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个月起止时间怎么算加一次菜!请对止图吐槽

食堂奇葩菜频现遭吐槽(图)_网易新闻
食堂奇葩菜频现遭吐槽(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桃子烧豆腐、南瓜炒猪肝、生菜炒青菜……食堂里的奇葩菜常常让学生和上班族吐槽不已,却让不少大厨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背后自有一番合理。饭菜烹饪是否奇葩,究竟如何判定,记者采访烹饪专家介绍奇葩菜背后的故事。
  “奇葩”菜单1 桃子烧豆腐厨师:“见惯不怪”,很多水果都可入菜,创意还有营养
  据《扬子晚报》报道,时令水果被当做菜肴来制作,在很多人眼里是奇葩的一种表现,前段时间一道“荔枝塞肉”甚至被很多网友吐槽为“黑暗料理”,新鲜荔枝剥壳去核,中间塞上剁碎的肉馅加以烹调,这样的搭配让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主持人蔡康永都调侃道:“荔枝到底是哪方派来的间谍?真的很坚强。”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的搭配在食堂菜中并不少见。“夏天不是桃子上市吗,我们单位前段时间有一道‘桃子烧豆腐’你说是不是够古怪,刚开始还以为是萝卜,吃了半天才发现竟然是甜的。”南京市上班族小吴告诉记者,自己是北方人,对于这样半咸不甜的搭配很难接受。除此之外,什么“香瓜炒里脊”“草莓咕篕肉”“菠萝烧排骨”等等都曾经被人称为奇葩菜。
  但是对于类似的搭配,记者采访了几位厨师,却表示“见惯不怪”。某机关食堂的张师傅告诉记者,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盛产水果的地方,差不多所有的当季水果都可以入菜。“我过去在广东学过厨,很多水果都是可以入菜的,不但不奇葩,还有创意的成分在里面。”他告诉记者,在西餐中水果入菜尤为常见,这样的做法还特别适合夏天,兼具水果的爽脆和菜肴的鲜美,可消暑,可去腻,且清淡可口。据介绍,比较常见的水果菜还有:雪梨炒花枝片、菠萝炒鱼片、火龙果炒鳝球、苹果咖喱鸡等等。
  “奇葩”菜单2 土豆大团圆厨师:土豆洋葱这类百搭菜便宜还容易存放,所以用得多
  “昨天去食堂吃饭,土豆片、土豆丝、土豆泥竟然在一天同时出现在公司午餐的餐盘里,厨师大叔,您老是想让它们一家团圆吗?”一位南京市江宁的IT男向记者抱怨说,自己最讨厌吃土豆,但是土豆确是食堂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菜。
  无独有偶,在新街口一家办事处上班的刘小姐告诉记者,有一天,自己在食堂打的饭是包菜炒肉、手撕包菜和包菜汤。
  “一段时间,看看食堂菜谱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菜,就知道菜场里哪一种菜最便宜。”刘小姐总结到,那些经常出现在食堂伙食里的菜往往价格比较便宜。
  “就找不到一道没有胡萝卜的菜,还有洋葱,什么菜都要加一点。”在南京一家IT公司上班的顾先生告诉记者,类似的菜肴在食堂里比比皆是,这一段时间最便宜的蔬菜是什么——— 土豆。
  “蔬菜越来越贵,食堂的经营成本增加,但是要是提价的话压力比较大,所以尽量选择大路货的食材,像土豆、洋葱这样的菜一次可以采购很多,也不容易坏,价格又便宜,多用一点可以降低成本,除此之外,这样大路货的蔬菜接纳度比较高,一般人不会有太大的异议。”吴师傅是一家公司食堂的厨师,他向记者透露这类百搭菜出现的原因。
  “奇葩”菜单3 青菜炒生菜厨师:混搭背后是再利用
  “前两天在食堂吃饭,打了个青菜,一看,还是混搭的,里面不仅有青菜,还有生菜。”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家烧菜几十年,还真没这样搭配过,搞不懂食堂师傅这样的搭配究竟有什么意义。
  “打了南瓜,吃着吃着,发现怎么这么硬,以为是南瓜皮没有去,仔细一看,里面居然是猪肝,这是什么狗血搭配啊!”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刘先生几天前发微博抱怨单位食堂的菜肴搭配,顿时引来不少同事的共鸣。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单位食堂做菜特别喜欢用油条,什么白菜油条、丝瓜油条,就忍了,有一次居然整了一个什么糖醋里脊,后来一吃,哪里是什么里脊肉啊,就是糖醋油条。”对于食堂的万能油条菜,南京市民王小姐表示很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食堂师傅会如此钟爱油条。
  对于这些奇葩菜,一家单位食堂的厨师李师傅向记者透露说,其实食堂菜的搭配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的时候,刚巧就这两种食材了,索性搭配在一起。而油条这样的菜就更不奇怪了,我们一般早饭单卖油条,中午把没卖出去的油条做煎饼果子卖,晚上把仍然没卖出去的油条炒白菜卖。还有曾经出现的辣椒炒月饼,肯定就是因为之前做的月饼没有卖完,所以才这样混搭的。” 柳扬 漫画/赵长安
  上海市网友:还有辣椒炒月饼,这叫混搭?
  广东省中山市网友:我们食堂的招牌菜是白萝卜炒胡萝卜、各种白菜大集合,完了不忘每道菜里放洋葱!还有个更经典的,老南瓜炒田螺。
  天津市网友:节约又有创意,有什么不好?水果入菜在两广一带都属正常,有的还是名菜。别老吐槽,毕竟饭堂不是为个人开的。
  山东省济南市网友:都是剩下的东西,重新混搭又赚钱了。
  北京市网友:本帮菜里咕篕肉里就是放的菠萝、苹果或者梨什么的,水果用来炒菜很正常啊。
本文来源:山西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吐槽贴【lol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841,627贴子:
我在这里想说下国服的情况!我在国服电一,网一,网二,网四,网五,网七,男爵领域,峡谷之巅都打过很多了,从s1到现在玩了至少一万把了吧!排位更是从青铜三到王者都打过。国服之所以这么菜,就是因为大区太多了,导致段位与真实段位差距很大,我曾经在韩服打过几把,发现在韩服白银的人操作完全可以达到电一白金的水平,开创的打法更是领先国服近一个月,比如那时我打韩服第一次见肉艾克,而国服乃至比赛都在那一个月后才开始流行。这一切就是因为国服人不集中,水平差距过大而且有很多人有莫名的优越感!没有,不用脑子玩游戏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我遇见过很多人都是感觉自己很强,实际上菜如青铜的
有很多自己的失误还怪队友的
曾经遇见过最奇葩的一次是我们班二级的狮子狗去反对面的f4,我,对面发条,压我的线,狮子发信号让我帮他入侵,我给他发撤退信号他还不听,结果被对面两个人杀死在野区,最后骂我不支援,于是我跟他挂机对喷,这就是网一钻五局
绝大部分国服玩家都从来不用脑子玩游戏,只会一味的怪队友,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也会经常怪队友太坑,但其实我跟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也很菜,甚至很多时候还不如路人
好吧,八分钟惨案
我只想总结一句,国服就是垃圾生产地,只针对男性说,脑子有问题就别打排位,菜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菜
没人看吗?
这么写实竟然没人回复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大家都菜得沉默了吗?
国服的垃圾们没人敢说话了啊
大哥你只敢在这大半夜发这种贴了吧,还垃圾们不敢说话了吧,你这不是找喷吗?
网一菜的和屎一样,还个个和大爷似的,生怕吃亏,现实就欠揍他
不过你语言太过偏激了,把国服的人说成这样。想想你刚开始30之前,你追求的是什么?那是快乐,而现在呢?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一个月没上号,已经菜成一头猪【背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05,410贴子:
一个月没上号,已经菜成一头猪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还好我机智的屏蔽了队友……只能看到他们玩玩着停下不动了……应该不是吐槽我1-6
哈哈哈,菜猪?
