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超信煮动力东胜乡东胜村陈生入上低保户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是: > 今日北安 > 乡镇聚焦
东胜乡党委:践行“两学一做”助力精准扶贫
信息发布人:郑莉
作者:侯玲玲 王宇 来源:
更新时间:
&&& 秋收大忙时节,相对于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抢收快收,没有机械和缺少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却面临了收获难题。为切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这些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东胜乡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多措并举,帮助他们开展秋收工作,加快秋收进度。
&&& 东胜乡东胜村精准扶贫户迟占昌今年已经70岁,前几年患了脑梗,行动不便。老两口今年种了16亩大豆,正当他们为秋收犯愁时,东胜乡党委领导带着东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来到他家中,帮助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 为尽快帮助全乡贫困户完成秋收秋整地工作,东胜乡党委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到户,了解贫困群众秋收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安排收割时间,积极联系协调收割机,议定价格,降低贫困户成本,减少秋收压力。东胜乡党委还及时为他们提供气象信息,帮助他们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快收,提高秋收效率。同时,乡党委还帮助全乡贫困户做好秋整地工作,为明年春播生产节省农时保墒情。
&&& 秋收期间,东胜乡党委共帮助7户贫困户收割大豆70余亩,保障了贫困户种植的大豆颗粒归仓。
北安市人民政府主办
北安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黑龙江海康软件
联系电话:   Email:黑龙江省北安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评价_甜梦文库
黑龙江省北安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黑龙江省北安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姓 名:郑 余 导 师:王锡魁 教授 专 业:地质工程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并从北安市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本 次工作的意义。针对北安市市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在详细分析了本区水文地质条 件、地下水物理性质、地下水化学特征、水质、水资源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北安 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水质良好、分布广泛、水量较稳定等特点,是城市、工矿、农田灌溉、畜牧业、 国防工程等的宝贵的供水水源。随着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地下水的用量 日益增加,出现了诸如土壤盐渍化、附近建筑物边坡塌滑、地面塌陷等很多问题, 因此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利用地下水,必须对其进行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数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 及综合评价,并且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原则。针对本次工作的重点,本 文仅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及水量进行综合评价。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省会哈尔滨市、西部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市及 北部对俄贸易重镇黑河市的等距离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北安城市规模的 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剧增,水资源紧缺一直是 制约北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市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掌握该区地下水资 源量及水质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及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从宏观上把握本区所 在地质单元及水文地质单元的特征、地下水主要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进而通过对 本区地下水类型、富水性分区、补径排条件、动态平衡等问题的分析,研究了本区I 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取样分析等手段,对本区地下水的 物理性质、水化学特征、水质、水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本区地下水 资源量进行了计算,特别是在对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时,分别做 了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并采用 Waterloo Hydrogeologic 公司开发的 水文地质软件 AQUIFER TEST 对含水层的导水系数 T、渗透系数 K、弹性释水系数 S 进行了计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工作的评价认为,乌裕尔河、闹龙河漫滩区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 水为低矿化度淡水,水文参数满足开采需求,可作为供水目的层;全区白垩系碎屑 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属低矿化度软水,水文参数满足开采需求,可作为区内主要供 水目的层。其中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以 HCO3-Na 和 HCO3-Ca?Na 型为主,是天然 苏打水,尤其王山东、东胜附近,钠离子含量 181.10-189.00mg/l,重碳酸根离子含 量 361.59~385.93 mg/l,pH 值 8.04~8.08,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是一种宝贵的矿泉 水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而白垩系裂隙微承压水中,偏硅酸、锶等离子含量 较高,偏硅酸最高含量达到 33.80 mg/l,锶含量达到 1.516 mg/l,达到国标天然矿泉 水标准,在加强保护前提下可以作为小规模矿泉水开发。关键词: 地下水,地下水水质,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评价,北安市II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Bei’a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Author:Zheng Yu Supervisor: Prof. Wang Xikui Major:Geological Engineering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is job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ei'an city. According to the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situation of Bei'an city,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is area,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of the groundwater,etc, this article evaluates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Bei'an city synthetically. Water resources are indispensable in people's live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which has a lot of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ood water quality, widely distributed and stable water, and it is a valuable water supply source of the city, mining, irrigation, animal husbandry, national defense projects and so 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the amount of demand groundwater is increasing now.At the same time, soil salinization, nearby buildings slope landslide, ground subsidence and a lot of other problems occur. In order to use groundwater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we must evaluate water resources on time.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generally include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water quantity,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According to the emphasis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only evaluates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of this area. Bei'an located at the north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III equidistance of the capital city Harbin, the western industrial city Qiqihar and the northern city Heihe which trades with Russia, its location advantages are obviou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Bei’a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demand for water is increasing sharply,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en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Bei’an. Therefore,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urban 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 grasp the situation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e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gional geology and regional geohydrology of this area firstly, and then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 the main types of groundwat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rock group macroscopically. Further, from the analysis of this area groundwater types, groundwater enrichment partitions, groundwater recharge conditions, dynamic balance and so on,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area's hydrogeology features. Based on this, through investigations, sample analysis and other ways, this paper research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oundwater, water quality,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so