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十分信赖的王牌大间谍间谍是谁

抗战初期日本女间谍险些刺杀蒋介石 后被军统击毙|蒋介石|抗日战争|间谍_新浪军事
抗战初期日本女间谍险些刺杀蒋介石 后被军统击毙
  影视剧中的南造云子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张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破获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间谍组织的幕后操纵者却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一个神秘的女间谍――南造云子。
  日本间谍色诱国民党高官
  南造云子,1909年出生在中国的上海。13岁时,她被父亲送到日本一所间谍学校,师从日本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17岁时南造云子从间谍学校毕业,并马上被派到中国大连从事间谍活动。1929年,土肥原贤二为了进一步发挥她的作用,派她以失学青年的身份潜入南京,伺机打入国民党高层内部,以窃取军事机密。
  南造云子来到南京后,化名廖雅权,在汤山温泉招待所当起了服务员。汤山离南京约30公里,是一个极佳的休闲去处。国民党当局在汤山建了一个游泳池,办了一个温泉招待所,军政大员趋之若鹜,经常在此召开秘密军事会议。日本特务机关早就瞄上了这个地点,所以派南造云子打入其内部。
  南造云子很快就以美艳的外表钓到了一条大鱼――国民党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黄浚是福建闽侯人,生于1884年,出身官宦之家,年轻时曾留学日本,熟悉日本的风土人情,精通日语。回国后他曾在北洋政府任过职,后得到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赏识而被调到行政院,任主任秘书。1932年汪精卫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行政院长后,对熟悉日本情况的黄浚更是刮目相看。
  黄浚是个好色之徒,经常来汤山温泉招待所消遣。他第一次见到南造云子,就被对方迷住了。南造云子弄清黄浚的真实身份后,也主动投怀送抱。双方各有所需,很快便走到了一起,如胶似漆。
  不知不觉中,黄浚向南造云子透露了好多“内部”情况,最后他本人及其儿子都被发展成为日本间谍。黄氏父子利用各种机会为南造云子收集情报,并扩大其间谍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参谋总部、军政部、海军部都先后有人被拉下水,国民党方面的一些重大机密接连被窃。
  暗杀蒋介石未遂
  1937 年8月,日本侵略者制造“八?一三”事变后,随即派兵向上海大举进攻。中国守军被迫进行自卫,于是淞沪会战打响了。8月下旬,会战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蒋介石决定亲自到上海前线视察,一方面是为了调兵遣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前线的将士打气。8月25日,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顾祝同、汪精卫等人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讨论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有关问题,当时做会议记录的是黄浚。
  在蒋介石提出自己要亲赴上海前线视察的动议后,与会人员开始都不太赞成,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但蒋介石执意要去。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蒋介石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惹英国。
  然而,蒋介石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由黄浚泄露给了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南造云子随即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日本特务机关,日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行动方案。也是机缘巧合,第二天蒋介石临时改变了行动计划,没有如期前往上海,这使得他躲过了一劫。而英国大使许阁森却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8 月26日晚,蒋介石接到报告:英国大使许阁森的汽车在赴上海途中,遭日机轰炸被毁,大使被炸成重伤。在暗自庆幸的同时,蒋介石又感到了一种后怕。他慢慢地闭上眼睛,脑子却在飞快地运转,这是巧合还是有预谋,他要从中找出疑点。忽然,淞沪会战前封锁长江要塞计划流产之事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是20多天前的事。
  8月初,国民党方面根据有关情况判断,日本有可能向上海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为此,蒋介石主持最高国防会议,讨论应对措施。最后会议决定,在日军向长江流域发动进攻之前,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阴水域设置障碍,堵塞航道,封锁长江航路。此举既可阻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同时可将长江中的日本舰船围而歼之。然而,此计划还未来得及实施,长江中的日本舰船、商船便迅速撤到了长江口,聚歼计划就此落空。这也是由黄浚向南造云子泄的密,对此蒋介石当然无从知道。