玩个波比辅助,为毛E又短又粗……看来我得向管泽元大师请教一下版本改动
虽然你屏蔽了队友,但你并不能屏蔽地图上一个个的问号
这是猪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你玩的是亚索吧 我是你队友也喷你
我也是一个月没玩。然后上去选了个没斧头的德莱文把对面白金1的女警砍成了傻逼。
定位到白银1了!这赛季有希望俯冲王者五啊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半年没玩了 选不到打野就索拉卡
日你吗玩个AD被个上分婊喷了,更可怕的是连着排到两把
现在只玩大乱斗了,而且可能一个月也就玩个三五把
我这两年就没好好玩过。。
你一个月还好,我三个月没打,前天想着去打打黄金试试手后面的我不想说了
玩的少了会变菜,玩的多了也会变菜,这游戏有毒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佳佳头条网版权所有 | 稿件删除,请发送邮件到: 处理!昨天中午切了个毫不起眼的小青椒,于是双手辣到一整个下午生活无法自理。期间还很傻很天真地分别摸过眼睛和鼻子 - -&br&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还是辣。感觉根本不可能睡着了于是在网上狂搜解决方法。然后我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然后一瞬间恶向胆边生。。。&br&&br&为了帮助更多的辣手人士,让我们用相对科学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br&如有转载请联系我。&br&&br&&br&----------------------------我就是传说中的分割线---------------------------------&br&&br&&b&1. 实验材料:&/b&&b&本人爪子一只。&/b&&br&(献丑。拍的时候双手疼到颤抖所以成相模糊,不要在意这些细节)&br&&img src=&/860e65b214e6befbf83fdc3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60e65b214e6befbf83fdc3e_r.jpg&&&br&&br&&b&2. 实验试剂:白酒(酒精度50%),白醋,牙膏,红花油,热水。&/b&&br&(以上是网传最为有效的一批试剂,食用油本来也在备选之列。但因为本人家中的食用油太大只,凭一己之力完全无法有效涂在手上,且只长了5根手指不够用,遂作罢。)&br&&img src=&/5433fdba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433fdba0_r.jpg&&&br&&br&&b&3. 实验方法:&/b&&br&&b&(1)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上分别涂以4种试剂(量充足,尽量达到浸泡效果),充分揉搓至吸收。&/b&&br&&b&(2)静候5-10min后,冷水冲洗(尽量避开小指),对比辣度是否有所减轻。&/b&&br&&b&(3)以热水充分揉搓浸洗小指,取出,对比辣度是否有所减轻。&/b&&br&(酒精和白酒挥发很快,所以图片上基本已经看不出来了。亮晶晶的一层是牙膏,红润润的一层当然就是红花油啦。)&br&&img src=&/b675c1c7d12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675c1c7d123_r.jpg&&P.S. 揉搓完之后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于是在房间里非常无聊地一边甩着手一边走来走去。那种感觉十分神奇,终于明白为什么大爷和阿婆们晨练的时候就喜欢重复这个动作。。。。。。&br&&br&&br&&b&4. 实验结果:&/b&&br&&b&(1)涂上试剂后,4个手指的灼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牙膏组的灼痛感消失最快,其次为红花油组。&/b&&br&&b&(2)经过水洗后,4个手指的灼痛均得到片刻缓解,但随即又会恢复。&/b&&br&&b&(3)热水组几乎没有任何灼痛减轻的迹象。且在洗浴热水阶段,灼痛感严重加剧。&/b&&br&&b&(4)从灼痛感的恢复时长来看,牙膏组>红花油组>白醋组≥白酒组≥对照组。&/b&&br&&b&(5)从灼痛减轻程度来看,红花油组>牙膏组≥白酒组≥白醋组>对照组。&/b&&br&&br&此外,本人属敏感体质,水洗后手部出现部分红斑,并有痒感。主要集中在白醋组与红花油组。好在持续时间不长,且之前无白醋或红花油的过敏史。&br&(光线不好看个意思吧)&br&&img src=&/f2b9b14a4d856aab8af7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2b9b14a4d856aab8af7ee_r.jpg&&&img src=&/a62f4da07ce3c45c0113e89fae208a6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62f4da07ce3c45c0113e89fae208a65_r.jpg&&&br&&br&&b&5. 分析讨论:&/b&&br&&br&可能有同学说:咦,这和我之前实践的结果不一样啊。我觉得用白醋/热水/牙膏挺有效的呀。&br&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br&&br&&b&我们知道,辣椒当中的重要成分是辣椒素(&/b&Capsaicin),一般来说,辣椒素含量越多,辣味越重。这货具有以下特点:&br&&b&(1)生物碱的一种。&/b&&br&&b&(2)疏水亲脂。&/b&&br&&b&(3)可溶于纯酒精。&/b&&br&&b&(4)沸点210-220°C,280-340°C分解。&/b&&br&&b&(5)常温下和弱酸/弱碱 (pH=4-9)介质下稳定。&/b&&br&&b&(6)&/b&&b&由它产生的「辣」并非一种味觉,而是一种带有烧灼感的刺痛。&/b&&b&(这也是为什么皮肤也可以被「辣」到——只要有神经的地方,能感觉到痛,就能感觉到「辣」。)&/b&&br&&b&(7)&/b&&b&可影响血管中的酶物质,促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b&&br&&b&(8)&/b&&b&可影响神经系统上的离子通道,向大脑发出调节体温的指令——出汗。&/b&&br&&br&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否真的有对症下药的作用:)&br&&br&&br&&b&【白酒,酒精类】&/b&&br&酒精洗手去辣,貌似是出于「辣椒素易溶于酒精」的说法来的。&br&&b&但是拜托,它是溶于纯酒精,难溶于水的啊。。。家用的白酒料酒什么的,完全不到这个级别;纯酒精的话,挥发太快又是硬伤,对皮肤也有很大刺激性。&/b&&br&(补充:评论区有同学反馈,用高浓度酒精感觉有效;但是因为酒精本身带来的凉爽感还是对辣椒素起到溶解作用,尚不能确定。)&br&——所以,使用普通酒精类制品效果会很有限。&br&&br&&b&【白醋,醋酸类】&/b&&br&白醋的理由,则是出于「生物碱属于碱性,可被酸中和」。&br&但是,比起白酒的酒精含量,食醋中的醋酸(乙酸)含量其实更加有限。据说一般在3%-5%。当然辣椒里含有的辣椒素也很有限,但这两者能不能充分结合,我总觉得很悬。&br&而且像我这种敏感性皮肤,充分接触食醋之后好像还会过敏。。。&br&——所以效果估计也很有限,还是谨慎观望吧。&br&&br&&b&【牙膏】&/b&&br&牙膏的上榜,除了其中可能含有清凉剂,能起到冷敷效果之外,我真心想不到别的有效理由了。&br&其他的,比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甚至少许消炎成分,看起来可能对「洗干净」有所帮助,但辣椒素不溶于水,是不会听这一套的啊。&br&所以一敷上手,确实就感觉灼痛减轻了;但把牙膏洗掉,就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了。&br&——属于治标不治本的类型。&br&&br&&b&【红花油,油类】&/b&&br&老实说,我的5个手指里还真就红花油组比较有效果。&br&&b&辣椒素具有脂溶性,&/b&所以才有「辣椒油」这样的调味料。包括在吃到很辣的东西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喝香油(包括牛奶,也是因为其中含有的脂类)。红花油的主要成分也都是油脂类物质,能够溶解辣椒素,这才是比较靠谱的(跟药性什么的没关系)。同理,各种油类应该都有类似功能。&br&我怀疑如果换成食用油我就不会过敏了,毕竟红花油属于药品,也会对皮肤产生刺激。&br&——所以个人比较支持用油类啦~&br&&br&&b&【热水】&/b&&br&虽然这是热心的小伙伴告诉我的方法,但我真心觉得这个方法。。很没道理。(有一瞬间我怀疑他在玩我)&br&&b&辣椒素不溶于水,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高温环境加速血液循环,毛孔扩张,只会让手感觉更加灼痛。&/b&那么,热水有用的唯一解释,只能是这种对比效应了:接触热水后更加强烈的刺激,使得离开热水后的灼痛就显得容易忍受一些。但这不是没事找事么。。。&br&&br&还有说用火烤的,同理因为「高温能使辣椒素挥发或分解」。&br&拜托。。&b&无论分解还是挥发,辣椒素需要的温度都远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好吗&/b&,烧菜时那么高的温度都不能把辣味去掉,指望靠热水和烤火来去除辣味实在是太天真了啊。。。。。。&br&——简直了。&br&&br&&b&【食盐,白糖】&/b&&br&这两位好像也有人用,但以我一己之力真的不知道它们是怎么上榜的。。。难道是去角质- -?&br&&br&&b&【肥皂】&/b&&br&不溶于水,pH4-9环境下稳定。所以普通肥皂估计也没有用。。。&br&其实后来我的手也有充分接触肥皂——嗯,就是倩碧三部曲里那个小肥皂,传说中pH=9-10。洗完脸是干净了,手还不是没效果。。。&br&&br&&b&【冷水】&/b&&br&其实我想大家用的最多的还是冷水吧。&br&&b&辣椒素不溶于水,但辣椒素带来的烧灼、刺痛,通过冷敷确实可以有效缓解。所以这也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提案——可以减轻痛苦,但无法解决根源。&/b&&br&&br&所以被辣到真的是很麻烦。。。至于什么戴手套之类的,诶,事情已经发生了,只有下一次注意了。。。&br&P.S. &b&辣椒素脂溶性,所以时间一长,也会透过小分子结构的乳胶手套。&/b&感谢 &a data-hash=&e0dca3f61fda4dc5a779& href=&///people/e0dca3f61fda4dc5a77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e0dca3f61fda4dc5a779& data-hovercard=&p$b$e0dca3f61fda4dc5a779&&@路旭&/a& 同学以亲身经历提醒^_^&br&&br&&br&&b&综上,辣手的根源是辣椒素;辣椒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所以可以考虑用油类去除;家用的食醋和酒精类饮品,有效成分有限,难以起到去除作用;冷水与牙膏等,可以缓解灼痛,但不能去除;热水与高温会加重灼烧刺痛感,且对去除辣椒素没有帮助,谨慎使用。&/b&&br&(这样看来,本爪子的实验结果还是比较合理的。)&br&&br&最后,度娘百科这回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br&&blockquote&&b&这些手法的有效性仍为可疑,因为即使不做任何的处理,灼热感仍会慢慢的消失掉。&/b&&/blockquote&&br&——倒不是说偏方就怎么错了。毕竟心理作用也很重要。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是「感觉没那么疼」而已,所以只要能让你主观上觉得疼痛减轻,我觉得都OK。。。&br&&br&&br&&b&6. 参考文献:&/b&&br&辣椒素-wiki中文&br&&a href=&///?target=http%3A///view/1477641.htm%3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辣椒素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ww.basechem.org/chemical/63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辣椒素|capsaicin standard|404-86-4|参数,分子结构式,图谱信息&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史军《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宇宙》&br&&br&&br&【补充说明】&br&1. 很抱歉加入图片水印干扰大家阅读。但实在是被各大营销号盗用得怕了,何况这次还是这么私人的图片。&br&2. 个人体质与对刺痛的感知可能存在区别,所以实践内容仅供参考。&br&3. &b&过敏性皮肤的同学请谨慎使用各种试剂。在多重刺激下可能导致皮肤过敏。&/b&&br&4. 不想作死的同学请谨慎重复本实验中的拍照过程。手机长期开着拍摄模式,会严重发烫,抓在手上简直辣到神魂颠倒。本人右手因为一直握持发烫的手机,直到现在大拇指仍有灼痛感。看来是真伤到了。。。&br&5. 本人化学水平有限。文中若存在不周之处见谅。请勿人身攻击,欢迎高手指正。
