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证能不能买飞机票换防 载着老兵的飞机刚起飞 就被击落了是什么电影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2012年1月4日浙江江山的王俊和96岁的周新宇交谈
月日寇飞机对上海宝山区大场镇实施空投轰炸
2012年1月4日我们采访96岁国军炮兵周新宇
96岁的周新宇曾经是国军抗战老兵。侵华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犯罪之前,是国军实施的“南京保卫战”。在南京保卫战中,周新宇是炮兵。他就亲手打下过一架日寇飞机。
我们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自述:
1936年进炮兵学校干部训练班学习,半年后毕业。淞沪抗战后,南京危机。那时,南京政府还没有撤退。我们部队要守卫南京幕府山要塞炮台。
我们使用的高射炮是德国的88毫米的克虏伯,军事顾问也是德国人。
德国顾问看我顺眼,就拉着我找教官:“这个兵我喜欢。让他到我的炮台来。”
一个炮台8个军人,我是第一炮手。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飞机天天来南京轰炸。我们炮台击落一架日寇飞机。当时,德国顾问兴奋异常,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上士!这架飞机是咱们俩打下来的!”周新宇所在的是幕府山甲一炮台。
不久,甲二炮台的德国教官也不得不承认:“那架俯冲投弹的日机,是甲一打下的。”
我问周新宇老人:“那么,有什么奖励吗?”
“司令下令:晋升少尉。晚上,队长亲自买酒菜,来我们炮台。”周老回忆。
我问周新宇:“南京大屠杀时,你们在哪里?撤退了?”
周新宇回忆:“从南京撤退时,经过要塞司令邵百昌中將,參謀長曹友儀批准:德国顾问和我与他同行撤退。司令说:留着这个兵,没准以后他还能打下日寇飞机。”
我问周新宇:“还有很多炮台?还有几位德国军事顾问?”
周新宇回忆,南京有很多炮台。这些炮台为清末民初所建,后因抗日战争需要,国民政府又进行了修建。除了修建老虎山炮台,还有乌龙山炮台、狮子山炮台、雨花台炮台、马鞍山炮台共五处,抗战时期,它们都立下过“赫赫战功”。
193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向南京城进攻。幕府山炮台的高射炮阻击日寇飞机;乌龙山炮台处于最前线,用火力阻止江面西进敌舰。
幕府山炮台击落日机一架、击伤日机数架。
乌龙山炮台的猛烈轰击,一度迫使日舰狼狈撤退,躲在乌龙山炮台最大射程以外不敢贸然前进。当时,乌龙山上的高射炮也对进入南京上空的日军飞机给予了还击。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乌龙山以及雨花台等地的炮台进行了反击,但中日整体军事实力相差太大,加上高层军事指挥不当,南京的炮台总体上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最终南京彻底沦陷。
我对亲历南京保卫战的抗战老兵周新宇说:
“南京、江苏电视台,真是应该来采访您老人家。您击落过南京上空的日机呀!”
从杭州来的吴缘先生,从浙江来的楼潘荣先生,从浙江江山来的王俊先生、外号叫“土豆”的先生,我们大家一起,在96岁的抗战老兵周新宇家门口举办了一个授勋仪式:
我是退役军人,我高声喊:“——稍息,——立正!——报数!”
96岁的周新宇站不直,他需要拐杖才能站好。但是,他洪亮地报数:“1”
96岁的抗战老兵周新宇往两边看看,笑了。一脸的慈祥。确实,没有2、3、4、5了。
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不多了。尤其是亲历75年前南京保卫战的国军老兵。
我们把中国老百姓制造的抗战胜利勋章挂在了周新宇的胸前。
周新宇老兵自然,很高兴。我们大家还和他老人家合影留念。
我们一同去采访周新宇老兵的,有王俊、吴缘、小楼等。
周新宇在南京幕府山要塞炮台使用过的德国克虏伯88毫米高射炮
战后67年,周新宇刚刚被授勋,还是我们几个乌合之众授予的。这是令人百感交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战场最大的奇观,就是没有给国军抗战老兵授勋。
二战是一部浩瀚的书卷、中国抗战也是一部苍天巨著。随着战争亲历者的自然消失,这些巨著将合上最后的篇章。她的是非曲直,将留给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地评说。
刚刚好。读者百行先生有留言,特转载如下:
斯大林:&“&一个在军人待遇上精打细算的国家,是在为下次战争赔款做准备。国家假装关心军人,军人也假装保卫国家”。
拿破仑:“&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还不如商人受人敬仰,那么这个国家离亡国就不远了”&。
