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在中国中国怎么了还能撑几年多久

查看: 18815|回复: 14
ANSYS在中国还能撑多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ANSYS那么难用,又没有中文版的,连中文的目录都不支持,说不清是歧视还是技术不行,它在中国还能撑多久?
搞ANSYS没有丰富的力学基础是行不通的,我认识的几个使用者大都是力学专业硕士以上学历,这点英文应该没有问题!
我很认同你的说法,但是
1、一个软件的搞得那么复杂,适用人群必然受限,普通的技术人员毕竟还是多数;
2、今后CAD/CAE/CAM有集成的趋势,有一些公司已经在做,而且做得很好;
ANSYS这么搞还能搞多久?
另外我还有一点不太理解,ANSYS的功能真的比其它软件强许多吗?就是算是强许多,
强出的功能中有多少是工程中实用的呢?有过权威验证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软件,只是太贵了
ANSYS还是比较专业的
原帖由 wangh111 于
08:32 发表
我很认同你的说法,但是
1、一个软件的搞得那么复杂,适用人群必然受限,普通的技术人员毕竟还是多数;
2、今后CAD/CAE/CAM有集成的趋势,有一些公司已经在做,而且做得很好;
ANSYS这么搞还能搞多久?
另外我还 ...
ANSYS是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大型分析类软件,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核安全局及近二十种专业技术协会谁的标准分析软件,在国内第一个通过了中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证并推广使用
原帖由 mrccc 于
20:11 发表
搞ANSYS没有丰富的力学基础是行不通的,我认识的几个使用者大都是力学专业硕士以上学历,这点英文应该没有问题!
确实。需要力学和有限元的知识,有的人连力学都没学过也学ANSYS,学不好还怪人家软件不好使
个人觉得abaqus更好一些,更CAD一些,功能更强一些
赞成7楼的说法
ANSYS软件中的英文也无非是一些平常用的简单英语
算不上困难
如果使用他的人连这点英语都看不懂
那我就劝他别搞分析了
假如学习了力学
我想他的文化不会很低
简单的英文还是看得懂的
很多研究生3年就学会个Ansys,就靠这吃饭呢,如果Ansys不行了,中国又有大批的研究生下岗了
Powered by​&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d970cfd4c610acd1d549ecb3532bbbf.jpg"
ALT="&#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TITLE="&#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
物联网(IoT)的时代已经来临!不是虚拟,而是现实。未来,你和我,在真实的时间彼此互联。
目前接入因特网的智能设备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人口数。设计IoT设备正在为现有企业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催生出全新的市场与公司。潜在的经济影响预计超过每年10万亿美元。
互联设备在我们身边不断普及。创新产品几乎每天都在出现,而我们熟悉的产品也会随着添加新的更智能化功能而大获裨益。这种发展有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效率,改进创新,加强竞争力和营利性。物联网(IoT)拥有巨大潜力,同时也对打造相关产品的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最严峻的相关挑战,并介绍一款集成了鲁棒性应用的平台解决方案,它可帮助您设计最好的IoT产品。
据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全球互联设备将达到200到300亿部,由此形成的市场商机价值接近11万亿美元。工厂自动化、智能城市、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医疗领域的创新尤其引人瞩目,事实上物联网的“采集-连接-关联”价值几乎将会影响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038faf8e39ce4c61d258.jpg"
ALT="&#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TITLE="&#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
研究公司Gartner指出,物联网等数字科技正在改变商业模式,推动所有行业发生巨变,并模糊汽车和智能手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以产生新的互联汽车。因此,在此前相对独立的不同行业领域中不断有高科技创业公司和新竞争对手涌现,这给市场现有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他们必须积极加以应对,并加速进行技术收购。敏捷的物联网先驱同时也在加速投资数字化技术,并由此获得了明确的竞争优势。通用电气的CEO
Immelt一句话总结了物联网的影响:“昨天晚上你上床睡觉时还是一家实业公司,今天早上醒来时你已成为软件分析公司了。”
作为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您很可能已经承担起为公司产品实施物联网战略的任务了,或者即将接受相关任务。与许多同仁一样,您可能也在发愁如何启动从“产品”到“智能互联产品”的变革之旅,这需要传统专业技术领域之外的技术和技能。
