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释迦牟尼的故事头顶上那么多东东

为什么释迦摩尼佛头上有那么多发髻_百度知道
为什么释迦摩尼佛头上有那么多发髻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髻放光,有一些天人菩萨想看看佛顶,因骨肉隆起南无阿弥陀佛那个叫&肉髻、佛顶、顶上肉髻相、顶髻相、顶肉髻相。梵音“乌瑟腻”,其形如髻,故称肉髻,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净空法师----顶成肉髻相。【解】(32)顶成肉髻相,乃尊贵之相,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升到佛顶上去,看到他放光,看不到顶。百度百科-----肉髻,梵名乌瑟腻沙,也称作肉髻相、髻、顶髻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题  ————————————————————————  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200字啊200字................为什么释迦牟尼的头顶上那么多东东?是疙瘩?为什么释迦牟尼的头顶上那么多东东?是疙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莫非是木鱼转世?  被人敲的满头包
  你惨啦你敢对佛祖大不敬
  是卷发。
  作者:心之猎人 回复日期: 11:24:21 
    莫非是木鱼转世?    被人敲的满头包  =============================  罪过
  是包,LV的
  我也想知道啊,顶
  头发卷曲是佛的特征之一。那是卷发
  古代人不怎么有机会见到活的阿三.......画得不太像自然卷的效果...
  作者:肖深刻的九叔 回复日期: 16:49:28 
    头发卷曲是佛的特征之一。那是卷发    ---------------------  原来是外国人。
  大概是狗屎或者鸡屎之类的。总之就是屎
  作者:被代表的大多数 回复日期: 16:56:39    
    作者:肖深刻的九叔 回复日期: 16:49:28       头发卷曲是佛的特征之一。那是卷发        ---------------------    原来是外国人。       本来就是外国人啊
  那个好像叫螺发
  在树下冥想太久,到后来螺都跑到头上去了。    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再去找找具体的。
  那个是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佛发自然成螺状卷,顶上隆起一块肉如髻形。汉传佛教寺院塑像时,一般塑中国髻形,上亦有螺发。发常作青翠色。参见: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      我记错了=
  我也挺汗的 不过感觉他那样子很时髦
  而弥陀你个佛,菩提树下蚊子多。
  你当和尚敲木鱼是什么意思?
  而弥陀你个佛,菩提树下蚊子多。  ————————————  什么蚊子那么凶猛,吸了血会长生啊,那里的蚊子也是 神兽么
  被马蜂蛰的
  你们.........真是..........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那个发型很像黑人,为毛他皮肤那么白?
  啊,觀音GG來了,合個影
  这个卖茶叶的朋友真是每帖必到啊。
  和我们的石狮子那么怪异的形象一样,都是匆匆一瞥,看得不真切,那包应该是阿三普遍的卷发,以讹传讹地画成了一脑袋包,罪过罪过
  现在想来。。。。。。。。PU
  牟尼哥,你这头是村口张大娘家烫了咩~效果忒好了~    阿弥陀活~
  作者:一品砖 回复日期: 16:58:08 
    那个好像叫螺发  =======================================    准确的说,叫螺髻    当然,在八卦你也可以说叫双飞燕
  天然卷的都是好人啊~(挖鼻)
  如来是阿三啊?
  偷偷告诉你  这种小卷毛弄一次,要两个月不洗头的~~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耶稣和释迦牟尼猜拳,输了就让对方弹一下脑袋,结果耶稣总是赢,释迦牟尼就被弹得满头包。   
最后终于,释迦牟尼赢了一回,耶稣一看自己输了,就说:“你等我一会,我回来之后你再弹我。”    结果耶稣就再也没回来,所以几千年来,释迦牟尼的一只手就一直保持着那个准备弹耶稣脑袋的姿势.....
  方丈,你居然抢我台词!!!!我要弹的你满头包!!!