昨天中午切了个毫不起眼的小青椒,于是双手辣到一整个下午生活无法自理。期间还很傻很天真地分别摸过眼睛和鼻子 - - 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还是辣。感觉根本不可能睡着了于是在网上狂搜解决方法。然后我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然后一瞬间恶向胆边生。。。 为了帮助…
来来来,&br&那个说吃蘑菇中毒的不上知乎这是嘲讽云南人民吗?&br&你站出来,&br&我要与你正面刚!&br&&br&&img src=&/840208bea48ffcc5e057cc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br&&br&不要说我了!&br&过去连我老湿都中过毒!&br&不要说我老湿了!&br&连我爸妈都中过毒!&br&不要说我爸妈了!&br&连我爷爷奶奶都中过毒!&br&不要说我爷爷奶奶了!&br&云南人民就没几个没中过毒的!&br&&br&&img src=&/0d2e7d3b9df5c9b4bf2acaa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蘑菇我们云南人民亲切的称呼它为菌子,&br&英文名叫mushroom&br&传说中的山珍海味中的山珍就是指的是它啊!&br&菌子岂是一个鲜美了得!&br&美味与形色兼顾!&br&云南人对菌子的感情多半是思乡,&br&是怀旧,&br&是留恋中毒的味道。&br&&br&&img src=&/c82dfaa71ea0baf855dec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古有“拼死吃河豚”,&br&今有“拼死吃菌子”。&br&云南人民有什么菌子不敢吃?&br&话就摆在这里了,&br&云南人去馆子点菜,&br&除了点洋芋要不就点菌子!&br&每年死在云南人手里的菌子!&br&那可是数不胜数!&br&甚至乡政府七八月一到天天贴通告!&br&乡亲们啊!&br&吃陌生菌子会中毒啊!&br&乃们不要乱吃啊!&br&可是?&br&妈蛋!还不是天天有人吃!&br&七八月一到,&br&云南各类报刊杂志新媒体小编就轻松了。&br&每天只用编写&br&“XX地区乡民因吃菌子中毒!!”&br&“惊!这种菌子你还吃吗?盘点不能吃的十种常见菌子!”&br&“菌子的一千种吃法!不看不是云南人!”&br&“能吃的一千种菌子!赶紧转给小伙伴们!”&br&“云南人吃菌子世界第一!不转不是云南人!”&br&&br&......&br&这只是一小部份,&br&每当七八月,&br&云南人民就盼望着苍天打雷下雨啊!&br&因为特么的会长菌子啊!&br&&br&&img src=&/59a14cb04e94d1f42f546d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59a14cb04e94d1f42f546d_r.jpg&&&br&&br&不行了,&br&一想到菌子&br&我这嘴啊!&br&就不听使唤了~&br&&br&&img src=&/c6af6c12bea9f9e274c250f5288aecf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6af6c12bea9f9e274c250f5288aecf3_r.jpg&&&br&&br&&br&常见的菌子,&br&煮了吃!&br&不常见的?&br&特么的晒一晒干了再煮着吃!&br&有毒的?&br&我不吃我闻闻还不行么?&br&这种鼻尖上的诱惑是你们外省人无法体会的快感!&br&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br&心中就会浮现出菌子的香味!&br&啊!&br&那是妈妈煲菌子粥的味道!&br&那是故乡的味道!&br&那是爱的味道!&br&&img src=&/598c58a90ff630d50ffeeff15db86ef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98c58a90ff630d50ffeeff15db86efd_r.jpg&&好了,废话就讲到这里,我们来谈谈吃蘑菇中毒是什么体验&br&&br&那一天,我全家终于回想起了曾一度被毒蘑菇所支配的恐怖和被囚禁于幻觉中的那份屈辱。 &br&&br&&img src=&/96dd6e78b72c471f16874cb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96dd6e78b72c471f16874cb_r.jpg&&&br&&br&&br&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敬爱的母亲!&br&走向基层,&br&走向大山。&br&前往大山的深处去采集小蘑菇~&br&一个成功的采菌师,&br&并不只依赖青春,&br&更仰仗厚重的经验。&br&我的母亲5岁开始就和我外婆去山上采集菌子!&br&一直到她50多岁,&br&最大的乐趣还是采菌子!&br&打麻将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br&“我赢了么明天请你们克吃野生菌火锅噶!”&br&就这样的BUF加成下&br&我的母亲采来了一塑料袋的菌子。&br&&br&&img src=&/3c1be94da515b1d76f47c9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当晚,父亲忙着烧火做饭杀鸡准备煮一锅鲜美的蘑菇鸡吃!&br&而我在不停的夸赞洋洋得意的母亲,&br&姜还是老的辣!&br&菌子还是得中老年人去采!&br&就我这4.0的眼神,&br&跟母亲去山上采蘑菇,&br&只踩到一堆牛屎坨坨!&br&还记得那晚。&br&当时机智的我特意问我妈&br&“妈,这蘑菇没毒吧?”&br&“你怕是菌子干多了,牛肝菌我都吃了这么几十年,中什么毒?年纪轻轻就乌鸦嘴!”&br&我妈这么一说,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br&我竟然无言以对~&br&&br&&img src=&/683d8ef7d37d6cce031d32_b.pn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683d8ef7d37d6cce031d32_r.png&&然后全家人就开开心心的&br&吃菌子~&br&炒菌子&br&煮菌子&br&菌子炖鸡&br&菌子炖火腿&br&菌子炒腊肉&br&菌子炒饭&br&菌子火锅&br&油炸菌子&br&......&br&说得我好饿~&br&&br&&img src=&/dfc664ac1bad1d2b4adcd5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dfc664ac1bad1d2b4adcd5_r.jpg&&&br&&p&吃完菌子大餐后,我就这样开开心心出门去找小伙伴玩了。&/p&&p&我那个小伙伴!&/p&&p&他妈眼神不太好,&/p&&p&家里除了偶尔吃吃牛屎菌,&/p&&p&压根采集不到这些稀有的菌种!&/p&&p&我要去他家炫耀!&/p&&p&要让这菌子的香气铺满他家的院子!&/p&&p&怎么办?一回想起来!我膨胀了!&/p&&br&&p&然而,恐怖的事情即将发生,我却毫不知情&/p&&p&走着走着,忽然感觉我脚越来越飘。&/p&&p&嗯,是的,如果你玩过公园那个太空漫步&/p&&p&你就知道我当时的感觉了&/p&&p&眼前渐渐开始发光发亮,一片片光晕出现在我的眼前&/p&&p&没错,我看到了整个宇宙&/p&&p&不用怀疑!我当年美术成绩很好!所以我懂天文知识!&/p&&p&我漫步在银河系中,那种感觉,至今我都认为我灵魂出窍了。&/p&&p&走着走着,前方的马路开始出现一个个人影。&/p&&p&严谨的说应该是黑色的人影。&/p&&p&我就是这么客观公正!&/p&&br&&p&我开始意识到我中毒了,妈蛋,夜路走多了还是遇到强奸犯了!&/p&&p&下意识的闭上眼睛摇摇头。&/p&&p&没想到,睁开眼睛后更晕了。&/p&&p&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触,至今还记忆犹新。&/p&&p&耳朵里开始传来一首歌&/p&&p&NIRVANA的Come As You Are&/p&&p&伴随着歌曲&/p&&p&眼前来个几个敲锣打鼓的人&/p&&p&一个个裸着上身,穿着性感的三角裤!&/p&&p&吹着唢呐,弹着琵琶,拉着二胡,向我走来。&/p&&p&然而最诡异的是,他们唱的竟然是Come As You Are????&/p&&p&最诡异的是,他们竟然是男的!!!!!!!&/p&&p&吓得我一脸懵B~&/p&&br&&img src=&/b7a30e082e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7a30e082ed_r.jpg&&&br&&p&这样的场景真是难得一见啊,正准备看看他们的演出。&/p&&p&背后忽然有人拍了我下&/p&&p&妈蛋!&/p&&p&吓老子一跳好吗?&/p&&p&咦????&/p&&p&后面竟然站着一群小人?????&/p&&p&那些小人就打火机一般高!&/p&&br&&p&当时我就问它&/p&&p&“怎么了?”&/p&&p&啊西巴!!!&/p&&p&我竟然没有一丝惊奇,靠大脑吃饭的我竟然想不到它这么小怎么能拍到我!!!&/p&&p&他萌萌的跟我说:“老表,一起玩嘛!”&/p&&p&阿西巴!&/p&&p&你不知道&/p&&p&我一转身&/p&&p&妈蛋,竟然是一堆小人,而且都是一模一样!!!&/p&&p&最可怕的是能讲出一口流利的昆明腔!!!!&/p&&p&还特么喊我老表!!!&/p&&br&&img src=&/1b61bc1e62a1ba_b.jp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3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br&&br&&p&这特么一个个苦逼脸&/p&&p&叫我跟它们一起玩&/p&&p&然而更诡异的是我竟然答应了!!!!&/p&&p&然后我就努力在向前走&/p&&p&当时就感觉在沙地中行走的那种感觉。&/p&&p&寸步难行&/p&&p&回头一望&/p&&br&&img src=&/fc9f56b243358bdadc3e1c35ba601c9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c9f56b243358bdadc3e1c35ba601c99_r.jpg&&&br&&p&妈蛋!!&/p&&p&这些小人竟然敢用绳子绑住我的脚踝正在向后拉!&/p&&p&这怎么能忍啊!&/p&&p&吓得宝宝差点中毒了好吗?&/p&&br&&p&这时旁边唱Come As You Are的越来越大声。&/p&&p&天旋地转&/p&&p&我渐渐的掉到了一个无底洞里,&/p&&p&洞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小人&/p&&p&一个个不停的喊我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老表!&/p&&br&&img src=&/7adaa521969cbf323631_b.jpg& data-rawwidth=&32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2&&&br&&br&&p&然后?&/p&&p&特么的醒来已经到医院了&/p&&p&虽然天旋地转,但是小人已经离我而去了&/p&&p&最后很庆幸&/p&&p&还好是洗胃&/p&&p&不是灌肠&/p&&p&吓得宝宝一缩&/p&&p&准备以后再也不吃菌子了!