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

国家中心城市怎么建设
湖南日报11月18日讯(记者
李治)“长沙大讲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视角下的长沙现状与未来”专题讲座16日上午在长沙市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作了专题报告。
李晓江是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主持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珠三角、海峡西岸城镇群、“大西安”地区以及安徽、贵州等地区城镇体系规划,主持和参与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哈尔滨、珠海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或总体规划。
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长沙将全力打造“三个中心”、建设“四更”长沙,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格局,实现基本现代化阶段性目标。李晓江为此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北京和上海等中心城市发展态势和重庆、成都、广州、南京、沈阳和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情况,以及建设中心城市重点内容等方面一一展开。李晓江在提高竞争力、辐射力等方面为长沙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中肯意见。长沙市4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了专题讲座。
[责任编辑: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
来源: 西财智库 | 作者: 西财智库 | 时间:
| 责编: 毅鸥
——基于生态环境条件刚性约束的视角
201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刚刚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力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各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发展。
成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跑进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成都生了一场“大病”,经历了一次严酷的天气考验,据气象部门统计,12月成都有24天以上为中度或重度雾霾天气。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一次警告,也是成都必须面对的考题。纵观人类建城史,从无序到有序,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探索,人们认识到科学建设、绿色发展才是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王道。但是,许多城市过去以“摊大饼”的方式发展,对产业层次、城市空间和资源有序利用均缺乏系统性设计,导致不少城市滑入发展“黑洞”,资源从丰沛到紧张甚至枯竭,生态环境从优良到污染。当基本生存环境条件被逆转,人们只能用脚投票,选择逃离原来生活的城市。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为“天府之国”赋予新内涵,也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做出最好的发展方略,避免由于顶层设计不理想,规划建设不到位,超前谋划不周密,落入国内外一些中心城市发展的窠臼,非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且有可能毁掉“天府之国”的生态本底和传世美誉。成都要在更高层次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俗地讲,成都的天空能够容纳多少飞机飞翔,成都的道路能够允许多少机动车行驶,成都的区域里能够满足多少人口的生息繁衍,以及如何重构以成都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如何一盘棋地调适成都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巨型系统,等等。西方有一句名言,未必所有的决策都有科学依据,但有科学依据的地方,做决策就一定不能违背。基于环境条件刚性约束的视角,笔者特提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些思考。
中心城市的内涵和划分方式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中心城市的定义,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组相互接近、联系密切、不同规模的城镇群体中,一个或几个规模最大或位置适中的城市,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国外学者使用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来描述纽约、伦敦、东京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德国学者瓦尔特·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城市是处于某区域内中心地带、为周围区域提供商品及服务的城市。英国城市规划专家彼得·霍尔则界定了世界城市的含义,即能够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一流城市,是政治、经济、人才、信息、商品、文化的聚集区和发散地。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30个世界城市依据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等指标分为四等:全球金融中心、跨国联系中心、重要国家级中心、次国家级或区域性中心。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最近,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将建设世界城市,天津、重庆、成都等11个城市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层级的划分,一是从人口规模的集聚效应进行垂直划分,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称为“巨型城市”,是中心城市的最高级;二是从城市功能和城市作用进行水平划分,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性和对全球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城市称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是中心城市的最高级。
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成都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国家的战略布局。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体现经济上的带动辐射作用,更是肩负着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生态修复的重担,要承担起建设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示范作用,以及城市修复和生态修复试点的样板作用。就成都而言,成都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区,距离三江源头、冰川、高山草甸、湿地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只有数百公里的距离,成都的生态遭到破坏将极大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调节功能。西方对生态问题有一个黑洞理论,即当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到一个临界点时,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将持续加速恶化,进入“黑洞”之中,并不可逆转,从而导致这片区域的衰亡。一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经济体都非常注重“生物区域圈”的保护,即不管经济和城镇如何发展,该地区的生态规模、生态质量及在该地区的其他生物都会保持相同状态。从生态视角分析,当前成都的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短板:
一、河桥名满城,今日或缺水