  我是来囧“摩尼哥”和“罗技”的
  广告杀,勿复制广告内容勿发外网链接以免误杀谢谢——如花-- 讹脱-- 操作时间: 14:45:12 --
  作者:超级赛亚忙 回复日期: 17:06:14 
    那个是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佛发自然成螺状卷,顶上隆起一块肉如髻形。汉传佛教寺院塑像时,一般塑中国髻形,上亦有螺发。发常作青翠色。参见: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  ---------------------------------------------  嗯,对,天生就那样。
  嗯,确实是疙瘩  所以大家在失落无助时、希望佛祖菩萨保佑渡过难关时都会说:  哦,my疙瘩!
  印度阿3大多是卷发。  佛祖也是舶来品~是印度滴~    个人观点:这样满帅滴!(*^__^*) 嘻嘻……
  印度阿三大多是卷发。  佛祖也是舶来品~是印度滴~    个人观点:感觉这样还蛮帅滴~(*^__^*) 嘻嘻……
  我觉得很有可能不是便便    我不下结论    你们来
  想想佛祖是个阿三,就难受。。。
  烫个佛祖头要多少米涅
  别那佛祖开玩笑
  太有喜感了这贴,估计佛祖看到也会笑
  你们实在太邪恶鸟
  作者:吴三龟大战张三缝 回复日期: 10:58:41 
    想想佛祖是个阿三,就难受。。。    ----------  π  俺没见识啊没见识,今天才知道佛祖是个阿三..有点小伤感~
  那是鸟屎,他打坐时一动不动嘛
  我一直以为他是顶着满头包。
  胆子都那么大  敢拿佛祖开玩笑  小心点你们。。。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善哉善哉~
  佛祖成佛后就是如来了吗
  没看到现在的黑人都是这个头型吗?    这叫传统
  佛祖再不济也才是满头包,好过耶稣被人用叉子叉起来
  我觉得真有神佛的话,如果因为你信他,跪下来向他烧香祈祷就    会让你走好运;因为你不敬他,不信他就让你走厄运,那神佛的品    性和常人一样了
  以下为百度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脚下,有个叫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国。这里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平原盛产稻米,草原适合畜牧业,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    释迦牟尼生于迦毗罗卫国    按照地理位置 他该是尼泊尔人
  作者:切开晾着 回复日期: 12:00:15 
      我觉得真有神佛的话,如果因为你信他,跪下来向他烧香祈祷就        会让你走好运;因为你不敬他,不信他就让你走厄运,那神佛的品        性和常人一样了    ——————    是的
    其实佛陀 两个字的意思 就是 觉悟者的意思
或者说圣人    所以佛陀是人 不是什么神
  呀 我歪楼了
遁走…………………………
  苦恼???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    扑哧~~
  为什么我得到的消息是。。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 是一些鸟粪  错误资料么?            
  哈哈哈
  我觉得是佛祖看电视忘记佩戴避雷针被炸的~~~~~~~~
  要是这题目换成耶稣基督什么的会有什么后果呃??佛教道教真是宽容
  佛祖也贪靓啊。。。。。。。
  俺是信佛滴~~~佛教最好最宽容~~~感觉很温暖呢~~~
  阿弥陀佛,你们拿佛祖开玩笑,不过他不会和你们计较,佛教起源于印度么,佛祖很帅.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
  作者:bell1983 回复日期: 14:34:09 
    作者:心之猎人 回复日期: 11:24:21        莫非是木鱼转世?      被人敲的满头包    =============================    罪过  
  作者:普陀寺方丈 回复日期: 10:23:58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  ~(@^_^@)~
  作者:普陀寺方丈 回复日期: 10:23:58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罪过啊~~~~ORZ
  为毛楼主能想到这样的问题?????纠结啊~~~~~~~
  为毛楼主能想到这样的问题?????纠结啊~~~~~~~  
  耶稣和释迦牟尼猜拳,输了就让对方弹一下脑袋,结果耶稣总是赢,释迦牟尼就被弹得满头包。      最后终于,释迦牟尼赢了一回,耶稣一看自己输了,就说:“你等我一会,我回来之后你再弹我。”      结果耶稣就再也没回来,所以几千年来,释迦牟尼的一只手就一直保持着那个准备弹耶稣脑袋的姿势.....    ——————————————————————————————    笑死我了
  找了个官方解释,原来是XX相啊!  ————————————————————  叫肉髻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  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
  好喜感啊
  ...............  图片很可爱  呃  罪过
  这张图片里的脸好像严肃版的阿福
  作者:贝塔贝塔我是舒克 回复日期: 14:34:41 
    是包,LV的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作者:普陀寺方丈 回复日期: 10:23:58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    排~~~~~罗圈大笑滚地排~~~~
  阿弥陀佛
  私认为是卷发…但是哪有卷发自己长得那么卷的…难以想象佛祖每天起来对着镜子弄发卷的样子………………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  有耶稣的续么?
