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零关税产品清单出口到中国天然胶关税什么时间降低

企业财税会员
您的位置:&&&&&&&>&正文
中橡协再建言:取消天然橡胶关税
来源:转自互联网&   |
&&& 一方面是我国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已达80%左右,另一方面橡胶进口关税却一直高达20%,这给轮胎等橡胶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压力,由于天然橡胶成本占轮胎生产成本的40%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轮胎橡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下称&中橡协&)近日再次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呼吁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 去年轮胎企业效益严重下滑&&& 据中橡协有关人士介绍,2012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逐步回升,期货价格从年初的元升至现在的接近3万元,现货价格也从元逼近3万元。由于天然橡胶成本占轮胎生产成本的40%以上,其价格如此大幅波动使轮胎企业无法控制生产成本,生产运行遇到极大的困难。&&& 中橡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5家轮胎企业在销售额大幅提高的同时,效益却严重下滑,行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6.2%,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比上年度增加92.25%,亏损面达25.6%,比上年度增加6.98个百分点。&&& 而过高的天然橡胶进口关税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2011年,我国进口天然橡胶210万吨,进口金额万美元,进口均价为4467美元,以从价税计征关税高达5610元,企业根本无力消化,遂出现大面积亏损。&&& 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还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05年首次跌破国际公认的30%自给率安全保障线,2007年跌至25%,2009年跌至22%,2010年跌至20%。&&& 建议扩大国家天然橡胶储备&&& 由于中国对进口天然橡胶实行高关税政策,东盟10国对中国轮胎出口也实行了不合理的高额关税。&&& 据我国骨干轮胎生产企业反映,东盟10国间的轮胎进口关税均为5%,而对进口中国轮胎则实行高关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进口其天然橡胶关税为20%。天然橡胶进口高关税政策使我国轮胎企业两头受苦,在国际贸易中不能享受平等待遇。&&& 在中橡协看来,天然橡胶高关税政策给国内轮胎行业发展带来很多弊端。一是轮胎企业被迫只能进行加工贸易,造成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二是轮胎企业难以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转变营销模式,使企业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助长了天然橡胶走私等违法行为。因此,天然橡胶高关税降低了轮胎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为此,中橡协建议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认为这既有利于降低进口天然橡胶成本,提高我国轮胎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又有利于彻底改变轮胎行业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天然橡胶,再出口轮胎的生产经营方式,减少或化解国际贸易争端,是一件对各方都有利的事情。&&& 同时,中橡协还建议扩大国家天然橡胶储备,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但对于后者,认为国家应给予更多的,在鼓励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让资源&流回来&,在海外橡胶资源返销国内时,应给予免关税或减免进口环节,或采用先征后退的方式等,以保证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与国外企业享有平等的市场待遇,缓解我国天然橡胶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
责任编辑:Sasha
相关资讯:
财务经理班
形式:直播班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6历年来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关税调整表
我的图书馆
历年来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关税调整表
QinRex统计,自2007年至今,中国每年对进口天然橡胶实行暂定关税。本站对此进行了整理:年份品种(税则号)关税烟胶片()20%从价税或26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天然胶乳()10%从价税或72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烟胶片()20%从价税或16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技术分类天然橡胶()20%从价税或20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天然胶乳()10%从价税或72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烟胶片()20%从价税或12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天然胶乳()10%从价税或72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2015*-烟胶片()从量税料从1200元/吨上调到1600元/吨*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复合橡胶进口限制较为宽松,关税水平也较低:加入WTO之前,复合橡胶均实行单一进口关税,大部分产品税率为12%;加入WTO后复合橡胶关税降为8%;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开始实施,对原产国属于东盟国家的复合橡胶的协定关税税率均降至5%;从2009年开始,对原产国属于东盟国家(6个老成员国)的复合橡胶的协定关税进一步降为零。
馆藏&9943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两会代表建议:天然橡胶进口关税需降低!