成都以河、桥命名的街道、地名很多,表明昔日成都河道纵横、水量丰沛。由于城市化加速,成都现有近1500万人口,用水量激增,再加工业、农业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成都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资料显示,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有1.22公里的河流。由于缺乏活水,河流自净能力缺失,一些自然河流消亡了,另一些自然河流则成为生产、生活废水的下水道和雨季时节的溢洪道。如今,成都已是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去年人均水资源仅660多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10%。成都每年季节性缺水已经达到3个月,如果再加上新区、新城区建设所需,成都水资源环境不容乐观。在水资源超载的情况下,无法绕过的问题是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量的平衡。
二、空气变化与交通状况
2016年3月,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发布了《中国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之统计学分析》,报告称,目前成都的污染平均持续时间达到92.4小时,一些空气污染指标甚至超过北京。2015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而目前在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新增6条跑道,飞行区等级达到4F级,最终满足年吞吐量9000万人次,飞机年均起降约70万架次。可以参照的是北京首都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994万人次。首都机场设计能力是年吞吐量8262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为88架次。但目前,首都机场已经饱和运营,每天6时至24时的航班时刻已经排满,经常向天津和石家庄机场疏解航班。飞机对大气污染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根据德国不莱梅大学环境物理所科学家的研究,一架可乘载600人的波音747行驶53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336辆排量1.8L汽车行驶相同距离的排放量。研究显示,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成都雾霾的扩散条件不如北京。所以,成都在进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当前成都的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三、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
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2016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1.18万亿元,是全国10个超万亿元的城市之一。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成、德、绵、眉、乐、雅一带都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从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看,由于四面环山,且静稳天气较多,空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占优势;加之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不适宜发展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从成都最近的雾霾构成来看,汽车尾气排放、建筑扬尘和工业排放这三大因素影响最显著;从产业结构看,目前还存在大量排放不达标,废气、废渣循环处理不到位的化工、装备制造和材料制造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很多地方都还是当地重要的主导产业。因此,稳增长、保就业和生态环境治理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体。这也说明,在生态资源和环境容量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成都必须带动整个成都平原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出水平,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尽可能做到经济发展、产业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与平衡。
四、城市水准与历史文化
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因成都的优美环境留下了美丽诗句,如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所描述的是美丽成都曾经的生态,也显示出成都曾经是环境优美且经济高度繁荣的城市。但从现在成都的生态指标看,成都人均绿地占有面积约为13平方米,低于世界人均绿地占有面积的19平方米。波兰华沙的人均绿地占有面积为77平方米,华沙的法律规定,任何一个新建单位必须有50%以上面积作为绿化用地,且绿化必须和建房同时完工。从成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发展水平看,成都城区除宽窄巷子、锦里、太古里、文殊坊、琴台路、金沙、草堂等少部分街区建筑风格较有历史底蕴外,其他区域的建设尚缺少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植入,生态功能也不够显著。很多地方的开发都是千篇一律的房地产项目,未能充分体现成都这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的文化底蕴,从整体城市景观风貌上看,与古人笔下的成都距离明显。
中心城市建设:约束与突破
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应明确成都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全域空间开发格局。
走出圈层思维,独立成市,条、块、链规划,拒绝摊大饼,立体交通沟联,将大成都打造成一个极富生命循环能力的有机体(黑体)。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摊大饼、圈层化和条块分割的城市规划,给城市带来的负效应日益凸显,交通拥堵、睡城、空城等“城市病”泛滥,皆因传统机械条块化城市规划所导致。单一的规划思维,扼杀了城市的多样性,使人们不得不在功能单一却又在不同位置的生活区、产业区、商务区之间来回奔波,浪费了大量的交通资源和劳动资源,这样的城市,很难让人觉得宜居美好。高水平的国家中心城市应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交通便捷、智能通达;生活方便,生态和美;宜业宜居、形文兼具,高品质、高颜值等。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围绕城市核心区,打造独立为城、功能齐全、生态平衡的小型城镇单元,通过条块链将这些各自独立的小单元城镇沟联,通过构建地铁、轻轨、多层次公交等立体式交通将这些城镇链接。各单元小城镇既内涵生产功能,又具备生活服务、休闲、科技、文化功能,彼此独立且宜业宜居,这样大成都就在空间上成为了一个极富生命循环能力的有机体。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跳出成都市域,在更广范围内,站在成都平原、四川全省乃至西部的视野,统筹规划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黑体)。成都的天空与四川以及更广的范围是相通的,要做好成、德、绵、乐、雅一体经济带以及成德同城化的工作。通过加强高层统筹,构建以成都市为主,周边区域市州参与的成都中心城市建设协调机构,加强互利互惠的互动合作。要加强成都平原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动,进行生态功能修复和环境治理,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对环保的阻碍。成都的环境治理仅仅依靠成都无法完全解决,需通过四川省解决城际环保联动的问题,由省上对成都周边各市州给出一致的环保红线、生态红线、生态标准,省人大要协调各市州人大进行严格的环保立法。同时,生态建设应纳入执政者政治考核的重要指标。