  作者:普陀寺方丈 回复日期: 10:23:58            话说当年耶酥与释迦牟尼比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在谁头上弹一下,结果释迦牟尼总是输,终于有一次赢了,耶酥说等一下我出去一下,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释迦牟尼一直保持着准备弹的姿势..    =============================================    hahahaha
  作者:拈瓜微笑 回复日期: 16:18:41            是村口的王师傅帮忙烫的  ==========================================================  再套用《东成西就》里的一句话“其实主要是我用的药水好”
  那是头发啦。
  律师都要带这个的
  那张图上的佛祖好Q啊!抱走^-^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    叫肉髻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    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
  再次证明人类是从非洲来的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生于母亲的右肋,刚出生就能独立迈出七步。从容地观察各方。他踏过的足印,立即幻化出美丽的莲花。继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子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佛教典故“七步莲花”。人们对释迦牟尼的认识往往来自类似典故,人们尊崇、敬仰甚至膜拜他,却未必认识那个真实的佛陀。 释迦牟尼的人生历程,也正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发生与发展历程。本书是“佛教往事实录”系列图书的第一部,以佛陀为叙事核心,从文献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早期佛教的发生与发展历程做了全新的挖掘和探讨。作者从释迦牟尼的降生起笔,介绍了这个来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肩负宗族振兴使命的王子的身世、成长、苦行、漫游及证悟成道的人生历程,并全面考察了释迦牟尼49年的传法历程及早期佛教的特点与发展状况。 书中所引材料翔实,引经据典,无论是从跨度还是深度,都颇见功力。本书以传记体的叙事风格行文,举重若轻,文风从容干练,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基本介绍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内容简介
那不是佛陀,他是人们用最上等的材质、最精致的工艺塑出来的神偶;他默默地接受着世人的礼拜、祈祷,甚至各种无理的要求。面对冰冷的塑像神偶,还有谁在追随他的足迹,聆听他的教诲?置身维系的佛事活动,还有谁能感知他的音容,实践他的智慧?《佛陀纪事》将为你讲叙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作者简介
朱岩:男,浙江海盐人,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商业美术系。现受聘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讲授心理历史学、佛教东渐史等课程。     1980年代末开始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儒、释、道及先秦诸子的学说均有涉猎。1994年开始定向研究佛学,小有所成,多次应邀讲解大、小乘经典。近年开始钻研原始佛教,并致力于专著的写作。所著《告诉你一位真实的佛陀》2006年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媒体推荐
《佛陀纪事》把佛陀作为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佛学修养和历史知识的结合,使本书中的佛陀获得了一个比印度本土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这里,东西方文化的同异得到有趣的对比,无论是曾经对佛陀略有所知者,还是刚刚对中印文化产生兴趣者,都会感到一丝惊喜。作者的旁征博引令此书妙趣横生,看起来“佛教往事实录”系列图书确实值得一读。   ——王志远(佛学学者、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关于释迦牟尼,我们听到太多的神话或者废话,以至于对理解这位伟大的觉者失去了信心!