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红葡萄酒品牌什么品牌好

除了进口酒,这几个国产葡萄酒品牌也不错哦~
除了进口酒,这几个国产葡萄酒品牌也不错哦~
老王连连看
昨天,有人给小优留言说,希望小优来几篇国产葡萄酒的品牌和分析,所以今天小优酒准备和大家唠一唠国产葡萄酒~大家以后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内容,欢迎学习这位盆友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优,小优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好了,进入正题。进口葡萄酒可以说在近几年的中国,出了很大的风头。根据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市场容量将达到1400亿元左右。在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下,虽然国产葡萄酒也表示颇受打击,但是不可否认,国产葡萄酒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内还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先来说说国产葡萄酒的老大们张裕Changyu世界最佳侍酒师安德雷森.拉尔森曾评价张裕的一款酒:如果在盲品会上比较,张裕爱斐堡完全具有挑战波尔多名庄的实力。有人说它是国产葡萄酒里永远的王者。它有着最为清晰到位的红酒品牌——“传奇品质,百年张裕”。它所属的公司张裕公司创始于1892年,也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旗下张裕解百纳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的贵族世界,葡萄酒的“名门望族”。长城Greatwall提起国产葡萄酒,所有人都会想到长城,由中粮酒业有限公司出品的长城葡萄酒,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第一品牌,曾经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长城葡萄酒多次在国际专业评比中获奖,远销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被誉为“典型的东方美酒”,拥有“中国出口名牌”称号。长城和张裕可以说在国产葡萄酒界都是大Boss级别的人物,究竟哪个更好,那就要因人而异了,小优个人更倾向于张裕~王朝DYNASTY与长城和张裕一起被称为国产红酒的三大巨头。中法合营的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王朝葡萄酒曾获十四枚国际金奖、八枚国家级金奖。葡萄酒绿色健康,被确定为无污染、无公害、无病毒、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不过,近几年的王朝葡萄酒的销售呈现低迷的趋势。威龙Weilong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胶东半岛的烟台市,出产的葡萄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品质相似,被人们誉为&中国的波尔多&。得天独厚的葡萄资源加上精湛的酿酒技术,威龙葡萄酒以其优良的品质、国际品味,在国内市场上独树一帜,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威龙品牌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国产葡萄酒受欢迎的地域格局总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通化在东北;长城在京城一带;张裕的集中在山东,王朝在上海,而威龙在江浙一带比较受欢迎。通化Tonhwa通化葡萄酒被誉为“红色国酒”,是开国大典时唯一宴会用葡萄酒。诞生于1937年,通化葡萄酒见证了新中国历史的诸多巅峰时刻,共和国的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有通化葡萄酒为之庆贺的身影,共和国的每一位伟人,都体味过通化葡萄酒的醇厚芳香。通化以甜葡萄酒而闻名。新天Suntime“葡萄故乡,四季阳光”——经历了艰苦探索的新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定位。好葡萄酒来源于好葡萄,它的产地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病虫害少,具备发展酿酒葡萄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天酒业成立于1998年,他拥有15万亩亚洲最大的葡萄酒基地,种植规模巨大。其中它的新天干白是国内第一款海鲜专配干白,采用世界名种葡萄精酿而成,酒体呈浅禾杆黄色,闻香清新雅致,酒体细腻,纯净清爽。云南红“云南人喝云南红”、“云南从此告别了没有自己名酒的时代”——云南红,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产品配方快速在云南站稳了脚跟。接下来携云贵高原地势之利,倾盆而下,克贵州、进两广、平四川、入湖南,进而凭“钓鱼台国宴用酒”欲挥师北上,也谓壮志凌云。云南红葡萄酒选用世界优良酿酒葡萄品种玫瑰蜜、梅鹿辄、赤霞珠、法国野等为原料,采用国外先进工艺和进口设备精心酿造而成。香格里拉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青稞干酒和葡萄酒系列的生产、销售以及现代生物工程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拥有“香格里拉·藏秘”、“天籁”等多个知名商标,总资产5656万元,万亩藏区青稞种植基地,年产逾万吨的国际先进酿酒发酵和灌装生产线,古老的传统酿酒技术与现代精湛工艺结合,生产技术日臻完美。来说说国产葡萄酒优势:1.更懂中国人的味蕾2.价格相对实惠,更能符合大众的消费。中国的葡萄酒产业与外国的一些老牌葡萄酒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年轻,国产葡萄酒虽然在葡萄种植酿酒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许多优秀的葡萄酒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中国国产葡萄酒的未来还是光明的,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老王连连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是一个夏天,简单的回忆!
