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辽沈战役的评价中的国军是死棋么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剖析
47年的冬季攻势后,东北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敌人已被孤立在几个主要城市,已经没有小仗可打了,47年底和48年初,毛泽东和林彪开始考虑抑留敌人在东北全歼的计划,很快取得共识。但抑留的方法和如何歼灭敌人,在48年春天,毛林有了分歧。
在48年春天是否已经具备与敌人展开决战的条件呢?
东野的攻坚能力是否能够很快的攻下十几万人把守的大城市呢?一个纵队是否就能挡阻敌人的十几万援兵呢?还没有!那时东野主力如果能一次在运动战中消灭5-10万就已经算是大胜利了。长春的敌人在1948年春天是否就会象秋天那样不用打就投降呢?不可能!事实是那时长春的敌人还很嚣张!而我方力量还不够强大,还没有从冬季攻势中恢复元气,新组建和正在组建中的部队战斗力还不强,各种战略物质还没有开始准备。如果在1948年春天我军主力南下,长春的敌人就可以在沈阳敌人的策应下突围,与沈阳的敌人合为一股,使沈阳的敌人又多出10万。如果廖耀湘兵团不是10万人而是变成15-20万人,它就不会象在1948年秋天的辽沈战役中那样犹豫不决,迟迟不肯按蒋介石的命令东进夹击林彪于锦州城下。傅作义也不会糊弄蒋介石,
只派点兵去偷袭西北坡,
而是会全力援救东北。在48年春天东野的攻坚能力还不够强,不可能31小时就攻克13万人把守的锦州!可见在1948年春天,战略决战的条件还不成熟,至少不如在48年秋天打对我有利!也不可能打出在48年秋天才能打出的结果(历时52天消灭敌人47.5万)!既然决战的条件还不成熟,那么应该选择那一个方案呢?
&一、关于打长春
现在一些人认为,1948年春,林彪打长春与主席打锦州战略相比,林彪没有战略眼光。
1、1948年春,林彪越过长春南下锦州,这样在锦州林彪有可能面临长春、沈阳、锦州、关内傅作义四面之敌。那时林彪四面楚歌,不可能那样从容不迫,只能两头忙,结果风险会更大!
2、现在还有人认为林彪没打下打长春,是东野实力不行?我认为:尽管林彪打长春发现长春之敌强大,我军攻坚技术差,但我想以林彪东野当时实力,硬攻拿下长春没问题。但结果如何?伤亡一定很大,这样还能从容不迫下锦州吗?况且长春一丢,沈阳之敌有可能下决心撤退锦州,林彪想攻锦州都别想!所以林彪围城打援绝对没错!况且从林彪当时军事部署来看,林彪本意在于围城打援。
3、林彪不想强攻长春后,改为围困长春。这期间林彪并没闲着,而是大练兵,效果不容置疑,东野攻坚实力是一个质的提高。之后攻锦州,下天津、不到30小时,以至黄永胜说一个东野可以解放全中国,何等军威!现在一些人对此不提,我认为这是军队一个质的问题,不容忽视!
