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次阅兵 领导人都乘什么车

专家谈校长乘敞篷车阅兵:折射社会崇拜权力
&&来源:&&&&分享到:
  【导读】安徽高校院长乘敞篷车“阅兵车”检阅军训。媒体批评,这种做法极不严肃。《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检验军训成果不能变成一场官僚主义表演。
  央广网财经9月2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各大高校暑期军训的情况也逐渐地出现在网络上,而安徽新华学院公布的军训照片,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从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徽新华学院院长站在一辆敞篷的奥迪车上,对整装待发的新生们进行了检阅。这辆奥迪车的车牌上,专门在车牌的位置贴上了“阅兵车”三个红字。而官方网站的配图说明则把这次活动称为“阅兵仪式”。
  对于这种行为,《解放军报》的法人微博专门表示,解放军《队列条令》规定:“阅兵权限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领导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官或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学校此举只能赚人眼球!军训,重在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砥(dǐ)砺(lì)品质,不可借此炒作!”
  我们认为,检查军训结果,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但是非得用“阅兵”这个特定的词来定义这个仪式,并且从细节上刻意地模仿正式的阅兵,这就让人感到,原本应该自由开放的这所高校,似乎也弥漫着一种官僚气息。
  更进一步讲,法规明文规定了“阅兵仪式”的定义,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云集之地,却将白纸黑字的规定抛在脑后,这也未免有点露怯。检查军训结果,我们可以拉练、可以打军体拳,也可以师生联欢,关键在于,军训也需要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来熏陶学生,而不是借机炒作赚眼球。
  接下来我们要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丁兆林先生来和我们一起评论。
  经济之声:军训是大学生们必经的一项锻炼,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军训之后,检查军训的成果也是一个必然的环节,但是这次在媒体的报道当中,我们看到了安徽新华学院检查军训程度的仪式非常的气派,不仅有阅兵车,而且名字就叫做阅兵仪式,但是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采用阅兵这个名字其实和先行法规相抵触。您怎么来看待安徽新华学院的这场所谓的阅兵仪式?这种仪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丁兆林: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之所以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有几个点。首先一点就是说这些参加军训的孩子都是非常朴实的,你看他们穿的都是军装或者是迷彩服,非常朴实的一点。但是在操场上那个非常恢弘壮观的奥迪车,四个圈的感觉和孩子们的这种朴实形成了非常大的对比。另外一点你还可以看到作为校长他在进行阅兵的时候还喊出了一些口号,什么同志们好,首长辛苦了等等这样一些东西,他带有一定的戏剧性,那么这种本来应该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一个场面,最后他出现了戏剧性的效果,这一点上不禁让人就想到这个校长他是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不去说别的。只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有一个词叫做,就是领导力不能过分,过分的话容易产生一种叫做权力妄想症,就是他会幻想着自己拥有无限的权利,然后他通过这种豪华的外国车这种东西或者通过一种仪式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享受的一种权利巅峰。这种感觉其实是领导力中要避免的反面的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讲,显然他跟这些孩子们有非常大的对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感觉就是高高在上,那么也很难让这些孩子们真正的去信服你这个校长,你的这样一个阅兵式是不是为了你个人的一些内心的权力想象,而以学生作为一种资源来达到你自己的目的,这一点让家长不得不挂上一个问号。
  经济之声:而实际上学校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讨论,然后激发智慧火花的地方。前面我们分析了,这种所谓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显然和大学的精神是不相融的,那么这种刻意的凸显师生不平等的方式,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隐患?
  丁兆林:我相信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看起来学生们好像他在那里站着,但是当他们以自己非常朴实行为接受了这种军训,达到了肢体上的训练之后,能够去看到自己的校长跟自己的差别竟是如此之大,而且能够进口敞篷车这样一个状况,那实际上孩子们本身他们怎么去看这种巨大的差别,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另外一点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包括我们可能会很多人觉得很奇怪,阅兵应该是在军队中产生的事情,一个学校出现的这种阅兵,而且还出现着类似喊口号的方式,就让社会人士或者家长再来看,觉得这些行为跟一个大学有比较平等的,而且是有人文素养的这样一个大学,它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它就会产生人们更多的疑惑,孩子们会产生疑惑,家长会产生疑惑,社会也会产生疑惑,那么问题是这个校长他自己有没有去反过来去看自己的这些图片,那我相信这可能是非常值得他去思考的,那么校长你看到了什么?