蒋经国:&“我有饭吃,老兵就有饭吃;如果只有一口饭,我也会先给老兵们吃”。
奥巴马:2009年11月11日在签署美国新的军人权利法案时说:“如果没有几代美国军人愿意承担最艰巨最危险的重任为国效力,我们享有的自由和繁荣就不会存在。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军人在脱下军装时,他们为这个国家能做的贡献并没有结束。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当我们向这些最勇敢的人们还债时,我们也是在对我们的未来投资。”
1946年1月16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交《和平建国纲领》的同时,做了《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的发言。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以文统武,以及军队民主教育。
笔者是中国陆军的退役军人。笔者认为,军人,和退役军人,他们为国作战的荣誉应该是崇高的。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内,一部分人和另外一部分人的荣誉不同,产生的效果将是深远的。一个老兵,影响三代人:儿子、孙子,重孙子;一个老兵,影响一个村,一个县。一个老兵的荣誉,影响到下一次战争中,军人们在听到冲锋号时的作战勇气和牺牲精神。
1937年10月26日上海被日寇飞机轰炸后的大火场面
王俊也采访过周新宇,他的记录如下:
周新宇,生于年月,现居住浙江省江山市礼贤村溪东淤。
年,我岁那年,我考入南京炮校,毕业后分在南京炮台,大炮都是德国制,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大炮,第一年作为学员兵,本来没有机会操纵大炮,德国顾问特别喜欢我,直接把我调去当炮手。队长是黄埔期的陈镜清。在南京炮战中,我亲手打下一架鬼子飞机。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后来部队及火炮全部调往马当要塞,参与了防守马当要塞的战斗。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阻敌西进,力保九江、武汉安全,在江西马当附近的江心建成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线,同时配置重兵防守。这就是武汉会战中著名的马当要塞。
年我报名黄埔军校,本来去读的是炮科,因姐姐的反对,后就读于期步科。年毕业后分配到黄埔七分校担任教官。几年之后(时间无法记忆)被李铁军将军赏识,带在身边,当时是少校科长。驻防甘肃、新疆。
年起义,被送往高研班学习,担任互助组长。在高研班呆了二到三年,里面都是起义的高级将领,最高的职务有军长。觉的高研班只是把他们当犯人,和坐牢没两样。
年转业,没有安排工作,回乡务农。
担任第八届人民代表。
育有两个女儿,前几年老伴过世,和大女儿一起生活。是起义人员,每月有六百多块的退休金。
我问周新宇:“你怎么想起来要上黄埔军校?”
周新宇笑了,他说:“是我姐姐让我考军校的。在武昌。当时,队长的老婆和司令长官的老婆是朋友。后来,考上了。1938年考上15期,1940年毕业。当时,西线总指挥是李铁军,他到前线视察。到阵地上,是日本人的射程之内了。他急忙把李铁军军长拉进战壕。前脚还没有站稳,日本人的炮弹就飞来了。”
1944年,周新宇担当军部的少校参谋。
日本投降前,周新宇担任司令部中校后勤科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新宇随部队到新疆。又随陶峙岳将军起义。
随后,周新宇又随部队转到重庆。在国防部挺进军总指挥部当科长。
1950年随范绍增师长接洽刘伯承后起义。范师长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中国国民党抗日将领。1949年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
范师长当时让周新宇留部队,周新宇没有同意。
周新宇回忆,文革时,县里说:“周新宇是起义部队。”乡里说:“是反动党团。”
周新宇说,陪着挨斗的老伴儿,在2005年去世。终年90岁。
解放后的周新宇伉俪(照片是在周新宇老人家翻拍)
1937年10月,淞沪抗战中,在上海苏州河作战的日寇坦克在石桥上触雷后,小石桥塌了,坦克架在桥石两端上进退两难的情景。
台湾出版《南京保卫战》中高射炮部队军官回忆录
一,堅守烏龍山炮台
雲萍上尉(作者當時系江寧要塞甲一台台附)
& 江寧要塞轄有龍(烏龍山)、虎(老虎山)、獅(獅子山)、馬(馬鞍山)、雨(雨花台)五座炮台,好像還有個“象台”(記不請了),都是清末遺留下來的。抗戰開始前,又增設了甲一、甲二兩台現代化要塞高射炮。時要塞司令邵百昌中將,參謀長曹友儀。從炮兵學校要塞科幹部訓練班調出來的學生軍,是政府用於現代化要塞高射炮的兩台人員。他們於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參加江陰封江戰役後,即調往南京,編入江寧區要塞的建制中,參加正在建築中的甲一台甲二台工作。時我為甲一台台附,台長系李誠中少校,另外還有台員、通信員、軍械員、特務長,學生軍一百三十名,民兵三十名,這炊事班在內(從當地雇用),共一百七十多人,使用八八式高射炮四門。
