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一定在伊朗.除了伊朗哪个咸阳机场飞机能降落么降落也会被美国发现

帐号安全提示
即日起穷游网将实行手机绑定实名制,绑定手机后就可以正常使用穷游的写帖、创建行程、点评、足迹、问答等功能。
穷游大洋洲
75天欧亚三国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25天行走在波斯帝国土地上—沙漠绿洲“卡尚”—之庭院深深(6.6日更新12楼)
75天欧亚三国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25天行走在波斯帝国土地上—沙漠绿洲“卡尚”—之庭院深深(6.6日更新12楼)
powered by
写在游记前的话:此文为“75天欧亚三国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系列连载的第三段行程——25天心灵的感悟“行走在波斯帝国土地上”一个本来计划去15天的国家,可是游走下来却可以另我选择续签,最后竟然另我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上走了25天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另我在境内花钱花到身无分文的国家,更是一个另我不能再继续前往它国的一个国度。对你我只能用爱恨缠绵来形容走在你神奇国土上的感觉。本文也将会以城市连载形式讲述我在伊朗25天独自游玩的辛酸经历、神秘的国度各城市风光、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当然少不了的是这个神奇的国度为什么能另我任性的选择了续签,又为什么阻碍了我继续前往亚美尼亚和以后的行程,最后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了5美元的惨痛经历。1、如对伊朗行程感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游记不定期的更新2、如想回顾第一段31天俄罗斯之旅的话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进行阅读3、如想回顾第二段20天土耳其之旅的话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进行阅读*****************相关游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相关相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拜火教文化的中心——亚兹德32、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33、伊朗东部商港——阿巴斯港34、海湾咽喉之处——霍尔木兹岛35、伊朗东南部最大城市——克尔曼36、伊朗和中东著名旅游胜地——马什哈德37、38、
**25天心灵感悟“行走在波斯帝国土地上”**三十六、初到德黑兰“狼狈不堪”的日子&日& 星期日(上午) & 天气:晴&& 温度:23至28℃昨晚(4月18日20:00)刚到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Atatürk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T)换登机时就出事了。这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会在Atlasglobal这家航空公司会发生事情。记得当时我是想买马汉航空的机票去德黑兰的,但又担心我什么都没有(签证、回程机票、行程单……)他们不让我登机。最后由于出票太晚买不到马汉航空的票,所以买了土耳其Atlasglobal这家航空公司的票。其实当时我想到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你们根本没有权利不让我坐这趟飞机,即使我没有签证、回程机票、行程单…….但我是中国人,根据中国与伊朗的出入境管理条例我是可以到德黑兰再办理落地签的。假如我在德黑兰拿不到伊朗签证的话,伊朗海关可以将我遣返回中国。这个你们大可以放心,我是不会原机返回伊斯坦布尔的,我是不会占用你们马汉航空的资源。因为我买了你们的机票,所以你们必须让我登机,你们没有权利不让我乘坐这趟飞机,阻碍我的行程。如果你们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请帮我致电中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馆,让他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记得当时换登机牌的工作人员用一番很流利的英文问我:“请出示你的签证、回程机票、行程单?”我用一口非常不流利的港式英语回答她:“我没有准备这些东西,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可以到德黑兰后再办理落地签证(Visa Upon Arrival、Landing Visa)。其实当时我已将落地签证这一词讲错了,讲成Arrival Visa,谁知她还是听明白了。工作人员:“那你出示一下你的回程机票吧!”我:“我现在还没有买回程机票,因为我还确定我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式离开伊朗,有可能从伊朗坐飞机回国,也有可能从伊朗陆路到格鲁吉亚,又或者去其它国家,这个我现在也说不清。”工作人员:“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将不能乘坐我们的航班。”我:“Why?Tell me why?”工作人员:“因为你什么都没有。”我:“麻烦你找个中文翻译给我,我不会讲英文。”工作人员:“对不起,我们没有中文翻译。”我:“Please,Call your manager come here,I need help.”叫经理来其实我就是想把我想了很久的那番话对他说,因为我认为只有他才会明白我的问题。假如这个值班经理不能为我解决问题的话,我是会一直要求再见上一级领导的,直到找到当天航空公司最高领导为止。我不能确定我的这个事情是否可以解决,但我必须这样做,我一定要据理力争,这就是我出门在外的处事方法。工作人员:“那麻烦你到旁边等一下,我叫他来处理这事,我先处理后面的乘客。就这样工作人员用对讲机与她的经理陈述的问题,我只好在旁边等着。其实我当时已经看到她的经理就在旁边,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我们的对话后反而走开。开始我真的以为这样我会出大麻烦的,心里实在是很怕很怕,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发生的事情。谁知没过10分钟我就看到工作人员收到她经理的指令,然后就叫我过去换登机牌了。真的是谢天谢地,由于我的坚持终于过了这关,简直就是好人一生平安啊!不过到了德黑兰后还有更大的关等着我去过呢。经过4个半小时的航程,飞机准时在伊朗时间03:00降落在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Airport,IKA)。