物联网的三大要素:
物联网说到底包含三大要素:物、网络或网关、云端。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dad7b105301daee480a2ac2b9e077cb.jpg"
ALT="&#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TITLE="&#8203;&ANSYS物联网专题发布,这是一场虚拟与现实的跨越!" />
产品,如汽车、手机、机器人、工业设备甚至是家庭等,正在变得智能化、互联化。越来越多的处理功能被加入到产品中,如用来检测加速、方向和触摸的传感器。此外,Wi-Fi和蓝牙等用于连接网络的通信系统也属于物的范畴。本篇白皮书的重点是物的设计,利用工程仿真技术来管理物联网带来的机遇和复杂性。
位于云端和物之间
网络对物联网基础设施至关重要。没有网络就没有设备的互联。可靠的、鲁棒性网络包括高速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技术。每个组件都可以看做是“物”,而且能够从工程仿真中获益匪浅。网络设计和协议是物联网的重要问题,但在本文中并不进行讨论。
包括数据中心以及负责运行物联网大部分商业逻辑的软件
数据中心中可提供服务器和基础设施技术,具体包括支持性网络设备、环境控制系统和可靠的电网。云端基础设施一直相当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设计“物”的工程师尤其关心负责操作和维护物联网设备的云端软件。
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分析从“物”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完全实现物联网的价值。举例来说,涡轮机引擎的振动能提供关键信息,便于改进操作决策。GE和PTC等业界领先企业开发的平台能连接到仿真工具,优化现场资产的性能,并驱动未来创新。
通过仿真优化性能的途径之一就是使用“数字孪生模型”。数字孪生模型的理念源于仿真、同时也结束于仿真:每个实体的物都有配套的虚拟的构成,即数字孪生模型。从物采集到的实际性能数据与数字孪生模型的预测进行实时比较,从而发现可能的性能问题,并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同样的数据也可用于推进新一代产品的设计和仿真。
虽然商业和技术数据分析对整体物联网战略非常重要,不过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工程师在打造物、网络和云端所需的软硬件组件中所面临的设计挑战。我们的讨论将涵盖电子组件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不过我们不讨论通信协议和分析系统及方法。
设计智能互联产品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研究发现,在产品设计早期阶段采用仿真方法的同类最佳企业“能在整个流程中做出更好的决策。这能帮助行业领先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推动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说到底,这能将新产品的盈利提升15%,达到业界平均水平的3倍。”
仿真技术为什么对物联网产品开发至关重要?从机械系统到电子系统的转型,其中包括成百上千万行软件代码的重写,将大大增加复杂程度。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的转型能在许多方面提高产品可靠性,但该过程对无线连接、晶体管和软件的密度也构成了更多挑战。仿真技术几十年来一直被用于组件设计。打造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公司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不仅要求实现更高的可靠性、精确度、鲁棒性和创新性,同时还要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公司各部门不能彼此孤立地开展设计,也不能依靠传统构建测试法,否则就会被创新对手超越。
仿真技术重新平衡了竞技场,让小公司也能与现有大公司进行竞争。采用仿真技术,工程师能虚拟地开展原型设计,重新定义理念,从而超越传统工程学科的界限,开展多域和多物理场分析。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近期报告指出,仿真是互联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全球与多个行业领域开展合作,合作公司正在解决物联网工程的问题。我们在此重点探讨五大工程挑战:这些挑战对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物联网商机和竞争力量之大,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联网经济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就是能否持续并紧迫地应对这些挑战。
尺寸、质量、功耗与冷却(SWAP-C)
无论是设计飞机、汽车还是智能手机,工程师都应该优化产品的尺寸、重量和能效性,否则产品就会落后于同类竞争解决方案。无所不在的互联、感应等物联网技术增加了电子组件的密度,也会带来更多尺寸、重量、能耗和热方面的挑战。举例来说,现代化助听器就是一款智能手机互联设备,比前代产品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