甲一台建築在烏龍山上。烏龍山位於南京城東北三十里的大江南岸,緊靠江邊。山上有烏龍廟,廟東一里許之另一山頭上有一座老炮台,即龍台。甲一台的四門高射炮都安裝在烏龍廟的東北側,在龍台之西,一方面與龍台合力防江,一方面與甲二台台力防空。我們於八月二十日進入甲一台陣地時,炮位才安裝好,其他應有的觀測指揮所、掩蔽部、彈藥庫、營舍等什麼也沒有。只是一片荒山,一座古廟,四門大炮而已。我們只得暫駐烏龍古廟中。十幾天後,司令部派來營房建築隊,在山腳下搭了幾十間席棚子,做為我們的營房。同時把烏龍廟拆平,據稱它的目標太明顯。為了堅守南京,上級還給我們甲一台撥來萬斤米麵、千斤食油和千發八八炮彈。
我們到烏龍山後,首先向龍台作了訪問。龍台的楊台長,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少校,是從清朝末年就在該台當兵的兩朝元老,積三十多年之勞苦,逐級升任到少校台長。楊台長雖無多少文化,但舉止言談文雅,相貌堂堂,不傀是烏龍山中的小大王。我們待之以老前輩,並請教了防江知識。楊台長在當地威信很高,居民多是逐年在龍台退伍的軍人及其後代,楊台長非但有指揮龍台官兵之全權,烏龍山一帶居民對楊台長也無不惟命是從,軍民團結如同一家。
自我們進入甲一台後,天天處於戰鬥狀態。時上海戰場正在激烈戰鬥,西侵日機隨時出現南京上空,差不多一兩天就是一戰,官兵們把對空戰鬥看成出操一樣的家常便飯。有一次敵機九架空襲南京,突然出現在烏龍山下的江面上,高射炮根本打不著,弄得我們手足無措。以後台上配備了高射機槍來消滅我們的死角。九月中旬的一天,當敵機進入南京上空外圍時,我防空部隊予以還擊,南京市區上空立即出現了一片火花彩帶織成的錦繡天幕。時太陽已落,看得很清楚。各種高射槍炮完全使用曳光彈,(各部隊使用的曳光彈的光花在彩色上、大小上、形狀上都有種種區別)。彩光帶小者似萬道銀蛇,大者如千條火龍一齊飛向天空,比正月十五燈花會放的各種花炮更好看。無數條彩帶把入侵敵機團團圍住,擾亂了他們的視線,只盲目地扔下一些炸彈,大多落在郊外的空地上和水塘中,什麼重要目標也沒炸著。
此役,击落日酋飞机一架。擊毀敵機,振奮了軍民,激烈戰鬥時军民也欢呼庆祝。
江陰失守後,日軍步步逼近南京。十二月十日,日軍陸海空三軍聯合向南京城進攻。烏龍山炮台處於最前線,其主要任務是用火力阻止江面西進敵艦。敵艦於十日午進入我炮台前七千公尺遠之位置,我甲一台與龍台當即予以猛烈炮擊,雙方交戰,結果敵艦狼狽退去,在我台最大射程以外逗留,不敢前進。因之我們有餘力對付敵空軍。
在南京緊張的前幾天,龍台、虎台、甲一台、甲二台之上增設了“龍虎總台部”,總台長黃永誠上校,總台附趙勛少校。十二日下午戰況惡化。江面無變化,敵艦仍在我台最大射程以外逗留。地面各方守軍在日軍陸空聯合攻擊下,東、南方城門陸續被攻破,部隊紛紛要求我們支援。根據他們所提供的敵方位置,我台予以回擊。由於方位不準確,結果炮彈落在我方陣地上。時敵已越過我甲一台的後背直撲南京城。烏龍山一帶守備部隊第二軍團徐源泉部已退到烏龍山後心腳下。徐源泉親自來到炮台了解敵艦情況。不知台長同他說了些什麼,我見他只是搖頭。幾分鐘後,他又匆匆下山去了。
徐源泉走後,敵人野戰炮從烏龍山背後向我們射擊。於是炮台前後受敵,情況十分危險。在李台長的指揮下,全台官兵密切配合,當敵人試射時,我們猛烈還擊,當敵炮有效力射擊時,我們及時掩蔽,雙方交戰數個回合,敵炮終於撤走。太陽西下時,龍虎總台台附趙勛來到甲一台,告知總台長已過江偵察陣地,同長官部也失去聯繫。夜幕將臨,東南方的槍聲依然激烈,我們一時沒有辦法。趙勛要我們以保存人力為主,相機撤退到武漢要塞科報到,說完他下山去了。
天很黑,從山頂看,城裏火光四起,傳來斷斷續續的槍聲。因江中布有水雷,敵艦仍在原地未動。我們將炮閂拆下投入江中後,乘夜下山渡江而去。正當我們走到江邊,用小舟分兩次渡江對,從山溝裏出來一個野炮連,帶隊的是個中士班長。經過詢問,才知道該連的長官全部跑光了,中士班長陳景福,主動出來指揮全連打了一陣,又帶領全連到了江邊,打算撤往江北。可是沒有大船,馬匹火炮不能裝運,於是將馬匹全部打死,火炮沈入江中,也乘小舟隨我們過江。我們過江後,在望江亭稍事休息,即向六合方向前進。天將亮時,敵人派來了一群飛機向我們甲一台施以猛烈轟炸,把烏龍山炸成一片灰白色的禿山,敵艦才敢前進。後來我們經六合到張八嶺上了火車回武漢要塞科報到。
據後來逃出南京的士兵講,十三日敵軍即進城,擁擠在下關的散兵仍不計其數。敵軍向下關追擊,一路遭到零星抵抗。有一身著黃呢軍服的上校軍官在江邊被散兵們圍住,大家喊著:“長官!你指揮我們回擊抵抗一下不好嗎?不然,咱們只有死路一條了。”上校說:“我是軍醫,不懂軍事。”士兵們說:“只要您命令我們打就行。”上校同意了,於是他振臂高呼:“弟兄們,向鬼子打呀!”士兵們向敵人的追兵開火了。敵人沒有想到,在江邊會遭到如此勇猛的抵抗。而這些官兵們又會遭到怎樣的不幸呢!
