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藏传佛教密宗怎样帮助大清入关(1)MP3

维基百科中国朝代之清朝
&&&&清朝[注 1] 大清 [注 1]国旗国歌《巩金瓯》 1.兴京(后为陪都)(1616 年-1621 年) 2.辽阳东京城(1621 年 -1625 年) 3.盛京行宫(即沈阳,后为陪都)[参 1]首都(1625 年[&&&&参 2]-1644 年)4.北京紫禁城(1644 年-1912 年)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10-12 位 努尔哈赤(追尊) / 皇太极(称帝) 溥仪 1616 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 年 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1644 年 入关并迁都北京 1912 年 辛亥革命使宣统帝宣布退位成立灭亡 ■ 淡黄色部份为 1759 年之清朝版图。清朝(1616 年、1636 年或 1644 年-1912 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 清朝 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即 1616 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金 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大清并称帝。1644 年李自成建大顺王朝, 大清 灭明朝。同年,清军由原明将吴三桂引领入关,打败李自成的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 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历经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 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 期[参 4]。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以武力迫使清廷开港通商,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清 朝由中国的世界变成列强环视的中国。为了抵抗外侮与内忧,清朝后期一直处于改革派 与守旧派拉锯战的局面。太平天国的起事与列强的入侵凸显清朝腐败与无能,处使改革 派推动自强运动。然而其努力随甲午战争的失败而付诸流水,并让列强联合瓜分中国。 维新运动也随守旧派的抵制而告终,促使革命派的诞生。不过,守旧派在义和团排外失 败、引来八国联军的入侵后也推动了清末新政。然而其新政让改革派失望,转而支持革 命派。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隔年末代皇帝溥仪于 2 月 12 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中 华民国成立。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历时 296 年,自入关并迁都北京 以来,共历十帝,历时 268 年[参 3]。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然而其最高决策单位随皇帝的授权而变动,例如南书院、军 机处、北洋大臣等。这提升了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权。清朝文字狱兴盛,若有疑 似反清复明的运动与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会引来冤狱,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参 5]。 军事方面原先以八旗军为精锐, 庞大的绿营为辅, 到后期以地方军如湘军、 淮军为支柱。 因为政治稳定、 广泛种植新作物与赋税制度的改变, 使得中国人口逐渐提升到四亿左右。 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带动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然而受到重农主义的限制,商 业仍未发展出资本主义[参 6]。清朝统治中原后,推行的汉化政策比其他征服王朝还要深, 然而清室也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并且维持本身文化与汉文化的平衡。在 18 世纪康乾 盛世期间,西方传教士们将中国文化带回欧洲,引发在 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末的 100 余[注 2] 年间的中国风。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与文化引入中国,让清朝发起一连传串的改革与 革命,促使中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参 7]。 皇太极改“金”为“清”的原因史料未有明确记载,可能是为掩盖女真曾臣服于明朝的 历史,以鼓舞士气,进攻明朝;“清”之国号,或雲是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 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之“火”[参 8]。目录[隐藏]1 历史o o o o o o o1.1 1.2 1.3 1.4 1.5 1.6 1.7后金立国 入关与巩固 扩张与矫正 日正当中 近代开启 自强与维新 清末时期
2 疆域 3 行政区划 o 3.1 内地 o 3.2 东三省 o 3.3 藩部 4 政治制度 o 4.1 决策机关 o 4.2 执行机关 o 4.3 刑律与文字狱 5 民族政策 o 5.1 汉族政策 5.1.1 剃发易服 5.1.2 汉臣与汉军 5.1.3 满汉文化 o 5.2 西南土司 o 5.3 满族与旗人政策 o 5.4 蒙古政策 o 5.5 藏族政策 o 5.6 维族与回族政策 6 外交 o 6.1 国旗与国歌 7 军事 o 7.1 海军 8 人口 9 经济 9.1 农业 o 9.2 手工业 o 9.3 商业 o 9.4 货币制度 o 9.5 海外贸易 宗教 o 10.1 佛教 o 10.2 道教与民间宗教 o 10.3 伊斯兰教 o 10.4 基督教 文化 o 11.1 学术思想 o 11.2 文学 o 11.3 艺术 科学与技术 o 12.1 医学 帝王年表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o1011&&&&12 13 14 15 16 17历史后金立国15 世纪初期,位于中国东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注 3],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明朝收 建州女真为藩属,册封阿哈出为建州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猛哥帖木 儿在被野人女真所杀后, 其弟凡察与子董山被迫南移, 最后定居赫图阿拉 (今安东新宾) , [参 1] 并入建州卫内 。1442 年明朝自建州左卫分立出右卫,以凡察领导右卫、董山领导左 卫,形成了建州三卫[注 4]。 由于建州三卫不服明朝统治, 1467 年明朝联合朝鲜削弱建州三卫, 并且于辽东边界兴建 长城。明朝万历初年,董山的后代觉昌安与其子塔克世偕同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建 州右卫王杲叛乱为由攻灭王杲与其子阿台, 然而觉昌安父子也在混战中死亡。 1586 年明 廷袭封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为指挥使作为补偿。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遗甲崛 起,统一建州女真后陆续并吞女真各部[注 5],并与漠南蒙古友好[参 1]。 明朝后金对峙图与关宁锦防线 (点击可放大)。 建州女真国力日盛,1616 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后称兴京)称汗立 国,国号金,史称后金。两年后他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努尔哈赤在 1619 年的 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杨镐指挥的明军、朝鲜与叶赫联军;接连占领沈阳、辽阳、抚顺等 辽东城市,随后战事集中于辽西地区。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最后于 1626 年的宁远战役 中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败,不久逝世[注 6]。第八子皇太极历经权力斗争后继位[参 1]。 皇太极时期,将都城沈阳改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 为大清并称帝。当时明朝在关外的势力尚有袁崇焕守备的锦州、宁远与松山等三城。皇 太极为了绕道避开此防线,首先稳定根据地。他先胁迫明朝求和未果,随后成功降伏西 边蒙古察哈尔部和东边朝鲜。接着,皇太极经察哈尔绕道入侵明朝首都北京。最后崇祯 帝中了反间计,杀害援救北京的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这种借由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 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的经济力。清军于松锦之战击溃明军并收 夺取明朝在关外的所有堡垒, 防线移至山海关[参 10]。 1643 年皇太极病死, 降洪承畴等人, [参 1] 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入关与巩固参见:入关战争、反清复明及三藩之乱 摄政王多尔衮像 明朝崇祯末年,民变势力(史称流寇)如李自成于陕西西安建国大顺,张献忠于四川成 都建国大西。1644 年李自成经河南、山西顺利的攻入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上吊自杀,明 亡。同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不愿投降大顺。面对李自成的顺军,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于 一片石战役击败顺军。李自成放弃北京,率军退回陕西。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成功迎顺治 帝入关,并首都迁到北京。同一时间,明朝马士英拥护福王在明朝陪都南京称帝,即弘 [参 11] 光帝,南明成立。然而弘光朝因为党争与宦官之乱而混乱分裂 。 多尔衮先派阿济格、吴三桂与多铎、孔有德分陕北、河南二路攻打陕西李自成,李自成 最后于湖北灭亡;派豪格攻灭四川张献忠,其余部投降南明以抗清。多尔衮接着对付位 于江南、内斗分裂的南明诸势力。1645 年多铎率清军攻破史可法驻守的扬州,弘光帝逃 至芜湖被逮, 送到北京杀害。 明朝鲁王朱以海与唐王隆武帝分别在浙江与福建建立势力, 然而双方不和,不久被清军各个击破,拥护隆武帝的郑芝龙也宣布投降。之后桂王永历 帝于肇庆即位,期间瞿式耜、李定国、郑成功及其他明将先后收复华南各省,最后因为 距离互相难以照应,内部又发生叛变而节节败退。1661 年清军攻入云南,逃亡缅甸的永 历帝最后被吴三桂杀死(史称咒水之难),南明亡。此时只剩下台湾的明郑(郑成功势 力)和缅甸果敢的明军,清朝基本占领明朝全部领地[参 12]。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 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注 7]。清军入关与巩固示意图 多尔衮在入关后的政策让汉人十分不满,例如剃发易服政策使江南汉人极力反抗[参 14], 最后清军采取多次屠杀以镇压之,史称甲申国难,有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与广州 大屠杀等。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 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了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后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 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参 12]。 1661 年顺治帝逝世,其子 8 岁的玄烨即位,即康熙帝,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与鳌 拜四大臣辅政。康熙帝于继位之处即运用计谋消灭跋扈的权臣鳌拜以稳固皇权[注 8]。三 藩势力如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等涵盖全国之半,他们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当 时部分大臣担忧三藩叛变而反对[注 9], 最后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无惧三藩而同意撤除[参 15] 。这使得三藩与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与台湾明郑的郑经联合发动三藩之乱。在这 九年期间,反清势力遍及华中华南,吴三桂更于后期称帝建国周。然而清军采取积极防 御,进军陕西、江西以切割叛军。加上吴三桂没有积极北伐,反清联军因占领地与吴三 桂过度干涉而发生纠纷,最后王辅臣、耿继忠与尚之信先后投降,占领福建沿岸的郑经 被击败。1683 年清军攻入云南,继承吴三桂之位的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平定。 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 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 [参 12] 至此明郑亡 。