重新调整现有产业布局,统筹成都市域内外的产业分布,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条件,科学有序发展三次产业(黑体)。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龙头和指向标,要积极推进属地区域产业经济的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产业链和供应链为纽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基地,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成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叠覆盖区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枢纽与咽喉,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因此成都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立体交通、现代轨道交通和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提升要素流通效率,打通资源流动的重要关节。成都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和调整现有的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
冲破传统思维禁锢,站在更高层次,统筹历史文化资源,将成都市域内外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联盟+公司”的方式对社会和市场开放(黑体)。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需要成都增强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依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以产业联盟+公司的方式整合全球优秀文化创意资源和理念,加快优化、推进一批高水准博物馆、图书馆、剧场、文化街区的建设;培养一大批文化创意人才,加大有质量、高水平文化产品的供给,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世界文明交融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加快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提升和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未来成都的城市街区和建筑打造,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古蜀文化、水利文化、丝路文化、三国文化等传统元素,让市民“记得住乡愁”。以市场化方式将三星堆、金沙、草堂、武侯祠、三苏祠、峨眉、青城山等有机链接,以联盟+公司的方式实现成都周边文旅资源效用最大化。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科学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成都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创造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软硬环境条件(黑体)。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要靠制度保障,要推广环城生态区立法保护的做法,切实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立法保护,严格实施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划定城镇发展边界;从资源产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查,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政府、社会、市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城市发展规划、各类园区规划中要把生态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用地占比应作出明确规定。在规划、建设生产园区和生活区域时,应保留生态机理,在产城单元中,合理规划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空间,坚持运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要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加快修复“山水田林湖”生态本底,深入实施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加强城市水功能体系的重构,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水灵成都。同时,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减少重污染天气。要加强土壤污染分类分级管控,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深入实施“增绿添木”工程,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城市森林公园、城市中央公园、城市生态公园,完善市域绿道体系和城市绿地体系,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红线标准,再现“城在林中、城在绿中”的景象,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总之,成都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无疑将推动四川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这是一个庞大的巨系统又超越系统性的伟大实践,是全民主动和被动参与的一项连续性、持久性、互动性极强的共谋,就像手指和琴弦的关系,彼此互动和谐了,才会有美妙的乐章。所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时间表不能仅仅掌握在决策者手中,要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要有一系列智慧资源的支撑,更要充分依靠并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实在举措。只有群众动员起来了,人民满意了,历史检验合格了,我们才会迎来国家中心城市真正建成的那一天。郑州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谢伏瞻支了“四招”
阅读 : 429
文/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江瑞&高云&李恒&李冰冰“郑州这个龙头舞不起来,龙身、龙尾就不可能动得好”,“到底怎么样才算建成了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要找准国家中心城市的标杆”“服务业与制造业要相互支撑”……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到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郑州代表团参加审议 图片来源/郑说广播1月16日下午,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郑州代表团审议。在发言中,他频频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招”。过去很多好事很难轮到郑州,是因为河南体量没现在这么大,郑州没有今天的规模1月16日下午的审议过程中,省人大代表孙廷喜在发言中说,目前已经有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和五大国家战略平台落地河南,其中涉及郑州的就有七个,足可见郑州地位之重。谢伏瞻在发言时表示,河南能够把这些战略争取到,尤其是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河南的发展史上将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我们过去提很多口号,提很多目标,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现在则是国家明确表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谢伏瞻接着说,国家的支持,是要把郑州作为带动河南发展、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问题。这对河南来讲,是一个重大机遇。“过去很多好事情,很难轮到郑州。”谢伏瞻说,这不是说郑州不行,而是因为河南过去的体量没有现在这么大,郑州也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以前说到区域中心,西南就是成都、重庆,东北基本是沈阳,华东是上海,西北是西安,中南地区就是广州、武汉,轮不到郑州。但现在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把武汉和郑州同时列进去,未来我们有可能能够成为新的增长极。