作者最新文章说到盲品,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门外汉认为很玄妙,某些品酒大师,在无酒标的提示前提下,只需要对杯中的酒液一看一闻一喝(或不看酒液,只凭借嗅觉和味觉),便可知道葡萄酒的品种、产区和年份。而专业人士一般情况下不在外人面前玩盲品,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典型产区的典型品种,通过盲品很容易辨识,年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葡萄酒品酒师的专业考试中就是提供典型的葡萄酒进行盲品考试)。
但是,如果这款酒不具备典型性,比如新世界模仿旧世界风格的酒,比如旧世界模仿新世界口感的酒,再比如大区的不具有个性的酒,或有人刻意为难之……都是会盲品失败的。
帕克老爷曾经就因为一款他没喝过的奥地利葡萄酒,盲品失败,阴沟里翻船。
胡胡Tips:帕克老爷。
罗伯特帕克,葡萄酒品酒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度娘、谷歌。
综上所述,所谓玄妙的盲品,只适用于你喝过的,且具有典型性的葡萄酒,而且最好的优质的大酒(我们把法国列级庄的酒或其他国家顶级的葡萄酒称之为“大酒”,大酒的个性鲜明且品质稳定,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胡胡Tips:列级庄。
法国的列级庄是1855年的一次评选结果,主要把波尔多左岸的葡萄酒总共分为5个等级。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和奥比昂是一级庄。
在的内容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品酒,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家自己边喝边积累经验,玩盲品了(不是真的蒙上眼睛,而是通过品尝对比,记忆香味、口感)。
图:盲品时,一般会把酒标蒙起来,给酒瓶编号。
一、你也可以成为盲品高手
法国大区酒与次产区的对比
图左,波尔多大区AOC,售价不超过70元为宜,年份越新越好。
图右,波尔多次产区梅多克产区的酒,售价在100左右为宜,年份可以比大区稍微老一些。
上面两张图,是我喝过的葡萄酒。对比饮用后,你可能会发现:前者的酸度是不是更高一些?后者的单宁更重一些?如果说复杂度的话,后者是不是无论从香气还是口感、回味上来说,都会有更多的东西?你也许不会形容,但是你会感觉到。
原因在于,波尔多大区的酒,梅洛的成分比较多,而梅多克的酒,赤霞珠的比例更高一些。梅洛的酸度会比较明显,而赤霞珠的单宁更重。同时,后者可能经过橡木桶陈化,所以赋予酒体更为复杂的香气。
通过两支酒的对比饮用,你再次选购葡萄酒的时候,就属于比较有经验的消费者了:你若不喜欢单宁的刺激感或橡木的那股怪味,就没必要掏更多的钱去买梅多克的酒,选择简单易饮的大区酒更经济实惠。
比如今天,我跟一位开私人酒窖的老板聊天,他就提及:“我的好多客人,就是喝不惯中级庄或列级庄的那股橡木味,认为那个味道很怪,他们倒是觉得朗格多克的餐酒好喝!”