而我却傻傻地跟着人群走向出关口,准备过关交钱(因为我以为伊朗的落地签和当年我在斯里兰卡、尼泊尔的一样都在出关处办理)。谁知走到出关处时那官员却告诉我落地签要到办公室那边办理,同时他还问我“为什么你没有带头巾的?”当时我楞住了,头巾?我哪有啊,我都不知道去伊朗要带头巾的。这下死了,你叫我到哪里找条头巾出来呢?这都怪我准备得不充分,根本没有了解到这方面的情况。因为我一直误认为外国人是不需要带头巾的,因为当年在巴基斯坦游走的时候也是说要带头巾的,但就没有强调外国人必须要带,以自愿为原则,可带可不带。在土耳其的时候也一样,所以在伊朗我也理所当然的误认为外国人不需要带头巾。于是我只好对官员说:“Don't worry,I can buy! 请放心,虽然我现在没有,但我一定会买一条头巾带上的。”当我来到签证中心时已看到同机的各国人士在这里排队了,观察了一番后也跟着排队,谁知道排到窗口的时候官员却对我说要到对面拿个表才可以过来这里办签证。到对面后我都不知道要拿的那张表是什么(因为是全英文的,看不懂就对了),反正只看到要交钱12欧或15UDS,在这个时候就算天价表也得交(其实我猜到这个应该是一份入境的保险单来的)。交了钱后,官员拿着我的护照输入资料把表打印后交了给我。然后我拿着表回到对面的窗口办签证,先拿表填,填好后连保险单一同交给官员。没过多久就有人叫我去100欧,然后马上盖了个签证章,什么都没有问这个落地签就下来了。真的是无法想像伊朗的落地签手续这么简单,看来以前我真的是想得太多了,简直就是“庸人自扰”。但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在网上流传着伊朗的落地签是如何如何的难办,必须要拿到伊朗大使馆的签证号(返签号)和去大使馆取签证贴纸,签证号申請需要通过伊朗境內的代理机构(55欧)......和一切很多不利的传言,所以才会造成我在来之前(土耳其的行程当中)想得太多了,而且有很多时间我的思想负担都很重很重,晚上醒来就想这个问题,甚至有时候想放弃这段行程。现在看来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网上的资料只能用作参考,并不能当真。现在伊朗的落地签有钱就不是问题了,和在国内签的分别是:贵了200RMB和少了15天签证期(国内签发的是30天逗留期,落地签只有15天)。出关后急急忙忙到大厅取行李,只见4条传输带上都看不到我的行李,然后到处问人,但都没有人知道。最后发现行李被扔到一边去了,看来是我办手续办得太久,这件行李没人认领而其它航班的行李也到了,所以工作人员就将它扔到一边。行李找到了,接着就去information问一下怎样坐公交车到市区。来到咨询处后首先问了一下如果女人在伊朗境内不带头巾是否有问题?谁知答案是:非常有问题。这次真的吓S我了,简直烦S了,诺大的一个机场连个卖头巾的商店都没有,那只能到市区才买了。其实在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是没有公交车或机场大巴可以直达市区的,只能打出租车。再者嘛只能打出租车到最近的霍梅尼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到市区,但到了市区后我还要找我订好了的旅店,而且价格也不是差得太远。算了这么麻烦,而且我的行李也很重,带着它转来转去也很麻烦,还是直接打车去旅店。做完这件事后又回到二楼况换处换汇,当我在兑换处时有一个讲中文的中国女人走了过来和我说话。她首先问我:“你为什么不带头巾啊?”我说:“我不知道来伊朗是一定要带头巾的,我认为是以自愿为原则的,可带可不带,所以……”她接着说:“我先生说女人在伊朗不带头巾是要被抓去坐牢的。”我说:“没有这么严重吧,我就不是太信了,我是外国人不会有问题的,顶多是教育几句。”然后我接着又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你是来这里工作或旅游的?”她说:“不是的,我是加拿大籍华人,我先生是加拿大籍伊朗人,我这次是跟她来伊朗探亲。”“但我觉得这个国家很可怕,不敢一个人到处走,一直都是跟着我先生的。我在那边看到你好像是中国人,而且没有带头巾,所以过来提醒你一下,叫你小心。”看来我又遇到好心人了。她又说:“其实我有很多条头巾,可以送你一条,但都在行李里面,现在都办托运了,没有办法给你了。你自已一个人出门还是要小心一点的。”我说:“你现在就离开伊朗回加拿大了吗?”她说:“是的,等一下上飞机,我先生叫我了,我要走了。”&离开兑换处又走回一楼的咨询处再确认一点事情,就在这时候有个中年的中东妇女向我走了过来,向我递了一条黑色的头巾,她明显不会说英语,但从她的动作中我能明白到,她见到我没有带头巾,明显是要把这条头巾送给我。当时我差点要痛哭流涕了,简直是人间有真情啊!看来我出门的运气真的很好很好,处处都可以碰到好人。不过我这人出门一向运气都很好,说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还亲自帮我带上这条头巾,最终头巾的风波才告一段落。本来我想给1元人民币她作纪念的,但她怎么也不要,最后我只能拥抱了她一下,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然后她在我额头上吻了我一下,以表示祝我一路平安。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这么一个短短的场景,就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其实当时我看到旁边有很多人在围观的。带着她的祝福我走出了机场,准备坐出租车到离机场45公里外市区Mashhad Hotel(No.416,west Amir Kabir St,Tehran,+98-21-,)。这个当地人开的旅店被称为:“吊丝的天堂”,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到来自各国的吊丝,和他们交流一下旅游的心德。从入关、办签证、咨询、换钱、跟人交流到现在基本用了2个小时,现在是4月19日05:30我走出了机场。在机场到市区的出租车基本是650000IRR=140元左右,价格再也讲不下来了,45公里的路程价格应该算差不多了。一路上没有怎么跟司机交谈,因为根本交流不了,我和司机都不会英语,在谈价钱的时候都是按计算机的。一路上我只顾着看导航(GPS),看司机有没有走错道,伊朗的司机到底老不老实,会不会像印度的司机那样坏(不懂装懂)。一路上没出什么差子,就是到了市区后司机好像找不着路了,把我拉到另外一个高级酒店去了。但我看导航不对劲,并不是这里,于是我把导航给司机看,告诉他他走错了,我要去的旅店是在前面还没有到,因为我用的导航是英文加波斯文的,所以司机绝对能看得懂。最终在一番周折后,司机终于把我拉到了目的地,“吊丝的天堂” Mashhad Hotel。这时刚好07:00,走到前台服务员还没起床,在我用力敲门之下他终于醒了,这人英文不错,现在反而是我的英文不够他好了。一番交流下他找到了我的订单,以12USD的价格入住了一个双人间(洗手间公用,不含早)。本来我想问有没有混合房的,谁知道在这家旅店里只有男生的床位房,没有女生床位房,更加不能混房住。伊朗的房价真TMD的贵,真是有一种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幸亏再烂的房我都住过,这里的房间已经不算差了。
又是一篇烂尾楼
回复 @展开引用收起引用
又是一篇烂尾楼
你未免太快下结论了,才刚开始写的游记,又怎么可能是烂尾楼呢?而我可是从来都不盖烂尾楼的。可能你刚来穷游还不知道穷游写游记的方法吧!!