  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考虑,蒋介石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这两件事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阴谋?想到此处,他马上让人找来戴笠、徐恩曾,要他们着手调查这两件事。然而,还未等查出什么线索,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令蒋介石意想不到的事。
  日本间谍上海毙命
  8 月30日,国民党方面准备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总理纪念周”大会,蒋介石原定到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可是到了开会那天,有两个身份不明的青年男子在会前开车强行闯进了会场。负责会场保安的惠济马上派人通知蒋介石推迟进入会场的时间,同时要保安人员想办法抓住那两个身份不明的男子。最后,那两名男子被击毙,从其身上搜出了两把无声手枪和几枚威力巨大的炸弹。后来经调查得知,这件事也是由南造云子幕后策划的。
  再说蒋介石在听到有人企图在会场进行暗杀活动的报告后,怒火直蹿,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出事,这怎能让他不生气?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一定是内部出了奸细。于是蒋介石令谷正伦、戴笠、徐恩曾三人联手展开调查,并限期破案,否则军法从事。谷、戴、徐三人不敢怠慢,全力以赴进行调查。
  没多久,案件的调查便有了进展。据戴笠手下报告,黄浚之子黄晟近期与南京汤山温泉招待所的服务员廖雅权来往过密,且两次事发前都有人看到他们两人在一起。于是,戴笠决定对这两个人展开暗中调查。最后,廖雅权――南造云子的日本间谍身份终于被侦破。被其发展成间谍的黄家父子及潜藏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部、军政部、海军司令部内的有关人员的名单亦被一一掌握。
  在掌握了确切证据后,国民党方面立即开展抓捕行动,并于9月中旬将南造云子及黄氏父子等间谍组织中的人员全部逮捕归案。审讯中,黄氏父子对其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南造云子也将其间谍身份及利用黄氏父子等人从事间谍活动、包括如何密谋刺杀蒋介石的整个过程如实作了交代。这一连串案件的谜底终于真相大白。审判后,蒋介石亲笔签署了对黄氏父子的死刑判决书。不久,黄氏父子即被公开处决。然而国民党当局却未将南造云子处死,只是将其判了个无期徒刑,然后把她关进了老虎桥中央监狱。
  可是没过多久,南造云子竟然从戒备森严的监狱中神秘失踪了。原来,狡猾的南造云子又故伎重演,以美色勾引一名狱卒,并许以各种好处。这个狱卒是个利欲熏心之徒,私自与日本特务机关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大笔金钱之后,他们里应外合,帮助南造云子逃出监狱。
  由于身份已经暴露,不能在南京继续活动了,于是南造云子便潜入上海租界,暂时隐蔽起来。戴笠接到南造云子逃跑的报告后,气急败坏,马上把行动股长找来,成立刺杀小组,见到南造云子格杀勿论。行动股长立即布置有关人员,从南京一路追踪到上海,可南造云子在上海租界潜伏不出,国民党军统特工只好慢慢等待时机。谁知这一等就是4年半的时间,1942年4月的一个晚上,南造云子外出时,终于被国民党军统特工击毙。
  文/潘泽庆(摘自《文史春秋》)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蒋介石的王牌军长,被解放军俘虏,刘伯承却请求做他的学生
俘虏应该说是个负面的词,战争期间当了俘虏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但是在解放战争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国民党的一个军长被解放军抓住,也就是当了俘虏,但是他却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这个俘虏是国民党的王牌军长廖耀湘。
廖耀湘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书。1925年,廖耀湘开始报考黄埔军校,由于路费问题错过了黄埔第五期的招生。
一年后,廖耀湘成为黄埔第六期骑兵科的学生。关于廖耀湘在黄埔军校还有个故事。
当初学校决定派44名学生到法国留学,为了争取到了留学的机会,1000多人参加了考试,廖耀湘不但参加了考试,而且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最终他却没有录取,原因是他长相不过关,个子矮、脸上有疤痕。
为了给自己争取机会,廖耀湘闯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对蒋介石说这是选留法军官,并不是选女婿。
就是因为廖耀湘这种直率敢说敢做的性格,令蒋介石刮目想看,最终蒋介石批准他去法国留学。
法国留学回国后,廖耀湘担任少校连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廖耀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但是南京被日本占领后,廖耀湘混在难民中才逃出来。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在廖耀湘身上应验了。从南京脱险的他,1938年升任200师师长,蒋介石把国民党装备最好的军队让他带领,可见对的他信任和器重。
委以重任的廖耀湘并没有让蒋介石失望,1939年昆仑关战役中,廖耀湘一战得名。在这次战争中,他率领200师击毙了日军4000多人,其中还包括日本的一个少将中村正雄,在抗日方面,廖耀湘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廖耀湘受到我军的牵制,处处挨打。
日,廖耀湘率领部队向黑山和大虎山地区发起猛烈攻击,5天后,廖耀湘部的10万多人被歼击,廖耀湘被俘虏。
廖耀湘当了俘虏后,刘伯承元帅却主动要求当他的学生,还特意请他给其他的将领讲课。作为一个手下败将,廖耀湘有什么资格给我军将领讲课呢?