(作者當時系江寧要塞甲一台台附。& )
周新宇回忆南京保卫战时他击落日寇飞机的情景
1937年11月,淞沪抗战中侵华日军进入成为废墟的上海闸北区的情景。
二,高炮連參加南京保衛戰簡記
沈& 咸 &上尉副连长的回忆录
&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後,建立了炮兵第四十二團和第四十三團。當時,我剛由陸軍步兵學校高炮科畢業,被委任為第四十二團(團長繆范將軍)第一營第三連上尉副連長,連長是楊秉義。我連配有德國造高射炮六門,每門炮身重兩噸,用五噸牽引車載運。高射炮性能為:高射二千五百至三千米,平射四千米。高炮連於八月下甸參加淞滬保衛戰後,十月二十三日,又從上海戰場開往南京,保衛首都。
十月二十五日,我們連到達南京市,立即進入陣地。連長楊秉義率領第三排排長呂齊和士兵佈防浦口,保衛長江碼頭、輪渡、車站;第二排(排長姓名忘了)佈防紫金山,保衛飛機場;我率領第一排排長王永貴和士兵佈防雨花台,保衛中華門、水西門和飛機場。全連三個排,每排各裝配兩門高射炮。
當時,我軍有十幾個師的兵力布防於首都周圍,由委員長蔣介石親自指揮,並成立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高炮連佈防後,蔣介石批准十一月份發給官兵雙餉。十一月十五日上午,團長繆范將軍和駐防雨花台一帶的某師師長(姓名忘了)到我們高炮排陣地召開誓師大會。繆將軍命令我們“為民族、為國土、為生存戰鬥到底!”南京各界代表也到陣地慰問,召開慰問大會,大家發言激昂,表現了舉國一致、軍民一心、寧死不屈、抗戰到底的決心。我代表第一排炮兵講話,表示死守城池的決心。會場上充滿了同仇敵愾的氣氛,至今歷在目。
從十一月初開始,日軍飛機就對南京進行進攻性轟炸。當時,敵機沒有導航設備,它們從上海起飛,沿著京滬鐵路(滬寧線)、 京杭國道(寧杭公路)、長江三線飛行。抵達紫金山上空後,再分散開去尋找投彈目標。這時,駐防在南京飛機場的我軍飛機,雖然英勇升空迎擊,終因數量太少,無力制止敵機的瘋狂轟炸!十一月二十日,國民政府發佈遷都宣言。南京城內機關、學校、工廠、商店、社團開始內遷。二十三日深夜,我高射炮第一排奉命移防,保衛飛機場。
二十五日,南京天氣晴朗。上午九時,防空指揮部命令:“發現敵機,注意警戒!”我立即向觀測兵和射手下達命令後,就和王排長用望遠鏡搜索,果然發現空中有兩個黑點,接著,又發現黑點後邊還有三個小黑點。我又命令:“注意觀測,準備射擊!”頃刻,五個黑點擴大成五架飛機,飛在前面的兩架則是我軍偵察機。原來,這天淩晨,我軍兩架偵察機執行任務未返航,即遭到敵機的追擊。這時,機場我軍戰鬥機立刻起飛迎敵。當敵機進入南京上空後,在我戰鬥機和高射炮的夾擊下,敵機倉皇逃去,我機安全降落。
此後,日軍加強空襲。飛機場、長江碼頭、輪渡、車站、政府機關和稠密的居民區,都遭到濫炸。與此同時,日軍地面部隊也沿著京滬鐵路和京杭國道向南京外圍的丹徒、句容、溧水等縣推進,展開了對南京的鉗形攻勢。二十八日,指揮部獲悉:日軍企圖炸開南京城門,突入城內。我高炮第一排奉命移防中華門。(按:南京城牆周長三十五公里,厚十米,高十三至三十五米。東倚紫金山,北臨長江,西南以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這秦淮河發源於溧水縣境,流抵南京城光華門後,即西折繞中華門、水西門、漢中門、草場門到城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水深二米餘,河面最寬處有百米以上。堅固的南京石頭城,是一般大炮無力轟毀的。)
1937年10月26日侵华日军101师157联队进入上海宝山区大场镇。国军全面撤退。
& 三十日,多雲天氣。上午八時左右,防空測空機測知有兩隊敵機入侵。指揮部命令我們“注意觀測,加強警戒。”等到敵機飛抵紫金山上空,我即命令:“準備射擊!”炮手們屏息注視。當觀測兵報告敵機已降到二千米高度後,我高射炮立即射擊。炮聲和敵機投下炸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城內許多房屋起火,但城牆依然無恙!我們弟兄咬牙切齒,恨不得把敵機打個粉碎!當敵機再次俯衝投彈時,我高射炮第一排的炮手們終於擊中了一架敵機,敵機的油箱起火,拖著長煙,墜毀於夫子廟附近。擊毀敵機,振奮了南京軍民,許多居民不顧危險跑到我們陣地慰問。午後,繆范將軍前來視察、慰問,並宣讀了蔣介石委員長簽署的軍事委員會嘉獎令,為全排官兵記三等軍功一次,還發給犒賞銀洋五百元。
十二月一日開始,排成品字形的敵機大隊一次又一次地輪番對我首都實行絕滅人性的報復性轟炸。我還記得:第一天入侵九次,第二天入侵十一次,第三天入侵十五次。轟炸目標集中在中華門、水西門一線。南京城西南隅廣大地區,被炸成一片瓦礫,沒有一條完整的街道,沒有一座完整的房屋。為了打擊敵機又使自己不受損失,我們排不斷轉移炮位,有時,一天內要轉移七八次陣地。敵機在我高射炮火力攻擊下不敢低飛投彈,始終沒有炸中城牆。
這時,句容、溧水、丹陽等縣相繼陷落,敵軍縮小包圍圈。十二月七日,蔣介石飛離南京城,保衛戰進入最後階段。十二月十日,日軍逼至南京城下。紫金山、雨花台都遭到敵炮猛烈轟擊。下午,我們高炮第一排陣地中彈,一名電話兵重傷。當晚,我排奉命退入城內,佈防新街口。我城南守軍也陸續退入城內加強城防守備,同時關閉所有的城門,用石塊、沙袋等壘實。十二日,雨花台守軍與日軍展開了最後的激戰。下午,我高炮第一排一輛牽引車輪胎被敵炮炸毀,一名駕駛兵陣亡。敵軍包圍南京後,敵機空襲減少,我們把高射炮改為平射,向城外轟俞。傍晚,我們與指揮部、高炮連連部失去聯繫。這時,槍炮聲更急,更密集,只見許多軍民向下關江邊擁去,城內秩序相當混亂。這天下半夜,槍聲突然稀少,我感到驚奇。