作者: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19:12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承秋重点关注了天然橡胶进口以及国内轮胎产业发展的问题。他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并设立国产天然橡胶保护专项基金,以此促进我国轮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徐承秋介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中国每年自产天然橡胶约为70万吨,去年进口天然橡胶250万吨、复合橡胶16万吨、混合橡胶182万吨,合计进口448万吨,占到天然橡胶消费量的87%。但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进口关税较高,一般贸易项下天然橡胶进口征收20%的关税,是世界上除印度外,唯一对天然橡胶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
  徐承秋指出,高进口关税对橡胶与轮胎行业发展主要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国内轮胎企业为规避高关税,转而大量进口加工贸易类天然橡胶,导致轮胎大量出口,加剧了国外贸易摩擦。二是高关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由于天然橡胶下游加工企业无法承受高价进口原料,因此每年一般贸易项下进口的天然橡胶并不多,高关税并没有起到阻止天然橡胶进口、保护国产天然橡胶产业的作用。三是高关税增加了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四是高关税引发市场乱象。许多企业被迫大量进口复合橡胶和混合橡胶,而复合橡胶和混合橡胶均需要添加炭黑、合成橡胶等其他辅剂,轮胎企业生产时还需要来料再次加工。五是助长了天然橡胶走私等违法行为。六是使轮胎企业两头受堵,一方面自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原料受堵,另一方面轮胎产品出口东盟市场也遭受人家的较高关税壁垒。
  为此,徐承秋建议,天然橡胶和轮胎行业是唇齿相依的上下游关系,为了使两个行业能够双赢发展,希望国家将天然橡胶、复合橡胶、混合橡胶进口关税全部统一为260元/吨从量税。文章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大降
|& |& |&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大降
日&&00:28:06&&&&
&海关提醒:了解规则很重要
“估计一个多星期左右,杭州人就可以吃上更实惠的进口水果了。”昨天,杭州大华元水果吴总经理表示。从昨天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降税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六国相互实施自贸区协定税率,3408种东盟进口商品昨天起关税下调。
洋水果一周后会降价
众所周知,由于地处热带地区,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因其品质高,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欢,但是较高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感到难以承受。杭州大华元水果吴总经理透露,他非常看好这个降低关税政策。因为今年的年初,泰国的水果曾经首先实行了零关税,当时涉及的只是泰国芒果等少数水果,但是水果超市的销量立刻就增长了10%,效果很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进口水果的批发市场就只有广州一种渠道,按照前一次实行零泰国水果关税的经验来看:基本上一周后本次降低关税的水果可以进入杭城,价格降幅大致在20%左右。以东盟进口的西柚为例,现在的价格是18元/斤左右,估计降低关税后的价格在14、15元/斤左右。一些水果超市商家表示,现在进口水果还并没有成为主流,消费者主要是白领和年轻人,他们也希望通过本次降税带来的优惠来扩大进口水果的市场。
关税大米,要吃还要等一段时间
从杭州粮油批发市场和杭州江南粮油批发市场了解到,与水果不同的是,杭州市民要吃到降低关税后的进口大米,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一说到东盟六国的降低关税,杭州粮油批发市场的李先生立刻表示,大米的价格也要降低,现在业务部门已经在着手做这件事情了。他告诉我们,大米不像水果那样储存时间短,有较多的库存量,因此杭城市民要吃优惠的进口大米,可能还要等上一、两个月。
另外,从世纪联华庆春店负责人姚店长处了解到,目前超市真正销售东盟国家的产品并不多,包括一些所谓的泰国米,也仅是由泰国监制的中国产泰国大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目前杭城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消费群。不过姚店长也表示,其实超市已经有计划在10月份扩大进口产品的品项,而东盟国家降低关税的一系列措施,无疑让商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经营底气,相信进口产品的销路会随着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好。
在农产品消费出口方面,国内企业家将更有优惠
杭州市贸易局农产品专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降税计划,不仅让洋产品进入中国,同时对中国企业也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
