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试每个人对国家人 经济与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自学考试00800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共享资料网
自学考试00800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思想的出现管理,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管理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一样悠久。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要了解太古时代的人类活动是困难的。 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主要依赖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另外,还可以借助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古代神话传说,追溯出久远的 扑朔迷离的人类早期社会的概貌。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成就,都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正是 她照耀着人类历史的前进, 也正是她使人类从粗放式的野蛮社会发展到 有组织的文明社会。从人类的产生到有意识的管理行为出现,应该是人 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可以把这次飞跃,看作是人类战胜自 我过程中的一次直立行走。翻开历史长卷,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记录了 从远古走过来的脚步。这每一步,又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人类初期,为了 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经过无数 次成功与失败的考验,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灯塔。西方管理理论发 展的历史轴线,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自觉意识发展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人类管理思想的 演进始终和人对自然的认识水平、 工具的使用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的组织 水平结合在一起,这三个方面中任何一方的巨大进步,都会使管理思想 得到重要发展。同时,管理思想的每一次发展,又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使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第一节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在其各种活动中产生了“群体”的概念。这个 群体为了共同应付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并考虑到自身生存的挑战,在内 部就需要有一“召集人”,以便共同决定群体中的各项事务。 在这里,群体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理解成后来的家庭、组 织、工厂乃至国家等。它的基本特征是:①由个人组成的;②有共同的 基本目标;③内部是有组织的,并且这个组织是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客 观存在的。 从群体产生到国家的形成,在这段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群 体作为一种组织形态,,解决了一个基本范畴问题,即由一个小的群体 的疆界――部落,扩展到极大的疆界――国家。从群体内部的组织结构 上来看,群体内部的领袖由召集人演变成本身具有决定权的元首。这种 演变我们也可以视为管理职能的一种演化过程。 “随着集体联合的规模 从家庭演变为国家,组织中的权力就成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1]一、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 兴修水利系统的技术,如同修建金字塔工程一样,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 思义的壮举。 埃及人很早就懂得了分权。法老作为“赖神之子”享有 神权, 而辅助法老的宰相则集“最高法官、 宰相、 档案大臣、 工部大臣” 等职衔于一身,掌管着全国的司法、行政及经济事务,但军权由法老直 接掌管,宰相不兼军务。所以丹尼尔?雷恩(Daniel A.Wren)曾指出: “用来说明‘职业’管理角色的最古老的一词是宰相。”[2]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人们从考古中发现,在法 老的陪葬品中,奴仆的雕像特别令人感兴趣:“每一个监督者大约管理 10 名奴仆”。 所以,后来的希伯莱人在《圣经》里提出的以 10 为限 的管理思想即源于此。[3]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巴比伦重新统一两河流域以后,建立了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 比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任命各种官吏,管辖着各城市和各地区 的行政、税收和水利灌溉。国王总揽国家全部司法、行政和军事权力, 官吏是贯彻国王政令的工具。 为了巩固其统治, 汉漠拉比编制了 《法典》 , 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法典共分为三部分,即引言、法典本文和结语。 法典本文共 282 条,内容涉及到财产、借贷、租赁、转让、抵押、遗产、 奴隶等各个方面,对各种职业、各个层面上人员的责、权、利关系给予 了明确的规定。三、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 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 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 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4]早期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荷马史诗的形成。 希腊历史上从 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9~8 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荷马时代”。荷 马时代的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其时国家还没有产生,氏族部落 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一长即军事首领,两会即长老会和民众会。 军事首领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称为“巴西列斯”。