就连廖耀湘本人都难以置信,后来刘伯承对他说:“请你来当我们的老师,主要讲在缅甸对日作战战术。”
在缅甸对日作战中,是整个抗日时期中国军队少有的以压倒性的攻势作战,出现了一些战功显赫的官兵,而与孙立人齐名的就是廖耀湘。
廖耀湘两次入缅作战都创建了奇功。
1942年3月,廖耀湘为了掩护大军撤退,利用有利的地形优势,采取逐次抵抗战术,以极小的损失牵制日本大军12天,英国报纸评价他为“以少敌众……益增光辉”。
1943年廖耀湘第二次缅甸作战指挥,战前廖耀湘做了详细的准备,先后编写了《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战法》《城镇村落战斗》各书,把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结合传授给各级将领,在他的带领下,对日作战取得了大获成功。
虽然他是俘虏,但是他军事才能显著、实战经验丰富,刘伯承真是看重了他这一点。
后来廖耀湘积极接受改造,成为第三批被特赦的战俘,为新中国的建设也做了不少贡献。
读史使人明智,更多历史趣闻关注微信公众号:lishiqsba(历史全说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札记:蒋介石身边的间谍
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札记:
蒋介石身边的间谍
刘斐(1898年-日)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蒋介石日记》,日记:
“昨晚冬至,夜间梦在新建未漆之楼梯,努力挣扎爬上梯底时已力竭气衰而醒。若此为预兆,前途艰危可知,而成功亦可卜也。”
此前两个星期,蒋介石及国府刚从成都迁到台北,正当惊魂未定之际,蒋为之寝食难安而噩梦连连,良有以也。
12月31日,蒋在日记中自省:
“一年悲剧与惨状实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顾”。
“军队为作战而消灭者十之二,为投机而降服者十之二,为避战图逃而灭亡者十之五,其他运来台湾及各岛整训存留者不过十之一而已。”
长期担任蒋介石医官的熊丸医师则在其口述历史里,谈对于蒋介石的近身观察。熊丸认为,国府剿共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皆知的军事失败、经济崩溃等因素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因是,蒋身边充斥太多共产党间谍。
熊丸说,徐蚌(淮海)战役爆发时,蒋在南京黄埔路官邸设地图室,地图室三巨头分别是蒋本人、战情参谋周菊村、参谋次长兼任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刘斐(为章),三人在南京指挥徐蚌会战。但刘斐本身正是共产党间谍,以致南京的作战命令共军完全知晓,自然每战必败。
熊丸说:“那时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总统下的命令共方都知道,于是徐州当地几个重要指挥官便稍加变通,提早进攻时间,作战结果才算顺利。后来大家都认为刘为章十分可疑,总统却都听不进去,也没人敢直接告诉总统刘即是匪谍,故直到最后证实刘是匪谍时,总统连想都没想到。”
让蒋还想不到的身边卧底的高层间谍还有郭汝瑰,时为国防部作战厅长。
1947年5月山东孟良崮战役,郭汝瑰到蒋介石官邸参与军事会议,将孟良崮战役作战计划交给共产党人任廉儒,使得国军主力七十四师全被歼灭。
最近解密的抗战时期重庆《红岩档案》,则公开了潜伏在蒋介石身边达十五年的女速记员沈安娜也是地下党员,让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总能准确掌握蒋介石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意图和部署,因此被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当年南京的部分情报是通过上海的地下党组织直接送到华东局的。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多为当年的新四军干部如刘长胜、刘晓。
吴克坚抗战时曾是周总理副官,解放战争时期曾经为华东局统战部(实际上就是华东军区敌工部)副部长,任廉儒的联系人就是吴克坚。
(孟良崮战役作战计划,由于任廉儒当时未及时找到吴,因此任是通过其它渠道将情报转送到华东局。)
此外,据张延忠告诉我,杨尚昆曾经对她说,卫立煌于抗战后期也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关于刘斐】
刘斐,字为章,桂系出身,189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日本人称“民国三个半军事家”中的那半个,备受蒋介石重用。曾任国军参谋次长。