谢伏瞻还提到了一个数据,就是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以占全省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支撑了全省三分之一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说明郑州“效益比较好”。郑州的经济总量需继续做大在发言中,谢伏瞻提到了郑州要充分发挥的三大作用:龙头作用、引领作用、支撑作用。谢伏瞻说,河南要发展,首先郑州要发展,郑州这个龙头舞不起来,龙身、龙尾就不可能动得好,郑州的龙头地位只能逐步加强。而且郑州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也要走在前面,发挥引领作用,“你的各个方面比别人要高一层,说白一点就这个意思。”对于郑州在全省的首位度,谢伏瞻说还要逐步提升,要提高郑州的经济总量在全省的经济总量当中的占比。谢伏瞻在此处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经济总量在湖北的占比能到三分之一,宜昌和襄阳加起来也能占三分之一,而在河南,郑州和洛阳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三分之一,所以河南需要郑州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做大经济总量,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来发展。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标杆要找准国家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就要当仁不让,把事情做成。谢伏瞻认为,这需要研究一下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找准国家中心城市的标杆、确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点。到底怎么样才算建成了国家中心城市?谢伏瞻说,首先要找准国家中心城市的标杆才行,“一定比我们现在总量要大,水平要高一些,我们要追。”接下来,谢伏瞻用了一个比喻,“要花大力气把扛回来的‘牌子’一个一个做实”。他说,现在有这么多大的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应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这些规划和平台融入进去,比如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示范区,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就要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单独、孤立地一个个建,而是形成战略叠加效应,形成“1+1>2”的效应。谢伏瞻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招”【第一招:服务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产业支撑。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程志明介绍,目前的郑州,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已经超过50%。谢伏瞻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如果河南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的占比想达到全国水平,作为龙头,郑州的这一水平就至少要达到65%—70%。而对于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谢伏瞻在发言里点到了“三驾马车”。首先是现代物流业,因为郑州的交通枢纽和区位最有优势,如果能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汇集起来,物流产业就能真正成为河南的一个主导产业,在服务业的发展当中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再一个就是现代金融业,郑商所、金融豫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设立的分行、税收大户等,都是能支撑金融行业发展的。另外是房地产,谢伏瞻指出房地产对郑州具有支柱作用,同时也要控制风险、规范发展。谢伏瞻还提到一点,就是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方面,郑州要借助北京疏解首都功能的时机,把高端的教育、医疗等机构引进来,解决老百姓的问题。【第二招:制造业】郑州以发展服务业为主体,不代表就不发展制造业了,谢伏瞻提出郑州也要重点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支撑。他说,省里有制造业这方面的规划,一个重点是汽车产业,另一个是电子信息产业。如果上汽集团年产60万辆车的项目落地,加上宇通、海马等,汽车产业就作为一个主要产业进一步发展起来了。随后,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也能随之发展。【第三招:城市建设和管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第三个方面,谢伏瞻提到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他说,目前郑州市还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郑东新区拿到哪个城市去比都不落后。但是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地下管网、道路、绿化等都有不少短板,而重新规划和建设难度很大,不过我们还要做工作,加快老城区建设、改造。接下来说到城市管理时,谢伏瞻又举了一个例子,北京规定汽车不许按喇叭,而在郑州,有时候明明这段路走不动,还有车要按喇叭,“不按不痛快,一定要按两下,这就涉及到城市管理了。”谢伏瞻总结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哪个方面,市民素质等等也都需要提升,还有空气、水的质量,以及道路、停车场建设,学校、医院布局等等。【第四招:人才】谢伏瞻在发言的最后说,河南、郑州要发展,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举措,来吸引国际的、国内的、省内的各个方面的人才。人才包括教育人才、医疗人才、企业家人才等等,也包括领导干部,要通过自身的修炼和学习来提升水平。要改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用宽广的胸襟把人才引进来并为我所用,建设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来支撑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最后,谢伏瞻说,只有干,我们才能够发展,只有干,郑州才能有美好的明天。监制/杨韬 统筹/赵强 编辑/张曙辉 校对/朱碧波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看成都市委确定的“157”战略解读
责任编辑:杜雨洲
  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神龙汽车生产车间
  成都博物馆前,参观的队伍排成长龙
  轨道交通产业蒸蒸日上
  ——解读唐良智同志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
  建城史超过2300年的成都,曾有“扬一益二”的历史地位,更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往事越千年,成都又一次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去年4月,中央实施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为此,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对此作出了系列部署。肩负国家使命,成都勇于担当。
  昨(7)日下午,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发表讲话,向全体政协委员介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考量和谋划部署,描绘了成都今后一个时期,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7年1月,成都市两会又对此进行了谋划与部署。新的开局、新的征程,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确定的“157”总体思路,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五维支撑”,集中力量推进“七大任务”,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关键词
  机遇和挑战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占据发展的战略主动