4、还有实力问题,东北敌人本来就强大,一直到辽沈战役战败也不认输。而事实上包括长春被围,卫立煌、廖耀湘、郑洞国等就从来不认为没有办法打通局面!现在一些人把东北敌人说成多么弱,简直就是不懂历史!把东北敌人说成多么弱的看法,是跟辽沈战役后东野的实力相比了!辽沈战役后东野的实力才大大提高,以致才敢把任何敌人都不放在眼里!这一切与林彪大练兵是分不开的!没有大练兵,直接南下北宁路锦州,辽沈战役绝不是今天的结果!辽沈战役前,卫立煌、廖耀湘、郑洞国等东北国军将领认为还是能经营好东北的。
5、现在有人说林彪不南下北宁线,东北敌人可能会撤退关内。其实不尽然,蒋介石、卫立煌不可能于林彪还在北满前就撤退,这样未免有点太滑稽,怎么林彪就那样名大、厉害,能在北满就把敌人吓走?其次东北国军将领对林彪于运动中歼敌向来有所顾虑,以致卫立煌到东北后不敢主动出动。东北国军将领怕一出坚固大城市,被林彪于运动中歼灭。事实上也不排出有这种可能。林彪在战场上转移兵力的速度、打运动战是相当厉害的,国军害怕是多年交手被打出来的怕,这很自然。否则,林彪攻锦州,辽沈战役开始后,卫立煌、廖耀湘就不会那样磨蹭,不驰援锦州了。
综上所述,林彪于攻长春发现我军攻坚技术问题差后,对长春围城,意打援军的军事部署绝对没有错!到1948年秋,林彪本意在于围城打援的目的没实现,林彪主动南下北宁路,这也符合林彪的作风。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林彪就地歼灭东北敌人的设想是与主席战略一致的。否则,林彪若没有此设想,为啥此时不打长春了?主席与林彪在东北问题上应该说没有什么质的分岐,不像今天有些文章说得那样严重。
另外,我想说一点,林彪这一招太“诡诈”了,明明说“打长春、大练兵”结果却180度大连转湾打锦州,再一次体现林彪用兵之不拘一格。这也是林彪长胜的原因。
二、关于林彪攻锦州前犹豫问题
现在说林彪攻锦州前犹豫问题,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南下前犹豫,一次是敌人增兵葫芦岛犹豫。如上所述,南下北宁路前,打长春时不能说是林彪犹豫,对长春围城,意打援军的军事部署更符合当时情况。下面我们说说敌人增兵葫芦岛后林彪的犹豫:
1、对于敌情的变化,作为指挥员而不考虑,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指挥员。敌人增兵葫芦岛后林彪的犹豫,不能说是犹豫,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指挥员的正常考虑罢了!百万大军的生命可不是儿戏!不能因为有这种考虑,而去责备或者说指挥员能力不行。
2、林彪“犹豫”时“请示电”问题。我认为单独从这个“请示电”内容来看,林彪说“以上两个方案(攻锦州或打长春)我们在考虑中”,根本看不出林彪的错。况且这种犹豫不到3个小时,又回到攻锦州这个目标,并且还向主席发了回电。一个指挥员面对新情况考虑一下就是错吗?只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主席看到电报时间晚了点,又发了回电(注意不能说是批评电,因为主席电报中还有“你们不同意这些,望你们提出反驳”的字样)。现在有些人就在此大做文章,批评林彪错误,实际上的历史不是这样情况。
三、攻锦州其实是险之又险
1、林彪南下北宁路攻锦州,狭长地带百万大军云集,林彪要面对长春可能突围之敌、沈阳增援之敌、锦州之守城之敌、葫芦增援之敌、还要考虑华北傅作义增援,这其中哪一个环节出错都是要命的,林彪不允许一个锦州弹丸之地,影响东北既有的大好形势。林彪若在锦州陷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下,要想从容而退,可不是容易的。四平撤退的狼狈,难道我们忘了吗?苏静将军曾说:辽沈战役是很险的,敌人援军打过来,我们锦州城下的大炮是拉不走的,因为部队汽油只够单程的。苏静将军的话若真成为现实,今天人们又如何评价林彪这期间的意见呢?还能批评林彪吗?
2、今天人们事后谈辽沈战役,好像发现我们胜利是多么容易,是多么轻而易举。林彪不及时打锦州是多么错误,多么贻误战机。可是当年包括主席和林彪可不敢这么想。主席在给林彪电报中都有“你们不同意这些,望你们提出反驳”的字样。可见当年从主席到林彪都是如此慎重。
3、今天人们认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很容易,我认为还是事后诸葛亮的看法。东北国军对手所犯的错误是谁也想不到的,谁能想到敌人会不拼命驰援锦州,也不向营口跑,(林彪全力攻锦时,历史的确给东北国军一个跑掉的机会)。还有谁能想到东野的实力大得出乎意料啊!经过攻锦州的考验,以后的东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实力,谁也不怕。
罗荣桓元帅说:“经过攻锦州、守塔山恶战考验,我军(东野)已经达到守无不固、攻无不克的境界”。之后林彪才敢在攻锦州不到5天,不经修整,就回师吃廖耀湘兵团,那可是王牌中的王牌啊。我认为林彪回师吃廖耀湘兵团不是弄险,相反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这时东野才意识到自己将是无敌天下的,黄永胜说一个东野可以解放全中国,何等军威,不是吹牛!