胡胡Tips:橡木桶。
用橡木桶储存、陈化,是为了柔化单宁较重的红葡萄酒。正常情况下,橡木桶赋予葡萄酒的味道是比较自然的,如果有明显的橡木味,与酒体显得分离,则属于加入橡木片增香的劣质酒。
不能因此来说他的客人没有品位。口感的问题非常个人化。而且按照我的理解,通常情况下,品质普通的大区酒与餐酒,骨架不明显,单宁不重(单宁带来的涩度是国人接触进口葡萄酒一个非常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这些酒整体而言比较顺口,所以比较讨好,不足为奇。
既然说到,就在这里顺笔说一下餐酒。
很多人认为餐酒就是配餐的酒,是廉价低端酒。这是一个小误区。大多数的餐酒级别的酒,确实比较便宜,品质不算出色,配餐比较合适,但餐酒只是一个葡萄酒的级别,不能完全代表酒的品质。比如一款酒,使用了该地区非法定品种的葡萄酿酒,该酒的级别就不能归类为AOC,只能是餐酒级别,但有可能是该酒庄庄主的创新之举,无论从价格还是品质上,可能都会比该地区的AOC高。意大利顶级的葡萄酒西施佳雅,最初就是IGT。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卢瓦尔河谷产区的酒会,就遇到了一款使用该产区非法定葡萄品种——梅洛酿的餐酒级别的酒,酒的品质堪比中级庄,售价也不低,但是碍于国人对于餐酒级别的认知度,进口商们对这款酒都不感兴趣。
言归正传,继续品酒。如果你觉得梅多克(MEDOC)产区的酒,更有质感,或者说你更喜欢,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继续进阶了。你不妨再找找酒标上印有haunt-medoc字样的酒,再品品看,然后找moulis、saint-estephe、pauillac、saint-julien、margaux这些村庄级的酒……这样你就从大区酒进入到次产区,再到村庄级--喝进口葡萄酒的成长,不是喝牌子喝价格,而是从大往小的产区喝。
当然,这些酒可能价格不再低廉,其等级可能已有中级庄或列级庄了。这个时候你需要在购买前,使用一个价格查询利器——www.. 只需要把酒的英文全名输入,你就能看到该款酒在欧洲、美洲等其他国家销售的价格(很多大区酒可能会查不到,但好酒、中级庄以上的酒肯定能查到)。比如一款葡萄酒,如果在欧洲的售价是100人民币,那么国内的售价在150-180左右比较合适,如果低于100,就属于捡漏。
至于细分波尔多次产区,还包括右岸的圣爱产区、波美侯产区;格拉芙产区和其核心产区佩萨克雷奥良等等。这些产区知识,我想你如果感兴趣,一定能从度娘、谷歌上获得全面的了解,在此,我不赘述。
有了这个经验,你可以继续拓展酒路,尽情对比尝试罗纳河谷、卢瓦尔河谷、阿尔萨斯、朗格多克等其他法国产区,可能短短几个月,你就能成为法国葡萄酒达人,一端杯,不用喝,就能说出:“嘿,这个是大酒的味儿,列级庄吧。”、“嗯,这个香气肯定是阿尔萨斯的琼瑶浆,错不了!”同时,也可能把市面上见得到的法国葡萄酒喝腻了,开始放眼全球!
胡胡Tips:给女士们的品酒小技巧。
品尝葡萄酒的时候,切记不要太“淑女”浅浅地抿一小口。因为我们的味蕾有分工:舌尖负责甜味,舌中负责酸味,舌根负责苦味。所以要尝尽葡萄酒的个中滋味,必须喝大半口酒,让酒液充满口腔。专业的品酒还需要撅嘴,吸入空气,发出类似漱口的声音。
二、通过新世界酒认识葡萄品种
很多旧世界的葡萄酒是混酿的,对于入门级的爱好者来说,不便于明确地辨别葡萄品种,而新世界有很多单品的葡萄酒,则利于我们认识葡萄品种的个性。
我喝过的美国梅洛,是舒特家族的,属于比较优质的美国梅洛,你可以对比梅洛与赤霞珠、仙粉黛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对比霞多丽和长相思的区别。我购买的时候,大概不到百元,现在美国纳帕产区的地价被炒作的很高(姚明都在纳帕买了葡萄园),所以酒价也有所升高。
喝美国葡萄酒,一定要喝的品种是梅洛和仙粉黛,因为具有美国酒的个性:热情、甜美、也很随意舒适(想象一下山姆大叔或《生活大爆炸》里的Penny,就是那种充满亲和力的范儿)。美国优质的赤霞珠和黑皮诺则有点模仿法国酒的痕迹,售价也太高,不建议入门级选择。另外美国的霞多丽在市面上很常见,也不贵,可以多多尝试。
· 澳大利亚
