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制造",舆论关注最关注什么

大数据点赞砥砺奋进的五年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文章
大数据点赞砥砺奋进的五年
开栏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新策论”公号特别开设栏目,透过两微一端,回顾过去5年间的互联网数据,一起看看中国网民如何对砥砺奋进的5年点赞,看看又是什么样的群体在为砥砺奋进的5年点赞。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在近5年的时间里,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即将过去的这5年,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5年。在这5年间,“简政放权”“供给侧改革”“反腐倡廉”“司法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等词语从施政理念、治国方针变成了互联网舆论场中的热词。
即将过去的这5年,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5年。在这5年间,中国网民群体从5.6亿增长至7.5亿。腾讯微信用户突破9亿,新浪微博月度活跃用户超过3亿。今日头条在这5年间更是从无到有,用户已超1亿。
知微见著。透过两微一端,回顾过去5年间的互联网数据,一起看看中国网民如何对砥砺奋进的5年点赞,看看又是什么样的群体在为砥砺奋进的5年点赞。
“中国制造”篇
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Made in China”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古老中国创造四大发明,到如今被海外网民称之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网购、移动支付与共享单车,创新成为中国复兴路上的精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航天工程、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大飞机工程、高速铁路、国产航母等高技术和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1、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国之重器”振奋国人
根据百度指数网民搜索需求,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相关话题舆情热度持续保持高位。
图:“中国制造”百度指数(时间日-日;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微博平台上,与中国制造相关话题标签众多。网民舆论主要体现为:一是网民对中国制造持肯定和期待。其中#给中国制造点赞#阅读量2.2亿,#中国制造日#阅读量1.9亿,#我为中国制造代言#2486.4万#,#厉害了,中国制造#接近75万阅读量。首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复兴号”高铁驰骋神州大地、C919大客机成功首飞……五年来,国之重器频繁亮相,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充分彰显了中国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网民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对中国制造和科技创新的信心和自豪感。
二是聚焦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等话题标签同样引发网民热议。三是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对比和中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如#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阅读量7万,#美国地铁搭乘中国制造#阅读量超110万等。
2、中国产品用实力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有关“中国制造”,舆论最关注什么?头条数据显示,格力、华为、小米等众多民族品牌以及无人机、机器人、高铁等中国产品备受关注。
据中新社,不仅是产品出海,华为手机、格力、小米等一批国际化企业已经进入生产要素全球配置阶段。例如,至2016年10月份,华为已在美、英、德、法、俄等地建立了16个研究所。在国际市场上,以华为、联想、格力、小米、大疆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异军突起,以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参与竞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美国电视新闻频道CNBC的报道称,阿里巴巴、腾讯、零零机器人、摩拜单车等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帮助中国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撕去了此前中国制造身上廉价、质量差的标签。
日,中国企业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品牌日”,这也预示着中国对品牌的重视已经从企业层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3、中国制造受年轻群体关注 中国制造“生力军”不断扩大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其它文章
开栏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
“我搂着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着抱我站不起身,站着弯腰抱我抬不起胳
开栏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
开栏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日推出“8月政法新媒体排行榜”。在微博分榜前10名中,
日,新疆尉犁县副县长何淼在其个人微博@新疆何淼 中发布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域都
开栏语: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等领
编者按:日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7年8月全国5A景区双微影响力排行榜,榜单以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7年8月全国地市级旅游局双微影响力排行榜,榜单
日,《新晚报》刊发报道《空巢老人纠结中的守望》,讲述了
榜单说明 人民在线发布中国媒体“两微一端”融合传播排行榜周榜,排行榜的评
2017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峰会9月28日在津举办 孙晓川/摄 人民网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近日,有3位游客向问政江西平台求助,称在庐山旅游购物时
本期,公安系统总榜前五名分别是“@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平安武汉”“@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举行。
牛颖建,男,汉族,1965年6月生,河北邱县人。河北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人民云——大数据中央厨房 众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众云是业内领先的智能化舆情
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旅游大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山岳景区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论热议“中国制造2025”:十年如何磨一剑?
(新华网舆情分析师刘文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一时间,“中国制造2025”作为一个新概念、新亮点引发舆论关注。十年的时间,中国制造该如何升级、如何创新,引发热议。
舆论普遍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发展和升级制造业表示强烈支持,期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创新”。人大代表、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抢马桶盖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差”,中国制造不必妄自菲薄,但还要“苦练内功”。网民“高路”说,虽然年年政府报告说创新说转型,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多人的共鸣,因为中国制造确实到了必须向中高端转型的关键时刻。网民“陆少游”说,从政府报告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网民“佐马利33989”说,“中国制造2025”的话,点燃了我们的梦想!中国制造业一定要改革,不要以量取胜,要提高质量,不断创新。
舆论认为,“中国制造”的主要问题涉及技术、成本、渠道、人才、市场、社会和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其中制度环境是关键因素。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撰文称,“成本优势丧失”、“渠道优势瓦解”、“‘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是中国制造的三大痛点。微信公号“侠客岛”文章称,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专栏作者蔡成平则认为,提升中国制造关键是改善制度环境。制造业的提升不仅仅是涉及“国计”意义的航天等领域,更应包括“民生”范畴的各行各业,让国人不必漂洋过海就能买到优质放心、性价比高的日用产品。
网民对我国制造业“内外有别”“标准不一”等现象意见最多。网民“西河小侯爷”说,中国制造不差,差的是我国企业总搞内外有别,出口产品与内销产品质量对比太明显!网民“郭比盖”说,同是中国制造,但标准不同。出口商品审查严格,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而国内审查随意松懈,假冒伪劣频发。网民“笑脸_7630”说,国内某些日用产品质量差、用不住的现象必须改变,这不仅是企业的问题,政府商务部门、质检部门也应有作为。
舆论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过程漫长。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等方面异曲同工,但两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还需处理好2.0普及、3.0补课的问题,解决好产品质量、工业基础能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广州日报》评论称,将年限定在了十年之后的2025年,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要对制造业转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思想准备。要实现这一罕见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
针对“中国制造如何升级”,舆论认为应“从山寨走向创新”“从简单粗暴走向精细精致”“从制造走向创造”。网民“张涨”称,随着劳动力价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化、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过去那种低质低价的“中国制造”形态必须要向中高端转型。政协委员吴海龙认为,我们的制造不是制造一堆垃圾,必须有大的品牌。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财经作者李光斗说,制造企业要想发展下去,就要走品牌化路线,将产品做到极致。未来的中国制造,其内涵应更多体现的将是品牌和创新,而不再只是简单地模仿和山寨。
多家媒体指出,制造业升级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一个自上而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凤凰网评论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描述的这一幅万马奔腾的局面,有赖于一个尊重个人价值、尊重知识的力量,公平竞争自由择业的社会的产生。智慧就在那里,“草根”永远有开枝散叶的冲动,就看我们怎么把它们释放出来。《广州日报》评论称,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制造2025”是一部“接地气”的规划,立足于中国制造业的具体实际,研究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具体问题。主线是加强创新驱动,涉及方方面面,从财税政策到人才教育,从产学研结合到企业融资。
境外媒体也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了较大关注。《澳门日报》评论称,抢购马桶盖现象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马桶盖”现象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一些新思路——转型升级,不应只关注新兴产业,也需关注传统产业的创新。美国《侨报》发表文章分析说,“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蓝图正式揭开了中国工业转型的大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踏出了第一步。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