扩张与矫正参见:南北党争、康雍乾盛世、准噶尔汗国、清代蒙古及清朝治藏历史《康熙帝读书像》 清朝平定三藩后进入康雍乾时期,这段时期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史学界通常称为康 雍乾盛世[参 4]。康熙帝为政宽仁,留心民间疾苦,在他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 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受康熙帝的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等影响,清朝人口大大提升。他先 后任用靳辅和于成龙治理黄河与大运河,得到很大的成绩。在他六次南巡期间,考察民 情习俗之外,更是亲自监督河工。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 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他颁行十六条圣谕,要地方人士循循告诫乡民。 他又派心腹包衣(即家奴)如曹寅、李熙等人打探地方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之事, 并以密褶奏报。此即密折制度的萌芽,到雍正时期趋于完善。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 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 与文化[参 16]。 清初蒙古分为四大部[注 10]。其中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友好,其可汗噶尔丹先灭领叶尔羌汗 国与青海和硕特,又占领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三部南下投靠清朝。康熙帝首先派萨布素 于雅克萨战役驱除入侵黑龙江的沙俄军队, 与沙俄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以确立东北疆界 并获得沙俄的中立。 接着于 1690 年至 1697 年间乌兰布通之战与三征噶尔丹使噶尔丹战 [参 16] [注 11] 死,创立多伦会盟以保护喀尔喀蒙古 。青藏地区的 和硕特汗国协助黄教达赖五 世击败红教统一全藏,之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达赖六世时,藏区政事交由第巴 (理事大臣)桑结嘉错管理,他联合准噶尔对抗西藏和硕特的拉藏汗,拉藏汗先下手杀 桑结嘉错并废除达赖六世。 1717 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区, 灭和硕特 汗国,并且占领拉萨。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 1720 年由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 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藏汗旧臣[注 12]管理藏区[参 16]。《雍正祭先农坛图》(部分) 康熙晚期,由于官员薪资过低以及法律过宽,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为了消除士大 夫的民族意识, 对其言论管控趋于严格, 屡兴南山案等文字狱, 到雍正与乾隆时期加重。 康熙帝本来按照中国立嫡立长的传统封胤礽为太子, 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 中结党而废太子,使得诸皇子为皇位互相结党倾轧。故太子一度复立,但康熙帝仍无法 容忍其结党而废除。最终在 1722 年临终时传位于胤禛,即雍正帝[参 16]。 雍正帝获得隆科多的协助继位,赖年羹尧平定青海乱事以稳固政局,然而后来因故赐死 年羹尧、幽禁隆科多。雍正帝在位时期,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 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注重皇子教 育,采取秘密立储制度以防止康熙晚年诸皇子争位的局面再度发生。将丁银并入地赋, 减轻无地贫民的负担。 为了解决地方贪腐问题使火耗归公, 耗羡费用改由中央政府计算; [参 16] 设置养廉银以提高地方官员的薪水 。 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钟 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 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 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 1727 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 界。 1729 年听从张廷玉建议, 以傅尔丹与岳钟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 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1732 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 [参 16] 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 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 。 雍正帝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间的奏折大多由他亲 自批改,军机处的谕旨也由他再三修改。他所亲信的内外臣僚如张廷玉、鄂尔泰、田文 镜与李卫等人也都以干练、刻覆著称。他所派遣的特务遍即天下以监控地方事务,密折 制度至此完善,然而屡兴文字狱箝制言论自由。1735 年雍正帝于工作时去世[注 13],其子 弘历继位,即乾隆帝[参 16]。日正当中主条目:康雍乾盛世、十全武功、乾隆下江南和中国风郎世宁绘乾隆帝南苑阅兵的《大阅铠甲骑马像》 乾隆时期,清朝进入极盛时期,领土势力最广,经济发展最高。乾隆帝继位后获得张廷 玉与鄂尔泰的协助,稳定初期政治。他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介于康熙帝的仁厚与 雍正帝的严苛之间。人口不断增加使乾隆末年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 分之一。江南与广东等地的丝织业与棉织业都很发达,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历史高峰。 与此同时,银号亦开始在山西出现。然而乾隆晚期多从宽厚,宠信贪官和珅,官员腐化 使政治大坏[参 17];六次下江南所至供张过盛,扰民有余[参 18]。 乾隆帝鸿讲学术,然而他的开博学鸿词科不过粉饰太平,由于限制过多,所得人才不如 康熙词科。此时期有许多书籍出版,例如《续三通》、《皇朝三通》与《大清会典》等 史书;著名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1773 年更下令编纂《四 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类书,这些都成为盛世的文化标志。 然而为了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借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此 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 [参 18] 迟滞文化的发展 。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 18 世纪中国风的风潮[参 19][参 20]。欧洲人追崇 “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 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参 21],在 1769 年更有人写道: [参 22] 知名” 。到 18 世纪末,康雍乾盛世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参 19]。与乾隆帝 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注 14]。18 世纪乾隆时期清朝疆域与藩属国 对外方面,1745 年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去世,国内诸子争位。乾隆帝乘机于 1755 年 派降将阿睦尔撒纳为引导,率军西征平定准噶尔,军势直达伊犁。阿睦尔撒纳因为没有 获得乾隆帝支持成为准噶尔之主而叛变,乾隆帝派兆惠西征,最后于 1757 年平定天山 北路,准噶尔亡,其族惨遭灭绝。然而位于天山南路,原臣服于准噶尔的伊斯兰教领袖 大小和卓仍然抗清,史称大小和卓之乱。其领袖布拉尼敦与霍集占领有喀什噶尔与叶尔 羌,意图统一回疆。1758 年乾隆帝再命兆惠西征,兆惠率轻军渡沙漠围攻叶尔羌,反被 包围于黑水营。隔年清将富德率军解围,兆惠与富德最终攻灭大小和卓,并让帕米尔高 原以西的中亚各国成为藩属国[注 15]。乾隆末年,尼泊尔廓尔喀王国两次入侵西藏。1793 年清廷派福康安与海兰察入藏击溃,收廓尔喀、不丹与哲孟雄(今锡金)为藩属国,加 [参 24] 。 强驻藏大臣的权力 西南方面,乾隆初年派张广泗平定贵州苗民之乱,随后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今四川 金川县与小金县)于 1747 年到 1749 年期间发生大金川之战,清军于此吃尽苦头[注 16]。 1771 年第二次金川之战爆发,大小金川的诺木与僧桑格均叛,清将温福战死,阿桂历经 多次作战,直到 1776 年方平定。期间缅甸贡榜王朝与清朝爆发清缅战争,清军四次进 攻皆失败。1769 年乾隆帝派傅恒、阿桂入缅未果,双方最后停战。1784 年暹罗却克里 王朝派使朝贡,1788 年缅甸为应付暹罗威胁,也派使朝贡。1789 年安南发生西山朝统 一后黎朝、郑主与广南国。清军击败西山朝,护送黎帝黎愍宗复位,途中遭西山军的伏 击而败。西山朝阮惠遣使向清廷谢罪,清廷封为安南王[参 24]。 乾隆期间清朝疆域达 1300 万余平方公里, 东方的朝鲜及琉球国也早就成为藩属国之一 17] 。只有德川幕府统治的日本处于锁国时期,与清朝来往甚少。乾隆帝以十全武功自誉, 他平定准噶尔与回疆地区,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然而其余战事皆小题大作 使国库严重损耗,让清朝国力衰退[参 24]。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 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 教于 1770 年代举兵,后来又于 1796 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 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 1787 年发动林爽文事件,历时一年多。1795 年乾隆 帝因为誓言[注 18]禅位于子颙琰,即嘉庆帝。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至 1799 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持续走向衰退[参 24]。[注近代开启参见:嘉道中衰、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1840 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复仇女神号(最右后方)战舰击毁一艘清朝戎克船。 嘉庆帝对贪污深恶痛绝,亲政后赐死和珅,抄收其家产。然而没有全面整顿政风,加上 借助卖官制度以平衡开支,使得贪污腐败的风气更加扩大,加重地方人民的负担。另外 还有河道漕运的难题。针对乾隆时期过度开销的弊端,嘉庆帝提倡节俭,缩减朝廷与宗 室的开支,把生济贫穷的旗民送到关外开垦。然而,最后因为朝野强烈的反弹声浪而妥 协。此时八旗兵与绿营军纪腐败不可堪用,只能靠地方团练平定乱事,后期更产生湘军 与淮军等地方军。当时民乱不断,有白莲教的川楚教乱、东南有海盗侵袭,华北又有天 理教之乱。道光之后又有太平天国之乱、捻乱以及甘陕回变与云南回变,再加上鸦片战 争等外患,一度使清廷摇摇欲坠[参 24]。 1820 年嘉庆帝去世,旻宁继位,即道光帝。此时朝廷暮气沉沉,满朝文武只知迎合贪污 谎报。道光帝提倡俭朴,所穿龙袍是宫内旧料所制,满朝文武故意在朝服补丁,以示简 朴。大臣奏章大多报喜不报忧[参 25]。曹振镛是当时第一重臣,奉行“多磕头,少说话” [参 26] 。继起的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 哲学 [参 27] 蒙蔽为务”。鸦片战争时,前方将帅不断撒谎 ,败将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道光 时期稍可称善的政绩是陶澍改革盐法,成功的防止商贩垄断。太平天国洪秀全玉玺。 19 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为使通商正常化,多次派使者前往中国协商。然而清政府以天 朝上国自居,不愿与西方各国平起平坐,屡次不了了之。当时大英帝国对中国茶叶与丝 绸的需求庞大,对华贸易成逆差状态。为此,英国将成瘾剂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以改善本 身经济。1838 年鸦片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人民健康被削弱,清朝经济发生通货膨胀, 国力也持续衰退[参 28][参 29]。道光帝为解决此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 此即虎门销烟。为此,1840 年中英两国爆发鸦片战争,清军战败后和英国签订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当时道光帝与耆英不了解国际法,认为给予 英人贸易之便以换取国家长存,所以割让许多影响甚远的权力[注 19][参 30]。清朝后期被迫 和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除了割地、开港、赔款之外,还让外国派驻军队于首都,中国 主权逐渐流失[参 30]。 