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教会一群黑猩猩和人能杂交视频用火,会不会产生文明

《人猿星球》中为什么不设定一个猩猩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 - 知乎11被浏览8725分享邀请回答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 个回答被折叠()恢复默认设置
第1章:史前文明奥秘
字数:52102
此书首发于【要阅读网】, 114啦小说获权转载公众章节
第1章:史前文明奥秘史前传奇之谜玛雅:来自外星的文明传说?玛雅文明的遗址位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而又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戛然而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他们异常璀璨的文化也突然中断,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玛雅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热带丛林中建造了一座座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筑。当雄伟壮观的提卡尔城,以电脑复原图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许多现代城市的设计师也自叹弗如。建于7世纪的帕伦克宫,殿面长100米、宽80米,气势之恢弘更是无与伦比。乌克斯玛尔的总督府,由22500块石雕拼成精心设计的图案,尺寸、数量竟分毫不差。奇琴·伊察的武士庙,屋顶虽已消失,但那巍然耸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当年的气魄。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人感到,玛雅的确是个不平凡的民族。人类的文化都可从它本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找到渊源,而唯独高度文明的玛雅文化例外,它的历法数系、纪年和医术在地球上难以找到可以实际运用的印证。玛雅人有两个历法,一个是太阳历,计算出1年有365.2420日,远远精确于欧洲人使用的恺撒历;一个是传统的历法,规定每月20天,1年有13个月。这个传统历在地球上毫无用处,为什么玛雅人却代代相传?难道他们过去在某个地方就用传统历?玛雅人的纪年体系也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它一共分9段,最高一个阶段是最低一个阶段的230.4亿倍,这样天文般的数字对于丛林中的土著居民显然是无用的,而只有在宇航时代,在星际交流中才会运用到。而且其纪年起点有过几次,每次新的起点都始于一次毁灭性的破坏之后,最后一次纪年始于公元前3113年,是他们在中美洲定居下来的日子。1969年苏联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据测定是10万年前的骷髅,经研究认为玛雅人对此人生前做过一次成功的胸外科手术。考察者还在秘鲁发现一幅石画,外科专家称它为玛雅人时代的“胸透”。玛雅人创造出了一套精巧的数学,来适应他们按年记事的需要,对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以期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他们的数学技巧,在古代原始民族中,真是高明得令人吃惊。玛雅人除对地球历法了解得十分精确之外,对金星的历年也十分了解。金星的历年就是金星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玛雅人计算出金星历年为584天,而今天我们测算金星的历年为584.92天,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几千年前的玛雅人能有如此精确的历法,这意味着什么?在社会和生产的实践中,绝大多数民族根据手指的数目,创造了10进位的计数法。而玛雅人非常古怪,他们是根据手和脚20个指头的启发,创造了20进位的计数法,同时,他们还兼用18进位计数法,这个计数法受何启发?根据何在?没有人能够回答。还有,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0”概念的民族。要知道,数学上“0”的被认识和运用,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认识水平。玛雅人在这方面的才能比中国人和欧洲人都早数千年。玛雅人依照自己的历法建造的金字塔,实际上就是一种祭祀神灵并兼顾观测天象的天文台。位于彻琴的天文台是玛雅人建造的第一个、也是最古老的天文台。塔顶高耸于丛林的树冠之上,内有一个旋梯直通塔顶的观测台,塔顶有观测星体的窗孔。其外的石墙装饰着雨神的图案,并刻有一个展翅飞向太空的人物浮雕。这一切,不禁令人遐思万千。如果你还了解到玛雅人在当时的情况下竟然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你不感到惊讶吗?他们的彻琴天文台的观天窗口不是对准最明亮的星体,而是对准银河系之外那片沉沉的夜幕。他们的历法可以维持到4亿年之后,这究竟有何用意?另外,他们是从何处获悉并计算出太阳年与金星年其差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第4位数字的?很明显,这一切知识已经超过了农耕社会的玛雅人的实际需求而令人不可思议。既然超出他们的需要,就说明这些知识不是玛雅人创造的。那么,是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玛雅人的呢?在那个全世界各民族仍处于蒙昧的年代,又是谁掌握了如此先进的知识呢?然而,玛雅带给我们的惊奇还远不止这些。日,人们在墨西哥高原的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这当作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们无不惊叹,一致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凿的事实。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入口爆炸、突发疾病、气候变化等,专家们各执己见,他们的假设也给玛雅文明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专家们普遍认为:玛雅社会曾经相当繁荣。农民开垦梯田和沼泽水田,生产粮食的能力足够供养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石块、兽角、兽骨和贝壳等原材料制作艺术品,他们甚至还能够生产棉织品,雕刻石碑铭文,绘制陶器和壁画;在玛雅社会,商品交易也曾一度盛行。但自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玛雅社会衰落了。随着政治联姻情况的增多,除长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挤。一些王子离开家园去寻找新的城市,其余的人则留下来争夺继承权。这种玛雅民族内部的争斗由原来的为祭祀而演变成了争夺珠宝、奢侈品、王权和美女的战争。绵延数代的争战致使生灵涂炭、贸易中断,城市和村庄被毁灭,农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上述的这些原因都不能完全解开玛雅文明的湮没之谜。玛雅文明的消失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所发生过的最不可思议的重大事件之一了。玛雅,这个在公元前1000年前,由简朴的农渔社会发展出辉煌的文化,而又在不知名的摧残下沦于衰亡的民族,究竟得自什么力量,让它们能在石器时代创建出傲世的文化?又遭遇何种苦难,让它们消失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这也正是无数科学家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研究的课题,他们都在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非洲原始岩画为何扑朔迷离?非洲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许多精美绝伦的史前原始岩画。这些岩画,分布极为广泛,遍布非洲10多个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它们不仅保留这种原始的艺术作品,而且收藏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其中塔西里有1.5万幅岩画遗址被发现,而在撒哈拉地区竟有3万幅之多。这些岩画有错综复杂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还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粗犷飘逸的笔画使用的是水混合红岩石磨成的粉末冷制而成的颜料,由于颜料中的水分能充分渗入岩壁内,长久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使颜料溶进岩壁。因而很多年后,画面依然鲜艳可见。1721年,一个旅游团的成员在随着团队从委内瑞拉到莫桑比克的观光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幅画着动物的岩画。他的不经意间的发现引发了无数的科学考察,科学家、考古学家蜂拥而至,随后他们又发现了位于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巨大的颜料库——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的恩阿哲尔山脉,这条山脉长800公里、宽50公里至60公里,岩画的主要颜料就是那里蕴藏着的丰富的红砂土矿藏。1956年,一个法国探险队在这片广阔的山区里竟发现了1万多幅作品。于是科学家们根据这些岩画所反映的内容,推断撒哈拉地区以前并不是沙漠,而居住着一群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他们的谋生方法一般是猎取大型水栖动物,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资料一再证实,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地质学上是非洲寒武纪的潮湿期,那时撒哈拉地区并不是沙漠,而是一片布满热带植物的草原,这种草原正适合狩猎。非洲原始岩画所绘之人物神秘诡异,有手持长矛、圆盾的士兵,他们乘坐战车威风凛凛,英气逼人;有人们射击野鹿和狩猎野牛的生动场面,狩猎之人手持弓箭,个个身材魁梧。科学家们由此便得出以下结论:当时人们生活在战事频繁的年代里,战争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狩猎也在生活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画面上有一些头戴小帽子、身缠腰布的人,他们没有武器,做出敲击乐器的样子;有些人像是欢迎“天神”的降临,做出贡献物品的样子,仿佛是描述祭神的画面;有些人则像是跳舞,舞姿惟妙惟肖。其中还有画着巨大的圆脑袋的人像,他们的服饰非常厚重笨拙,除了两只眼睛,脸上什么也没有,而且表情呆滞。起初,科学家们还没有研究出这是些什么人,直至人类发明了宇宙飞船以后才弄明白这些画面的意思,现在的宇航员穿上宇宙服、戴上宇宙帽后,与那些圆头人像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岩画中所画的人们生活的科技化可见一斑。而在所有的非洲原始岩画中,撒哈拉大沙漠的壁画尤为壮观。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阿特拉斯山脉与苏丹草原以及大西洋与红海沿岸之间,它面积巨大,几乎占据了非洲全部面积的一半。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沙漠壁画是德国探险家巴尔斯于1850年在撒哈拉考察时无意中发现的,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由于缺乏考古知识,当时这些壁画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23年后科学家专门对这些壁画进行了考察,发现在画中记述的都是1万年以前的景象。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部的塔西利台地恩阿哲尔高原上人们又偶然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壁画群落。这个壁画群落长达数千米,全都绘在岩壁上,刻画了远古人们的生活情景,色彩十分雅致。此后一些考古学家、考察队纷至沓来。亨利·罗特于1956年率法国探险队在沙漠中发现了1万件壁画。第二年,他们回到巴黎,带回面积约合108万平方米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考古新闻。在撒哈拉沙漠中还发掘出许多村落遗址,它们都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从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来看,撒哈拉在距今1万年至4000多年间是一个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的部落和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磨制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是其主要特征。