喝澳洲酒,设拉子是跑不了的。设拉子就是西拉(还有个坑爹的翻译叫“穗乐仙”),只不过在法国等旧世界叫西拉(syrah),在澳洲叫设拉子(shiraz)。这跟北方的馄饨,在南方叫抄手、云吞,差不多。
澳洲的西拉,最典型的风格就是浓郁的李子浆果气息。然而,酒标上只写澳洲、东南澳这样的大产区,酒的品质比较一般,如果能写出类似库拉瓦拉、巴罗萨谷之类的小产区,品质就比较优质了,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
这是我老公捡漏来的一款澳洲赤霞珠,这个牌子下的西拉也不错,正常售价在150左右,而超市标错价了,38元,他一口气买了5支。充分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帮你捡漏。
胡胡Tips:螺旋盖。
国内不少人把螺旋盖等同于廉价酒。这对澳洲等新世界葡萄酒,不公平!旧世界的葡萄酒使用软木塞是一个传统,也有其优势,利于那些需要陈年的佳酿。但是很多要趁新鲜喝的新世界葡萄酒,反而容易被软木塞污染风味。澳洲、新西兰、美国等很多好酒,都是使用螺旋盖的(澳洲奔富的顶级酒格兰许就有使用螺旋盖的,售价在4000¥上下,绝对不是廉价酒)。
澳洲葡萄酒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喜欢“搅基”——把赤霞珠、西拉、天普兰尼诺这种“硬汉”品种进行混酿。个人猜测是葡萄的成熟度太好,缺乏骨架,用偏硬的品种来达到酒体的平衡。
在炎热的产区,西拉表现出更多水果果酱味,有时候黑胡椒的辛辣气息比较重,有时候也会略带雪茄香气(这个跟后期陈酿不无关系)。但是如果你喝腻歪了澳洲的西拉,不妨再去找找法国北罗纳河谷的西拉(埃米塔日产区),同样是一个葡萄品种,这里的西拉更清冷更雅致,风土使然。
北罗纳河谷下两个产区的西拉单品。如果你能说出这两个次产区的名称,就属于很资格的老酒鬼了。(售价应该在400左右,如果特价能有300的,果断下手)
新西兰的葡萄酒,最典型的是长相思和黑皮诺,在中已有提及,在此略过。
智利的葡萄酒,最该品尝的是佳美娜这个品种。
这款智利佳美娜在麦德龙有售,价格49元,非常合理。
佳美娜这个品种源自法国,随殖民者来到智利,后爆发根瘤蚜病,佳美娜这个品种在法国当地灭绝。智利人开始把佳美娜当梅洛用,后才正身——这就是在法国消失的佳美娜。成为智利葡萄酒的特色品种。
至于市面上广告漫天飞的某英国球队代言的智利葡萄酒,对其品质我持保留意见,而那个价格,你懂滴,不特价,不捡漏,我一般不买。而且,智利的葡萄酒,尤其是一般的赤霞珠,比较粗糙,有兴趣的不妨尝试下,也许能给你留下别样的深刻印象。
如果你是球迷,又恰好是阿根廷球队的死忠,那怎么能不感受一下葡萄酒中潘帕斯雄鹰的风采呢?而阿根廷葡萄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马尔贝克。
图:Martins ANDINO MALBEC
超市常见的一款阿根廷门多萨产区的马尔贝克。售价在50元左右。能体现出马尔贝克这个品种的特点,硬朗中不失柔美,还有南美的热情。
另外一款叫做“探戈”的阿根廷马尔贝克,欧尚有售,价格在69元,特价有时候会做到40+,很合理。
我个人的感受是,如果盲品一款葡萄酒,既有赤霞珠的骨感,还有明显果香,但是新世界的风格很明显,加上甜度较高,我会往马尔贝克或佳美娜猜,然后品尝后,若更为柔美一些,我就猜佳美娜,若是平淡中暗含力量,好比里克尔梅的球风,我就猜马尔贝克。
正常情况下,阿根廷葡萄酒总体性价比较高。但是也不乏酒质很糟糕的情况。
这款阿根廷的西拉,我喝过,非常粗糙,好比老马的暴脾气加上国足的脚法。很不幸最近也买网上在做这个牌子的葡萄酒。我的一个酒友告诉我,他喝过不少这个牌子的酒,品质整体都令人失望,价格还很高,弄得我看到特价也不敢下手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已经基本了解了法国酒的产区与等级(文章里没有详细说,需要你自己去查,我已经指明了方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几个新世界国家葡萄酒的特色品种。接下来,咱们来领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旧世界的葡萄酒。
三、通过葡萄酒认识世界