1850 年道光帝去世,子奕詝继位,即咸丰帝。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 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 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的云南回变为主。洪秀全改 造基督教教义,1851 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 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不久又发动北伐,最远达天津近郊。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 李鸿章为了保护儒家文化,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 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 1864 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 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此期间英国与法国因为和清廷修约不成,趁中国发 生内乱之际,于 1858 年发动英法联军之役。清军于八里桥之战战败,联军攻陷北京, 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签订《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以调停有功 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取走外东北领地。1864 年沙俄强迫清廷订立《勘分西北界约 记》,割占外西北。面对内外交迫的局面,清廷为了使国力恢复而发起自强运动[参 31]。自强与维新参见:西学东渐、同治中兴、自强运动、维新运动及瓜分中国影响近代中国与清朝后期的慈禧太后像。 1861 年,咸丰帝去世,其六岁之子载淳继位,即同治帝。咸丰帝本任命肃顺等八大臣赞 襄政务,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最后由两宫之一的慈禧 太后获得实权。被称为洋务派的奕与部分汉臣[注 20]在消灭太平军时认识到西方的船坚 [注 21] 、中体西用为方针展 炮利,并且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自强运动(又称洋务运动)。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 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 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同文馆、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 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培育出唐绍仪与詹天佑等人才。开设矿业、 建立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与汉阳兵工厂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 [参 32] [参 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 。 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 史称同治中兴 33] 。其间太平天国于 1864 年灭亡。1865 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 后全歼, 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 东捻, 捻乱到 1868 年为止。 1862 年-1878 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击败新疆阿古柏势力,收复了新疆。云南回变也于 1867 年由马如龙投降清朝岑毓英,以及 1872 年杜文秀自杀而止。西方各国的租借地也将西 方思想带入中国[注 22],推动中国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发展[参 34]。1874 年同治帝去世,慈禧 [参 32] 。 太后立载湉为帝,即光绪帝 暗指中国遭列强瓜分。 图中以熊代俄国, 犬代英国, 1898 年谢缵泰所绘时局图(黑白版), 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彩色版乃于约
年之间由无名氏 改绘而成。 对外方面,1884 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 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1885 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 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日本在明 治维新后国力大增, 1872 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 清朝拒不承认, 中日交恶。 1894 年为朝鲜主权清朝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 两个推行西化运动的亚洲国家的战争最后 以清军落败而告终。战后签《马关条约》,清朝割让台湾和澎湖[注 23],失去藩属国朝鲜 [参 35] 。 和租界。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 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康有为与梁启超于 1895 年公车上书光绪帝,要求深入改革政府架 构、教育、经济体制与军事制度等多个层面,期望清廷从制度面革新。1898 年光绪帝在 康有为的帮助下实施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然而影响守旧派的利益过大而引发反弹, 慈禧太后以“听信逆臣蛊惑,改变祖宗成法”为由软禁光绪帝,处决谭嗣同、康有溥等 多人。由于维持 103 天就结束,被称为“百日维新”[参 35]。 1896 年清廷为连俄制日, 签订《中俄密约》 。后来密约泄露,外国鉴于清朝已无力自卫, [注 24] 纷纷瓜分中国以维护为各自利益 ,而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政策以平衡列强在华势 力。中国长期受列强欺辱,使地方产生义和团之类仇洋排外的民族主义团体。慈禧太后 义和团屠杀洋人、 破坏各国使馆、 烧毁与西洋有关的东西。 借此排外而发生义和团事变, 慈禧太后不理会各国抗议,更曾半正式向十一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报复。北京被联军 占领,慈禧太后西逃西安。1901 年签订《辛丑和约》,清廷赔偿重款,列强派兵驻守北 京一带、划定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1904 年日俄两国更因在东北 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义和团事变时,李鸿章等东南各省督抚为了保护华中华南, 自行宣布中立(即东南互保);从此清廷权威低落,地方各省自主性提高[参 35]。清末时期参见:清末新政、立宪运动及辛亥革命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时的袁世凯 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 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 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梁启超更发表《立宪 法议》,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持续推行君主立宪运动。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 他们鼓励推翻清朝,建立中华共和。1894 年孙文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参 36]、 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 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 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 1905 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 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参 35]。 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 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 清末新政主要建立新军、 废除科举、 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 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 年清廷筹设资政院,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 局。1908 年 7 月颁布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 咨议局。同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了代议会。在立宪 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把预备立宪缩短三年,预定在 1913 年召开国会。同年光绪 帝与慈禧太后皆去世,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1911 年 5 月清 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 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 [参 37] 。 转向于革命派合作 同年 5 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 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 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 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 临时大总统。 月 12 日, 2 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 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 [参 38] 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 后来,1917 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 [参 39] 但只持续 12 天而终 。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 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 国,其最终随着 1945 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参 40]。疆域清军入关与巩固示意图。18 世纪乾隆时期的清朝领土范围以及藩属国。 1896 年清朝晚期的领土范围 清朝发源于东北地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领有今东北地区、外东北地区与内蒙古地 区[参 1]。1644 年多尔衮偕同顺治帝率军入关,随后指挥清军占领全明朝领地,统一中原, 领有内地十八省[参 12]。1661 年南明亡。然而当时尚有以吴三桂为首,镇守华南的三藩; 以及奉明朝为正朔,领有台湾、澎湖的明郑。三藩之乱与施琅攻台后,康熙帝完全掌控 华南地区与台澎地区[参 12]。此时准噶尔汗国的可汗噶尔丹与俄罗斯帝国(沙俄)友好, 噶尔丹南征青海和硕特,东征喀尔喀蒙古。而沙俄为了在远东寻找出海口,向东移民侵 略黑龙江上游。康熙帝先是于雅克萨战役击败俄军,与其划定边疆;之后率军三征噶尔 丹,协助喀尔喀蒙古收复其领土。喀尔喀蒙古最后于雍正时期并入清朝,外蒙古地区正 式归清朝所有。1727 年雍正帝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界[参 16]。 1717 年准噶尔汗国新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区,灭和硕特汗国,并且占领拉萨。 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 1720 年由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 [参 16] 。雍正时期,平定青海亲王 藏汗旧臣管理藏区,这是清朝经营青海、西藏地区之始 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雍正帝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控管青藏地区。 新疆地区方面,1755 年乾隆帝乘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去世的机会,派将领率军西征, 在平定阿睦尔撒纳之乱与大小和卓之乱后彻底掌控准噶尔地区 军势直达准国首都伊犁。 与回疆,并且获得帕米尔高原以西诸国的朝贡[参 24]。 