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从壁画中的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可以看出这一点。壁画中绘有很多的马匹,还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的鸵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甚至有描绘水牛形象的壁画。科学家断言,以塔西利台地为起点,南到基多湖畔,北到突尼斯洼地,构成了撒哈拉地区庞大的西北水路网。台地在多雨期出现了许多积水池,沿着这些积水池,繁殖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撒哈拉文化得到高度发展,昌盛一时。人们同时发现,只有极少数地区才有关于骆驼的壁画,而且这些骆驼形象的壁画都属于非洲岩画的后期作品。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左右,撒哈拉成为沙漠,骆驼才从西亚来到这里,罗马共和国的疆土扩张时期也在此时。根据壁画内容可以推测当时人们很可能喜欢在战争、狩猎、舞蹈和祭祀前后在岩壁上画画,用画来鼓舞情绪,或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画生活气息非常浓郁,非洲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些学者以人种学为研究方向,认定并非由非洲本土的布须曼人绘制了岩画,根据之一是布须曼人对透视法一无所知,而非洲岩画中却充分运用了这一技法。根据西班牙东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区岩画之间的相似之处,一些考古学家推测,在遥远年代地中海有一群人漂泊到好望角,当他们漫游到撒哈拉及东非大平原时,发现那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正是他们理想的狩猎区和栖息的家园,而后他们停留在山区高原,在那里创作了许多最早的非洲岩画,从而成为最早的狩猎者以及狩猎艺术家。然而这只是一些学者和考古学家的主观猜测和臆想,毫无根据可言。至于说岩画不是布须曼人的作品,原因是他们不懂透视法则更显得荒谬。因为即使说后来的布须曼人不懂岩画知识和技巧,也并不代表那些已灭绝的布须曼人不懂。这种知识与技巧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而且传授方法非常神秘,所以后来的布须曼人看不懂前人所画的岩画并不足为奇。何况因年深日久,不少岩画已模糊不清,后来者也难以辨认了,以人种学观点为依据是一种种族偏见,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还有个别学者认为很难弄清岩画究竟是非洲本土的古老艺术还是外界文化的辐射,而且他们认为任何伟大艺术都是国际性的,没有必要把任何艺术都贴上民族的标签,这种工作是毫无意义的。如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非洲文化也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尽管这种泛论并不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它提供的认识非洲岩画出处的思路仍有可取之处。种种说法尚无定论,但原始岩画有利于人类认识撒哈拉大沙漠的史前文明却是无可争议的。那么究竟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来绘制非洲原始岩画呢?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当地的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因为布须曼人的文化中心正是撒哈拉地区,在这个中心地区发现的许多岩画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北边的塔西里,东北的西班牙,南边的非洲中部及南部,东边的埃及的岩画都是从这个中心地区传播开来的。而这一结论却遭到了欧洲学者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外来文化的传播创造了非洲史前岩画,有的干脆说非洲史前岩画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他们认为首批欧洲移民尼安德特人在公元前50000年左右来到非洲,大批克罗马依人在此4000年后移居非洲,他们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创造者,是他们把岩画带到了非洲。但又有不少专家指出,岩画中表现了非洲一些部族的人种特征,例如非洲人一般都是高耸臀部,这是欧洲史前岩画中不可能有的。非洲岩画究竟是天外来客的随心之作,还是非洲土著布须曼人的智慧结晶,或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现在仍然众说纷纭。然而非洲岩画的发现对世界原始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与社会形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巫术笼罩的地方?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矗立着一组奇特的巨石阵,巨石阵的主体是由100块巨石组成的石柱,这些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石阵的外部是环形的沟和土岗,直径约90米。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这些坑呈等距离分布,里面填满了夹杂着人类骨灰的灰土。坑群内竖立着两排残缺不全的蓝砂岩石柱。其中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砂岩圈,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的30根石柱组成,上面还架有横梁,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内侧有砂岩三石塔5组,也称为拱门,呈马蹄形排列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开口处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方向竖立着一块高4.9米、重约35吨的砂岩巨石。每到夏至和冬至这天,从巨石阵中心向这块巨石望去,一轮红日渐渐隐没于其后,为巨石阵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据估计,圆形石林已经在这个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几千年。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确切知道当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些科学家认为圆形石林是早期英国部落或宗教组织举行仪式的中心。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那里是观察天文的地方,人们很可能在季节变化之际在那里举办某些活动。圆形石林是人类早期留下来的神秘遗迹之一。科学家经过多次详细的考察之后,已经初步估计出它的建造年代和过程。科学家认为,圆形石林可能最早于5000年前开始动工,整个工程前后进行了数百年,才成为现在这样的格局。据研究人员估计,建造圆形石林总共花了360万小时的人工作,大约相当于1万人工作1年。科学家知道建造圆形石林的石头来自威尔士。但是没有人知道古代的威尔士人是如何把这些几十吨重的巨石运到300多公里之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早在17世纪,史前巨石柱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国王詹姆斯一世还委派一名叫伊尼戈·琼斯的宫廷建筑师前去调查。琼斯在对纪念碑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却找不出任何的蛛丝马迹。他只能认定这种石柱决不是石器时代或铜器时代的人建造出来的。琼斯推理说:“史前巨石柱结构如此雄伟,决不是那些缺乏知识和能力的人所能建造的。”琼斯最后得出结论说,只有罗马人才能造出如此精巧的建筑,而且那是一座我们所不了解的罗马神的庙宇。回溯到12世纪,蒙默斯的牧师威尔士·杰佛里曾经对石柱的建造者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是亚瑟王的宫廷男巫提议建造的,并且指出那名男巫名叫默林。杰佛里在《不列颠国王的历史》里指出,亚瑟王的叔叔是一个名叫奥里利厄斯·安布罗修斯的人,是他委托亚瑟王建造的纪念碑。安布罗修斯想用一种方式来纪念反盎格鲁一撒克逊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这种方式要非常适当并永垂不朽。默林建议造一个纪念碑,他们从爱尔兰的一个名为基拉罗斯的地方取出一些石头作为造纪念碑的基本材料,然后再把它运到不列颠。人们在接下来的一些年代里,试图把史前巨石柱归功于除不列颠以外其他地方的建筑师。就像人们认为古代凯尔特牧师是德鲁伊特人一样,他们的支持者中有丹麦人、比利时人和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但是这些说法很快也被人否定了。在20世纪60年代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测出史前巨石柱的年代比原先设想的还要古老,实际上,史前巨石柱比迈锡尼文明要久远得多。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证实,公元前1600年至前1500年,迈锡尼城堡才建立起来,它使史前巨石柱起源的年代大大提前了,任何地中海文明都比它晚,不可能对它产生丝毫影响。史前巨石柱根本不可能是由任何伟大的欧洲文明建造的,因为它的年代如此古老,也不可能是离此更久远一些的非欧洲文明建造的。大部分学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前的观点,并被迫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建造史前巨石柱的是那些完全没有外界帮助的居住在石屋附近的人们。如此持久的纪念碑,他们又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呢?在每年夏至的那一天,巨石阵内的巨石正好与当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排成一条直线。于是有人认为,英国古代的克尔特人崇信巫师宗教,他们曾在巨石阵举行过纪念夏至的活动,甚至很可能就是古代的克尔特人建造了巨石阵。英国政府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开始修复巨石阵,也是从那时起,巨石阵成了英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它同时也是人类的祖先在科技尚不发达时期留下的一个难解的建筑之谜。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巨石柱是用来观测天象的,但人们还没有找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关于巨石柱的谜题仍有待后人研究探索。原始文身为何意?文身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就出现了。文身曾在世界各国盛极一时。如澳大利亚的阿内特人、阿兰达人;新西兰的巴布亚人、毛利人;南美的海达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南部的图达人等,以至于古代的欧洲人,都奉行过文身习俗。中国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如傣族、布朗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也都一度盛行文身。由于文身是用刀、针等尖锐器物在身体上刻画出符号或花纹,并涂上颜色,使这些彩色饰纹成为永久性的,涂料又大多以黑色为主,如墨行文,所以称其为文身。根据地区与民族的不同,古人文身的部位也不相同,一般在面、胸、臂、背、腿、腹等处。由于各个民族在信仰、习俗、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古人文身的图案也大相径庭,主要有鸟兽、树木、花草、星辰、龙蛇以及一些几何图形等。例如,澳洲的一些土著人总是随身带着红、白、黄各种颜料,他们总是不时地在颊、胸、肩、腹等地方点上一些颜色。到了举行盛大的庆典时,他们就会把全身涂成五颜六色。北美温哥华的努特卡印第安人在节日里喜欢在脸上绘制出五花八门的图形,这些颜料都是印第安人用动物油脂制成的,有时要撒上一些云母碎片,通过云母碎片的闪闪发光来渲染喜庆气氛。更有意思的是,在文身的巴布亚人中,每个部落都有自己专用的独特图案,一旦发现其他部落的人抄袭了本部族的花纹,轻则引起两部落人们的口角纠纷,重则会发生械斗,有时甚至会引发战争。许多研究过文身风俗的学者认为,远古人类的发式、服装以及其他各种装饰物的发展演变与原始时期的文身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人类最早的服装很可能就是文身的附属物。但是,随着服装在人类社会的逐渐推广,文身的习俗却在不断地消退。到现代文明社会,在那些大都市里,文身只是在某些神秘的社会团体中和各种戏剧杂耍表演以及爱自我表现的青年人中流行,不少人去文身也仅仅是出于好奇。然而,原始文身那充满神秘怪异色彩的线条和图案却一直吸引着现代人们,许多艺术家更是从中吸取了灵感,可见文身的影响之深是一时难以消除的。此外,不同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也能通过文身反映出来,如年轻的巴布亚人一般用红色文身并黥刺面部,用黑色绘身并加刺手臂、腿部或胸部的则是老年巴布亚人。