笔者自己切身的感受是,通过品尝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既可以享受微醺之美,又可以了解很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与酒友一起分享葡萄酒,探讨问题,插科打诨,都是乐趣无穷的。比如上次一位读者提到了自酿葡萄酒,那么我就此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首先,酿酒葡萄与我们的食用葡萄在品种上不一样,前者皮厚颗粒小果肉少;后者皮薄水分足。相当于我们中国白酒的酿酒原料:红高粱、糯红高粱,直接食用不仅难吃还很难消化,却是酿酒的好材料。酿酒葡萄同理。
其次,葡萄酒的定义是百分之百用葡萄作为原材料发酵生产的酒。而自酿葡萄酒很多会加入水、白糖、白酒。严格从定义上说,自酿葡萄酒不是葡萄酒,是葡萄果酒。(细心的人可以对比一下自酿葡萄酒的色泽与干红葡萄酒的色泽)
最后,自酿葡萄酒因为没有加入二氧化硫防腐,加之酒精度数偏低,很容易发霉腐烂。 如果有人坚信自酿葡萄酒最绿色最放心最好喝,那是人家的自由,我不与其争论。只是我选择不喝。
转入正题,上一节介绍了如何通过对比品尝,喝出法国酒的等级,也介绍了一些新世界的特有品种。之所以选择法国酒作为入门级的选择,一是市面上很常见,好购买,二是因为法国葡萄酒的等级制度在旧世界中,算是比较简单的。
说句题外话,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大国,都经历过类似于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好比北京的雾霾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是个例,在N多年以前的雾都伦敦就已经有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很多曲折其实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且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不是说国外的葡萄酒生产者就多么的有良心,而是政策法规已经制定且执行到位了,奸商不敢乱来了。利益面前,无人免俗。
举个例子,法国香槟区的原产地命名和控制,源自之前香槟区乱来,大量生产品质不佳的酒,周围产区也跟风造酒……严重影响了香槟的声誉。严谨如日耳曼民族的德国,也曾在制作葡萄酒的时候见利忘义,给酒加糖,酒质下降,毁了自家招牌,经过控制,才开始在葡萄酒界慢慢复苏。
德国--雷司令之外,再没有可以推荐的品种了
圣母之乳是德国最常见,使用雷司令酿造的半甜白葡萄酒。酒瓶一般是蓝色(也有棕色的)的,酒标上有位“圣母”画像。价格超过100¥就坑爹了。适合不怎么喝酒的人饮用。
图:圣母之乳,雷司令酿造的半甜白
传统意义上说,德国的葡萄酒根据莫泽尔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分成两派。前者使用绿色酒瓶,后者使用棕色的酒瓶。但我发现市面上最多见的还是这种蓝色的酒瓶,个人猜测可能是老派酒庄与新派酒庄的区别。好比传统的普罗旺斯桃红酒瓶是“葫芦型”的,但也有不少一般瓶型的普罗旺斯桃红,不能说后者是假酒。
胡胡Tips:瓶型之争。
刚开始接触进口葡萄酒的人简单的根据谷歌、度娘,能搜到一些关于不同国家、产区瓶型的差异。比如勃艮第瓶型、罗纳河谷瓶型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名庄酒的酒标……这些知识当然没有错,但是知识也需要进行更新。瓶型与酒标是在发展变化。一些传统酒庄会传承“古法”,但也不乏很多新派酒庄大胆“革新”。所以充满了例外,比如传统上说旧世界葡萄酒的酒标上不会标示出具体的葡萄品种,但你会发现很多法国酒的酒标上也会出现“赤霞珠”、“梅洛”等。
圣母之乳这种雷司令,在资深酒鬼看来是“糖水”。因为使用的是一种叫做酥蕊渍(sussreserve)的方法酿造的。
胡胡Tips:酥蕊渍(sussreserve)。
酥蕊渍是德国酿造便宜甜白的方法。简单说就是把甜葡萄汁加入到葡萄酒中。酒体非常像果汁,度数偏低。
