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西游的秀(八六)(三十):哪一件事竟然让唐僧痛哭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脱西游的秀(三十):哪一件事竟然让唐僧痛哭,猪八戒崩溃想死?
文:白马晋一
《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用批判性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恢弘又深刻的神魔乱舞的画卷。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作者反常规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譬如原著五十三回唐僧师徒怀孕,便可堪称精彩的一例。
当时取经人途经女儿国外围,唐僧和八戒二人因口渴的缘故,误食了子母河的水。这河水可不能随便喝的,但经口腹,即会在里头结成胎儿,不日便要待产。这颇有点生物学上“无性生殖”的意思。
子母河畔老妇人家告知原委,可把唐僧吓坏了。一是因为惊惧,二是因为疼痛难忍,这位唐朝来的白面和尚面如死灰,也顾不上高僧的面子,双膝一软,便给妇人跪下,询问何解。
老妇人起初还在笑,但看见唐僧很认真地哭,也就收住了笑容。并指明了一个方向,“这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阳山,山中有一个破儿洞,洞里有一眼落胎泉。须得那井里水吃一口,方才解了胎气”。
不用说,这个打杂的活,又交给悟空干了。
悟空取水之行并不太顺利。
原来,这解阳山上占着一位如意真仙,偏偏就不放行。悟空也担心水洒一地,保险起见,便又回程喊来沙师弟帮忙。
那屋里面,却是哀嚎一片,“三藏忍痛呻吟,猪八戒哼声不绝”。
两个男人在地上打滚,这个场景其实蛮滑稽的。调皮的悟空终究忍不住笑,取乐了猪师弟一番,呆子,索性就生了吧。
八戒扭腰撒胯哼着作出回应,“爷爷呀!要生孩子,我们却是男身!那里开得产门?如何脱得出来。”
行者捏了一下猪耳朵,笑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个时节,一定从胁下裂个窟窿,钻出来也。”
瓜熟自落,大抵指得就是顺产。但男儿身终究没有产门,怎么办?悟空出了个馊主意,要不在胁下裂个窟窿,剖出来。其实,这就有点现代剖腹产的意思了。
八戒坚持不剖,又见悟空还有心思取乐,人生忽然绝望了,战兢兢忍不得疼痛道:“罢了罢了,死了死了!”
能让八戒这位曾浸淫天庭多年的将军(天蓬元帅)只喊救命,可见待产的疼痛指数。无怪乎今时有人感慨,世间最大的痛感,莫过于生产。
唐僧更疼得受不了,抖索地拉过悟空的手,含泪道,“你两个没病的都去了,丢下我两个有病的,教谁伏侍?”
圣僧一副要死要活的表情。
悟空嘟了嘟嘴,看了眼一旁的老妇人。老妇人忙堆着笑,这里有老身,这里有老身。
不禁要感叹吴承恩先生老辣、诙谐而又富含人文情怀的笔端。
老先生营造一个男性待产的滑稽场面,字里行间,却无时无刻不透着对古时劳动妇女的同情。
大抵在古时,囿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孕产对于妇女而言,相当于横亘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鬼门关。因此也就有了“儿奔生,娘奔死”、“母子见面,犹如阎王殿前走了一遭”的说法,感叹生产的不易。
而在一些古装剧里,但凡生产出现了状况,接生婆就会拉过家眷发问:“是保大还是保小?”可见生命在断点处抉择的残酷。
当然,为了生命的传承,几乎每一位妇女都会义无反顾地走向它,迈过它。而女性为了人类文明传承抑或家族香火延续所承受的痛苦,老先生无疑要让男性也亲身感受一下。
但唐僧、八戒们丑态百出的表现,却让女性们贻笑大方了。
这些男人,根本无法承受生命延续之重。女性读者们每每读到此处,笑出了眼泪。不经意抹去眼角的泪,忽然又心中一颤,油然浮起一种莫名而崇高的感伤。
悟空终究顺利地拿到了泉水。
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对自己武功相当自负的,如意真仙又怎是对手?
悟空的脚步声传来,唐僧、八戒连滚带爬地舀过一勺,又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直往肚子里惯。要不是一旁的老妇善意地提醒,莫再喝了,再喝恐将肠子都化啦。师徒二人恐怕要将一桶水全然喝尽。
且看原著描写。
“那婆婆即取两个净桶来,教他两个方便。须臾间,各行了几遍,才觉住了疼痛,渐渐的销了肿胀,化了那血团肉块。那婆婆家又煎些白米粥与他补虚。”
八戒呕了一身的脏,便囔囔地要洗澡。
一向不太说话的沙僧,好心上前道:“哥哥,洗不得澡,坐月子的人弄了水浆致病。”
八戒瞥了师弟一眼,没好气道,哥左右只是个小产,不讲究,不讲究。呛得沙僧黑得一脸。
这里描写,无疑又是老先生所睹生活经历的一种移植了。也可窥见当时民间的习俗,孕产之后的妇女,喝粥补虚是妥当的,但并不建议洗浴。这种风俗,似乎今时有些地方也有流传。
子母河的故事,就此告一个段落了。
但临了,擅写世间不平事的吴老先生,却不忘留下一个暗黑的尾巴。
且看。“那婆婆谢了行者,将余剩之水,装于瓦罐之中,埋在后边地下,对众老小道,这罐水,彀我的棺材本也!”
由此可见,这落胎泉水可以换钱。
大抵设想场景,往来女国的商贾(古时商贾多为男性),并不太知晓子母河的底细,往往重复了唐僧师徒的动作,怀孕了,难产了,死去活来了。老妇便笑盈盈地端出水,要不,流了吧,不痛。却摊开另一只手,分明要钱了。
也对,能要钱的时候,没人会想着要命。
孙悟空大闹天空引发蝴蝶效应,背后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用最系统缜密的逻辑、最犀利风趣的语言,为您解密西游原著背后的真相。本人新作《西游谜中谜》已上市(博客版本为《西游有料》),当当网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脱西游的秀(1)
我的图书馆
脱西游的秀(1)
& & & & 一、《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吗?一神秘高人躺枪!
看到这个题设,估计很多朋友要哑然失笑了,这《西游记》作者,无疑是吴承恩吧。正如《三国演义》的版权人,定是罗贯中,终究不能作答为黄贯中。若谬答,无非两点。其一,有意打趣,娱乐精神嘛。其二,只能说明扫盲工作没做好,或智商短路。
当然,这是我们依据现代通行本的解释,若要把时光推移至清朝年间,却是一桩颇有存疑的悬案。
有朋友不禁要问叨了,何来悬案之说。书籍的封皮上,当印有姓名罢。但在古代的封建时期,读书人的信条里,入官拜相似乎才是唯一的正道。做小说家言,其实是不务正业,是一种不入流的职业,很丢脸的。读书人好面子,文本里落款姓名,也就成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这和我们现在不一样,若书商或其他影印方遗落了署名,作者准得要跟他急。可见古今理念不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游记》的版权人,似乎一直是无主的。但这部神魔小说实在太好看了,民间的流传度极高。书本一再地重版,销路也很好。但终究要有一个实在的作者署名嘛。
这个时候,当时的书商想到了一个人。
谁?丘处机!
丘处机这人,在现代的名气挺大。这得托功于金庸老先生。《射雕英雄传》里,丘处机为“全真派七子”的旗帜性人物,为人豪迈奔放,武侠剧情的开篇里,此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风雪满天,大步独行,实在气概非凡”。而他在牛家村里,同杨铁心、郭啸天两兄弟(杨康、郭靖之父)的约定,更成为了推动后续剧情发展的楔子。若把丘道长划上射雕三部曲总发起人的称呼,也不为过。
但跳脱武侠小说的框架,在古代的现实社会里,他的名气其实更大!
尤其丘处机在七十四岁高龄之际(今时四五十之人,尚可自称青年,但在古时,七十绝对是实实在在的高龄了),远赴西域,历时两年,行程万余里,同当时的天子可汗铁木真碰面,提了“节欲止杀”、“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安”等观点,并为铁木真采纳。
也正是上层建筑“止杀恤民”理念的推行,使得倡议者丘处机在当时名声日隆,在街坊的口口相承,俨然一副活神仙形象,也平添了诸多神话色彩。
颇有意思的是,丘处机的此次西行,无意间却产生了一个衍生品。即他的随行弟子李志常,效唐僧门徒辨机写就《大唐西域记》之法,完成了《长春真人西游记》(简称《西游记》),籍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
丘处机曾作有《西游记》,精明的书商们,自然嗅到了商机。丘道长这块金字招牌,无疑是可以提升书籍名气、档次和内涵的。这就是“傍名人”。好比我们现代,一些没有出处却颇具几分哲理的段落,往往冠上“白岩松”、“莫言”语录的名头。但流传多了,这些顶级公知们也会善意地发声,此乃冒名,请勿对号入座。但傍死人的名(神话小说《西游记》问世,据丘处机仙逝,已逾两百年),似乎连辟谣的机会都省却了。因此,在明清很长一段时间里,丘道长成了《西游记》的代言人。
(这就是典型地“傍大咖”)
但丘处机的《西(行)游记》,终究也有流传。有好事者将两个版本比对一番,嘿,明明是本游记嘛,说好的孙悟空呢,说好的猪八戒呢,全没有,看来,这可是天大的乌龙啊。丘氏原著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丘处机这个无辜盗版作者的名头,也给打假打掉了。
这个时候,就该吴承恩粉墨登场啦。
原来,清代淮安人吴玉搢、阮葵生等,偶翻《淮安府志·艺文志·淮贤文目》,见其中吴承恩所著书目里,提到《西游记》。这位“隐姓埋名”了数百年的原作者,终于该浮出水面了。
但吴承恩当时的名气,较之先前的丘处机,却如尘星比皓月,微不足道的。之于热衷于“傍大款”的书商而言,这不是自砸招牌吗?因此,多也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此提法是充耳不闻的。
甚至,还罗列了诸多反驳理由,摘列二三。
其一,今存吴承恩诗文极其交游的诸友文字里,从未提及吴氏撰写《西游记》一事;
其二,《淮安府志》虽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却并未说明书籍性质,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等题材,是不录入地方志的;
其三,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
但这些反驳,似乎站不住脚的。
正如先前所述,当时文人羞于和小说家等列。因此吴氏的朋友圈里,不太张扬《西游记》一事,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千顷堂书目》里的归档,仅是一家之言,况当时资料采集的滞后,往往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的事情一定不少(正如将丘处机游记攻略《西游记》归于神魔小说一般)。
而更多的证据,却将吴氏指向可信的作者名目。
其一,《西游记》出现大量的淮安方言,如七十三回,孙悟空遭遇蜈蚣精,曾叹言,“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纵然好了,也是个破伤风”。这里的“贡脓”,就是化脓,淮安方言中又称为“鼓脓”。这样案例还有很多,不一一摘录。而吴承恩的籍贯,恰为淮安人。
其二,古籍里对于吴承恩的标签记载,多是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擅长讽刺小说。而他也有如下自述,“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其三,吴承恩曾有一文流传,名为《二郎搜山图歌》。摘取部分,“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捣巢无逸寇。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我闻古圣开鸿蒙,命官绝地天之通。轩辕铸镜禹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无疑,这有《西游记》第六回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的影子。这也是吴承恩同西游神话有关联的直接证据。
其四,考《西游记》最早版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而吴承恩主要的生活年代亦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约1500年-1583年)。生活的年代背景极其吻合。
其五,《西游记》原著三度出现“承恩”字眼,甚至在二十九回的篇目上,用了“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显然,囿于当时的大环境,吴氏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头冠于封皮,但毕竟也是多年传作心血,因此在文本内页,也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署名穿插其中,也算“防伪标签”,添点慰藉。后人研读之际,终究也能寻得蛛丝马迹。由此,亦可见当时做小说家言的无奈。
但故事还没完。
在《西游记》的首版里,即金陵唐氏世德堂刻本,出现了“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
那么,这位神秘的华阳洞天主人又是谁呢?