在日本的阿伊努人中,社会地位高的人身上的花纹大而直,小而曲者则代表其社会地位较低;而新西兰的毛利人也是社会地位越高面部黥文越复杂精细。加洛林群岛的土人甚至明确规定,只有贵族阶级才有权在手臂、背部、腿部上黥刺精美的花纹,非自由的人只能在手、足上刺一些简单的线条。那么,原始人为什么如此酷爱文身呢?它代表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对此,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人推测可能是出于对祖先的崇拜或图腾崇拜。根据人类学现有的调查资料,在有关文身的实例中,把本部族的图腾绘制或纹刺到自己身上是一种最常见的文身。因为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本部族的图腾不是象征着最受崇敬的主神,就是象征着部落的祖先,所以他们认为身上纹有或绘有这些图案能够得到神灵的帮助和保佑。据记载,居住在大洋洲托列斯海峡附近岛屿上的土著人,每个人都从鼻尖到前额,再沿背脊到腰际画一条红线,象征着他们的图腾——儒艮。而在台湾的高山族,文身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成年的标志。十四五岁的男子只要参加过打猎就可以文身,女子从十三四岁起也可以文身。如果想获得成年资格就必须文身,并且男子在某些部位文身还代表他十分勇敢,女子把自己设计的图案纹刺在身上,则显示其智慧与能干。不少研究原始文化的学者还认为,原始人文身只是出于人类爱美的天性,其他意义则是日后衍生出来的。的确,大多数的原始部落民族都认为他们纹在身上的花纹是最美丽的,而一旦缺少了这些花纹,人就会变得很丑。据资料显示,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妇女到了成年以后都必须在下颌部、特别是嘴唇上纹出一条条的横线,因为她们认为红嘴唇是很难看的,如果红嘴唇的女人嫁给哪个男人为妻,就是这个男人最大的羞辱。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近现代的原始部落中,人们文身完全可能同时出于宗教、文化或者爱美等不同的需要,因此把文身归结于某个原因来解释这些复杂的现象,那就未免过于简单了。也有的学者认为文身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某种巫术或宗教的目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在打仗出发之前会将全身绘红,为死者举行丧礼时全身绘白,以此求得天神的庇护。生活在澳洲中部的阿兰达部还在自己身上纹上部落的图腾,再用山鹰的羽毛蘸上自己胳膊的血贴在那些图案四周,并且跳一种“图腾舞”以与神灵交流。澳洲土著部落几乎所有的巫师在作法时都要绘上花纹,否则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原始人为什么要文身呢?以上这些推测和分析似乎各有各的可信之处,但都不能最终回答这个问题。复活节岛的石像从何而来?复活节岛位于世界偏远的地方,它屹立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17平方公里,现属智利共和国。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日,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航行经过这里再次发现了这个岛,因为那天是耶稣复活节,于是将其命名为“复活节岛”,这个小岛的名称就这样沿用下来。现在这个岛上大约有2000个居民,他们都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在西方人来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他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岛民原来都靠捕鱼和种植甘薯为生,现在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矗立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就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复活节岛虽然孤处一方,但那些遍布全岛的石像却世界闻名。这些有着非常明显特征的石像被当地人称为“莫埃”:他们有神态各异的长脸,向上略微翘起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倾的宽额,垂落腮部的大耳朵,飞鸟鸣禽的躯干,还有垂在两边的手,石雕独特的造型别具风采,使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此外,有些石像头上还戴有圆柱形的红帽子,被当地人称为“普卡奥”,远远看去那些红帽子就像具有尊贵和高傲色彩的红色王冠。这些石雕人像的造型一致,都是表情呆滞、脸形瘦长的那种。这说明其加工制作者使用的模本是统一的。石像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奇特风格,充分说明了它是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地作品。当然也有些学者指出,它们的造型与远在墨西哥蒂纳科瓦的玛雅即印第安文化遗址上的石雕人像十分相似。似乎是说古代墨西哥文化影响过它,但墨西哥在复活节岛数千公里之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没有人知道这些神秘的石像是谁雕刻的。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是岛上的土著人雕刻的,他们刻的是自己崇拜的神或是已经死去的各个酋长,同意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石像高鼻、薄嘴唇的造型都显示出典型的白种人面部特征,而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这些没有波利尼西亚人特征的石像造型,应该不会是现在岛上居民的祖先,那么也就可以推断出这些雕像不可能是他们雕刻的。此外,岛上的人是无法使用当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这么浩大的雕刻工程的。有人测算过,在2000年前,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在生产力非常低的石器时代,他们必须每天勤奋地去寻觅食物才能勉强养活自己,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雕刻的工作呢?况且,这种石雕像艺术性很高,即使是现代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得了的,谁又能相信早在石器时代的波利尼西亚人各个都是擅长雕刻的能工巧匠呢?还有一种说法是,岛上的石像是比地球上的人类更为文明的外星人制作的。他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选择了这个太平洋上的孤岛,在上面建造了这些石像。但是,这种说法难以解释的是,在岛上发现了许多用钝了而被遗弃的石器工具,从这些工具来看,却又不像外星人一贯使用的精密仪器。岛上还有几百个尚未完工的石像,至于为什么没有把它们雕刻完,谁也不能解释清楚。有人说可能是因为在雕琢过程中遇到了比石制工具更为坚硬的岩石,无法使用原有的工具雕琢下去而不得不放弃的。也有人认为是雕刻石像的人遇到了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而被迫停工的,比如说地震、火山喷发或是海啸。还有人认为雕刻的人在施工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把其看成是上天或神的惩罚,不让他们再干下去,所以他们就放弃了还没有完工的石像。总之,有关复活节岛石像的说法很多,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使大家信服的、科学而又圆满的结论。“处女禁忌”缘何而起?处女,又称在室之女,指未出嫁的女子。在中国古代著作《荀子·非相》中云:“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生理现象认识不明确,故而产生了诸多忌讳习俗。据说,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土著部落里,有一种“处女禁忌”现象,部落里如果有人结婚,人们就纷纷前来祝贺,大家尽情地跳舞、喝酒。狂欢达到高潮时,部落里的一些人把新娘簇拥到另一间房间里,用石器或其他什么工具破除她的童贞。然后,由一个人拿着沾有处女血的东西向大家展示。至此,婚姻仪式才算真正完成。这是人类童年流行过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澳洲某些原始部落中,姑娘到达青春期时,就由年老的妇女弄破处女膜。赤道非洲的马萨、马来亚的沙凯族、苏门答腊的巴塔斯族都有这样的习俗。有些部落请丈夫的朋友,有的由姑娘的父亲,有的则由部落里的特殊人物来完成这一工作。在西里伯尔的阿尔福族那里,新娘的父亲充当这种奇怪的角色,在爱斯基摩人的某些部落里,巫师帮助新娘弄破处女膜。在古希腊,处女在神庙前向神的代表献出童贞。在中世纪,欧洲领主拥有姑娘的初夜权,可能也是一种处女禁忌的遗风。在印度的不少地区,新娘用木制的“神像生殖器”破除童贞。但是,完成这一人生使命的决不是新娘的丈夫。在上述一些原始部落里,新娘和新娘的丈夫都不仅不重视处女的童贞,甚至怀有对童贞的深深的恐惧。因此出现了由第三者帮助破除童贞的婚姻现象。关于这种婚姻现象,对原始人类史和民俗学缺乏了解的人会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性自由的群婚生活时代的一种心理沉淀,处女禁忌由第三者,并且常常由男性真实地或仪式化地进行,有时由多个男子公开地、仪式化地进行,这是对古代群婚生活的一种回忆和重演,也是向群婚生活的一种告别。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初民对处女流血的一种恐惧的疯狂心理的防止。原始民族大多对红色怀有一种神秘的情感,原始埋葬中常常把红色粉末作为殉葬品,认为它能注入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原始人有渴血情结。他们喝动物的或敌人的血,血会引起原始人疯狂的杀欲。在安达曼群岛上的安达曼人那里,女孩子初潮时有许多禁忌,例如不得外出,不得用原来的名字等等。害怕流血会带来可怕的祸害。而这种祸害与结婚的喜悦是矛盾的,作为避免的方法,就是由第三者来承受可能带来的祸害。心理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则认为,就女性来说,初婚导致肉体器官的受损和自恶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常常表达为对于逝去的童贞的怅惘和惋惜,表现为对夺去其童贞的人的一种深刻的恼怒。而处女禁忌则使将来要与这个女子共处一生的男人避免成为女子内心恼怒的对象,避免妇女因童贞的丧失而产生对丈夫进行报复和敌对的心理。原始人把女子看成是神秘的、令人恐惧的,害怕女子在初婚时会对丈夫造成某种危险。因此,丈夫也认为处女禁忌是有益的。以上三种观点均为各家之谈,各据其理,而处女禁忌却成了无法给出答案的谜。“黄泉大道”为何人所操纵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被称为“黄泉大道”。它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公元10世纪时最先来到这里的阿兹台克人,沿着这条大道进入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空无一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于是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1974年,在墨西哥国际美洲人大会上,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人声称,他在特奥蒂瓦坎,找到了适合其所有建筑和街道的测量单位,该单位长度为1059米。例如特奥蒂瓦坎的羽蛇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高度分别是21、42、63个“单位”,其比例为123。哈列斯顿用“单位”测量黄泉大道两侧的神和金字塔遗址时,发现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情况:黄泉大道上这些遗迹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在“城神庙废墟中,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水星为36,金星为72,火星144”。城堡“背后有一条特奥蒂瓦坎人挖掘的运河”,运河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轴线520个“单位”处有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太阳到木星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有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黄泉大道的尽头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恰恰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如果再将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瓦戈多山山顶,那里有一座小神庙和一座塔,它们的地基仍在。其距离分别为个单位,正是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的距离。