朱岩先生的《佛陀纪事》结束了这种情况,使我们对释迦牟尼感受到了人的亲切和可以理解,为此令人欣喜!   ——李亚平(历史学者、《帝国政界往事》作者)   释迦牟尼的伟大举世无双……我们更容易用幻想夸大他,但是,这种夸大反而掩盖了释迦牟尼的真正伟大。实际上,释迦牟尼探索宇宙真如的过程中,也有苦难甚至是绝大的困难,也有偏差和犹豫,而他突破了这一切,获得了最后的正果,这才是释迦牟尼的真正伟大之处,这才是我们最应该知道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朱岩先生的《佛陀纪事》不失为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非常值得看!   ——朱建军(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繁华落尽,乃见真淳。寻觅了悟之性,必知佛陀为谁!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知名历史作家)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图书目录
引子   壹 神秘国度中的诞生   残酷的现实与优美的神话   互不相识的圣人们   土著人的王子   白色帝国的崩溃   贰 披枷戴锁的王子   他与众不同   苦闷难以释怀   上下求索   风云激荡的年代   叁 苦行与漫游   古老的习俗   家族的圣人们   难行路上的苦行僧   菩提树下的孤独行者   肆 人们叫他释迦牟尼   此道逆潮流   过去时有佛出世   沙门行者的典范   佛法无视神通   不同的佛教   比丘的精舍   伍 导师麾下的僧团   家乡的弟子们   僧团的戒律   辩论是一种智慧   导师的魅力   谈玄说妙不是道   陆 埋在地下的记忆   孔雀家族走向辉煌   毁灭之神阿育王   征服不再有战争   忏悔的力量   刻在石柱上的法敕   “法鼓”震撼欧亚大陆   一个时代的结束   柒 远离神界的涅槃   质疑佛经   有关生死的讨论   自己是最后的岛屿   涅槃的真相   尾声   参考书目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文摘
由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印度人一直认为,这里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世界。北面的雪山是世界的屋脊,高亘而不可逾越。三面环海,让人觉得已到了世界的边缘。虽然这块土地在历史上很少被统一,但古印度人很早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盼望有朝一日能出现统一这个世界的转轮圣王,这种理想在印度早期的史诗中,经常出现。这些半神半人的伟大君主的形象一直根深蒂固地留在世代印度人的记忆里!因此,几个世纪以来,任何一位有实力的国王,都在梦想着这个称号。后来,佛教也在其学说中宣传转轮圣王的思想。   所不同的是,佛教所宣称的转轮圣王不是依靠武力实现对世界的征服,而是强调以“正法”(佛法)实现对国家的治理。佛教赞扬在转轮圣王领导下的太平盛世,《长阿含·世纪经》曾如此描述:“地平如掌,无有沟堑坑坎;百草常生,无有冬夏;自然粳米,不种自生;男女止宿树下,寿命千岁。”这显然是一种理想化加神化的境界,欠缺合理性。比如“地平如掌,无有沟堑坑坎”,按照常识理解,这样的大地上既不会有河流,也不会有湖泊。那么“自然粳米,不种自生”就成为真正的神话。“止宿树下”的生活,显然与印度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原始习惯相关。但就其描述本身来讲,佛教同样希望建立一个平静、祥和、物质极大丰富的理想世界。在后期大乘经典中,更有诸多不同“佛国土”之说,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个自然环境极其优雅、物质极端丰富的理想世界。   既然大象可以做梦,小蚂蚁自然也可以。净饭王就是这些“小蚂蚁”中的一只。据佛经记载,他对悉达多王子的希望,就是他能够成为真正的转轮圣王。佛经中那些大师们对王子前途预测的记载,正是“蚂蚁”梦中变“大象”心理的真实写照!看来,这种梦境,不光净饭王需要,那些后世神化佛陀的弟子们也同样需要。可能是因为他们太想把这位导师,由人变成神的缘故吧。净饭王就是在他理想“梦境”的引导下,开始精心安排儿子的学业。他到处寻找德高望重的教师,对王子进行严格地教导。   王子开始接受婆罗门的正统教育。他首先学习了传统经典《吠陀本集》,其中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也称作四吠陀。这是早期婆罗门思想的主要学说,《梨俱吠陀》、《婆摩吠陀》是一些赞美“神”的诗歌和祭祀歌曲,共1600多首;《夜柔吠陀》记载的是各种祭祀仪式的仪轨,其中有祭亡灵、祭火、祭新月、祭满月等仪式;《阿闼婆吠陀》收录的都是咒语与巫术。此后,他又开始学习婆罗门《梵书》及后期经典《奥义书》。《梵书》是对祭祀的思辨性内容,而《奥义书》原意为师生近坐,由老师向学生秘密传授有关梵的思想。