四、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军事部署
正是攻锦州险之又险,根本不是主席“置长春、沈阳之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塘”这样简单就能解决的。事实上林彪是长、沈、锦一起顾,并且三处一并解决,取得辽沈战役全胜。今天有个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是批判林彪用兵之庸,对手今天是惊叹林彪用兵之能,这应引起我们反思。我分析一下今天林彪辽沈战役中用兵,仅是个人意见。
1、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用兵具有迷惑性,对手看不出具体兵锋指向。今天我们说当时林彪用兵的重点是全力攻锦州,这是事后表现出来的。在事发时,对手判断就不一致,卫立煌、廖耀湘认为林彪是围城打援;蒋介石、范汉杰认为是攻锦州。
林彪在长春用1个纵队(12纵)加12个独立师进行围城。在廖耀湘兵团周围放3个纵队(5、10纵、6纵欠一17师)加2个独立师。在塔山用两个纵队(4、11纵)加两个独立师阻援(实际主要是4纵)。锦州地区有2、3、7、8、9五个纵队加6纵17师,还有一个总预备队1纵。这样部署主要是对付廖耀湘兵团,使廖耀湘不敢轻易前进,否则在锦州地区林彪有足够兵力对付他,并且全是主力部队,只不过历史没给证明的机会。廖耀湘兵团不敢轻易前进,是不能说廖耀湘无能的。纵观林彪这一用兵是攻坚、打援兼顾。对手不敢轻易判定兵力指向。
2、林彪在锦州用兵又一特点是“狠”“稳”。
把东野全部实力都用上,炮火猛烈,体现“狠”;塔山告急、廖耀湘占彰武,全不管,照打锦州,轻易不用总预备队1纵体现用兵之“稳”。
3、战场转移兵力神速,这体现在围歼廖耀湘兵团上。
攻锦州结束不到五天不经修整就回师东进,谁也没想到,我们不得不佩服林彪用兵之神速、诡诈。
五、对手所犯错误
东北国军在辽沈战役一战中全军覆没,恐怕国、共双方都没想到,这与东北国军所犯错误是分不开的。战前撤与不撤争论不提,单就战时而论,也不能说卫立煌、廖耀湘高明。卫立煌固守沈阳,客观上是死棋,锦州丢了,也不去占唯一出路地方营口,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廖耀湘主张占营口,实际是逃跑,只不过可以说是跑中上策而已。
林彪都打过来了,还不主动迎敌,这就注定要失败的。廖耀湘在这场战役中是想以侥幸心理求得成功,等林彪在锦州精疲力竭之时,打过去,做享其成,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这不过是一种消极避敌而已。
辽沈战役当时林毛的一些考虑
在48年春天包围长春,可以抑留敌人在东北,但不会爆发决战,最多只可能与长春和沈阳来援之敌同时进行战斗,这样的战斗以东野当时的力量,是可以承受的,对我是有利的。毛泽东在1948年春天提出南下锦州,只是出于抑留敌人的考虑,他并没有考虑此时立即与敌人展开决战。但如果在48年春天南下打锦州,就很可能演变成东北决战。敌人可在长春,沈阳,锦州和葫芦岛等方向同时与东野决战,最后胜利是谁很难说,对我是不利的,就这一点来说,毛泽东开始考虑是不如林彪周密的,但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意见,并且认识到"先打长春比打其他地方有利"。说明他还是能接受正确意见的英明统帅。因此,在1948年春天关于"打长春"和"南下"的争论以毛泽东赞同林彪的意见而结束!