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显然令人难以信服。如果说这是建造者们有意识的安排,那么黄泉大道显然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这说明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早就了解了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情况,并懂得了各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轨道数据。然而,人类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才发现冥王星。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建造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厄瓜多尔发现史前隧道?1941年12月,在墨西哥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的戴维·拉姆夫妇给美国总统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终于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在墨西哥恰帕斯密林中地下隧道的印第安人。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恰帕斯的腹地存在着早已荒废的玛雅人的城市,城市下面分布着构成网络的隧道。在戴维夫妇之后,又有人在秘鲁的库斯科发现一处地下隧道。它向北可直接通向利马,向南可以通向玻利维亚。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安第斯山脉地下,长达1000公里以上。秘鲁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远古文明遗址,把这些被发现的隧道入口重新封闭,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在南美大陆地底深处,还有一条更大规模的、绵延数千公里的庞大隧道体系及一批文物,这条庞大的隧道是1965年6月阿根廷考古学家胡安·莫里茨在厄瓜多尔偶然发现的,他沉寂3年之久才向世人公开。1969年厄瓜多尔总统授予莫里茨经过公证的证书,证明他拥有厄瓜多尔地下洞穴的所有权,但要受到厄瓜多尔国家的监控。这条隧道位于地下240米的深处,属于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隧道系统,估计全长达4000公里以上,人们至今尚不知道其最终通向何处。隧道的秘密入口位于莫罗纳—圣地亚哥省的瓜拉基萨—圣安东尼奥—亚乌皮三角地。德国作家冯·丹尼肯曾在莫里茨陪同下进入过这个隧道。从隧道口进去不久,就有个加工得平整光滑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厅。隧道里面的通道时窄时宽,墙壁光滑,顶部被人工加工得十分平整,好像还被涂过一层釉。他极其惊讶地见到了宽阔、笔直的通道和墙壁,多处精致的岩石门洞和大门,还有许多每隔一定距离就出现的平均1.8米至3.1米长、80厘米宽的通风井。隧道那惊人的宏大与神奇,使这位以想象大胆著称的作家也惊得目瞪口呆。他毫不怀疑地认为,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难破解的谜。在这条隧道里还蕴藏着无数对人类具有重大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极为珍贵的古代遗物。大厅中央放着一张桌子和七把椅子,这些桌椅像金属般坚硬,像是人造材料制造的。大厅里还有许多纯金制作的动物模型,如巨蜥、大象、狮子、鳄鱼、美洲豹、骆驼、熊、猿猴、野牛、狼,以及蜗牛与螃蟹等。而其中有些动物如大象、狮子和骆驼等并不产于美洲。那么,是谁制作了它们的模型,又置放在隧道中的呢?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隧道里一块长53厘米、宽29厘米的石板上,竟然刻着一只恐龙!恐龙早已在6400万年前灭绝,今天人们对恐龙的所有认识,都是从对恐龙化石的研究中得来的。那么这些隧道的制造者是怎么知道恐龙的呢?或许他们像现代人一样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过恐龙化石?在隧道里还发现了一个12厘米高、6厘米宽的用石头制作的护身符,经鉴定是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的遗物。它的背面是半弯月亮和光芒四射的太阳,正面是个小生灵,这个小孩右手握着月亮,左手握着太阳,他竟然还站在一个圆形的球体上!从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人类才第一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在史前时代,有谁早已知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体上的呢?隧道里还有一个奇异的石雕人像,这个人像戴着形状奇怪的头盔和耳机,穿着带有许多按键的服装。这种怪异的服装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外星宇航员。但在这一切的珍宝中,最珍贵的还是那本在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提到的金书。金书大部分用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板制成,而另一部分是用同样的金属薄箔制作的。书页大小为96×48厘米,每页上都盖有奇怪的印章,估计有数千页之多。书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机器压上去的,这些文字与现在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是谁建造了这条规模宏伟的隧道?是谁留下了隧道中的宝藏?也许人类目前的智慧和科学还不能够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南美史前巨画——最大的天文书?在秘鲁南部有一片荒凉的平原——纳斯卡平原。在这片辽阔的原野上,有一处令人难以理解的奇迹。在方圆50平方公里内,用卵石砌成的线条纵横其间,勾画出巨大的鸟兽和各种准确的几何图形,从高空中看就好像是用巨人的手指画出来的。有人说,南美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其中最难解的谜之一,就是纳斯卡平原的史前巨画。1939年,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孛克博士驾驶着他的运动飞机,沿着古代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突然,他好像看到平原上有着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线图案。不错,确实是平行的跑道!因为它有着明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科孛克博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一次仔细地观察这些巨大的图形,不得不惊叹地说:“我发现了世界最大的天文书籍。”科孛克博士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也相继前往,特别是德国天文学家玛丽亚·赖希小姐,自从她被这些神秘的图案吸引后,就再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并为此献出了她毕生的精力。赖希小姐从这片平原上认出了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或平行的跑道。那些巨大的交织排列的直线,有时彼此平行,有时呈文字形,她发现有很多又长又宽的条纹横贯其间,有的像道路,有的像方格、圆圈、螺纹。看上去如同蜥蜴、狮子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像是某些植物,只不过植物的具体形态被省去了,只剩下简练的线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有一幅著名的蜘蛛图。这只46米长的蜘蛛,以一条单线砌成,是纳斯卡最动人的动物寓意图形之一,这幅图可能是某个特权阶层的图腾,也可能是纳斯卡人崇拜的星座之神。另一种有名字的图案就是鸟图,在纳斯卡荒原上砌着18个这种鸟图。鸟图尺寸非常巨大,长27米至37米不等。一条约3米的太阳准线,穿过这幅宏大的鸟图中128米长的翼展。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也发现有类似的鸟。更奇怪的是,在皮斯科海湾附近的一座光秃秃的山脊上,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图案。而当时的印第安人却从未见过三叉戟图。这又是怎么回事?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据专家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精确无误的位置又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而当时的纳斯卡居民尚生活在原始社会,那么这些巨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玛丽亚·赖希认为,古代居民可以先用设计图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比较直截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却引出了更多的疑惑。因为古代纳斯卡人不可能掌握飞行技术,那么,是谁在空中进行投影呢?对巨画制作方法的不同解释也联系着对其作用的不同理解。这是个令全世界考古学家都感到困惑的难题。有人说,纳斯卡平原的直线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极其准确地指向黄道上的夏至点。也有人说,图案中某些动植物图形是某些星座变形的复制品,而那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是星辰运行的轨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美国航天飞机拍下的图片,只有从300米以上的高空中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巨画只能是为从空中向下观看它的人绘制的。而在遥远的古代,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以《众神之车》的作者冯·丹尼肯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这是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时在他们的降临地建起的跑道。但也有人指出,从现代航天技术看,航天飞机是不需要跑道的。纳斯卡平原贫瘠而又荒凉,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一万年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而使那些神秘的图形能历时数千年而依然完整无损。美国航天总署也为这里的恶劣生态环境而震惊,感到它与火星上的环境有些类似,曾专程派人研究这个地区,想用它来进行火星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与干涸荒凉的地理环境相应的是,这里的土著居民社会发展程度十分低下,有些领域至今还停留在石器时代。这与巨画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设计、测量和计算能力,以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程度,无论如何都令人难以联系在一起。无法想象,这些至今对巨画仍毫不理解的土民,竟早在数千年前就创造了这些向天空展示的作品,他们是在炫耀自己的才干,还是在呼唤某种生灵的再次光临?没有任何解释,可以给这些巨画作一个圆满的回答。海底文明之谜诺亚方舟的故事并非只是传说?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此时正义化身的诺亚出现了。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邪恶,恼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摧毁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正义的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上帝命诺亚用木头建造一个方舟,并把方舟的规格要求和制造方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8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持续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了诺亚方舟上的生灵以外,世上的一切都被大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停止狂风暴雨,后来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7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这就是“诺亚方舟”故事的由来,虽然只是个传说,但由于《圣经》中记载的很多事情都被证实是真实的,譬如,在一次战争中,一位军官根据《圣经》中的记载,成功地找到了大山里的一条秘密小道,并通过这条小道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取得巨大胜利。