  经济之声:您谈到了一系列的疑惑,而且现在有人的疑惑就是之所以出现这种非常不严肃的,所谓阅兵仪式,是不是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那么怎么样来减少这种不良风气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
  丁兆林:我刚才谈到了在管理学当中非常有意义的权力妄想症,权力妄想症一般来讲它在一个崇尚权力的社会中很容易出现。因为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权力不够大,自己的级别不够大,他们就梦想着我能够有更大的权力,能够发号施令,然后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去达到一种领导别人的结果,这是一种及其简单或者说是一种低层次的领导力。所以很多人或者说是当他不能够理解这种越老越复杂的时候,他就会梦想着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当然这一定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这种崇尚权力的折射。本来学校应该是比较纯朴纯真的地方,但是通过这种显赫炫耀的自己这样一个威严和校长与学生们巨大的反差,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补偿,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看起来这也是非常的可笑的,刚才在讲说看起来不严肃的一个活动,但是如果你看到照片上的人,这个校长他可是非常严肃的,所以这种以非常严肃的方式来达到一种权力妄想症的这样一种行为,其实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好好反思的,学校、学生和家长,还有校长本人。
编辑:贾国强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习主席两次阅兵乘坐的指挥车有啥来头 - 中国军网
军网专题 / 正文
习主席两次阅兵乘坐的指挥车有啥来头
走遍天南海北,“勇士”练就一身“肌肉”
在北汽集团越野车分公司厂区内,整齐排列着数百辆“勇士改”越野车,隆起的车身线条,如同勇士发达的肌肉,力量感十足。
和人一样,一款越野车的“肌肉”也需要经过千锤百炼。在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有一个专门负责整车试验验证的团队,他们充当着“健身教练”的角色。
整车要经历数次样车可靠性试验,试验场除了有高速试验环道、综合性能试验路、凸凹不平试验路,还有10km越野路和5km场区山路,路况之复杂,场地之恶劣,对车辆的可靠性和越野性能是一次全面考验。除此之外,还要对车辆环境适应性进行验证:一路拉练,北至冰天雪地的漠河,南到高湿炎热的海南岛,征服了青海、西藏的高原恶劣气候,耐住了吐鲁番、敦煌的严酷“烤”验……一年四季、天南海北,都有北汽越野车驶过的痕迹。
越野车事业部的技术人员告诉笔者,仅仅在“勇士改”项目上,就先后进行了6次样车试验,试验项目共计200余项,累计行驶总里程达到150多万公里。
车轮跑出的数据踏实。第一批“勇士改”列装部队后,几乎每一位开这款车的司机他们都去回访过。
长期野外奔波,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的工作生活状态,王璋和他的团队都习惯了。在大家的印象中,王璋总是满脸笑容,做事淡定从容,即便是攻关过程中遇到难题、遭受挫折,他也总是说起那句鼓舞人心的话:“久攻之下,必有所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原标题:中共中央原委员、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逝世,享年96岁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医学家,杰出的外科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专家组副组长,中央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者的楷模,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同志,因病于日0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吴蔚然同志,日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年间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等高等学府,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年期间在北京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年在北京首都医院(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年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10月,吴蔚然同志调入北京医院,任北京医院副院长,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为干部医疗保健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84年任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年期间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吴蔚然同志是中国著名的外科学专家,他长期从事外科医学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是中国最早开展胰岛移植治疗技术的专家之一,是最早在中国开展临床营养学研究的专家之一。他参与和主持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成果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参加编写、编译多本医学著作,发表许多医学论著,其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中央保健专家,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忘我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的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第一线。他从事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及重要外宾的医疗保健工作数十年,他把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使老一辈革命家健康长寿、使中央领导同志保持健康的体魄,看作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需要,看作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吴蔚然同志曾为毛主席进行过一次圆满成功的手术治疗。他对周恩来总理怀有深厚的感情,早在1965年,曾作为保健专家随同周总理赴印尼参加了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周总理病重期间,曾守护周恩来总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吴蔚然同志曾为邓小平同志作医疗保健工作二十多年,1979年作为保健专家随同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日与邓小平同志同乘一辆检阅车出席盛大国庆阅兵式。
他还多次为外国元首诊病、手术。他技术精湛、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尊敬和爱戴。中央领导同志对他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医务工作者向他学习。他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了首长及同行专家的信任和称赞。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曾这样评价他:吴蔚然同志从医数十年如一日,医德医术有口皆碑,一贯勤恳严谨,乐于奉献,坚持以病人第一,事业第一,党的利益第一。