  观大势、谋大事。环顾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作为资源集聚、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载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加快形成一个网络状、层级化的世界城市体系。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在世界城市体系中,谁占据的层级越高,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就越强,占有的全球市场就越大,谁就越能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赢得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为占据发展的战略主动,成都正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全省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阔步迈向世界城市体系的“塔尖”。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进一步突破“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如何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政策资源,进一步增强成都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如纲举目张,引领成都发展全局。
  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全国的1.6%、西部的8%左右。产业实力在西部优势突出,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成都已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综合实力、人均水平、研发能力、开放水平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城市还有不小差距,同时,同一方阵的武汉、杭州等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成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和代管简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内陆自贸区建设……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的叠加惠及成都,国内少有。顺应大势,正当其时。
  关键词
  “157”总体思路
  绘就国家中心城市蓝图
  确立“157”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实力成都,科技领先、创新活跃的活力成都,融入全球、开放包容的国际成都,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美丽成都,大气秀丽、蜀风雅韵的魅力成都,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的幸福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蓝图已经绘就。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157”总体思路:成都将构建“五维支撑”的功能体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五维支撑”犹如五根立柱,共同支撑起国家中心城市这座摩天大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已经画好“施工图”——七大任务已下达,从城市空间、城市动力、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民生、城市治理七个方面发力,共同构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体系。“七大任务”不是简单并列,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空间、生态决定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经济、动力决定城市竞争力,文化、民生、治理决定城市品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线图”已经绘制,一套近、中、远相结合的行动纲领已经形成。
  从空间上谋划布局,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年)。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正抓紧修改完善,力争尽快上报国务院批准。系统编制2025战略规划,对接国家2025规划,已编制完成7个2025规划及旅游业、水生态等专项规划,对中期发展进行谋划安排。加快推进2049远景战略研究。对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间节点,谋划更长远的发展蓝图,引领近期和中期发展。在这份近、中、远规划的基础上,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也在抓紧编制,系列工作抓手和年度实施计划也将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城市空间
  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
  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打破“摊大饼式”“走廊式”发展模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必然路径。成都将提升城市工作的全局性,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向双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战略转型,推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和生态容量相适应,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在区域层面,重点是要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同城化发展水平,形成大都市区格局。市政协委员袁昕对成都推进“成渝西昆贵”区域经济合作表示认同,“形成‘成渝西昆贵’的区域合作共识,时机日趋成熟。”以汽车、金融行业为例,他进一步说道:“‘成渝西昆贵’区域正与东盟、南亚诸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等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成都可以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而在市域层面,重点是要推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共兴”、都市组团和卫星城“独立成市”,构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构建网络城市群,按照‘双核共兴、一城多市’拉开城市发展架构,建成一批产城融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的卫星城。”在市政协委员熊横眉看来,构建内外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有助于网络城市群的构建。
  为实现这些目标,成都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力呢?具体来看,成都将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大通路格局,借助交通网络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更多出川高铁通道,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功能,构建连通欧洲、泛亚的物流铁路网和连通沿边口岸的公路网,打造以“两港三网”为支撑、“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二是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加快实现地铁“650+”目标(运营500公里,在建150公里以上),构建连通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干线网络,推动地铁、市域大铁、有轨电车等多网多制式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三是推行小街区规制。控制街道宽度、路网密度、用地尺度,畅通城市微循环,建设有机街区,形成以人为本的路网体系。重点是实施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规划。
  关键词
  城市动力
  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