(三个半军事家指蒋百里、白崇禧、杨杰及刘斐。)
中共建国后,刘斐曾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研究组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中南水利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于日逝世。
刘斐在国民党抗战和戡乱期间当了11年的参谋次长,全面负责作战部的实际指挥,为蒋介石所倚重。
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桂系当家。4月1日刘斐随“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和张治中将军等一道由南京飞抵北平,受到中共的热情接待。4月2日起,刘斐参加了为时半个月的谈判。其间,他数次受到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见。,刘斐谈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为毛泽东所接受。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即有人说刘斐是共产党,新六军军长罗友伦口述回忆文章称:到台湾后他曾经问郑介民是否晓得刘斐是共产党,郑介民说:“我怎么不晓得!我在当国防部第二厅副厅长(这是军统三巨头之一,专门负责军事情报的)时,厅长杨宣诚(海军出身)就告诉我说,‘刘为章是共产党,在日本念陆军大学时加入的,与陈毅、邓小平同一个时期(这个真是天大的笑话了)。老郑,你是蒋委员长的学生,说话比较方便,你应该向委员长报告’。我想,要报告,也应该由厅长去报告;我又没有证据,空口报告,岂不是会挨一顿臭骂嘛!所以,我们俩谁也没有去向蒋委员长报告这件事。”郑介民又说:“到大陆沦陷,国防部搬到广州,再迁香港,后来就分手了。在香港时,国防部的人都住在同一幢旅馆里,刘斐就住在我楼上。有一天深夜,刘斐跑来叫醒我,说:‘老郑,你不要到台湾去了,国民党没希望了。我老实告诉你,我是共产党,你跟我回大陆去,包你有前途。’我这才恍然大悟,确切证实他是共产党。”
杨宣诚(军委会高参兼蒋介石侍从室中将高级武官)口述回忆录也说:1927年刘斐在日本留学时遭遇国民党清党,日本警方查出刘斐系共产党员,导致日本陆大要开除他。刘走投无路,就去找时任中国驻日本海军武官杨宣诚作保。杨问刘:“怎么一回事?”刘斐说:“不瞒你,我是加入过共产党,现在我没有活动。”杨说:“你虽然没有活动,总有一个表示才成呀!”刘问:“要怎么表示法呢?”杨即要刘具结,说明自己本已加入共产党,现已脱离该组织。刘照办了。杨即交涉日方出面作保,刘始得免受开除处分完成学业。
郭汝瑰回忆录也说,情报人员多为单线联系,他本和刘斐关系很坏,只要刘斐有建议,他必反对,后党组织派人带话给他,叫他注意和刘斐的关系,不要被敌利用,他才意识到刘斐也是在为共产党工作。
但是中共从未承认刘斐是秘密党员,直至他的追悼会,邓小平率领导人都来告别,主持人乌兰夫仍称其为非党人士。
俞大维以此为依据始终不认为刘斐系“共谍”。杜聿明则早就怀疑郭汝瑰是“共谍”,但不怀疑刘斐。理由是看见郭的生活洁身自好,家里清贫程度还甚于自己。刘斐则不然,不仅娶了三房妻妾,连大烟都抽。白崇禧评价刘:“他言论是左的,享受是右的,他不满现状,但自己生活不严整,吃、喝、嫖、赌、唱戏无一不来,油得不得了”。
新中国成立后,刘斐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常务委员,第五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要职。
徐启明是桂系,一直备受李宗仁、白崇禧信任,三年内战,他是一直参与其中的。在李宗仁代理总统后,甚至一度担任了第十兵团总司令,手下掌握着第八绥靖区的四十六军、五十六军和一二六军。后来去了台湾。他对刘斐的评价是:
“刘斐是健生(白崇禧字)一手提拔起来的,抗战初起跟健生到中央,供职参谋本部。此人在纸上谈兵很有一套,很多人赞赏他,但我只认为他小有才而已,不佩服他。他在国内没受完整的军事训练,到日本去学得如何不得而知,但他从没有实际带过兵作过战,因此所拟的作战计划有时是不切实际的,此人是不能担当重任的。由此可见健生用人有时亦不是没有缺点。刘斐随和谈代表赴北平后投共了,有人说他是共谍,我观察他的行动谈吐,不像。至于参谋本部指挥作战的情况我不大清楚,据我所知戡乱时很多命令是总统或其他高级将领直接颁下的,不经过参谋总部,我在北平行辕也拟作战计划,总统一来才做最后决定,总统并没有带刘斐开会,实施后才补报参谋总部,所以要说大陆军事失败是由于参谋本部有个共谍刘斐,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徐启明《我所参与的战争()》,第130-131页)