要想喝到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德国雷司令,就要找酒标上标识出”Beerenauslese”(BA)颗粒精选或”Trockenbeerenauslese”(TBA)干浆果精选。当然,这些雷司令都是甜酒,或贵腐酒。而且这种葡萄酒因为比较珍稀,所以少见750ml装的,多为500毫升装。具体甜酒的章节会着重讲述。现在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下图:
德国莱茵黑森的颗粒精选雷司令(贵腐),也买上150下手的。现在貌似价格调上去了,耐心等等,这个价位喝这款酒很超值。
德国晚收级别的雷司令,没有贵腐那么甜,更为爽口,不太喜欢甜酒的人都可以尝试下酒标上标注有Spatlese (晚收)的德国雷司令。售价在200以内比较合理。
奥地利--特有的绿菲特丽娜
若是想喝干白的雷司令,市面上最容易买到的,价格最为合理的是奥地利瓦豪产区的雷司令,麦德龙有售,价格130左右。
奥地利瓦豪产区的雷司令干白。一般奥地利的葡萄酒又少见价格又偏贵,而这款100+,很合理。酒体也比同价位的德国雷司令重。值得尝试。
既然说到了奥地利,那么还有一款绿菲特丽娜品种(也有人给这个品种意译为“绿魁”),属于奥地利的特有品种,去买雷司令的时候一起买了,这样对比着喝,更有感觉。
奥地利瓦豪产区的绿菲特丽娜干白,售价与雷司令差不多。
因为奥地利的葡萄酒太小众了,就不在这里过多占用篇幅介绍了。
西班牙--性价比与冒险主义精神
既然之前有读者提到了西班牙葡萄酒,那么我就多说两句。西班牙葡萄酒其实在旧世界葡萄酒里属于性价比高的,因为酿酒传统悠久,又没有过度包装宣传。但是,我们在国内接触到的西班牙葡萄酒的品质却值得商榷。因为前些年我接触到的很多西班牙葡萄酒进口商,都是选择最低廉的葡萄酒,利润空间大,反正消费者又不懂。希望随着消费者整体品鉴能力的提高,进口商也多进一些西班牙好酒。
像我这样的老酒鬼也遇到过难以下咽的西班牙葡萄酒。
反面教材来了:
图:西班牙格林部落干红
京东上购买的几十元的西班牙葡萄酒,开瓶是铁锈加风油精的味道,十分诡异,喝都不敢喝。
这款西班牙葡萄酒在也买上有售,价格不低700+,是一位酒友买来请大家品尝的,结果一股怪味,没人敢喝。开始以为没醒好,未免误杀慎重起见,我们醒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还是怪味,最终倒掉了。
所以我对西班牙葡萄酒特别的慎重,因为太多小进口商在做廉价西班牙酒。所以对于那些酒标过分标新立异的,没有把握就不买。
桃乐丝的公牛血,市面上常见且品质比较靠谱的西班牙葡萄酒。这款是佳丽酿与歌海娜的混酿。超市特价78收的。也买酒网上100+,我觉得贵了。
西班牙葡萄酒最具特色的品种是天普兰尼诺。但不同产区,不同年份,甚至不同酒庄生产的天普兰尼诺也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这支西班牙杜罗河的天普兰尼诺,果香很浓郁。这款购于麦德龙,售价70+。
再比如这支经过陈酿的加泰罗尼亚产区的天普兰尼诺,比较柔和且泥土味明显。这款购于欧尚,原价100+,5折时购入。
购买西班牙葡萄酒,与其他国家不同,最好选择线下的超市,或大型进口商(桃乐丝、ASC、富隆等)的产品,售价在百元以内的大胆尝试。
意大利--爱恨交织
精通法国葡萄酒的爱好者遍地皆是,敢说自己喝遍了意大利葡萄酒的人,不是吹牛逼,就是令人膜拜的对象。
意大利葡萄酒很“麻烦”:品种多,产区多,很多酒不按品种也不按产区命名,有的酒庄还不屑于评级,同一个品种在不同产区还有不同的名字……意大利语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这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怕对方浑身的毛病,你就好这一口,没辙!
以上是笔者作为意大利葡萄酒爱好者的吐槽。
回到主题。该如何选择入门级的意大利葡萄酒呢?这么说吧,你要想花小钱,喝到特别顺口的意大利葡萄酒,几乎不太可能。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廉价意大利葡萄酒(主要是干红),就一个字,酸!