1759 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 东北与俄罗斯帝国 (沙俄) 分界额尔古纳河、 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 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 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 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 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 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 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 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 1300 万平方公 里[参 24]。 清朝的藩属国方面,早在皇太极与康熙时期就有朝鲜与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 亚地区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 芳共和国;西南喜马拉雅山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国;中亚地 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巴达克山与爱乌罕(今阿富汗) [参 24] 等国 。 进入 19 世纪,由于清朝的衰落,列强于鸦片战争后以不平等条约掠夺许多领土与藩属 [参 30] 国 。俄罗斯帝国借由 1858 年瑷珲条约与 1860 年北京条约获得外东北,包括库页岛 等地。1900 年趁八国联军的机会又强占黑龙江以北的江东六十四屯。1864 年借由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与 1881 年的伊犁条约获得外西北,并且陆续占领中亚诸藩属国。19 世 纪末大博弈时期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定,私自划分帕米尔地区。大英帝国借由 1842 年 的南京条约、1860 年的北京条约与 1898 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获得现今香港地区,并 且侵占藩属国缅甸与喜马拉雅山诸国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于中法战争占领藩属国安 南、南掌。葡萄牙于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永居管理澳门。大日本帝国先于 1872 年占领藩 属国琉球, 并于 1895 年的马关条约获得台湾与澎湖列岛, 并让清朝放弃藩属国朝鲜[参 35]。 甲午战争后,列强认为清朝无自卫能力,为自身利益联合瓜分中国,使得重要港口如旅 顺、大连被沙俄与后来的日本领有、威海卫被英国领有、胶州湾被德国领有、广州湾被 法国领有等。到清朝末期,领土面积萎缩至约 1140 万平方公里左右[参 35]。行政区划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全国行政区划示意图。 宣统三年(1911 年)全国行政区划示意图。主条目:清朝行政区划清朝版图辽阔,民族众多,在行政区划上也“因时顺地、变通斟酌”[参 41]。在汉族地区 [参 42] 沿用明代旧制,实行“省—府—县”三级制 。在东北地区,为满洲八旗制、汉人州 [参 43] 县制与渔猎部落的“姓长制”并行 。在藩部地区则因俗而治,并根据中央集权统治 的需要加以改革:蒙古实行“旗盟制”、“札萨克制”;西藏实行“宗谿制”,新疆回 部实行伯克制。全国分为十八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二十五个一级行 政区域和内蒙古等旗盟。 清末, 在列强蚕食鲸吞的形势下, 边疆各地依靠旧有的行政体制已无法维持有效的统治。 光绪年间,新疆、奉天、吉林、黑龙江相继建省,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蒙古、 西藏也有建省之议,但在清朝灭亡之前未能实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清朝分为 二十二省,以及西藏、外蒙古、内蒙古、青海等边疆地方。内地清代山海关以内、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被称为“内地”、“关内”或“汉地”。内地的 行政区划承袭了明代“省—府(州)—县”的层级体制。一级政区为布政使司,通称“行 省”或“省”。二级政区为府、直隶州。府管辖的州(散州、属州)不再领县,形成了 单式的三级制。清代初年,原为临时差官的巡抚取代布政使,成为一省的长官。在一些 民族杂居之处及军事要地,设置了新型政区“厅”,分为府级的直隶厅和县级的散厅, 厅下一般不领县。 明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派出的差官“道员”,在清代也保留下来。道员的统辖区域是 “道”,介于省与府之间,有分巡道、分守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名目。清初 的道并不是行政区,道员亦无品级。乾隆以后,定道员秩品为正四品,分巡道、分守道 [参 44] 的职权也渐趋一致。有人认为清末的道实际上已成为省、府之间的一级政区 。清朝 行政区划层级为:布政使司 (省、行省)道直隶州府直隶厅 县散州县散厅行省 在行省设置方面,基本沿袭了明代所置的两京与十三布政使司,即南北二京及山东、山 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顺治元 年(1644 年)定鼎北京,以盛京为留都[参 45]。二年(1645 年)改北直隶为直隶省,改南 直隶为江南省。康熙三年(1664 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二省。康熙六年(1667 年), 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康熙七年,陕西省正式分为陕西、甘肃二省,自此形 成了所谓“内地十八省”的格局[参 42]。&&&&直隶省 江苏省 安徽省 山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浙江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省 云南省 贵州省光绪十一年(1885 年),分福建省台湾府置台湾省。两年后台湾正式建省,称“福建台 湾省”。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因甲午战争战败,台湾省被割让予日本[参 46]。光绪 三十年十二月(1905 年 1 月),分江苏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及通州、海州二直 隶州置江淮省,旋即裁撤。此后至清末,内地仍为十八省,与东三省、新疆省合为二十 二省。 冲繁疲难 清代的府、州、厅、县,按照“冲、繁、疲、难”的考语分为不同等次。考语字数越多, 地位就越重要。一般以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 为“要缺”,二字者(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为“中缺”、一字或无 字者为“简缺”[参 47]。
冲:地当孔道者为冲 繁:政务纷纭者为繁 疲:赋多逋欠者为疲 难: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土司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有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招 讨司、安抚司和长官司(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 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 可以世袭, 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 归所在地方之督抚、 驻扎大臣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吏部[参 48]。雍 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光绪、宣统之 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 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 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参 49]。 际,东三省东北为清朝龙兴之地。顺治年间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 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奉天 吉林 黑龙江 奉天、吉林 黑龙江。将军之下设副都统分驻各城, 奉天 吉林、黑龙江 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 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 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 页岛的赫哲、 费雅喀、 库页、 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 乡长, 由三姓副都统管辖[参 50]。奉天, 由奉天将军统 辖 o 奉天府 / 盛 京副都统 o 锦州府 / 锦 州副都统 o 熊岳副都统 o 金州副都统 o 兴京副都统吉林, 由吉林将军统 辖 o 宁古塔副都 统 o 伯都讷副都 统 o 三姓副都统 o 吉林副都统 o 阿勒楚喀副 都统 o 拉林副都统 o 珲春副都统黑龙江, 由黑龙江将 军统辖 o 黑龙江副都 统 o 墨尔根副都 统 o 齐齐哈尔副 都统 o 布特哈副都 统 o 呼兰副都统 o 呼伦贝尔副 都统 o 通肯副都统光绪末年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与日俄战争严重动摇了清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迫 使其废除满洲的旗民分治制度,设立行省。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废除奉天、吉林、 黑龙江三地将军衙门,改设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随后裁撤各城副都统、总管, 改为府、厅、州、县。宣统三年(1911 年),奉天省领八府、八厅、六州、三十三县; 吉林省领十一府、一州、五厅、十八县;黑龙江省领七府、六厅、一州、七县[参 50]。藩部主条目:清代蒙古各盟部旗列表和回部蒙古 1696 年清军三路出击噶尔丹,康熙帝亲率中路军进至克鲁伦河,图中为康熙帝营帐 明清之际,蒙古分为众多部落(蒙古语称为“艾马克”),部落首领为“部长”(鄂拓 克)或“汗”。清太宗时,依照满洲八旗的组织形式,将蒙古各部落编为旗,是为蒙古 的基本行政单位,其长官为札萨克或总管。旗下设“佐”(苏木),相当于乡。自此蒙 古各部落被纳入统一的行政体系之中。在地域上,蒙古地区大致分为察哈尔、内蒙古、 西套蒙古、外蒙古(包括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科布 多与唐努乌梁海[参 50]。 清代蒙古又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包括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唐努乌梁 海、阿尔泰乌梁海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 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处于半自治状态。在外藩蒙古,以若干 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清代的盟是监察 机构,并不能视为一级政区[参 50]。 内札萨克蒙古又被 外藩蒙古又按其归附清朝的先后分为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 称为内蒙古 内蒙古,于天命至康熙初年陆续归附清朝。乾隆以后定为二十四部,共四十九旗, 内蒙古 设六盟。内札萨克各旗不但政治地位很高,还保留了一定的兵权。康熙中期以后归附清 朝的各部落称为外札萨克蒙古, 包括漠北的喀尔喀四部、 西套蒙古二旗、 青海蒙古各部、 科布多各札萨克旗、新疆旧土尔扈特部及中路和硕特部。外札萨克各旗无兵权,隶属于 当地的将军、都统、驻扎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其中喀尔喀四部后来演变为外蒙 外蒙 [参 50] 。 古 新疆 清代新疆分为天山北路的准部和天山南路的回部。其中的蒙古游牧地区实行盟旗制。维 吾尔、布鲁特、塔吉克等族地区则实现伯克制。蒙古旧土尔扈特部与中路和硕特部一如 内蒙古设立旗、盟:旧土尔扈特部为南北东西四路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和硕特部为巴图 塞特奇勒图盟。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旗设旗长(札萨克)一人,掌盟、旗政令。 但是盟长由清朝政府任命,旗长则基本是世袭。凖部的地方长官为乌鲁木齐都统,统辖 迪化州(即乌鲁木齐)、古城、巴里坤、库尔喀喇乌苏、吐鲁番和哈密[参 50]。光绪十年 (1884 年),新疆建省,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府、厅、州、县体制。 西藏的行政中心拉萨布达拉宫 青海 清代的青海不包括今西宁、海东、黄南以及青海省边缘的部分地区。统辖青海地方的官 员为西宁办事大臣,常驻西宁(属甘肃省)。青海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青海蒙古 玉 青海蒙古和玉 青海蒙古 树等四十族土司。黄河以北主要为蒙古人,有和硕特、辉特、绰罗斯(准噶尔)、土尔 树等四十族土司 扈特、喀尔喀五大部落。雍正三年(1725 年),编青海蒙古为二十七旗,后增至二十九 旗,由西宁办事大臣主持会盟。