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东北三省哪个城市发展前景最好好

武汉、合肥、长沙等中部城市哪一个前景最好? 这个城市用万亿GDP证明实力!
对于中部城市来说,享受着好的资源并且能够实现高速快速发展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今天雨槛在悟空问答上看到有网友提问:武汉、合肥、长沙、南昌、郑州,这几个中部城市,哪一个前景更好?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回答,分别是经济、交通、人文等方面,但是雨槛今天想就未来发展水平这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从网友回答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汉作为中部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也是最高的一座城市来讲,不出意外未来的几年也将是武汉拔得头筹。
武汉市湖北省省会,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除去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身份,武汉的教育业也是发展的相当迅速,作为科教中心,所拥有的高校仅次于北京。可谓是名列前茅。
武汉在2016年时人均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武汉还是所有中部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一座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指数非常高。再加上武汉近两年大力发展科教,所以外地人口也是不断在向内迁移,虽不知这样会不会对城市交通带来影响,但GDP确实只增不减。
武汉还是中国铁路系统中重要的大型中转站以及内河重要港口,交通极其便利,当地必吃的特色美食也非常多。所以武汉渐渐的也发展了旅游业,在每一个假期的武汉景点都可以说是“人挤人”,但是武汉还能够保持住环境的发展,十分难得。
武汉城市容纳人口,人口多再加上万亿的GDP,内陆优秀的交通航运物流,就算是抛开那些科教交通不说,光是发展武汉的工业都够武汉吃上几年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吸引着年轻人和人才内流,为武汉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高新技术的研发弥补了武汉这个“挖城”的空洞,雨槛相信近几年的中部城市,武汉算是一颗最闪亮的星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中部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城市李清百家号郑州市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人口970多万。郑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优势有两个,一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点,二是有一亿人口的腹地,主要弱势是名牌大学少。知名景点有商代遗址、黄帝故里、少林寺等。武汉市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辖13个区,总人口近1100万。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优势有两个,一是长期是华中第一大城市,历来工商业发达,二是有众多名牌大学。武汉的GDP总值占湖北省近40%。知名景点有黄鹤楼、东湖等。长沙市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辖6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760多万。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优势是工业和经济总实力增长迅猛,文化娱乐行业发达,房价相对较低。知名景点有岳麓山、橘子洲、花明楼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李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时评人,现居北京从事互联网运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太原,合肥,南昌中部三巨头,哪个发展前景更好?
太原,合肥,南昌,都是中部大省的省会,现阶段发展迅速,大家觉得未来哪个城市发展前景更好,能做扛把子?
这些回帖亮了
中部巨头必须是武汉和长沙,而且合肥被纳入长三角省会,前途很难说。
目前来看,武汉第一,长沙第二,合肥郑州争第三,南昌第五
合肥差,传销多,城建落后,房价空涨,教育不如武汉江苏大省,人民素质普遍不高,GDP增长乏力,还拼命吸收周围城市资源。好了我把缺点都说出来了,大家请轻轮我合肥,口下留情。蟹蟹。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估计是合肥南昌太原武汉长沙郑州吧,排名分先后。郑州jr留
感觉楼上的言论能帮我南昌吸引火力啊。把话题转到合肥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当然是雾霾高地,传销名城喽!
引用22楼 @ 发表的:中部巨头必须是武汉和长沙,而且合肥被纳入长三角省会,前途很难说。
目前来看,武汉第一,长沙第二,合肥郑州争第三,南昌第五
太原就这么华丽丽的被忽略了……
南昌还没法跟这几个地方比较
估计是合肥南昌太原武汉长沙郑州吧,排名分先后。郑州jr留
合肥可以的,现在在杭州上班,打算过几年合肥定居
我选择武汉
中部真是巨头林立啊……
当然是雾霾高地,传销名城喽!
武汉合肥长沙前三,其余随意
合肥第一,其他随意!
卧槽。。。看来我是真的很久没回合肥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估计是合肥南昌太原武汉长沙郑州吧,排名分先后。郑州jr留
做为合肥人,不知道这个先后是怎么排的
引用12楼 @ 发表的:
做为合肥人,不知道这个先后是怎么排的
郑州最后 合肥第一。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1楼 @ 发表的:
大兄弟你在bxj这么说会被轮的
在哪说这种言论不会被轮?