《圣经》中的种种故事在现实中找到了依据,让人们对诺亚方舟的真假也产生了疑惑。诺亚是不是真有其人?方舟到底是否存在?带着这些疑问,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都希望揭开诺亚方舟这个千古之谜。事实上,也有很多人说见过方舟但他们却都没有证据。有关方舟最后停靠在什么地方,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被提到过最多的,就是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因为这是《圣经》里讲得最明确的地方。过去尽管有人声称在这座山上曾经看见过方舟,但都没有提出确切的证据。考古学家已经对土耳其的这座山前前后后探测了多次,包括使用先进的仪器对山上的冰层底部进行搜索,但都找不到方舟的踪影。然而考古学家们还是不肯放弃对方舟的孜孜探求。有些考古学家认为亚拉腊山西南方250公里处的朱迪山有可能更适合方舟停泊,而且它的位置也还在“亚拉腊群山”之内;另外,有少数考古学家认为距离亚拉腊山不远的“杜鲁皮纳”才是方舟真正停泊的位置。他们从当地一些地形“看出”有方舟停靠的痕迹;还有极少数人相信方舟搁浅在伊朗西北山区,那些山脉是亚拉腊山延伸过来的;最新的说法就是方舟沉入了黑海海底。那么究竟方舟在何方,还需要考古学家更深入的研究和思索,而我们只能期待方舟的下落有一天能够真正大白于天下。太平洋中存在古大陆吗?在深深的太平洋海底,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秘密,因此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其中最异想天开的,莫过于古大陆的推测。最早提出太平洋中曾有过古大陆的是英国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布朗。20世纪初叶,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远古时期太平洋曾经有过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大陆。此后,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屡见不鲜,以英国学者詹姆斯·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有影响力。他通过大胆的假设、广泛的调查、独到的推理乃至自信的笔墨,勾勒出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概貌。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陆》在纽约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后,他陆续推出了《姆大陆的子孙》、《姆大陆神圣的刻画符号》、《姆大陆的宇宙力》等一系列专著,奠定了太平洋中古大陆学说的基石。关于消逝的姆大陆,乔治瓦特是这样描述的:在远古时期,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古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鼎盛时期的人口约6400万,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的居民有黄、白、黑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无贵贱之分,和睦相处。古大陆的国君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神圣的宗教领袖。姆大陆居民信奉单一的宗教。古大陆的居民拥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拥有殖民地。古大陆上共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是首都。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中船舶云集,商旅不绝。古大陆没有险峻的高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土壤肥沃,丰收连年,终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莲花是古大陆的国花,在水滨尽情地绽放;树荫下彩蝶飞舞,蜂雀呢喃,蝉鸣幽幽;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双耳不时扇动,拍打着骚扰的飞虫;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可是,有一天古大陆发生了可怕的轰鸣,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溢,古大陆的居民与辽阔的国土在一夜之间沉入汪洋大海之中,仅有几处高地露出海面,侥幸生存下来的居民被隔离在一座座小岛上,古大陆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再也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古大陆,更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乔治瓦特将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情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一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发现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时代的神父狄埃戈·德·兰达撰写的《尤卡坦事物考证》又称《尤卡坦纪事》手稿,他根据手稿中记录的玛雅象形文字草图,阅读了现收藏在西班牙的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火山灾害而消失。他认为姆大陆位于大西洋中,姆大陆一名由此而来。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遗址的最早发掘者、法国学者奥格斯特·普伦金()在其所写的《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一书中,依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扎中的壁画等材料,作出了颇富罗曼蒂克的设想。他认为,古代近亲结婚较为普遍,当时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了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从她手中攫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姆感到耻辱,于是逃奔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司像,自己改名伊西丝(埃及女神),创建了灿烂的埃及文明。普伦金也认为姆大陆消失在大西洋中,与德·布尔布尔的观点不谋而合,但与乔治瓦特的观点大相径庭。然而他们都一致认为,中美洲的玛雅人是姆大陆的移民。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姆大陆的居民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样,崇拜太阳神,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种原始的刻画符号。他们用长方形表示国土,盛开的莲花表示姆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纪念姆大陆消逝的碑铭,只不过无人能够释读而已。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会烧陶、编织、绘画、雕刻、造船以及航海,渔业也很发达。至于姆大陆消逝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当时属于姆大陆一部分的复活节岛幸免于这场灾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的众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陆的遗物。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共有90余座人丁岛,每座岛上均有高约10米的玄武岩石城墙,岛上还设有防波堤、牢狱等,据说也是姆大陆的遗迹。塔西堤岛上有一种类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互不相关的遗迹、遗址和遗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陆居民创造的吗?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历史至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12000年前消逝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值得一提的是,乔治瓦特依据的最重要文献材料之一《拉萨记录》是在中国西藏拉萨某寺院中发现的,它是记载4000年前占星术的文献。他依据的其他几件原始文献——玛雅古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德累斯顿抄本》、《波斯抄本》、《科特西亚抄本》等也是记载占星术的文献。这些文献中都记载了姆大陆消亡的情况。《拉萨记录》中提到姆大陆的沉没是发生在编写该书之前8062年的事件,《拉萨记录》是距今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的沉没是在距今12000年前,恰与阿特兰提斯大陆(大西洲)沉没的时间相当。乔治瓦特认为这两个古大陆是由于共同的原因而沉入汪洋大海之中的。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绘了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他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根据现代地质学常识,大洋的地壳是较重的玄武岩构成,大陆的地壳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海底地壳与陆地地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1968年,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的“白凤丸”号科学考察船在西北太平洋深海海底打捞出一块花岗岩石头,当时它被认为可能是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洋流携带而来的。无独有偶,日,日本东海大学海洋考察船“望星丸”号在九州岛附近的海域打捞出一个含有花岗岩的大锰块,显然再用洋流来解释锰块的来源未免牵强附会。科学家们将这两起发现联系起来推测:它们会不会是沉入海底的姆大陆残留物呢?日本科学家们正通过对太平洋底全面、广泛的科学考察,力图发掘出新的材料,以期对姆大陆的存在与否作出一个可信的解答。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在地质学上,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在距今6000万年前,而乔治瓦特却认为地球上山脉的形成是在距今12000年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该如何解释呢?地球表面几度浮沉、桑田沧海固然是事实,但是浩瀚的太平洋中,果真存在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姆大陆吗?也许这仅仅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类一个天真善良的愿望而已。土耳其人为何修建地下城?土耳其卡帕多基亚的格尔里默谷地,看起来和月球表面很相似。这里的火山沉积物上矗立着奇形怪状的石堡。这些石堡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经过风雨侵蚀而最终形成的。早在公元8世纪和9世纪的时候,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开凿石堡,将其作为居室。人们甚至在凝灰岩体上凿出富丽堂皇的教堂,在其中供奉色彩绚丽的圣像。然而,卡帕多基亚真正引起轰动的发现埋藏在地下,那就是巨大的可居住成千上万人的地下城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地下城市就位于今天的代林库尤村附近。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隐藏在村子各处的房屋下面。人们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通风洞口,这些通风洞从地下深处一直延伸到地面。这个地区的整个地下都布满了地道和房间。地下城市是一种立体式的建筑群,它分成许多层。代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仅最上面的一层,面积就达到4平方公里,5层空间加起来总共可以容纳大约1万人。