它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电池、接收器、天线,在许多情况下还带有拾音线圈。柔性印刷电路板包含60多个不同的组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必须在受限空间内管理所有这些组件,同时优化性能,利用足够的电力来支持可靠的无线连接,保持设备冷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尽可能减小设备的重量、尺寸以及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扰。
感应和互联
智能互联设备之所以“智能”,是因为它可以感知环境,与其他电子设备通信,并产生决策判断和结果。举例来说,采用高级驾驶人员辅助系统(ADAS)的现代化汽车配备了一系列感应通信技术。今后4年,ADAS市场的市值将从现在的84亿美元提升到300亿美元。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采用保险杠上内嵌的雷达和激光传感器,确保汽车在给定速度下与其它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盲区监控器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确保驾驶员在车道内安全行驶。汽车能监控并报告交通状况,通知其他安装GPS的车辆,并给出其他可选路线建议。与前代汽车工程师不同,工程师在设计配备ADAS的现代化汽车时,需要额外关注如何减少电磁干扰,避免电子产品遭到严重破坏。随时保持信号和电源完整性至关重要。驾驶人员需要依靠相关系统来做出决策,而错误报告可能引发恶果。
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今后几年预计将出现大量的互联产品,要实现互联产品的经济收益,同时避免维护成本或市场接受度下降造成的损失,可靠性至关重要。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等行业的许多产品都将在安全关键型环境下工作,并需要满足相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标准。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嵌入式控制和显示软件领域,它们对于物联网中集成型机电产品的操作至关重要。就互联汽车和飞机系统等最复杂的产品而言,验证成百上千万行安全关键型嵌入式软件代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由于产品复杂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升,工程师要将设计流程分解为较小的阶段。这种组件级、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支持非常深入彻底的组件级验证,但在组件被装配成系统的后期阶段可能产生很多问题。这种系统和子系统级的集成工作往往导致过度设计、成本过高,甚至会为了满足产品发布时限要求而进行错误的设计权衡。举例来说,当把天线集成到无线健身手环上时,天线工程师或许会发现天线无法像预期的那样工作。由于手环的弯曲设计、生物计量传感器天线的存在乃至连接手环的金属扣等因素,已安装天线的性能可能出现差异。物联网设备的复杂性、物联网设备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更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都意味着工程师要面临在后期显著提高的集成挑战。
物联网的一大吸引力就是数万亿部传感器和通信系统经过部署能支持全天候不间断地采集和共享有用的信息。这些系统不仅要在预期的环境中可靠工作,还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工作,而后者往往是难以提前定义的。举例来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油气行业中位于钻头末梢的感应系统,或者在恶劣电磁环境中工作的无人军用系统。Facebook开展的一项雄心勃勃的Aquila计划中,采用了翼展达到波音737宽度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用激光向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地区发送因特网信号。由太阳能供电的无人机的设计规范要求其一次能持续飞行3个月。这种设计情境很难提前进行预测,或者用物理测试法进行分析,但我们需要产品在任务关键型环境中正常工作。
虽然不是所有产品都要在极端条件下工作,但产品的耐用性都要通过测试检验。举例来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用户希望产品能承受较轻的坠落和冲击影响。分析并确保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是一项核心设计挑战。
作为解决方案的综合仿真平台