平时管理宗教神 务与裁决争讼,在战时则是全体成年男子的统帅。长老会由部落的各氏 族的长老组成, 有广泛的权利。 其成员和军事首领同是出身于氏族贵族, 利益一致。 每当需要作重大决定时, 军事首领便首先召开长老会议讨论。 民众会由成年男子亦即全体参战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合、 移徙、推举领袖等作出表决,原则上拥有全部落的最高权力。但是由于 贫富日益悬殊,军事首领和氏族长老的权利越来越大,由普通成员组成 的民众会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原先的作用,重大问题多由贵族事先决定, 民众会表决成为形式。[5]可以说从古希腊的部落管理体制里, 我们看到了“议会制”的某些 端倪。“虽然古希腊的记载并没有留下多少关于管理原理方面的见解, 但雅典城帮及其议会,人民法庭、执政官的存在本身就表明那时已意识 到了管理职能”。 古希腊的改革家、思想家,最先是产生在那些工商 业最发达,自由民的内部斗争最激烈,而且又是最易接触其它先进文化[6] 影响的地方。这些地方生产力开始有了发展,人们为了发展工商业开始 一些有组织的生产,从而促进了对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在他们之中最出 色的有:苏格拉底(Socrates)、色诺芬(Xenophon)、柏拉图(Plato)、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这些人的思想,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对后 人的影响都很大。 (一)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 469~前 399),雅典人,出身于一个 中产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还 从军打过仗。苏格拉底用“问答法”传播他的思想,通过把受教者的一 切已有见解,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悉数破除之后,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 受了他的影响。苏格拉底把他的这种方法,即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 盾, 进而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 叫做“精神接生术”。 因为在他看来, 对于各种事实论证的结果,早已先天地包藏在人们的心灵中,就像胎儿 之存在于母腹中一样,而他只不过用这种方法把它接生出来罢了。 基于上述思想,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他说“管理私人事 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仅是在量上的不同”。并且,认为一个人不能管理 他的私人事务,他将肯定也不能管理公共事务。因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技 术,与私人事务的管理技术,应该是可以相互通用的。但不幸的是,苏 格拉底忽视了管理的特殊性,即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结果导 致使雅典人按照苏格拉底的主张, 频繁地轮换其军队的领导人和市政府 的领导人,这使他们面对马其顿腓力二世(公元前 359~336 年)精良 军队的密集、纵深的“马其顿方阵”的时候束手无策。 (二)色诺芬 色诺芬 (Xenophon, 约公元前 430~前 350 年) 出生于雅典富人家庭, 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经根据自己亲自经营和管理庄园的实践经验, 写成《家庭管理》 (又称《经济论》)一书。这也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 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 是:第一,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家庭管理”研 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而古希腊奴隶是建立 在奴隶主对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私有制基础上的, 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单 位,由奴隶去完成,因此,这里的“家庭管理”应该是囊括了奴隶主阶 级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奴隶)的各种组织与管理问题。第二,首先提 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 第三, 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 这一点意 义非常重大。在当时奴隶制社会里,奴隶被看成为会说话的工具,根本 就不作为人来对待。色诺芬的主张无疑从客观上否定了奴隶制的基础, 也为今后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但从本质上讲,他的主张显 然还是为奴隶主服务的。他提出,对奴隶的管理应该严厉,而对驯从的 奴隶应该给予较好的待遇。并且提出了训练奴隶的办法。第四,色诺芬 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因为一个人不 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7] (三)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 427~前 342 年) 出身于雅典的贵族家庭, , 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在苏 格拉底死后,曾流亡海外,游历埃及和南部意大利等地,结识毕达哥拉 斯学派。 公元前 388 年, 他回到雅典, 建立学院, 教授哲学, 著书立说, 影响很大。他所建立的“亚加德米(académie,法语“学院”之意)直 到公元 529 年罗马皇帝下令封闭为止,共延续了九百多年,一直是传播 唯心主义哲学和政治理论的中心。 柏拉图著作甚丰, 其中最主要的是 《理 想国》(又译《国家篇》)。 在柏拉图的视野中,他主要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其 独特的管理思想。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天生才能,在适当 的时间内不做别的工作,只做一件事,那么他就能做的更多,更出色, 更容易。”[8]由此他得出结论说,“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天性的职务。”在《理想国》中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 是治国贤哲, 即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他们的职能是以其智慧来管理国家。 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于知识,以正义 治国。 所以“国家与个人非由真哲学家治理, 均不能至完善之地位。 ” 这些哲学家,则是由天生有统治才能的人组成的阶层,这个阶层是专门 统治人的。第二等人,是卫国的武士。