其实,此人正是吴承恩的好友,曾官至礼部尚书、内阁首辅的李春芳。后因谏阻皇帝造翔凤楼,被同僚排挤,辞职归乡,移家句容旧居茅山,以著书修道为乐。因句容茅山乃华阳陶隐居(陶弘景)修炼之地,故自号“华阳洞天主人”。
而李春芳平生多读道教典籍,与高道丹家亦多有交游。因此,又有人言,《西游记》实为李氏之作,盖其既得丹道法诀,则按道诫不敢不传,且其社会地位又不便以丹师身份公开收徒修炼丹道,只好将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重加编写,把所得丹道法诀隐于书中。
这种说法当然是极大的谬误。譬如原著四十五回,车迟国章节里,孙悟空一行恣意玩乐,竟将三清塑像投至茅坑里,这绝非出自一位同道家相熟者手笔。这丹道秘诀之说,在民国时期更被鲁迅先生直言不讳地痛骂,“实为作者玩笑之得,绝非道家人士故弄玄虚所作”。
而且,李春芳常年浸淫官场,思想早已被一套厚厚的八股体系及朝堂逢迎模式所僵化,断然无法做出《西游记》这般天马行空之作。
但问题来了。既然李春芳非《西游记》作者,为何初始版本里出现“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呢?其实,这很好理解。李氏的初衷,大抵是借着自己闲赋的名声,帮老友站一站台,做一个推广吧。就如同现代,写三国标注“易中天”推荐、作西游标注“周星驰”力荐,必然大卖一样!
综上陈述,吴承恩无疑是《西游记》的不二作者了。
但这个定调,对,也不全对。
应该说,吴承恩是现在通行的《西游记》版本的最后定稿者(吴氏以下,后人还有零星的补录),并非唯一作者。在此之前,甚至可追溯到唐朝,也早有西游故事的产生,而较系统的文本,大概始于宋元时期的《唐三藏取经诗话》。经过世代文人(包括说书人)的累积,才有了今日的鸿篇巨著(这也解释了吴承恩为一介儒生,为何书中多有佛、道用词,实乃前人文本的整合)。
一代人传接着一代人的思想,温和地修正改造,兴许,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得以较好传承的一个原因吧。
二、西天取经为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一】《西游记》原著十三回开篇有这样一段,“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由此看见,取经团队的成行时点,无疑应在贞观十三年。但若翻出史料,找寻小说人物的历史原型,即唐僧陈玄奘,会惊奇地发现此君实际出行时间应为贞观二年(也有说法,为贞观三年或四年)。那么,作者为何要将取经时点人为地设定在贞观十三年呢?这个时点,将历史事件生生往后推移了逾十年。这是作者手滑笔误?还是另有深意?&西天取经为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或和此人有关!&【二】要找答案,同样要翻开原著。先看十一回,时李世民被灵山一派设计,连恐带吓地无端到地府周游一遭。回魂之时,顿感罪孽深重,于是有大兴佛事之念。如述,“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这是很好的形象工程嘛。可就在项目如火如荼之际,却有一人跳出来了。谁?傅奕!只见此君义正辞严上表,“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显然,这是砸场子的节奏,将佛教批得一无是处。分明是公然不给李世民的面子嘛。不用说,领导很生气,姿势很激烈!“太宗闻言,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掷”这个动词,很好地体现了太宗当时的情绪。堂下诸臣呢,均是混迹官场的老江湖,纷纷站出来表态道,“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太宗闻言大喜。至此,官方的论调明确,“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简单讲,就是在国家范围内动用行政力量大力推广佛教。&西天取经为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或和此人有关!&【三】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原著里打酱油的傅奕,在历史的长河里,其实并不简单,他以一种激烈的“自由泳”姿态,固执前行着。而他偏执而激烈抗辩的,正是佛教。至太宗他爹在位始,就频频上书“废佛法事”。傅奕的理由也很鲜明,因为佛教“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简言之,佛教的教义,既不利于人伦,也不利于生产。而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有诸国国君主张倡佛,诵经弄香,却不事生产。这种本末倒置,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通弊。譬如梁武帝萧衍,罔顾朝政,多次以身侍佛,乌龙频频,最后闹得国破家亡。这些,确实都是反面教材。在傅奕的推波之下,唐朝的前两朝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佛教态度是相当微妙的。至少,是很不积极的。甚至,在皇室的顶层,一度萌生了让佛教徒集体还俗的念头。可见,历史上唐太宗对于佛教的态度,绝不像《西游记》里那般温和以及充满善意。甚至,因为李姓关系,李世民的情感先天性地偏向了道派的上古掌门人李聃(即老子、教内又称太上老君),更自诩为其后人。道、佛两教的事实斗争,在初唐数十年间,道派已然先抢出了一个身位。正如史料记载,当时道、佛教徒若途上撞见,佛教徒得谦恭地后行一步,起手敬道,道兄,您先请。可以说,这是佛教的小冰河期。&西天取经为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或和此人有关!&【四】有意思的是,贞观十三年。已然八十五岁高龄、一生同佛教作斗争的傅奕同志死了。这对于佛教徒而言,自然是击掌相庆的事。一个标志性个体的离去,似乎标志着另一个被压制的群体必将崛起(比及武周年间,佛教终于全面逆袭)。至少,在佛教徒眼里是这样。而当时的这种情绪,恰恰为数百年后的吴承恩先生所洞悉。于是大笔一挥,也就有了神奇的贞观十三年。三、唐僧西天取经,取的真经究竟是什么?【一】《西游记》原著里有个场景,大家印象应该比较深刻。出自十二回。当时观音菩萨受了如来佛祖嘱托,来东土寻一善信之人,以做取经之用。而达帝都长安之后,观音巧施神通,唐太宗无端到地府游历一遭,还魂之后,对佛门法事深信不疑,即日召开水陆大会(具体《西游有料》有解)。会上,观音现身说法,太宗大为惊异,当即立下誓言,令有道高僧不远千里之遥,去西方求得真经。而此人,不用说,即是西行故事的主人翁唐僧(即陈玄奘,下同)。于是,有了如下临行一幕。“(太宗)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太宗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显然,这是一次极其富有人文情怀并正能量的政府形象工程。【二】这段神话故事的素材,历史上确也有迹可循。有意思的是,其间面目却大大不同。至少,唐僧当时出行待遇,是极其尴尬的。原来,太宗因李姓之故,偏爱道派法门,而对于佛派门人,却多有打压。唐贞观年初,玄奘法师(唐僧)曾向政府申请去西域求法取经,但屡次遭到拒绝(也就是不给“签证”)。除却太宗主观上对佛法的不支持外,当时帝国尚没有完全统一,大唐势力只能到达河西走廊一带,彼时,还常遭受西域势力的侵扰,又因玄武门事变事件影响,国内形势尚未明了。在这样前提下,朝廷对出入西域采取严格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概就是“戒严”,“管制”出入境人员。于是,这位颇为胆识的僧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一人潜出边境。恰恰此时,唐帝国发生了一件偶然事情。当时长安城(包括周边区域),遭受了较大规模的雹灾,收成大坏,饥民成群。城市粮食短缺,这绝对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彼时刚刚取得政权的太宗,为了疏解京城的压力,下令城中百姓(尤其是流动人口)可以出城自行解决生计问题。趁着这波流民大潮,唐僧混在中间,悄然地离开了帝都,开始了颠簸流离的西行之旅。【三】那么,当时唐僧为何甘冒风险,不远千里赴西域求取真经?难道,唐时佛法阻塞不通?事实并非这样。其实,大约在两汉之交,佛教就已经传入中国(甚至在更早时期)。作为外来的“和尚”,要念中国的“经”,断然是要花点功夫的。因此,在传入中国社会的初期,其选择了依附于中国固有的文化。譬如东汉时期,佛教有保留地依附了本土的神仙方术(因此,后来也就衍生出颇有争议“化胡为佛”论)。而在魏晋时期,佛教则依附于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也就是说,佛教为了在中国扎根,采取了“整容”不“变性”的策略。甚至,还略微地“变性”。及至南北朝时期,因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的状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力都得不到保障,普遍生成出世的念头,借助宗教以期精神上的安宁、慰藉和庇护。一直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持续处于较鼎盛状态(其间虽曾发生“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因此,虽然太宗个人意志上偏向打压佛教。但当时佛派的整体社会影响力,还是极其广泛。也存在相当规模的佛教徒以及寺庙。如《西游记》里描述,“(唐太宗)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那消个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这个规模,还是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四】既然唐时不缺佛教,也不缺佛法。那么,唐僧“翻墙”取真经,又是意欲何为呢?这里的真经,又指什么?原来,唐僧这人,是个悟性极高的僧人(绝不像《西游记》原著所述,乌巢禅师传了一部《(多)心经》,此君一路研读十数载,仍然参不透个中道理),通读了当时中国佛门各家著述,也向社会上诸多知名法师问学。但求学解惑其间,“大V”们给出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唐僧越问头绪越乱,故萌生了一个想法,或是中国僧侣们在佛典翻译和传承上,存在诸多歧义谬误,致使佛教真义暗而不明。因此,唐僧决定亲自西去佛家发源地(即古印度)一探究竟,求学取经。也就是,唐僧旨在寻求“源代码”,即真经。