引用13楼 @ 发表的:
郑州最后 合肥第一。
不明白合肥凭什么
感觉楼上的言论能帮我南昌吸引火力啊。把话题转到合肥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合肥吧,,,毕竟交通太发达
当然是大庐州喽
合肥合肥合肥
中部巨头必须是武汉和长沙,而且合肥被纳入长三角省会,前途很难说。
目前来看,武汉第一,长沙第二,合肥郑州争第三,南昌第五
肥吹碉堡~
引用22楼 @ 发表的:中部巨头必须是武汉和长沙,而且合肥被纳入长三角省会,前途很难说。
目前来看,武汉第一,长沙第二,合肥郑州争第三,南昌第五
太原就这么华丽丽的被忽略了……
引用23楼 @ 发表的:
合肥连个省会都不是叼毛啊
合肥不是省会?
本帖已经被锁定,不能回复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37人参加团购99.00元&178.00元
256人参加团购98.00元&349.00元
759人参加团购129.00元&599.00元
178人参加团购348.00元&650.00元
1473人参加团购109.00元&239.00元
1638人参加团购79.00元&199.00元
272人参加团购419.00元&639.00元
111人参加团购198.00元&569.00元
695人参加团购379.00元&599.00元
890人参加团购88.00元&269.00元
1180人参加团购39.00元&99.00元
2167人参加团购378.00元&1299.00元叶檀: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叶檀
  在排名中,会综合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经济教育文化的存在感,以及已经显示出的未来引擎。
  经济的变局中,城市的发展起落不定,一方面,一些曾经拥有辉煌历史和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城市,现在却“泯然众城矣”;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城市正在依托新的经济引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是什么要素导致了城市发展轨迹的分异?哪些才是催动城市崛起的动能?未来城市发展又该制定怎样的发展目标?城市群建设和城市规划蓝图正在铺开,思客邀请智库专家解读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新格局、新模式、新思路。
  首先声明,一线城市除外,资源最聚集的城市,没什么好比的。
  有希望的城市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三条以上高铁通过,成为轨道交通时代的节点城市;二是近十年来人口大幅流入或者起码在回流;三是当地教育资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四是人均本外币存款较高,可以支撑当地的消费与建设;五是GDP增长较快。
  在排名中,会综合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经济教育文化的存在感,以及已经显示出的未来引擎。不计入一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列入有独立品格、未来发展前景极大的大中城市。珠海等城市虽然发展不错,但由于独立品格不够,不列入在内。从这一轮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到周边带动效应、市场化的深度,东北与西北的城市此轮没有入选。
  根据最新的中国高铁铁路网中长期(2030年)规划示意图,有四条甚至更多高铁通过的高铁节点城市分别为沈阳、天津、济南、石家庄、合肥、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重庆、贵阳、成都、西安、兰州、银川,从到中国核心区域经济地带的距离看,最有红利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武汉,其次是济南、长沙等地,四小时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
  根据某媒体统计的33个城市中,过去十年增幅超过300%的城市共有10个,其中有8个城市来自中西部,分别是长沙、重庆、武汉、贵阳、南宁、西安、成都和郑州。只有两个城市来自沿海,其中天津增速位居第33个城市中的第8位,南京位居第10。
  一度位居江苏省内GDP第三的南京,2014年超过无锡,目前对于苏州的追赶态势已经形成,加上省内资源集聚,影响力辐射到安徽东部地区,未来必然成为江苏省内最主要的城市。
  在35个城市人口流入排名中,南京常住人口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50万人口,低于苏州的123万,但南京的教育资源远好于苏州,高校53所,比杭州高得多,南京发展有强大的高等教育作支撑。
  2015年南京GDP9720.77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32.14万元,在长三角的三个省会城市中,略低于杭州,远远高于合肥,超过将近一倍,但增速超过杭州。
  关键是南京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几乎可以跟上海等地媲美。加上安徽等地人力与人才资源东移的倾向,对于南京发展是个不小的推动。
  苏州并没有那么多高铁线通过,但苏州几乎是最受惠于外向型经济的城市。从新加坡工业园区,到目前兴盛的工业园区和新区,苏州几乎被打造成了东亚发达国家的某个新城。可贵的是,苏州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古城,几乎是我在国内惟一看到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不得不为当时决策者超前的眼光赞叹。
  苏州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了123万人口,在35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从2005年到2015年,GDP增长了257%,在33个城市中排名第17位。
  随着外贸的下行与制造业的衰落,苏州遭受打击,外资撤离或者僵化,导致苏州企业逐渐下行,而苏州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一蹶不振。