十三日黎明,有位相識的李營長(名字忘了)路過新街口時,悄悄告訴我:“昨夜,日兵爬登水西門,守門官兵全體陣亡。中華門也陷落了。”上午七時,槍聲轉為劇烈。八時,我們與高炮連連部重新取得聯繫。楊秉義連長命令我:“炸毀高射炮,率領弟兄到浦口集合!”我含淚把這些曾伴隨我參加過淞滬抗戰,又參加了首都保衛戰,還曾擊毀過一架敵機、立過戰功的高射炮炸毀了!當我們正想乘牽引車開赴挹江門時,突然一串子彈飛來,牽引車被擊中,排長王永貴和七八名士兵陣亡。原來,插到中山路的一股敵兵向我們射擊,阻斷了我們北撤的路。我們高炮排除軍官各有一支木殼槍外,全排士兵僅有兩支自衛馬槍。我們手中沒有武器,只好退入附近一座樓房,再退到國府路(今為長江路)。這時,我軍坦克出擊,戰鬥很激烈。下午,我們官兵十九人多次繞過敵人火力網撤退到太平北路蓮花橋一帶,向江邊靠攏,途中又犧牲了三個弟兄。這時,來人報告;有六個敵兵在殺害近百名的老百姓。我當即命令:“向敵人襲擊!”終將敵兵統統殺死,收繳了武器。我們也有兩名士兵陣亡。
十四日,我們轉移到興中門附近,不料那裏已有敵兵把守,並與我少數守軍激戰。我們又折回到中山北路,發現國際紅十字會難民收容所也慘遭日兵襲擊。當夜,我們從鼓樓附近西進時,只見中山北路積屍遍地,有的地方的積屍竟有一人多高。在黎明前,我們進入中央大學校園隱蔽。由於敵兵已遍佈全城,我們白天活動困難,只好在夜間行動。這時,我們只剩十個弟兄了。
十五日夜,我們摸索到隨家倉。路上繞過幾處敵兵,又失散了一些弟兄。下半夜,我們到達清涼山,還能聽到零星的槍聲……。高炮第一排原有官兵四十七人,現在只剩下我和班長程岳(浙江省義烏縣人)及一名姓陳的士兵(名字忘了,江蘇省人)。當夜,我們偷偷地摸出了草場門,泅過秦淮河,到達三汊河。鎮上的居民早已全部撤走了。這時,村莊靜寂,蘆荻蕭蕭,遙望南京,仍然火光燭天,不禁悲憤泣下。十六日夜,我們從隱蔽的蘆葦中出來,找到機會,渡過長江,再輾轉到達徐州,找到連部,重新編入炮兵部隊,繼續抗戰。
作者當時系炮兵第四十二團第一營第三連上尉副連長。&&&
采访96岁抗战老兵周新宇,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都走出老远了,他老人家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招手。我们大家都跑回去,把他老人家搀扶回床上坐着。我们走,他又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出来了,还倚靠在门口向我们招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别让电影给骗了:一个国军老兵讲述最真实的抗战
别让电影给骗了:一个国军老兵讲述最真实的抗战
  “如果要把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以下就听听这位国军老兵揭秘当时最真实的抗战场景吧......  “在战斗的间隙,老兵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大家很少会谈战后做什么之类的话题,那是电视上的人才说的;因为老兵根本不敢想以后。老兵受伤了,残废了,毁容了都太平常了。大家基本上就是在说女人,因为有半数以上的士兵其实根本没碰过女人,这时候那些下流的笑话就能让人暂时忘记以后和身边的伤痛。”  “只有面对枪口时,你敢挡在老百姓前面你才是个真正的军人,一个长官曾经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后来我们才知道在撤离合肥的时候他的部队为了不连累难民,全部走在显眼处,有半数人被鬼子的飞机打死了。从那以后,我们不管再难都不往老百姓的地方躲,这在很多部队是不成文的规定,我们鄙视那些总装成老百姓的怕死鬼。”  “日本人拼刺刀很厉害,但其实在拼刺刀中我们很多人是死在机关枪下边的;他们总在侧后方悄悄地布置一两挺轻机枪,然后冲上来拼刺刀,我们那些最英勇的士兵冲出战壕就倒在机枪下了。”  “我们很多弟兄死在眼前不远的地方,但是日本人的机枪横在那里,大家就是没办法给他们收尸,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弟兄们的尸体腐烂、长蛆,想起来都要掉眼泪。”  “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很多人下来后连饭都吃不下,也有的就开始发病,然后在几天里就死掉了,我们说那是被吓死的。后来我们知道,他们是被震伤了内脏,我们知道了在敌人炮击的时候,应该用手抱着脑袋蹲伏而不是整个人贴着地趴下……知道这些的,都是已经打过很多年仗活下来的老兵,而那些当初和我一起上战场的兄弟都已经不在了。”  “我们很多士兵,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死在敌人的炮火中;很多人死的时候身上连伤痕都没有,但是在我们抬走他们的尸体时,有些尸体会忽然七孔流血,黑色的血,很吓人。后来我们知道,这是被震死的。”  “我带过这样的新兵,他们在和鬼子拼刺刀的时候,竟然没敢把刺刀往人家身上捅;我们的士兵太善良,他们都是被逼起来抵抗的农民,所以怎样让他们杀第一个人往往是连长排长一级军官很头疼的事情。”  “我这样教育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我跟他们说想活下来就盯着身边的老兵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因为有不会打仗的将军,但绝没有不会打仗的老兵。”  “鬼子兵的小组战术运用非常好,他们总是很敢渗透,在交战时经常一个班就敢见缝插针打到我们背后包抄,这一招很毒,那些作战意志不坚决的或者经验不够的部队经常被他们这样糊里糊涂地打垮,他们就这样经常用一个中队就击溃我们一个团。”  “谁说就日本人的挺身队不要命,我们国军哪次冲锋没有挂满手榴弹的敢死队扑上去炸开敌人的缺口!我们很多战士一冲到敌人群里,就会拉响手榴弹拖着几个敌人去死,我们都知道拼刺刀拼不过,这样打最占便宜。”  “鬼子的铁王八很厉害,我们只能拿五六个手榴弹捆在一起去炸,先用重机枪装上钢芯弹打断它的铁轮带,但那铁王八还是在那开枪,一定要炸掉。有时候为了炸掉一个铁王八,要死上百人。”  “很多时候,特别是相持了一段时间后,日本人就会大意起来,他们发现我们没有重武器,所以在迈出工事的时候动作都很慢,我们有一次集中了全团的机关枪,测好了射击参数,隔着五百米就把他们的一次进攻化解在他们开始的时候。”  “在阵地上鏖战的时候,只有不断响起的七九步枪声会给人带来安慰,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地在战斗,但我们经常会把子弹打光而不得不用缴获的日军的武器,这时阵地上就只有三八大盖的声音,这让人总觉得弟兄们都打光了,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只有战斗意志最坚强的老兵,经验最丰富的老兵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下来。”  “每一个经历多场大战都死不掉的老兵都有绝活,在死人堆里练出来的绝活;我有个兄弟凭感觉就能知道几十米内有没有活人,而我的绝活是在近身肉搏中永远不会倒下,在上百次的贴身肉搏中站起来的人都是我。”  “一路上全是尸体,都是那些运不下去死在半路上的伤员;因为天上都是敌人的飞机,我们的伤兵晚上运不完,到了白天遇到敌人的飞机袭击时运输兵就只好扔下伤员躲避了,就这样一个月下来从罗店前线到后方的路上都是尸体,运也运不完。”  “有很多在战场上很勇敢的士兵在退下来后也会当了逃兵,特别是在医院呆过的人,他们怕受伤、怕死,但是很奇怪就是把他们重新推到战壕里他们又恢复过来了,也许治愈怕死的良药就是把人扔到死人堆里吧。”  “当一个国家连都知道要爱国,要抵抗;当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民众都知道要拿起枪的话,这个国家就一定不会灭亡;我们就是被这样的一种民族情操鼓舞着,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放下手中的枪。”  “我们头顶全是鬼子的飞机,他们在上边扔炸弹、用机枪扫,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和它们对射过,但损失更大;只能一边躲着他们一边和地面上的鬼子打,伤亡很惨重的。我打了八年仗,一直引以为憾的就是没有打落过一架鬼子飞机.我们国军冲锋的时候,都是排长、连长打头,有时团长也会冲锋,很勇敢的,就是电视上总是播我们很怕死;我就是因为一次战斗排长、连长都打光了被临时任命为排长的,后来因为打了胜仗,我的排长就一直当下去直到抗战胜利。”  “现在的军队互相叫同志,听着真别扭,以前我们都是叫弟兄。现在电影电视故意把国军‘弟兄’两个字叫得那么儿戏,因为那些王八导演没有上过战场;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明白‘弟兄’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我们是真把身边的每一个共同浴血的同袍看成自己的亲兄弟的。”  “大大小小的每一场会战,都会让民间遭很多祸害;有的人就总是在民间宣传我们消极抗战,不和鬼子拼命才让鬼子步步进逼毁了大家的家园;还说我们总是祸害百姓比鬼子还狠,让我们一到中央消息封闭的乡村就遭到仇视;这些都伤尽了弟兄们的心。”  “有一次打仗,连续打了一天一夜,人太累了我就在战壕上睡着了;后来敌人的飞机来轰炸,我愣是没醒过来也没往后边躲;轰炸停了后边的弟兄上来硬是把我当死人抬走才把我弄醒了。亲自来到火线上视察的一位团长就指着我对那些士兵说,这就是老兵不死的原因,就算天上下炸弹都能睡得着,打仗要保持战斗力就要会抓住一切机会休息。”  “在搏斗的时候,弟兄们都会自觉的维护自己的长官,在混战时如果自己倒下了,看到自己的弟兄替自己挡子弹、挡刺刀,那是一种比死更难受的感觉;一个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兵,到底身上欠着多少弟兄的情啊!”  “没轮到顶上去的老兵都会疏疏落落地躲在最安全的地方,等着命令,就派一个观察哨在看情况,哪儿像电影里那些傻瓜扎堆挤着看其他部队打仗还又哭又闹的,也不想想要是碰上一发炮弹不全被端了!?没有命令下来我们就跟战斗和我们无关一样,这才是真正能打的老兵,战场上有的是找死的机会,大家都不会急。”  “集体冲锋中拼刺刀根本就没有花哨,就是冲上去对准敌人一捅!