

缓蚀剂的配比(NaNO2),喷淋槽\漂洗槽换水,过滤棉芯堵塞后须及时更换,水温、烘区温度、走带速度

1.热缩外观不良的返修率不高于0.5%

2.设备无卡料,稼动率不低于90%

2.充电初始1小时内通道亮红灯的电池需复核,确认是否为零电压电芯;

3.充电后,每3小时巡检电芯表面温度,以确认是否有过热电芯(电芯表面温度≥环境温度 5℃视为过热电芯);上下柜时不得划伤钢壳、热缩膜;  经过预充后的电池开始有电了,之前工序上的电池是不带电的.

什么是化成,为什么要化成?

组装后的电池,被给予一定的电流,使得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被激发,最后使电池具有放电能力的电化学过程称为化成;

电池只有经过化成后才能够用来作为电源使用。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

电池内阻值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

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注:测量电池的内阻需用专用内阻仪测量,才能确保所得到的值的精确度。

电压是指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一般情况下,Li-ion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右。

通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3、电压检测前须将漏液电池先挑出

老化时间:3天,温度:42℃≦T≦48℃,电芯预充下柜到入高温老化房的时间不超过36h

关键要点:10℃≤T≤30℃, 1天

关键要点:挑出外观不良品

关键要点:喷码内容正确、清晰,读码正确、无重码、无跳码

电芯的信息通过编码查询是正确和唯一的,需单独装载的批次与正常批分开,子批次信息与随工单相符合.

关键要点:测试电压/内阻 

1、每个电池电压和内阻均须准确检测,检测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

2、异常通道需复核,电压精度±0.2mV、内阻精度±0.5mΩ

关键要点:10℃≤T≤30℃,7天

关键要点:测试电压 

1、每个电压均须准确检测,每个托盘的数据须上传到数据库;

关键要点:10℃≤T≤30℃,7天

2、每个电压均须准确检测,每个托盘的数据须上传到数据库;

4、每批OCV3检测完毕,须做自放电结算

1、所有良品电池均须分出其容量,分容后的数据准确上传到数据库

2、分容过程的电流电压正常

3、分容前电池已测完OCV3,且该批电芯已做完自放电结算。

4、环境温度不能超出30℃流程发送后前30分钟全检流程进行状况,并做好首检记录

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使得电池的实际容量不可能完全一致,通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并将电池按容量分类的过程称为分容。

如何计算Li-ion电池的放电容量?

电池放电容量均是指在一定倍率的恒流下放电至3.00V时所持续的时间。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放电容量均可根据该电池的放电时间(T)和放电电流(I)来计算的公式位:C(mAh)=I(mA)*T(h)。

以公司的产品为例如,一只BAK18650C4额定容量为2200mAh的电池在常温下用恒流0.5C(1100mA)放电,由4.2V放电至3.00V时所持续的时间为123min,利用以上的公式计算它的放电容量(C))应是:放电电流I(1100mA)*放电时间123/60(h)=2255mAh,由此得出该电池的放电容量为2255mAh。

又称荷电保持能力,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主要受电池的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为什么电池要储存一段时间后才能包装出货?

电池的储存性能是衡量电池综合性能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电池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后,允许电池的容量及内阻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储存,可以让内部各成分的电化学性能稳定下来,可以了解该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的大小,以便保证电池的品质。

每个电池电压和内阻均须准确检测,检测的数据须上传到数据库.

所有托盘内电池必须分出等级;

拣出电池等级与分选台显示等级一致;

分拣出的等级电池数量与数据库一致;

分选台上亮灯的通道与分选软件上显示的通道一致;

扫描所有次品电芯,避免不良品混入良品电芯中;

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1、电池完成装配封口前最怕金属粉尘、杂质、毛刺和水分

D、干燥车间,及干燥车间的高效送风过滤网,

E、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和卷芯的烘烤,

F、分切、卷绕和滚槽设备上的吸尘装置,

G、浆料、粉料和胶液的除铁,

H、二次更换工鞋和进出车间门口的粘尘垫,

2、电池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工序都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产品必须佩带专用的净化PVC手套

3、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不能震动,掉地产品不管外观有没有损坏都必须降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盆热水能增加室内温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