  “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是坚持创新驱动的基础和动力”“应加大蓉欧快铁开通频次,促进成都与中亚、欧洲在商贸和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不仅要打通对外大通道,还要以交通互联互通的便利条件带动全区域发展”“要吸引更多人才入驻蓉城,尤其是海归高端人才,以为成都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委员们纷纷热议如何激发城市动力。
  城市动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都当前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成都将如何撬动这四大“动能”呢?
  在创新方面,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12345”总体思路为路径,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重点是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三大抓手”。在市人大代表方方看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成都高校优势明显。他建议,“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人才等优势,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新动能。”在市政协委员汤继强看来,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他建议,“还要继续加强对双创的正确引导。提升优化双创环境,从环境治理、政策帮扶、优化产业等多方面下手,以促进我市创新创业更加科学地发展、绿色地发展。”
  在改革方面,坚持依靠改革破解城市发展难题。重点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统筹推进行政管理、国资国企、投融资、财税金融、内贸流通、统筹城乡等重点领域改革。
  在开放方面,大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坚持“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珠峰看成都”,加快内陆自贸区建设,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力争今年开行蓉欧快铁1000列以上、国际(地区)航线达100条以上,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城市。加快建设中德、中法、中韩、中古、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围绕企业“走出去”的全链条,增强法律、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西部服务中心城市。以领事馆和友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城市对外交往圈。
  在人才方面,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在这点上,不少委员已形成共识。市政协委员赵梅认为,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资源,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同时为更多成都本土人才争取重大项目,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拳脚。市政协委员唐俊峰也有相似的看法:“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大科学创新宣传,围绕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活动,建立表彰机制等,鼓励更多中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培养他们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高端人才。”下一步,成都也将科学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加强创新人才、企业家和产业工人“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关键词
  城市经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站在“新常态、万亿级”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如何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对此代表委员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基固本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路径,这需要我们出台更多倾向性政策,给予本土民营企业更多发展红利,以扶持它们转型升级。”市人大代表袁定金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不仅要引进更多优质高端大项目,还要积极扶持本土企业,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努力做大做强。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和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夯实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市人大代表吴萍认为,汽车产业肩负着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任,“要紧紧抓住汽车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和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为夯实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添砖加瓦。”
  将持续做强投资这个底盘。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扎实抓好招大引强和项目促建,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民间投资。完善“3+N”工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大智造”“大创造”“大车都”工业板块,规划建设天府空港新城和龙泉山东侧工业走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国际购物天堂和国际会展名城,提升城市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提升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化水平,推动农业向集约式、经济型、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
  城市文化
  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软实力要与硬实力并驾齐驱”“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形象品牌”……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同样成为关注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城市文化是人的精神守望和精神家园,是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城市文化创新繁荣,努力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如何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两篇文章”?市人大代表荣克霞建议:“在经济、交通等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体来看,要加大对城市物质文化的保护宣传,将各地特色文化遗址纳入保护范围。同时,加强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加大有质量、高水平文化产品的供给,扶持艺术创作工作,打造成都的艺术文化名片。”