&/p&&br&&p&直到一周后才恢复过来!&/p&&p&一周后朋友庆祝我出院&/p&&p&最后他们一致决定!&/p&&p&去吃野生菌火锅!!!&/p&&br&&br&&br&&br&是啊!这是菌子的味道。&br&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br&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故土牛粪羊粪中挥发,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br&&br&这就是吃蘑菇中毒的体验!&br&我不建议各位轻易去尝试。&br&生命诚可贵,菌子价更高!&br&不不不!错了!&br&是菌子诚可贵,生命价更高!&br&每一个喜欢吃菌子的云南人!&br&上辈子都是折了小丁丁的天使!&br&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br&外表看上去,&br&往往越是平常无奇,&br&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br&从来都是如此。&br&无论脚步走多远,&br&在我的脑海中,&br&只有故乡菌子的味道熟悉而顽固,&br&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br&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云南,&br&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br&记忆深处的故乡。&br&&br&&img src=&/f6af0da63dd6ef8e0120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6af0da63dd6ef8e0120d_r.jpg&&&br&……………………………………………………………………………………分割线……………………………………………………………………………………………………………………&br&&br&&br&我知道,我知道!&br&吃菌子有毒,干多了还要克去见阎王&br&但是啊!各位大锅锅大姐姐不要追着我说啊!&br&你们要知道,&br&我是学物理学出生的历史学家&br&追求的是客观公正&br&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br&看我以前答案&br&你们就我是个很客观公正的答主&br&所以我的答案也很客观公正&br&这个题当时就两位还是三位答主回答&br&这题本来是属于食物中毒的范畴&br&&br&我回答后&br&莫名其妙有人把这题归到搞笑专栏???&br&啊西巴!&br&然后这些云南老表就不受控制了&br&一个个跳出来回答&br&这就是对菌子的热爱啊!!!!&br&这题问的是干菌子被闹了是什么体验&br&我自然回答我的体验了&br&文中所写的是我的体验&br&也没让人去尝试&br&&br&当然&br&最最重要的有一点!&br&我不是个谐星!&br&我不是个谐星!&br&我不是个谐星!&br&我不是个谐星!&br&我不是个谐星!&br&我不是个谐星!&br&&br&我是立志成为科学家的艺术家&br&怎么会是个谐星?&br&我这号的定位其实是解决一切民族矛盾&br&共创民族大团结&br&所以我怎么会是一个谐星?&br&&br&&br&&br&(??ω??)&br&1:吃蘑菇中毒为什么看到的都是小人?&br&答:英国研究人员称,迷幻蘑菇中含有的致幻物质是“二甲-4-羟色胺磷酸”,研究人员为一些健康志愿者注射了这种物质,同时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大脑进行扫描,观察大脑中出现的变化。&p&
结果发现,迷幻蘑菇中的致幻物质,增加了大脑的活动性不同,它减弱了大脑中一些部位的活动性,如内侧前额叶皮层、后带皮层等。这些部位在大脑中起着“连接中枢”的作用,能够协调各个功能部位的感受,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连接中枢”活动性的降低,导致了大脑各个功能部位之间信息互相传递的脱节,从而引起各种奇怪的幻觉。&/p&&br&&br&&p&我就知道你会直接看这里,&/p&&p&太长不看?&/p&&p&看不懂?&/p&&p&我看懂了!&/p&&p&你看,我就说我不是谐星了吧?&/p&&p&我是一个科学家和艺术家&/p&&p&简单的来讲,就是干了蘑菇,蘑菇中一个奇怪的物质就会影响你大脑,让你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而看到小人应该是影响了特定的一个功能部位,所以一些中毒的都看到了小人,这就和你做梦一样。当然,人类对大脑的探究就如同你现在去邀一个答主答一个距离人类多少多少光年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一样……&/p&&p&神经学,一直是很高深的学位,要不我的病也早治好了……&/p&&p&据说一些国家还有致幻蘑菇出售???求科普!有没有阿姆斯特丹的朋友?&/p&&p&此外蘑菇的重金属含量都会比较高,身体内重金属含量高自然会影响到肾,云南又是个各类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真是细思级恐,难怪最近老是感觉身体被掏空……&/p&&br&&p&2:吃了毒蘑菇就会看到小人吗?&/p&&p&答:每一朵蘑菇都是上苍的馈赠,每一种蘑菇所产生的幻象也不同,例如我的好朋友&/p&&p&恩!很好的朋友,叫什么来着?&/p&&p&哦!对了对了!叫做芭蕉桑,全名松尾芭蕉!是位日本友人,他的中毒经历是吃了后看到就俳句之神!&/p&&p&经评论的朋友提醒,他吃的应该是我擦嘞闹不住菇。&/p&&im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395& src=&/02a1f7f79c8b7d76b089e976fe4198d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02a1f7f79c8b7d76b089e976fe4198d0_r.jpg&&&br&&br&&p&3:老表老表老表!&/p&&p&:你们不要叫我老表了,老表是昆明话中对非主流的称呼……&/p&&br&&p&4:小人长什么样&/p&&p&答:我其实是不太想回忆当时的小小人的,如果你非要让我回忆,我只能这么形容,他其实就是缩小版本的小人,长什么样?@郑艾津她爹
的回答那种场景,只不过人物具体什么样我还真是记得很模糊,估计脑袋毒坏了……&/p&&im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554& src=&/01d373ab7bf7cfac390b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01d373ab7bf7cfac390bc_r.png&&&br&&br&&br&&p&5:蘑菇可以用大蒜来鉴别有没有毒吗?&/p&&p&答:典型中国式谣言,听闻的还有银器、大蒜、葱什么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卵用,和开水煮过就不能再煮了喝一样,一些云南人民为了吃蘑菇甚至都恨不得大蒜抄蘑菇了!&/p&&p&此外还有几个谣言我也辟下谣,长得好看的都有毒,长得丑的一般都安全……错!完完全全没有科学依据,就相当于长得好看的人一般都是大学毕业,长得难看的一般都是幼儿园结业一样!我这颜值岂不是博士毕业了?&/p&&p&另外一个是虫子不吃毒蘑菇……&/p&&p&手动再见!我觉得压根不用辟谣,如果你觉得你是一只虫子那么就用这方法鉴别吧!&/p&&p&……&/p&&p&怎么办?&/p&&p&我不想辟谣了&/p&&p&感觉这么简单的送分题没必要辟谣了&/p&&br&&p&6:快递给我毒蘑菇啊啊啊啊&/p&&p&答: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我的回答会让一些不法商家丧心病狂的去卖一些蘑菇,我其实不推荐各位去买任何种类的野生蘑菇,尤其你不会识别毒蘑菇,稍微有点差池混上一朵毒蘑菇那您就完蛋来,野生的不一定是好的,相信我!你觉得人猿泰山和我哪个对你们吸引力更大?很明显就是我嘛……&/p&&p&不信?&/p&&p&我鲍照&/p&&im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1& src=&/a37d9e94b8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a37d9e94b8da_r.jpg&&&br&&p&你看,用上P图片软件还能把我弄得萌萌哒!当然,我说过,我不是野生的,自从上次干了那蘑菇后我就长这样了,一直想去韩国整容把我头上的龟头削了,不不不,说错了,是包皮。但一直没钱没时间,下次我得发起个众筹:《帮助蘑菇人前往韩国整容,重拾作为人类的信心》,前几天差点去莆田系找老军医割了……&/p&&p&众筹干个百把万,又可以开开心心的吃蘑菇啦!&/p&&p&好了,我想最后再跟大家说一说……&br&&/p&&br&我不是个谐星!&br&&br&你们不要叫我老表了!&br&&br&转载朋友圈随便转载!!&br&&br&&br&&br&&br&&p&来来来,&br&那个说我上次中毒后还没好的!&br&你站出来,&br&我要与你正面刚!&br&&/p&&br&&p&当然,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p&&br&&br&&br&&p&&b&————————————————分割线——————————————————&/b&&/p&&br&&br&&br&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br&图侵删……&br&&br&&br&&p&&a href=&///?target=http%3A///r/WHRXT9jElYXqrZws9yF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WHRXT9j&/span&&span class=&invisible&&ElYXqrZws9yF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来来来, 那个说吃蘑菇中毒的不上知乎这是嘲讽云南人民吗? 你站出来, 我要与你正面刚! 不要说我了! 过去连我老湿都中过毒! 不要说我老湿了! 连我爸妈都中过毒! 不要说我爸妈了! 连我爷爷奶奶都中过毒! 不要说我爷爷奶奶了! 云南人民就没几个没中…
(~ ̄▽ ̄)~早起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沙拉酱汁的事情~一份好的沙拉,酱汁是口感的关键?但是我们平时都是去买现成的沙拉酱吖,千岛酱吖,会不会觉得口感很腻呢~如何才能制作既保留了喜欢的口味,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的热量的酱汁呢~&br&☆彡 ☆彡 ☆彡 ☆彡&br&跟大家分享的这个做法简单美味,关键是里面的各种调味料的总结,好好掌握了即可自创美味的料汁了~不仅仅限于拌沙拉~这个配方是苦苦哀求chargewu哥哥多年才得到的嗷。。&br&&br&&br&&img src=&/66ac6cd0dc2d4eb70535e_b.jpg& data-rawheight=&5355& data-rawwidth=&9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66ac6cd0dc2d4eb70535e_r.jpg&&&br&&br&&br&最后跟我念:只收藏不点赞~都是大坏蛋~=????( ?*ˉ︶ˉ* )
(~ ̄▽ ̄)~早起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沙拉酱汁的事情~一份好的沙拉,酱汁是口感的关键?但是我们平时都是去买现成的沙拉酱吖,千岛酱吖,会不会觉得口感很腻呢~如何才能制作既保留了喜欢的口味,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的热量的酱汁呢~ ☆彡 …