另有察汉诺门罕牧地,实际上单独为一喇嘛旗。道光三 年(1823 年),分黄河以北二十四旗为左、右翼二盟,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黄河 以南主要为藏人,分为四十个土司,其中以玉树土司最大,故称玉树等四十族土司。土 司以下有土千户、土百户。嘉庆、道光年间,藏人不断越过黄河向北迁徙,形成了环青 海湖一带的环海八族[参 51]。 环海八族 西藏 喀木(康)、藏(后藏)、 西藏在清代又称“唐古忒”、“图伯特”,分为卫(前藏)、喀木 卫 喀木 藏 阿里四部,以及霍尔三十九族 霍尔三十九族地区。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为驻藏大臣,驻喇萨(拉萨), 阿里 霍尔三十九族 会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办理藏内政务,其政令由噶厦(西藏官府)执行。西藏的 大致相当于内地的县, 但规模很小。 一些贵族、 寺庙的庄园领地称为 “谿 基层政区是宗, 卡”,地位比宗低或者平级。宗的长官为“宗本”,谿的长官为“谿堆”,一般由噶厦 委派,也有的由特定寺庙委任。后藏札什伦布附近的几个宗,由班禅直接管理[参 51]。今 那曲地区、昌都地区北部的各部落统称霍尔三十九族,为蒙古人后裔,由驻藏大臣的属 员夷情章京管辖。驻扎于达木(今当雄)的达木蒙古八旗,每旗设一佐领,不设总管, 直属于驻藏大臣[参 51]。政治制度主条目:清朝政治、清朝官职表和清朝中央国家机关列表 清朝政治中心北京紫禁城,图为清朝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决策机关清朝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沿袭明朝制度,但是略有不同。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 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别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清 朝制定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与内宏文院等内三院为内阁,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设大 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下辖中央执行机 关六部。内阁的实际权力比明朝小,实际掌握权力的机关会随时代不同而改变。后金时 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皇帝与王公贵族讨论国事之处。1631 年皇太极为了中央集权,仿 明朝制度设立六部与内阁以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入关之后, 1677 年康熙帝设立南 书房, 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 实施高度集权。 雍正帝为了西征准噶尔准备设置军需处,到乾隆时期正名为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精简, 行政效率高, 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鸦片战争之后, 为了推行自强运动,先后于 1861 年与 1870 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北洋通商大臣, 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成为自强运动期间最高行政机关。八国联军之 后,1911 年 5 月 18 日清廷宣布废除军机处,仿西方国家与日本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 大臣和诸大臣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参 5]。 南书房于康熙十六年(1677 年)设立,起初是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 诗作画而设。因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书房。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 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 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参 5]。 军机值房,即军机处。 军机处原称军需处,雍正八年(1730 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 雍正皇帝始立,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参 52]。军机大臣以下设章京等官,从六部员司和内 阁中书里选用。章京的任务是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作军机大臣的辅助人员 [注 25] 。章京也是满、汉人员各两班,每班八人,各设一领班。章京参与机要,草拟圣旨, 俗称“小军机”。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 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1737 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 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 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 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 直至宣统三年 (1911 年) 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 “责任内阁”, [参 5] 军机处废止 。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 年 5 月 18 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 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 由庆亲王奕劻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内阁。 然而, 由于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后 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参 5]。执行机关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 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 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参 5]。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 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 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 责接待外宾[参 5]。 为加强监督管理,凡天下文武官员,都要定期进行考察。规定三载考绩,以定升降奖惩。 京官叫“京察”,外官叫“大计”。对武官的考察,每五年一次,称为“军政”,由兵 部主持。但是,不论“京察”、“大计”还是“军政”,在实行中都是瞻徇情面,弊端 丛生。后来更成为故事具文,走走过场而已[参 5]。 内廷事务方面,鉴于明朝太监乱国,清朝皇帝独创内务府以管理宫禁事务。其成员由内 务府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的 15 个包衣佐领、18 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 领、一个回子佐领和 30 个内管领的包衣及太监组成,其机构组织兼容了清初内务府和 十三衙门两种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最终形成了以七司三院为主干兼辖其他 40 余衙门 的庞大的宫廷服务机构[参 5]。刑律与文字狱主条目:大清律例和文字狱 顺治四年(1647 年) 《大清律例》编修完成。 《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 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 是律。胡林翼说:“《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胥吏都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 压制长官。《大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不平等。清 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 如蒙古族有 “蒙古律” 维吾尔族有 , “回律” , [参 53] 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 。 清朝皇帝为了打压汉人反清复明运动与防止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 屡兴文字狱以控制士 大夫的思想。文字狱之案件常是无中生有,小人造谣所为。较大规模的文字狱甚至可以 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柳诒徵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 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参 54]。顺治四年(1647 年),发生 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后 来流放到沈阳。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庄廷鑨明史案与南山案、雍正 时期的查嗣庭试题案和吕留良案等[参 55]。民族政策清朝统治者根据实地情况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在中原地区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统治 方式,包括开科举等,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并根据清朝的实际情况实行了旗民 分治;在边疆地区则采取了加派驻防大臣与当地贵族共同治理。汉族政策清初有所谓“六大弊政”[参 56],剃发(或薙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 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 广西巡抚 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参 57]。清初曾颁令谕:一、八 旗制度移入关内,全族皆兵。二、鼓励满人入关。三、圈地,使近畿五百里内全属旗人 所有。四、禁止满汉通婚;禁止满人自由择业。[参 58]一说旗人拥有打死民人不用偿命的 [参 特权。 59] 弊政中的投充和逋逃皆为圈地所造成的直接结果。 康熙帝亲政后即立即下令 永远停止圈地,并逐步放宽对逃人的禁令并最终裁撤督捕衙门。随后康熙开始采取一系 列与民休息的政策。[参 60]剃发易服 主条目:剃发易服 街上留发辫的中国人,旧金山,1910 年 清军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就已要求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改变发式。顺治元年 (1644 年),多尔衮帅清军入关。山海关战役之后,多尔衮下令沿途州县官员按满人风 俗,剃头留辫。清军驱逐李自成,定鼎北京,汉人强烈反对剃发,降清之汉族官员剃发 者亦寥寥无几。多尔衮见满清统治尚未稳固,便下旨收回成命,命“天下臣民照旧束发, 悉从其便” 明朝降臣孙之獬却全家主动剃发迎降, 。 更令妻子不再缠足, 并上疏标榜 “臣 妻放足独先,合家剃发效满制”,得授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清初笔记《研 堂见闻杂记》称,孙之獬入朝后,列于满班,满臣认为他是汉人而不受;归入汉班,汉 臣又因为他从满俗而不容,孙之獬于是羞愤上疏,称“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 冠束发之制, 独存汉旧, 此乃陛下从中国, 非中国从陛下也” 言辞激烈。 , 顺治二年 (1645 年)五月,大顺与南明弘光政权相继被清军摧毁,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六月重新下 剃发令。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成年男子无论官 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以恫吓抵抗军民。江南地区不少人反抗 剃发令,嘉定三屠等亦由此引发[参 5]。 当时一些在华传教士曾描述过当时一些城市的屠城情况。20 世纪的法兰西学院院士阿 兰·佩雷菲特认为:“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 了骚乱,结果都被杀害而倒卧在血泊之中。”[参 61]汉臣与汉军清朝统治者为了能使自己的王朝更长久,按历代汉人王朝的传统开设科举,大力尊崇儒 学,从中选拔统治精英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早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就曾起用范文程、宁完我等汉八旗人士。