on, at last we have calculated the amount of this area's groundwater quantity, especially in the calculation of amount of the cretaceous fissure pore confined water, we have done experiments on stable flow pumping test and unsteady flow pumping tests, and have calculated T、K、S by AQUIFER TEST exploitated by Hydrogeologic Company and have had a good result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work, we find that the Quaternary unconsolidated rock pore water in the Wuyu'er and Garonne floodplains is low-salinity freshwater whose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meet mining demand as water supply purposes layer. Among them the cretaceous fissure pore confined water is mainly HCO3-Ca?Na and HCO3-Na types, which is natural soda, especially near Wang Shandong and Dongsheng the content of Na+ is 181.10-189.00mg/l, the content of HCO32- is 361.59-385.93mg/l, pH is 8.04-8.08, being a valuable mineral water resources and beneficial to humans.And it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ut the cretaceous fissure pore confined water has a high level ofIV H2SiO3 which is up to 33.80mg/l and Sr is up to 1.516mg/l, that reaches natural mineral water standard of GB.Under the premis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it can be used asthe development of small-scale mineral water. Key Words: Groundwater,Groundwater Quality,Amou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Bei’anV 目 录第1章 前言...................................................................................................1?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2 地下水资源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1.4 论文创新点............................................................................................3?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4?2.1 自然地理................................................................................................4? 2.2 地貌特征................................................................................................7? 2.3 地质概况................................................................................................9? 第3章 水文地质概况 ................................................................................14?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4? 3.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17? 第4章 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35?4.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35? 4.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35? 4.3 水质评价............................................................................................40? 4.4 水环境质量评述 ...............................................................................49?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评价 ................................................54?5.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资源量计算 ...........................................54? 5.2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资源量计算 ...............................60?I 5.3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66? 第6章 结论.................................................................................................67?参考文献.........................................................................................................69? 致 谢 ...............................................................................................................72? 个人简历.........................................................................................................73?II 第1章1.1 选题目的及意义前言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省会哈尔滨市、西部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市及 北部对俄贸易重镇黑河市的等距离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北安城市规模的 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剧增,水资源紧缺一直是 制约北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城市唯一供水水源为闹龙河水库,由于该水库 防洪保护对象重要,水库汛限水位较低,汛期水库蓄水量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最近 几年,降水偏少,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每年冬末春初都要动用死库容才能勉强渡过 水荒难关。且现有水源地属地表水,很容易受到农药化肥累计污染或其它突发性有 毒有害性污染,水库一旦出现问题或水质受到污染,就无法保证市区供水。因此开 展市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掌握该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质情况是城市应急系统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振兴北安市老工业基地,把北安市建设成黑龙江省北黑经济区 中心城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地下水资源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水资源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数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 及综合评价,并且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原则,本文仅对研究区的水质及 水量进行评价。 1.2.1 地下水资源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数量进行评价,大概是 1840 年前后开始的。最初是 为了改革内河航运,然后随着干旱的西部地区的开发,水资源大量用于农业灌溉。 更晚些时候,出现了多目标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概念和实践,水资源评价工作也相应 扩大了范围。 1968 年,美国水资源理事会的一个小组,编制了第一本美国全国水资源评价报 告。这个报告对比了供水与需水,评价了特定的问题,评论了缺水问题,试图进行1 水资源分区,并制定了到 2020 年的需水规划。在 1968 年的报告完成之后,水资源 评价工作继续进行,并于 1978 年 12 月完成了第二次国家水资源评价工作。 因为水资源系统是动态的,其条件和制约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水资源评价 成果要不断进行重新估价和更新。美国根据他们国家的情况和经验,认为 5~10 年进 行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是适当的。 自 197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水资源定义为“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量和可用的质,并能在区域内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以 来,国际上开始有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对水资源水质水量相结合评价的研究及探讨。 将水量水质相结合的目标纳入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系统中,并成功应用于流域的水资 源管理。这种从全局视角对水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逐渐被人们认可[1-4]。 1.2.2 地下水资源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曾于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组织开展过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是 “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提出的“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利用的研 究”项目的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和分析,基本查明了全国各地区地表水资源的数量及 其时空分布特点,研究了降水、蒸发和径流等水平衡三要素的关系,为全国各地区 水资源评价、水利规划、水利化区划以及农业区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第一次 全国水资源评价距今已近 30 年。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对水资源的 开发利用、保护造成了很多影响;再加上气候异常,人类活动的加剧,使水资源的 平衡在地区分布上已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修正;更何况第一次评价 总体上还比较粗,广度、深度不够,资料系列短(具体为