我本身对吃没什么兴趣,还是不自量力地来答了。。。因为对于植物的气味和质地很敏感。尤其喜欢看着它们的颜色从青翠转为鲜嫩碧绿,一副很乖顺的样子。捞出来的时候,油然而生一股独特的清净香气。&br&所以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全都扔水里烫了,拿出来橄榄油/麻油+生抽/盐一拌就上桌了。。。方便又清爽,哈哈哈。&br&搜了点网图哈。&br&&br&&b&1. 西兰花&/b&&br&读研三年吃了三年西兰花。。。发展到后来别的寝室一到饭点就看到我和我同学在水房洗西兰花,都表示崩溃。&br&西兰花要撕小朵,最好把梗子上的皮剥掉。烫的时候洒一点盐,咕嘟咕嘟。&br&烫好的西兰花可以加在意面里,咖喱饭里,像我这种毫无吃的艺术的人可以直接下白饭了。但是西兰花又和绿叶子蔬菜们不同。烫过头了变的稀烂,花蕾细细碎碎落一锅子,看着便觉得烦琐。&br&(这张是我自己拍的,为保持队形放上来了。你们就当没看到吧。。。)&br&&img src=&/c1c73de6a3d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c1c73de6a3d_r.jpg&&&br&&b&2. 芦笋&/b&&br&这个也是我的心头大好。&br&总觉得芦笋是典型的蔬菜里的小清新——不过话说回来,可以这么汆烫食用的蔬菜,好像大部分都是小清新。嗯,我还是觉得芦笋是个中翘楚。不相信的话可以去看下小清新们的相册。。。&br&芦笋老头一定要去得干净,小清新就该宁缺毋滥。不然吃起来太煞风景——虽然我自己每每都舍不得扔很多。。。哈哈。&br&&img src=&/9c9bb20b8dc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c9bb20b8dca_r.jpg&&&br&&b&3. 秋葵&/b&&br&题主也列了,哈哈哈。&br&从菜市场上把秋葵挑回来基本就大局已定?已垂垂老矣的秋葵再怎么烫,貌似也出不来那个鲜嫩灵活的效果了。&br&秋葵貌似更适合男人。无论从功效还是口味都是如此。个人觉得加生抽才能激发出那股香味,盐太寡淡。&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125d43edfa6bdc2ec5fb13& href=&///people/125d43edfa6bdc2ec5fb13& data-hovercard=&p$b$125d43edfa6bdc2ec5fb13&&@颜镇钟&/a& 提到配芥末很好,可惜我没有试过:)&br&&img src=&/bf4f98d1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f4f98d1a_r.jpg&&&br&&b&4. 荷兰豆&/b&&br&还是心头好。我真是无趣的女人。。。&br&荷兰豆乃豌豆的一个变种。充分继承豌豆小姐的柔嫩,但更加清脆可爱。撕去筋骨往沸水里一扔,捞出来就越发水灵可人。&br&其实豌豆(也是我的大爱)的做法也可以差不多。烧一锅水,扔豌豆,点一点油,洒一把盐,煮到碧绿浓稠难解难分,那个味道也是十分的清甜啊,叫我一个月只吃这一个菜我估计都没问题的。。。好吧,可能只有我做得到- -&br&(这张是豌豆,也是自己拍的。这照片其实有一组,名为“一个人的时候我在吃什么”。。。)&br&&img src=&/fc919dabbd9cf4c5dc5b193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fc919dabbd9cf4c5dc5b193_r.jpg&&&br&&b&5. 儿菜(娃娃菜)&/b&&br&不知道题主说的娃娃菜是不是这个?浙江一带好像这么叫的比较多,我也是在杭州姑娘的影响下开始拿它汆烫来吃的。但市面上更常见的,娃娃菜是指袖珍大白菜。这个家伙,比较正式的名字叫&b&抱子芥&/b&。&br&抱子芥是茎用芥菜的一种,口感比芥菜梗要柔润得多。那种青翠里带着一点嫩黄的,青黄不接的颜色,真是也让我很喜欢,有种初生的黄毛丫头的性感(我真是意淫到家了)。我喜欢拿来拌生抽。如果心情不好,拌辣油。&br&图来自下厨房:)&br&&img src=&/fcb5f072e425c8cbbba7c1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cb5f072e425c8cbbba7c18_r.jpg&&&br&&b&6. 各种绿叶蔬菜&/b&&br&营养流失什么的反正我也不懂,但就这种做法最方便,也最原始。所以我很乐意拿它们来烫一烫。适合拿来烫的,一般得茎叶都很嫩。不然叶子煮烂了,梗子还没熟,就悲催了。&br&自己比较喜欢的有——&br&&b&茼蒿&/b&(菊科植物特有的芬芳清冽),&br&&b&枸杞芽&/b&(《红楼梦》里面拿来油盐炒,宝钗和探春点名要的),&br&&b&菠菜&/b&(冬三月里的主角,烫过之后细滑丰腴,柔若无骨,最适合生抽了),&br&&b&鸡毛菜&/b&(我觉得它比周先生更适合“海派清口”这四个字),&br&广东菜心(效果其实很类似鸡毛菜),&br&等等。。。。。。&br&&br&&b&7. 某些野菜&/b&&br&很多野菜新鲜的时候带有苦味,烫完就好了。而且也最清爽,丰俭由人的。&br&比如——&br&&b&苜蓿头&/b&(草头/金花菜,我的爱啊我的爱,苏沪人拿来做酒香草头也是很好的),&br&&b&马兰头&/b&(烫好了拿麻油和生抽一拌,开春的日子里最清新不过了),&br&&b&蕨菜头&/b&(据说多食致癌?不过一般人也吃不到那个量罢。烫好了真是柔美丝滑又芬芳啊),&br&&b&豌豆头&/b&(其实就是野豌豆苗诶,我读研的时候也经常在荒郊野地里刨回去吃。。。),&br&&b&蒲公英&/b&(烫过凉拌很好,但北方人似乎更豪爽,直接生鲜不烫的就可以拌了上桌的),&br&&b&马齿苋&/b&(夏季里的一剂沁人心脾啊,口感微酸,拌的时候加点小辣吧亲),&br&&b&水芹菜&/b&(家里的做法是切的细细,烫过之后下辣油。非常警醒人的清灼芬芳),&br&&b&酸模&/b&(好像别名是叫野菠菜?口感亦微酸。我一个学妹很爱),&br&等等。。。。。。&br&&br&&b&8. 某些瓜&/b&&br&&b&丝瓜&/b&,题主同学提到,我没试过。自己的做法是和豌豆一样水煮,算不上烫。&br&&b&苦瓜&/b&,烫之似乎苦味也会略淡?又或许是我的心理作用。也拿来拌辣油。而且放的时间长了更入味,吃起来有种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感觉——但舌尖上的感觉并不如情绪,要温柔得多。&br&&b&西瓜皮&/b&,这个其实不烫也可以的。烫完入麻油生抽,重口者加剁椒。我喜欢西瓜皮甚于西瓜本身。那股晶莹剔透的淡绿色,盈盈可握,味道也清凉。&br&&br&&b&9. 金针菇&/b&&br&这个嘛,不算植物,但是是蔬菜,嘿嘿嘿。&br&烫好,剁椒豉油伺候之。&br&&br&根据个人经验,烫菜之后浇油的步骤很关键哪。油烧得热,浇下去,方有“嗞”的一声,整盘菜都活了起来。&br&想到再来补充:)
我本身对吃没什么兴趣,还是不自量力地来答了。。。因为对于植物的气味和质地很敏感。尤其喜欢看着它们的颜色从青翠转为鲜嫩碧绿,一副很乖顺的样子。捞出来的时候,油然而生一股独特的清净香气。 所以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全都扔水里烫…
之前在重庆我去了一位专注辣酱几十年的冯师傅家,跟着学了下他家红油的制作方法。&br&&br&&b&油&/b&&br&红油辣酱要用菜籽油,不需要古法、土法或者初榨,正常的香菜油就可以了(这里说的香菜油不是香菜的油,是香香的菜籽油!)&br&&br&&b&辣椒&/b&&br&&p&辣椒:2种辣椒&/p&&p&石柱红:提色性能很好&/p&&p&二荆条:香气重&/p&&p&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对辣度的耐受度自行搭配。&/p&&br&&p&&b&香料&/b&&/p&&p&白蔻、陈皮、香叶、桂皮(少)、草果、丁香(少)、沙姜、砂仁、红蔻、小茴香、八角、姜。&/p&&p&冯师傅自己的手很准,大概都是一把抓,自己做其实可以不用这么严格计量,比例也可以根据跟人的喜好来搭配,只是里面提到的桂皮和丁香不要多放,味道太重,冯师傅讲容易闷。&/p&&br&&p&这里的香料和做咖喱有一些相似之处,品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变换,但是切记不要放太多,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要超过14种,不然味道太乱反而不香了。&/p&&br&&p&&b&做法:&/b&&/p&&p&1.
锅内放大量的油,开小火,下所有的香料,为了做“香油”,观察姜的变化来计算油熟度,通常姜变色之后就可以取出了。(这里切记不要过火,香料们一旦过火味道就苦了)过滤掉所有的香料只留油的部分(过滤也要注意不要留下任何香料的残渣,不然最后在食用阶段吃到香料即使是残渣也会很影响味道的)。&br&&/p&&p&&img src=&/d9ad624915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d9ad624915_r.jpg&&2.
把所有的辣椒剪碎,在炒锅里放一点点的底油,炒辣椒,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预热炒香,辣椒在过油之前先加热能让辣椒的香味更突出,另一个作用是去除多余的水分,让辣椒更酥脆也更易碎。&br&&/p&&img src=&/0f3cd74e494eacbc7fc8851dfe28006a_b.jp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0f3cd74e494eacbc7fc8851dfe28006a_r.jpg&&&p&3.
将炒好的辣椒放到石臼中捣碎,家里的话也可以用料理机或者往地上摔(我胡说的)&/p&&br&&img src=&/bb7c28adfcc1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bb7c28adfcc1_r.jpg&&4.
这个时候热一下刚刚做好的香油,温度在50度上下的时候取出一部分淋在辣椒上,此为第一泡,你可以理解为让辣椒碎们舒展一下筋骨。&br&&img src=&/596a0bab08cdd79cefa18_b.jpg& data-rawwidth=&456&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6& data-original=&/596a0bab08cdd79cefa18_r.jpg&&&p&5.
等油温升至100度的时候再淋一次,为第二泡,为的是让辣椒们燥起来。&/p&&br&&img src=&/46d066a9cf9bcdfcb3bd40_b.jpg& data-rawwidth=&2618& data-rawheight=&1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18& data-original=&/46d066a9cf9bcdfcb3bd40_r.jpg&&6.
最后在油温达到150度的时候全部倒进去,也就是最后一泡,最后这一下红红的颜色就出来了。当时的锅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一颗粒都是活的。在如此递进式的油温作用下使辣椒的香气、辣度、颜色一步步的递增了。&br&&img src=&/ead8b5d3be3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ead8b5d3be3_r.jpg&&&p&我拍了段小视频你们可以感受一下吧。&/p&&br&&a href=&///?target=http%3A///med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雨前羽街的美拍&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家里一套红油的秘制配方,比如板凳面的老板娘就跟我们说她的红油是不放香料的,只用辣椒本身就已经足够了,她觉得那个味道才是最纯粹的,比如我外公做红油会加芝麻和花生他总说这样的辣子会更香。总之各家都有各家的做法,不过偶尔试试别家的也不错。&/p&
之前在重庆我去了一位专注辣酱几十年的冯师傅家,跟着学了下他家红油的制作方法。 油 红油辣酱要用菜籽油,不需要古法、土法或者初榨,正常的香菜油就可以了(这里说的香菜油不是香菜的油,是香香的菜籽油!) 辣椒 辣椒:2种辣椒石柱红:提色性能很好二荆…
未经授权情况下,在搜狐公众平台上被原封不动的复制,由于维权成本高(流程繁琐,时间成本高),而且搜狐不会给予原创者任何补偿、以及于抄袭者实施任何处罚,因此搜狐提供的举报几乎没有意义,唯有在此处作无力的声讨。&/p&&p&原文&/p&&p&先祭出一张唐朝宴请皇帝的&b&《烧尾食单》&/b&,后续慢慢更新&/p&&img src=&/fe40c41ea62fab216919bbb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e40c41ea62fab216919bbb2_r.jpg&&&br&&p&烧尾,唐中宗李显复辟李唐后想出来的玩意儿:凡朝臣升迁,向天子献食,曰“烧尾宴”,取“鱼跃龙门”典故:鱼跃过龙门时,会有天火烧掉鱼尾,鱼才化龙飞去。也就是说,大臣们但凡晋升,就得请皇上吃饭,相当不要脸。&/p&&p&景龙三年(709)初,韦巨源拜左仆射,李显大喇喇的下榻韦府,韦巨源殚精竭虑置办了一席盛筵,并且挺少女心的把这次的菜谱录入日记,这份《烧尾食单》历代辗转,流传至今,北宋人陶谷将其中代表性的饮食摘录进《清异录》,括号内是古注疏:&/p&&ul&&li&&b&巨胜奴&/b&(酥蜜寒具):用蜂蜜、酥油和面,加黑芝麻的炸制点心,蜜制馓子或芝麻酥蜜麻花。韦府的面点师傅提前以老面发好面团,备下最纯最好的蜂蜜、浓稠的糖浆、新鲜的酥油、芝麻,掐算好皇上驾临开饭的时间开始工作。据说出色的寒具之松脆爽口,大嚼的声响“惊动十里人”。