诚如《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这就是历史上唐僧取经的动机。【五】有意思的是,唐僧的取经行为,在当时的唐帝国,是不受官方鼓励的,甚至是非法的。但狼狈出国境后,待遇却戏剧性地陡然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西游记》里太宗执唐僧之手,含情脉脉地称呼“御弟”,并唱响十八里相送的腔调,也非完全的空穴来风。原来,当唐僧开始漫长而艰辛的“跨国”之旅,到达了一地。时称高昌国(今中国吐鲁番地区)。这高昌地域,相传本是车师人(属印欧人种)故国,汉时因其地理之要,设校尉屯戍于此。至汉代始,汉人因为丝路需求,或其他原因(比如避祸战乱),开始大规模进驻该地。但高昌地域,在唐之前较长时期里,应该还是享有高度自治权。故称高昌国。据文献记载,高昌自古颇流行佛教。从国王到百姓笃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的记载,可见高昌国的佛教香火之盛。相传,唐僧西游时,高昌国国王麴文泰闻说此事,率全城官民夹道欢迎。如《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有记载记载,“(二人)共入道场礼佛,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任师求法,还日请住此国三年,受弟子供养”。此处“约为兄弟”,应该就是小说中太宗与唐僧结拜为兄弟的艺术原本。而这“还日请住三年”,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麴文泰起初的意愿,是办一个永久的人才引进名额,请唐僧永住此国。但这对于一心向西的唐僧,断然也不肯同意的。甚至,以绝食表心志。于是就有了折中的结果。但对于唐僧的起居,就极其用心了。居国其间,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临行之际,更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不仅如此,还写信给沿途的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也就是说,从高昌国起,至天竺国终,西行基本是一路绿灯的。出发那一天,国王与僧侣、大臣、百姓,都出城相送,至城关之外,又送几十里,方才含泪拜辞回去。让人百感交集的是,就是这个一心向佛的高昌国,因站队问题(倒向西域诸国),又地处的尴尬位置(处于李唐西部战略的路线上),终为大唐帝国所歼。而帝国兵戈起念的这一年,正是贞观十三年。四、孙悟空为何是一只石猴?他曾想谋杀唐僧!【一】历史上的唐僧(陈玄奘),不顾唐太宗的反对,翻墙西出了唐朝边境,开启迢迢的取经之旅。而在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剧情里,唐僧将依次收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长相、法力均颇为奇特的徒弟,还有胯下一匹勤勤恳恳十数载的白龙马。这应是我们所熟悉的取经团标配了。但神话往往源于现实。譬如,唐僧西出关外收下的大徒弟孙悟空,在历史书卷里,确能找到原型。那么,他又是何方人士?【二】有一个较为可信的参考人选,叫做石磐陀。原来,唐僧以一种不太雅观的姿势辞别帝都,一路向西,途经瓜州(今锁阳城)之时,大概是受到当地僧众的邀请,在寺庙讲经说法足一月有余。其间,有胡人名石磐陀者,在禅语中深受感化,决定拜其为师(成为了取经路上的大徒弟),并发誓一同西行。但唐僧此番取经,官方是没有授权的。不仅没有授权,还涉嫌违法“偷渡”,是要被缉拿的。因此一路关卡,是无法明目张胆地通过,得偷偷摸摸走。就这般狼狈并颠簸地过了一些时日,石磐陀这个“捡来”的徒弟终于有意见了。这怎么跟想象中的颇为“高大上”取经不一样啊?每当夜深人静,这位胡人兄弟内心就特纠结,翻江倒海的。原本以为做了一件“逼格”高的事,未想却落得如丧家之犬。渐有反悔之意。当然,每每石磐陀要发作,唐僧总会两手一合,语重心长道,徒儿,你得吃得了苦,这本就是一场修行。&&【三】终于在取道玉门关之后,危机爆发了。是夜,二人下马休息,各自铺下被褥。石槃陀持刀缓缓走来,行至半途,又转身折回。如是,来回数番。唐僧知他有异心,因而起身诵经。石槃陀呢,一是寻思不太好下手,二是未下定诛杀之心。遂回身睡去。翌日,徒弟找师父谈心了,言前途遥远,又无粮草水备,且偷渡过关,一经发现,即是死路一条,不如打道回府吧。如是云云。反正,就是把困难摆在面前,专捡艰辛的说!可唐僧却是心如石坚。石槃陀无奈,知师父终究无法从了自己。便打算硬来,露刃张弓,走在师父前面,横横道,摆在你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咱俩一起收工,要么,我给你的人生“收工”,言罢,有意无意地摸摸刀柄。唐僧见形势紧张,却也不理会,端坐地上念起了佛经。石槃陀见师父没有正面回应,也就无从发作,又心中善念尚存,终下不了手,遂拿了行备物品,独立打道回府了。而这些场景,在《西游记》里似乎依稀也能找到痕迹。如原著十四回,唐僧初降孙悟空,尚处磨合期,却因价值观不同产生严重的分歧(悟空打杀了剪径的六个贼人)。“(孙悟空)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紧箍咒),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当然,在原生情节里,唐僧念得是佛经,而非“紧箍咒”。【四】这段故事,兴许是唐僧取经回国之后,在口承中,被细心的弟子记下了。石槃陀是胡人,又曾师从唐僧。因此也就是胡僧。胡僧,又和猢狲音近。石胡僧,就成了石猢狲,再演变,就成了石猴。这就是孙悟空石猴形象的最早雏形了。但这个原始雏形,性格结构扁平,故事性也显单薄。按现代话讲,就是没有什么卖点,炒作空间不大。于是,又在俗讲僧的传播里(俗讲为古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又加了一些舶来元素。譬如,成功“引渡”了印度神猴哈奴曼的部分特征。这哈奴曼,本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一只颇为神通的神猴。譬如,此君可飞腾于空中,法力神通,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且颇富有正义感。又如哈奴曼同敌人战斗的时候,其中一个敌人用钉头锤打哈奴曼的头。哈奴曼的头安然无恙,而钉头锤却被震得粉碎。这些,和我们现在认知的孙悟空,颇有几分相通(筋斗云、七十二变、铜头铁臂等)。当然,古中国民间其他的神猴形象,也被零星地拼接到孙悟空的身上。【五】性格形象塑造,渐进丰满。但孙猴的名字,终究上不了大雅。这个时候,一位得道高僧的名片卡,就被塞进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包”。此人法号释悟空。这位释悟空先生,俗名车奉朝。原为唐玄宗时期的从军小吏,后随唐使团出使西域(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文化交流团)。可行途其间,车奉朝患重病,不能随团返中原,便留在他疆养病。时西域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在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病愈后,他果然从愿便皈依佛门。后师从三藏法师舍利越魔,遍学佛典。及有十数年,车奉朝请归故国,在三藏法师的支持下,带回西域法籍,回故土长安传教。是时颇有声望,后为德宗皇帝诏见,并赐法号为“悟空”。无疑,这位传取真经的悟空法师,就成了孙悟空原型的又一块拼图。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演变,终于有了我们所认识的孙悟空的初步艺术形象了。五、猪八戒是谁?和朱元璋有关,还是唐僧祖师爷!【一】如果说《西游记》里,唐僧和孙悟空包办了戏份一哥二哥的话,那么,剧目里的男三号,却无疑是猪八戒了。关于猪八戒名字的由来,原著十九回讲得却也切实。高老庄上,猴王降服猪妖,准师父唐僧同志上前一步,“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二】顾名思义,“八戒”即是戒食了“五荤三厌”。何为“五荤三厌”?五荤,其实也叫五辛,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狭义上涵括了大蒜、革葱(大葱)、慈葱(洋葱)、兰葱(即韭菜)、兴渠(特产于印度)等五物。修行者为何不可食用?佛经上读解是这样,“熟食者发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常与鬼住而福德日销”。简言之,五荤那些玩意,让人生淫生嗔,神仙是不待见的,唯有饿鬼偏喜。食用久了,是消减福分的。这个情境,其实是有代入感的。诚如你在公共场合肆意咀嚼大蒜、韭菜之物,旁人估计要纷纷掩鼻溃逃。于远处指指点点,此人实没有公德心。又如一说,食大蒜、韭菜,在男士的私密小百科里,似有壮阳之效用。所谓三厌,即“天厌雁,地厌狗,水厌乌龟(鱼)”。在俗语里,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护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又一说,三厌泛指飞禽、走兽、水族,乃横行之物,食之易伤三宝原灵,更暗损阴德,故修行者亦不食之。在戒食“五荤三厌”的框架下,想来猪八戒这个吃货,也是极其郁闷的。【三】但猪八戒这个人物,却还无端引出一段坊间故事。故事里的论调,甚至今日也颇为流行,即《西游记》一度被封杀,成了禁书。究其原因,有一说,竟是猪八戒的名字出了问题。何出此言?先看《西游记》成书几时?明朝嘛!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朱元璋!这个朱元璋同志,有一个不太入大雅之堂的小命,叫做重八。串起来念,也就是朱重八。你看,和猪八戒的谐音,颇有几分相似。而朱元璋这人,偏又是游僧出身。对于这个曾经身份,朱同志是相当敏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位读书人,写了篇文章,流传度挺广,大概相当现在的爆文,里头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等几个词,恰好朱元璋某日刷“微博”,在热门话题里读到该篇,竟勃然大怒,说“光”就是光头,“生”就是“僧”,你这是在骂我当过和尚啊!于是传令,速速将此人拉来,斩了。而这猪八戒呢,官方身份正是游僧,还是一头猪。瞧瞧,这“猪八戒”着实大胆,竟然影射当朝开国皇帝!因此,尽管《西游记》首印于晚明万历年间,但皇子皇孙们,终究给它套上了禁书的帽子。这就颇有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味道了。