年) ,研究范围 较窄,只是对地表水水量进行调查评价,而且主要侧重农业和水利方面。因此,该 成果已不能满足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应用丰富的实测资料,对水资源 重新全面评价[5-8]。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 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是在充分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样的室内化 验及外业抽水试验等手段,准确把握地下水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对于水质2 方面通过饮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和苏打水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水量方面 通过分别计算各层地下水资源量,并对全部地下水资源未来利用前景进行评价,以 达到保护水资源,何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做为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为最终目标。 1.3.2 技术路线 本文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分别从水文地质、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水化 学特征、水质、水环境、水资源量等方面对北安市地下水进行了综合评价。收集整理分析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下水物理特征 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水量评价综合评价1.4 论文创新点本文在计算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资源量时,分别做了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 定流抽水试验,并采用 Waterloo Hydrogeologic 公司开发的水文地质软件 AQUIFER TEST 对含水层的导水系数 T、渗透系数 K、弹性释水系数 S 进行了计算,取得了比 较好的效果。3 第2章2.1 自然地理2.1.1 位置与交通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图 2-14北安市交通位置图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隶属黑河市。地处北纬 47°35′-48°33′,东经 126°16′ -127°53′之间。北接五大连池市,南抵海伦市;东达逊克、绥棱两县,西与克东县 接壤。区内铁路、公路均较发达。滨北铁路、齐北铁路、北黑铁路交汇于此;黑大、 碾北、绥北、鹤嫩四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其中 G202 国道可直达哈尔滨市,市区与 周围各市县公路相连, 各乡镇有水泥路、 砂石路相通, 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 (图 2-1) 。 研究区以北安市区为中心,范围南起乌裕尔河,北至大兴屯―德胜屯连线;西 抵折铁河,东至革命屯―高丽屯一线。地理坐标:东径 126°29′00″-126°46′00″,北纬 48°20′00″-48°30′00″,面积 440km2。 2.1.2 气象 北安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干燥;夏季短促、凉爽、湿润。根 据北安气象站 1950 至 2008 年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 2℃, 极端最高气温 39℃ (1950 年 8 月 2 日) , 极端最低气温-42.2℃ (1966 年 1 月 18 日) ; 多年平均降水量 542.5mm, 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 6~9 月份,占年降水量的 74%左右,极端月最高降水量达到 227.00mm(1984 年 7 月) ,极端月最小降水量为 0.08mm(1981 年 1 月) ;年平均蒸 发量为 1314.3mm,多年相对湿度 71%,月平均湿度以 8 月份为最大达到 81%;平均 日照时数为 2624.2 小时;平均无霜期 110 天,冻结期在 11 月份至翌年 4 月份,达 160 天以上;最大冻土深度 2.24m。 年北安市各主要气象要素(图 2-2) 。图 2-2北安市主要气象要素图5 2.1.3 水文 北安市境内水系发育,有南北河(讷谟尔河) 、通肯河、乌裕尔河。南北河属嫩 江水系,通肯河属呼兰河水系,此外,还有流域面积大于 100km2 的支流 26 条,集 水面积基本都在市域内。研究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乌裕尔河及支流闹龙河等。 乌裕尔河由东向西横贯北安市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行政区内长 98km,多年 平均水位 240.06m,年平均流量 11.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3.28×108m3。闹龙河自 修建水库后,主河道断流,仅泄洪道在丰水期有流水(表 2-1)。表 2-1 北安市河流特征表 多年平均 流量 (m /s) 11.6 13.1 15.8 /3河流名称发源地行政区内河流长(km) 98 104 102.8 17 条支流行政区内流域面积(km2) 61 208径流深 (mm) 125 115 200 /径 流 量 (108m3) 3.28 1.96 5.32 0.26乌裕尔河 通肯河 南北河 讷谟尔河小兴安岭西坡 海伦县井家店林场 绥棱山区 北安市北部1.1.4 社会经济 北安市位于我省北部,总面积 7194 平方公里,总人口 48 万,城乡人口各 半。市辖 6 个街道办事处, 9 个乡镇,城区内有北安农垦分局、通北林业局等 多家央、省市直单位。农村设二井子、城郊、东胜、赵光、杨家、通北、石泉、 海星、主星朝鲜族九个乡镇,178 个村。国内生产总值 25.98 亿元,人均 GDP4995 元。 北安市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黑龙江省小麦和大豆生产区之一。经 济作物以亚麻、甜菜为主。生猪、家禽、黄牛饲养量逐年增加,盛产红松、落叶松、 樟子松、杨、桦、椴等树种。山产品有药材和蘑菇等。 全市有工业企业 205 户,其中完达山乳业、进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三九 永安药业、飞龙动物制药厂、海圣彩钢板厂、庆华科技开发公司等已成为全市 工业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机械、冶金、化工、食品、建材、医药为主的工业 体系。轻工业发展较快,主要产品有白糖、酒精、白酒、饲料、食物油、面粉、亚 麻纤维、日用陶瓷、水泥、红砖、淀粉、机制纸等。6 2.2 地貌特征研究区为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山脉过渡地带,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和控制,地势 为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海拔 312m,最低点 234m。按地貌成因分为剥蚀堆积地 形和堆积地形;按成因形态分为剥蚀堆积高平原和冲积河谷平原;按形态特征分为 岗阜状高平原和河漫滩区。大体上以于家屯、牛海山屯、瓦盆窑、王脖子山、民生 屯一线为地貌界限,界限北为岗阜状高平原,界限南为河漫滩。在市啤酒厂和民生 屯附近为陡坎接触,落差 10~30m,其它地段多为缓坡接触(表 2-2、图 2-3)。 (1)岗阜状高平原 岗阜状高平原分布于乌裕尔河河谷以北,地势略有起伏,微倾向南西,近南北 向分布四条冲沟,地面标高为 245~312m。上部覆盖耕植土,厚度不等,约 0.3~1.1m, 下部为白垩系嫩江组碎屑岩(K2n),局部出露地表。 (2)河漫滩 河漫滩分布于乌裕尔河及闹龙河两侧,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在交汇处地势 平坦开阔,多已开垦成耕地,沿河采砂场、砂堆、砂坑比比皆是。多见牛轭湖、水 泡子。河漫滩上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砂土,下部为黄色、灰黄色 冲积砂砾石。河漫滩地势较低,高出河水位 0.5~4.0m,地面标高 234~244m,仅有低 洼部位在丰水年被淹没。 (3)微地貌 (a)冲沟:主要分布于岗阜状高平原区和河漫滩接触部位。长 80~200m,沟顶 宽 20~100m,沟底宽 2~10m,深 2~15m。冲沟断面呈浅“u”字形,平面成喇叭型。在 啤酒厂、东安村、自联村冲沟页岩裸露处见侵蚀上升泉。 (b)沼泽化湿地:分布于河漫滩区,标高 236.5~237.5m。地势低洼、雨季积水, 喜水植物茂盛,塔头墩成片,杂草丛生。 (c)河曲:乌裕尔河主河道河曲发育,成“S”型,局部见牛轭湖、废弃河道等。 局部被开垦为耕地或开发为采砂场。7 表 2-2 成因 类型 成因 形态 形态 单元研究区地貌特征表 形 态 特 征 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沿乌裕尔河、 物质组成流水 地貌冲积 河谷 平原漫滩 Ⅰ闹龙河呈宽带状展布,宽 1.1~3.2km, 地面标高从 244m 降为 234m, 略倾向乌 裕尔河。滩面平坦,局部略有起伏,沼 泽、牛轭湖发育。为粉质粘土, 有钙质 菌丝体、 铁质斑点和 锰质小结核, 见小砂 粒。 上部为粉质粘土、 淤 泥质粉质粘土, 下部 为砂、砂砾石层。湖成 地貌剥蚀冲 积湖积 高平原岗阜状 高平原 Ⅱ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广大地区,地面 标高 312~245m,呈岗阜状起伏,相对 高差 3~30m。“U”型谷发育。图 2-3研究区地形地貌图8 2.3 地质概况2.3.1 区域地质概况 2.3.1.1 地层 按照多旋回槽台学说,北安市地跨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与伊春―延寿地槽褶皱 系。市区的东北部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隆起带的北端,在晚印支花岗岩中,零星 分布古生代晚期的地层,并有少部分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覆盖,岩性主要为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市区西部为松嫩中断陷的东北隆起区,在早白垩世晚期,与整个松嫩 盆地一起沉降,并逐步扩展,晚白垩世中期发展到鼎盛阶段,湖水向东部漫出断陷 范围,湖盆边缘大致位于今日市区东部边界一带,因此,上白垩统嫩江组广泛分布, 该组是一套以泥岩为主夹细碎屑岩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厚度从湖盆边缘到中心 逐渐增厚。由于晚燕山运动影响,嫩江组沉积的松嫩盆地开始萎缩,本区相对隆起 抬升,缺失沉积。市区东部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茂林―木兰地槽褶皱带的乌底 河中、新断陷的西南部,沉积有新近系孙吴组,该组岩性主要为河流相杂色砂砾岩。 第四纪,本区地壳以差异性升隆为特点,早更新世后东部小兴安岭抬升,处于剥蚀 阶段,西部松嫩平原相对下沉,普遍沉积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粉质粘土。晚更 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本区相对上升,由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在现代河谷沉积了上 更新统顾乡屯组及全新统砂砾石、粉质粘土(表 2-3、图 2-4、图 2-5) 。 2.3.1.2 侵入岩 主要分布在南北河北部的丘陵区,沿北东向构造线展布,以晚印支期侵入岩为 主。多呈岩基、岩株状产出,少数呈小侵入体和脉状产出。主要岩石类型有正长花 岗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 2.3.1.3 地质构造 全区就整体构造特征而言,是个以小兴安岭丘陵区为支点,由新近系及白垩系 构成的向西倾斜的大的单斜构造。由于被新生界普遍覆盖,断裂构造形迹出露较少, 仅在本市东部分布有一条与南北河相吻合的北西向压性断裂,即南北河隐伏断裂。 断裂西北段(长约 17km)出露基岩主要为晚印支期侵入岩,见有断层三角面,东南 段(长约 44km)为新近系孙吴组(N1-2s)掩盖,倾角 50~60o,断裂北东盘水系发育。9 表 2-3 界 系 统 组北安市地层简表 符号 厚度 (m) 分布及岩性简述 沿河谷平原分布,主要由砂砾卵石层组成, 全新统 Q4 1~5 局部上覆厚薄不一的粉质砂土, 粘土, 砾石 磨圆度较好,呈半浑圆状。第 新 生 界 四 系 上更新 统 哈尔滨组 Qh2 3分布于河谷残留阶地,岩性上部为粉质粘土 顾乡屯组 Q2 3g >4 或粉质砂土层, 下部为砂。 砂砾石砾卵石层, 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透镜体。 分布于高平原的上部, 岩性主要为灰黄色黄 12~25 土状粉质粘土, 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 粉土 含量较高,局部夹粉质砂土透镜体。新 近 系上中新 统大面积分布于丘陵区的南部, 主要岩性为灰 孙吴组 N1-2a >96 白、灰黄色中细砂岩、砾质砂岩、砂砾岩、 弱胶结。结构松散,孔隙发育。 分布于平原区第四系及丘陵区新近系的下白 垩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二 迭 古 生 界 系 泥 盆 系 下统 上统 五道岭组 P2w >1781 上统 坤特奇组 J3k >1900 系 上统 嫩江组 K2n >96部,岩性主要以灰、灰绿色泥岩、泥页岩、 泥质砂岩、砂岩、砂砾岩为主,层理清楚, 胶结较差, 其中砂岩、 砂砾岩单层厚度一般 2~4m,局部达 12.4m,总厚 30~50m,为本 区良好供水目的层。 零星分布于丘陵区北部, 岩性以灰白色流纹 岩、斜长流纹岩、玻璃流纹岩为主,其次为 流纹质角砾凝灰岩及凝灰质角砾岩, 局部夹 薄煤层。 零星分布于丘陵区北部,岩性主要为流纹 岩、流纹质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 零星分布于丘陵区北部, 岩性以灰黄、 灰绿、 老秃顶子 组 D3l >1754 黄绿色强片理化变质流纹岩为主, 其次为流 纹质凝灰岩, 灰变质钾长流纹岩, 斜长质流 纹岩及英安岩。10 图 2-4区域基底构造图图 2-5北安市地层剖面示意图11 2.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2.1 地层 研究区地层主要有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姚家组、嫩江组;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 和全新统。 白垩系 (1)白垩系上统姚家组(K2y) :根据揭露岩性等特征分为上下两段。 ①上段为黑色、灰黑色泥岩、泥页岩。普遍含有叶肢介、介形虫化石,含炭屑。 其底部为灰色、灰绿色泥质砂岩,泥质弱胶结,为浅湖相到深湖相陆源碎屑岩沉积 建造,沉积环境为弱还原环境,厚度一般 50~60m。 ②下段为灰绿色、紫红色厚层状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较厚层紫红色泥岩夹 灰白色泥质含砾中粗砂岩、细砂岩、泥质细砂岩,其细砂岩、泥质含砾中粗砂岩为 泥质弱胶结,厚度 3.50~7m。在顶部局部含介形虫与叶肢介化石。为浅湖相―边滩相 陆源碎屑岩建造,沉积环境为氧化至弱氧化环境。 (2)白垩系上统嫩江组(K2n):根据岩性、岩相与化石对比可划分为两段。 ①嫩江组一段:上部为灰色、灰绿色、杂色泥岩与灰色泥质细砂岩互层,其中 泥质细砂岩半胶结,一般 2~3 层,单层厚度一般 5~10m,最厚可达 20m 以上。普遍 发育薄层钙质砂岩、钙质泥岩;下部为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灰绿 色泥质中细砂岩互层,其中泥质中细砂岩为弱胶结,一般 2~3 层,单层厚度一般 4~15m。该段地层为浅湖―边滩相陆源碎屑岩建造,为弱氧化环境。厚度 100~150m。 中细砂岩为主要含水层。 ②嫩江组二段:顶部为灰黑色泥岩、泥页岩,含炭屑,并普遍含叶肢介、介形 虫化石及部分植物化石,含裂隙微承压水;中部为灰色、灰绿色泥岩夹灰绿色、灰 色泥质细砂岩,其中泥质细砂岩半胶结,一般 2~3 层,单层厚 3~10m。底部为灰绿 色泥质砂岩、泥质中细砂岩、细砂岩,弱胶结。整段地层反应了粗―较粗―细的反 旋回,为浅湖边滩相至深湖相陆源碎屑岩建造。沉积环境为弱氧化至弱还原环境, 厚度 60~100m。 第四系 第四系广泛分布全区。主要有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全新统冲积、湖沼堆积层。12 堆积厚度不一。 (1)上更新统为冰水沉积黄土状粉质粘土(Qfg :广泛分布于岗阜状高平原区 3 ) 顶部,厚约 0.3~3.5m,黄褐色,有少量孔隙,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有钙质菌丝体 和铁质斑点及锰质小结核,见小砂粒,手磨有砂感,多见植物根系,由上到下粘性 增强。 (2)全新统 ①全新统湖沼相淤泥质粉质粘土(Qlc :分布于河谷漫滩区及岗阜状高平原的沟 4 ) 谷底部,厚 1~2m,灰黑、黑色、略红褐染手,细腻,有淤泥味,含有砂砾,多见铁 锰条带,见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多植物根系。 ②全新统湖相粉质粘土,分布于岗阜状高平原沟谷底部,黄色、灰黄色,具粘 塑性,厚 0.5~2m。 ③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石(Qal :分布于乌裕尔河、闹龙河漫滩,为黄色、灰黄 4 ) 色中粗砂、砂砾石,砾石含量约占 40~50%,粒径多 0.5~1.0cm,成份为中酸性火山 岩,厚 2.4~8.5m。 2.3.2.2 构造条件 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区就整体构造特征而言,是以 小兴安岭丘陵区为支点,由白垩系构成的向西倾斜的大的单斜构造,局部(在北安 城区一线)发育有北安背斜,背斜轴部方向为北东 20°,两翼平缓,倾角在 2~4°以 内。13 第3章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3.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水文地质概况本市地下水埋藏、分布和赋存条件,主要受区域地质、地貌及构造等因素的 控制,地下水的总体运动规律,是由北东流向南西,即从丘陵山地向平原迳流。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东北部丘陵区大气降水入渗―径流补给。 在丘陵区的北东部,分布有小面积的花岗岩、变质岩等刚性岩石,风化作用 强烈,裂隙发育,赋存有基岩风化裂隙水。而丘陵区其它地带,上部普遍由新近 系孙吴组砂岩、砂砾岩组成。本组岩石为半胶结,结构松散,孔隙发育,故赋存 较丰富的孔隙潜水。其下隐伏白垩系嫩江组砂岩、砂砾岩裂隙孔隙水,该层地下 水普遍具承压性,局部因河流切割较深,出露地表形成泉。二组含水层之间,有 泥岩阻隔。上层潜水较下层承压水水头高 3.5m,显示上层潜水越流补给下伏承 压水之补排关系。本区主要供水层为新近系砂砾岩孔隙含水层,由于下伏承压水 埋藏深,成井困难,并且当地用水量较少,一般不开采。 高平原区广泛分布的黄土状粉质粘土层中,埋藏有微裂隙孔隙水,但涌水量 小,无集中供水意义,其下隐伏白垩系碎屑岩,厚度大,胶结不好,从而为地下 水的赋存和运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赋存裂隙孔隙水, 是北安市主要供水目的层。 河谷区的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层,孔隙发育,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和侧向迳 流补给地下水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孔隙潜水。但由于含水层厚度薄,涌水量季 节性波动大, 一般无集中供水意义, 可分散开采, 用于农灌或零散居民生活饮用。 综观全区,地下水的赋存类型及运动规律是:丘陵区赋存基岩风化裂隙水、 砂岩孔隙潜水和碎屑岩裂隙孔隙承压水,是本市地下水主要补给区;高平原深部 裂隙孔隙承压水,是地下水赋存与运移场所,为迳流区;河谷平原赋存着松散岩 类孔隙水, 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 并起着排泄地下水的作用, 为局部排泄区。 3.1.2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 依据含水介质类型,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六个类型;即第四系黄土状粉质粘 土微裂隙孔隙潜水、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新近系砂砾岩(N1-2s)孔隙潜水、14 白垩系碎屑岩类(K2n)裂隙微承压水、白垩系碎屑岩类(K2n)裂隙孔隙承压水、 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按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分述如下: (1)黄土状粉质粘土微裂隙孔隙潜水 分布于岗阜状高平原上部, 含水层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哈尔滨组黄土状粉质粘 土、粉质砂土组成,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 5~30m 之间,富水性差,单 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10m3/d,地下水位埋深 5~15m。地下水化学类型以 HCO3-Ca、 HCO3-Ca?Na 型为主。由于该含水层富水性差,无集中供水意义,可作为零散村 屯居民生活用水。 (2)砂砾石孔隙潜水 呈带状分布于乌裕尔河、轱辘滚河、鸡爪河、南北河等河谷及支流谷区。含 水层由第四系砂、砂砾石组成,局部上覆 0.3~2.5m 的粉质粘土、粉土,白垩系 泥岩、泥岩粉砂岩为其隔水底板。 含水层厚度由河流下游向上游,水平方向由河床至河谷边缘逐渐变薄,一般 为 2.4~5.5m,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量一般为 10~100m3/d,局部较厚,如东胜 乡东部乌裕尔河右岸地带达 6.9m,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 10.83~38.00m/d,单井 涌水量 108~129m3/d。 地下水位埋深枯水期为 1.5~3.0m 。丰水期为 0.1~0.56m ,水位年变幅达 1~2.5m,地下水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Na 或 HCO3-Na?Ca 型,矿化 度小于 1g/L,为低矿化淡水,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渗入及丰水期地表水回渗 补给为主,以迳流和蒸发为主要排泄途径。 该层地下水季节性变化大,枯水期水量贫乏,一般无集中供水意义,地表覆 盖层薄,易污染,应加强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 (3)新近系砂砾岩(N1-2s)孔隙潜水 分布于市区东部丘陵区, 含水层由新近系孙吴组半胶结的砂岩、 砂砾岩组成, 砂的成分以石英为主,磨圆较好,分选差,胶结程度差,胶结物为铁质或泥质, 结构疏松,孔隙发育。产状近于水平,岩性的横向变化不大,纵向上自下而上粒 度有由细变粗的趋势。含水层厚度由南至北逐渐变薄,一般为 30~60m,最厚可 达 100m,最薄因河流侵蚀仅有几米。地下水埋深除河谷边缘小于 10m 外,一般 为 20~30m。 富水性中等, 单井涌水量在 100~1000m3/d 之间, 渗透系数 5~22m/d。15 地下水水质普遍良好,矿化度一般小于 0.3g/L,pH 值 6.3~7.3,呈弱酸―弱 碱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Na 型为主,局部因人为污染呈 HCO3?Cl-Mg 型。 (4)白垩系碎屑岩类(K2n)裂隙微承压水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仅在研究区范围内分布于岗阜状高平原区, 且 不连续。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上统嫩江组表层的泥页岩,黑、黑褐色,具硬 脆碎特征。在研究区西部自联、盛家屯、建华、苏家店、新安、胜利、农利村一 带,冲沟陡坎处地下水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流量为 0.24l/s,含水层一般厚 5.4~17.4m,地下水位埋深 0~23.63m,pH 值 6.77~7.62,矿化度 0.195~0.430g/L, 主要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 型,因埋藏浅,补给不足,水质不稳定,较易污染, 只能局部用作村民生活用水,无集中供水意义。在研究区东部东胜乡东胜村附近 泥页岩较厚,埋深为 33.0m 至 117.5m,与下伏泥质砂岩、砂岩构成统一含水层, 水位埋深 28.75m。pH 值 8.08,矿化度 0.450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Ca。 具有供水意义。 (5)白垩系碎屑岩类(K2n)裂隙孔隙承压水 该层地下水遍布全市,含水岩组由白垩系上统嫩江组的砂岩组成。地下水普 遍具承压性。东部丘陵区上覆新近系孙吴组砂砾岩,局部河谷切割较深地段出露 地表,西部平原则由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含水层顶板 21~50m,地下水位埋深受 地形起伏控制,东深西浅,东部丘陵区最深可达 47.9m,中西部高平原区降至 15~25m,最浅在河谷区仅有 1~3m,水位在 229.77~283.77m。含水层富水性主要 受其厚度粒度等条件影响。西部地区含水层厚度大,粒度较粗、富水性较好,单 井涌水量为 500~1000m3/d(降深 15~45m)中部小兴安岭山前地段砂岩中泥质含 量增加,富水性减弱。单井涌水量 100~500m3/d,局部小于 100m3/d,渗透系数 在 0.68~1.45m/d 之间。 嫩江组二段顶部为灰黑色泥岩、 泥页岩, 较稳定, 为本含水岩组的隔水顶板。 嫩江组一段下部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厚度稳定,构成本含水岩组的隔水底 板。 本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良好,无色透明,矿化度小于 1g/L,水化学类型多为 HCO3-Ca?Na 型。16 综上所述,该含水岩组富水性较好,水质良好,为北安市主要供水层,可作 中小型集中供水水源。 (6)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分布于北安市东北部,含水层由印支晚期侵入岩组成,分布面积较小,其富 水性主要决定于风化裂隙的发育程度。就岩类比较,花岗岩类风化裂隙相对较为 发育,含水带厚度平均为 38.6m。赋存较为丰富的裂隙潜水,据不完全统计,平 均泉水流量为 0.679l/s。元古界变质岩系地层由于其上分布有厚度不一的粉质粘 土风化层,致使风化裂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加之粉质粘土对风化裂隙的弥合作 用,大气降水较易形成地表迳流,仅其中一少部分渗入补给风化带裂隙水,水量 较为贫乏,泉平均流量为 0.51/s。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且因成井困难,无集中 供水意义。 工作区地下水水质普遍良好,无色透明,无嗅无味,矿化度<0.2g/L,总硬 度 8~73.2mg/L,pH<6.5,呈弱酸性,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 或 HCO3-Ca?Mg 型。3.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3.2.1 地下水类型 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类型,研究区地下水分为三种类型:第四系全新统松散 岩类孔隙潜水、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和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 隙承压水。 (1)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分布于研究区乌裕尔河、闹龙河漫滩区。含水层由砂、砂砾石、含粘土砂砾 石组成,厚 1.5~7.4m,砂以中砂为主,粒径一般 0.5~2.0mm(表 3-1) 。砾石含量 30~50%,砾石直径一般 1~2cm。渗透系数 29.38~177.19m/d。底板为不透水的白 垩系嫩江组泥岩, 上覆 0.3~2.5m 厚的粉质粘土。 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枯水期 2~4m, pH 值 6.37~7.02, 矿化度小于 1g/L, 丰水期 1~3m, 单井涌水量 287.76~641.76m3/d。 为低矿化度淡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垂直入渗补给,是区内主要供水目的层 之一。 (2)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17 在第三章“3.1.2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已详细阐述,此处不再重 复。 (3)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全区分布, 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嫩江组一段二段下部细砂岩, 其次为粉砂岩、 中砂岩,较松散,颗粒粒径一般 0.075~0.25mm,大者 2mm(表 3-1) 。含水层分 布较稳定,顶板 21~50m,多层叠置,单层一般厚为 2~6m,最厚者达 12m,含 水层累计厚度一般 30~60m,最薄 14.19m,最大厚度 95.5m,含水层埋藏深度 30~190m , 渗 透 系 数 0.07~0.59m/d 。 