现在对辽沈战役的平述还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拿下锦州就关闭了东北大门,实际上拿下锦州后国民党还可以从营口逃跑。而当时东野还没有力量同时拿下锦州和营口,只能先拿一个。国民党如果决心跑的话,可以趁林彪集中兵力打锦州时,沈阳30余万兵马从营口全力逃跑,是可以跑掉不少的。只是当时国民党仍过高估计自己,不甘心就这么失败,结果造成更大的失败。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也是犯了类似错误。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失败用现在股市上的话说是由于蒋介石"只会做多不会做空,不懂得停损割肉"造成的后果。
正因为拿下锦州并不意味着就关闭了东北大门,打的过早要冒很大的风险与敌人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展开决战,但打迟了也可能促使敌人决心从营口逃跑,所以打锦州的时机选择就非常重要。林是前线指挥者,百万人的生死悬其一念之间,这种慎重是绝对正确的!现在一些人批评林彪在辽沈战役的决策,认为林彪考虑的太多了,没有他们果断,一个个好象都英明的很。其实只能说明他们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马后跑"、"事后诸葛亮",太浅薄了!
半年后林彪于日主动提出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放弃打长春而南下:"东北主力到8月中旬时,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毛泽东立即表示"同意"。因为在48年春到48年秋这半年时间,四野战斗力有了大幅提高,四野又组建了5、11、12叁个纵队和若干个独立师,并开展了大练兵!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的提高,特别是攻坚能力大幅提高。而敌人士气低落,长春敌人已不可能突围,已具备与敌人决战的条件。此次南下作战最后在林彪随机应变的指挥下演变成了辽沈战役,毛泽东与林彪此时在"南下"的意见上是一致的,并没有什么争论。
现在一些人把林彪与毛泽东在48年春天的争论,说成是毛泽东与林彪在48年秋天辽沈战役中的争论,离开时间去谈论打锦州与打长春的哪个是关键,哪个更高明,其中一些人是思维混乱和无知,而另一些人却是有意混淆时间概念,是别有用心的。毛泽东要林彪在48年春天"南下"就象他要求粟裕在半年前带4个纵队过长江一样并不正确!因为时机选择不正确!离开时间去谈论战略战役指挥是可笑的!
1948年秋天的辽沈战役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进行的,敌人处在一种又想打又想逃、举棋不定、犹豫不绝的特殊情况下,是一个特殊的结果。而选择这个绝佳时机的人就是林彪,毛泽东对林彪的选择是支持的,所以他也有功劳!半年前林彪主张打长春时,其他人包括毛泽东是"同意"。半年后林彪于48年7月22日主动提出放弃打长春而改为"南下"时,毛泽东也是"同意"。虽然期间因葫芦岛情况变化,林彪对整个计划又反复考虑,并同时发了"请示?,但在毛回电前就重新下了决心,毛泽东的"批评电"对作战根本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现在有人说林彪这封电报时要求打长春的,这是歪曲。林彪在电报中只是对在坚持打锦州和回头打长春的利弊做了分析,表示自己正在考虑中,并请毛泽东指示。并没有说应该回头打长春!有人说林彪这封电报是瞒着罗融桓,刘亚楼发的,并经过他们的斗争才改变的,这也是胡扯!据林彪当时的秘书潭云鹤回忆,这封电报与以往其他电报一样,是由林彪口述,并经罗融桓、刘亚楼签字后发出的。但发出后,他们并没有停止思考,而是各自都进一步思考,因为这仅是一封请示电并不是决定。经过思考,刘亚楼首先找罗溶桓,他们又去找林彪,而林彪此时也已有了主张,所以当他们再在一起时,很快形成了共识)。
前面讲过,毛泽东在1948年春天提出南下锦州,只是出于抑留敌人的考虑,他并没有考虑此时立即与敌人展开决战。事实上直到9月12日辽沈战役发起的前5天,毛泽东也没有要进行战略决战的打算。日,毛泽东在给林彪发出的战役指示中分配给林彪的当年歼敌任务是:"要求你们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七月杨成武已歼一个旅在内),并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分配林彪部当年的任务是配合聂荣臻部歼敌35个旅,这无论从歼敌数量还是从作战目标来看都与后来的实际战果相差甚远,说明毛泽东到了1948年秋天时,最初的设想也仅是歼灭锦州地区北宁线之敌,伺机吃掉傅作义一部,并没有全歼东北守敌,举行战略决战的计划。