  苏州的GDP低于深圳,但苏州的投资远高于深圳,而消费远远不如深圳。这是苏州之痛,当地的经济结构与创新能力不如深圳,必须经历一次凤凰涅。目前房价上涨,只是现象。
  苏州可列入未来将发生巨大蜕变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不会下降。
  武汉是高铁节点城市,与郑州争夺航空枢纽,与郑州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2009年到2014年间,常住人口流入123万,与苏州相同,不同的是,直到现在,武汉人口还在大幅流入。这是由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的,总体而言,一线城市的人口、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流入在下降,人口在回流到中部地区。
  2015年,武汉的人均本外币存款这18.28万元,略高于天津。GDP十年来增速却排名在33个城市的第三位,高达387%,仅次于长沙、重庆,这是个仍然在大规模投资、大规模导入人口的城市。
  重要的是,武汉的高校家数86所,在国内都首屈一指。在武汉经济下行时,两湖流域给深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毫无疑问,这个中部重镇还会借着高铁的东风、庞大的基建与教育的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在浙江省内,没有可以与杭州竞争的城市,而浙江又是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在杭州西湖周边风景胜地,除了各种疗养所、政府军队学校等机构,基本上都是操着浙江各地口音的“老板”们,而在杭州城区,则可以听到各地口音。这座城市从围绕西湖,改为围绕钱塘江。
  由于企业主多,杭州的财富沉淀很深。在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总量最高、居民本外币存款最多。2015年GDP总量达到10053.58亿元,人均本外币存款为33.12万元,都略高于南京。如果算是单独的国家的话,已经可以列入发达国家行列了。近两年南京、合肥房价狂涨,但杭州并没有怎么涨,是因为杭州房价已经涨到不耐烦了,早就跻身房价的1.5线城市了。
  在转型的过程中,杭州钢铁厂出问题,对杭州影响并不大,不像鞍山钢铁厂,因为此地经济增量,足以消化转型阵痛。
  这座城市已经成为经济重镇,有着不小的野心,绝不愿意成为上海的附庸。现在电商重镇除了深圳,就是杭州,在我参观过的创意产业园中,杭州相当活跃。现在各个地方普遍铺开金融小镇、特色小镇,成为杭州的有益补充,连乌镇都成为一个房价挺高、杂揉水乡与现代色彩的特色IP了。
  杭州也有问题,市内交通规划并不通畅,高等教育也落后于南京、合肥等城市。这对于杭州来说是个隐患。当然,杭州可以通过环境与财富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入驻,这是现在正在做的事。
  合肥最近半年以房价增速居全国第一而威震四方,这是补涨,在长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中,现在轮到合肥了。并且,合肥的土地政策等非常明智的。
  合肥发展较快。关键是服务业在提升,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工业,说明这个城市进入有活力的细分发展时代,而不是几家央企“企业办社会”包打天下,办死了社会。
  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合肥是发展较为落后的一座城市,底子不厚。
  从2009年到2014年,合肥人口流入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七,五年流入34万人,说明合肥对全国人民的吸引力还比较弱,存在感主要是在省内,现在逐渐向长三角渗透。
  但合肥有一项优势,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合肥的高校数量是最多的,合肥经济腾飞时人才储备较优厚。
  虽然合肥的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不如天津等城市,但从存地感和经济腹地来看,还是把合肥列入了看多城市序列。
  我对郑州的偏爱已声明远播,这不是一种文化上的爱,而是基于大势形成的客观判断,形势比人强。毫无疑问,郑州已经成为中原最受人关注的城市。
  郑州跟武汉一样,是高速轨道交通上的城市,有七条以上高铁经过,郑州是最受益于铁路发展的城市,孙中山先生的铁路梦想,今天在郑州这座城市身上得到了体现。除此之外,郑州与武汉争夺的航空枢纽地位,围绕临空新城的布局,有可能再次上演郑东新区发展的辉煌史。
  以往河南的人口结构不合理,儿童多、老年人多,到了青壮年时期,散落到其他城市群打工去了,这是一个向外输出人口红利的地区。但近些年,人口流动有了变化,青壮年人口占比上升。起码是河南省内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得益于产业转型与制造业西迁,郑州工业发展引人关注。郑州拥有人口与人才两方面的优势。
  郑州的劣势也很明显,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使得规范的市场经济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无论是乞讨、假文物、金融规范化等方面,名声都不算太好。从文化上来说,中原地带的商业文明在近代已经较为落后,现在需要有奋起直追的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优势,但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更为庞大,需要十年以上的培训过程,才能形成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群体。
  四川省内,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可以与成都竞争的城市,以前可以竞争的重庆已经被划出四川,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成都是个适合人居的城市,其麻将与酒吧之风相得益彰,并不奇怪,每年的超男超女比赛有那么多人来自四川。
  似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无缘,但成都有个行业与吃喝玩乐密切相关,那就是游戏。当然,也存在着小散乱、倒闭多的情况,但产业链条已经发展起来。