如果被敌人格开就全速从他身边冲过,用刺刀尖划过去或者用枪托砸过去,划不划中或者砸不砸中都不要管了,冲过去就是;如果敌人先出手,就等他的刺刀到了身前格开它然后还一刺刀,或者根本不管他刺过来的刺刀直接反刺过去;我们就是用这样命换命的打法弥补刺杀技术的不足的。”  “旗帜,是军人的生命,我们在战斗中只要看到自己的旗帜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我们在战斗中捍卫着国旗,哪怕它已经,我们依然相有一天它会插遍中华大地。”  “宁见老兵哭、莫见老兵笑,百战的老兵在面对一些死仗硬仗前经常会在长官面前哭闹讨价还价不愿上,在一些处境很危险的时候也会;但这没什么,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但如果在一场恶战中看到所有的老兵都笑容满面的样子,就坏了,这是大家都看不到生还机会时才表现出来的无所谓。”  “有时候,弟兄们在临死的时候会托活着的人照顾他的家人,活着的人都答应下来了;但是谁又能做到呢?也许答应他的人在下一刻就殉国了……我只兑现过一次承诺,就是把一位弟兄的孩子拉扯大了,但我前前后后答应过一千一百三十二个弟兄。”  “日本人最喜欢把被俘的国军拉到老百姓面前或者被俘士兵所在的部队阵地前砍头,有时他们会在大家面前生生把被俘的战士一刀刀肢解;他们以为这样的暴行可以震慑老百姓,可以吓坏其他的部队,但他们错了,我们看完后只是明白了一件事情:宁可,决不当俘虏!”  “谁都别小看那些胆小的老百姓,他们说不定会在某一刻爆发变成悍不畏死的勇士,很多说是死在游击队打击下的鬼子其实就是被老百姓自发起来反抗打死的;我就见过一个带着枪的鬼子被一群拿扁担锄头的百姓追得跳河。”  “日本人很没人性,他们一旦遭到我们的打击又拿我们没办法的时候,就会找无辜的老百姓泄愤;他们甚至攻击过一支国际红十字会的医务队,残杀了医生把女护士全部强奸了……而我们这些被他们拯救过的军人却只能在望远镜里看着那些禽兽施暴。”  “老兵都迷信,因为见的死人太多,都冷地被遗弃在一边,太贱;害怕自己也会成了那样一堆被遗弃的无人关心的冷冷的肉,所以大家宁愿相信有来生,被自己和别人遗弃的只是一具臭皮囊。”  “现在的电视总说我们胆小,枪声一响就抛弃自己的弟兄逃命……可很多时候是不得不走啊!你以为活着离开的人就好过吗?留守的弟兄的面孔会一次又一次在你脑中出现,跟着你一辈子。”  “记得在淞沪、在徐州、在武汉战场上撤下来的时候,沿途都有人向我们买枪;几十上百块大洋的枪两三块大洋就卖了,他们给我们老百姓的衣服,叫我们回家。但是等鬼子追上来的时候,根本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开枪,很多士兵就这样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鬼子枪下。”  “在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打了几年仗的老兵毒招阴招多了去了,那些看着不起眼的阴招都不知让多少鬼子糊里糊涂地死掉残掉;可惜那都是个别部队摸索出来的经验,没有全军推广,要不鬼子至少得多死上几倍。”  “在后来的十二年牢狱生涯中,有个指导员整天问我一句话,问我有没有后悔参加蒋军;我说没有,我参加的是国军……就这样加了三年的刑。  我真傻,就像当兵时一样傻,明知道军饷被克扣着明知道冲上去就是还是冲上去了……可大家都当聪明人了,谁去抗日啊!?”  “每次参加葬礼,弟兄们总是的,失去的弟兄会再次被想起来;但是自己的弟兄能够被军政部安排葬礼,那是……先不说荣幸,至少他们的抚恤金不会被黑掉,弟兄们的家人可以吃上几年饱饭。”  “胜利的喜悦属于很多人,那些在后方打着火把游行的人、那些写文章的人、那些肩上多了颗星星的人;但胜利的喜悦永远不属于老兵,他只会在一连几天里恍恍惚惚看见那些在大胜中失去的弟兄。”  “打扫战场的时候,就算是最冷血的老兵,在收拾那些抱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弟兄时都会落泪;根本上分不清那是谁啊,只剩下两条腿。”  “如果要把我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的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就像现在电视上播得那样,但说得完吗?牺牲的那么多国军将士,有的平时只是很卑微的人,在战场上拉响手榴弹和鬼子拼了,也就一瞬间,我们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幸运的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找到他们残缺不全的尸体,如果打了败仗,这些英雄们就只能算失踪,家属连抚恤金都没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他不满三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可是不到三年
  大明崇祯的国内军事也有过柳暗花明的明媚,当时,在对付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
& &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批