最后之所以能全歼东北敌军于一役,是在战役开始前林彪有意识的战役组织和在战役进行中随机应变的结果。林彪是个有才能、有主见的人,他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去打仗。从林彪在对敌人东西两路夹攻所采取的有区别的战役组织中就可以看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往东打去消灭付作义的部队,而是把战役的重心和目标锁定在消灭西进兵团--廖兵团,而歼灭廖兵团就意味着歼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全东北。林彪在东面用4纵,11纵进行"阵地防御",这种打法显然仅是要堵住东进兵团,但不是要消灭它。而在西面却不是死堵,林彪在廖兵团侧后部署3个纵队进行"运动防御",是一种诱敌深入,随时准备断敌退路消灭廖兵团的部署。此时,林彪的战略意图是,如果廖兵团来的快,林彪就"先打援(消灭廖兵团),再攻城(打锦州)"。如果廖兵团不敢来,就先拿下锦州再依据情况变化决定下一步行动。林彪的战略部署和战役组织与毛泽东的设想明显不同。毛泽东此时的战役意图是歼灭锦州和东进兵团,还没有全歼东北敌人为一役的决战企图。
廖耀相如果敢来攻,林彪可以命令廖兵团侧后的三个纵队立即"关门",集中兵力先消灭他。林彪在总结四平攻坚战失利的教训时,列在第一位经验的就是应该"先打援,再攻城"。不过廖耀湘比张灵甫聪明的多,不冒进,否则,辽沈战役第一个被消灭的将是廖兵团。廖兵团不敢动,怕落入林彪的包围圈是个聪明的举动。廖耀湘的如意算盘是等到林彪与锦州的范汉杰集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打到精疲力尽时再猛扑过去!他想重演解四平之围的一幕。他没有想到,林彪在总结四平攻坚战失利的教训时,列在第二位的是"攻坚战术研究的不够",在林彪的调教下四野的攻坚能力已经今非昔比。总攻发起31小时后,锦州就被拿下。如果廖兵团积极援助锦州,最大的可能是还没有到锦州,锦州就已被攻克,攻锦共军主力立即再打主动来送死的廖兵团,省去了日后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的过程。因此,廖兵团在那里徘徊不前,实在不能说廖耀湘无能,而是林彪"太狡猾",换一个人,他面对林彪这样的部署,又有什么好办法?
但廖耀相再狡猾,廖兵团也是"逃的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林彪的这一部署为日后消灭廖兵团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在锦州解放后,毛泽东在10月14日,17日的电报中说:"宜打锦胡,宜在15天左右以后即行作战,先打锦西,后打葫芦岛争取11月完成夺取锦葫任务",毛泽东要林彪去打锦葫的东进兵团,这是他9月7日电报中"歼灭锦州地区北宁线之敌,并攻占北宁线上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的战略继续,这说明,到此时毛泽东也还没有一战全歼东北守敌的打算,甚至还没有看懂林彪的战役意图究竟是什么。
蒋介石就更差劲了,他认为林彪在锦州与范汉杰兵团和侯镜如兵团已经打的元气大伤,要廖耀湘乘机去收复锦州,蒋介石简直就是要廖兵团主动去送死。卫立惶要廖兵团回沈阳,但廖耀湘的战场感觉比较好,认为林彪主力虽然疲劳有损失,但元气还在,不敢贸然上前。有人说廖兵团此时应该立即向营口逃跑,但这只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因为当时谁也不知道林彪的兵锋下一步将指向何方。如果廖兵团立即向营口逃跑,林彪就可能真的按毛泽东的想法去打东进兵团,在这种情况下廖兵团莫名其妙的向后跑,不去执行蒋介石乘机收复锦州命令,就是十分滑稽可笑的愚蠢行为了,老蒋还不毙了他?因此在林彪的意图未明时,廖耀湘不可能立即向后跑。但是应该承认,廖耀相战场感觉非常灵,在林彪动作前他已经感觉要大祸临头了,于是断然决定,不顾蒋介石和卫立惶的命令,立即出营口,表现是很出色的。在淮海战役中,如果黄伯涛,黄维、杜律明有廖耀相这样的勇气和判断力,也不是哪个结果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不过,廖耀相虽然已经决定出营口,但在行动上还不能公然对抗蒋介石的命令,毕竟林彪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并不知道,只能假意攻黑山,实际向营口"转进",他既要欺骗林彪,也要欺骗蒋介石,想一箭双雕,十分狡猾。但"狐狸在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就是怎么个"假动作",林彪也不许他做。林彪的眼睛始终盯着廖兵团,当他发现廖耀湘兵团在新立屯一带徘徊不前,有可能实现歼灭廖兵团以及一战解放全东北的战役企图,于是林彪改变了毛泽东要他打东进兵团的方案,毛泽东显然忽然认识到林彪的正确,从中央到东野迅速形成共识,攻锦主力不休整连续作战直扑廖兵团而去遂行辽西会战,原先林彪有意识的在廖兵团侧后布置的三个纵队终于派上了大用场,立即到沈阳营口方向切断廖兵团退路。至此1948年秋天的"南下作战"最终才演变成了全歼东北敌军于一役的"辽沈战役"。