崇德年间,又先后招降了洪承畴、吴三桂、孔 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来,这些前明将领在消灭南方反清势力 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康熙年间带兵攻克台湾的水师将领施琅也是前明降将 中为清朝立功的代表人物之一。晚清时期,汉族官员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有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还有在消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中立下大功的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参 5] 。 又如在洋务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张之洞、刘坤一;实行新式练军的袁世凯等 清太宗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 释放掠夺来的汉人奴隶, 编庄别居, 将加入汉军八旗的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1633 年皇太极下令从所属的 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 并成为汉八旗的前身[参 5]。 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1637 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 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1572 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 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 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 军旗人。汉八旗中的原汉人后代与满人同样享受世袭待遇,亦有很多世袭佐领之职。汉 军旗人在司法上和满洲旗人一样,与民人同罪不同罚。乾隆年间,由于财政原因,汉军 八旗曾大量出旗为民,仅剩在后金时期便跟随满洲统治者汉军勋旧之后。到宣统末年, 汉军旗人共有 21596 人,约占旗人总数的 6%[参 5]。满汉文化 主条目:满汉文化交流清朝汉族女子衣着融合了满服和汉服的特征 一般认为,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参 62]。但 一些研究辽金元清史的学者认为,清和辽金元一样属于征服王朝,汉化深度和速度均逊 于北魏等渗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汉化措施,并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而非 全盘汉化[参 63][参 64]。 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 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满族皇帝也纳有汉族嫔妃,详见满汉通婚。 尽管满汉通婚的现象早已普遍存在,不过真正解除满汉通婚禁令,是直到 1902 年清末 新政才完全落实。[参 65],现在故宫还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参 66]到乾隆中期, 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并在 使用中逐步为汉文所取代。部分史学者认为,正因满人自动汉化才没有在短时期之内覆 灭,甚至奴化汉人。若无法汉化,则如南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无法吸收汉族先进 的文化而灭亡。支持儒化说者则认为,清朝皇帝只是有选择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满清 皇帝也没有完全接受, 而儒家只是汉文化的内容之一, 汉文化不仅仅只包括文字和儒家, [参 67] [参 68] 还有衣冠、风俗礼仪、各种宗教信仰等。西南土司主条目:改土归流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 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 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 “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参 69]。 清康雍乾盛世时期, 国力强盛, 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雍正四年(1726 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参 70],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 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 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参 71]。满族与旗人政策主条目:满族和旗人清代的头等满洲侍卫呼尔查巴图鲁占音保 清朝入关后,满族分布于东北地区、京师与各地要冲。旗人身分包含蒙古八旗与汉军八 旗,绝大多数情况下终身不变,所属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京师八旗中,两黄旗住北城, 两白旗住东城,两红旗住西城,两蓝旗住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在非东北地区的驻防八 旗(分布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则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与非旗人所居住之地 相隔离,普通人甚至当地总督、巡抚均无权过问。在 18 世纪以前,满洲地区为与外界 相对隔绝、以操通古斯语的满族旗人与部落民为主的偏僻地带。由于清廷视满洲地区为 其发祥地,官方是禁止汉人向满洲大部(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移民的。但是,由于内 地的人口压力,汉人向这些地区的移民实际上已经出现并不断扩大。在整个 18 世纪, 清政府对原先的封禁政策日益举旗不定,时而封锁移民,时而对汉人穿过将内地与满洲 隔开的柳条边佯作不知。到 18 世纪末,奉天(即辽宁)地区已经不可逆转地被汉化。 与此同时,由于满洲南部的汉族农民已经饱合,汉人进一步向吉林和黑龙江北移的运动 亦得到加快。此时吉林城镇人口中已有 80%到 90%是汉民。满洲边境当局根据这些地区 汉人不断涌入的情况,便开始向定居的汉民征兵收税。清廷虽然仍未正式确认这些定居 者的地位,但已向满洲派遣了汉族官员前去治理移民区。到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南的 满洲几乎人人会说点汉语,只有散居在满洲一部分边远地区、过著与定居汉人与满人截 然不同生活的蒙古人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然而在黑龙江以北,由于气候较 为严寒,基本上没有受到移民影响,当地仍以部落民为主。由于把这些部落都编入旗制 不太现实,清政府只将他们视为国内的纳贡者,实际上这些部落民仍保持着原先的生活 方式[参 5]。 旗人与非旗人之间按规定亦不能通婚,称为旗民不结亲。但事实上一定规模的旗民通婚 却从未中断过,至道光之后,旗民通婚实质上被朝廷默许。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发布懿旨,才正式废除了旗民不结亲的习俗。旗人不得 务农或经营工商业,每月钱粮由朝廷供给,号称“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康熙年 间定制:前锋、护军、领催,月饷 4 两,马兵 3 两,年饷米 46 斛(23 石);步兵领催 月饷 2 两,步兵 1 两 5 钱,年饷米 22 斛(11 石),出兵时另有行粮。随着清朝中后期 旗下人口的增加,势必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吃粮当兵,故未能当上兵的旗人就成为八旗 闲散,过著游手好闲的生活。除了吃粮当兵之外,旗人还可以参加科举。旗人有自己的 专属学校。宗室、觉罗有八旗觉罗学;内务府出身之人有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正身 旗人有八旗官学。 旗人根据自己地位的不同, 进入相应的学校学习, 之后参加科举考试。 旗人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司法系统。旗人犯罪由特定机关审理。京师普通旗人由步军统领 衙门审理、皇亲国戚由宗人府审理、民事案件则由户部现审处审理;地方官员可以审理 当地涉及旗人的案件,但无权判决,只能提出审理意见,交由相应的审判机关——理事 厅处理,理事厅是类似现在“军地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八旗驻军和 地方关系,官员也都由旗人担任。另外,旗人与非旗人同样犯罪,同罪却不同刑。《大 清律例》规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只折合枷号五天。也就是说,非旗人犯了徒刑被判 刑一年,同罪的旗人只要关五天就可以了[参 5]。蒙古政策主条目:清代蒙古清朝在外藩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和札萨克制,对蒙古部落采取因俗而治、多封众建的 政策。旗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每盟设盟长、副盟长各一人,掌管盟务。盟长先由 各旗会盟时,从旗长即札萨克中推选。后来改为清朝理藩院开列盟内札萨克,由皇帝任 命。其外每盟各设备兵札萨克一人,管理军务。有的盟还设帮办一二人,协理盟务。旗 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每旗设旗长一人,即札萨克,掌全旗要务,可以世袭。又 设协理台吉襄赞旗务。其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及参领、佐领、骁骑校等。旗盟官员多 是原蒙古各部落的贵族,并被册封为札萨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爵位 [参 5] 。赛音诺颜部郡王车木楚克扎布 盟是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 主要职能是监督各旗札萨克。 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 盟有盟长,由朝廷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枢关系亲密者任之。盟 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 朝廷负责,受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 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参 72]如科尔沁 部一类可以自治,察哈尔与土默特则被取缔。 清朝对外札萨克蒙古盟旗的管辖,中央有理藩院的典属、柔远清吏司等机构,地方上有 驻扎大臣。定边左副将军即乌里雅苏台将军,为漠北蒙古地区的最高官员,下设乌里雅 苏台参赞大臣二人,与将军共同管辖喀尔喀诸部盟旗。科布多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管辖 杜尔伯特、辉特、新土尔扈特等盟旗及札哈沁、阿明特、乌梁海等旗。库伦办事大臣掌 中俄交涉事务,其属恰克图办事司员等人,负责监督中俄贸易[参 5]。 清王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 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 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参 73] 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 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即藏传佛教), 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蒙古人一向信喇嘛教中的黄教,满人一 直重视笼络大喇嘛,如哲布尊丹巴与章嘉呼图克图;与此同时,蒙古八旗亦成为清朝军 队的一支生力军,在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喀尔喀蒙古八旗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晚清时的 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部队是清朝最后的八旗劲旅[参 5]。藏族政策 主条目:清朝治藏历史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清代西藏地方官府为噶厦。 清朝将西藏纳入版图后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曾采取一系列 重大措施,建立了政教分离的制度。当时清政府的治藏政策有设置驻藏大臣,订立治藏 章程;派驻官兵,整顿藏军;设立台站,厘定疆域等。乾隆十六年(1751 年),清政府 设立噶厦衙 平息颇罗鼐之子珠尔默特纳木扎勒叛乱后决定废除札萨克郡王监政的权力, 门,由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领导。噶厦为总管藏务衙门,设三品官噶伦四人。下设 商上,为分管财政的机构,除以噶伦一人管理外,设四品仔琫(孜本)三人,商卓特巴 二人。还有专掌粮务的叶尔仓巴、管理拉萨城的朗仔辖、掌刑名的协尔帮、掌马厂的达 琫及第巴等四至七品的各种名目官员。后藏也设四品商卓特巴、叶尔仓巴,五品达琫等 官员,掌管相应的政务。武官则有四至七品的戴琫(代本)、如琫、甲琫、定琫,从几 人至百多人。