  成都的价格在省会城市里并不“养眼”,主因是推地多、库存量大,今年上半年住宅有所好转。2016年上半年成都楼市意外呈现出暖意,也只是微暖,而依然是成都的老大难问题。
  成都常住人口从2005年到2015年,十年增长244.8万;成都高校多达56所,与郑州持平。在校研究生高达7.85万人,说明当地的研发力量较强。成都的本外币存款人均在20.11万,远高于合肥,与东部沿海地区基本持平,并且消费的意愿非常强。
  四川9月初新设自贸区,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试验区将主要设在成都,这对于成都来说,属如虎添翼。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土地资源是直辖市里最多的。
  重庆这几年非常耀眼,因为GDP增速非常快,几乎快成了一个神话。重庆已经十个季度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国前列。
  重庆的金融、投资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但重庆基数低,从财富积累看,重庆本币外存款总额与成都相差无几,但是人均只有成都的47%。
  重庆去年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是成都的1倍上,普通高校比成都多8所,但在校研究生人数不如成都。
  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是通向中东、欧洲与东部的三个交通节点,就此融入了全球经济。重庆文化极有特点,此地穿梭的长江大桥,预示了近几年重庆的经济底线何在。
  天津是个很长时间没有存在感的直辖市,主因是离北京太近,虹吸效应吸走了大部分资源。以往的商业之都,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街面上已经不忍直视。
  天津入选的理由是,北京资源真得盛不住开始外溢了,天津这座城市从谷底翻身。但天津的劣势在于,虽然人均GDP在2011年超过了原来的老大上海,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海相比仍然有不小的距离,天津的GDP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居民收入,而是成为重大项目的投资。
  天津去年本外币存款总额28149.37元,人均18.20万元,低于南京等城市,高于重庆,这与天津给人的印象相同。但考虑到重化工业较多,转型仍然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天津自贸区落子,进口车销售等一直在全国独树一帜。
  京津冀一体化,北京不能独立支撑一个城市群,北京周边的卫星城与天津是最受益的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天津定位非常清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000065,)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其本意似乎是想要回到曾经的北方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的定位上。我曾经去过天津高新区,政府效率还算不错。天津普通高校55所,比成都仅少一所,教育资源算是相当的丰富。
  对于天津来说,最难的问题是重建独立品格,以及市场化的深入。
  厦门人口数量无法与一些省会城市媲美,但是作为海边城市月白风清、颇具风情,最近的房价涨势显示,福建最受欢迎的城市只有一个――厦门。
  从2009年到2014年,厦门常住人口增加了139万,在全国35个城市中排名第11位,五年增加了33万左右,这数据来看,这座城市居民富裕,有雄厚的财富根基,消费实力强劲。
  厦门算是一个特色旅游城市,与大理等特色旅游城市相比,腹地更广,工业基础更发达,与台湾经济对接的首个获益城市。步入厦门机场,小巧、规划合理、高效,跟厦门城市一样具有特色,与其他城市一味贪大的巨无霸规划完全不同。
  厦门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结合点,根据厦门市政府今年出台的《厦蓉欧班列国家物流新通道建设工作方案》,今年计划发运100列,4500个集装箱,货值4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年对开2000列,8万个集装箱,货值783亿元。
  这张蓝图显示嵌入全球经济的可能路径,但厦门目前经济仍然遭遇到制造业转型的阵痛,以及令人担忧的通信等行业的异常增长。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徐秀&RF12298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武汉长沙合肥这三个中部城市,哪一个发展前景最大?
是陌上姑娘啊
随着改革发展和政策优势,中部地区发展迅速,可以说是每天都在变样,那中部最厉害的一个城市发展最大呢?武汉,武汉是中国极少数集区位、规模、产业、科教、文化等优势于一身的特大中心城市。武汉也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地方,像武大的樱花,每年三月中下旬都会有很多游客接踵而至的去观看,武汉的热干面,吃了一次还想吃第二次,这个城市未来发展很猛啊。长沙,产业创新的先锋。长沙近10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产业创新走在中部甚至是全国的前列,长沙同时成为目前全国的创意基地之一,目前也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创意基地。个人对长沙的印象还停留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快乐家族的嘻嘻哈哈陪我度过了好多年,不过长沙的发展这几年很棒,未来也很好。合肥,中部最大的看点。合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中部范畴,从地理和经济融合度来看,合肥历来属于华东地区。虽然安徽的地理位置很尴尬,但是合肥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像今年地铁也开通了,交通方面也便利了。而未来今年京沪高铁也要开通,未来合肥将成为连接华东华北的枢纽。不过未来发展会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未来来告诉我们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