三十七、初识德黑兰的两天两夜&日& 星期日(下午)&& 天气:晴&& 温度:23至28℃&由于整晚的夜机和一夜未眠,再加上一路出关、签证、了解情况……人的体力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基本上住下后洗了个澡倒下就睡了,都不知道睡了多久,起来后已差不多中午了。是时候要出去逛一下了,一出门就是列日当空,那个热实在另人受不了,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原来我住的地方靠近摩托车批发市场。&我沿着批发市场按着导航的指向先向“古勒斯坦宫(Golestan Palace)”走过去,从我住的Mashhad Hotel走过去不是很远,十来分钟就到了。途中经过一个小店看到很多伊朗人在里面吃午餐,我也跟着进去,谁知道伊朗人自制的汉堡(30000IRR=6.2RMB)是这么难吃的,吃了一半我就不想吃了,只见那些伊朗人还吃得津津有味。&一路上也经过几家银行,看了一下提款机,果然提款机上一个国际标志的提款工具都没有,看来只本伊朗本地的卡才能取款了,进入了伊朗才知道还是现金好用,幸亏我的现金还有不少,在境内基本够用。当我来到古勒斯坦宫时才发现原来今天这里休息,那只能明天再来了。然后去对面的“德黑兰大巴扎(Tehran Grand Bazaar)”逛了一下,其实里面卖的基本都是一些生活用品(衣服、头巾、鞋子、装饰品、日用品之类的东西)。在路上发现这里满大街都有黑市换汇的人在兜售生意,随便问了一下价格,果然比机场要高一点。但我没打算在这里换,因为我想去正规的店铺里换。&由于古勒斯坦宫今天不开门,那我只好去下一个景点“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Den of Espionage)”。德黑兰大巴扎就在地铁1号线Panzdah-e-khordad站旁,从这里坐地铁过去,不太远几站路就到了。在地铁站先买了张地铁卡(30000IRR=6.2RMB),方便以后出行到最后我都搞不清这张卡到底可以坐多少次地铁,因为我起码坐了十次好像还有钱还能不断地坐。如果这样说来那在德黑兰买地铁卡坐地铁是很平宜的。刚开始坐地铁的时候我还是傻傻的不记得在这些伊斯兰教国家分男女车厢,而且女士车厢在车尾(当年在巴基斯坦的时候也分男女车厢),于是随便上了一节车厢,却发现怎么都是男人?难道伊朗的女人都不出门?后来才发现女士车厢的存在!这才另我想起当年在巴基斯坦坐公交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没多久就来到了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这是伊朗最独特、必须参观的著名景点,里面包括一座大院和其中一栋两层小楼,如今的外墙上涂满了各种反美涂鸦。而这里曾在日爆发震惊世界的美国人质危机(当时,约500名伊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使馆,并扣押90人作为人质,其中65人为美国人)。这场人质危机持续了444天,直到日人质危机才通过谈判解决。为此,伊朗人付出了被美国人冻结80亿在美资产的代价。201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Argo)”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年的一幕。&1980年自伊美两国断交后,这里就被改建成一所反映美帝霸权主义的博物馆。陈列着当年美国外交人员撤离时未来得及销毁的发报机和通讯设备等。院内还有美军当时试图营救人质,却因飞机相撞失败后,被伊方缴获的直升机发动机残骸。这些都被伊朗人认为是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铁证。目前大院左半部分成为革命卫队兵营。从Taleqani地铁站出来就可以看到满墙的壁画,而这些壁画所反应的当然都是伊朗人民怎么受美帝的压迫和侵害……同时也宣泄了伊朗人民对美帝的憎恨之情。如果门票不是1000000IRR=250RMB这么贵,还是值得进去看一看的,不过我去的时候这里没有开门迎客。而这里每年11月4日有占领美国使馆纪念日,门前会有大规模反美游行。经过一系列的壁画我来到了最著名、最有特色的一幅壁画前面停了下来。其实这幅画就是将美国的自由神像画成一个万恶的骷颅头,而背景就是美国国旗和地图。不知为什么在众多的壁画中这幅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看了这些壁画后真是觉得伊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的这次25天的伊朗行也同样是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完壁画后接着到对面的手工艺品一条街看看,而这里售卖的基本是一些较高档的货品,所以看了一看没什么兴趣就离开了。接着就去一号线上的Terminal-e-jonoub,德黑兰南站(The Southern Terminal)看看开住库姆、卡尚、亚兹德、伊斯法罕、设拉子等地的班车和购票情况。其实从这里到南部一些城市还是很方便的。看完汽车后,接着就去了一个较远的的方“霍梅尼墓(Shrine of Imam Khomeini)”,不过霍梅尼墓也在1号线上的Haram-e Motahar站上。所以今天跑的这些地方都是很顺路的。其实个人认为这个地方没有什看头的,只不过主要是霍梅尼是伊朗国父,在伊朗的影响力比较大,比较出名,而且这里也不用收门票,24小时开放的,所以才慕名前往。都不知道为什么霍梅尼于1989年去世,这座神祠随即开始兴建,但到目前仍未完工。里面一个绿色的小房子内葬有霍梅尼本人和他1995年去世的二儿子艾哈迈德o霍梅尼,现在成为伊朗什叶派的一大宗教圣地。而这个地方是不能带相机进去的一,不过里面除了陵墓外什么都没有了。&从霍梅尼墓出来回旅店的时候天已全黑了,这里周边路人较少,显得有点恐怖,于是我赶快走到地铁站,冲冲往回赶。从这里回到旅店都用了一个多小时,现在已经21:30。在旅店的大厅里我听到有人在讲粤语,那是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啊!于是我马上走了过去,原来里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香港人,他们一起在聊在伊朗旅行的趣事,于是我也走过去搭起讪来。开始以为可以找到同伴,谁知人家是已经是完成了旅程准备回家,而我才刚开始旅程。无奈只能和他们取一下经,就这样我们几个一直聊到深夜才各自回房间睡觉。霍梅尼墓(Shrine of Imam Khomeini):从外观上看霍梅尼墓象一座大清真寺,金碧辉煌,寺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座尖塔,塔高91米,表示霍梅尼91岁去世。72个寺门象征伊历日(日)伊斯兰共和党总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72名烈士。寺内共有124个石柱,柱间距22 米,意指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伊历11月22日)。柱高12 米,表示什叶派有12个伊玛姆。霍梅尼的墓穴安放在寺的正中间,围以铁栏,其子艾哈迈德o霍梅尼的墓穴安放在旁边。目前,陵墓的周围正在修建商店、医院和经学院。 主体陵寝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主体分三层,第一层高42米,纪念霍梅尼于伊历1342年领导反巴列维政权的半争,第二层高57米,纪念伊斯兰革命于伊历1357年取得胜利,中立圆形金色宝顶,顶高68米,纪念霍梅尼于伊历史博物馆68年去世.棺椁以普通白色大理石覆盖,高出台基50百米。在东西两侧,各修一个2.2万平方米的大广场,东边的称烈士广场,西边的称“穆斯塔法.霍梅尼广场”。&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温度:25至30℃&由于昨天聊得太晚,今天10点多才起床,不过一个人走还是很有好处的,想睡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没有这么多限制,想干什么都可以,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但一个人走不好的就是没有人照应,没有人一起玩、聊天、吃饭......11:00多才出的门,第一时间就走去“古勒斯坦宫(Golestan Palace)”。