凡前后藏皆有营寨,按其地理险易和大中小,各设边营官及营官,总计一 百六十余人。佛教在西藏盛行,喇嘛很多,有的喇嘛在噶厦、商上任职,而僧官又分国 师、禅师、札萨克大喇嘛、札萨克喇嘛、大喇嘛、副喇嘛等,专掌教事[参 5]。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清政府出兵打败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尼泊尔)后颁行了《藏内 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外事、军事、行政和司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 定,并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达赖与班禅 之间则互为师徒。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可直接向皇帝上奏。达赖、班禅上奏事 宜必须通过驻藏大臣转奏。此外,达赖、班禅及以下呼图克图十八人、沙布隆十二人等 活佛转世,称为“呼毕勒罕”,即奔巴金瓶掣签,均由驻藏大臣监督。 清朝治藏期间, 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 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参 74]清末时为防止英国殖民者 对西藏的渗透,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等决定在川边藏区进行改土归流、建置州县等,以 继续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宣统二年(1910 年)川军入藏后还曾计划将改土 归流扩大到整个藏区并巩固对藏南地区的控制,但因次年(1911 年)武昌起义的爆发而 作罢[参 5]。维族与回族政策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成天山南北两个区域。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为维吾尔族居住,亦称 为回部。由于哈密、吐鲁番率先归服,被封为回部札萨克。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之后, 新归附的地区不设札萨克,实行伯克制。伯克原来是回部的酋长,经清朝重新任命,按 职责和品级称“某某伯克”,共三十余名目。最高的为阿奇木伯克,掌综一城回务,三 品至六品,其次为伊什罕伯克,掌赞理回务。四品至六品。其余分掌地亩、田粮、税务 的, 大抵四品至七品。 在清朝所封的札萨克郡王和诸伯克之上, 清朝还派驻了伊犁将军, 掌天山南北最高军政大权,下设参赞大臣一人辅之。又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喀什噶 尔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叶尔羌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 喇沙尔办事大臣等。在征服新疆后,清廷鼓励内地汉人和回民举家移民定居于北疆,把 大片不用的牧场变为户屯。到十九世纪初,这些定居北疆的移民已达数十万人。在乌鲁 木齐,1808 年时各县的民户农田数量已达到 1775 年的十倍[参 5]。外交主条目:清朝外交、华夷之辨、朝贡体制、闭关锁国和不平等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清朝在近代以前并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因当时清廷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承认与 四周国家的平等关系。清朝的外交按照对象的不同,分由礼部、理藩院、内务府与公行 制度负担外交事务。 六部的礼部负责对日本、 朝鲜、 琉球与东南亚各国外交或朝贡事务, 以维系朝贡体制。理藩院负责交涉东亚内陆如内外蒙古、准噶尔、西藏、俄罗斯帝国等 事务,主要防止边患形成。其编制与六部基本相同,官员大多由满族、蒙古族人担任, 汉人只能担任堂主事、校正官等少数官职。内务府除了管理本身内廷事务,也管理欧洲 来华传教士、宗教使节团的事务以及国外贸易的传运征收特别税。公行制度负责西洋各 国如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贸易关系(在清朝来看仍为朝贡),限制于广州一地,又称 广州制度[参 75]。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开起,清朝对外关系转向平等与被歧视。由于缺乏正式外交 机构,为西方国家所不满,在英法联军之后的《天津条约》中,要求公使进驻北京,使 中国开始需要面对新的外交形势。 1861 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是负责对外关系, 总 理衙门直到 1870 年北洋通商大臣成立后逐渐被其取代。1901 年,在清末新政中,正式 [参 76] 。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职对外事务 清朝建立伊始, 清政府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成功部的联 系,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曾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 [注 26] 易 。1683 年清军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的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 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 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 [参 77] 。而且此时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正值锁国时期,为了防止 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也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 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马戛尔尼晋见乾隆帝图 18 世纪时欧洲各国普遍流行中国风尚、 其时欧洲人对中国普遍持正面和向往的态度, 例 如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父”的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伏尔泰就曾高度赞扬当时在位的乾 隆帝及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参 78]。 不过与此同时亦存在不同的声音, 1792 年外交失败的 如 [注 27] 英使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事中就包含批判性的看法 。一幅描绘列强瓜分中国情形的漫画。英、德、俄、法、日尝试瓜分“chine”(中国) 这个大饼,后面的中国官员无力阻止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 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 的接触, 使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 为后来中国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 而清廷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曾有英国人嘲讽当时的清帝国为一艘破烂的战舰,若非有 [参 23] 位精明的皇帝, 则不堪一击 , 而这个预言于 50 年后应验。 当时西洋的科技发展蓬勃, 渐渐地超越奥斯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和以清朝为首的东方世界[参 31]。 清朝在近代以前签定的平等条约较少,主要有尼布楚条约与恰克图条约,均为与俄国签 定。自近代以来,经历一系列失败之后,清廷在列强的威迫下,前后被迫签定了许多不 平等条约。据统计,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共有 343 个,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较 [参 80] 大 。 清朝在西方国家的威逼侵略下通过开放租界口岸, 允许外国人来华经商等割地 手段来达到和解。致此中国开始向近代过渡,清廷在被迫打开国门的同时也丧失中国大 量领土的管辖权。甲午战争后,列强鉴于清朝失去自卫能力,纷纷瓜分中国,中国变成 半殖民地。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以致割地赔款,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也骤然下降。 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自强运动等改革措施使西方的科技、 文化以及民主宪政思想传入中 [参 35] 国,并为随后的辛亥革命提供发展契机 。清朝条约清朝对外主要签订条约 条约名称 尼布楚条约 恰克图条约 南京条约 对象 清方签 约人 国 俄国 索额图 俄国 策棱 英国 耆英 失地与租借地 额尔古纳河以北,但确立 [注 28] 对外东北主权 色楞格河下游 香港岛 2100 万圆 670 万两 赔款 签约日 1689 年 9 月 7日 1727 年 9 月 1日 1842 年 8 月 29 日 1843 年 7 月 22 日 1844 年 7 月 3日 1844 年 10 月 24 日 1844 年 10 月 24 日 黑龙江以北之外东北 1858 年 5 月 28 日 1858 年 6 月 13 日 1858 年 6 月 18 日 400 万两 1858 年 6 月 26 日南京条约续约 英国 耆英 望厦条约 虎门条约 黄埔条约 瑷珲条约 美国 耆英 英国 耆英 法国 耆英 俄国 奕山 俄国 天津条约 美国 桂良 英国 法国 中英五口通商 英国 章程 英国 北京条约 法国 奕欣 俄国 中俄勘分西北 俄国 明谊 界约记 中美天津条约 美国 蒲安臣 续增条约 中日修好条规 日本 李鸿章 北京专约 烟台条约 伊犁条约 日本 奕欣 英国 李鸿章 俄国 曾纪泽 新疆霍尔果斯河以西 乌苏里江以东之外东北与 库页岛 外西北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200 万两1858 年 6 月 27 日 1858 年 11 月 8日1300 万两 800 万两1860 年 10 月 24 日 1860 年 10 月 25 日 1860 年 11 月 4日 1864 年 10 月 7日 1868 年 7 月 28 日 1871 年 8 月 13 日 1874 年 10 月 31 日20 万两1876 年 9 月 13 日900 万卢 1881 年 2 月 布 24 日 1884 年 11 月 5日 1885 年 4 月 18 日 1885 年 6 月 9日 1885 年 6 月 9日中法会议简明 法国 李鸿章 条款 中日天津会议 日本 李鸿章 专条 中法新约 法国 李鸿章烟台条约续增 英国 桂良 条约 中葡和好通商 葡萄 奕劻 条约 牙 中英藏印条约 英国 升泰 华工条约 马关条约 辽南条约 美国 杨儒 日本 李鸿章 台湾、澎湖 日本 李鸿章 2 亿两 3000 万两 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注 29]1887 年 12 月 1日 1890 年 3 月 17 日 1894 年 3 月 7日 1895 年 4 月 7日 1895 年 11 月 8日 中俄密约俄国 李鸿章1896 年 6 月 3日 1898 年 3 月 6日 1898 年 3 月 27 日 1898 年 6 月 9日 1898 年 7 月 1日 1899 年 11 月 6日 4 亿
年 9 月 万两 7日 1905 年 12 月 22 日 1906 年 4 月 27 日胶澳租界条约 德国 李鸿章 胶州湾(租借 99 年) 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 李鸿章 旅顺、大连(租借 25 年) 展拓香港界址 英国 李鸿章 新界(租借 99 年) 专条 订租威海卫专 英国 奕劻 条 威海卫(租借 25 年)广州湾租界条 法国 苏元春 广州湾(租借 99 年) 约 辛丑条约 八国 李鸿章 联军中日会议东三 日本 袁世凯 省事宜条约 中英续订藏印 英国 唐绍仪 条约国旗与国歌1888 年后的大清国旗参见:中国国旗及中国国歌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西方 国家用武力打开清朝国门, 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 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国家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 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 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中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1888 年(光绪十四年),清 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这是中国历史上 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参 82]。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 《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参 83]。1911 年,清政府将《巩金 瓯》定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军事主条目:清朝军事乾隆时期正蓝旗八旗军 清朝军队主要有八旗军、绿营、地方义勇与团练、湘军、淮军与清末新军。