新近出版的《丁治磐先生口述历史》(丁治磐抗战时打了不少硬战,是个勇将)说,1946年春,他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部人员,至青岛组织胶东指挥部,兼任青岛警备司令。47年下令戡乱,当时的政略目标是在双十节前攻下烟台,蒋介石要丁治磐和刘斐商议作战计划。这次作战,政治目的达到了,但是,中共军队,基本上是稍一接触,就退却了,保存了实力,所以作者认为在军事上毫无所获。
在这次作战中,让丁治磐大为不满的是,刘斐等人竟直接部署军队,以范汉杰任胶东兵团司令,带领王凌云第二军、黄百韬第二十五军、李弥第八军、六十四军等四个大军十几个师走大路分四路进攻。因此,在丁治磐看来,“这是战史上的一个很大的教训”:
“其一,国防部不了解前线状况,不该直接部署军队,这应交由我这个前方指挥官负责部署,中央将任务原则交下即可。其二,国防部刘斐等人将四个军十几个师走大路分四路进攻,未预留第二线兵力的部署,显示他们根本不懂大军作战的部署要有梯次。第一线可部署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兵力,余留控为第二线,不能齐头并进。……国防部管作战的第三厅应负责,中央统帅部的参谋大多太年轻,有学识,但缺乏作战经验,刘斐不见得是通共才如此部署,可能是他根本不懂如何作战。”(《丁治磐先生口述历史》,第105-106页)
徐启明、丁治磐是长年在外掌兵的,他们对刘斐的印象,有一个共同点,即刘斐并不是通共,很可能是他缺乏作战经验,因此制订的作战计划有时不切实际,甚至会犯有大错。但他们认为刘斐并不是共产党。
【关于杨杰】
杨杰(),白族,云南大理人。字耿光,民国时期著名军学泰斗,和蒋百里、白崇禧、刘斐一起被外国人称为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他出身滇军,后舍弃中将军衔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成为蒋介石的参谋长,曾经帮助蒋介石赢得决定性的中原大战的胜利,因在抗日战略上和何应钦冲突而退出中枢,出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
他的《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军高级军官的必读物。1949年因倾向共产党革命,放言无忌而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暗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哪位名将害怕担任蒋介石最信赖的第十八军军长
日 14:52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郭汝瑰
摘自:郭汝瑰 著 《郭汝瑰回忆录》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年5月 出版
阅读提示:这支军队是蒋介石手中握的一张王牌,不仅不会开往大西南,反而随时会由现时驻防的浙赣路玉山一带撤往福建、台湾,即或这支部队退守西南,也万万不可能发动起义。因为十八军不仅有许多蒋介石的特务严密控制,其士兵到各级军官大多数是蒋介石集团的死硬分子。如果担任这支部队的军长,不但党的任务无法完成,我可能也会被挟持到台湾。因此我眼望着这个&肥缺&,心中非常烦闷。【】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性胜利之后,几百万精锐嫡系主力已丧失殆尽,蒋家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分崩离析的绝境。
凭我多年的经验,我知道蒋介石作战失败经常迁怒于人。近来我多少有点敏感,觉得有人中伤我,蒋介石已开始对我不信任。我是深深了解特务手段的残酷的。一想到万一情况败露,被严刑拷打,血肉横飞,求死不得的情景,确实有点不寒而栗。不如还是引咎辞职,早日离开受怀疑的境地为好。因此于日何应钦离职,徐永昌就任国防部长的机会,递上报告请辞第三厅厅长。但是顾祝同劝我打消辞意。他说:
&你不过是承办业务的人,重大决策都是上级决定的,哪能由你负责呢?你不必引咎辞职!&
他不知我真心是想趁机离开避祸,引咎只不过是饰词,所以还善意地留我。
另一方面我看见形势急转直下,迫切希望能够从此离开黑暗的蒋家王朝,奔向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解放区。1948年10月以后我曾一再请求任廉儒把我的心愿转告党。
任廉儒一直以川盐银行上海华山路办事处主任身份为掩护,秘密进行党的地下活动,经常来往于京沪之间,与我联络。他到常住《益世报》报馆。