根据今天人们的猜测,当时整个地区曾经有30万人生活在地下,因为仅在代林库尤村一地就发现了52个地下城市的通气井和1.5万条小型的地道。最深的通风井深达85米。每个地下城市的最下层都建有蓄水池,用以储藏水源。迄今为止,总共在这一地区发现了36座地下城市,现在人们已经绘制出了这些城市的俯视图。熟悉这一地带的人认为,地下城市的数量还远远不止这些。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相互之间都通过地道连在一起。令人不可思议的地下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它们的建造者呢?它们又是在什么时候建成的呢?建造这些地下城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有人认为这些地下城市是基督教早期信徒的避难所。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廷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围攻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当时的基督教徒曾在这里躲避战乱和宗教迫害,然而他们并不是地下城市的最初建造者。地下城市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关于为何要修建这些地下城市也引发了人们的长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把自己隐藏在地下呢?是出于对敌人的恐惧而被迫移居地底吗?谁又是他们极力躲避的敌人呢?巴哈马水下建筑是何人的杰作?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来到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观测研究。范伦坦是个深海潜水好手,在水下考察时,他意外地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是一些古怪的几何图形——正多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还有连绵好几海里的笔直的线条。10年之后的1968年,范伦坦博士宣布了新的惊人发现:在巴哈马群岛所属的北彼密尼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长达450米的巨大丁字形结构石墙,这道巨大的石墙是由每块超过1立方米的巨大石块砌成的。石墙还有两个分支,与主墙形成直角。范伦坦博士兴奋不已,他继续探测,并很快发现了更加复杂的建筑结构——平台、道路还有几个码头和一道栈桥。整个建筑遗址好像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被淹没的港口。“飞马”鱼雷的发明者、法国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也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高手,用当时最新的技术勘察了这一片海域,并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发表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轰动。1974年,一艘苏联考察船也来过这里,并进行了水下摄影和考察,再次证明了这些水下建筑遗址的存在。很快,巴哈马群岛一带便挤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潜水家、新闻记者和探险者。而围绕着这些水下石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有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些石墙不过是较为特别的天然结构,并非人工筑成。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人造的。对这些建筑究竟是谁造的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巴哈马与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相距不远,因此这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由于地壳变动而沉入海底。有人则从巴哈马海域陆地下沉的时间上推算,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建成于公元前七八千年间,因此应该出自南美古城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之手,但蒂瓦纳科的建造者是谁本身就是个谜。还有一些人说,已故的美国预言家凯斯,在生前曾作过一个预言,宣称亚特兰蒂斯将会于1968年或1969年在北彼密尼岛海域重现,如今范伦坦这个发现,正好印证了凯斯的预言,因此这里就是那个在公元之前沉没了的著名的亚特兰蒂斯。当然,更多严肃的科学家们拒绝按预言来判断,但人们又无法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而只能笼统地回答,这些水下建筑“大概是人造的”,年代“相当久远”。至于到底是谁造的,造于什么时候,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海底人”真的存在吗?地球上是否仅存在我们人类这一种智慧动物呢?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人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进入20世纪以后,根据科学家和探险家的考察,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鸡胸、扁嘴、圆脑袋”的“蛤蟆人”。当它发现有人跟踪时,便迅速地跳进波罗的海,速度之快使人几乎看不见其双腿。这大概是第一例海底人的目击案例。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使用水下照相机,在大西洋4000多米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但却不是人的足迹。1963年,美国潜艇在波多黎各东海岸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也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水底船”,时速可达280公里。据说当时美国海军有13个单位都看见了它,并分头派出了驱逐舰和潜艇进行追踪,但不到4个小时,这头“怪物”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上述种种事件不能不使人们浮想联翩:难道在蔚蓝色的大海深处有另一种人存在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底人”确实存在,它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其理由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例如喜食盐,身无毛,会游泳,海生胎记,爱吃鱼腥等等,而这些特征则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很可能形成了水中、陆上两个分支,上岸的被称为“人类”,下水的则被称为“海怪”。有人说,也许“海怪”还把人类称为“陆怪”呢!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海底人不是人类的水下分支,而很可能是栖身于水下的特异外星人,理由是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了人类。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不同意这两种观点,他们认为,神秘的“海底人”的许多特征均符合地球的生存条件,他们只能是地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来自外星的生物。于是,海底不可能有另一支人类分支的说法逐渐占了上风。是否真的有“海底人”呢?这需要科学家们去进一步证实。但如果真的有“海底人”,对人类倒是一件好事,起码我们不是孤独地生活在地球这个宇宙的孤岛上。王国废都之谜罗马帝国亡于铅中毒公元410年,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率领日耳曼蛮族大军攻占了有“永恒之城”之称的罗马城,西罗马帝国逐步走向灭亡。但这次事件,并不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真正原因。那么,西罗马帝国覆亡的真正原因何在呢?早在公元410年罗马城被攻克以前,哥特人就在沿用罗马人的风俗习惯,而在边远地区居住的罗马人,在几百年间也不断接受蛮族文化的影响,同时日耳曼民族雇佣的罗马士兵也日渐增多,他们对罗马当然不是全心尽忠的。因此,阿拉里克于公元410年攻克罗马,对罗马帝国来说并不算是致命的打击。不过,因为那是罗马帝国800年来第一次被打败,罗马人的自尊心受到的伤害很难估量,也许比破坏城市和建筑物更令他们难以承受。这个原因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为什么阿拉里克攻克罗马城,在历史上一直被看作是罗马帝国灭亡的象征,而汪达尔王盖塞里克于公元454年攻陷罗马时,烧杀抢掠的事实反而不算什么。最近掌握的证据,对解释罗马为何在公元5世纪被哥特人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克,也许有很大帮助。1969年至1976年,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展开的考古挖掘工作中,考古学家们在一座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的罗马人墓葬群里,发现了450具骸骨,多数骨头中的含铅量是正常人的80倍之多,儿童骸骨的含铅量则更高。这些人很可能死于铅中毒。一直以来,罗马人对他们的优良供水系统总是引以为傲,他们通常都是用铅管输送饮用水。罗马人用铅制成的杯子喝水,用铅锅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罗马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了如此多的铅,渐渐会变得全身无力。此外,人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后期的罗马皇帝经常鼓励夫妻生育更多的子女,这可能是出于防止人口减少的考虑。虽然并无详细的人口消长数字证实有这种现象,但即使吸收微量的铅,人类的生殖能力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所以罗马人很可能因为喝了含铅量过高的酒和水而大量致死。人口的骤减逐渐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亡。但这种看法并没有充分的依据,只是一些考古学家根据少量考古资料提出的猜测。铅中毒确实也不可能是罗马城于公元5世纪被攻陷的唯一原因。因为如果事实真是这样,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还能在西罗马灭亡后继续存在1000年呢?有一件事情同时也值得人们关注,就是东罗马帝国境内的铅矿比西罗马的铅矿少得多,所以当地居民只能使用粗糙的瓦锅和陶杯。然而,罗马帝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其中还有更多的秘密有待探寻,还有更多的谜团有待解开。庞贝古城记录了“世界末日”的瞬间?公元前10世纪,庞贝只是一个小集镇,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后来,它演变成一座繁华的城市,约有2万居民。庞贝城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4800多米长的石砌城墙,两条笔直平坦的大街将全城分成9个城区,里面小街小巷纵横相连,路面用碎石铺成。大街两旁有人行道,街道宽达10米,铺着整块的大石板;十字路口雕花石砌的水池里满是清凉的泉水。最宏伟的建筑物集中在城西南,因为那儿是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庞贝人奔放的个性和整座城市欢愉的风情,至今仍令人倾倒。然而,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却给庞贝城带来了灭顶之灾。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碎屑将整个庞贝城掩埋,最深处竟达19米——曾被誉为美丽花园的庞贝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有时间逃命,至今在遗址只发掘到2000多具尸骨。后来,考古学家将石膏浆灌进已经干枯了的尸体空壳,制成许多和真人一样形状的石膏像,再现了受难者当时绝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观光者无不唏嘘叹息。据考古学家们鉴定,至今在遗址中发掘到的2000多具尸骨,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奴隶、囚徒等,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庞贝人得以在灾难中逃生。然而,他们最终逃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此后没有创建第二个繁华的“庞贝城”?神秘的庞贝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佩特拉为何被遗弃?