这个园区非常大,里面分了十多个展馆,套票550000IRR=130RMB。而我只买了园区门票150000IRR外加镜厅的门票50000IRR,看来这个古勒斯坦宫的门票还是不平宜的。这里果然明不虚传,光看外面的壁画已经很好看了,更不用说宫殿里面的装饰了。可惜的是由于现在还没有5月1日,所以所有水池里都是没有水,看不到它传宣单张里面图片的景像。本来我只想去镜宫参观的,谁知道由于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看不明售票处上写的英文,更听不明白售票员叫我到哪个宫殿参观。于是就进错了展厅,第一时间进了美术馆(主要收藏伊朗美术作品和工艺品),浪费了那张门票。&在没办法之下准备回到售票处重新买票时却让我见到了一个香港同胞(男),和他聊了两句后,他得知我要去买门票后就问我要不要票,他有买了套票,现在有些馆找不到,所以有票多了出来。于是我给了他50000IRR要了一张票,这也好省得我又跑回大门处买票。拿着票走到镜厅,哗,这里果然非常奢华,到处都是银光闪闪的,可想而知当年伊朗皇室的生活的奢华度。&在这里又遇到了一个香港同胞(女),她更好人竟然将她手上剩下的三张票都给我,本来我不想要这么多张,只想要一张,给回她50000IRR的。当她看到我这样后干脆把所有票都送给我,而且还不要我的钱。开始我还很不好意思的,但她所而觉得没有所谓。因为原来她也是买套票的,但于是有些展厅没有开,有些找不到,不看了,见到我也说粤语,所以将剩下的所有票都送给我,而且还叮嘱我一定要去看,因为这些展厅真的是很值得看。看来我又一次遇到好人了。接着我又去了“池宫(Howzehkhaneh)”、“太阳宫(Shams ol-Emarat)”、“钻石殿(Talar-e Almas)”。果然如她所说的这些宫殿真的很好看、很精彩,可惜有一些宫殿不让拍照。&说来也怪这两天竟然在德黑兰见到6个香港同胞,有些已走完行程准备回家,有些行程才刚开始的。看来香港同胞很喜欢利用复活节假期来伊朗喔。离开“古勒斯坦宫”马上去大巴上附的黑市换汇点换钱,不是我想在黑市里换钱,而是我找了这么久实在找不到正规的兑换点(其实攻略里有写在哪里换的,只是我实在找不到)。在这里换钱另我找回八、九十年代在广州黑市换港币的感觉。而不同的是这里的换汇市公开的,当年在广州换港币是以偷偷摸摸的形式进行的,交易也很神秘。找到买家后,双方都要跑到小巷子里交易,交易后大家都以互不相识的形式回到大街上,然后各自离去。在德黑兰大巴扎一带到处都可以看到手里拿着一叠叠厚厚的钞票和计算机的当地男人,他们见到外国人就问:Change Money!在这里换钱果然比牌价要高一点,而且换得多的话还可以讨价还价。换了150欧(1:36500IRR)和200USD(1:33500IRR)后,感觉自已瞬间成了土豪,因为天天都要拿着几千万IRR上街。现在普及一下伊朗2015年5月的物价1、小面包:5000IRR=0.95RMB;2、一杯红茶、一支200ML塑料瓶的可乐:10000IRR=2RMB;3、一杯果汁、一串鸡肉串:20000IRR=4RMB;4、一个伊朗本土制作的汉堡、一张不知道可以做多少次的德黑兰地铁卡(我最少坐了10次,居然里面还有钱):30000IRR=6.2RMB;5、一杯果汁奶昔:40000IRR=7.5RMB;6、一条最普通的头巾:50000IRR=9.5RMB;7、中东妇女送我的那条头巾:250000IRR=30RMB;8、一份米饭+两串烤肉串(有部分店铺带汤):120000IRR=22RMB;9、半只烤鸡:150000IRR=25RMB;10、德黑兰当地人住的旅店一晚(双人间,公共洗手间,不含早):350000IRR=72RMB;11、机场打出租车到市区(45公里):650000IRR=140RMB&换完钱后都差不多16:00了,于是马上赶去地铁4号线Meydan-e Azadi站“自由纪念塔(Tower of Freedom)”。其实这个塔并不是太特别,但作为伊朗的地标性建筑,必须到此一看的,只是它的纪念意义比它的可观性要高。因为这塔是:1971年建造的,为庆祝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而建,它的建筑风格结合了萨珊王朝(Sassanid)及伊斯兰传统建筑两种元素而建成的。同时它也见证了当代伊朗每一次重大事件,包括伊斯兰革命和众多反美集会。霍梅尼于日返回德黑兰,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此后这里就成为经常举行民众游行集会的地方。虽然网上评这个景点不咋样,但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是觉得它很宏伟大而状观,也是一个很值是细细欣赏的建筑物,而且当晚上亮灯的时候也是很好看的。如果坐电梯到顶层俯瞰德黑兰全景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景观,不过就是上塔的费用有点高(150000IRR)。&从自由塔回到旅店又已经21:30分,一天的行程实在是太累了,而且效率也不高,才去了2个地方,真不知道是我自已磨蹭还是德黑兰实在太大了,所以导致我一天才跑了2个景点。还有“伊朗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Iran)”、“伊朗国家珍宝馆(The National Jewelry Treasury)”、“萨德阿巴德宫(Sa'd Abad Museum)”这几个景点不去了,留着我走完伊朗一圈后回来有时间再去吧,因为明天我就要离开德黑兰去其它城市了,而且还是要十多日后再回德黑兰的。&这晚又在旅店见了一个大陆同胞(男),原来他也在伊朗走了20天左右,准备明天回国。他就可以住在那种6人的混合房(5欧),晚上我们又畅谈到深夜,旅行的人就是这样的无所不谈、无所不交流……&古勒斯坦宫古列斯坦皇宫是一个庞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宫殿建造于1865年,位于德黑兰市中心,有17处宫殿、博物馆和其他建筑,是伊朗首都德黑兰最古老的历史遗迹。Gole是花的意思,Stan是地方,皇宫的入口在一个种满玫瑰的花园的后面,因此古列斯坦也被称为玫瑰花园(Rose Garden)或玫瑰宫。王宫主体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镜厅、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尤其是镜厅,是古列斯坦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此外若干宫殿博物馆,主要的是(“镜厅”之后顺时针顺序):Negarkhaneh(美术馆,主要收藏伊朗美术作品和工艺品);Howzehkhaneh(“池宫”,主要收藏19世纪欧洲列国王室赠送伊朗王室的礼物);Shams ol-Emarat(“太阳宫”,全古利斯坦宫内最高的建筑;里面也就是镜子片);Emarat-e Badgir“风塔宫”(一楼现在是Akskhaneh“照片馆”,放伊朗老照片);Talar-e Almas(“钻石殿”,收藏18-19世纪欧洲瓷器);民族学博物馆。在民族学博物馆和钻石殿中间有纪念品店。不过虽然书和光盘不错,纪念品一般。