&/li&&/ul&&img src=&/52ffab95d4fc7d33cb85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2ffab95d4fc7d33cb850_r.jpg&&&br&&ul&&li&&b&婆罗门清高面&/b&(笼蒸):印度传入的面食,一说是蒸面,一说千层糕,一说是某种馒头。
&/li&&li&&b&贵妃红&/b&(加味红酥):多种口味的红色酥性点心
&/li&&/ul&&img src=&/f8fe6a27ee7c2b6f0ea7d5e37b0b9a2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f8fe6a27ee7c2b6f0ea7d5e37b0b9a2e_r.jpg&&&br&&ul&&li&&b&汉宫棋&/b&(二钱能印花煮):钱币大小、棋子状的印花煮制面点。脑补现在的宝宝辅食面片
&/li&&li&&b&长生粥&/b&(进料):稀有进贡食材,熬制成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粥
&/li&&li&&b&甜雪&/b&(蜜爁太例面):加入蜂蜜烙炙成松脆的甜饼,口感如雪,入口即化
&/li&&li&&b&单笼金乳酥&/b&(是饼,但用独隔通笼,欲气隔):纯乳蒸就,每块占一只笼屉,色作金黄。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也介绍了乳饼,做法是牛乳煮沸,点醋,像做豆腐一样,使牛乳渐渐凝固,沥干水分,以帛裹,压实。今云南也有乳饼,也是金黄色(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aeeda4acbdf2c0cf949629& data-hash=&eaeeda4acbdf2c0cf949629& data-hovercard=&p$b$eaeeda4acbdf2c0cf949629&&@miamiamiamia&/a& 提供)。
&/li&&/ul&&img src=&/dde46ca5ab92671_b.jpg& data-rawwidth=&1023&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3& data-original=&/dde46ca5ab92671_r.jpg&&&br&&ul&&li&&b&曼陀样夹饼&/b&(公厅炉):曼陀罗花形状的夹心烤饼&/li&&li&&b&通花软牛肠&/b&(胎用羊羔髓):羊羔大骨的鲜嫩骨髓,拌入其他佐料、辅料,塞进牛肠烹熟,筋道而满口浓香
&/li&&/ul&&img src=&/1b218c36cdac32aa499a07_b.jp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1b218c36cdac32aa499a07_r.jpg&&&br&&ul&&li&&b&光明虾炙&/b&(生虾可用):烤大虾,要求品相明亮剔透
&/li&&li&&b&白龙臛&/b&(治鳜肉):鳜鱼肉羹
&/li&&/ul&&img src=&/65e8d20f600d14faa885aae60eebbdbf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65e8d20f600d14faa885aae60eebbdbf_r.jpg&&&br&&ul&&li&&b&羊皮花丝&/b&(长及尺):以极细的刀工将羊肚(百叶)切成尺长细丝
&/li&&li&&b&雪婴儿&/b&(治蛙荚豆贴):青蛙去皮剔骨,粘裹精研细磨的豆粉煎到雪白粉嫩,如同婴儿
&/li&&li&&b&仙人脔&/b&(乳瀹鸡):鲜奶炖鸡块,或以为用得是人奶。在那些缺乏佐料的时代,食材更容易保持素面朝天的浑朴本味,这道乳炖鸡……好吧,当真不放佐料的话,想想那股味还是想吐。
&/li&&li&&b&小天酥&/b&(鸡鹿糁拌分装):鸡肉鹿肉末粥,既然叫酥,可能熬粥时也加奶。今天山东南部也有叫“糁”的地方小吃。
&/li&&li&&b&箸头春&/b&(炙活鹑子):筷子头大小的煎或烤鹌鹑肉丁
&/li&&li&&b&过门香&/b&(薄治群物入沸油烹):“薄”字取少、“群”字取多,各种精选食材,每种取少许,入沸油煎炸,其香气之郁,破门而出
&/li&&li&&b&七返膏&/b&(七卷作圆花,恐是糕子):圆形花式糕点,制作时七次折卷。要么是卷式的,要么是千层糕式的,陶谷也只能揣测“恐怕是糕点”。
&/li&&li&&b&金铃炙&/b&(酥搅印脂取真):鸡蛋和以酥油炸成金铃形状的点心
&/li&&li&&b&御皇王母饭&/b&(偏缕印脂盖饭面,装杂味):偏缕是肉丝,印脂是鸡蛋,类似于今煲仔饭。
&/li&&li&&b&生进二十四气馄饨&/b&(花形馅料各异共二十四种生进):取二十四节气,花形、馅料各异的二十四种馄饨。二十四色,二十四味,只这一道菜就要庖厨费尽心思。
&/li&&li&&b&鸭花汤饼&/b&(厨典入内下汤):面揉搓到拇指粗细,二寸一断,以手法迅速做成薄片下锅。这门食物的制法利落,别具观赏性,因此特意使庖厨登堂表演,现做现尝。
&/li&&li&&b&同心生结脯&/b&(先结后风干):又是考校刀工的花式,生肉片成长索,打同心结,风干成肉脯。
&/li&&li&&b&见风消(油浴饼)&/b&:见风消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这里取的是见风消的形、或形容饼酥脆到风一吹就化掉实在难说的很。《遵生八鉴》介绍了一种“风消饼”,原材料是糯米粉、蜂蜜、酒醅和白糖。
&/li&&li&&b&金银夹花&/b&(平截剔蟹细碎卷):蟹黄蟹肉卷。
&/li&&li&&b&火焰盏口?&/b&(上言花,下言体):“?”,就是现在的煎堆/麻球。
&/li&&/ul&&img src=&/8cc070da746b3_b.jpg& data-rawwidth=&778&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8& data-original=&/8cc070da746b3_r.jpg&&&br&&ul&&li&&b&冷蟾儿羹&/b&(冷蛤蜊):蛤蜊羹。唐文宗吃蛤蜊时,碰到一只紧紧闭合、死活打不开。平时皇帝们吃蛤蜊,御厨精挑细选,哪敢把打不开的盛上。于是唐文宗极为震惊,以九五之尊,居然拿一只死了的贝类没办法,觉得必定是天兆,于是焚香祝祷(神经病吧)。蛤蜊乃开,蚌肉赫然似观音貌,文宗以镶金檀香盒盛着,恭谨送往兴善寺供奉,并令天下寺庙伫立观音大士像(《能改斋漫录》)。寺庙里何时开始塑观音像没考证过,应当是戏说,不过可知蛤蜊是当时御馔常见食材。
&/li&&li&&b&唐安餤&/b&(关花):唐安县特产的小吃。
&/li&&li&&b&水晶龙凤糕&/b&(枣米蒸破见花,乃进):糯米粉枣糕。用当年新产的糯米,经过浸泡、研磨、搡捣,分子重新组合,口感也得到改善。这道水晶龙凤糕,要上屉蒸到糕体破裂成花才够火候。
&/li&&/ul&&img src=&/1bb1ca9db9f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1bb1ca9db9f_r.jpg&&&br&&ul&&li&&b&双拌方破饼&/b&(饼料花角):两种原料掺混制成的花形饼食。
&/li&&li&&b&玉露团&/b&(雕酥):奶酥雕花的点心。
&/li&&li&&b&天花饆饠&/b&(九炼香):野生天花蕈向来被奉为珍馐,味道原已奇鲜,加上九制九炼,恍若不似人间烟火。饆饠是唐代流行的食品,或说类似披萨。甘露之变中,负责诱捕仇士良的左金吾大将韩约就做得一手清新甜美的樱桃饆饠,能保樱桃色泽如新。只是这厮下得厨房,却上不得战场,仇士良积威之下,韩约在仲冬时节吓得脸色苍白满头大汗,被仇士良识破伏兵,唐文宗中兴除阉之策夭折,韩约也被宦官斩首。仇士良府上也有一道美味,唤作「赤明香」,不知是果脯还是肉脯,言「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
&/li&&li&&b&八方寒食&/b&(用木范):用模子印制的多边形糕点。
&/li&&li&&b&素蒸音声部&/b&(面蒸象蓬莱仙人,凡七十字):音声部就是乐师,素蒸,将果蔬雕成乐师佣,上锅蒸熟——能吃的手办。
&/li&&li&&b&赐绯含香&/b&(粽子蜜淋):裹着特殊香料馅儿的红色粽子,吃时以蜂蜜浇淋。后蜀孟昶宫里有一味「赐绯羊」,又叫「酒骨糟」,红曲煮熟的羊肉紧紧卷起,用重物镇压,放入酒里腌到羊骨头都渗饱了浓浓酒香,切成如纸薄片。中国人用酒糟加工食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在酒糟作用下,腥气转换成醉人的异香,所有食材都酩酊了。水产、禽类、畜类,无不可为,“入口之物,皆可糟之”,从醉蟹醉虾,到糟鸡糟肉,今天的糟味仍然保持着迷人风韵,在传承中进化。
&/li&&li&&b&金栗&/b&(平槌鱼子):鱼子打成泥,做成栗子大小,烹调成品色泽金黄,估计又是烤或者煎出来的,鱼子入油煎熟时的那股浓香……已经把持不住了啊
&/li&&li&&b&凤凰胎&/b&(杂治鱼白):鱼白是鱼的精巢,既然叫“杂治”,这道菜就不止鱼白。如今客家菜有一味“凤凰投胎”,是鸡包进猪肚,塞入各种调料煲两小时,捞出斩块再煮片刻。
&/li&&li&&b&逡巡酱鱼&/b&(羊体):涂抹酱的鱼放进烤羊里。还有一种断句,逡巡酱(鱼羊体),那就是鱼肉羊肉打成泥,调和成的一道肉酱。
&/li&&li&&b&乳酿鱼&/b&(完进):乳酪塞进整鱼。“酿”是将材料塞进主料的烹法,比如酿豆腐、酿茄子。
&/li&&li&&b&丁子香淋脍&/b&(腊别):腊别,一说“醋别”。腊讲成腌肉,醋解释成蘸醋吃。鱼干或肉脯淋丁香油,脑补一下蘸醋吃仿佛也挺好吃的。
&/li&&li&&b&葱醋鸡&/b&(入笼):《朝野佥载》有武则天面首张易之用铁笼烤活鸭活鹅吃的记载,如今多见于各类古代饮食猎奇篇中:「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取起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李显好不好这口不清楚,“入笼”二字注解,让人想起李显后爹的残忍创意。
&/li&&li&&b&吴兴连带鲊&/b&(不发缸):吴兴,今浙江湖州,当地做得鲊名噪数百年,王羲之就有《吴兴鲊帖》传世,绍承至唐,依旧作为贡品进献。鲊在日本演化为寿司,今天仍然能看出二者的联系:中国的鲊原指盐或曲腌制的鱼类肉类,拌米粉、面粉,切碎而食——「以盐米酿之加葅,熟而食之也」(《释名·卷二》汉·刘熙)。受民族饮食习惯差异影响,寿司以米粒取代了鲊的米粉。中国古代做鲊,强调的是腌制和发酵,卖相大概不会有今天寿司漂亮。腌渍和发酵延长了食物贮存期,同时赋予了食物特殊风味。《汉书》说汉昭帝钓到过一条三丈长的蛟,就让御厨做成鲊。宋代吃鲊之风盛行,宰相蔡京被抄家,有三间大屋屯满瓦罐,里面装的全是黄雀鲊,嗜吃这种东西简直到了变态地步。相比起来,本朝官员屯纸币、屯烟屯酒,贪都贪的毫无创见。今四川、贵州仍有吃鲊习惯,“侗不离酸,瑶不离鲊”。少数民族文化更替较缓,得以更有效完整保留着传统文化遗产。瑶族鲊种类齐备,肉、蛙、鱼、鸟皆能做鲊,方法是:炒熟的糯稻米研磨成粉,将肉、鱼等与米粉混合,加入盐、米酒保鲜提味,装坛密封,坛口朝下,酝酿一年后,美味端上餐桌。方法颇类古人,即使当年汉唐做法有异,大体也不会出入太大。此处“不发缸”,当是不开启封缸,上菜时直接连缸呈上。
&/li&&li&&b&西江料&/b&(蒸彘肩屑):西江,是我国第三大水系珠江的干流。在西江流域,栖息着一种美味食材——猪,将这种猪逮住杀了,取其蹄髈肉剁泥,制成肉丸,蒸。&/li&&/ul&&img src=&/054f1a04a509f457932affdc1e2dc32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54f1a04a509f457932affdc1e2dc322_r.jpg&&&br&&ul&&li&&b&分装蒸腊熊&/b&(存白):冬眠中的熊会在背部囤积脂肪,称熊白,夏天捕杀的熊就得不到这层厚脂。为长期贮存,将熊白腌制熏烤,取食时蒸熟。
&/li&&li&&b&红羊枝杖&/b&(蹄上载一羊,得四事):烤全羊。
&/li&&li&&b&升平炙&/b&(治羊鹿舌拌三百数):烤羊舌和烤鹿舌三百条。农耕时代,有几朝律例明文规定杀牛违法,宋以前的史料记载中,吃鹿比吃牛似乎更普遍些。
&/li&&/ul&&img src=&/237f171a66e62c94e1debe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37f171a66e62c94e1debed_r.jpg&&&br&&ul&&li&&b&八仙盘&/b&(剔鹅作八副):全鹅剔骨后分装八份的拼盘。