意大利特有的葡萄品种,桑乔维斯,其显著特征就是高酸。不乏很多高价的经典奇扬第(使用桑乔维斯酿造)也无法摆脱这种“辛酸”。如果你喝法国波尔多的AOC都觉得偏酸,那就最好直接跳过意大利的低端葡萄酒吧。
偏酸的意大利葡萄酒,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你单品,会酸到你痨肠寡肚,比大力山楂丸还给力,但如果配合肥腻的菜品,比如红烧肉、东坡肘子、甜烧白等,她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特别解油腻。
前段时间也买上做活动买的巴贝拉酿造的意大利葡萄酒,入手价39元,配合肥腻菜品很出彩。
如果你对这种高酸的葡萄酒不介意,那么就可以随便入手超市、网店上廉价的意大利葡萄酒了,比如巴贝拉、比如桑乔维斯。
关于桑乔维斯这个品种,有一段八卦。我最开始喝这个品种的葡萄酒时,一直觉得有股血腥味,但其他酒友不认同。后来查资料,发现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汉尼拔有一段台词,大意是说,他喜欢用经典奇扬第葡萄酒搭配人的肝脏。我心中顿时释然,真是一个天才的搭配!血腥对血腥,负负得正啊!经典奇扬第使用的葡萄品种正是桑乔维斯。
要想喝不酸的意大利葡萄酒,你有以下选择:
这两张图中的酒,就是意大利皮尔蒙特产区的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都是用内比奥罗酿造的葡萄酒。整体上均能体现出意大利优质葡萄酒的风貌:复杂、古朴,绝不仅仅是酸。售价可以通过wine-searcher来查询,合适就入手。
还有这种Brunello di montalcino,托斯卡纳下小产区的桑乔维斯酿造的优质酒。售价一般不会低于400¥。
另外意大利皮尔蒙特产的麝香葡萄酿造的气泡酒,在之前的章节中介绍过,属于小清新风格,100元以下的,都可以随便买来喝着玩。
两款意大利气泡,混个脸熟,看到类似的酒标,你就知道是啥酒,放心下手了,个人建议收入价100元以内,越低越好。
说到意大利葡萄酒,不得不说我的一次值得“炫耀”的捡漏案例。
图:&捡漏战利品——300元,超市特价时收到的好酒。
在此分享一个捡漏的经验。我在电脑里建立了一个《渴望》的相册,只要无意间浏览到各国好葡萄酒的酒标,我就对图片进行保存,保证我在现实中看到好酒不至于睁眼瞎不识货。比如一次超市做特价活动,酒柜里的GAJA居然只卖300元,立即果断收入。还有其他捡漏战利品在此就不一一陈列了,否则熟人酒鬼看到,被贼惦记。
其他--瑞士、西拉、葡萄牙、匈牙利、南非。
旧世界中还有瑞士、希腊、葡萄牙、匈牙利出产葡萄酒,因为市面上比较少见,所以在此不单独成立章节。我就根据我喝过的,大概描述一下。瑞士葡萄酒的主要品种是黑皮诺酿造的干红或一些干白,风格比较典雅;希腊的酒风与意大利较为接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风格相似;匈牙利主要生产托卡伊贵腐甜酒,在之后的甜酒章节中会着重说到。此外,南非的皮诺塔吉酿造的干红属于特色,因为个人喝得比较少,不好做评判和推荐。
分享一点私人的捡漏经验:
1.你必须对葡萄酒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酒标的含义;
2.要对每种葡萄酒的市场售价大概做到心里有数;
3.对名庄酒的价格走势保持关注;
4.经常逛超市看网页,见机行事;
5.要有储备金,作为捡漏的资金支持。比如一款可能卖到上万的葡萄酒,打折价是3000,超级划算,但你身上没钱,回头去取,回来的时候,酒可能已经进了他人的酒柜了。
一言蔽之,作为一个酒鬼要时刻保持知识积累和对于好酒的敏锐度之外,就是财力的考验了。
当然,以上的捡漏经验适合那些跟我一样的酒鬼。偶尔喝酒的人则没必要那么用心。看到合适的折扣下手,即可。
现在你已经对全球的葡萄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可能也通过品尝获得了一些自己的感受,那么接下来,随着气候的转暖,全国各地逐渐步入夏天,我们来聊聊适合季节饮用的干白、甜白。
十大进口红酒品牌是哪些?
红酒品牌:
一、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斐酒庄)
二、Chateau Latour(拉图酒庄)
三、Chateau
Haut-Brion(奥比安酒庄)
四、Chateau
Margaux(玛高酒庄)
五、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武当酒庄)
六、Chateau
Ch Blanc(白马酒庄)
七、Chateau Ausone(奥松酒庄)
八、Petrus(柏翠酒庄)
淘宝规则调整,天猫商品点击后会到中间页,需再点击[去购买]才能购买,中间页价格非成交价,到商品页面拍下会是活动价格!给大家造成的不便万分抱歉!
注意:商品多是限时限量促销,信息变化较快,该出手时就出手,汇好货值得买拒绝广告和软文
近期同类别商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葡萄酒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