三十八、探访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库姆”&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温度:23至28℃&由于昨晚又和旅行的人谈到深夜,导致今天早上起不了床,一直睡到自然醒。醒来看看时间,哗,已经九点多了,太晚了,睡得实在是太晚了,不行要马上出发去“库姆(Qom)”不然都不知道今天什么时候才能到“卡尚(Kashan)”。本来在行程计划中就没有打算去库姆的,由德黑兰直接去卡尚,但后来与几个香港人聊天的时候他们提起这个地方,并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很值得一去,而且也不用你很多时间,早点出发,晚上可以到卡尚住。接纳他们的建议后,再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决定还是要到这里看看。&其实昨晚已将行李收拾好,换了个小背包,把大包寄存在旅店,并告诉老板我将会在12-15天后回来,并叫他留个房间给我。看来他们对这事情都是见怪不怪了,存行李时发现房间里面已经有几个大包放在地上了,看来这就是所有背包客的共同出游方式了。10:00准时离开旅店坐地铁赶往德黑兰南站(The Southern Terminal)。&到站后也没有分什么VIP和普通车了,总之哪辆最先开就买哪辆车的票,60000IRR=12RMB,2小时车程。果然很平宜的价格喔,谁叫人家石油多,就是任性。而且车子还不错喔,座位非常的舒适,仅次于土耳其的大巴(因为没有关WIFI),车上还有男乘务员派发小点心。实在是太累了,上车没多久就睡着了,一直到有人把我叫醒,原来是乘务员查票。乘务员查完票我本来还想继续睡,但已经睡不着了。想了想,糟了,我居然忘了把今天要去的景点和介绍下载下来(现在又没有网络),该咋办啊?下车后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问人也没法问啊!&就在这个时候坐我旁边的伊朗美女开始与我搭讪,看来我的救星到了。虽然我的英文很差劲,但凭着我的想像力和猜测的能力,外加一个翻译软件还是能聊到6成左右的话题,对我来说已经算很不错了。伊朗美女一开始就跟我说:“对不起,乘务员这样做不礼貌,你不要怪他们。”我说:“没关系啊,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做法?”伊朗美女:“你一个人来伊朗,来出差?旅游?……”我说:“是啊,我是一个人来旅游的。”伊朗美女:“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伊朗的男人都很坏,你尽量不要跟她他打交道……”我说:“不会吧,你也说得太夸张了,虽然我来得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伊朗的人都很好啊!”原来这美女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家在德黑兰,去库姆上大学。然后我们又说了一系列关于我这次去旅游的事情、经历,我是从什么地方来到伊朗,然后又要从伊朗去什么地方……当我说到俄罗斯的时候她特别感兴趣,还问我拿俄罗斯的相片看。因为她的一位好朋友找了一个俄罗斯男朋友,但家里人不同意,并且很反对,但这个朋友就很喜欢罗斯男朋友……所以她自已对俄罗斯的事情也很感兴趣。看来伊朗实在是太封闭了,特别是女性,他们都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种情况就等同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最后我告诉她由于我忘记了这个地方有什么景点(这个英文单词都不会说,还是要靠翻译软件翻译过来)的,所以下车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了。她知道我的情况后,马上把这个地方的景点用英文和波斯文给我写了出来,其实这里就那么一个景点“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Qom Hazrat-e Masumeh)”,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后来才发现原来库姆的景点自已一早已经下载在手机上了,只是自已不记得而已,看来我开始越走越糊涂了。&伊朗美女确实是个热心助人的好姑娘,下车后本来她要回学校的,但她还是决定先把我送到“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安顿好再离开。在车站她带着我跟两个神学家一起拼了一辆车到陵园(15000IRR/人=3RMB)。因为这里没有公交车,所以只能拼车或自已打车。只见这两位神学家非常的酷,高大的身材,留着长长的胡须,用白色的头巾把头包了起来,里面一件白色的长袍,外加一件深色的外衣(也是长袍)。这种打扮怎么这么像我在印度的时候见到的锡克教男人的装扮呢?神学家就是不一样,从来不会跟陌生女性搭讪,如果换了其他伊朗男人绝对是话说个不停的。后来伊朗美女告诉我,这里有所很出名的神学院,所以我才会见到有很多这样的人在这个城市里出现,而且他们都是神学院里的学生或导师。在伊朗美女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来到了陵园,这陵园果然是很有气派,在外面还没有进去就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了。如果是游客不是伊朗的进陵园的话必须要找到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才能参观陵园,要不然是不可以进去的。而且女士必须穿上Chador(工作人员会带你去领的)才能内进,陵园内可以拍照,但葬有礼萨的神祠是不能拍照的。如果要进去参观的话只要能说服工作人员就可以进去,如果工作人员不愿意带你进去你也不能进去。不过我觉得也没什么好看的,因为里面只有一个绿色的墓,供信徒去瞻仰。其实在霍梅尼墓已经看过这种墓了。最后伊朗美女把我安全交给工作人员后,便要离开回学样上课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仔细地参观着这座彼具历史感与神圣的陵墓,我参观时一点也不知道这陵园的历史,而我也很坦白地告诉了工作人员我的英文水平。但工作人员还是很耐心地与我讲解,带我到每一个地方参观,从表情中可以看出她介绍得很详尽,基本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停下来与我讲解每一个细节。可惜我的英文实在太差,实在应付不了这历史背景、建筑理念和宗教信仰……这么深奥的英文,但我却很明白工作人员为什么这么认真的与我介绍这里的一切一切,其实就是想向世人展示和宣扬伊斯兰教的魅力和神圣的建筑……而我却对这里的建筑特别感兴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拍了不少照片。大概参观了1.5小时,基本要参观的地方都参观了,我看看时间也差不了,于是拜别了工作人员到陵园附近的广场上逛逛。在广场上看到很多伊朗的家庭在此席地而坐进行聚餐,当他们看到我很好奇地看着他们时,他们会很大方的邀请我一起午餐或送上一些奇特的食物给我,虽然我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接受的他们的好意。当我发现广场的尽头有一座很漂亮的清真寺而又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刚好有两个会说英文的小女孩经过,我干脆叫她们在我的记事本上写下这座清真寺(Emam Hasan Asgari)的阿拉伯名和英文名字,这下就不怕不知道这清真寺的名字了。当我在远处看到清真寺前有很多穿着黑色外套的伊朗妇女在排队时,觉得很奇怪,很好奇地想知道这么多人在排队干什么,于是就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伊朗男人站在高台上发申请表,而很多伊朗妇女伸手争着向这个男人要申请表,然后到一旁填表。出于好奇,我拿出手机在拍照,当时其实我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来伊朗这么久我都不知道原来伊朗的女人是不能拍的,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都怪出门前一点功课都没有做。其实用手机拍了几张后如果我离开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时我的举动还未被人发现。正所谓好奇害死猫,当我拍了几张照片时还想拍下去,于是就拿出相机来拍,但没拍几张后却被一个男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他一手把我的相机抢了过去,然后非常凶狠的跟我说了几句我都听不时白的话。这时我知道自已闯祸了,出大事了,但当时我并不害怕,一心只想把相机要回来,因为我这台傻瓜机里有我一路以来的照片(虽然我还要单返和手机里都有同类型的照片),我可是不想让他们把我的这台相机给砸了的。于是我一直跟着这个男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在他面前装着很很害怕想哭的样子,一直扯着他不放,直到他肯把相机还给我为止。由于在伊斯兰教国家里男女的界线是划得很清楚的(我只能说表面),所以这个男的工作人员不敢碰我,只是用力的把我甩开,而且还很凶恶地对着我大吼大叫,意思应该是叫我放手,不要一直扯着他不放。而我却一直跟着他不放,因为我就知道你不敢把我怎么样,所以我才敢这么放肆。