承 压 水 位 埋 深 2.5~36.44m , 水 位 229.77~283.77m , 井 管 300mm , 水 位 降 深 10.5~72.5m , 单 井 涌 水 量 82.6~542.42m3/d。地下水 pH 值 6.78~8.45,矿化度 0.133~0.816g/L,水化学类型 为 HCO3-Na 和 HCO3-Ca?Na 型,属低矿化度软水,为区内主要供水目的层之一。表 3-1 砂层(砂岩)粒度分析成果表 颗 土样编号 层位 (钻孔号顺序号) 取土深 度 (m) 20~2 粒 组 成 (%) (mm) 0.25~0.075 60 4 61 18 2 22 4 8 &0.075 9 土的名称 按 2~0.5 0.5~0.25 31 22 34 31 16 18 55 22 58 12 60 70 74 31 11 60 9 62 24 12 6 8 5 3 5 6 4 28 25 22 24 17 71 68 73 60 62 60 61 70 23 24 22 9 8 12 11 13 JTJ051-93 分类 B0105-1 第 四 系 全 新 统 B02-1 B05-1 B06-1 B06-3 白 垩 系 上 B01-2 B01-4 B01-6 B01-8 5.5 7.5 3.5 5.2 2 3 3.3 4.3 5.3 20 39 62 65 67 72 97 99 细砂 中砂 细沙 砾砂 中砂 砾砂 中砂 粗砂 粗砂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颗 粒 大 小18 统B01-10 B01-12 B01-14 B03-1 B03-3 B03-5 B03-7 B03-9 B03-11 续表 3-1102 138 142 166 168 172 180 32 35 45 60 70 75 80 85 105 110 130620 14 860 64 69 60 63 62 63 63 63 66 70 64 62 60 64 61 66 6114 22 23 13 9 12 13 6 6 24 22 10 8 9 7 11 23 13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5 6 6 5 10 622 22 20 19 21 25 10 89 10 6 5 8 417 20 25 24 20 11 22砂层(砂岩)粒度分析成果表 取 颗粒组成(%) 颗粒大小(mm) 20~2 2~0.5 6 0.5~0.25 19 6 7 25 8 10 6 8 9 5 7 25 22 20 21 20 10 0.25~0.07 5 61 69 67 62 70 67 64 62 64 61 62 68 &0.075 14 25 26 13 22 23 5 8 7 13 11 22 土的名称 按 JTJ051-93 分类 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层 位土样编号 (钻孔号-顺序 号) B0103-12土 深 度 (m) 135 140 160 170 40 70 112 120 127 150 160 180白 垩 系 上 统B03-14 B01-1 B01-3 B01-5 B01-7 B0201-819 B06-2 B06-4 B06-6 B06-8 B05-2 B05-4 B05-6 B05-8 B01-2 B01-4 B01-6 B01-8 B0701-912 19 33 40 55 80 85 124 20 38 50 60 135 148 155 230 20 30 50 85 100 115 127 140 150 44 10 8 9 621 16 20 20 25 19 564 65 63 60 62 72 70 60 71 61 62 69 21 63 62 64 61 63 61 19 64 74 69 78 7211 9 9 11 7 9 25 14 23 12 10 9 6 8 11 7 14 8 7 9 5 14 25 9 18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3 7 6 16 9 523 6 20 22 22 53 20 22 29 256 3 21 623 29 51 23 12 6 13 1020 21 22 3.2.2富水性分区 根据水文地质钻探条件、抽水试验资料、物探成果,按推断涌水量大小将研究区地下水按不同含水岩组进行富水性分区。分述如下。 3.2.2.1 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区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区分布于研究区南部乌裕尔河、闹龙河漫滩区。含 水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中粗砂、含粘土砂砾石组成,厚 1.5~7.4m,渗透系数 29.38~177.19m/d 。 水 位 埋 深 1.43~3.1m , 降 深 1.21~2.67m , 单 井 涌 水 量 287.76~641.76m3/d。本层地下水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水文地质条件相似,野外抽 水试验降深相对较大, 故涌水量以实际抽水试验为准。 根据 GB/T (表 3-2),研究区属水量中等区(表 3-3) 。表 3-2 单井涌水量 (m3/d) 富水性 &5000 水量极丰富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区富水性分区标准
水量丰富 100~1000 水量中等 10~100 水量贫乏 &10 水量极贫乏3.2.2.2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区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区在研究区西部自联、 盛家屯、 建华、 苏家店、 新安、胜利―农利村以片状分布,在冲沟陡坎处地下水多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流量为 0.87l/s。含水层一般厚 5.4~17.4m,地下水位埋深 0~23.63m,水位降深 1.27~13.72m ,单井涌水量为 36.89~87.09m3/d ,渗透系数 0.55~15.3m/d ,根据 GB/T,属水量贫乏区。又因埋藏浅,补给不足,水质不稳定,较易污 染,只能局部用作村民饮用水,无集中供水意义。在研究区东部东胜乡东胜村附 近泥页岩较厚,埋深为 33.0m 至 117.5m,与下伏泥质砂岩、砂岩构成统一含水 渗透系数 0.22m/d, 层, 水位埋深 28.75m, 水位降深 52.58m, 涌水量为 474.51m3/d, 根据 GB/T,属水量中等区,具有供水意义(见表 3-4) 。表 3-4 单井涌水量(m3/d) 富水性 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区富水性分区标准 &1000 水量丰富 100~1000 水量中等 &100 水量贫乏3.2.2.3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区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抽水试验均为两次落程,第一次降深为 最大落程 S1,第二次降深为第一次降深的一半 S2=S1/2。因各孔抽水降深差异较23 表 3-3孔号 第一次 B0303 第二次 观测井 (B0304) 第一次 B0304 第二次 第三次 B0305 第一次 第二次 B 第一次(试抽 B0301 +洗井) 第二次 B 10 10.0 2.68 1.43 241.21 240.83 2.3 2.8 10.0 2.19 241.32 2.91 13 15 13 3.1 2.7 2.68 242.02 246.24 242.56 5.5 4.7 1.5 10 2.35 241.51 2.65 孔深(m) 静水位埋 深 h(m) 1.66 水位 (m) 242.70第四系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含水层厚 度 H(m) 2.79 涌水量 Q(m3/d) 312.72 402 / 330 295.92 628.8 330 641.76 287.76 312.72 264.72 287.76 287.76 330 降深 Sw(m) 1.5 2.3 0.05 0.88 0.69 2.67 0.77 2.47 2.31 2.26 4.67 1.21 2.17 1.44 渗透系数 K(m/d) 94.02 106.34 102.15 147.05 154.8 177.19 70.83 62.17 29.38 108 73.19 111.2 101.29 88.62 影响半径 R(m) 48.59 79.23 65.87 34.74 27.95 72.1 30.4 91.35 125.21 234.87 250.17 127.6 218.39 135.56R r0井类型10.00102.35241.512.65潜水井承压-潜水井潜水井计算公式/承压―潜水井计算公式lgR =1.366K(2H ? Sw)Sw Q+ lgrw/Q lg K=2 2 1.37( 2H 承 M ? M ? h 0 )备注各孔孔径均 550mm,管径 300mm24 大,因此对本层地下水进行富水性分区时,首先依据抽水试验结果,用曲度法求 得 n 值,再确定 Q-S 曲线类型,按所确定的曲线类型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涌水 量推断,本次工作统一推断降深 50m,统一换算管径 300mm,最后根据换算后 的推断涌水量进行分区。为更详细的阐述本层地下水富水性,结合研究区特点, 将 GB/T 进一步细化(表 3-5,表 3-6,表 3-7)。表 3-5 单井涌水量 (m3/d) 富水性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区富水性分区标准 &0 水量中等 水量丰富 500~1000 水量较丰富 100~500 水量较差 水量贫乏 &100采用下列公式: n 值: n =LogS 1 ? LogS 2 LogQ1 ? LogQ2式中:n:曲度值 Q1:第一次抽水试验涌水量,m3/d; Q2:第二次抽水试验涌水量, m3/d; S1:第一次降深值,m; S2:第二次降深值,m。 判断依据:n&1:Q-S 为异常曲线;n=1:Q-S 为直线关系; 1&n&2:Q-S 为指数型曲线;n=2:Q-S 为抛物线型曲线; n&2:Q-S 为对数型曲线。 经计算研究区曲线类型有直线型、指数型和对数型,根据以下公式推算涌水 量。 直线型: Q = q n s1 bqn =Q1 s1 b= LogS1 ? LogS 2 LogQ1 ? LogQ2指数型: Q = as1 Loga = LogQ1 ? LogS 1 b对数型: Q = a + b lg sb=Q2 ? Q1 lg s 2 ? lg s1a = Q1 ? b lg s1式中:Q:统一降深下推断涌水量 m3/d;25 s:统一降深 50m; Q1、Q2、s1、s 同上。 统一换算口径 300mm,采用公式:Q大 = Q钻 n +1 2n= d大 d钻式中:Q 大:换算大口径井推断涌水量,m3/d; Q 钻:统一降深推算涌水量,m3/d; d 大:大口径井直径,300mm; d 钻:试验钻孔直径,219mm。 根据推断涌水量,将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划分出三个富水级别区: (1)水量丰富区(Ⅱ1,单井推断涌水量&1000m3/d) 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张羽屯、自良村、瓦盆窑、自保四队一线以南。岩性为细 砂岩、中砂岩、中粗砂岩,较松散,含水层较稳定,多层叠置,含水层总厚约 40m,含水层埋深 24~153m,渗透系数 0.59m/d,水位降深 24.48m,静水位埋深 约 6.1m,单井涌水量 496.54m3/d,推断降深 50m,管径 300mm,单井推断涌水 量 /d。 (2)水量较丰富区(Ⅱ2,500m3/d&单井推断涌水量&1000m3/d) 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建华村周边,及自联大队、自立大队、新维村、新华一线 以南至Ⅱ1 区北边界。岩性为细砂岩、中砂岩,较松散,含水层较稳定,多层叠 置,总厚 35~95.5m,含水层埋深 21~197m。静水位埋深 2.5~33.7m,渗透系数 0.1~0.59 m/d。水位降深 10.5~55.21m,单井涌水量 264.3~542.42m3/d,推断降深 50m,管径 300mm,单井推断涌水量 525.19~843.32m3/d。 (3)水量较差区(Ⅱ3,单井推断涌水量&500m3/d) 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呈条带状(Ⅱ2 区的两部之间)。含水层主要岩性为细 砂岩,多层叠置,总厚 14.19~60m ,含水层埋深 16.55~193.8m 。静水位埋深 11.6~36.44m , 渗 透 系 数 0.06~0.53m/d , 水 位 降 深 25.6~72.5m , 单 井 涌 水 量 推断降深 50m, 管径 300mm, 单井推断涌水量 97.88~472.55m3/d。 82.6~296.01m3/d。