他们的职能是以其勇敢来帮助统 治者实施暴力和防御, 以保障从事各种行业人们的生活需要。 这些武士, 则是由天生有军事才能的人组成,做辅助统治的工作。第三等人,是民 间艺工。他们是由手工业者、农民、商人等组成,他们的职能是通过其 劳动供给国家物质财富,且接受上面两个等级的统治。这些劳动者是天 生有体力和劳动能力的人,他们只能从事一种适合于自己天性的手艺。 柏拉图把自由民中穷困的贫农比做没有尾针的雄蜂, 奴隶是会说话的工 具。所以,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根本没有贫民和奴隶的位置。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而人的本性, 即灵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理性、意志和欲望。而相应的国家中的 三个等级也就是对应了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是最优秀的部 分,当它统率和指导其它部分时,灵魂就有了智慧的品性;意志是灵魂 用以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它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示,帮助它控制欲 望时灵魂就有了“勇敢”的品性;欲望是灵魂里面最低劣的部分,当某 种欲望和快乐受到控制时,灵魂就有了“节制”的品性。并且,在理想 国里,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像人的灵魂的各部分器官一样,相互协调,各 执其事,各尽其职,不可擅越。即“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 (四)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古希腊最伟大的 思想家之一,柏拉图著名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方色雷斯的 斯塔拉城,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雅典度过的。他在“吕克昂” (“逍遥学派”的发源地)研究和讲授的内容,涉及到当时知识的一切 领域。 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一样, 是古希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起初,他深受柏拉图的影响,后来便和他的老师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9]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体现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并在 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他说:“从来不知道 服从的人不可能是一位好的指挥官。 ”[10]他关于“天赋人性”的思想和我国的孟子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 人者食于人”具有同样的性质。当然,他所确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 关系是天赋的。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贡献是发展了色诺芬“家庭管理” 的思想。另外,亚里士多德对于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对管理思想 的发展也极具启发意义。他认为,一切具体事物都可归结为“形式”和 “质料”。其中,形式是事物的目的因和动力因,因此是积极能动的因 素;而“质料”即物质,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亚里士多德肯定具体事 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真实的,认为它们的这种运动、变化、发展是 “质料”实现的“形式”。 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潜能”向“现实”转 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过程,即“目的→(物质+管理)→新的目的”的过程。四、古罗马的管理思想古罗马最初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奴隶制城邦,到公元前三世 纪,逐渐强大起来,并进而统一了意大利。其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武力 扩张,终于征服了亚历山大帝国,形成了希腊人的统治王朝,并进一步 统一了地中海,成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使古代欧洲奴隶 制在更大范围内延续了几个世纪。 正如詹姆斯?D?穆尼(James D.Mooney, 年)所说: “罗 马人伟大的真正秘密是他们的组织天才。”[11]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派、 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 组织效率极高的帝国。 古罗马没有管理方面的专著,但是我们从奴隶主政治家、思想家、 哲学家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其萌芽状态的管理思想。概括起来,集中为以 下几点: 1.古罗马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 工厂的体制”。 并且用建立公路体系的办法以保障军事调动和商品分 配。古罗马国家首创性的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 股票。大商人深入波罗的海、斯堪的那维亚、爱尔兰、北非、东非和西 非沿岸,向东与帕提亚、巴克特利亚及中国碾转相通,从海路经印度到 达孟加拉湾、马来半岛,并由此进入中国。据《后汉书》记载,“恒帝 延九年(公元 166 年),大秦一安敦遣使自日南献象牙犀角。”所称使 节实即远走异地的商人。商业贸易的繁荣,丰富了罗马人的管理视野。 2.其次,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 集权的实践经验。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罗马人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 构和政治体制。罗马自公元前 510 年左右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由百人 团会议从贵族中选举执政官二人,协商处理国家政治事务,遇紧急事变 则以其中一人为独裁官, 为期半年。 执政官有随从十二人, 肩荷棒一束,[12] 中插战斧,象征国家最高长官的权力。这种棒称为“法西斯”。这也是 “法西斯”一词的来源,意大利法西斯党也源于此。元老院由氏族长和 退任执政官组成,有决定内外政策亦即审查和批准法案之权,并监督执 政官,这些对后来国家管理机构与政治体制影响很大。 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又具备了以分工 和权力层次为其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力。正因如此,罗马帝国才能在 它所处的历史阶段势不可挡,所向披靡。正如雷恩所说:“罗马人也具 有遵守秩序的天赋,而军事独裁政府以铁腕手段统治着整个帝国。”