消灭廖兵团,看上去是似乎很偶然,但如果不是林彪在一开始就违背毛泽东的意图把战役重心放在求歼廖兵团,在廖兵团侧后部署3个纵队进行"运动防御",在战役过程中又始终把目光盯着廖兵团,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偶然"的结果?林彪的很多战役指挥都是这样,看上去似乎是即兴之作,是偶然的机遇。但深究原因,都是林彪深思熟虑认真筹划的必然结果。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是真的天上掉下来馅饼,对于没有准备的人,不仅吃不到馅饼,还可能被馅饼砸死。因此,整个辽沈战役指挥,无论在战略指挥还是在战役指挥,起主要作用的都是林彪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从辽沈战役的指挥演变可以看出,毛泽东确实是个会打仗的政治家。如果与一般的军事家相比,也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但如果与林彪相比,毛泽东显然不及林彪。毛泽东作为统帅的才能主要是会用人,会决策。会用人,就是能够认识一个人究竟有多大本事,能从众多将帅中识别谁是真正的人才。会决策,就是总能够从众说分云的意见中选择正确的意见。一个领袖不可能什么都懂,都很精通,但领袖却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决策。作为一个领袖特别需要的就是能够从众多的意见中选择正确的意见,进行正确的决策。毛泽东在辽沈战役中多次不惜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纳林彪的指挥,就是他这种才能的具体体现。但毛泽东也是个会指挥打仗的统帅,否则他怎么能知道林彪意见是否正确,总是同意支持林彪的正确意见?
今天关于辽沈战役问题,打了五十多年,我们还没有弄清我们如何胜,敌人如何败,或许历史因为如此变幻才丰富多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辽沈战役?战术上有什么正确的地方?_百度知道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辽沈战役?战术上有什么正确的地方?
  战术上正确的地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  攻打长春时,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又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国民党军队主动起义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春,避免了伤亡。  在黑山,我军第10纵队又成功阻击了敌第9兵团,在敌军败退后,又迅速出动数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展开辽西大会战。具体作战时,我军又采用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术,大胆渗透穿插,将敌军10万人马全歼,国民党反动派部队“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亦在此战中被全歼。后来东北野战军虽打乱建制向沈阳进军,但是由于我军有明确攻击目标,最终解放了沈阳,东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有47万人于辽沈战役被我军全歼或主动起义、被迫投降,我军伤亡仅有不到7万人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夺取锦州,封闭东北国民党军第二阶段 会战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 攻占沈阳主要就是分割,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日发起辽沈战役,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重点守备,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在东北战场,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至11月2日
纵观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我们会发现国军的失败其实有很多非军事的因素,而且有很多偶然事件和突发事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冥冥之中自有几分天意吧。辽沈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此战之后双方实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注:解放战争的分水岭是豫东战役)而从此蒋军是江河日下,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其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其溃败的速度还是有点让人瞠目结舌的味道。国共在中国战场的角逐,最后以国军全面失败而结束,审视一下从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为什么机遇总是给我方抓住?[ 转自铁血军事