因为吠陀思想都是天神的启示,具有很深的秘意,所以必须秘传秘授。很显然,这种秘密思想与释迦牟尼后来传播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知道,“秘密思想”始终被他排斥在教法之外。其教法中,更没有秘传神授的内容。因为在他看来,真理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是可以言表的,甚至是可以拿出来辩论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秘密思想”在1000多年后,被引入佛教系统中,最终形成一个势力庞大的教派。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论。   此外,释迦牟尼还学习了声明、符印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等,这“五明”是指5种学问。声明是指文字、音韵学、修辞学等,相当于今天的语言、语法。当然,这是指梵文语言学的范畴,婆罗门教仅限于使用梵文。因为他们深信,那是神的语言。符印明指的是符咒、手印之类的学问,属于“秘密教”的范畴。内明指婆罗门教关于梵我的知识,是一种通过禅定等手段,启发内智的学问。医方明是指医学、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即工艺制作技术与技巧,包括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据记载,王子天资极高,不管接触哪种学问,都会很快掌握,并超过他的老师!少年时的他,已通晓“六十四种书”。据说,他还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在历次比武中,总是得胜。传说他曾在一次比武大会上,徒手制服过一头狂躁的大象。   如果经中的汜载可信的话,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此时,他还年轻,推算起来不过十四五岁。如果再经历10年左右的历练,做一个好的国王应该不在话下。但为什么他还是选择了预言中另外一条路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那些大师们如出一辙的预测结果,好像暗示了王子如若不出家,一定能成为转轮圣王。这种“不是……就一定是……”的公式性的暗示,2000多年来一直误导着人们。好像将成佛或成转轮圣王这两种结果,放在了本来并不均衡的“天平”上。如果出家成佛,就必定是以放弃转轮圣王作为代价,这一点恐怕连释迦牟尼自己都不会相信!   晚年的时候,当得知拘萨罗国王毗琉璃将要进攻迦毗罗卫国的消息后,年近80岁的释迦牟尼,来到半路坐等。在琉璃王大军卷起的滚滚尘土中,释迦牟尼深情地说道:“亲族之荫,胜余人也!”意思是:亲族就像大树的荫凉一样,可以遮蔽炎热的太阳,胜过所有其他的人。言外之意,如果释迦族被灭亡,他就失去了亲族的保护,这种保护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琉璃王和他的父王两代都曾皈依到佛陀的门下,成为佛陀的俗家弟子。在这种情况下,佛陀亲自来到半路阻止,虽然这种非暴力的阻止对于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来说,简直微不足道,但琉璃王自然不能硬来,多少要给佛陀留点面子,于是宣布暂时退兵。此时的释迦牟尼,是在以个人的威望,挽救他的国家。但是灭族之灾最终还是发生了!据记载,在那一段亡国灭种的日子里,释迦牟尼曾头痛多日。这件事情本身,倒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释迦牟尼,和他对于国家、民族无法割舍的真爱!   释迦牟尼出家,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国际”型导师,在受到当时敌对各方首脑一致尊重的情况下,四处奔走,反对战争、宣传和平,尚且不能阻止相互间的战争,甚至连自己的亲族都无法保护,如果坐在本国的王位上,或许就更没有办法!所以,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也是促成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成道后曾不止一次地对弟子们谈到“国土维危”、“国土危脆”等,以告诫他们“万法无常”的道理。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转轮圣王的神话。   满腹的学识,加上强壮的身体,并不能使释迦牟尼感到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是人生的大问题。现成的知识,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使他更加喜欢独自静静地思索。与同龄人之间的巨大反差,引起父王的注意。他总是能从年少王子的脸上,看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不喜欢欲乐而喜欢沉思。