  作为医生,他造诣高深、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淡泊名利;对待患者,无论职务高低一视同仁,为救治患者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作为导师,他治学严谨,甘当人梯,对年轻医师既严格要求又细心培养,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临床和手术经验,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难题;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深受大家爱戴;作为共产党员,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严守保健工作纪律和秘密,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追求,坚持原则,不谋私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吴蔚然同志为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77年被评为国务院卫生保健组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共同授予的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1994年、1996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特殊贡献奖;2005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杰出专家奖。
  吴蔚然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干部保健事业的重大损失、是我们北京医院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党和国家的干部保健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吴蔚然同志是北京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北京医院保健工作者的楷模。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始终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他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即使在病重期间,依然心系医学事业发展,想着为国家节省医疗资源,叮嘱后事一切从简。弥留之际,他恳求医院放弃治疗,并留下遗愿:不必再采用“插管”、“透析”、“起搏器”等创伤性治疗以拖延无意义的生命。
  我们缅怀吴院长,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的奉献精神。吴蔚然同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无限赤诚,在光荣而艰巨的医疗保健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近60年来,他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位外国元首以及社会群众诊病,默默奉献,甘做无名英雄,为中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学习他,就是要坚定政治信仰,筑牢精神支柱,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党、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融入到医疗保健事业之中,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医疗保健卫士。
  我们缅怀吴院长,就是要学习他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吴蔚然同志从医半个多世纪,他的医术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甚至可以说是艺术、是创造。已故著名外科学家曾宪九教授称吴蔚然的手术“可谓炉火炖青,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并说他“能结合具体情况应用外科原则,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外科医师的楷模。”学习他,就要始终以发展临床医学为己任,尊重科学、勤于思考,极端负责、精益求精,勇于攀登医学科技高峰,不断以创新的激情创造一流的业绩。
  我们缅怀吴院长,就是要学习他德技双馨,待患者如亲人的仁爱精神。他始终把“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对病人深怀着大爱之心,无论是高级首长,还是普通百姓,都一视同仁,极端热情。从医近60年,只要病情需要,无论是谁,都是随叫随到;只要有危重病人抢救,经常守候床旁,全力救治。学习他,就要始终恪守“医本仁术”的医道真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时刻坚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为广大患者奉献大爱真情。
  斯人已逝,风范永在。吴蔚然同志是爱党报国为民的典范,是践行当代干部保健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他以不懈奋斗的模范行动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为北京医院后来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时代丰碑!他的精神将激励北京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奋发进取,在实现北京医院新百年的征程中创造新的业绩!
  吴院长,您放心吧。作为保健事业的后来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和北京医院老一辈保健工作者付出的心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我们不会懈怠,我们一定会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奋发图强!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把北京医院建设的更加美好、创造保健事业和医院发展新的辉煌!
  敬爱的吴院长,我们永远怀念您!                                                |||||||||||||||||
&>>&&&&&正文
各国阅兵时元首都坐什么车?
  法国:把浪漫的天性丢到哪里去了?
VLRA系列基准车型--VLRA 4×4
  浪漫的法国人在阅兵车问题上却显示了难得一见的实用主义。日,法国总统萨科齐选择了一辆并不怎么浪漫的车型参加阅兵,就是法国ACMAT公司生产的军用越野车。
  这是法国ACMAT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发的产品,主要用于在沙漠地区作战使用,不折不扣的军车!举个例子,萨科齐乘坐VLRA阅兵,基本等同于奥巴马选了悍马。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盘点:历次阅兵车的车牌号(组图)-中新网
盘点:历次阅兵车的车牌号(组图)
日 10: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盘点:历次阅兵车的车牌号(组图)
  9月3日,10时。一辆黑色“红旗”L9,穿过金水桥,自西向东,在长安街平稳行进。车上,是首次检阅三军的习近平。
  原标题:“史上最牛车牌”的门道