任廉儒向上级请示后,来南京对我说:&汝瑰同志,你的愿望,党非常赞同。但经过再三研究,认为你到解放区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你与其到解放区,不如想法争取到大西南去。党组织认为,解放军渡江及扫平江南不会遇坚强的抵抗。但是蒋介石最后必然妄图巩固西南,西南必有一场恶战,到那时,你能想法举行起义,瓦解敌军,影响作战进程,其作用和影响不是比到解放区去更大吗?&于是我决心再冒险争取带部队到西南。
我又找顾祝同,请他给我照顾,让我出任军长。顾祝同一听,就睁大眼睛说:&汝瑰,这是啥时候,你看军事上节节失利,别的军师长早就想脱身溜走,你怎么还想当军长,这明明是自找苦吃嘛!即或你实在想带兵,最好搞个兵团副司令、绥区副司令之类职务,挂个名算了,别当军长去受罪罢!&
&总长!&时穷节乃见&,别人总以为我当参谋,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事实上不会直接带兵打仗,现在我临危受命,置生死于度外,才不辜负党国的希望,才不辜负你对我的栽培,这是其一。其次,形势虽然危急,但关键性的一战得胜,常可以挽回既倒的狂澜,更何况世界风云,瞬息万变,英美都高喊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局势不一定就悲观。第三,越是危急存亡之秋,越应该抓基本队伍,练得一个军作骨干,就可扩大兵力形成有力集团。你既有心培植我,我决心去为你创建一支基本力量,待那时,再委我为兵团司令岂不更顺理成章吗?&我见顾祝同劝我不当军长,我的企图就完全落空了,所以连忙提虚劲,慷慨陈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钻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性福潜规则:少妇的招数
读书名博: |
&&&&&&&&&& |
一周图书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揭秘: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另一身份或是美国间谍|间谍|蒋介石|宋美龄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揭秘: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另一身份或是美国间谍
  台学者:宋美龄曾瞒蒋向马歇尔汇报密会内容或为“美国间谍”
  随着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中美台的关系更显复杂。就在此时,台湾《旺报》22日援引历史作家王丰的分析认为,曾经的台湾“第一夫人”宋美龄,一方面堪称蒋介石的头号情报员,但另一方面,她可能曾在台美之间扮演“双面间谍”角色。
  据《旺报》22日报道,王丰表示,他在研究过程中更意识到宋美龄的复杂性。以1950年麦克阿瑟的去职来说,恐怕就与宋美龄“出卖情报”给美国时任国务卿马歇尔有关。王丰援引当年《纽约邮报》的报道称,马歇尔当时持续收到揭露国民党所作所为及计划要做的勾当的信件,“这些信件并非来自别人,乃是蒋夫人本人”,当时手握华盛顿各种情报的台“驻美大使”顾维钧也在回忆录里证实了这个消息。《纽约邮报》甚至称,当麦克阿瑟来台密会蒋介石时,宋美龄还发给马歇尔长达3页的信函,把麦克阿瑟来台与蒋介石的谈话内容“和盘托出”。
  《旺报》称,曾任蒋介石机要秘书的周宏涛也在回忆录里描述了1950年9月的某一天,曾是蒋介石最信赖的文宣干部董显光与周的对话:“我听说夫人已经把麦帅访台的详情,用20页的信纸告诉了马歇尔,她等于替总裁的最大政敌做情报”。报道说,尽管周宏涛认为宋美龄此举“应该有她的考虑”,却未言明是什么考虑。王丰猜测,马歇尔应该曾答应宋美龄,一旦“最危险的时刻”到来,“可以让蒋公到美国去”,这“可能意味着宋美龄的行径,是在美国策动‘驱蒋’的敏感时机,作为交易的保蒋之举”。
  不论动机如何,王丰根据董显光的回忆录分析认为,蒋介石对于宋美龄向马歇尔汇报麦克阿瑟密会内容一事,应该浑然不知。他1951年还曾派董显光衔命问候即将离开日本的麦克阿瑟,但麦克阿瑟当时已不肯接见。王丰说,虽然至今没有证据显示蒋介石当年对此事是否知情,但从蒋经国日以“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身份召开情治单位主管会议的讲话中,可见其对于“双面谍”的立场。蒋经国特别表示,“同外国人无所谓合作,最多只是交换;任何国家如果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与外国谈合作,谈情报买卖,那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
宋美龄 资料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牌间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