  在市政协委员孙哲看来,成都这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馅儿”,这个“馅儿”让成都的城市气质是不浮躁的,是有“范儿”的。“‘馅儿’是发展城市文化的根基和力量,有了好的内容做支撑,才足以滋养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代表、委员们的许多建议,在新一年新的工作部署上得到了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成都将注重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加强都江堰、武侯祠等历史古迹和东郊记忆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保护,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基因,让优秀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传播远;同时塑造体现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成都特色的城市精神;在文化创新方面,将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音乐、文博、动漫等文创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加快筹建成都艺术学院,打造国际非遗节、音乐节、音乐诗歌季、“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城市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成都中心、城市音乐厅、音乐坊,规划建设露天音乐广场、三国蜀汉文化城、科学馆、自然博物馆、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一批重大文体设施。
  关键词
  城市生态
  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生态文明源于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级阶段。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成都两山环抱、两江环绕,生态本底资源丰富,要以对城市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未来的成都成为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美丽成都。
  为此,我们将加强制度保障。从资源产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立法保护,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制度,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次,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同时,呼吁全社会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培育和弘扬绿色低碳文化,倡导公交出行、中水回用、共享经济。此外,要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实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构建“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安全格局,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努力让市民享有更多“窗含西岭千秋雪”“濯锦清江万里流”的生态福祉。
  为尽量满足市民们“希望天天天蓝”的愿望,市政协委员也有具体建议——“建议未雨绸缪,增加大气污染预警前置措施。同时,加强企业环境违法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并将环保指标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增强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市政协委员张迎春谈道。在市政协委员谢应光看来,推动环保信息公开十分重要:“要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以回应民众关切,并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监督中,做到从源头到末端的公开透明。”
  关键词
  城市民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要注重惠民生,筑牢民生保障。城市民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成都将紧紧围绕民生民向民愿,坚持“城为民建、市为民享”,大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努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青年人乐业创业、让老年人颐养天年,使广大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健康成都建设方面,将着力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坚持“医养结合”,建立多层次、普惠制养老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让老年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舒舒服服活出品质”。在幸福蓉城建设方面,将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兜底,提高就业、社保、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大力推进以简阳为主战场的绝对贫困人口脱贫和全市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建设高标准的全面小康。在市人大代表姚惠英看来,我市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700多个养老机构,“一些社区还为附近老人提供就餐、康复、保健、娱乐、培训等多种服务,在老人安享晚年的配套服务中下足了功夫。”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
  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是城市治理的目的所在。要顺应转型和变革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法治为基,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此,成都将加强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法治成都建设,着力构建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的现代城市法治框架体系,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加强系统治理。加快转变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力激发市民城市“主人翁”精神,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加强智慧治理。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B2G、R2G、S2G网络理政平台,促进城市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和市民少跑腿,整体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
  强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根本保证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如何用好党的建设这一法宝,助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作出进一步部署。
  全市各级党组织将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抓好党的建设,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洁、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良好政治生态,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作风保证。特别是将坚持中央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要求和省委“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讲科学、讲实干、讲团结、讲廉洁,增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立说立行、一抓到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钉子回脚”的工作态度,争当发展的“实干家”,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记者 李霞 缪梦羽 王雪钰 宋妍妍 摄影部供图)
责任编辑:杜雨洲
来源:成都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