&/li&&li&&b&卯羹&/b&(纯兔):卯就是兔,兔肉汤。
&/li&&li&&b&清凉臛&/b&(碎封狸肉夹脂):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e6ff3b682ce2db7c7e653& data-hash=&8e6ff3b682ce2db7c7e653& data-hovercard=&p$b$8e6ff3b682ce2db7c7e653&&@果子狸&/a&
肉的肉羹,放冷凝成的肉冻。今天果子狸常常被用来红烧。
&/li&&li&&b&暖寒花酿驴&/b&(蒸耿烂):绍兴花雕酒蒸驴肉,要求时辰长,将肉蒸烂。韦巨源迁左仆射是当年春季,李显下榻韦府时大概正值乍暖还寒时候,这道菜有驱寒暖身之功。
&/li&&li&&b&水炼犊&/b&(炙尽火力):清炖小牛犊,讲究火候使足。
&/li&&/ul&&img src=&/9b05f4a072d50f65ebae4_b.jpg& data-rawwidth=&1156&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6& data-original=&/9b05f4a072d50f65ebae4_r.jpg&&&br&&ul&&li&&b&五生盘&/b&(羊、豕、牛、熊、鹿并细治):取羊、猪、牛、熊、鹿生肉切片的花色拼盘。
&/li&&li&&b&格食&/b&(羊肉肠脏缠豆荚):全羊切碎糊豆粉煎烤。格,或引《吕氏春秋·过理》的“肉圃为格”,就是炮烙之刑。
&/li&&li&&b&缠花云梦肉&/b&(卷镇):卷镇,是一门传承千年的肉食制作技法。香濡筋道的肉皮,包卷着各色荤素食材。重物压制成型,切薄片上桌,以云梦形容肉纹理盘曲状。肘花是今天最常见的卷镇菜代表,前文后蜀宫廷秘制「赐绯羊」也属于卷镇菜。
&/li&&/ul&&img src=&/33ccd6d1149c2ade68d3_b.jpg& data-rawwidth=&1023&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3& data-original=&/33ccd6d1149c2ade68d3_r.jpg&&&br&&ul&&li&&b&红罗饤&/b&(膋liao血):脂块和血块的拼盘,吃法不明。
&/li&&li&&b&遍地锦装&/b&(鳖,羊脂鸭卵副脂):羊油、鸭蛋黄烧甲鱼。
&/li&&li&&b&汤浴绣丸&/b&(肉糜治隐卵花):肉糜打入鸡蛋,做成丸子,浇汁。
&/li&&/ul&&p&以上凡五十七例菜式,只是《烧尾食单》一部分。
大多名称古僻,全无说明,后人注解也就未必准确,今天斗胆考略,或许讹误更多。比如“冷蟾儿羹”,只能得知主要食材是蛤蜊,辅料有什么,以及制作工艺完全不述。现代人也做蛤蜊汤,而且做法非止一种,与前人做法有什么不同,那就难说的很。
很多赫然出彩的食物名字,一旦解释过,有不过尔尔之感,食材也未必猎奇。有些如今已是常见餐桌家常饮食。也或者后人的还原谬以千里、管窥蠡测,根本不足以重现真正烧尾食单背后繁复的工艺和考究的用料。加上改朝换代,烹饪技艺失传和翻新,后人只能依照当前的厨艺和食物推想,因此郢书燕说,恐怕缘木求鱼。
烧尾宴由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吃货? - 虫离先生的回答&/a&&/p&&p&【扩展】唐朝饮食纪略:&a href=&/p/& class=&internal&&古卷食遗--隋唐五代 - 知乎专栏&/a& &/p&
未经授权情况下,在搜狐公众平台上被原封不动的复制,由于维权成本高(流程繁琐,时间成本高),而且搜狐不会给予原创者任何补偿、以及于抄袭者实施任何处罚,因此搜狐提供的举报几乎没有意义,唯有在此处作无力的声讨。原文先祭出一张唐朝宴请皇…
&p&这个季节最棒的土豆吃法,应该就是&b&脆皮小土豆&/b&啦!第一次吃到是在云南大理,记得那时候每天晚上散步到洱海边的小摊头,买一份小土豆和炸河虾,惬意的不得了。&/p&&img src=&/v2-4d7e3c2a0ea9a_b.jpg& data-rawwidth=&3936& data-rawheight=&2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36& data-original=&/v2-4d7e3c2a0ea9a_r.jpg&&&br&&p&后来每到春天小土豆上市时,我就会在家自己做这道菜,食谱也分享给你们,说不定哪天突然不想工作,打算去洱海边上支个摊头时,还能用上呢,以下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味之道。&/p&&br&&p&&b&食材极简到只有两样——小土豆和青葱&/b&,土豆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简单到连皮都不用去。我大概用了 300 克小土豆, 4 支小葱。&/p&&img src=&/v2-dbc80efd1d19f8722acc6ff3fa7b7f5f_b.jpg& data-rawwidth=&3936& data-rawheight=&2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36& data-original=&/v2-dbc80efd1d19f8722acc6ff3fa7b7f5f_r.jpg&&&br&&p&调味方式很自由,不吃辣的话,只用盐调味就可以。我学大理的摊头,用了花椒粉,辣椒粉和盐混合,如果换成孜然,剁椒也没问题,毕竟小吃摊的调味,由你来把握呀。&/p&&img src=&/v2-b46e4aa14e789fb0cab762b0_b.jpg& data-rawwidth=&3936& data-rawheight=&2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936& data-original=&/v2-b46e4aa14e789fb0cab762b0_r.jpg&&&br&&p&烧一锅水,再加一茶匙食盐,水滚后放入小土豆,加盖中火煮约 15 分钟左右,&b&煮至土豆可以用叉子轻松戳入的程度,捞出滤干&/b&。&/p&&img src=&/v2-bffe2f1cbaf92fa30cc16_b.jpg& data-rawwidth=&3462& data-rawheight=&2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62& data-original=&/v2-bffe2f1cbaf92fa30cc16_r.jpg&&&br&&p&煮土豆的时间,来处理小葱:葱白切段,葱绿切末。&/p&&img src=&/v2-7f9bdc9f6_b.jpg& data-rawwidth=&3523& data-rawheight=&2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523& data-original=&/v2-7f9bdc9f6_r.jpg&&&br&&p&滤干的小土豆,用刀背轻轻压扁,&b&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把土豆压烂&/b&。&/p&&img src=&/v2-baaf77d767dba61f05f972_b.jpg& data-rawwidth=&1639&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9& data-original=&/v2-baaf77d767dba61f05f972_r.jpg&&&br&&p&热锅,加入一瓷勺色拉油,用&b&小火&/b&慢慢将葱白煎至金黄色后捞出。&/p&&img src=&/v2-40fedf402be17b294b63a_b.jpg& data-rawwidth=&3311& data-rawheight=&2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11& data-original=&/v2-40fedf402be17b294b63a_r.jpg&&&br&&p&放入刚才压好的土豆,保持中小火,煎 4 分钟左右。&/p&&img src=&/v2-48c4db563c755e000a049d919f32822b_b.jpg& data-rawwidth=&3328& data-rawheight=&22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28& data-original=&/v2-48c4db563c755e000a049d919f32822b_r.jpg&&&br&&p&至表皮金黄后,翻面再煎 4 分钟,翻面后如果发现锅底油太少,可以再补充半瓷勺油。&/p&&img src=&/v2-a23620aaafc18ce09a24ccfa_b.jpg& data-rawwidth=&3362& data-rawheight=&2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62& data-original=&/v2-a23620aaafc18ce09a24ccfa_r.jpg&&&br&&p&最后撒上葱绿和调料,闻到葱香后关火。&/p&&img src=&/v2-f35b3f6cfdfa8feb470b07_b.jpg& data-rawwidth=&3435& data-rawheight=&2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35& data-original=&/v2-f35b3f6cfdfa8feb470b07_r.jpg&&&br&&p&刚煎好的小土豆呀,满屋生香,&b&外皮焦脆,内里细腻松软&/b&,根本停不下来。&/p&&p&唯一需要提醒的是,土豆烫嘴,请注意人身安全!: P&/p&&br&&p&&b&更多餐厅和食谱都在我的公众号「味之道」更新,欢迎关注。&/b&&/p&&img src=&/v2-e417f027a03d08c624dbe_b.jpg& data-rawwidth=&3696& data-rawheight=&2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96& data-original=&/v2-e417f027a03d08c624dbe_r.jpg&&
这个季节最棒的土豆吃法,应该就是脆皮小土豆啦!第一次吃到是在云南大理,记得那时候每天晚上散步到洱海边的小摊头,买一份小土豆和炸河虾,惬意的不得了。 后来每到春天小土豆上市时,我就会在家自己做这道菜,食谱也分享给你们,说不定哪天突然不想工作…
&p&【&b&本人私厨,好吃到哭不用怀疑!&/b&】&/p&&p&配料如下:牛腩(或牛肉)二斤(均匀荤素配比下,四升的陶瓷焖罐正好做满一罐),土豆一斤(也可以加萝卜、胡萝卜)。红酒三分之一瓶,冰糖单手一小把,生姜一大块,大蒜大半个,八角,桂皮,香叶,丁香5粒(丁香味重少量足矣),花椒,生抽,老抽,盐。味精不要也没事。热水瓶一壶热水。&/p&&p&PS,因为工作日很忙,不可能做这种大菜,所以我都周末炖一锅分开冷冻,想吃的时候解冻一份就好。因此,这里选用了2斤牛腩1斤土豆,&b&这个菜量很大,配料、香料都是按照2斤牛腩的量放的,自己做的时候肉少,配料就相应减少一些。&/b&&/p&&img src=&/1f5acb87fdde416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f5acb87fdde416_r.jpg&&&p&&br&&/p&&p&步骤1.牛腩泡水二十分钟,反复漂洗去除血色。&b&不去血水的话浮沫很多而且会腥。&/b&烧一锅滚水烫牛腩,不用煮熟,表面收缩即可。牛腩沥干。生姜切大块,多一些无妨。大蒜拍一下。&/p&&p&&br&&/p&&p&2.起油锅,小火熬糖色。油锅较热后放入冰糖,小火慢慢搅动,至冰糖完全融化油色呈现微褐色。&b&新手注意火候,宁愿不足也千万不要焦掉。&/b&&/p&&p&&br&&/p&&p&3.冰糖融化后放入生姜大蒜和五种香料翻炒,&b&注意糖锅不要焦,&/b&香料味道散出后加入牛腩快速翻炒均匀。全部上色后再炒一分钟,加入备好的一半红酒,加一勺老抽,一勺生抽,搅拌均匀。&/p&&p&&br&&/p&&p&4.将炒锅里的肉和汤汁全部转移到陶瓷焖罐中。这种大肚子小口子的厨具用于炖煮极好,锁水省火。加适量的水全部没过食材。大火煮开,扣成小火盖上盖子。&b&之所以煮开再盖盖子是防止大火溢锅。焖煮总共二小时。&/b&&/p&&p&&b&再次强力安利一下这种陶瓷焖罐,牛腩好吃的秘诀就在于这个焖罐,&/b&用高压锅的话几乎做不到酥而不烂,要么牛筋部分还硬,要么牛肉全散了。用铁锅焖煮的话因为开口大,蒸汽逃得快,一来费煤气,二来需要不断加水,会破坏肉汁的味道。这种罐子只要极小的火就会咕嘟咕嘟地煮,而蒸汽会凝结落回汤汁中,锁水极好。