最后我弄得他没办法,他把我带到办公室将我交给一邦女人处置。有一个像领导的女人安排我坐在办公室里,然后用英文跟我说了一番话,虽然我不知道她对我说了什么,意思是什么,我只知道在这里等就是了。大概半个小时过去了,这位领导叫我过去,然后把相机还了给我,对着我又说了一番话,但这次我真的猜不出她要对我说些什么。于是我看了看相机里面的照片,发现她们还是很仁道的,只是把我在这里拍的照片删掉,而没有把我所有的照片都删掉,更加不会把我的相机砸掉。其实我一早就知道自已犯错了,很想跟她说对不起,请她谅我,但由于我实在不会用英文向跟她表达,最后只是一连说了几句:“Sorry”就离开了。离开清真寺后,我没有马上离开库姆,而是去了附近的大巴扎逛了一下,想看看这里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淘,走了一圈后发现这个大巴扎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可淘(里面都是一些当地人需要的生活用品),想想在库姆也参观的差不多的,于是回到刚才下车的地点,准备坐车去卡尚。从库姆到卡尚也不是太远,只要1.5小时就到了。库姆(Qom):库姆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位于今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约 150公里处。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的运动中,库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创始人、已故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以及当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都曾在库姆的神学院任教或学习。&“Qum” 一词的阿拉伯语命令语态含有“起来”之意。什叶派的许多圣训都宣称库姆曾是该派避难的地方。816~817年间,什叶派第八代伊玛目阿里·本· 穆萨·利达之妹法蒂玛·马尔苏玛因探望其兄,途经库姆时病故,后建陵墓于库姆河南岸,称为马尔苏玛墓。 1502年,波斯萨法维帝国宣布什叶派为国家教派,并设总部于库姆。在皇帝的命令下,库姆得到全面整修。马尔苏玛墓饰以花砖金箔。墓北建起礼拜大殿和唤拜楼;并辟有宽阔的广场,以供商贾贸易。库姆作为圣地的名声日隆,及至萨法维帝国时期。如果你刚好碰上“阿舒拉节”,进入库姆城,便看到处处挂着黑布或者旗帜,上面写着悼念伊玛目侯赛因的赞语和哀辞。悼念的游行队伍,络绎不绝地穿城而过,走到库姆的最古老、什叶派主要朝觐圣祠马苏麦清真寺广场中间。有着金顶、气势宏伟的马苏麦圣祠。一千多年来,什叶派穆斯林笃信朝觐这座圣陵是高尚的虔诚行为。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Qom Hazrat-e Masumeh)自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第八伊玛目阿里·里达将其妹法蒂玛·马苏玛埋葬在这里开始,库姆就成为十二伊玛目派的圣地之一,是伊朗国内仅次于里达陵墓所在的马什哈德的十二伊玛目派第二大圣城。库姆亦是相传伊朗核设施收藏的所在地。阿舒拉节“阿舒拉”为阿拉伯文“第十日”的译音。根据伊斯兰教历,这一日是伊斯兰教历的1月10日,是伊斯兰教圣日。阿舒拉节上,一些什叶派穆斯林会用铁链鞭打自己以纪念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遇难。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自麦加出走麦地那不久,曾规定这一日为全天斋戒日,此后因穆罕默德规定以伊斯兰教历第九个月“拉玛丹”为斋月,保留阿舒拉为自愿斋戒日,逊尼派现仍在这一日斋戒。
楼主,在库姆被抓,仅仅只是你拍摄了人群?我有库姆这一站,还打算好好拍怕黑袍飘飘呢
回复 @展开引用收起引用
楼主,在库姆被抓,仅仅只是你拍摄了人群?我有库姆这一站,还打算好好拍怕黑袍飘飘呢
就犯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错误(在哪里可能是大错误了),不然你以为我还能发生什么大事呢??
三十九、沙漠绿洲、玫瑰之乡“卡尚”&离开了什叶派圣陵——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打了辆出租车回到公路边,这里停满了开往德黑兰、卡尚及其它地方的班车,坐上开往卡尚的汽车后准备向下一站目的地出发。班车大概开了1.5小时就到达了卡尚长途汽车站,只见这里一片荒凉,什么人和车都没有,从车上下来的伊朗人一下子就不见了,想找个人问一下都没有。&即然人找不到了那只能走出车站来到路边找车(这个城市也是没有公交车的),等了一会就来了一辆出租车,怎么这么贵的一张口就60000IRR=12RMB(从这里到旅店只有3公里的路程),而且还不让还价,由于天气实在太热,我不想在路上站太久再等另一辆车了,这让人会很难受的。那只能自认倒霉让司机把我带到Ehsan Guest House(Off Fazel Naraghi St,Kashan,+98-361-4446833,)。&原来这旅店是由一所很有特色的古老大宅改建而成的,上下两层,有不少的房间,其实卡尚所有的旅店基本都是这种形式的。先问了一下房价,然后叫店家带我去看一下房间,果然他们(在德黑兰见到的旅行者)没有说错,德黑兰的房价在伊朗来说是最平宜的了。这里一个双人间(含早,公用洗手间)竟然要30-40USD,在没办法之下只能住个3人混合房(而且这里只剩一间混合房了),竟然也要15USD。当看房的时候就知道已经往了两个人,但却忘记问是男还是女的,后来当我真正入住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两个德国男人,没所谓啦反正一路上都习惯了,平宜才是硬道理嘛。&安顿好一切后已经17:00分,趁着天色还早先去城区熟悉一下环境,顺便再找找这里著名的那几家大宅院。经过一番努力寻找和比对后,终于找到了塔巴塔巴依宅院(Khan-e Tabatabei)、Khaneh-ye Abbasian宅院、Ameriha Historical House(原来这家已经改成一个带餐厅的酒店)、布鲁杰迪宅院(Khan-e Boroujerdi)、艾哈迈德苏丹浴室(Hammam-e Sultan Mir Ahmad)。但可惜已经过了参观时间,只能改天再来了,幸好我不赶时间,要不然就看不到了。&逛完城区后就在外面吃饭,回旅店后才发现自已漏了做一件事情,就是订明天去“奥比扬奈村(Abyaneh)”的团,但老板说过了20:00已经订不上了,你明天只能包车去,半天一天都可以,而且还给了一张包车的景点图我看。真可恶,竟然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现在补救可能性确实有点小,一个人怎么包车?一天就是60USD,半天也不平宜,我可不想花销这么大喔。正在我踌躇满志的时候,救星到了,有两个老外走来前台问包车的事情,原来这两个就是我同房的德国人。我们一番商谈后终于确定明天包一天车65USD,去当地人介绍的景点,而这些地方大部份都要是功略里没有的。&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温度:25至28℃&&&&&&&&&&&&&&&&&&&&早上起来就去吃伊朗式自助早餐,在卡尚以后的行程中基本带早餐的旅店都是这样模式的早餐,真心觉得吃不惯和难吃,一个行程下来吃得差不多要吐了。09:30我们订好的车子已准时在门口等我们了,早上我们先去80公里外的奥比扬奈村(Abyaneh),又名阿卜亚内赫,是卡尚最出名的村落,同时也是伊朗最出名的三条村庄之一。它坐落在Karkas(3899米)山脚下,从帕提亚时期就有人居住,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伊朗其它地区是很少见的。&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果然和图片上的风格一样,整条村子呈现一片赭红色的景象,这是因为房子建造时都取用了红色的粘土。而这里的屋顶都铺满了锡纸(主要是防止猛烈的紫外线直接从屋顶射进屋内),太阳光下闪闪发亮。来这里的游人很少,很清静,今天除了遇到一班当地的学生外,就没有见到其他游人了。