他真的很怕王子因为对世间痛苦的体验过早、过多,而去思考这个年龄的孩子所不该思考的问题!可王子恰恰走的就是这条路,他不仅思考了很多,而且思考得非常深入。   那个时代的印度人,似乎对人生问题都很敏感。无论婆罗门,还是当时流行的沙门行者们,似乎都对这一命题表现出异常的兴趣。有的人甚至耗尽一生的时间,通过各种苦行,来完成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以求得最终的解脱。净饭王绝不想让他的儿子,过早地走上这条路。他还想借助这位王子,完成他的伟大“理想”。因此,他决定用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填满王子的生活,让他沉溺于欢乐享受中,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抛弃掉!(P45-49)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后记
释迦牟尼灭度后,他所创立的僧团,遵循他的教导维持了100多年和睦相处的状态。100多年后,这个团体由于对导师教法的歧见,开始分裂为上座、大众两个对立的部派,称根本二部。   随后的100多年里,分裂进一步加剧,先后分成18部(或说20部),称技末部派。   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南亚和中亚两个方向传播。   公元前后,大乘佛教的最初团体“菩萨众”出现。   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   公元1世纪,大约在佛陀灭度500年左右,大乘中观学派兴起。大乘佛教学者龙树、提婆及其弟子们,将中观学说推向颠峰。因为内部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后来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   公元2世纪,佛教由中国传入越南。   公元4世纪,佛教由中国传到朝鲜。   公元4世纪-5世纪,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   公元5世纪,佛教传入印尼的苏门达腊、爪哇、巴厘等地。   公元5世纪-6世纪,佛教传入扶南(今柬埔寨)。   公元5世纪,大约佛陀灭度900年左右,大乘瑜伽行派兴起。其学者无著和世亲及其弟子们创立了唯识学派,并将其大乘瑜伽行派的哲学理论发扬光大。   公元6世纪,佛教由中国经朝鲜传到日本。   公元7世纪以后,大约佛陀灭度1000年后,秘密教(佛教密宗学派)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成为密教坚实的理论基础。   公元7世纪-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地传入西藏。   公元9世纪以后,大约佛陀灭度1200年后,密教开始广泛盛兴,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   公元11世纪起,大约佛陀灭度1400年后,伊斯兰教随同阿拉伯人的侵略进入东印度各地。   公元12世纪,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   公元13世纪初,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扩张,佛教在印度彻底消亡。   公元19世纪末期,佛教在印度沉寂了700多年后,又从斯里兰卡传回印度,佛教开始在印度小范围内复兴。   公元19世纪-20世纪,佛教传入欧洲、北美。
佛陀纪事:告诉你一位真实的释迦牟尼序言
公元前565年的某一天,古老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美丽的印度河之滨,森林覆盖着的广袤土地上,一个叫做迦毗罗卫的小国,迎来了它新生的王子。   29年后这位王子仿效当时流行的出家生活,离开家进入森林寻求真理。   经历了6年拜师、苦修及禅定的生活后,他宣称自己已经证道,并承袭历代古佛的道统,成为彻悟万法的佛陀。   此后49年的时间里,他不遗余力地宣讲他的教法,直到80岁时在森林中安详离去。历史似乎在此时此地永远地关闭了镜头。   2500多年后的佛教寺院里,佛陀释迦牟尼的形象,被人们用最上等的材质、最精致的工艺塑造出来,那安详静默的背后,却透射出冷冰冰的孤独感。因为那位有血有肉的人间佛陀,已经远离我们。在我们面前的,却是高高在上的“神灵”。他默默地接受着世人的礼拜、祈祷,甚至各种无理要求。他已经麻木了,完全变成了偶像。然而,凝视他那半睁半闭的眼睛,谁又能追忆当年佛陀那双睿智的明眸呢?他已离我们远去,就像定格在2500多年前的那个永恒的镜头。   可叹!现在的我们,要想追随他的足迹,聆听他的教诲,已不仅仅是读几部佛经就能够做到的了!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