26 表 3-6 富水 孔号 程度 B0603 水 量 贫 乏 B B0204孔位 自民村 新安村 苏家店 农利白垩系裂隙微承压水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静水位埋 水位 含水层厚 顶板埋 底板埋 降深 孔深(m) 深(m) (m) 度(m) 深(m) 深(m) (m) 35 28 33 32 5.15 23.63 10.1 10.6 248.046 256.386 283.743 260.953 5.4 7 17.4 16 4.5 19 9.8 4 12 27 27.2 29 8.58 1.27 7.73 13.72涌水量(m3/d) 36.89 65.23 87.09 65.23k(m/d) 2.72 15.3 0.83 0.55T(m2/d) 14.688 107.1 14.442 8.8备注:各孔孔径均 550mm,管径 300mm 表 3-7富水 程度 水量 丰富 区 孔号 孔位 孔深 (m) 静水位埋深 (m) 6.12 33.7 30 28.75 18.3 31.4 2.5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水位(m) 含水层厚度 (m) 41 62 63.5 59.7 60 35 35 顶板埋深 (m) 24 27 50 33 50 44 31.8 底板埋 深(m) 153 197 186 168.54 185 179 125 水位降深 (m) 24.48 单井涌水量 (m3/d) 496.54 249.09 463.62 411.78 432.09 259.5 474.51 220.49 296.01 102.99 401.93 279.85 347.85 187.66 1.05 1.26 1.21 1.39 1.00 1.84 1.21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直线型 指数型 指数型 0.59 0.24 0.26 0.19 0.25 0.37 0.55 24.19 14.88 16.51 11.343 15 12.95 19.25 .83 679.42 562.26 803.12 551.33 843.32 n 曲线类 型 k(m/d) T(m2/d) 推断涌 水量 (m3/d)B自良 新华 新发 东胜 建华 胜利 王山东153 200 200 200 200 200 150238.386 262.231 267.536 254.716 283.179 259.806 240.96211.88 36.9 31.77 35.5 19.15 52.58 17.38 21.83 7.6 38.2 19.63 21.01 9.95水 量 较 丰 富 区B B B020627 续表 3-7富水 程度 孔深 静水位 (m) 埋深(m) 200 200 200 240 15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2.3 25.3 24.63 18.3 17.2 28.5 21.1 25.81 30.6 13.79 11.36 8.8 3.3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水位高 程(m) 285.652 260.012 257.076 240.271 241.648 250.025 244.932 240.041 260.318 256.500 239.019 247.925 229.772 含水层厚 度 (m) 39.5 72.4 52.5 44.37 51.6 50.1 95.5 38 86.46 58 86 38.5 72 顶板埋深 (m) 35 25.5 21 45.2 40.2 33 40 35 25 44 37.2 48.5 34.5 底板埋 深 (m) 162.5 184.5 167.79 231.4 140.2 175 265 188 182.85 182 180 143 180 水位降深 (m) 39.53 22.01 29.16 14.05 18.05 8.76 55.06 29 30.02 14.6 52.95 25.28 10.5 4 25.81 14.69 46.8 22.48 26.71 11.51 55.21 27.64 53.68 21.57 40.96 17.97 单井涌水量 (m3/d) 341.54 193.22 264.3 131.24 264.3 152.42 485.48 297.85 347.85 175.39 542.42 338.86 542.42 256.61 485.48 385.17 485.48 330.05 392.17 187.66 411.78 207.01 542.42 432.09 321.41 163.64 曲线类 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对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直线型 对数型 指数型 T(m2/d) 推断涌 水量 (m3/d ) 508.63 525.19 680.3 529.53 669.2 642.73 .72 595.64 804.6 442.81 632.55 448.45孔号孔位nk(m/d)B B B B 水 量 较 丰 富 区 B B B0703建设村 新维 水泥厂 场局医院 长青 曙光三队 浸油厂 工业园区 自联大队 自平 自卫 自和 侯家屯1.03 1.04 1.31 1.16 1.05 1.57 1.29 2.44 1.90 1.42 1.00 4.01 1.220.22 0.14 0.3 0.25 0.35 0.24 0.57 0.59 0.14 0.29 0.1 0.33 0.128.69 10.136 15.75 11. 12.024 54.435 22.42 12. 8.6 12.705 8.64备注:各孔孔径均 550mm,管径 219mm28 续表 3-7富 水 程 度 孔号 孔位 孔深(m) 静水位 埋深(m)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水位高程 (m) 含水层厚度 (m) 顶板埋深 (m) 底板埋深 (m) 水位降 深 (m) 单井涌水量 (m3/d) 296.01 200.45 157.94 87.09 256.61 136.34 241.73 163.64 207.01 152.41 82.6 52.7 276.5 136.4 131.24 68.6 n 曲线类 型 k(m/d) T(m2/d) 推断涌水 量(m3/d)B B0102 水 量 较 差 区 B B B0503革命屯 建兴 新立 永青二队 建卫 建民四队 自联农场 自立200 150 156 150 150 200 200 19211.6 22.2 36.44 32.8 23.32 34.6 28 19.72262.186 278.880 269.171 265.933 283.765 272.135 262.918 261.0672.5 44.43 58.17 25.5 43 128 19.55 25.6 27.75 67 130 9.8 56.2 33.51 40 131.59 20.55 33.92 14.19 16.55 121 23.30 57.4 22.5 48 165 27.1 40 48 24 145 18.1 46.7 60 35.9 184.7 22.28 备注:各孔孔径均 550mm,管径 219mm 47.23 51.8 193.81.26 1.83 1.52 2.58 1.23 1.67 1.12 1.14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对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 指数型0.11 0.13 0.43 0.16 0.53 0.07 0.28 0.065. 11.6 7. 13.44 3.6260.94 172.31 472.55 275.68 336.57 90.11 399.7 165.129 3.2.3地下水补径排条件3.2.3.1 同位素化学 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四套同位素分析结果探求研究区地下水补给来源。 研究区内地下水中,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王山东)δ18O 值为-10.4‰,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中 δ18O 值为 δD 值为-77‰, 3H 浓度为 26.7TU; -10.8‰~-11.2‰,平均值为-11.033‰;δD 值为-75‰~-82‰,平均值为-79.5‰,3H 浓度较低且变化较小,小于 4.0TU(表 3-8,图 3-1) 。表 3-8 序号 1 2 3 4 5 6 7 地点 工业园区 胜利 建华 东安粮库 福安 自治小学 王山东 同位素分析结果表 δD(‰) δ18O(‰) -79 -75 -81 -81 -79 -82 -77 -10.8 -10.9 -11.0 -11.1 -11.2 -11.2 -10.4 氚(TU) 3.9±1.4 4.0±1.2 &1.0 &1.0 2.0±1.1 2.4±1.6 26.7±1.7 地下水类型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 孔隙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 潜水图 3-1 北安市市区地下水δ O~δD 对比图18从对比图可以看出:地下水 18O、D 同位素大致沿雨水线(全球雨水线方程 δD=8δ18O+10)分布,反映了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最初来源为大气降水。30 3.2.3.2 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研究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强烈。 含水层为全新统松散岩类 孔隙潜水含水层, 上覆粉质粘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 层薄, 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岩性为砂、砂砾石层,厚 1.5~7.4m,其透水性、储水条件较好,为潜水的赋存创 造了有利条件。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为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高平原上大气降 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集聚于冲沟然后排泄于漫滩区补给潜水, 同时大水年份接受河 流的侧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向下游径流排泄、枯水期向河流排泄和蒸发排泄 等。 3.2.3.3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以片状分布于研究区,互相之间没有水力联 系。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上统嫩江组表层的泥页岩,黑、黑褐色,具硬脆碎 特征,上覆 0.3~4.5m 厚耕植土、粉质粘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研究区西部自 联、盛家屯、建华、苏家店、新安、胜利―农利村多以泉的形式排泄,东部东胜 村以人为开采为主(村民饮用) 。 3.2.3.4 白垩系上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研究区白垩系普遍发育,尤其是上统嫩江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中细中 粗砂岩分布稳定,结构松散,成岩较差,为地下水赋存创造良好条件,含有丰富 的裂隙孔隙承压水,主要接受上游侧向地下径流补给。依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天然流向为南西向。由于北安电厂水源地多年的开采,地下水天然流场局 部已发生变化。由于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颗粒细,天然状态下水力坡度小,补给 来源远,径流途径长,以侧向径流为其主要排泄途径。 3.2.4 地下水动态 根据地下水长观井一个半水文年的观测资料, 对研究区主要类型地下水动态 分述如下。 3.2.4.1 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静水位埋深 1.43~3.10m, 水位为 240.83~246.24m, 水位年变化幅度大部分地区为 1.0~2.5m。 通过地下水位动态曲线可知: 在天然状 态下,本区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每年 2 月初地下水位最低,随 着春季融雪,地下水位随之抬升,4 月以后降水量逐渐增多,使地下水水位上升 加剧,至 8 月降水量最大,地下水水位达到高峰值,8 月下旬以后,降雨量逐渐31 减少,地下水水位开始逐渐降低。潜水动态曲线(图 3-2)。图 3-2王山东屯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动态曲线图3.2.4.2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 白 垩 系 碎 屑 岩 类 裂 隙 微 承 压 水 , 静 水 位 埋 深 0~23.63m , 水 位 为 248.05~283.743m,水位年变化幅度大部分地区为 0.5~2.6m。通过地下水位动态 曲线可知:在天然状态下,本区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每年 2 月 初地下水位最低,从 2 月开始水位上升,至翌年 9 月水位达到最高值,然后缓慢 下降。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大气降水基本一致,反映了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密切 联系。动态曲线(图 3-3)。32 图 3-3自范白垩系裂隙微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3.2.4.3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白垩系嫩江组裂隙孔隙承压水,其含水层上覆厚度大、分布稳定的隔水层, 隔绝了本区上部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潜水与之的水力联系, 补给以上游侧向渗流为 主,排泄以向下游径流和人工开采为主,故水位变化小,虽有枯、丰水期区别, 但季节变化很不明显,水位动态曲线平缓(图 3-4)。根据搜集资料,60 年代, 漫滩区地下水水头高出地表 3.58~11.0m,高平原水位埋深 1~15m,近几十年由 于人工开采,地下水流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漫滩区地下水位埋深 2.50~6.12m,高 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 11.60~36.44m。 地下水枯水期出现在 4~5 月份, 至 5 月中旬 水位降到最低, 水位为 248.63~251.02m; 以后随着上游大气降水的增加水位并不 上升,6~7 月份表现为缓慢波动,8 月份大气降水量最大,水位于 8 月中下旬开 始缓慢上升,至 9 月下旬水位达最高为 249.31~252.52m,9 月末至 10 月初开始 下降, 直到翌年 4~5 月份降至枯水期最低水位。 由此推断研究区白垩系嫩江组裂 隙孔隙承压水补给来源为上游丘陵区(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接地带)大气降水 入渗补给,有滞后效应。33 图 3-4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34 第4章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研究区的气候条件及地下水的赋存、埋藏和循环条件,构成了其独特的水文 地球化学环境。良好的迳流条件,强烈的水交替和溶滤作用,形成了以重碳酸盐 为主的低矿化淡水。4.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无色、无味、透明,普遍含铁质较高,个别略显腥味,水温 4.5℃左 右。4.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4.2.1 离子成分及其它成分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阴离子以 HCO3-为主,含量为 9.09~200.00mg/L, 其次为 NO3-0.39~252.05mg/L,SO42-5.30~260.00 mg/L,Cl- 4.29~110.76mg/L;阳 离子以钙钠离子为主,Ca2+15.27~171.70mg/L,含量 Na+14.06~54.65mg/L,其次 为 Mg2+6.94~40.50mg/L 。 