在村子里逛了几圈除了见到几个老公公、婆婆外,都没有见到年轻人出现。虽然这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名单,但这里有很多房子都被风化掉,看来这里的保护还是做得不太好。虽然村落已经很破旧,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里深藏着的蕴味和特色,还有它那纯朴的民风。&离开奥比扬奈村后我们要赶回卡尚,接着下午的行程,一路上经过的都是尘土飞扬的土路。走在村子外通往纳坦兹的路上,司机告诉我们这是传说中的核基地,你们不要拍照以免惹麻烦。事实上在这段路上也没有什么好拍的,只看见几个很大很大的城堡外就什么都没有到了,如果真的是核基地的话真的想像不出来里面是怎么样的。&回到卡尚后,旅游公司的人叫我们先吃午餐,休息一会下午再出发去其它地方。旅游公司的人和我们换了新很新的白色车,而上午我们坐的那辆黄色出租车则换给另外几个包车的人,其实就是将我们的车对调一。原来今天这公司有两批客人同时去这些景点的。14:00我们准时出发,然而这也是当地一条很出名的旅游线路,在当地的旅游公司主推了5条半天的包车旅游线路,而其中一条则是从卡尚包车到伊斯法罕(这样就解决了即要赶时间又想游玩的游客)。但由于很多国内的游客没有太多时间在卡尚停留,所以没有到这些景点而只去了奥比扬奈村和市区的那几个宅院就离开卡尚了。而我们下午的线路则是这样的,本来费恩花园(Fin Garden)是和奥比扬奈村是同一个半天线的,但由于上午我们的时间不够,所以把它改到下午一起去了。&Desert Tour(Half A Day)On the way back you can visit Fin Garden(declared 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2012 by UNESCO)with four towers around,tall cyoress trees,Hamman,Museum and a central PlaceHalf a day desert trip(Sunrise or Sunset)Driving to Noush Abad,visiting the biggest underground city & mud castle of Noush AbadDriving to holy shrine the visiting sand dunes salt lake & caravanseralDepending on the time you choose,a breakfast or a dinner is also included&我们最先去的费恩花园其实就是伊朗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波斯园林,因旁边一个叫Fin的村庄而得名。建造于萨非王朝统治时期的1590年,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但怎么说呢,不知道是我不会欣赏还是怎样,个人真的觉得这个花园很一般吧,还比不上国内的园林建筑。&在这里停留了没多久我们就离开了,看来两个老外对这里也不太感冒。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Holy Shrine,开始以为这里是一个清真寺,后来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圣陵,由于我听不明白司机的讲解的,所以不知道这个圣陵供奉的是谁和它的历史。记得刚开伊朗的时候是分不清清真寺和圣陵的,现在看多了就知道清真寺和圣陵的分别。离开圣陵后司机又带我们到了当地最大的一个地下城(underground city),虽然司机介绍得很详细,但由于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很有限,只能听到那么一点点东西。大概应该是:这里共有六层,由于现在这个地下城还在开发当中和基于安全理由,所以现在只开放第一层,而最底层离地面44米深。这个地下城错综复杂,是只有兴建者才知道秘道的走向,随时袭击敌人。看到这个地下城让我想起了土耳其格雷梅最出名的地下城,看来它们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那个时期这一带的防御措施应该都差不多。从地下城出来没多远,我们来到一座用黄泥土堆砌成的城堡里,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已经荒废了的城堡(Noush abad Castel),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城堡是用地下城挖出来的泥土堆砌成,可想而知那个地下城有多深了,而且还未被完全开发呢!而且地下城也是最近几年(好像是2007年)才被人发现的,到最近才开发的。当时是有一个人在不小心掉了些东西在地下城里,然后这个人为了找回自已的东西才发现这个地下城的。离开地下城和城堡司机载着我们来到Maranjab沙漠的边上,这个沙漠属于大卡维尔盐漠的一部分。并不算很有名的一个沙漠,由于只是在沙漠边上经过停留了一下,而且也不是日落,风沙也很大,吹得人实在受不了,所以只在沙漠边上走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于是接着继续往下一个景点开去。大概开了二十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一大片盐湖前面,但这个盐湖明显就是被晒干了的那种,结成大片大片白色块。与茶卡盐湖的景像差远了,而且上面还有很多脚印,看来已经有不少游客来过这里了。我们在这停留了半个小时左右,由于在一大片盐湖上没有太多的参照物,所以基本也没有什么好拍的了。离开了盐湖我们最后来到了商队驿站(Caravanserai),这些驿站曾经遍布中东到中亚的广阔地域,中间宽阔的中庭为驼马们提供了足够的休息空间,而这里则是古时候建立在沙漠上让商人停下来歇脚的地方。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西亚、中亚一带的驿站,没有我们在国内见过的盂城驿那样沿河行船的水驿,而都是旱驿,以骆驼或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进城门即见一方宽敞庭院。院落中央矗立一座四方建筑,分两层,上为四扇狭长尖窗,分朝四方,下部四面分别为互通的半圆拱门。庭院的两旁,紧挨城墙,是连排的敞开式圆形拱廊,或曾为当年的客房、餐厅、浴池、驿站管理机构,或亦作马房、骆驼棚和商队活动场所。从外观可以看出这个驿站已经翻新过,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而里面的房间已改成让游客体验以前商队生活的地方,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房间里面不放床,只有地毯从而真实地还原古时候商队的艰辛生活。离开商队驿站后我们的车很快就驶进了Maranjab沙漠,在离开驿站大概5公里左右司机不小心把车开进了沙堆里,从而车子陷进沙子里出不来了。后来和我们一起走这条线的黄色车子(其实就是我们早上坐的那台车子)也经过这里,我们的司就叫他们帮忙将我们的车子从沙堆的拉出来。谁知黄色车子也陷进沙堆里去了。最后来了台白色的车子,由于所有的车上都没有钢丝绳,只能用一条麻绳拖我们的车子出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件不可能的事情,麻绳一定会断,但在这时候大家都想试试,但结果绳子还是断了,没有奇迹出现。&最后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我们不敢再让这台车子帮忙了,因为生怕第三台车陷进沙堆里去。于是只能让这台车子开去5公里外的驿站找人帮忙拖车。后来从驿站里开来了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人带来了铲子、木板等工具来救授。最后在多翻努力下才把两辆车从沙堆里解救出来。这样一搞就搞了几个小时(17:30-21:30),当我们回到旅店已经22:30,今天实在太累了,随便吃了点东西洗洗就睡了。
继续MARK,催催楼主快点写,想看阿巴斯港的部分,7月份要去。
回复 @展开引用收起引用
继续MARK,催催楼主快点写,想看阿巴斯港的部分,7月份要去。[表情]
慢慢等啊,现在工作很忙,很少写游记啊!!!