【四】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其实,在泛明朝时期(尤其是中后期),舆论的尺度还是相当大的,譬如,我们现在颇为熟悉情爱小说的《金瓶梅》,在当时也颇为风靡(要知道,明朝主流思想里,可是奉行的是朱熹老爷子老封建那套,“存天理、灭人欲”),至于人畜无害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自然更不可能上黑名单了。不仅没有被封禁,还广为流传。当然,这得归于明朝印刷业、书籍出版业的发达。当时民间,各种刻本、抄本满天飞,堪称小说的黄金时代(注意,不是小说家的黄金时代。当时民间作家是不入流的,这也是吴承恩先生羞于在文本上标上署名的主要原因)。《西游记》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在明朝,西游记至少有十多种刻本,如世德堂本、闽斋堂本等。更有意思的是,西游故事还走近皇宫。据《酌中志》记载,明朝宫廷里,每年元宵节,都要上演一些大型的傀儡戏(木偶戏),这有点像现代的“春晚”。都有哪些剧目呢?“或孔明七擒七纵,或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之类。”可见,当时西游人物已然和千古一相卧龙先生齐名了。更值得一提的是,猪八戒这个小说人物,却非吴承恩首创的。在明朝之前,其实就有了八戒这个艺术形象,譬如宋元时期的一些壁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说书戏唱中,更不乏八戒影子。可见,“猪八戒”并非吴承恩为“朱重八”量身定制的。这也脱了影射之嫌!【五】但也并非同朱元璋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猪八戒是有历史原型的。此人为三国时期人士,通用名“朱士行”,法号“八戒”。因此又称为“朱八戒”。这位朱同志,还是一位得道高僧。据史料记载,朱士行是中国较早的出西域取经求法之人,要比《西游记》里的“挂牌师父”唐僧陈玄奘早了近四百年。若较真论起辈分,得算唐僧的祖师爷吧。也正是这个原型的依托,在明朝之前的西游文本里,猪八戒官方名字标注的是“朱八戒”(如《朴通事谚解》记载,唐僧于花果山石缝中救了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西天取经)”。明代以前其他作品,“朱八戒”的叫法,描述几乎是一致的),及至明朝,因避皇家朱姓的讳,取其谐音,改成了“猪八戒”。也应该也算同朱元璋的渊源吧。由此可见,《西游记》绝非架空的神话故事,在取经团队里,唐僧(陈玄奘)、孙悟空(释悟空,前文有提)、猪八戒(朱士行),他们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现实,大抵如是!六、沙僧下界真相比猪八戒还劲爆?他还吃过唐僧肉!【一】在西游取经团队里,三师弟沙僧一直是个很奇怪的存在。大概是入伙之间晚,又曾在天庭受过一通委屈,这取经一路上,沙僧几乎是一言不发的。因此,也有人戏谑沙师弟的台词,无非只有三句。其一,大师兄,师父给妖精抓走了。其二,二师兄,师父给妖精抓走了。其三,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给妖精抓走了。除此,大概也找不到更多有印象的台词了。按现在说法,即是一个综艺存在感极低的角色,堪称无颜值、无人气、无话题的“三无人员”。电视节目里摇到他,准换台。&【二】但和师父及众师兄均有各自历史原型不同(分别为陈玄奘、释悟空、朱士行,前文有提),沙僧的原生形象,却来自于唐僧(陈玄奘)的一次臆想。如唐僧在后来的《大唐西域记》里所述,当时他途径“沙河”之时,(即八百里莫贺延碛,现泛罗布泊地带,小说中流沙河的原型),“时闻歌啸,时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而在他弟子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其恶劣环境也有描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顷间忽有军众数百队满沙碛间。乍行乍止。皆裘毼驼马之像。及旌旗槊纛之形。易貌移质倏忽千变”(大概就是遇到沙尘暴)。在绝境中,饥渴交加的唐僧产生幻觉,眼前出现了一位身高数丈的大神。这位大神,即是深沙神(佛教密宗护法神)。深沙神的出现,有如一股暖流让濒临绝望的唐僧重启人生的温度。原本明灭不定的信念又重新燃起,原来,神灵无处不在,正指引他一步步走向西方。也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唐僧走过了八百里“沙河”。这个深沙神,即是后来沙僧艺术形象的雏形。可以看出,沙僧的初始亮相,应该是唐僧在路途中遇到的某个导师,指引他坚强地走向西方圣地。而非唐长老的徒弟。&【三】但取经故事的主体,一定是唐僧,尤其在中土信徒的口口相承里。这是一个单核。于是,“沙河”里的这个神导师,渐渐沦为了唐僧的徒弟。当然,这经过了漫长的艺术渐变。譬如,我们现在公认的西游较早母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深沙神(沙僧)就有闪亮登场。而此时他的脖子上装饰,已经有了骷髅头的“标配”。摘录一段,如下:“深沙云: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戴)得枯骨在此。和尚曰: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合掌谢恩,伏蒙慈照。深沙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惊。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裂,深沙衮衮,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尽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过了,深沙种合掌相送。”看得出来,在原始版本里,唐僧的两度前世,就曾命殒流沙河,入了深沙神胃囊。而深沙神脖子上的两个骷髅头,正是“战利品”。对此,该君至今颇为得意。但此世的唐僧,却和今时西游里懦弱的形象大为不同,颇为霸气,隔空怒怼道,“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神为唐僧气势所慑,对前事也颇有悔意,于是变身一道金桥,护送唐僧师徒过河。但此时的深沙神(沙僧),还尚未入取经团的编制。临行,合掌相送。&【四】及至元本的《西游记杂剧》,剧情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沙僧的戏份,也更足量了些。且看他的自述。“恒河沙上不通船,独霸篙师八万年。血人为饮肝人食,不怕神明不怕天。小圣生为水怪,长作河神,不奉玉皇诏旨,不依释老禅规。怒则风生,愁则雨到,喜则驾雾腾云,闲则搬沙弄水。人骨若高山,人血如河水,人命若流沙,人魂若饿鬼。有一僧人,发愿要去西天取经。你怎么能勾过得我这沙河去!那厮九世为僧,被我吃他九遭,九个骷髅尚在我脖项上。我的愿心,只求得道的人,我吃一百个,诸神不能及。恰吃得九个,少我的多哩”。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大概能够剥开沙僧的形象,“不奉玉皇诏旨,不依释老禅规”、“怒则风生,愁则雨到”,颇为张扬叛逆,相较于吴本《西游记》里那个谨小慎微的心机男沙老三,似乎更显血性且可爱一些。甚至还放出豪言,“我的愿心,只求得道的人,我吃一百个,诸神不能及”,显然,这是颇有些造反精神,敢和天上高级神仙“叫叫板、对对碰”。而现《西游记》通行本里颇有争议的项上骷髅头之谜,元本里已做明确说明,即为唐僧的前九世。当然,到了吴承恩老爷子手里,这个情节做了一个略微的改造,故意隐而不说,反而显得扑朔迷离了。至于元本里沙僧下凡的原因,也极为劲爆。如述,“小圣非是妖怪,乃玉皇殿前卷帘大将军,带酒思凡,罚在此河,推沙受罪”。“带酒思凡”,也就是这位殿前卷帘大将军,在某个饭局上喝高了(可能是蟠桃会),借酒闹事,调戏了天上宫娥。这和我们所熟知的猪八戒,犯的大概是一样罪行。而非现版本周知的打破琉璃盏。有意思的是,这位元本的沙和尚,闪亮入伙之后却渐入沉寂,尔后的篇目里仅仅开口两次。这和现行的吴本,就颇为相似了。看来,我们常说沙僧仅三句台词,还真不冤枉他。七、红孩儿黑熊精比八戒沙僧厉害,他们为何不去取经?【一】大家都知道,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为取经四人组的标配(不含白龙马)。但问题来了,团队组成为何不是三人、五人或更多?其实,这在《西游记》原著里,如来早已给出答案。出处在第八回,如来为了“教化”东土众生(至少,名义上是这样),令观音菩萨去大唐寻一善信,远涉万里于西方求取真经,临行之际,佛祖拍拍观音的肩膀,给了一个锦囊。且看,“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看得出来,如来给取经团开出了三个编制(不含唐僧),编制对象是“神通广大的妖魔”,为防妖魔野性难驯,特地给了三个紧箍儿法宝。&【二】这三个紧箍儿法宝都给了谁?除却我们所熟知的孙悟空,余下两个,分别给了黑风山熊罴精和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这个熊罴精,同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相斗,“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武力值可见一斑。而红孩儿更不了得,一招三昧真火,打孙悟空“日经不调”、肾功能紊乱(四体无力)。因此,有人做出这般设想,若当年取经团组成将熊罴精、红孩儿置换一路不太出工出力的八戒、沙僧,何须苦行十四年之久,倒可一路开挂向西,不日即达灵山参佛。当然,取经工程主负责人观音是不会同意的。这位颇有心机的“包工头”,承包工程的一个初衷,无非想拿拿回扣,充实一下自己后院落伽山的小金库。如来给的紧箍儿,定是要落入自己腰包的。而武艺高强的熊罴精、红孩儿,大可完善自己分公司的人员结构。这个买卖大大地挣。当然,这是小说剧情里的推演。也都符合剧情的需要。其实真如假设,纳熊罴精等入伙,不仅是观音不同意,恐怕,吴承恩老爷子也不会答应。&【三】好吧,跳脱原著内部的剧情设置,回归作者吴承恩的视角,并窥视笔下人物设定,我们会发现老爷子初衷里,熊罴精和红孩儿断然是不可能成为取经团队的一员。何出此言?不妨先打量取经四人组初始的身份。唐僧,如来座下二弟子,因怠慢佛法被贬下凡(据说只是听佛法时,不留神打了个盹,掉了一粒米)。孙悟空,曾在花果山非法集会,并聚众闹事的前天庭重刑犯。敢在玉帝的OFFICE里掀桌子。