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九一八前东北军编制事变之前,东北军到底有多强大

11被浏览937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九一八事变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
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1919年,解散于1945年8月。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中国东北军
东北军是指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地方军,前身为大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军。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奉军被中央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兵力约30万。统帅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能否与关东军一战?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VS日本关东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东北的东北军接受蒋介石(一说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不抵抗而致国土沦陷的历史让人感觉耻辱,那么,当时的东北军战力究竟如何?如果殊死抵抗,关东军侵占东北的计划会得逞吗?强国论坛采访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冯玮。据冯玮介绍,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由于经过了中原大战以及原先家底比较厚实,人员比较多,在华北地区驻扎11万人,在东北地区驻扎20万人,再加上29军,总兵力在40万人左右。关东军的部队在九一八事变前也就是一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大队,总共是1.04万人,其他可以动员的军事力量,包括在乡军人(即退伍军人)一万人,警察三千人,加起来总共三四万人左右,绝对不超过五万人。也就是说,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毫无疑问,东北军是占有着明显的人数上的优势的。
&&&&专家:若“死磕”关东军,东北军有可能获胜
&&&&冯玮:如果“死磕”,根据实力对比,最终结果东北军有可能获胜,因为它实力好几倍于日军,至少从人数上说多很多。但是有一点情况需要补充,根据绪方贞子《满洲事变和政策的形成过程》中的记述,虽然东北军人数很多,但是有十几万在关内,来不及马上调往东北。因此,东北军人数虽然是几十万,但是不能把它全部算成可以马上抵抗日军的部队。但是,即便如此,关键仍在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也就是说没有“死磕”。如果“死磕”的话,应该说结果难料,至少不会溃败得这么惨。至少能有效顶住日军的进攻,怎么也撑一下吧。
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九一八事变如何影响日后战局?
&&&&日本:九一八事变后认为中国不堪一击
&&&&日本从 “9o18事变”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包括它的陆军什么资料,都显示说中国国家四分五裂,国民党腐败,军队没有军纪等等,这是最终使它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敢于不断地在中国扩张侵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点,它确实也是为日本的二战期间的疯狂打下了伏笔和坚实的基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的起因也和“9o18事变”密切相关。因为在号,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了赫尔备忘录,等于是最后通牒,提出四项要求,都是和“9o18事变”直接相关的,或者和中国直接相关的。第一个就是退出所有的中国领土,第二个,只承认国民政府政权,不承认汪伪政权,第三个,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第四,不缔结将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三国同盟条约。
&&&&东北资源支撑日本继续扩大对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19.5万余支步枪,5500挺机关枪,1650余门大炮,5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以及大批的弹药、器械、医药、物资等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侵华占领东北后对东北工业资源的掠夺是多方面的,但其重点是掠夺战略物资,特别是钢铁、煤炭和液体燃料等等。1931 年以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伪满统计,1931年为54.2 万吨,占日本进口总数的71%;1932 年为82.2 万吨,占进口的83%;1933 年为95.3 万吨,占进口的81%;1934 年为114.9 万吨,占进口的77%。
&&&&除此之外日本还对东北煤炭的大肆掠夺,“九o一八”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煤炭逐年增加:1932 年为1703 万多吨,1933 年为1885 万余吨,1934 年为 2055万多吨,1935 年为 3127 万余吨,1936 年为 4214 万多吨,1937 年达5266万余吨。在日本进口煤中,东北煤占70~85%。这些物资运回日本后,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为日后全面侵华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何没在东北发现大油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开始对日进行石油禁运,而当时美国是日本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开动了战争机器的日本由于没有战争所必需的石油资源,最终选择铤而走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几十年以后,中国宣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庆发现大油田,日本人当年为什么没有在东北发现油田?
&&&&据冯玮介绍,当年日本在东北找油田肯定是找过的,只是没有找到,因为当时的勘测手段和现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曾在原东清铁路沿线的牡丹江、辽宁锦州和阜新、内蒙古的扎赉诺尔以及河北省的丰宁一带寻找过石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最终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
&&&&而对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地质大师黄汲清则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理论(陆相生油,资源地学术语,是指陆相沉积条件下的石油资源形成过程。编者按),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却没有找到油田,他们找油技术比我们先进,为什么没有发现,而我们只用了五年就发现了大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这是日本人没能找到大庆油田的另一种解释。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小松直干也认为,除了勘探的范围、密度不够外,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和探矿技术的问题”。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石油资源短缺是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原因
面对苏军,飞扬跋扈的关东军为何不堪一击?
&&&&1945年苏军发动“8月风暴”,8月9号起对日军发起攻击,在一周的军事行动中彻底击垮了日本关东军。面对苏军,为何曾经在中国飞扬跋扈的日本关东军如此不堪一击?
&&&&冯玮认为,此时关东军已经今非昔比,不是鼎盛时期的关东军。1945年苏军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关东军38个师团全部是二三流部队。日本军队根据战斗力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种师团当时主要在太平洋、缅甸、菲律宾,对美和英军作战;乙种师团主要是中国战区,和国民党、共产党军队作战。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主要是一小部分的丙种师团以及丁种师团。丁种师团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老弱病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所谓的满洲国在当时是属于战略后方, 30年代初的时候日军甲等师团,关东军至少占了三分之一。但是,1945年的关东军38个师团里,除了两三个是正规师团,其他很多都是紧急征召的,有的刚征召2个月,还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战术科目训练都还没有进行。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两三万人。苏军能俘获近60万关东军并将他们押送到西伯利亚,这也是重要原因。
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出兵中国东北并击溃日本关东军
以史为鉴:现在的日本距军国主义到底有多远?