据分析,一方面农产品关税降低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使得东盟将从其他国家的进口的农产品转向从中国进口;另一方面,非关税壁垒的降低,特别是通关的各种程序协调、标准及认证的统一将大大降低产品出口的成本。这些都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专家表示,中国的不少蔬菜与东盟国家相比具有品种多、价格便宜的优势。中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其水果产量占据世界的13%,且连续10年产量位居世界之冠;蔬菜产量连续5年排行世界第一。
而泰国等东盟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的温带蔬菜和农作物,如胡萝卜、辣椒、大蒜、玉米、小麦等。因此伴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将会增多,企业也可以抓住这个大好的时机进入国外市场。
资源性产品降价幅度不大
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规定,除已有降税安排的“早期收获产品”外,其余的全部产品分为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据海关人士介绍,所谓的敏感产品是各方出于国内产业发展考虑,需要进行保护的产品,需要较长的期限进行降税,且最终税率不能为零,要保留在一定的关税水平。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各方按照其各自情况,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敏感产品。我国提出的敏感产品主要包括大米、天然橡胶、棕榈油、部分化工品、数字电视、板材和纸制品等;东盟国家则提出了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部分纺织品和服装、钢材、部分家电、汽车、摩托车等敏感产品。
因此我省进口的几项大宗的资源性产品,基本上属于敏感产品,在本次列出共3408种产品目录中,都没有出现几项大宗进口产品的名称。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从东盟进口的大宗资源性产品有天然橡胶5.2万吨(6425万美元)、原木26.2万立方米(4262万美元)、锯木8.6万立方米(1751万美元)、钢材10.2万吨(6640万美元)等,都是属于敏感产品,因此没有出现在减税目录中。
纺织企业面临机遇
在减税目录中,大约有120多种纺织品和服装属于减税项目,减税幅度从1%到5%不等,像合纤制针织或钩编男西服套装等减税幅度都达到了5%,其他的像漂白的其他混纺轻质棉布的减税幅度也达到了4%。专家认为,对于备受欧美特保限制的我省纺织企业来说,改道东盟似乎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另外投资东盟的纺织业,在那里兴建加工厂进行转口贸易,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欧美配额的压力。尤其是美国、欧盟等对柬埔寨纺织业实施极为优惠的条件,在实行自由贸易区域里,我省纺织企业应该积极到东盟办厂,转移贸易风险。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样做了,据统计到今年5月底,共有208家浙企在东盟投资,总投资1.2亿美元。
东盟贸易企业要未雨绸缪
杭州海关有关人士介绍,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刚刚启动,对东盟投资和贸易感兴趣的国内企业应该要做好一些准备,以免届时碰壁。
首先要了解东盟各国在行业准入、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投资项目禁止、工作准证和雇用当地人比例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投资经营规定,一些东盟成员国限制外国投资者对其某些行业的投资,还有一些东盟国家不同程度地限制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另外,对东盟各国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办事效率等外贸企业也应早做了解,以免成为企业在当地经营的障碍。
另外,东盟10国不同的发展状态,为不同档次的同类产品提供了商机,东盟放开市场可能为我国某些面临倒闭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如冶金等行业带来机遇,小批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产品将找到自己的市场。为抓住商机,外贸企业按照协议规定的各国不同的降税时间表和降税幅度可以提前做好产品生产、贸易、储运等准备,以抢得与东盟贸易先机和享受到最大的优惠关税。
海关特别提醒的是,与WTO体制下的贸易不同的是,要想获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税优惠,企业必须主动申请专门的原产地证书。因此,我省外贸企业除了应当密切关注我国与东盟的关税变化,利用关税减免的优惠条件进行交易,要对出口东盟的相关产品申请原产地证书,以确保享受到优惠待遇。
日,中国与东盟在老挝万象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从昨天开始,按照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下称“协议”)的时间表,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据悉,中国对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等6个国家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税率(含现行对6国实施的“早期收获”商品协定税率)。日后,我国对上述各国平均关税税率为8.1%,与最惠国平均税率水平9.9%相比低1.8个百分点。
来源:每日商报&&&&作者:记者梁世燕张玲丽&&&&编辑:王凤英&&&&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郑金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盟国家进口关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