我在超市五十块钱买的。&/p&&img src=&/7db55e6b50dd3e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7db55e6b50dd3eb_r.jpg&&&img src=&/f74d93c5e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74d93c5ee_r.jpg&&&p&&br&&/p&&p&5.土豆削皮切块。焖煮过程中要不时检查锅内水量,搅动锅底防止粘锅。一般半小时加一次热开水。&b&不宜加冷水。&/b&&/p&&p&&br&&/p&&p&6.一小时四十分钟后,加入土豆,加入剩下的红酒,分次加入少量盐,根据自己尝的味道,&b&加盐至比正常口味淡一些即可。&/b&&/p&&p&&br&&/p&&p&7.焖煮二十分钟至基本收汁,最后品尝一下看看是否还要加盐。汤汁可以适当多留一些,如果汤实在太多就打开焖罐盖大火搅动收汁。&/p&&p&&br&&/p&&p&&br&&/p&&p&&b&8.注意饭量,小心连吃三碗减肥失败!&/b&&/p&&p&&br&&/p&&p&&b&9.没有红酒怎么办?那就用绍兴黄酒、料酒吧。&/b&&/p&&p&没有时间但是想吃怎么办?那就用高压锅吧。高压锅只要30分钟就能出成品啦。炒制过的牛肉,连汤带汁,与生土豆一起放入高压锅,再加2-3小碗水,大火出气以后,转小火慢压。我自己也经常没时间做那慢炖的精细活儿,虽然味道会打10%的折扣,但是高压锅胜在方便。昨天我就做了一锅,长这样:&/p&&img src=&/v2-788c506f31_b.jpg& data-rawwidth=&439&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9& data-original=&/v2-788c506f31_r.jpg&&&p&&br&&/p&&p&—————分割线——————————————&/p&&p&今天收到一条私信……我一定要发出来……一定要发出来……我会永远保存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img src=&/v2-524c5ddebac83bdf_b.pn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v2-524c5ddebac83bdf_r.png&&&p&&br&&/p&&p&&br&&/p&&p&—————分割线——————————————&/p&&p&&br&&/p&&p&&br&&/p&&p&&br&&/p&&p&&br&&/p&&p&答主曾经是个梦想做私厨的人……但是……因缘际会……答主现在主营业务是卤味……卤味的方子恕答主保密了……但是……你们可以视奸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关键词【温炉】,下面这个头像就是我:&/p&&img src=&/v2-1b5f84ec987b9f81e394_b.png& data-rawwidth=&106& data-rawheight=&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6&&&p&里面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温炉TB优惠、小故事、菜谱、唠嗑以及其他……总之是个很不负责任的公众号,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打扰人。&/p&&p&温炉实体店在杭州城西闲林板块,需要详细地址的可以密我。X宝我们也有,搜索关键词是【温炉私房】,掌柜ID“红猪和小锦”,为了照顾不想看广告的知友的情绪,仅以文字说明~&/p&
【本人私厨,好吃到哭不用怀疑!】配料如下:牛腩(或牛肉)二斤(均匀荤素配比下,四升的陶瓷焖罐正好做满一罐),土豆一斤(也可以加萝卜、胡萝卜)。红酒三分之一瓶,冰糖单手一小把,生姜一大块,大蒜大半个,八角,桂皮,香叶,丁香5粒(丁香味重少量足…
几年前看过一个笑话:&br&做一道好色拉需要四个人: 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倒油, 一个惜财如命的人放醋,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撒盐,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搅拌。
几年前看过一个笑话: 做一道好色拉需要四个人: 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倒油, 一个惜财如命的人放醋,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撒盐,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搅拌。
还是先报下身份,荷兰瓦赫尼根大学植物育种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br&&br&这个问题一出来的时候就收到很多邀请,但一直感觉问题太大很多部分讨论起来超过了专业范畴,比如扯到土豆主粮化对经济、农产品宏观调控之类的的就更是外行。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鱼龙混杂, 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来讨论讨论。&br&&br&本答案最后是我对本组前系主任Evert老爷子关于这个话题采访的文字稿节选。&br&&br&————————————————更新————————————————&br&本文还就此问题邮件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的谢从华教授,他在国内土豆界的声望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 因为全文内容已经很长,所以以链接形式贴出:&br&&a href=&/xiaolin/& class=&internal&&关于土豆主粮化,也来听听国内专家的意见 - 在荷兰种土豆 - 知乎专栏&/a&&br&————————————————更新————————————————&br&&br&先来看看高票答案里的几个我认为不靠谱的观点(欢迎讨论 XDD):&br&1.
&a data-hash=&4c89cbb426abf72dd0cd0& href=&///people/4c89cbb426abf72dd0cd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缘& data-hovercard=&p$b$4c89cbb426abf72dd0cd0&&@刘缘&/a& 提到土豆耗地力、需要轮作,而中国的土壤条件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土豆。我们直接来看看农业台的报导吧:&img src=&/bcb4de6fb726736fdd9e67cf_b.jpg&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bcb4de6fb726736fdd9e67cf_r.jpg&&&br&&br&一个是利用南方的冬闲田,另外就是利用其它不适合种植其他主粮作物的地区,土豆并不会跟其他主粮争土地。而很多作物都有轮作问题,合理搭配作物就好了。&br&&br&&p&再来看看看专家观点,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从华认为,可以大胆预测,今后20年,我国粮食增量的50%要靠马铃薯。因北方受水资源制约,未来80%的增量可能在南方的冬闲田。而湖北就有千万亩左右的冬闲田和滩涂可耕地,一半以上面积适应马铃薯种植。&/p&&blockquote&相比水稻和小麦,马铃薯种植需要的水量比较小,并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所在。梁希森认为,土豆的生长特点特别适合当下中国正在面临水短缺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在中国南方种稻米地区,农民可以在两个播种季节期间套种一茬生长快速的土豆。在北方一些地方,土豆又是为数不多适合生长的作物。&br&&/blockquote&&br&&p&2.
&a data-hash=&1ab6c512fefe& href=&///people/1ab6c512fef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执行官& data-hovercard=&p$b$1ab6c512fefe&&@执行官&/a&说的土豆国外没什么转基因, &a data-hash=&103aea97f5281ebfc60776& href=&///people/103aea97f5281ebfc6077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公子大白& data-hovercard=&p$b$103aea97f5281ebfc60776&&@公子大白&/a&已经举了一些例子,另外还有美国刚刚被批准的Simplot公司的Innate土豆,可以参见我之前的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获批的转基因土豆「能减少油炸时产生的丙烯酰胺」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 大肠杆君的回答&/a& 。很多抗病的转基因土豆也有国外公司在做,比如巴斯夫的抗晚疫病土豆,只不过因为转基因政策问题,还不能用于商业化。&/p&&br&&p&3. 刘鹏的观点就更是神奇了。。从蒸腾系数推导出土豆的耗水量大,可水稻是这么种的啊!&/p&&p&&img src=&/55cb5d5c_b.jpg& data-rawwidth=&1300& data-rawheight=&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0& data-original=&/55cb5d5c_r.jpg&&下图是我2014年田间试验种的土豆。&/p&&img src=&/dbaf4d3bdff30ad1937308e_b.jpg& data-rawwidth=&4752& data-rawheight=&3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2& data-original=&/dbaf4d3bdff30ad1937308e_r.jpg&&&br&&br& 哪个耗水就不用多说了吧?&br&&br&4.
&a data-hash=&508da34fedbb817ed712f5a67518bce8& href=&///people/508da34fedbb817ed712f5a67518bce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屈啸宇& data-hovercard=&p$b$508da34fedbb817ed712f5a67518bce8&&@屈啸宇&/a&提到土豆主粮化的重点在于粉化,但是因为加工成本太高很难实现,所以造成农民的负担。&br&&br&先说粉化,这确实是这次土豆主粮化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土豆很不方便运输,还需要适合的储藏环境,否则很容易发芽或者褐化。这些都需要成本,所以新闻所说的土豆主粮化并不是指所有人都拿土豆代替米饭馒头来吃,而是将土豆就地制成土豆全粉。具体信息可以参见以下新闻:&a href=&///?target=http%3A///gmrb/html//nw.D110000gmrb_-0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铃薯变身记-光明日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张泓介绍,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马铃薯全粉。&br&&/blockquote&另外从产量来说,目前中国的土豆面积虽然是世界第一,但是亩产非常低,比如只有荷兰的三分之一,2007年,中国平均产量是14.4 吨/公顷 (0. 98吨/亩),而荷兰是是44.7吨/ 公顷 (2.98吨/亩)。所以产量的提高空间还很大。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月起止时间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