  曹操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一些人认为曹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亲政爱民,勇于纳谏,都是历史上几百位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位身世极具传奇的人物,他以十三副甲胄起兵,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战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瓦岗寨群雄,窦建德,刘黑闼等实力不俗,最后,他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胁迫李渊封自己为皇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皇权代表了至高无上,拥有一切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
  也许是中西交往史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也许是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的威力刺激了
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
  成吉思汗,就是一种传奇,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他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
一代闯王李自成战败兵退京城时,将故宫国库中的国宝掠夺一空,意图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
  孝庄太后是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她一生经历三代皇帝,辅佐顺治、康熙两代
  雍正皇帝死后并没有按着惯例埋入清东陵,而清东陵本是顺治皇帝挑选的位置,康熙皇
  中国历代的帝王陵寝,绝大部分都被盗墓贼给&光顾&过了,但只有这个朝代的帝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突然离奇去世。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
  1643年底,李自成攻占西安,并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意图已经十分明显,那就
  清朝入关之后,在河北遵化与易县分别建立了两处皇家陵园,它们就是清东陵与清西陵
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
  李莲英墓在当年占地有二十多亩,有祠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上写着&钦赐大总管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古人的高考趣事:应考者准备了写满八股文的麻布坎肩、一粒米可以遮挡住&作弊书&上的
故宫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故宫存在太多非常神秘的色彩。共有九千九百九
  皇后,需要母仪天下,因此对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等都应该成为普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西晋可以算得上是最差的。  西晋初期,庞大的士族
  秦国原本只是西北一个小国,它的祖先因为养马有功被封在那里,周平王时代它正式成
前日,《北京晨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览中发现,2800年前新疆古居民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
  从古至今,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如果两个家庭条件相差太大,往往是很难走到一起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各种奇葩之事可谓不胜枚举。其中尤其在男女问题上,一些事
  论单挑,猪八戒确实打不过孙悟空。可是,猪八戒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背后,总是一副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作为关外的少数民族,清代满人在生活习惯方面和中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机总是如何起飞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