TFe 0.20~13.20mg/L , Mn0.06~10.16mg/L 。 pH 值 5.20~7.35,总硬度 64.31~595.34mg/L,可溶性 SiO28.13~17.66mg/L,溶解性总固 体含量 133.37~816.07mg/L,矿化度较低。 白 垩 系 碎 屑 岩 类 裂 隙 微 承 压 水 : 阴 离 子 以 HCO3- 为 主 , 含 量 为 30.26~312.96mg/L , 其 次 为 NO3-0.30~466.70mg/L , Cl-4.33~225.02mg/L , SO42-6.40~112.50mg/L;阳离子以 Ca2+离子为主,含量为 18.04~175.35mg/L,其 次 为 Na+8.75~60.56mg/L , Mg2+ 4.25~41.35mg/L , K+0.79~12.95mg/L 。 pH 值 6.5~8.5,总硬度 65.06~613.05mg/L,可溶性 SiO218.06~30.58mg/L,溶解性总固 体含量 21.94~1056.68mg/L。 白 垩 系 碎 屑 岩 类 裂 隙 孔 隙 承 压 水 : 阴 离 子 以 HCO3- 为 主 , 含 量 为 133.69~467.94mg/L , 其 次 为 SO42-0.60~305.00mg/L , Cl-1.74~95.94mg/L , NO3-0.74~19.03mg/L ;阳离子以 Na+ 为主,含量为 12.58~248.80mg/L ,其次为 Ca2+1.0086.70mg/L , Mg2+0.60~13.98mg/L 。 TFe 含 量 0.04~14.92mg/L , Mn0.03~2.73mg/L 。 pH 值 7.64~8.84 ,总硬度 5.00~260.23mg/L ,可溶性 SiO2 8.01~28.51mg/L,溶解性总固体含量 230.87~778.59mg/L,矿化度较低,地下水35 呈弱碱性。 地下水的毒理指标: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铬(六价) 、铅、锌、铜、 铝、碘等物质均未达到检出界限。 各孔水化学特征见附表。 4.2.2 水化学类型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第四系潜水主要分布河漫滩区,阴离子以重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为主,二者 占阴离子总数 90%左右,阳离子以钙、钠、镁离子为主,三者占阳离子总量的 90%以上(表 4-1) 。表 4-1 井位 B B B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类型 HCO3-Na HCO3-Ca?Na HCO3?SO4-Na?Ca?Mg HCO3?SO4-Ca?Mg?Na HCO3?SO4-Ca HCO3?SO4-Ca?Na?MgM 0.224M 0.216M 0.144库尔勒夫式HCO 3 93.19 PH 7.02 Ca 23.93Na 56.89Mg17.09HCO 3 87.43 PH 6.91 Ca 52.10 Na 26.65Mg16.57HCO 3 44.56SO 4 41.56 PH 6.90 Ca 34.26 Na 35.93Mg 25.67M 0.133HCO 3 47.18SO 4 40.18 PH 6.69 Ca 37.38 Na 28.28Mg30.78HCO 3 47.54SO 4 38.14 PH 6.99 Ca 63.65 Na10.49Mg 24.75M 0.799M 0.234HCO 3 30.06SO 4 62.53 PH 6.37 Ca 38.91Na 29.72Mg 25.49(2)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 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上统风化泥页岩,以片状形式分布于高平原,在冲沟边缘 常以泉的形式溢出,水量相对较小,易污染,水质较差,水化学类型(表 4-2) 。表 4-2 井位 自范 大队 自卫 一队 马玉 坤屯 农利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类型 Cl-Ca?Mg NO3?Cl- Ca HCO3?NO3-Ca HCO3-CaM 0.349M1.056M0.133库尔勒夫式HCO319.63Cl72.96 PH6.60 Ca 56.87 Na12.74Mg 28.85NO3 49.31Cl41.58 PH 6.86 Ca 58.49 Na16.07 Mg 22.73HCO3 29.56 NO3 50.72Cl11.80 PH6.63 Ca54.48Na 23.06Mg 21.19M 0.400HCO3 71.71Cl16.37 PH7.62 Ca 73.00 Na10.39Mg15.1636 新安 苏家店 自民三队 东胜HCO3-Ca HCO3?Cl-Ca Cl?CO3-Ca HCO3-NaM0.195M0.244HCO3 71.71SO 415.50 PH7.55 Ca 64.90 Na15.44Mg17.42HCO 3 39.16Cl34.64 PH 7.10 Ca 62.58 Na15.18Mg 20.44M0.430HCO 3 27.92 NO 3 24.54Cl34.93 PH6.77 Ca 61.35Na14.46Mg 22.44M0.450HCO3 80.95SO 410.52 PH8.08 Na96.12由表 4-2 知白垩系裂隙微承压水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其中 NO3-、Cl-、 SO42-含量偏高,不能直接饮用,且水量小,分布不集中,不具集中供水意义。 其中锶含量为 0.20-1.96mg/l,偏硅酸含量 21.94-39.75mg/l,符合《饮用天然 矿泉水》的标准(表 4-3),其它指标也基本能满足,如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 具有开发矿泉水的潜能。表 4-3 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微承压水锶、偏硅酸含量一览表 井 位 锶(mg/l) 偏硅酸(mg/l) 自范大队 0.915 39.75 自卫一队 0.292 12.26 马玉坤屯 1.461 27.56 农利 1.958 23.48 新安 0.310 37.64 苏家店 0.505 28.52 自民三队 0.745 26.14 界限指标: 锶≥0.2mg/l,(含量在 0.2 mg/l -0.4 mg/l 之间时,水温应在 25℃以上) 偏硅酸≥25 mg/l, (含量在 25 mg/l -30 mg/l 之间时,水温应在 25℃以上)(3)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研究区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类型比较简单,按舒卡列夫式分,主 要类型为 HCO3-Na、HCO3-Ca、HCO3-Na?Ca、HCO3-Ca?Na 及少量 Cl-、SO42-型 (表 4-4) 。 ①重碳酸钠钙型水(HCO3-Na?Ca) 主要分布在北安城区北部建卫―建华―建兴一带,阳离子以钠、钙为主。在 这些地区重碳酸根离子约占含量的 70%~95%,钠离子约占 50%左右,钙离子约 占 30%左右。 ②重碳酸钠型水(HCO3-Na) 主要分布在自联―自良―侯家屯(与克东交界)一带,地下水中的重碳酸根 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基本各占 90%左右, 其水化学成分与苏打水相似, 该区域水37 质优良,具有开发苏打水的潜力。 ③重碳酸钙钠型水(HCO3- Ca?Na) 主要分布在胜利村一带,地下水中重碳酸根约占阴离子的 70%,钙、钠离子 都约占阳离子的 45%,与该区北部的重碳酸钠钙型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④重碳酸硫酸钠型水(HCO3?SO4- Na) 以点状分布,在革命村、场局医院和自卫一队发现井点中水中硫酸根离子含 量较高,约占水中的 40%,这是由原生环境导致的,该地区地层中夹有黄铁矿透 镜体, 从而导致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偏高。 水中碳酸根仍占阴离子含量的 50% 左右,钠离子占阳离子的 90%左右。 ⑤重碳酸氯化钙钠型水(HCO3?Cl-Ca?Na) 该型水主要在北安城区周围一带,水中阴离子以重碳酸根和氯离子为主,分 别占离子总量的 50%和 40%左右,氯离子的含量偏高是由于城区地下水已经受 到轻微污染导致的;阳离子以钙离子和钠离子为主,占阳离子的总量的 65%和 25%。表 4-4 井位 建卫一队 自联 自平 自和 自立 建华 建民四队 自卫一队 工业园区 革命屯 场局医院 胜利村 自良村38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类型 HCO3-Na?Ca HCO3-Na HCO3-Na HCO3-Na HCO3-Na?Ca HCO3-Na?CaM0.284库尔勒夫式HCO 3 88.07 PH8.21 Ca 44.53Na 46.67 HCO 3 76.63SO 412.69 M0.395 PH8.52 Ca17.06 Na 78.41 HCO3 83.90 M0.426 PH8.47 Ca10.52 Na86.70 HCO3 83.24 M0.399 PH8.20 Ca14.92 Na81.99 HCO3 89.48 M0.356 PH7.64 Ca33.68Na 60.42M0.431HCO3 96.72 PH7.75 Ca32.98Na59.04HCO3-Na HCO3?SO4-Na HCO3-Na HCO3?SO4-Na SO4?HCO3-Na HCO3-Ca?Na HCO3-NaHCO 3 94.01 PH 7.98 Ca 22.74 Na 72.47 HCO3 49.16SO 4 40.92 M0.670 PH8.46 Na93.44 M 0.372HCO 3 80.14CO 310.89 PH8.23 Ca15.61Na80.90 HCO3 55.15SO 4 38.20 M 0.469 PH8.50 Na88.64 HCO 3 41.39SO 4 50.26 M 0.779 PH8.51 Na 91.00 M 0.357HCO3 78.07 PH7.97 Ca 46.28Na 43.20 HCO3 80.52CO 310.48 M0.431 PH8.82 Na97.40 M0.372 浸油厂 水泥厂 新立 新华 建兴 侯家屯 王山东 永清二队 自联农场 曙光大队 长青大队 新维 新发 建设HCO3-Na HCO3-Na HCO3-Na?Ca HCO3-Na HCO3-Na?Ca HCO3-Na HCO3-Na HCO3-Na HCO3-Na HCO3-Na HCO3-Ca?Na HCO3-Ca?Na HCO3-Ca?Na HCO3-Na?CaHCO3 87.77 PH8.32 Na95.48 HCO3 88.67 M0.344 PH7.91 Ca 22.40Na 71.96 HCO3 89.29 M0.342 PH7.95 Ca 41.21Na 49.44 HCO3 76.61SO419.39 M0.475 PH7.95 Ca19.13Na77.12 M0.359M0.381 HCO3 87.66 PH7.80 Ca34.41Na57.97HCO3 68.93CO3 24.92 PH8.84 Na97.14 HCO3 72.39SO418.82 M0.483 PH8.04 Na96.65 HCO3 83.78SO 411.24 M0.425 PH8.34 Na 77.41Ca17.71 HCO 3 86.93 M 0.376 PH8.28 Ca10.76 Na85.21 M0.340M 0.346M0.324HCO 3 89.68 PH8.22 Na 90.12HCO 3 47.68Cl43.28 PH7.32 Ca 60.25Na 20.23Mg15.61HCO 3 88.35 PH8.02 Ca 36.50 Na 50.15 HCO3 91.26 M0.286 PH8.12 Ca 30.21Na56.66 HCO 3 89.27 M0.256 PH8.12 Ca 34.231Na 56.87 M 0.3764.2.3 水化学的形成作用及影响因素 研究区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主要受侧向补给, 水中化学成份多为 原生环境影响导致。在沉积系统的地下水含水层中,胶结成岩的页岩、砂岩,包 含着各种矿物和矿物集合体,地下水在系统中发生各种地球化学作用,这些作用 主要包括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及硫化物的氧化作用。 (1)环境因素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水质变化,明显受区域地质、地貌和水文地球化学 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该地区地下水交替强烈,在以溶滤作用为主的化学作用下, 形成了溶滤水的类型。岩石中碳酸盐化合物和含钙矿物在溶滤作用下,大量重碳 酸根离子和钙离子进入地下水中,形成了 HCO3-Ca 型水。而水中的钙离子又通 过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与钠离子交换。钠离子和钙离子的交换是一种不等价的交 换,1mol 的 Ca2+交换 2mol 的 Na+,使水中的钠离子大量增加。由于交换作用需 要大量的钠离子,因此在含有钠离子的页岩较厚的地区,由于交换吸附作用,钠39 离子含量高,占阳离子的 95%左右,钙离子含量则大大减少。 研究区地下水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铁锰离子, 主要是由于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 铁锰成份,局部地区还存在黄铁矿透镜体,不仅导致铁锰含量较高,也导致水中 的硫酸根离子较高。 (2)人为因素 由于该地区无大型的污染性工厂, 除市区及漫滩的地下水受到生活污水污染 外,绝大多数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通过对市区及市区周边的水样的检测,发现 该区域内的地下水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比周边的普遍偏高 (与研究区的整体大环 境不符) ,说明市区的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4.3 水质评价根据国家颁布《生活用水卫生标准》 (GB)及《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对区内地下水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价。 4.3.1 饮用水水质评价 根据研究区抽水孔、长观孔的水质分析资料,与饮用水水质标准依次对比, 按各类指标进行评价。 (1)感官性状指标 地下水水温 4.5℃左右,无色、无味、透明,个别孔含有淡淡的硫化氢味道。 