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那么苏联进攻关东军灭了关东军后,会不会直接占领日本

日本问题还是交给日本问题专家桥本来回答。

如果美国不投原子弹,那么苏联灭了关东军后,会不会直接占领日本?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是的。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提法,如果罗斯福总统还在世,会不会同意苏联占领日本?这个答案也是很明确。

苏联在二战中与日本签订有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在1940年时,日本与苏联就秘密接触,苏联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解除在东部的威胁,要稳住日本,这样苏联对日本作出很大的让步把原来与东北军发生争执的中东路铁路卖给日本,同时还答应停止对华援助,逐步撤回援华人员。日本也是抱着相同的目的,在看到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后,日本国内就南进,北上有过争论,最后与苏联的媾和成为主流。这样日本与苏联在二战的最后四年,其实关系良好。

美国在支援苏联进行二战时,以致催促苏联出兵东北,牵制日军,但是斯大林一直以先欧洲再亚洲的理由搪塞,直到美国方面在雅尔塔上向苏联作出重大让步,才促使斯大林决定在1945年下半年出兵。就在苏联人拖延时,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已经到了尾声,这个要给日本致命一击,拯救100万美军的武器,在投到日本之前,日本就已经准备投降,但是日本国内的强硬派的反对,使得日本与美国的媾和失败,也使得参加完欧战的苏军有时间调动兵力准备对日本最后一战。

在遭受原子弹打击以后,日本国内大多数人决定投降,这个投降对象是美国。所以投降计划的制定也是针对美国,在苏联出兵满洲,千岛群岛以后,日本方面对苏联的撕毁协议的做法很不满,因此在天皇玉音播出以后,除了在库叶岛的日军强烈抵抗以外,其余的日军都停止了抵抗,在库叶岛的日军抵抗目的,就是阻碍苏军登陆北海道,占领日本,希望美军先期到达。终于这个让日本几万人死亡的抵抗结果,把苏军阻碍在北海道以外,因为杜鲁门,麦克阿瑟已经下令美军占领日本全部,苏军的机会丧失。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1939年9月,德国在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迅速走出了一战的阴影,并且逐渐赶上英法等国,摆脱了牢笼,进而向波兰发动攻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不久,德国和苏联前后侵占了波兰,波兰沦陷。不久之后,德国向英法老牌帝国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悄然展开,德国开辟了欧洲战场,他的“好兄弟”日本开辟了亚洲战场。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日军在这里建立工厂,以生产战争时所需的物资。坦白来说,侵华日军之所以能够与中国展开持久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日军攻占了东北三省,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为侵华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战争时间的加长,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中国,都没有更多的矿产可供开发。期间,美国又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对日本的供给,于是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开辟。

后来美军为了减少伤亡,在日本本土扔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久之后裕仁天皇便宣布投降了。然而裕仁天皇投降真的是因为原子弹吗?据资料揭露,其实并非全是,日军高层当时并不介意这种情况,他们还有一重大法宝,这便是驻扎在中国东北的70多万装备精良的关东军。他们甚至想到了放弃本土,将中国的东北作为大本营,以沈阳为中心,依靠关东军的力量继续与盟军展开鏖战。只可惜这种梦想还没有实现,苏联突然横插一脚,突袭中国东北,沉重的打击了关东军,将日本在东北搜刮的黄金和物质全部收入囊中,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日本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导致中国大地千疮百孔。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将日军高层倚重的最后力量一举摧毁,大大加速了裕仁天皇投降的速度,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纵观世界历史,每一个崛起来的大国似乎都有武力做后盾,当年英国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对古老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奠定了它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后来德国崛起之后,也开始要求重新划分利益和势力范围,最终引发了一战和二战,即使是历史清白的美国,也在崛起之后曾打过不光彩的美墨战争。

笔者认为,每件事,每次战争的发生,结束,其中都有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有内部有外部,也有主次之分。日本之所以战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使得日军迟迟不能灭亡中国,在这方面,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可是太差劲了。除此之外,美军在日本本土扔下两颗原子弹,百万苏军横扫东北关东军,都大大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的到来,使得日军高层再也没有幻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1931年9月18日,中国"9·18"事变爆发,中共地下党员李天白和苏娅急忙逃离,紧急向中共中央报告,而此时张学良正在北平观看梅兰芳的演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进攻关东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