猪八戒,曾在大型宴会蟠桃会上借酒闹事,并趁机揩油天庭花魁霓裳仙子(嫦娥),被罪责下界,做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沙和尚,卷帘大将,御前侍卫或领导私人助理,因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琉璃盏(或可能还听到领导的一些绯闻秘事),被下放流沙河思过。这就是说,这四个人都是戴罪之人。数百年来,各自人生的航船都曾迷失方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们都有理由向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告别。相反,熊罴精是一只崇尚文艺的妖精,每天所行,无非谈禅论道,也没做太多伤天害理之事,红孩儿虽然顽劣,但终究只是顽童秉性,无非将辖区土地小神轮流喊来,悉数剥光了,恶作剧般强迫做做俯卧撑而已。应该说,这两妖精犯下前事的罪行,是轻微的,列入取经团名单,整体实力似乎强大了,但却少了教化的张力。这是其一。&【四】其二,再看取经四人组的兵器。唐僧所持,为九环锡杖,如来曾言,“持在手中,不遭毒害”。严格上并不列为兵器,或只能算饰品。悟空所持,为如意金箍棒。这棒子,原为大禹测海的度量工具,“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从外观上看,该兵器并无锋利外延,但以重量取胜,约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因此,龙王曾言,“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猪八戒所持,为九齿钉耙,全名称为上宝沁金耙。大抵形态类似于农耕里的钉耙,原则上亦非杀伤性武器。重量约为金箍棒一半。沙僧所持,为降魔宝杖,又称梭罗宝杖,相传出自月宫梭罗仙木,由鲁班打造琢磨而成(鲁班在《西游记》里位列仙班),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其状如擀面杖样的乌油黑棒子。而非某些影视作品里的月牙铲模样。可以看出,师徒四人的兵器,均是钝性结构的,非锐性,主要体现的也是温和的防守属性。这也吻合佛派教化里劝人向善、不开杀戒的特质。与之相反的是,熊罴精所持的,是一杆黑缨枪,无疑,这是锐利尖头的,有较强的攻击性。红孩儿呢,同样手持一杆八丈火尖枪,属性也已进攻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暴力的象征,和教义是不符的。可见,吴承恩老先生在提笔设定人物特征的初时,就早已将熊罴精、红孩儿二位排除在取经团队之外了。试想,熊罴精、红孩儿提着两杆明晃晃的长枪,跟着唐长老一路化缘取斋。你说,这到底是取经呢?还是打劫?八、唐僧最神秘的一件法宝啥?或专治孙悟空!【一】取经四人组的所持兵器里,金箍棒、九齿钉耙等,无疑为大家所熟知。相较于它们的高曝光,师父唐长老的九环锡杖,似乎就要低调许多。但如《西游记》有述,“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可见,依如来所言,手持锡杖者,可免遭毒害,料必有相当的法力。但从故事后续的发展看,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这群拦路的妖精们,实在太不识相了,居然不给如来这个灵山CEO面子。锡杖终究只是摆设。&【二】那么,锡杖究竟又为何物?一般说来,锡杖即为僧人携带的道具。游僧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可称为声杖。《南海寄归内法传》有载:“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大概说来,结构可分三部分。上部唤作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一般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比如唐僧所持的,就有九环。摇动可发出锡锡声,化缘时在屋外摇杖,屋内若坐有缘人,将端出饭羹相予。中部为木制结构。下部或为铁纂包被,当然,也可以为牙、角造。锡杖高度大概够成人肩高,大约一米五的长度。而锡杖的功用,大致又有三。一可作为行途支撑,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旅行的登山杖。二可保护自己,譬如沿途遇到剪径的歹人,可做简单的防身。三可驱逐野兽害虫,尤其防狗咬。化缘时也常见一言不合放狗的情景,此时,遇有恶狗出吠,可用此杖打狗。这功能有点像丐帮打狗棒!因此,说锡杖是一种温和的防身武器,其实也不为过。&【三】《高僧传》曾有一个记载:“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岳,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这段文字大概讲的是高僧僧稠同志,路过一山,见二虎缠斗。僧稠高举锡杖,隔二虎中间,正色道,别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都散了吧。二虎遂退。可见,锡杖或有驱虎的功能。当然,这里面有夸张的神话色彩。而如来所言,“持我的锡杖,不遭(猛兽)毒害”,或有几分这个意思。但颇为滑稽的是,《西游记》原著里,唐僧一路西行,途径双叉岭时,“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唐僧两股战战,竟束手无策,梨花带雨,毫无高僧风范。尔后若非遇到猎虎刘伯钦,恐怕西行之旅就此OVER,再后途径五行山,救出孙行者,再遇一虎。悟空手起棒落,再下一城。但这沿途一路下来,九环锡杖似乎是不起作用的。&【四】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作用!原来,历史上锡杖的功能,在汉化佛教的演变当中,渐渐从原始的敲门兼防狗的用途,进化成为高级的权杖。持杖人身份越高级,锡杖上添加的各种装饰也就越多,使之变得更加庄严(譬如唐僧锡杖就带有九环,级别就相当高)。简言之,高级锡杖往往为高僧所持。锡杖在佛门体系内,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理解如来的用意了。如原著第八回所述,如来曾对观音做过交待,“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也就是后来的悟空、八戒、沙僧),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教他入我门来”。看出来了吧?锡杖的实际作用,其实就是专门对付悟空等半路出家的妖魔所设。这些在野的妖精入我佛门来,当然就是佛门弟子(至少,是预备弟子)。其职责即是保护官方选定的取经人(即唐僧)。但一行人,也总要有区别。做领导(师父)的,自然要有身份辨识。于是,赐九环锡杖一根,随行即带,持杖者,自然就是团队中的核心领导。可见,锡杖其象征意义大于降妖除魔等现实作用。此时,我们就能理解取经这一路,唐僧即便摸爬滚打、或灰头土脸、或衣衫不整,也要手持锡杖。锡杖,即权杖。权杖在手,其实就是在表明身份,呔,徒儿们,我是领导!即便发型再乱,我也是你们的领导!领导的范,断然不能丢!事实,大概就是这样吧。九、金箍棒引出的一段悬案?孙悟空身世暗藏玄机!【一】孙悟空的兵器是金箍棒,这个大家都知道。而金箍棒的来历,也并非什么秘密?譬如原著第三回,东海龙王就曾做过描述,“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故又称为“定海神针”。孙悟空见金箍棒立于海藏中间,金光万道,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孙悟空嫌其过于大长,于是喊道,小,小,小。如其所愿。悟空笑着将棒子拿捏在手,翻来倒去地看,见一处防伪标签,赫然标注,“如意金箍棒”。孙悟空笑更甚道,果真如意。那么,问题来了。大禹治水之时,可用它测量海深,自然对其长短伸缩的法门颇为精通。而悟空却能无师自通。二者之间,会不会存在什么渊源呢?&【二】《汉书·武帝纪》有这样一段记载,“启,夏后子,其母涂山氏女,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简单翻译一下。当年大禹这位同志嘛,受帝尧之命,担当治理洪水的总司令官。其中一个工程项目,即是打通轩辕山(大概是为了引流)。但古时开山,没有挖掘机什么的。于是乎,禹想了一个办法,COSPLAY成一只大熊开山。但熊大的模样终究不雅,担心妻子涂山氏看见尴尬,便嘱咐妻子道,要送饭,听我敲鼓再来。涂山氏应允。不日,禹化熊开山,山上开裂的石块,误落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便前来送饭,但看见丈夫竟是一头熊,瞬间整个人不好了。于是本能地扭头跑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女人自古都是视觉性动物!涂山氏至嵩高山脚下,化作一块大石。此刻,涂山氏已经怀孕,就要临盆了。禹赶来,大喝道,把儿子还我(瞧瞧,大禹也够可以的,不想着自己老婆是否无恙,却只惦记孩子)!大石朝北的一面应声破裂。嘿,禹的儿子启(开创夏朝那位哥们)便诞生了。这个故事够离奇的。当然,还有一说。即是大禹治水三年不入家门,涂山氏立于崖上望夫,屡待不期,终于风化成一块石头。一日风起,石裂,生启。&【三】孙悟空从哪里出来的?对,石头!因此,有好事者牵了一条血缘的线。金箍棒的一头,是大禹,另一头,是悟空,二者或有神秘的脐带关系。甚至有人大胆猜测,原著里悟空见风石裂的故事原型正源于此。当然,原作者吴老爷子是否真是这样构思,我们不得而知。姑且算一个谜吧。但至少故事的历史真相,并非这样!原来,《汉书·武帝纪》的这段出处,引自《淮南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杂学著作)。在《淮南子·修务训》中,有载,“禹生于石”。这下更乱套了。大禹这哥们,原来也是从石头里迸出来的。禹、启一脉,居然有从石头里胎生的传统,莫非他们是神秘的“石头氏”。但禹的父亲为鲧,翻看资料,却鲜有同石头有关的记载了。&【四】那么,事实又是怎样?其实,“禹生于石”的最早出处,或出自孟子之口。这位儒家亚圣曾有这样描述:“禹生石纽”。这里的石纽,其实是蜀地的一个地名,而非石头之意。孟子的原意大概是这样,大禹同志嘛,生于一个叫石纽的地方。也就是石纽人。跟我们现在常说北京人、温州人、厦门人等,是一个意思。但在历代的口口相承中,语意出现了偏差,也就相继有了“禹生于石”、“(涂山氏)化为石,方生启”等离奇典故了。有一名言,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看来,说得正是此!十、孙悟空金箍棒里竟暗藏惊天密码?【一】本篇从原著资料里面,八卦一下暗藏在金箍棒的神奇密码。先看七十五回,对此物有描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这段描述里,我们大概得知金箍棒的产权变更,由老君设计打造(其为神话时代顶级武器制造专家),流转至大禹处,用作四海八河的定验。