四十、沙漠绿洲、玫瑰之乡“卡尚”——之庭院深深&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温度:25至28℃&由于昨晚太累,导致今天起来比较晚,不过幸好今天只在“卡尚”城区逛那几座大宅院,而且“卡尚”毕竟不是很大,而且这几间大宅院前天已到过门口,所以现在去很容易就找到的。我首先来到“Abbasian宅院”,它建于18世纪末,这是卡尚豪门Abbasi家的宅院。宅院划分为了不同的功能区,包括较为私密、供主人一家使用的院子(Andaruni)和供宾客使用的院子(Biruni)。将主人一家使用的院落,客人使用的院落以及佣人使用的院落相互隔离开,充分保证了隐私。宅院甚至还有供佣人使用的院子,非常讲究。而穹顶和墙面上的各类雕花装饰、纷繁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也为整座宅院增色了不少,同时很容易让游客发出惊叹。Abbasian宅院共有6个院子,每个院子都分为上上下下的好几层。高大的门廊和会客厅装饰着复杂的石膏雕刻、镜片镶嵌以及彩色玻璃,极尽奢华。虽然这座宅院的雕花和装饰很精致,但由于今天参观的游客比较少,当我一个人走到庭院深处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点慌凉,有点害怕。这时也另我想起山西的那座乔家院,和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茏高高挂》的故事情节。不知这座宅院是否和乔家大院那样,在伊朗来说也是一个封建的牢笼,将几房姨太太的心牢牢地锁在这里,为了争风吃醋引发过一系列悲剧故事呢?离开“Abbasian宅院”我慢慢地走向这小镇上另一座驻名的宅院——“塔巴塔巴依(Khan-e Tabatabei)”,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就有不少的店主向我兜售这里最著名的“玫瑰水”。试了一下不错很甜,本来还想买一瓶500ML的来喝,后来了解了一下价格原不平宜,一瓶好像要15USD,而且“玫瑰水”水本来是没有味道的,只是在里放了糖才会这么甜,算了还是不买了。“塔巴塔巴依”也是一个波斯传统宅院(Traditional Persian Residence),它具备了典型的古波斯豪宅大院特征:长方形庭院,四周是各主建筑和围墙,中间是一座长方形喷水池。这座豪宅建于19世纪末期,主人是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地毯富商赛义德·塔巴塔巴依所建。占地4730 平方米,40 间房问、室外花园、泳池、阳台等,无论是外观还是细节,无不彰显浓郁的波斯风格,即便用现代标准去衡量也不失为超级豪宅。精美的石雕、闪亮的玻璃贴墙、色彩缤纷的花门窗,绝对是伊朗古宅的代表。这里最出名的是其间隔的彩色玻璃窗,在阳光的照射下美极了。还有它那宅子前长长的水池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塔巴塔巴依”比“Abbasian宅院”小一点,只有四个院落,而每个院落里面也是有上下好几层。而且它的保护比“Abbasian”的要好,不知是不是这里的占地面积小一点,显得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比较多,又或者这里的确要比“Abbasian”出名一些吧!在“塔巴塔巴依”出来后本来还要参观“布鲁杰尔迪(Khan-e Boroujerdi)宅院”的,但看了介绍后觉得这家和前两家的风格都差不多,而且“布鲁杰尔迪”和“塔巴塔巴依”是亲家的关系,这座豪宅就是供其女儿出嫁后居住的。于是自然就不想去,觉得去得太多会审美疲劳的,同时也省下昂贵的门票(100000IRR)吧。于是就直接去“艾哈迈德苏丹浴室(Hammam-e Sultan Mir Ahmad)”,在路上却又见到另外一个宅院——“Ameriha Historical House”,这是传统大宅之中最古老的一间,建于18 世纪末,占地超过9000 平方米,曾是伊朗最大的私人住宅。伊朗数一数二富豪的大屋当然气派十足,尤其伊斯兰风格的拱顶和雕刻等不会较皇宫逊色多少。可惜日久失修的大宅抵挡不住时间的洗礼,几乎化为尘土,幸好大宅在1999 年开始复修,现在已被改建成一个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酒店和餐厅。在门外看并不觉得“艾哈迈德苏丹浴室”有什么特别,当你走进浴室里和屋顶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特别之处。这个浴室是土耳其风格的,现在已作参观之用,但我觉得比我在土耳其的时候看到的浴室都要漂亮很多。而这座浴室已有500年历史,内部装修带有鲜明的什叶派伊斯兰风格,浴室里的浴池总体比较小。穹顶和立柱上是伊斯兰风格的蓝色复杂的几何图纹和蓝色花纹瓷砖,还能基本看的出屋顶的形状和上面的孔。没有瓷砖的浴室屋顶也是同样的美丽,刻着的繁复花纹也是很美。古浴室大门非常有讲究,大门上面是经典的狮子猎杀鹿的图案。左右两扇门各有一个铜制门栓,分别是棍型和环型。过去,男、女客人需要用不同的门栓敲门,里面服务生就知道来客性别了。我觉得波斯浴室最特别的就是站在屋顶上看它那一个个的半圆形大球。这些大球造形独特,波浪起伏,十分可爱。尤其是在浴室的屋顶为了方便采光,拱顶上嵌入了玻璃,爬上去看跟到了外星球一般。而且站在这里还可以全视角眺望卡尚老城。领略到真正古色古香的伊斯兰风情。离开“艾哈迈德苏丹浴室”这里的几座大宅院基本参观完,于是便在附近随便吃了的午餐,然后准备到“卡尚大巴扎(Kashan Bazaar)”看看来什么特别东西买,听说这个大巴扎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可惜很不巧,当我来到的时候这里面商铺全关门了,看来他们都有午休的习惯,其实这时已经15:00了。由于商店都关于了,我就没有深入地往里面于,于是也就错过了去看“米尔扎·阿里汗驿站(Kan Amin al-Dowleh Timche)”。不过后来在伊朗走久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每个巴扎里面都会有一个驿站的,其实这也算是当时的配套设施了。从“卡尚大巴扎”出来后一直往旅店方向走,准备回去取行李去“伊斯法罕”,但当我差不多走到旅店路口时却发现对面的一条小路上有座类似清真寺的物体,而且门口还站着很多人。就因为有这么多人站在门口才吸引了我过后看个究竟。原来刚好有个中国旅行团准备进内参观,刚好有个中国导游在讲解,于是就蹭了一段中文解说。原来这里是“卡尚聚礼清真寺(Agha Bozorg Mosque)”,这座19世纪的清真寺造型对称,由4部分组成:下沉式的院子,带有一个净身池;非常朴素的穹顶;瓦片搭建的宣礼塔和极其高耸的塔尖。木质的前门有许多花纹,就像古兰经中描述的那样;泥土的墙壁上刻有古兰经诵读者的名字,以及马塞克花纹。进入清真寺以后,在院子右边的最上方,能够看到一个mihrab(指引麦加的方向)。目前,在地下一层的伊斯兰大学仍然在使用中。虽然不用门票,但进去看感觉这里很一般,因为面积不是很大,内部的装饰非常简朴,有很多破落的地方都没有去修补。这里已经不做礼拜用了,所以也没有人打扫,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和刚才看到的几个大宅院和浴室的景像差很远很远。看完卡尚城里这些经典的大宅院和其它一些建筑物后,不禁慨叹古波斯建筑的神奇魅力与古波斯人的智慧。同时也是这些独特的建筑见证了卡尚的历史。而在卡尚,高高的泥砖混筑墙后隐藏着许多由富商修建的传统大宅,它们见证了卡尚作为恺加时期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进门入到庭院,才猛然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气派豪华,宅院相当大,这个宅院以其复杂的浮雕、精美的灰泥装饰、美轮美奂的镜子和彩色玻璃而著称。
相关阅读1/3
75天欧亚三国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25天行走在波斯帝国土地上—沙漠绿洲“卡尚”—之庭院深深(6.6日更新12楼)
穷游兴趣小组
https://www.baidu.com/s?w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机场飞机降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