  从阅兵车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一刻开始,记者对那块特殊车牌,印象那是相当深刻。每次阅兵结束后,都会诞生一块被民间热议的“史上最牛车牌”。
  检阅车的车牌在此前的各次演练中,都是严格保密的。图片|大公网
  9月3日当天上午,待命的阅兵车号牌仍处于遮挡保密状态。图片|新华网
  这次,“牛”到没有号牌。在记者的印象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阅兵史上,阅兵车第一次悬挂一块不是车牌的车牌。这话儿是不是有点绕儿?因为,习近平乘坐的阅兵车车牌位置悬挂的是――国徽!现实中,可没有这样的车牌。不过,还有比国徽更牛的车牌吗?这是新中国成立66周年15次阅兵史上,国徽首次被用作阅兵车车牌。
  习近平乘坐的阅兵车和陪阅车号牌示例
  7月31日刚刚晋升上将的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乘坐的陪阅车号牌是“VA01945”,寓意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年份,在主检阅车后面行驶的备用检阅车号牌则是象征胜利70周年的“VA02015”。这两套特殊的号牌是自日起正式启用的“2012式军牌”,字头是代表所属军队部门的汉语拼音,比如这里出现的“V”代表的就是中央军委。
  “牛”是民间对于阅兵车号牌的通俗形容。这样的国家典礼,每一个细节都可谓精心设计,用国徽,当然不是为了“牛”。
  想理解这样的用心,先从胜利日这个已经成为国家记忆的概念说起。
  日,是一个特别的9月3日。
  首先,最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记者帮着大家回忆下背景――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次阅兵也是一次特殊的阅兵。
  你们都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阅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通知》,提出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主题已定。半年之后,31个国家领导人应邀而来。
  在阅兵之前,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并在讲话中表示,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夸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这是一个国家借包括阅兵在内的纪念盛典传递的信息。
  胡锦涛乘车检阅部队
  其实,每次阅兵结束,首长阅兵车的车牌都会被广大人民群众当成“最牛”车牌热议上好半天。比如,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三军时乘坐的阅兵车车牌是“京V?02009”。
  这是为2009年这个年份“特制”的车牌。为什么说这是一副“特制”车牌?来听记者的分析。
  上面这张图片中,国庆60周年阅兵总指挥、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房峰辉在向胡锦涛报告并请他检阅时乘坐的陪阅车号牌是“京V?01949”(上图右)。两辆车一前一后,“特制”号牌的寓意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一种精心设计。
  胡锦涛阅兵时的“特制”车牌,已是第六代军牌,2004年12月启用的号牌被称为“04式”车牌,字头直接用军、海、空等到大单位名称的首个汉字。根据公开披露的编制规则,“京V”是中央军委。那次阅兵,还有一个细节,是飘扬在车头的旗帜,由国庆大典时的“八一”军旗换成了国旗。
  我军第一代军牌是“51式”。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以下简称“总后”)颁发了《军用汽车管理暂行规则草案》,全军首次对军车号牌式样、制发、管理等作了规定:号牌分汽车号牌、机器脚踏车号牌两种,其中汽车号牌编号为6位阿拉伯数字。
  朱德乘车检阅部队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明确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朱德总司令的阅兵车不可能使用正式的军车号牌。事实上,在阅兵车左前挡风玻璃上的,是一张通行证。
  什么?检阅三军的是朱德不是毛泽东?!你们不要认为记者出错了。记者很肯定地再说一遍,阅兵的是朱德不是毛泽东。从1949年开国大典始,此后的每年国庆,阅兵都会如期举行,但乘坐阅兵车检阅三军的,一直都不是毛泽东,而是三军总司令,后来固定为国防部长。
  1959年,国产“红旗”检阅车首次出现在国庆庆典上。要知道,此前的10次阅兵,检阅车都非国产。比如,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车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0防弹车,车没有倒后镜,据说寓意是“社会主义不能开倒车”。
  建国10周年大阅兵时,彭德怀因为庐山会议的原因在1959年9月被免去国防部长一职,1个月后,乘首辆“红旗”阅兵车检阅三军的,是新任国防部长林彪。林彪在阅兵式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要求全军指战员“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林彪宣读命令之后,分列式开始。整个阅兵式,历时58分钟。
  转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大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再次阅兵是24年后。
  邓小平乘坐的“红旗”阅兵车及其“84式”号牌图例
  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走下天安门城楼,乘上“红旗”车检阅三军。阅兵首长由此变为中央军委主席。国庆35周年阅兵8个月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大裁军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
  文革后首场大阅兵亮相前两个月,解放军停用自1956年正式启用的“53式”军牌,由字头、字头号、序号3部分组成的“84式”军牌进入历史舞台。最吸引人目光的,无疑是邓小平检阅车“A01-3430”的号牌在之后引发关注,有民间声音从这个号牌中读出了代表邓小平经历“三起三落”的猜测。
  但猜测终归只能是猜测。
  同样在民间引起浓重解读兴趣的“最牛”号牌,是1999年江泽民乘坐的“甲A?02156”。彼时,江泽民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民乘坐的阅兵车及其“97式”号牌图例
  时至今日,“甲A?02156”也是“97式”号牌最为人知的号码。“97式”号牌与“92式”号牌比,字头仍为甲、乙、丙、丁等天干汉字,但之后的字头号则由数字改为大写英文字母,序号也由4位数字增为5位。
  1999年阅兵结束,阅兵车号牌引发了一阵解读热。比如,有人认为“21”可能是指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年的1921年。“56”则指中国56个民族。也有人更从中读出了,中共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时,毛泽东正好56岁。
  记者不得不给大家澄清一下,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其实,“A01-3430”也好,“甲A?02156”都是他们的日常号牌,并未针对阅兵特意专门选取。
  至于想到“56”代表建国时毛泽东56岁的,记者觉得,你们真的是想多了。不过既然又说到毛泽东,记者再多补充一个细节――
  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
  在天安门城楼上向陆续通过的三军挥手的毛泽东,并非没有乘车检阅过部队。1949年3月,党中央移驻北平,在西苑机场,毛泽东乘坐一辆缴获的美式旧吉普车检阅了部队。
  那辆吉普车,没有号牌。
  (文/北青报记者 张伟 题图摄影/北青报记者 胡金喜)
【编辑:刘旭辉】
>汽车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