为高度复杂的物联网产品快速开发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需要改变工程产品开发过程。我们看到物联网产品的先驱打破传统工程之间的壁垒,在通用工作环境中或仿真平台上用工程仿真工具来连接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应用领域。研究显示,在统一平台上整合仿真驱动产品研发功能的产品开发团队与没有这么做的团队相比,满足产品发布时限要求的概率能提升24%,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概率能提升37%。这些参数相当重要,能在深度变革、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决定物联网产品开发工作的成败。ANSYS提供的离散工业应用仿真功能以及综合平台,能帮助交付集成型物联网产品开发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实例。对于支持物联网的互联汽车而言,高级驾驶人员辅助系统(ADAS)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挑战。该系统的集成需要传感器、安全关键型嵌入式软件、数据处理和完整的系统工程视图。此前上述元素被分隔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但系统高度耦合的行为需要集成型工程方法和仿真平台,在组件和系统级从高级物理域支持整体解决方案。
高级驾驶人员辅助系统中的复杂传感器实例
以雷达系统为例。首先我们要用仿真工具了解雷达系统的独立性能。
安装到车上的雷达系统需要成功地正常工作,同时它也会受到冰、雨等问题影响。整体雷达装配体的仿真能直接提前解决集成问题。
高级车辆对雷达系统输入的行为和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内置的控制软件。确认和验证数十万乃至数百万行嵌入式软件代码、及其与物理组件的相互作用,是关键路径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ANSYS综合仿真平台支持ADAS的虚拟硬件在环测试,能自动生成安全关键型嵌入式软件,并符合AUTOSAR和ISO
26262等业界标准要求。
ADAS是涵盖整车的大型复杂系统的经典例子。为了虚拟验证ADAS设计,所有其他主要汽车系统(如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刹车和车辆动力系统等)都需要在综合系统仿真中进行建模。随后,应通过道路、建筑、行人等真实世界模型运行综合车辆及ADAS模型,以测试仿真驾驶情境中ADAS的行为。ANSYS综合平台能模拟大多数元素,同时保持开放性和协作性,从而让第三方合作伙伴软件也能在ADAS仿真环的某些部分上运行。
因此,无论您在开发什么物联网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到连接士兵的无人机),ANSYS都能提供仿真驱动的产品研发解决方案,帮助您实现综合仿真平台的优势。
物联网工程的七大关键应用
当然,像上述ADAS这样在综合仿真平台上开发的集成型解决方案,只有在具备基本离散仿真应用的基础上才能成功。ANSYS与产品开发团队有超过40年的合作经验,我们认为七大应用对于设计成功的物联网产品至关重要,同时它们也构成了综合平台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以下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对物联网产品设计至关重要的七大应用。如果您从事物联网产品开发工作,那么您和贵机构的工程师必须要通过这些应用来最大限度提高成功机会。为了更清楚地介绍有关应用,我们将分享业界领先者的实例,看看他们如何借助有关应用来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并赢得市场优势。
天线设计和布局
无线系统在真实环境的性能与在消声室原型测试环境中的性能大相径庭。多路径信号传播和衰减是复杂现实世界中建筑、移动乃至人体造成影响的结果。此外,现代产品采用多种不同的无线技术和频带,这就要求多种天线。因此,天线耦合和共址问题会降低性能。
不妨设想工厂中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情境。每个传感器都用偶极天线与其他传感器通信。偶极天线的理想辐射图就像一个甜甜圈,但在工业环境下,复杂结构和其他天线的干扰会让这种辐射图发生扭曲,从而降低天线效率,提高功耗,并导致性能不可靠甚至失效。
那么,工程师如何在工业环境中或者在汽车、飞机上抑或在手机中确保可靠的无线连接,而无需使用极为耗时的构建测试法呢?
采用ANSYS解决方案,工程师能进行近场分析,预测整个工业环境对天线和无线设备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域分解、3D力矩法、混合、射线跟踪(SBR)等技术可用来快速求解电大尺寸和复杂的全波电磁模型。这种方法能提供更多信息,改进准确度,并提高可靠性。
举例来说,可穿戴电子产品行业的领先者Synapse Product
Development的工程师用ANSYS工具将天线范围提高5倍,同时将整体设计时间缩短25%。
芯片—封装—系统设计
设计高速印刷电路板(PCB)和半导体集成电路(IC)需要考虑低工作电压、电路密度和高数据速率等复杂要求,因此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许多物联网产品设计团队都需要解决尺寸、重量、功耗和冷却等问题。
无论是设计PCB还是IC,工程师必须平衡电子、热和机械性能等三大领域的要求,否则会影响产品可靠性。此外,工程师还应当仿真半导体晶片或IC、IC封装和PCB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源完整性分析对于确保适当供电网络必不可少,此外还需要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以最小化串扰,并提高设计鲁棒性。为解决热可靠性,需要通过仿真评估电路板的温度和相关组件,确保设备在指定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为解决机械可靠性,需要通过热应力仿真评估电路板的热和机械应力,并分析电路板和组件之间的焊点。