被穆斯林看作“禁区”的佩特拉地处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传说中它是摩西“击石出水”的地方。摩西是希伯来先知、犹太民族的立国之父、犹太教(又称“摩西教”)的创始人。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后重返迦南。传说只是想象,但佩特拉却的确有着沉重和不寻常的历史,它是中东古代城市中的一个另类。佩特拉在希腊语中意为“岩石”,隐藏在狭窄而阴森的西克峡谷中,建筑物雕筑在红色和粉红色岩壁上,最引人瞩目的特征是其色彩:在阳光照耀下,粉红、红、橘红及深红色层次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闪闪烁烁,神奇异常。但据考证,早先它既不是玫瑰红也不是类似鲑鱼的粉红色,而是灰泥粉饰,与今天看到的完全不同。它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纳巴泰人与贝督因人一样,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于此,并建立了佩特拉城,因为这儿水土肥美而又地势险要。在其全盛期,居民多达3万人,规模比早期欧洲人估计的大得多。王国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连原来的阿拉伯文化也被纳巴泰文化所替代。他们曾铸造自己的钱币,修建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蜚声于古代世界。但其后的5个多世纪,除贝督因人知道它存在于大漠与高山间,几乎无人造访过。公元1世纪,罗马人攻入佩特拉,它于是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称做阿拉伯佩特拉,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一个省。公元4世纪,它沦为拜占廷(或称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廷(或称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波及西亚和北非地区,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阿拉伯的佩特拉又成为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这座石头城在十字军东征时再次兴旺,直到12世纪后再次被遗弃。14世纪中期,地处土耳其中心地带的奥斯曼帝国强大起来,17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的穆斯林军事封建帝国。由于几个世纪以来,该帝国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各国战火不断,奥斯曼土耳其人及他们遍布中东和北非的臣民对欧洲人颇怀疑心,因此,独身途经西克峡谷的基督徒会被驱逐出境甚至杀害。1812年,一名化装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险家奇迹般地通过西克峡谷,发现了佩特拉,而6年前,他的同道、一名德国学者却因基督教身份被揭穿而惨遭杀害。20世纪,佩特拉“禁区”重新被打开,但它的几度兴废乃至最终被遗弃,始终是一个谜,因为即使它一度失去了对商道的控制权,仍然可能幸存,而它却为什么没有幸存下来呢?这一直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死城”赫库兰尼姆无独有偶,与庞贝有相似结局的,还有一座“死城”,名字叫赫库兰尼姆。关于它毁灭时的情况,考古学家做了如下猜测:公元79年8月24日早晨,那不勒斯海湾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在海滨圣地的赫库兰尼姆城,面包师塞克斯塔斯·帕特卡斯正在面包房烤制着面包和糕点,蔬菜水果贩奥拉斯·法菲热斯正往水果和蔬菜上洒水,一位雕刻师正在加工一块美玉,一个生病的孩子躺在珠宝店后面的一所房子里,一个粗壮的搬运工正在造船厂搬运一箱货物,一个14岁的小保姆正在照看仅10个月的婴儿……整个城市的居民处在宁静欢快的气氛之中。中午,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感到大地在震颤,并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雷声,抬头望去,只见东面4公里远的维苏威火山口冲出一股蘑菇状的烟柱,霎时间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滚烫的岩浆以每小时10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地涌向这座城市,其温度估计高达399℃。惊恐万状的居民争先恐后涌向海滩,沿海滨或乘船逃命。19个小时以后,当维苏威火山平静下来时,赫库兰尼姆城已经被掩埋在厚达20米至30米的黑色岩浆下面。几个世纪过去了,赫库兰尼姆城与11公里外的庞贝城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读祖先留下的手稿时,才知道维苏威火山附近有两座被埋葬的城市。1709年,工人们在“死城”挖井时,发现了古时剧场的舞台,进一步挖掘后,发现了众多的大理石构件。赫库兰尼姆就这样很偶然地被发现了。当时,意大利正被奥地利军队占领。奥地利一亲王闻讯后下令士兵开挖隧道,以便攫取漂亮的大理石去建造他正在动工兴建的别墅。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挖掘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座完整无缺的古城。1738年,意大利皇家图书馆馆长、人文学家唐·马塞罗·凡努提侯爵开始在赫库兰尼姆城发掘。他采取井巷式的发掘方法,清理出土了3个穿长袍的罗马人的大理石雕像、一些彩色圆柱和一匹青铜马的躯干。同年12月11日,又找到一方铭文,从而了解到有个名叫鲁幅斯的人曾出资兴建“海格立斯剧场”。据此,专家们断定,这里就是失踪千年的罗马古城赫库兰尼姆。1763年,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庞贝城,因为那里出土了刻有“庞贝市公所”铭文的石碑,从而掀起了一股发掘庞贝城的热潮。直到1927年,意大利政府才决定对赫库兰尼姆城进行分阶段的发掘,赫库兰尼姆城的原貌逐步得以显现出来。赫库兰尼姆城,又名海格力斯,以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海格力斯之名命名,在历史上,它曾被意大利几个不同的民族相继统治过。公元前89年,它同庞贝城一起被罗马人占领,成为古罗马的一个属地。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前,其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人口达5000人。初步发掘出来的赫库兰尼姆城保存较为完整,主要是因为火山熔岩对它起了一种保护作用。火山熔岩虽然使木料碳化,却没有毁掉木头,因此,许多门窗在原来的位置上仍可随意启闭,青铜汲水机依旧可以运转自如。在一个小吃店的柜台上还摆放着胡桃;修理店里,一个铜烛台和一尊酒神铜像仍放在原处等待修理;面包房里,烤面包的铜盘仍旧留在烤箱里;离那儿不远处,两头小毛驴的骨架永世套在磨套上;玉雕店里,一个病孩躺在一张精美的木板床上,桌上放着为他做的一条鸡大腿……有一间屋子的墙上潦草地写着送酒的次数和日期;另一间屋中的墙上列着一些简单的单词;还有一间房子的墙上画着一幅角斗士与鹿角斗的素描;在通向一所房子的斜坡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帕吐姆那斯爱艾菲安达。”但是,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却“失踪”了。在最初250年的挖掘中只找到9具遗骸,所以人们一度认为居民大多数逃走了。今天的那不勒斯城市,仍保留有“赫库兰尼姆居民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80年,工人们在安装地下水泵时,发现两具躺在古海滩上的遗骸。一具是矮胖的男性,考古学家们发现他的身边有只打翻了的船,故称他为“舵手”,另一具是女性,她被认为是位“美女”。1982年,考古学家们大面积清理海滩,出乎意料地发现了13具遗骸,昔日的辉煌只剩下一片断石残垣。在那不勒斯的阳光下,古城宁静地躺着,而身边的遗骸,其中一具身上佩有军用剑和鞘,说明他生前是个士兵。同一年,挖掘机在一个拱门下,发现6个成年人、4个儿童和1个怀抱婴儿的小保姆,他们的遗骨挤作一团;在另一个拱门下,一排排地躺着48具尸骨;而在第三处拱门下,19具尸骨和一匹马的尸骸堵在里面。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吉塞普·玛吉博士回忆着:“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同一年,吉赛普·玛吉博士还对海岸边的10间小屋进行清理,又发现了大量遗骸。赫库兰尼姆城前后共出土了近200具遗骸,为防止这些遗骸迅速腐烂,史密森大学物理考古学家萨拉·比西尔将他们浸入一种防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随后,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解到古罗马男子一般身高170米,女子1.55米,虽然其中几具骸骨有患关节炎、贫血症等迹象,但总的说来,大部分人营养充足、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赫库兰尼姆虽与庞贝几乎同时覆灭,但两座死城的状况存在着很大区别。美国《全国地理》杂志1984年5月号发表的里克·戈尔的文章指出: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灼热的岩浆袭击庞贝城之前,已有3股岩浆滚下维苏威火山,而赫库兰尼姆正好处在岩浆滚落的路上,很快便成为泥流热海中的孤岛,随后岩浆迅猛上涨,将其覆没,所以它比庞贝城早覆没7个小时。受维苏威火山上流下的丰富地下水浸润而保持潮湿的泥土将赫库兰尼姆密封起来,这就使它比火山灰和浮岩覆盖下的庞贝城保存得要好得多。许多日常生活中容易腐烂的东西,由于保持了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又受不到空气的影响,尽管曾经被炽热的岩浆炙烧过,但仍保存完好,发掘出来时几乎与掩埋时没有什么两样。如今,庞贝城已有五分之三重见天日,而赫库兰尼姆城由于掩埋较深、岩层坚厚,又处于现代城市之下,离完工之日还遥遥无期。虽然已经发掘出赫库兰尼姆城的4个行政区,以及石头街、古罗马广场、长方形大会堂和竞技场的一半,但更多的遗迹、遗物仍深埋在地下,甚至连赫库兰尼姆城的实际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来进行评估,因此它被称为“考古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未完成的工程”。神秘的特洛伊古城特洛伊古城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希沙立克山丘下,紧临碧波万顷的达达尼尔海峡,隔海与巴尔干半岛相望。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荷马史诗》中虚构的一座城市。直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考古学鼻祖海因里希·谢里曼的卓越考古发现,才使这座荒丘下的古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谢里曼()出生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个贫穷的新教牧师。在谢里曼7岁那年,其父买了一本叶勒尔写的《世界历史》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他,这本书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据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蒙之子帕里斯趁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短暂不在的机会,拐走了他的娇妻海伦。“人间王”阿伽门农决定为弟弟墨涅拉俄斯以及家族受到的侮辱复仇,遂从希腊各地召集阿卡亚人(即希腊人)组成联军,渡海到小亚细亚,征伐特洛伊,将它围攻10年才攻陷。在特洛伊沦陷前的20天里,希腊元帅阿伽门农强夺了主将阿喀琉斯的妙龄女奴布丽赛丝,两人遂结怨生仇,阿喀琉斯拒绝参加战斗,特洛伊人频频获胜。阿伽门农非常着急,派人向阿喀琉斯讲和,请求他出战,但遭到拒绝。后来,特洛伊人将希腊人逼到海边时,阿喀琉斯情急之下,准许他的部将帕特洛克纳斯借用他的甲胄出战,然而智勇双全的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不但杀死了帕特洛克纳斯,还剥去了他穿戴的甲胄。这一下,惹怒了勇士阿喀琉斯,他披上煅冶神赫伐托斯为他打制的光彩夺目的新甲胄,重返战场。他在特洛伊城墙下杀死了赫克托尔,把他的尸体拖在战车后,每日清晨,他驾驭着战车,拖着赫克托尔的尸体,围绕着焚烧帕特洛克纳斯遗体的火葬堆转圈子。年迈的普里阿蒙国王深夜来到阿喀琉斯的营帐请求赎回他爱子的尸体,阿喀琉斯为之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休战12天。此后,战争陷入相持状态。最终希腊人奥德修斯设下“木马计”,让希腊士兵烧毁营帐,佯装坐船撤退回国,特洛伊人不辨虚实,信以为真,打开城门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拖回城中。就在特洛伊人庆贺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里的希腊士兵趁着夜幕掩护杀死了特洛伊城的守门人,打开城门,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蜂拥而入,攻下特洛伊城。