部分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变为黄色,半透明,浑浊,并有铁质沉淀出现,反应了 曝气后部分转化 Fe3+沉淀, 从而导致水色超标严重。 研究区地下水中 Fe2+含量高, (2)一般化学指标(表 4-5)表 4-5 离子 地下水类型 第四系孔隙潜水 一般化学指标 含量区间 (mg/L) 国标 (mg/L) 超标点 全部超标 概述0.64~12.08 0.04~5.30 0.04~14.92 0.06~10.16 0.1 0.3Fe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两处泉点未超标 仅张羽屯和奉天屯未 超标 抽水孔均超标,仅自 保四队长观孔未超标铁、锰超标严 重, 地质环境所 致, 作为饮用水 时应加以处理。Mn第四系孔隙潜水40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0.03~11.35 0.03~2.73 5.30~260 6.40~112.50 0.60~305.00 5.20~7.35 6.60~7.62 250两处泉点未超标 仅张羽屯、奉天屯及 东胜未超标B0406 钻孔 (260 mg/L)均未超标 场局医院 (305.00 mg/L) 王山东(5.20 mg/L) B mg/L)SO42-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点状分布,由于 矿物溶解导致, 主要是由于局部 地区有黄铁矿透 镜体。 白垩系裂隙孔 隙承压水 pH 偏 高, 多为弱碱性 水, 尤其以侯家 屯―自良一带, 而第四系孔隙 潜水 pH 值偏 低, 局部地区显 现为弱酸性水。pH6.5~8.5未超标 侯家屯(8.84 mg/L) 自良(8.82 mg/L)6.78~8.84除上述离子外,其他一般化学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值,均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标准。(3)毒理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主要包括:氟化物、氰化物、砷等。当水中的毒理学指标化学物 质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表 4-6) 。表 4-6 离子 地下水类型 第四系孔隙潜水 毒理学指标 含量区间 (mg/L) 国标 (mg/L) 超标点 自保四队(252.05 mg/L) 自卫一队(466.70 mg/L)盛家屯泉 (150.92 mg/L) 自民三 队(103.12mg/L) 马玉坤屯泉 (52.80mg/L) 农利(33.71mg/L) 未超标 未超标 未超标 该地区的 F 离 子超标主要 为原生态环 境所导致,呈 点状分布。 概述0.39~252.05NO3 -白垩系裂隙 微承压水0.30~466.7020白垩系裂隙 微承压水和 第四系潜水 受外界影响 较大,并已经 受到农业化 肥的污染。F-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0.74~19.03 0.07~0.20 0.05~0.20 1.0自平(2.035 mg/L) 自联(1.570 mg/L) 0.07~2.04 自卫一队(1.080mg/L) 除上述离子外,其他毒理学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值,均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标准。41 (4)微生物指标 研究区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别在丰、 枯水期 各取样一次进行化验,大肠菌群未检出,未超标;而细菌总数除位于城区中心的 场局医院超标严重外,周围沿边郊区均符合国家标准,初步表明城区地下水已经 受到轻度污染(表 4-7) 。表 4-7 孔位 标 北安水泥厂 场局医院 自治小学 东安 王山东屯 地下水类型 准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cfu/ml) 100 大肠菌数 (cfu/100ml) 不得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 (cfu/100ml) 不得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10 530 129 45 164.3.2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不同的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按一般锅炉 用水水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别对锅垢总量、硬垢系数、腐蚀系数、起泡系数 进行了计算(表 4-8,表 4-9,表 4-10,表 4-11) ,从表中可看出,区内地下水除 个别点外,均符合锅炉用水标准。表 4-8孔位 孔号 B B B 河漫滩潜水勘探孔 自保四队 王山东屯 42 年份 07 07 2007 BA096
461.42 329.32第四系孔隙潜水锅炉用水水质评价表锅垢总量 H0 83.25 147.14 61.46 65.20 580.35 109.82 357.95 评价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硬垢系数 Kn -1.42 -0.09 1.84 1.68 1.47 2.51 1.10 1.26 2.33 2.36 评价 软垢水 软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腐蚀系数 评价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成泡系数 F 149.84 75.35 55.78 43.58 93.62 74.76 107.72 149.93 87.44 79.53 评价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不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表 4-9孔位 马玉坤屯 (泉) 盛家屯 (泉) 自范 大队 年份 07 08 08 2008 锅垢总量 H0 60.47 214.41 261.16 243.31 450.24 588.05 331.24 136.45 166.70 270.55白垩系裂隙微承压水锅炉用水水质评价表评价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沉淀物 很多的水 硬垢系数 Kn 0.38 0.73 1.18 1.35 0.87 0.65 0.27 0.26 0.85 0.74 评价 软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硬垢水 腐蚀系数评价 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成泡系数 F 25.17 71.02 56.72 179.55 169.25 179.55 48.96 34.05 40.63 66.55 评价 不起泡 半起泡 不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不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自卫 一队 农利 新安 苏家店 自民 三队43 表 4-10孔位 年份 2007 农校
马玉璋屯 2008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锅炉用水水质评价表锅垢总量 H0 241.91 240.60 281.58 288.76 228.89 233.62 192.68 215.86 166.32 123.83 148.53 116.01 89.28 91.59 4.10 10.10 137.47 206.78 145.07 146.93 190.12 197.26 224.03 239.30 256.05 246.23 评价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硬垢系数 Kn 0.50 0.53 0.09 0.08 -0.13 -0.13 -0.41 -0.27 -0.52 0.44 -0.25 -0.95 -4.19 -4.46 -101.63 -41.09 -1.84 -0.29 -0.29 -0.28 -0.48 -0.44 0.00 -0.03 0.15 0.09 评价 软硬垢水 硬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硬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腐蚀系数 评价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成泡系数 F 95.87 104.92 38.19 42.37 88.31 84.90 112.77 99.84 131.59 73.17 90.65 147.08 372.36 400.37 408.94 408.97 327.03 239.65 79.99 78.83 120.48 117.27 62.16 67.70 38.57 39.91 评价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不起泡 不起泡44 续表 4-10孔位 年份 2007 长青大队 2008 奉天屯 革命屯 工业园区 自卫一队 场局医院 胜利 自和村 自联 自平 东胜 浸油厂 自良村 自立村 水泥厂 建民四队 新立 王山东 新华 建卫一队 建华 建兴 永清二队 侯家屯 08 08 08 08 08 08 08 6.38 48.68 47.67 66.45 32.16 53.69 194.25 70.71 78.94 54.15 16.43 14.66 8.95 136.82 91.09 99.61 162.01 16.66 102.69 140.22 170.36 156.35 89.04 8.15 锅垢总量 H0 202.63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锅炉用水水质评价表评价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多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较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沉淀物 很少的水 硬垢系数 Kn 0.56 0.63 -8.05 -5.50 -4.51 -10.74 -5.06 -0.43 -5.06 -3.67 -7.62 -28.27 -27.54 -52.87 -1.55 -2.85 -3.18 -0.90 -26.31 -3.03 -0.84 -1.65 -1.31 -3.66 -47.43 评价 硬垢水 硬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软垢水 腐蚀系数 评价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非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半腐蚀性水 成泡系数 F 136.09 102.96 389.79 435.28 319.06 628.70 671.86 177.11 372.03 339.25 424.64 489.60 391.85 477.98 241.34 283.32 311.02 188.14 510.66 403.95 146.18 295.58 257.82 372.75 381.81 评价 半起泡 半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半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半起泡 起泡 起泡 半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 起泡45 表 4-11评 价 指 标 锅 垢 总 量 计算公式锅炉用水水质评价表标 准 指 标 地下水类型 研究区数值 评 价H0=S+C+36γFe2++ 17γAl3++20γMg2++59γCa2+H0&125,沉淀物很 少; H0=125~250,沉淀物 较少;H0=250~500, 沉淀物较多; H0&500,沉淀物很多第四系孔隙潜水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61.49~580.3 5 60.47~588.0 5 8.0~288.76 -1.42~2.51 0.26~1.35区内地下水以 沉淀物较多和 较少的水为 主,极个别处 出现锅垢较多 的水。 区内白垩系裂 隙孔隙承压水 以软垢水为 主,白垩系裂 隙微承压水和 第四系孔隙潜 水软硬垢水和 硬垢水为主。 大部分地区地 下水为不起泡 的水,少数为 半起泡的水。硬 垢 系 数Hh=SiO2+20γMg2++ 68 (γCl-+γSO42~γNa+-γK+) ; Kn=Hh/H0Kn&0.25,软垢水; Kn=0.25~0.5,软硬 垢水; Kn&0.5,硬垢水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101.63~0.63起 泡 系 数第四系孔隙潜水 F=62γNa++78γK+ F&60,不起泡; F=60~200,半起泡; F&200,起泡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 白垩系裂隙微 承压水 白垩系裂隙孔隙 承压水43.58~149.9 3 25.17~179.9 5 38.19~671.8 6 -3.21~6.49 -0.10~9.82 -3.95~14.33腐 蚀 系 数对酸性水:Kk=1.008 (γH++γAl3++γFe2++γMg2 + γCO3- -γHCO3-) ; 对碱性水:Kk=1.008 (γMg2+-γHCO3-)Kk&0,腐蚀性水; Kk+0.0503*Ca2+&0, 半腐蚀性水; Kk+0.0503*Ca2+&0, 非腐蚀性水。 (Ca2+ 以 mg/L 计)大部分地下水 为半腐蚀性 水,极少数为 腐蚀性水。4.3.3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1)水温及矿化度: 研究区地下水水温一般在 4.5℃左右,低于北方灌溉用水标准,可用蓄水池 晾晒或加长输水渠道等措施提高水温后再用于灌溉。区内地下水矿化度均小于 1g/L,为良好的灌溉水源。 (2)钠吸附比值(A)A=γ Na+(γ Ca2+ + γ Mg 2+ ) / 2Ca2+、Mg2+、Na+为每升毫克当量数。 A&20,为有害水;A=15~20,为有害边缘水;A&8 时,为相当安全的水。 经计算,研究区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安市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