八旗制度是 清朝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是清朝军队之核心[参 84]。原先采取军政合一,兵 民合一的方式。入关后专门以兵为业,世代为兵。包括旗下士兵和户籍被编制在八旗军 队中的家庭成员,由各地八旗驻防将军或都统管辖[参 84]。1601 年努尔哈赤将建州女真分 为四旗。1615 年时扩建为八旗,八旗制度至此成形。皇太极在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 以及收降明朝降将后,又建立起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尽管八旗有满洲、蒙古、汉军之 分,但他们都是基于同一套制度之下,因此差异不大。旗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大 多数情况下终身不变,所属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注 30]。旗人因战功而获得的职位可以世 代承袭,例如,每旗下属的众佐领通常都是世袭职位。旗人居住地大多是固定的[注 31]。 在汉地的驻防军(分布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更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与非旗 人所居住之地相隔离。旗人不得务农或经营工商业,每月钱粮由朝廷供给,号称“旱涝 [注 32] 保收”的“铁杆庄稼”。旗人不受当地总督、巡抚管辖,犯罪时由特定机关审理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描绘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乌什酋长霍 集斯开城归降之情形。 绿营是顺治帝入关后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的军队,以协助少量的八旗兵镇守广大的 疆土。当时由八旗军守备京师、华北地区与各地要冲,绿营守备华中与华南地区。华南 更交由三藩镇守,以压制当地反清势力。绿营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兵制继承明 朝,编有标、协、营及汛。绿营由汉人统帅,最上位的提督统领一省绿营,受文官总督、 巡抚所节制,各省兵力大小不一,由万余到六七万不等;提督之下为总兵,管辖一标兵 力,从千人至两三千人不等。再下面的为副将,管理一协兵力,约数千人左右。副将以 下就是参将、游击、都司与守备,统辖一营兵力,兵员数量各有不同。最下面的为千总 与把总,负责统领一汛,也就是一个驻地。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 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 要性就日益加强, 例如三藩之乱时即以绿营为主力。 乾隆嘉庆两朝, 绿营总兵六十余万, 乾隆帝阅兵时, 成为军事主力。 然而由于太平已久, 绿营本身随着种种弊端而逐渐腐化。 [参 85] 所见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1796 年川楚教乱时,绿营已无力对付 擅长游击战的白莲教徒,部分将领甚至屠杀平民以换战功[参 86]。到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 国之乱时,绿营上阵一触即溃,作战主力也改交由湘军、淮军等地方团练负责。同治年 间多次裁减绿营,绿营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清末新军成立后绿营同名存实亡。至民国初 [参 87] 。 年,绿营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地方治安卫戍部队,成为民国时期警察的滥觞湘军创始者曾国藩 义勇与团练于川楚教乱后逐渐成为清朝军事武力之一,由于清军不善游击战,所以鼓励 地方建立义勇与团练协助清军镇压,1799 年正式同意组建团练[参 88]。太平天国之乱与捻 乱时,由于清廷的正规军腐败无能,且不善游击战,地方官员曾国藩整合江忠源、胡林 翼与罗泽南义勇,成立了湘军。湘军作战能力强,屡次击败太平军。监视太平天国首都 的江南大营被攻破后, 湘军成为清廷唯一抵御太平军的力量。 1860 年曾国藩的门生李鸿 章于安徽一带建立淮军。平定捻乱时,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军中捻军埋伏全灭,后来有 赖淮军才平定之。当时如豫军、东军、滇军、川军等义勇也陆续建立起来[参 89]。这些地 方军成为清朝晚期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的主要力量。然而不管是湘军或淮军皆以“兵随 将转,兵为将有”为方针,与后来的北洋军形成听命于个人的军阀势力,这个作风深刻 影响着民国军事。 当时湘军与淮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火力强大。而由外国人协助建立的常胜军、常捷军 更是让曾李等将领印象深刻,使他们意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例如李鸿章目睹常 胜军用 4 个小时即攻破太仓城,事后写信给曾国藩,宣称“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 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参 90],这成为自强运动的起因之一。为了建立现代化清军, 洋务派聘请外国教官来训练八旗军、 绿营和守卫首都的神机营, 一些兵工厂也建立起来。 然而淮军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例如发生天津教案时,尽管守卫首都的神机营已有三万 [参 91] 之众,清廷仍然调集淮军来加强京师的防务 。操练中的新建陆军 自强运动随者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而失败, 而清廷守旧派利用义和团抵御西方列强的策 略也随八国联军而落幕。八国联军之后,清政府决定实施改革,即“清末新政”。为了 建立现代化清军,早在维新运动时即建议成立一支现代化的陆海军,组织团练并建立保 甲制度。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了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 自强军。 1904 年清廷正式建立由 36 个镇组成的常备军的计划, 而绿营在 1901 年即开始 裁减。同时取消武举,在各省建立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官。负责军事改革的中央机 构是 1903 年成立的练兵处,它在 1906 年被并入新立的陆军部,其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 满人。 清廷试图削弱地方军阀力量, 1907 年袁世凯和张之洞就在明升暗调中被剥夺军权。 1908 年宣统帝的摄政王载沣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在 1909 年的一道上谕中, 他宣布自己(代表年幼的皇帝)对军队行使最高统帅权,他还把自己的兄弟任命为海军 处和军咨府的管理大臣[参 92]。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 100 万,但大概只有 60 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 17.5 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 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参 93]。 参谋机制上, 1907 年即仿照西制成立了参谋部门军咨处, 在 隶属陆军部之下。 为了把军事管理和军事指挥分开, 1911 年年决定把它升格为独立于陆 [参 35] 军部外的军咨府 。海军清朝视水师为陆军之辅。加之满洲以骑射为本,故不善水战。入关初期,在对抗郑成功 等海上抗清势力时, 往往力不从心。 1636 年皇太极征满洲瓦尔喀部, 即开始造战船。 1651 [参 94] 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 ,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 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海防上,清朝为了封锁明郑的经济力量,实施海禁。即使在平 定明郑后,仍受海禁影响,水师多以防御为主,缺乏攻击性战舰[参 95]。嘉庆时由于东南 沿海海盗泛滥,就有学者开始注意海防,如湖南的严如煜写有《海防辑要》。鸦片战争 后在面对西方炮舰时,清朝水师一战即溃的事实让魏源、郑复光等人意识到东西方的差 距,纷纷提倡建立现代化海军。太平天国兴起时,英国协助清朝建立中英联合指挥的阿 思本舰队,然而指挥权的问题使得舰队解散[参 96]。镇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之一。 直到自强运动时,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了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 年清廷在福 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 建造炮舰。1868 年 8 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参 97]。然而自制 船舰与外国舰队相比较差也较贵,李鸿章等官员仍然从国外购舰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即 是由德国建造定远与镇远,这两艘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人事上,早在 1867 年即建立 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海军军官,1872 年和 1876 年分别派使团前往海外学习。沈葆桢和 丁日昌离开后,福州船政局开始衰落。1880 年李鸿章在天津成立了天津水师学堂,张之 洞在广州成立了水陆师学堂 (1887 年) 曾国荃在南京开办了南洋水师学堂 , (1890 年) 。 1885 年 10 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总理大臣。定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大清国北洋水师的旗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 之一。 清朝最后建立四支舰队:受北洋大臣节制的北洋舰队,受南洋大臣节制的南洋舰队,受 福州船政局节制的福建水师,受两广总督节制的广东水师,然而四只舰队资源独立,互 不统属,也不互相合作。而财政上,1891 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预算于兴建颐和园。到 1890 年后,守卫黄海、东海的北洋舰队即已“停购船械”了。李鸿章也称“自光绪十四 年(1888 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参 98]。随后的中法战争与甲午 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参 99]。随后瓜分中国使旅 顺、大连、威海卫、胶州湾与广州湾等海军基地相继丧失,八国联军后大沽等地沿海炮 台又被列强下令摧毁地,清朝已无海防可言。1909 年,清廷决定成立海军处,并将残余 的战舰重编成巡洋和长江两舰队。1910 年改海军处为海军部,力图重振海军[参 100]。人口主条目:清朝人口和华侨中国人口曾经在南宋超过 1 亿,之后到明朝晚期又达到 1 亿至 2 亿之间,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年)增为 1 亿 5 千万[参 101]。明末清初,因为流寇扰乱、清兵入塞、入关战争与三 藩之乱的关系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而饥馑、瘟疫使得中国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 降。史学家葛剑雄认为明清之际人口的跌幅估计可达 40%,从崇祯元年(1628 年)以 来平均每年下降 19%,至顺治末年达到谷底[参 102]。康熙二十年(1681 年)后,清廷平 定三藩之乱并占领台湾,经过康雍乾盛世获得长期的休养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 初人口数量未明确,史学家姜涛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 年)前后,人口增长到 1 亿;赵 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超过 1 亿。除了国家安定之外,中国人口有赖占城 稻与玉米、花生、马铃薯等新兴粮食作物的推广以支撑庞大的粮食需求。到乾隆时期, [参 103] 。 全国人口正式突破 2 亿,到鸦片战争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 年)又猛增到 4 亿 清朝人口的增长一反中国人口过去的波浪式增长型态, 呈现斜线上升[参 104]。 十九世纪时, 捻乱与回乱等战乱损失不少人口; 光绪年间又发生不少天灾, 清朝因为太平天国的起事、 光绪三年山西、陕西发生旱灾,因饥荒与暴乱而死的人达一千万以上。最后加上海外移 民风气日盛,因此到清朝灭亡时,中国人口维持在 4 亿 3 千万多人,与道光年间的人口 数差不多[参 105]。十八至十九世纪华人移民全球路线图。 由于中国长年的战乱与屠杀,产生许多真空地区,而后又因为人口大量提升,使部份省 份人口过剩,这些都带动了移民潮。明末流寇张献忠领有四川。顺治三年(1646 年)张 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在四川进行空前的烧杀破坏;40 万人的成都只剩下 20 户居民, 人口从至少三百万一度锐减到只有八万人。后来清廷推动以湖广、陕西等各省人口填补 四川地区,史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