书中有一幅特洛伊城被焚烧时火光冲天的插图唤起了谢里曼的好奇心,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境贫寒,谢里曼14岁那年,不得不辍学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一次,一位磨坊主酒后闯入杂货店背诵《荷马史诗》,再次给谢里曼极大触动,尽管他对希腊语一窍不通,但是荷马与特洛伊城仍使他着迷。他对特洛伊城的存在深信不疑,并发誓有朝一日要去发掘特洛伊城,挖出埋在地下的普里阿蒙国王的宝藏和美女海伦的嫁妆。1870年,已积攒了大笔财富的他带着18岁的雅典妻子索菲娅来到濒临爱琴海的土耳其西北部沿海地带,开始了一生中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寻找特洛伊城的工作。1871年9月,谢里曼召集了80名民工(不久增至150名),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发掘工作。由于当时尚无科学的考古发掘经验可资借鉴,又无公认的科学发掘技术,所以谢里曼在遇到年代较晚的建筑物遗址时,不像现代的考古发掘者,给予绘图、照相、记录、测量,而是立即把它毁掉。他让民工不断地往下挖掘,他认为他所寻找的“特洛伊”一定埋得很深。然而,民工们挖出成片的城址废墟,一层叠一层,令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究竟哪一座是《荷马史诗》中描述的特洛伊呢?外界的冷嘲热讽,遗址的单调重复,使谢里曼有点心灰意冷。就在日,谢里曼准备结束整个特洛伊古城的发掘工作前的一天早晨,疲惫不堪的他像往常一样在雇工陪同下来到工地上,他猛然发现,在古城墙根下埋藏着一个青铜器。于是他不动声色,让妻子索菲娅借口他过生日,给民工放假一天,工钱照发。在确信所有的民工都已离开工地后,他悄悄地挖掘起来。他从坚硬的泥土里刨挖出一件又一件的金银器,计有2顶金冕,6只金镯,1个金杯,1个重601克的高脚金杯,1个高脚琥珀金杯,1件内装有60只金耳环、8700只小金环的大型银制器皿,还有穿孔的棱镜、金扣子、穿孔小金条和其他一些小件饰物,以及银质、铜质花瓶和青铜武器等。这些器物中以两顶金冕最为精美华丽,大的那顶金冕有一串精致的项链可以围绕在戴冕者头上,并从上悬垂下74根短的、16根长的链子;短链子的流苏垂在佩戴者的额前,长链子的末端有一个小的特洛伊崇拜物像,一直悬垂到佩戴者的双肩上,戴冕者的脸庞刚好完全嵌在金冕之中。这顶金冕共用了16353块金片。小的那顶金冕类似前者,但侧边链子较短,显然只打算遮盖两鬓。面对这些金光灿灿的珍宝,谢里曼相信,他已发现了国王普里阿蒙的宝藏。他内心狂喜,将金冕戴在年仅20岁的妻子索菲娅的头上,仿佛看见了一千多年前戴着金冠的海伦再现人间!事实上,谢里曼发掘出来的这层遗址并不是特洛伊城故址,而是比它更早的古城遗址;戴在索菲娅头上的金冕也不是海伦的金冠,而是一个生活在2200年前的另一位王后的金冠。谢里曼早已挖过了头,特洛伊战争时的城址应该在这一层的三层之上,连他本人后来也承认这一点。谢里曼在希沙立克山丘共进行了4期发掘,即1871年至1873年;1879年;1882年至1883年;1889年至1890年逝世时为止。其间他先后于1874年至1876年发掘了迈锡尼和伊塔卡,1884年至1885年发掘了梯林斯宫殿。继谢里曼之后,德国考古学家德普费尔德和美国考古学家布利根对特洛伊遗址又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将特洛伊遗址自下而上分成9层:第1层(公元前3300—前2500年),发掘出一座石筑小城堡,有城墙和城门,出现了铜器、磨光黑陶和灰陶。第2层(公元前2500—前2200年),城市开始繁荣,筑有坚固的城堡,直径达120多米,有城墙、城门,城内有居住址和铺砌的道路,谢里曼发现的所谓“普里阿蒙宝藏”就是在该层出土的。第3、4、5层(公元前2200—前1800年),城市范围较大,但其发展规模和水平都不高。第6层(公元前1800—前1275年),特洛伊城发展到历史上最大的规模,城墙更为坚固,总长达540米,至少有6座城门。故址平面呈长方形,布局井然有序,城内发现有火葬墓,葬具为骨灰瓮。德普费尔德认为它属于特洛伊战争时期。第7层(公元前1275—前1100年)可分为A、B两阶段,A属于特洛伊战争时期,是与第6层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人创造的。布利根认为特洛伊在被希腊军队围困10年之后,因中木马计而陷落,即是在这一时期。B属于后期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第8层属于希腊化时代文化堆积。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土耳其,占领特洛伊。第9层属于罗马时代文化堆积。公元前168年罗马灭掉马其顿,特洛伊随之落入罗马人控制之下。今天,史学界普遍认为确实存在过特洛伊城。这座城市始建于公元前16世纪,坐落在土耳其西北部的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地处欧亚大陆交通要冲。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发展到鼎盛时期,普里阿蒙国王拥有无数的珍宝,令周围的邻邦垂涎欲滴。当时,希腊各城邦逐步发展壮大,图谋向外扩张,富庶的特洛伊就成为掠夺的目标。公元前12世纪,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进攻特洛伊,围困10年方才攻下。《荷马史诗》描述的就是这次战争的故事。特洛伊陷落后,遭到洗劫和焚毁。此后,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名城特洛伊被掩埋在荒丘之下。然而,又有考古学家提出疑问:特洛伊城果真是毁于一场战争吗?甚至还有人认为,特洛伊城根本就不存在!谁是谁非,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吴哥窟为何成为“无人城”?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墨奥特来到法国领地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的高棉,寻找珍奇蝴蝶的标本。在深入高棉内地后,他雇请4名当地土著充当随从,进入了一大片阴暗深沉的丛林区,当时他心中挂念的只是能捕获一只稀世罕见的蝴蝶品种,让世人惊奇。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座隐藏在丛林中的古城竟被他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古城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吴哥城,古名禄兀。吴哥城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堪称一座雄伟庄严的城市,其中宝塔林立,周围更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好像一条“护城河”,守卫着吴哥城。建筑物上刻有许多仙女、大象及其他浮雕,尤以172个人的“首级像”显得壮观雄伟。在这座古城中有寺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廊,说明当年在此兴建都市的民族必定是个文化颇为发达,并有高超建筑技术的民族。墨奥特虽然想揭开古城的秘密,但却因染患热带病过世了。此后,许多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对此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原来在公元12世纪,吉蔑人在丛林中兴建了吴哥城,该城于13世纪达到盛世。1296年,一位中国商务使节兼旅行家周达观曾到过这个吉蔑首都,把这个隐藏在丛林中的帝国做了些微的介绍。在吴哥城门口,除了狗和罪犯之外,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由兵士驻守的城门。那些王宫贵人们,居住的是用瓦覆盖的圆形房屋,且都是面向旭日初升的东方,而奴仆则在楼下忙于工作。巴容神殿,有20多座小塔和一座由几百间石屋围绕着的黄金宝塔,神殿的东边则由两头金色的狮子守卫着金桥,处处都显出吉蔑帝国雄厚的财力。国王更是尊贵,他穿着富丽堂皇的绸缎华服,头上时而戴着金冠,时而戴着以茉莉花及其他花朵编成的花冠。身上的佩戴更是举世名珍,珍珠、手镯、踝环、宝石、金戒指……当其他大使或百姓想见国王时,便于国王每日两次坐朝时,席地坐着等待。在音乐声中,一辆金色的车子载来国王,此时螺声大响,臣僚官属须合掌叩头,等到国王在传国之宝——“一头狮子皮”上坐定,螺声停止,众人才敢抬头瞻望国君之威仪,并将诸事奉告……以上之细节可由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里窥视全貌。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得知吉蔑帝国不但有富庶的国力,而且是个有秩序、有法律的国家,人口达到200万。然而1431年,暹罗人以7个月的时间,攻陷吴哥城,搜刮大批战利品而去。第二年他们再度光临吴哥城,却发现这里变成了一座空旷的“无人城”,不但没有半个人影,连牲畜也不见踪影,究竟这些人到哪里去了?传说纷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场可怕的传染病侵袭吴哥城,大部分居民都相继死亡,侥幸生存者将死者焚毁以避免流行,然后怀着哀伤的心情,远走他乡;又有人认为国内发生过一场大规模内乱,国民互相残杀,所有的人都被杀戮一空。然而迄今却没有一具尸体被发现!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一说是暹罗大军攻占吴哥城之后,将所有的居民强行带到某地去做奴隶了,然而难道稚子、病弱者、老迈的人也能充当奴隶?“空中花园”到底是何人所建爱情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让唐明皇千里飞骑送荔枝,也可以让印度皇帝修成泰姬陵。另一个更加伟大的奇迹——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也是爱情的产物。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申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申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害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申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了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让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就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但是,现在对于“空中花园”为尼布申尼撒二世所建的说法,不少人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空中花园”更可能是在尼尼微而不在巴比伦;它的建造者也不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申尼撒二世,倒有可能是早他100年的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为什么有如此说法呢?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在书中对巴比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神庙建筑以及房屋、街道、商贸甚至连浮雕、装饰等多处细节都做过仔细描述,并且盛赞巴比伦的“美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可是书中他却单单不提“空中花园”,这是一个疑点。同样也是罗马史学家的色诺芬在其著作中赞美了巴比伦城墙的雄伟壮观,但对“空中花园”却也是只字不提。难道是根本没有存在过这样一个建筑?而且,人们至今没有找到有关尼布申尼撒二世建造“空中花园”的记载,不过在有关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的许多文献记载中却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在尼尼微城中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并引城外的河水到城中浇灌花木。而辛那赫瑞布的后代也常常提及,他们常在尼尼微的这个人造山形花园中以捕杀从笼子里放到园中的狮子和野驴为乐。尼布申尼撒二世死后23年,波斯人出兵占据新巴比伦城,他们还改变了幼发拉底河道,使河道远离了巴比伦城。按理说,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花木肯定会因为缺水而枯萎,在百年之后不可能还会保持郁郁葱葱。可是在尼尼微的浮雕却表明,亚述人不仅采用“水泵”抽水浇灌人造花园,还用水槽将山泉引入园中。所以即使无人灌溉,花园依然可以苍翠如初。虽然有这两种说法,使人们对“空中花园”究竟在巴比伦还是在尼尼微无法断定,但比较古老的记载说到的“空中花园”在巴比伦这种说法应该更具可信度,只不过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实而已。太阳贞女之城马丘比丘印加、玛雅、阿兹特克并称为美洲三大文明,而印加文明是最成熟的。印加的国教是太阳神崇拜,主神是太阳神因蒂。印加人的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以日月盈亏规律来安排宗教活动,是印加人的首创。秘鲁的印加马丘比丘圣城遗迹就是南美洲最具神秘色彩的古迹之一。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把教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