除了执行单独的物理仿真外,工程师还通过耦合信号完整性分析与热仿真,以及结合热仿真与结构分析,来考虑不同物理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PCB设计的整体可靠性。
ANSYS独有的芯片—封装—系统工作流程,可帮助工程师提高电子系统性能。该工作流程帮助PCB设计人员仿真设计,包括了解IC到封装模型等关键信息。反过来,工作流程也能让IC设计人员在确认IC设计时考虑到封装和PCB的影响。当模拟和仿真完所有相关的系统级考虑因素后,工程师能减少电磁干扰,提高静电放电(ESD)保护,并改进电子系统,从而支持物联网经济。领先的电信公司Alcatel-Lucent采用ANSYS解决方案设计高速网络技术,将成本锐减了超过67%。
互联设备在我们身边不断普及。创新产品几乎每天都在出现,而我们熟悉的产品也会随着添加新的更智能化功能而大获裨益。这种发展有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效率,改进创新,加强竞争力和营利性。物联网(IoT)拥有巨大潜力,同时也对打造相关产品的工程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最严峻的相关挑战,并介绍一款集成了鲁棒性应用的平台解决方案,它可帮助您设计最好的IoT产品。
经历过智能手机电池耗尽的人都深知电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电源管理不仅仅限于智能手机或Wi-Fi。能量采集、无线功率传输和低功耗IC设计是许多物联网产品的构建基础。
机械运动、热、压电材料和电磁辐射等产生的能量也能被捕获并直接转化为电能。设计能量采集系统时,工程师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能量来源、换能器类型、电源效率、所需的功率级和能源储存等。
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无线系统时,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相关标准和监管机构对释放到生命组织的电磁能量大小进行了限制。包括人体模型在内的ANSYS仿真工具可用来设计和分析各种不同供电系统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Technologies,工程师用ANSYS软件解决手机RF能量浪费的问题,这不仅会减少电池使用时间,也会产生噪声。公司的创新型相控阵列天线系统能将电池使用时间延长125%,从而让智能手机的通话时间增加2.25倍。设计新型天线所需的时间仅为采用构建测试法的十分之一。
传感器和MEMS设计
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出色产品、进行原型构建和制造工作时面临严峻的商业和科技挑战,这些挑战甚至能够决定工作的成败。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传感器制造商应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开发产品。
MEMS和传感器十分复杂,因为其功能特殊,尺寸非常小,而且生产工艺极具挑战性。MEMS非常小,因此性能检测设备也会影响器件功能,从而难以得到可靠的性能数据。仿真技术能准确了解这些器件的性能,超出物理原型所能实现的范围。
ANSYS仿真解决方案能仿真各种传感器、致动器和其他MEMS器件,包括依赖电磁场的RF传感器到依赖机械运动的陀螺仪以及同时具有机械与电磁组件的压电设备等。经过验证的求解器和配套解决方案支持器件设计的高保真度分析。一旦创建和仿真初始设计,ANSYS就能在实际制造前优化整个器件,包括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举例来说,初始设计经过精心优化,即通过改变物理尺寸并进行性能权衡就能最小化用电并减少温度尖峰。
ANSYS与MEMS设计人员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能更好地帮助客户推出更出色的MEMS产品。KSR
International的工程师使用ANSYS解决方案优化电感传感器设计,将开发时间从三个月锐减至两周。
嵌入式软件开发
现代化轿车可能包含5000万到一亿行代码。自动驾驶车辆即将出现,我们预计软件内容会快速增加。不过,嵌入式软件并不仅仅面向汽车:在工业设备、机器人、飞机和无人机等物联网产品中添加丰富内容和智能功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许多产品和系统(比如说汽车和飞机的制动系统)都是安全或任务关键型,因此控制软件必须毫无差错地工作。如果系统发生故障,必须是可预测的,以便将损害降至最低。
业界监管、证书和资格认证等往往管理着软件的可靠性和性能。软件开发不再只是编写代码这么简单:它还涉及了确认和验证工作。对于每一行实现代码,软件工程师往往发现他们要编写很多行确认代码。尽管工作量大大增加,但软件代码故障仍持续存在,这就会造成安全召回、违反安全规则,有时甚至会造成悲剧性后果。
ANSYS提供的模型嵌入式软件开发与仿真环境配备内置自动代码生成器,可大幅加速嵌入式软件开发项目的进程。工程师能用ANSYS解决方案模拟复杂系统,了解多种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生成高完整性软件代码,符合许多业界标准的要求。只需一次按键就能产生成百上千万条代码,这不仅减少了人为的编码错误,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和代码的可跟踪性。此外,这种功能将工程工作从代码转移到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效率,改进了创新和最终产品。