尔后,成为镇海龙宫之物,产权暂转移至东海。再后,悟空来了,将其据为己有。另,此物有号“灵阳棒”。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交待一下。其一,大禹是如何从老君处求得金箍棒?其二,金箍棒为何又号“灵阳棒”?&【二】先看第一个问题,大禹是如何从老君处求得金箍棒?要解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且搬出原著两段资料。资料一,出自第十九回,关于猪八戒对于自己兵器的介绍。“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敕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可见,天庭正规兵器(或法器)流通的一般程序。即是兵器制造商(比如老君)生产、天庭管委会报备、然后由玉帝签发所属等几个步骤。也就是说,大禹的镇海神珍,其实是从玉帝处获得的。也只有玉帝有这个权力。那么,大禹又如何同玉帝这位上方正主产生交集的呢?再看资料二。出自六十七回。当时取经师徒要过八百里七绝山稀柿岭,一路烂柿阻塞道路,臭不可闻。前来送行的村民纷纷道,“这山径过有八百里,你等又不是大禹的神兵,那里会开山凿路!”当年大禹神兵哪里来?顾名思义,当然是天宫调来,即是十万天兵。调来作甚?自然是协助治水!水域是谁家地盘?龙族!事情已经很明了。上古时代,龙族在下界搞事,玉帝出于势力权衡考量,特调遣天兵协助大禹。并赐金箍棒一根!正如金箍棒的外向特征,“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古时法事里,有压胜之术,即是将被诅咒之人物,画为图案,以期控制。很明显,金箍棒上造龙纹,主要的功用,就是对龙族的封印。也正因如此,当悟空私自抢夺金箍棒,丢开解数,摆弄神通。龙王当即的反应是,“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龙王本能的条件反射,或正出自上古时期那场人龙大战所带来的伤痕记忆吧。尽管表面受了委屈,但龙王内心,其实是欣喜的。因为,悬在龙宫之上数千年的封印,终于被一个二愣子给“夺”走了。&【三】再解第二个问题,何谓“灵阳棒”?顾名思义,或为元阳之物。而这个猜想,也得到原著资料的证实。九十九回,当时取经人为补最后一难,以使灵山官方数据更加完美(凑足八十一难),被迫跌落通天河。时天色渐晚,乌云密布,有阴魔为号来夺真经。悟空持棒护经,闹腾了一夜。事后,悟空如下解释,“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天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可见,金箍棒确有纯阳的属性,是一种很MAN的兵器!更有意思的是,原著五十一回,金兜山处,悟空被青牛精夺取兵器,无奈之下,来天宫请援。有了如下对话。见门口安保人员,孙悟空俯首道,“老孙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旁有一公职人员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好一个“没棒弄了”!由此看出,金箍棒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孙悟空的“精神阳具”。若器具被褫夺,精神就有如被“阉割”一般,束手无策了。看来,男人的自信,到底还是来自那根棒!&【四】有趣的是,金箍棒不仅是孙悟空的“精神阳具”,更是塑造笔下角色的吴承恩老先生的一种思想寄托。诚如吴老曾有诗文所作,“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看得出来,中晚明时期的政治生态昏暗,使得吴老先生胸有豪情又心灰意冷。如《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在花果山所使神通,“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看吧,这顶天立地、充满正气的“灵阳棒”,涤清朝堂和世间所有污秽事物、牛鬼蛇神,或正是老先生美好的愿景。十一、金箍棒到底有多重?关羽也能拿得动!【一】对于孙悟空兵器金箍棒,原著第三回如是描写。当时,悟空学艺归来,尚缺一件称心兵器,于是趁着水道,到东海龙宫走上一遭。试了几件兵器,悟空颇不满意,有几分要发作的意思。于是,龙王将他引导至“定海神珍”处。且看,“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悟空见状,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这段描述里头,大概交待有两个较重要的信息。其一,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其二,金箍棒可以任意变化大小。&【二】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重量,这是什么概念。不妨做个参照。《三国演义》里,武圣关云长手持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秒华雄,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八十二斤,按现代计量,大概约四十一公斤。若参照汉制,或许还要缩水,根据汉代出土文物看,一斤约为现代的半斤。也就是说,关二爷的兵器,严格计算,大概四十斤左右。《水浒》里,三拳两脚打死屠户镇关西、武力值爆表的鲁智深,所持兵器大概也只有六十二斤(宋朝计量其实比今时略重)。而在小说《说唐全传》,李元霸所持双铁锤,据说重量可达八百斤,今时看来有如天文数字。但这些著名的人间杀器,若摆设于金箍棒的面前,却又轻如鸿毛了。那么,西游里的人族,所持器械的极限大概又是多少?同样,在原著八十八回有个描述。当时取经团一行到了天竺国玉华郡,收了三位郡王子为徒。但师父终究不能白叫的,见面礼也是要给。且看,“行者才教三个王子就于亭后,静室之间,画了罡斗,教三人都俯伏在内,一个个瞑目宁神。这里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万千之膂力,运添了火候,却象个脱胎换骨之法。”也就是说,在神话时代,人的潜能,可以通过“念动真言、诵动咒语”激发的。那么,有没效果?当然有!这三个郡王子仗着肾上腺素暴增,竟然拿起了金箍棒、九齿钉耙等物,“学棍的演棍,学钯的演钯,学杖的演杖”。还是有几分样子的。但终究他们还是凡胎,“虽然打几个转身,丢几般解数,终是有些着力,走一路,便喘气嘘嘘,不能耐久”。但也由此看见,金箍棒的重量,在神话时代并非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凡人(比如关二爷),打点“鸡血”,也是可以短暂操持的。&【三】金箍棒的重量不是悬念,但存疑的是,棒子可大可小带来的后续效应。如原著所述,“(孙悟空)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缮在耳朵里面藏下。”问题来啦,小到绣花针的金箍棒,究竟重量几何?无非有两种可能性。其一,重量恒定,即依然逾万斤。其二,密度恒定,即重量随体积变化大小。假设为第一种情况。先搬出物理学里一个叫“压强”的概念,即指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其通用的计算公式是:p=F/S。F代表垂直作用力(压力),S代表受力面积。孙悟空将其变为绣花针,放进耳朵。重量不变,为一万三千五百斤(地球上,1斤的物体约4.9牛顿)。假定绣花针长六厘米,接触面宽一毫米。由此计算产生的压强应为天文数字。但鉴于孙悟空所处为神话时代,有超强耐受力,也未必不可能!至少,有顽固者可以这般辩驳。&【四】问题似乎无解?但问题应该反过来看。同样,在原著第三回,有这样描述,“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同样假设为第一种情况,这就很有意思了。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这天宫到底有多高呢?这个比较抽象。我们可以搬出一个现实参照,大气层。大气层可分对流层、平流层等。以最低的对流层作为样本,大概距地面约十千米(不同纬度、不同气候距离均不等)。当然,实际高度肯定不止这些。而在《西游记》里,也有一个现成样参,在六十五回,孙悟空在介绍昆仑山时,曾有言,“自古‘天不满西北’。昆仑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可见,在神话时代昆仑山巅大概是天宫的下限高度。而我们目前所认知的世界之最珠峰,高度大概八千八百四十四米。也就是不到九千米,和对流层比较接近。不妨假定为天宫高度。也就是说,金箍棒若无限的延展,可以至少达到九千米高度。而世界目前最高建筑为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仅为八百二十八米,约为变大后金箍棒的十分一。那么,哈利法塔到底有多重呢?官方没有数据。但我们可以做个类比,一层一百五平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大概重量是三百七十五吨(参网络数据),即七万五千斤,远超金箍棒重量。而哈利法塔平面面积肯定大于一百五平米,共一百六十二层高。总重量惊人!而金箍棒高度远大于哈利法塔,重量却远低于斯。折算密度,一定比纸张还小得多,轻微外力施加,即可使之彻底性粉碎。如此纸糊的兵器,妖精何来“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由此可见,金箍棒在增大过程中,重量一定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即所述第二种情况,该兵器密度恒定。&十二、二郎神究竟是何方神圣?孙悟空却背黑锅!【一】《西游记》原著里,二郎神无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角色。他身为当朝天帝玉皇大天尊的外甥,按现代话讲,就是超白金版“高富帅”。却心气甚高,不认这个舅舅,一些仙家的大型集会(如蟠桃会等),他也不参加的。自己在灌江口划了一块地,也盖了一间庙堂,“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成了一方神灵。于此同时,二郎神的业余生活倒也丰实浪荡,“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游山玩水逍遥自在。瞧瞧,这是何等的快意江湖。当然,二郎神的性格养成,也是有客观原因的。他幼年的时候,母亲因为私自下界,乱了仙家礼数,被玉帝哥哥残酷地压在了桃山之下。