&&&&专家:日本的侵略本性由地缘和文化决定,根深蒂固
&&&&冯玮:日本对外侵略的本性是根深蒂固的,从它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日本地窄人广,人口密度非常高,资源非常贫乏,为了满足它的生存,具有一种对外扩张的本性。事实上日本这个国家就是在不断地对外扩张当中形成的。9世纪、10世纪的时候,今天日本的关东地区,仍然是非常蛮荒的,现在的日本就是在对外扩张中形成的。另外从文化上来看,日本有一种称作为日本国魂的东西叫武士道,日本举国称颂的武士道,概括起来就两个词,一个是切腹,一个是复仇,切腹就是自杀,复仇就是杀人。
&&&&专家: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已经铲除,但思想依然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开始研究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使它不再成为战争策源地。美国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产生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一军万民的极端民族主义,二是过度悬殊的贫富差距。美国通过改造日本天皇制度,制定和平宪法等措施打破了一军万民的体制,又通过经济民主化的三大举措,降低了日本的贫富差距,目前日本基尼系数只有0.24左右,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以上举措,基本铲除了军国主义产生的制度土壤。但是由于天皇制的保留,导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缺乏一个深刻的反省,这也为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埋下了祸根。冯玮认为,今天的日本不等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本身作为一种体制已经基本上被铲除,但是它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
相关链接:
(本期责编:代睿、张庆成)
评论首页&&&&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和关东军各有多少部队驻扎在东三省
九一八是近代中国永远的痛,不抵抗的政策造成百万国土数月之间沦丧敌手。那么,九一八之前,张学良究竟有多少东北军驻扎在东三省,而日本关东军又有多少呢,如果两军硬碰硬对打的话,战果会如何呢?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后,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骑兵3个旅及炮兵、工兵等)分驻在平津一带。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关内部队差。由于东北军政当局历来是反共反苏的,特别是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在兵力部署上主要是用来对付苏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具体驻地是:辽宁驻军: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驻沈阳;独立第12旅张廷枢部,驻锦县;独立第20旅常经武部,驻郑家屯;骑兵第3旅张树森部,驻通辽;省防一旅于芷山部,驻山城镇;省防二旅张海鹏部,驻洮南;公安总队(由原第20师改编)黄显声部,驻沈阳;辎重教导队牛元峰部,驻沟帮子;东北空军、海军及宪兵司令部,均驻沈阳;吉林驻军:独立第21旅赵芷香(后张治邦接任)部,驻宁安;独立第22旅苏德臣部,驻双城;独立第23旅李桂林部,驻长春;独立第24旅李杜部,驻依兰;独立第25旅张作舟部,驻吉林;独立第26旅邢占清部,驻哈尔滨;独立第28旅丁超部,驻哈尔滨;骑兵第4旅常尧臣部,驻农安;省防第1旅孙鹤喜部,驻方正;省防第2旅王绍南部,驻蛟河;炮兵第10团穆纯昌部,驻长春;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冯占海部,驻吉林;哈尔滨特区公安大队王之佑部,驻吉林;山林警备队赵维祥部,驻延寿;黑龙江驻军:
“东北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 张作霖与原配夫人赵春桂(生有一女两男: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
&来源:煌煌镇灵歌
李达()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来源:煌煌镇灵歌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
&来源:趣历史
矗立在海底深处的巨大人像 考古学家发现一个古埃及城市Heracleion,几个世纪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传说,赫罗多德提到的非凡财富的城市...
&来源:元气小强
关于1955年授衔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以萧克的资历,授予上将军衔确实有点低了。
&来源:煌煌镇灵歌
锦衣卫是大家都熟悉的明朝特设机构,由此还衍生了许多影视作品。其实,明朝实施的是卫所制度,还有很多“**卫”,比如山东青岛的灵山卫、鳌山卫等。
&来源:陈年老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不断出兵占领我领土,枪杀我边民,越南的扩张主义行径激怒了中国。
&来源:煌煌镇灵歌
1 / 13 这是一组美国记者跟踪拍摄的东京审判的全程照片。东京审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审判,历时最长...
&来源:飞春读传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知道军国主义的狂热、走火入魔、祸害邻国,知道日本鬼子的精良军备和动不动切腹自杀的战斗力...
&来源:飞春读传
很多人认为满人与汉人很像,不好区分。实际从眼睛上就能看出来。汉族比较纯的血统眼睛是马来眼,满人和蒙古人是蒙古眼。
&来源:满族文化网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老照片重现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丢弃武器——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老照片重现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丢弃武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九一八事变以前张学良的东北军有多强,张作霖的毕生心血
当年的奉系是有多强。
日军在盘点冲锋枪 粗略估算,日军缴获的东北军武器弹药数量如下: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3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火药约40万磅。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军装备精良。由于东北军高级将领中弥漫着武器至上的观点,除东北军兵工厂自造装备外,还大量从国外采购先进装备。因此,有些装备被日军缴获后,连日军自己也大吃一惊。本组图片反映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张学良东北军所装备的强大武器装备情况。
东北空军是奉张张作霖倾注心血、苦心营建的航空作战力量。全盛时期装备飞机近300架,共5个航空兵队。可惜最终全部落入日军之手,结果这些飞机被日军用在与东北抗日联军作战中。
崭新的大炮(炮衣都没摘掉) 事变爆发后,有着“远东克虏伯工厂”之称的沈阳兵工厂和东塔飞机场,全部落入日军之手。这处地方存放着大量现成枪炮,弹药,其数量极多,令日军瞠目结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一八东北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