]单从辽沈会战本身来看,战前国军是没有想到东野会有这么强大的炮兵的,而以往守四平成功的经验使锦州守军盲目乐观,加上东野围长春久攻不下,所以国军方面都认为可以坚持至少一月时间。而林则汲取了教训,加强了练兵,尤其是针对城市攻坚作战的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况且林本身惯用牛刀杀鸡,无把握之仗绝不会出手的,当他下定决心攻打锦州时就意味着他有绝对的把握。当近千门大炮齐射,造成的心理震憾绝对是锦州守军崩溃的主要原因。而我军踏着炮弹炸起的硝烟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攻克了锦州。东野的攻坚能力在天津作战中也表现出来,有了强大的炮兵后,我军的攻坚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而国军部队一向迷信火力,在明显的劣势火力下崩溃的速度非常快,这在抗战时和日军的交手中显现的非常明显。而塔山之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国军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却不能越雷池一部,这本身说明作战意志力的对比和双方战术修养的问题。将军的决心是建立在士兵的勇敢程度上的,我军指挥员对内部的了解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和谐和团结的内部关系对各怀心思的国军将领,强弱自明。而我军对国军的了解有时比国军可能更清楚一些,所以才会知彼知已,百战百胜。而蒋军的失败多半是不知彼也不知己造成的,可以说是一个近视的人,去和耳聪目明的人对垒能不吃亏?经过两年多的较量,东野对东北蒋军各部都已经非常熟悉,情报工作也做的非常优秀。战锦州前我军就有了比较准确的城市布防图。而大虎山和黑山之战,以二流的部队将廖兵团钉在了原地长达三四天之久,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强将手下无弱兵,林在东北的几年锻造出了一支可怕的军队。从战略层上说,主席和林的素质比之蒋和东北这一批国军将领要高出一些。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蒋公在东北犯了兵家之大忌。在是守还是撤的问题上,原日军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岗村宁茨很早就曾经劝过蒋,东北是一局死棋,一旦共军攻取了锦州,将东北国军精锐必被全歼。在1948年春夏,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形势已经非常不利,当时包括美国军事顾问团以及国民党内相当一部分人等都主张放弃东北,将东北部队入关以形成对我华北解放军的优势。但由于当时蒋介石刚刚赢得总统“大选”,在政治上要考虑继续争取美国援助,因此不愿意出现被“赶出东北”的局面。蒋不是一个能够正确取舍的人,作为一个士官生出身的军人,在指挥大规模的会战是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指挥和协调手下各怀异志的骄 兵悍将们。不只在辽沈战役,在整个战争中他都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对于卫立煌,他并不信任,却委以重任,违犯了用人不疑的原则。而我方从主席和东野的往来电报中可以看到充分民主的作战指导思想,而林在战役中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指挥权高度统一,确保了作战力量的使用。从这一点上,指挥权统一对于一场胜利是必要的,如果廖只有一个长官下命令,则他就不会首鼠两端在犹豫和观望中丧失战机,最终落入东野的虎口中。在战术上,辽西会战时廖兵团的内部发生了致命的失误,在换防时没有派出警戒,明显违背了作战的一般原则。而没有构建必要的防御工事也违背了作战的一般性要求,对此常识性的东西,国军的将领不是不清楚,但打败战之后,脑子都有点木,不知道怎么出招了。而对面的林总可是一步步算的极为清楚,对此叫嚣摆开阵式再打的国军将士实在是可怜而又可笑的。兵法有云,胜兵若以镒称铢,在士气上廖兵团已经输了。结果被称为“旋风纵队”的韩先楚的六纵一个营将一个兵团部两个军部指挥所给摧毁了。这看似偶然,其实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军就是善于夜战和近战,对于渗透奇袭更是得心应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第一击就要了廖兵团的命。结果廖后来用明语指挥,林笑了笑,指挥手下各部,放心去打。所谓乱军引胜,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战例 。这场原本看来是一场恶战的战斗,就因为这一个失误,而变成了一次狩猎。而杜聿明再回到东北以后,终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作为蒋公的消防队员,他每一次都在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时才赶到火场,最后只落到身败成为阶下囚的结果,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人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辽沈战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沈战役的义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