这件事对二郎神的心理影响很大,也对舅家产生了隔阂,并放言道,吾居灌江口处,听调不听宣(这不听宣召,正如先前讲得,二郎神是明确表态的,一些场面上的社交活动他是不出席)。种种,可见其对封建礼教和权贵阶层的蔑视!那么二郎神这个角色,是不是原著作者吴老爷子首创的呢?当然不是!&【二】关于二郎神传说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初唐。当时宫廷音乐家们,曾根据民间歌咏二郎神的曲调,编制成了《二郎神》的词牌。也颇为有名,在唐朝俗乐(歌舞百戏)论著《教坊记》里也就有记载。及至五代时期,蜀宫里更有以二郎神为题材的大型舞蹈,名曰《蜀梼杌》。但宋朝年间,二郎神的名声已经大盛,书籍、画作里也多有出现。但二郎神的身份,在起初的流承中,却颇为的模糊。有一说为秦蜀郡太守、水力学家李冰的次子,这在南宋名儒范成大、朱熹等人的论籍里,就有体现。但又有一说,相传原型为青城山道士赵昱,这在北宋的《龙城录》里就有记载,大概以清除了周沿水域的蛟害而闻名(蛟,大概就是鳄鱼)。版本尽管略有不同,无疑的是,早期二郎神的活动范围在四川一代。但被近人广为熟知的,却是劈山救母的杨姓二郎神了。相传西汉书生杨天佑修道桃山,玉帝妹子张仙姑下山与其相恋(神女和士人相爱的故事,早在唐《广异记》就有记载),生一双儿女,男名二郎,女娃名字也比较朴素,叫三娘。后玉帝悉闻此事,大怒,将妹子压于桃山,以示惩戒。后二郎劈山救母。这和周知的《西游记》模板颇为接近了。更有趣的是,二郎的妹子三娘,后来犯了同妈咪同样的“错误”,同士人刘向结婚,并生子沉香。二郎大怒,将妹子压于华山。后就又有了“沉香救母”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最终演变,应该是先前诸多民间传说的一个杂糅混搭。&【三】尽管二郎神在传说里不通人情,将自己不堪回首的遭遇在亲外甥沉香的人生轨迹里,又重新上演了一遍(沉香的故事,元朝就已普及)。但在《西游记》里,这个艺术形象,无疑是严肃且可爱的。当然,这里有吴老爷子的偏爱。老爷子曾有一诗,叫《二郎神搜山图歌》,节选如下。“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扬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拏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纵。青锋一下断狂虺,金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捣巢无逸寇。”这个情节,在《西游记》也有体现。如第六回,孙悟空被天庭方所擒,二郎神曾对一干部曲道,“你们帅众在此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二十八回,孙悟空因白骨精的关系,被唐僧放逐回花果山,见故居景象,也曾满心伤怀道,“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好一副凄凄惨惨戚戚。有意思的是,若结合吴承恩的诗作,我们却能勘出老爷子的立场,此间孙悟空绝非以一个造反英雄的姿态出现,却是诗中所提的贼寇。显然,对于搜山的态度,老爷子是站在二郎神一线的。而诗作的后文,也将这种情绪一览无余。“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看得出来,孙悟空俨然成了祸乱朝纲的牛鬼蛇神了。他和花果山猴群们,替明朝奸佞一党,结结实实地背了一个黑锅!&【四】但也可见,在吴氏《西游记》成稿之前,民间以西游为载体的神话故事里,二郎神已经成为其中一个元素符号。譬如在元代的《西游记杂剧》里,就有李天王领哪吒并眉山(梅山)七圣(二郎神是七圣的老大)搜花果山的剧情。而在该剧集,取经人收服猪八戒章节里,猪八戒就曾表态,平生最怕二郎神的细犬(哮天犬)。同时期的其他剧目里,甚至出现了以二郎神为主角的故事,如《二郎神醉射锁墨镜》等,而该剧里,二郎神缉拿的,却是“九首牛魔罗王”(或为牛魔王原型)。但无论如何,二郎神的每次出场,都是以正面的除魔英雄示人。这很有意思!十三、西游都有谁会72变?菩提祖师说可以躲三灾!【一】提到孙悟空,我们首想他的特技,无疑是七十二变了。至于该项技能的研习,自然离不开授业恩师菩提祖师。这在原著第二回就有说明。当时菩提祖师为传授悟空避三灾之术(分别是五百年一度的雷灾、火灾和风灾),特给出一个选项,“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这人(猴)嘛,贪多的捡,故选择了七十二般变化。那么,都有哪些变化呢?同样在第二回,有这样一出。当时悟空自练自修,也颇有些心得。因耐不住同行师兄们的怂恿,当众也秀了一段。“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颗松树。真个是: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可见,变化拟态的植物,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当然,正是这次卖弄,悟空终为菩提所斥,并遣送回了老家花果山。&【二】而在第六回,悟空同玉帝外甥二郎神的斗法中,更将该技能展露无遗。“真君(二郎神)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可见,七十二变可任意变幻身型,如作顶天立地之躯。当然,也可以随意缩小,譬如后来取经路上,悟空就曾多次变作小体,在各路剪径的妖精肚里翻江倒海。尔后,二人又进行了数度变法PK。大圣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二郎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旺。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变作个天敌鱼鹰儿。……这段斗法相当精彩,正可谓“猴高一尺、郎高一丈”。最后,孙悟空无计可施,变了一座庙,偏尾巴变得不太利索,只能变成一根旗竿放在庙后。又被二郎神一眼看穿,正欲大展拳脚。悟空见状,遂急收法相,狼狈脱逃。可见,变法作禽兽、鸟虫乃至建筑,都是可行的。同时可以确定,二郎神对于七十二变的法门,也是精通的。&【三】法门还可变作人像(或妖像)。如原著四十七回,通天河章节。孙悟空为救下原本作为祭祀的童男陈关保,曾变作小孩模样,赴了一场灵感大王(鲤鱼精)的约。而在八十一回,镇海寺内,白鼠精曾变身妖媚妇人,专勾当淫思奇巧之徒。悟空为引蛇出洞,就曾出卖“色相”,变作小沙弥,上演捉妖记。而白鼠精呢,也不曾辨出,还与其打情骂俏,“女子(白鼠精)搂住,与他(悟空)亲个嘴,口里心肝哥哥的乱叫,将手就去掐他的臊根”(瞧瞧,悟空牺牲挺大)。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更为有趣的,是在火焰山章节。当时悟空为骗得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竟使“美男计”,变作其夫君牛魔王的模样。铁扇公主却不辨真假,“酒至数巡,罗刹(铁扇公主)觉有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孙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将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却又哺果。大圣假意虚情,相陪相笑,没奈何,也与他相倚相偎。”由此看出,该法门若化作他人形体,相似度是极其高的。即便夫妻,也难辨真假。&【四】但牛魔王可是姑苏慕容家,擅长“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正当悟空颇为得意地骗得芭蕉扇,准备回去邀功之际。牛魔王从爱妻处获知原委,抄近路赶上。且看原著。“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钻疾,不活达些;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即变作八戒一般嘴脸,抄下路,当面迎着大圣”。这回,轮到悟空不辨真假了。被假呆子一通殷勤奉承,又将得来宝物拱手相让了。但无疑,牛魔王也会七十二变的。而在其后二人终极斗法中,更将技艺淋漓地展示了。牛魔王双拳不敌四手(为悟空、八戒等夹击),变做一只天鹅,望空飞走。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旺眼。牛魔王又变黄鹰还击。悟空再变乌凤回击。牛魔王依次又变白鹤、香獐、金钱花斑豹等,又皆被悟空变法克制。牛魔王索性现出原身,并长成高川峻岭之状。悟空毫不示弱,也变成巨型“人猿金刚”,与之匹敌。就在此际,哪吒三太子闪亮登场,祭出亮瞎妖眼的斩妖剑,径直往牛魔王项上砍去,哐、哐、哐,砍下一个,“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由此亦看见,七十二般变化有个隐性的技能,即有七十二个脑袋。而这个,在四十六回车迟国章节,也得到了沙僧侧面的证实,“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个头哩。”可见,该法门,在特殊情况下,确有保命之功用。当年菩提传于悟空之时,就曾暗示,此法或可避三灾,此言看来不虚。另,原著五十七回出现的六耳猕猴,应也颇通变化之法。至于此厮身世,在《西游有料》系列有过单考,此处不表!十四、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最重要的东西是啥?影响他一生!【一】人类文明数千年来得以传接,很大程度上,缘于师承授习。下一代人,接过上一代人的衣钵,将技艺和文化,融入自己血脉里,吸收、发酵、反应,衍生并进化出更多有活力的思想。终于有了今日恢弘的世界。文明树顺着岁月的流淌自上而下,呈现出蓬勃的金字塔形。而在神话时代,因为造神的需要,神往往是无所不能的,越高级的越如是。他们收授的弟子,往往技艺不如师辈,能力递进,呈现为倒金字塔形。处于时间线上游的神仙,拥有着超乎想象的超能力。譬如开天辟地时期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神,自然就法力无边。《封神演义》里,还有一个更老的神,叫鸿钧老祖,三清在他面前,也只剩下磕头的份了。现实世界和神话或是平行的,但师承授习的模式,却有共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西游记》里悟空的拜师学艺了。&【二】孙悟空拜师的初衷,是想着长生不老。但他的寻师之路,其实有些波折。且看原著描写,“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也就是一直寻师无果。后行至海边,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遍访多时之后,终于在灵台方寸山遇到一位唱歌的樵夫,樵夫微微一笑,给了一条改变悟空一生走向的路。