Piaggio一直使用自动代码生成功能,他们指出ANSYS软件建模工具帮助工程师非常正式地表达设计规范。因此,Piaggio可以快速生成软件、删除功能错误和减少成本高昂的测试演示次数。软件建模和仿真助力Piaggio将开发过程总时间减少了三倍。
面向恶劣环境的设计
物联网产品必须在严苛的现实世界中工作。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工业设备等快速增长的应用必须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可靠运行,而它们在这些环境里可能会受到振动和物理冲击。尽管存在这些条件,IoT设备必须稳健可靠,能够在没有维护的情况下保持长期、远距离运行。故障有可能造成任务失败、巨额的系统维修或更换投资,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无论是用于工业、航空航天还是消费类应用领域,物联网设备都要承受振动、冲击和疲劳等恶劣的工作条件。NASA指出,第一天发生的航天器电子故障有45%是由于发射时的振动和应力造成的。SquareTrade指出,摔落到地上的iPhone导致美国消费者在近年来损失了60亿美元。
工程师在开发阶段早期就必须考虑到潜在的严苛环境,这时做出设计选择的成本最低,而且能尽量减小对项目进度的影响。由于许多显而易见的原因,物理原型有时是根本不可行的方案。考虑到时间、预算、位置和资源的局限性,不仅难以打造所有可能的测试情境,而且检测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物联网和许多其他关键应用所需的保真度。ANSYS仿真工具可考虑到所有相关物理力的影响,包括流体流动、结构力、热效应和电磁环境等。
商业太空飞行的先驱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用ANSYS解决方案设计Tranquility
Trek宇宙飞船的结构组件。首席工程师John
Thornton指出:“采用ANSYS的设计与仿真工具,Astrobotic得以迅速设计并优化一种轻量型铝和复合材料宇宙飞船,使其不仅能承受发射时的静态加速和动态随机振动载荷,同时维持可接受的安全度。仿真有助于降低原型和物理测试有关的成本。
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一家领先供应商采用了ANSYS
Mechanical作为IoT类组件重大设计改造项目的组成部分。这家公司模拟了振动等严苛的环境条件,从而省去了多轮成本高昂的动态破坏性测试。最后,他们通过缩短开发时间、省去外包FEA咨询费、减少测试、提高产品准确性以及保持安全性,节约了100多万美元的资金。
虚拟系统原型设计
随着产品复杂性增大,对更强大仿真功能的需求也在增大。今天最热门的创新领域要求系统仿真能够真正发挥功能。系统中的复杂性来自不同组件之间的互联,要确保各个组件能按照设计一样协同工作。
公司综合考虑产品物理属性以及系统和嵌入式软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集成问题,降低成本,提高首次通过的可能性,并确保产品性能符合预期。
虽然我们很容易了解物联网单个设备或组件的情况,比方说智能手机、恒温计或风力涡轮机的情况,但连接这些设备的复杂隐形网络、以及存储和按需交付数据的云端则要求复杂的建模和仿真技术。举例来说,智能风力涡轮机需要根据风向、电网能量和其他智能风力涡轮机的行为来进行自我调节。
软件、电子硬件的相互作用和问题的多域特性都会大幅增加工程挑战的复杂性。ANSYS仿真软件可提供包括系统级质量、属性、特性、功能、行为和性能信息在内的验证结果,十分有用。系统设计人员从高级视角出发,能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明智设计选择,不仅优化每个组件的性能,也能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
NVIDIA战略联盟的总经理Andrew
Cresci指出:“这是一个虚拟的循环:NVIDIA是GPU设计的行业领导者,我们在当前一代的GPU上使用ANSYS仿真技术,从而设计新一代的GPU。”
ANSYS: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无论您身处哪个行业,关注哪项产品,物联网都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对您的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在ANSYS,我们开发了电子和嵌入式软件建模等一系列扩展功能,助力您在物联网时代获得成功。
设计物联网科技的工程师面临着SWAP-C、感应互联、安全和可靠性、集成以及耐用性等大量挑战。基于平台的工程仿真技术得到了七大应用的支持,包括天线设计和布局、芯片—封装—系统设计、传感器和MEMS设计、电源管理、嵌入式代码生成、面向恶劣环境的设计以及虚拟系统原型设计等,这对贵机构最大化利用物联网机遇至关重要。
世界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在用ANSYS解决方案交付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宇宙飞船、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以及机器人和风力涡轮机等。
随着物联网不断发展,ANSYS将始终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为您提供经过验证的功能、以及支持您在变革世界中不断取得产品开发成功的新功能。我们能帮助您设计和测试满足物联网要求的最佳产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山水松缘还能撑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