悟空遇到菩提了。多年访师未果,偏偏在一座山里,就遇到了颇有缘分的樵夫,还指了一条路。这是纯属偶然还是人为设定,其实很有玄机。我们此处不做展开。悟空拜于菩提门下,行拜师礼,头嗑得咚咚响。但先前几年,没学什么大本事,“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孙悟空所经历的,可以看做一个特别标准的学习过程。南赡部洲八九年间,“学人礼,学人话”,这相当于学前班、幼、小学阶段,学习基础的交流能力。灵台山六七年,“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等”,是人基本素质的养成阶段,类似于中学阶段。尔后情节,大家应该都知道,菩提给孙悟空选专业,后因他天资超然,又开了后门,教了驾驭筋斗云、七十二变等技能。悟空的学习内容,开始往专业化发展,可以看成是高等教育阶段。当然,菩提肯给开后门,悟空前面的学习阶段,考核一定为合格的。&【三】孙悟空拜师的艰辛,三师弟沙僧应该是深有体会。因为他当年轨迹,也大抵雷同。原著是这样描写。“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可见,沙僧拜师的初衷,和悟空大抵相似,也想着长生不老。但无奈资质甚低,始终不得其法,经历了诸多波折,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因其一向虔诚,后方才有了师缘,学成之后,封为卷帘大将。只是他的师父究竟何人,至今莫衷一是。相较于大师兄、三师弟,猪八戒的学艺就颇有点无厘头了。且看原著描写。“(八戒)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功圆形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也就是说,八戒这家伙,本性慵懒的,这样的人,本属于后进生,和仙道无缘。但似乎天上掉下了馅饼,砸到头上了,一个神秘大神(东华帝君)送给了他一套“修仙优化训练题册”,八戒依着上面的“解题思路”,昼夜无时辍地做题,终于功圆形满,在天庭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四】师道的内核思想,终究要把技艺传承下去。故在原著八十八回,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当时取经人行至玉华州,州郡郡守有三个公子,对于孙悟空师兄弟三人的技艺颇为崇拜,遂有了拜师的念头。老郡守一听,哈哈一笑,捧着一大箱子钞票,敲开了取经人的房门,神秘兮兮道,事成之后,“必以倾城之资奉谢。”父亲为了孩子学业,登门送礼。悟空闻得郡守言状,却有些生气了,正色道,“你令郎既有从善之心,切不可说起分毫之利,但只以情相处,足为爱也。”悟空意思是很明白,我若要开这培训班,并非为钱缘故,纯粹是缘分到了。此处,又可见悟空可爱率真的一面了。这和后来灵山殿上,如来为了经书能多得几个“版权费”,竟暗示阿傩等收受下线门徒的礼金,形成了鲜明对比。&【五】古时拜师是有规矩的。接下来,便是行师礼了,流程其实颇为繁多。原著如是描述,“即备香汤,请师沐浴”,尔后,“对行者、八戒、沙僧当面叩头”,再后,“亲抬香案,沐手焚香,朝天礼拜,拜毕请师传法。”但这还不够。因为唐僧还坐在堂上了,他可是孙悟空三人名义上的师父。悟空转身对唐僧行礼道:“告尊师,恕弟子之罪。自当年在两界山蒙师父大德救脱弟子,秉教沙门,一向西来,虽不曾重报师恩,却也曾渡水登山,竭尽心力。今来佛国之乡,幸遇贤王三子,投拜我等,欲学武艺。彼既为我等之徒弟,即为我师之徒孙也。谨禀过我师,庶好传授。”三藏闻言,大喜,忙说好好,眼里泛着泪光。八戒、沙僧见悟空带头行礼,也那转身磕头,齐声喊到,望师父高坐法位。唐僧笑得合不拢嘴。孙悟空对于师徒间的礼节,是颇为重视且真诚对待的,并传教给了徒弟。当然,这得归功于当年在灵台山菩提祖师处,那六七年间的学礼过程。可见,一个好的老师,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亲爱的朋友,你可曾遇到过影响一生的老师呢?十五、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五百年,他究竟如何打发日子?【一】孙悟空调皮捣蛋,神界班主任玉帝请来了训导主任如来老师傅。老师傅大喝一声,悟空,滚出去。随即巴掌一翻,悟空滚下山来。方待起身,却觉肩上一沉,山石悉数压于身上。这一压,就是马瘦毛长的五百年。那么,问题来了。这五百年的时光,悟空同学又是如何打发的?&【二】他应该有不离不弃的“好基友”。谁人?但瞧原著。“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可见,五行山办事处招聘的一名基层土地干部,会同佛派五方揭谛共六人编制。这六位同志组成了临时工作小组,监管悟空的起居,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营养补给。不过,因为职权规制。看管人和监刑人员是不能有过多情感交集,也不太会有言语上的交流。&【三】五行山附近的居民,也有同悟空作伴。譬如原著第十四回,唐僧揭了山上封印,悟空都以脱身。随后借居山间老汉庄院。照面之间,老者就曾答言:“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只到如今,你才脱体。我那小时见你,是你头上有草,脸上有泥,还不怕你。如今脸上无了泥,头上无了草,却象瘦了些,腰间又苫了一块大虎皮,与鬼怪能差多少?”不仅如此,当时还在“(悟空)面前扒柴、脸上挑菜”,也算近距离接触了。可见,山间孩童也多有和悟空打趣,这也减了几分山刑的无聊。值得一提的是。老者孩提之时,尚在孙悟空面前玩耍,为何渐成年之后,却不相往来?大概是家中父辈叮嘱,山下乃镇一妖猴,品性刁蛮,会吃人的哟,汝等屁娃切勿惹事,远远规避即好。小孩原本是一张白纸,尔后大人说教多了,心眼反而愈加复杂,戒备情绪也就凝重许多。说的大抵如是!&【四】这五百年间,悟空还干了什么?请瞧原著。“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孙悟空)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可见,悟空手是可以动的。如此,倒可以像武侠小说里的周伯通一般(其当时被黄药师关押在桃花岛),玩一玩双手互搏的把式。殊不知,金庸老先生将此搏击技术,唤为“空明拳”,是否恰说悟空发明此拳法的意思?双手互搏久了,终究是无趣。但悟空还有新玩法。原著七十七回,悟空曾言,“我当初做大圣时,曾在北天门与护国天王猜枚耍子,赢得他瞌睡虫儿,还有几个,送了他罢。”即往腰间顺带里摸摸,还有十二个。又自言语道,“送他十个,还留两个做种。”即将虫儿抛了去,散在十个小妖脸上,钻入鼻孔,渐渐打盹,都睡倒了。看来,这瞌睡虫大概在悟空做齐天大圣时,就已随身携带,并常年依附在悟空毛发之间。但虫儿的寿命,断然是无法陪悟空熬过漫长五百年。而悟空言语,也已交代情况,“(可)留两个做种”。可见,它们大抵寄居悟空体表毛发,繁衍绵长,成了数量不菲的瞌睡虫家族,有些虫儿碰碰跳跳,从悟空腰间跳到手间,或起舞,或打闹,或也有生老病死。或还有一些,索性钻入鼻孔。悟空借此长睡一阵,已打发冗长的岁月。兴许,它们也是不错的安眠药吧。除此之外,看虫儿交配,倒也是件奇趣的事。十六、孙悟空精通七十二变,却为何压在山下五百年?【一】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的桥段,大家应是耳熟能详的但有趣的问题来了,这五百年间,他为何不想着跑出去?当然,先看当时情形。“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玉帝大喜,设下安天大会,专款西方教主。但悟空束手就擒吗?当然不是!再看。“(安天大会)众各酩酊,只见个巡视灵官来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可见,悟空被羁押之际,也曾想方设法逃脱。为防止悟空“越狱”,如来安了“双保险”,贴了一道佛符。&【二】安天会后,诸神归位。如来拿着众人献上的红包礼花,欣然回了灵山。江湖重新平静!料想这阵风声是过了,山下悟空此际又作何想法?他可有方法逃脱五行山呢?我们不妨列出几种。第一种可能。可使菩提所授七十二变之术,变身缩小,化为飞虫、蝼蚁等,飞出山囚之笼。而这样对于悟空,绝非难事!但悟空一定不会冒险!诚如先前原著所言,佛祖将悟空压于山下,半响,巡视灵官来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可见,悟空起初被压,是劈头盖脸的,好容易才挣出头来。若变小身型,导致山体失去受力支点,瞬间坍塌。后果不堪设想。此前劈头盖脸的心理阴影,悟空可不想重温一遍。此法,断然不通!&【三】保险的方法,是先揭去山顶的封条,然后使力挣出山体。这就有第二种可能。悟空使分身之术!譬如原著就有多次描述,“使个身外身法,将左胁下毫毛,拔了一把,嚼碎喷去,喝声叫:变!一根根都变做行者。”可见,悟空将猴毛“克隆”自己的技法是相当娴熟的。而悟空虽压于山下,但双手是解放的。不妨将手毛拔下一撮,变成许多“克隆猴”来,揭去封条便是。悟空不用此法?或为无法可用!如来的佛符,封印了悟空的法力!&【四】但悟空还有金箍棒。金箍棒又称“如意棒”,能大能小,变化飞腾。可如主人意念随心所欲。譬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际,就曾变出千万根金箍棒来,打得十万天兵晕头转向。如意棒尚在耳里,悟空手也能动。不妨将棒子从耳里掏出,变个如意形态,将封条捅下便是!这就是方法三。但显然也不行!如原著述,“(如来)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并嘱咐),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可见,如来设符压下悟空之际,在“双保险”外又加了一道锁,即令手下羁押看防。而在十四回,取经人唐僧途径五行山,悟空央其揭去封印。唐僧顺言,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难满,吾等回见如来,缴此封皮去也。吓得个三藏一行人,望空礼拜。”可见这五百年来,山旁确有专职员工轮岗看察,并有一份“值班表”,得签到那种,绝非走个形式。唐僧没有心理准备,还吓了一跳,忙磕头便拜。也正是羁押人员无形的存在感,使得悟空不敢冒险造次!&【五】但悟空甘心吗?当然不!这五百年来,主观意愿上,他无时不刻不想重获自由!诚如后来观音菩萨奉如来佛旨,去东土寻一善信(其实早已内定),特意取道五行山。有了如下对话。“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菩萨道:你这厮罪业弥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脱西游的秀(七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