[13]4.奴隶主思想家贾图、瓦罗等对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的论述,丰富 了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贾图(Marcus Poreius Cato,公元前 234~前 149 年),古罗马政 治家和作家,贵族保守派的代表,历任执政官、监督官等职。主要的著 作是《论农业》。在此书中,他提出挑选管家的九条守则:(1)维护 纪律;(2)尊重别人的权利;(3)负责调解奴隶的纠纷,对有错一方 应予惩罚;(4)监工举止应当谦恭有礼;(5)保证使农场奴隶整天忙 于工作;(6)重视农奴主推荐的奴隶,同时注意同两三个其它的农场 保持联系,必要时交换必需物品;(7)认真同农场主核对账目;(8) 对爱护牲口的奴隶应当奖励;(9)事先要用充分的时间安排各项工作。 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公元前 116~前 27 年),古罗马奴隶 主思想家,曾任大法官,还受帝王之命筹建了罗马第一所公立图书馆。 瓦罗也同样著有《论农业》一书,在此书中,瓦罗讲到农庄人员的选择。 他说,要选择那些能够从事劳动并有农业习性的农庄工人,可以用几种 工作对他们进行测验,并询问他们在以前的主人那里做些什么。对于监 工,瓦罗认为,应该受到一点教育,性情好,有节约的习惯,最好比工 人年纪大些。监工在农业工作方面应该很有经验,以便使工人尊重他, 只要监工能用语言来达到目的,就无权用鞭子来强制执行纪律。选择一 个结过婚的奴隶作监工是较为明智的,因为,婚姻使人更为稳定和依附 在一个地方。如果对监工付给报酬,他就会工作的更愉快??五、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基督教信仰上帝(或称天主)创造并管理世界。耶酥基督是上帝的 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圣经》中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 响很大。据《旧约全书?出谷记》第十八章中记载,摩西是希伯莱人的 领袖, 他在行政法、 人际关系、 人员挑选和训练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能力。 摩西的岳父耶特鲁,曾批评摩西在处理政务时事必躬亲的做法。他提出 三点建议:第一,制定法令,昭示民众;第二,建立等级制度,委任管 理人员;第三,分级管理,各司其责。下面这段文字集中体现了这种管 理思想: “从以色列人中挑选有才能的人, 立他们做百姓的首领, 作千夫长, 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他们随时审断百姓的案件,有难断的案件 就呈到摩西那里,各样的小事由他们自己审判。”(《圣经?出谷记》) 罗马天主教除了崇拜天主(即上帝)和耶酥外,还尊玛丽亚为“圣 母”。强调教徒必须服从教会权威,声称教士有受自天主的神秘权力, 可以代表天主对人定罪,并有一整套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天主 教严密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 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 形成金字塔式的指挥体系;第二,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幕僚职能” (Staff Function)。即各地教会在进行某项决策时,不能由一个人主 持决定,小事情必须事先征询长老的意见,大事情必须征得全体僧侣的 同意。这种征询的过程,在程序上是具有强制性的(Compulsory Consultation)。但其不妨碍该地教会主教的幕僚或顾问团成员,这些 幕僚和顾问团成员不能由主持人自行选任,必须由上级教会代为选定, 以防止主持人选任无反对意见的“好好先生”滥竽充数,失去制衡作 用。[14]第二节专制主义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公元五世纪末,古罗马帝国在奴隶、隶民和各族被压迫人民的不 断起义,以及日尔曼“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灭亡了。欧洲的社会发 展从此进入了封建主义的新时代。它延续了约 1000 年,在历史上通常 称为中世纪。由于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创造的巨 大生产力相比,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历 史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这段时期生产力还是有了一些发展,生产工具 也有一些改进,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尽管受到中世纪教会的思想禁锢,但 对自然的观察却越来越精确。所以,这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也绝不是 “历史真空”。诚然,中世纪在管理思想史长河中,没有多少书面材料 可以借鉴,然而,从管理思想的继承性来看,它既有自己在这一时期对 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又有自己丰富的管理实践。下面分别从实践和理论 两方面给予阐述。 一、社会实践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体制、组织结构 封建社会内部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建社会中,维系其统治关 系的生产资料是土地, 因此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国王把一大部分 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较 小的封建主又把一小部分土地分封给下面的封建主。 国王和封建主又各 自分封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战斗队伍,骑士是最低的封建主。这样层 层受封,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边区的封爵称为边地 侯或侯爵。等级越低,人数越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 不同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他们组成一座以国王 为首的“金字塔”。 封主和封臣关系的建立,必须经过受封仪式,称为誓忠礼。受封者 跪在领主之前,双手放在领主的掌间,宣誓效忠。领主则授以树枝或泥 土,作为封主的象征,并承认受封者为其附庸。如受封者为教会主教或 寺院僧侣,则另授指环或权杖。领主和附庸的关系是领主要负责保护附 庸,附庸要向领主效忠。早在 1847 年,秃头查理的麦尔森赦令规定: 自由人必须以国王或国王的任一臣属为主人;附庸必须服从封主,不得 背离,战时有随同出征的义务。在封建社会,每个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 附庸, 不能对其附庸的臣属行使直接的管辖权。 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调整内部关系而建立起来的 政治秩序。在长期的混乱之中,保证了他们对农奴阶级的统治。但就整 个封建社会来讲,每一个封建主相当于一个小国君,他们拥有自己的武 装力量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并时常为扩大自己的领地与其它封建主甚 至领主发生战争,混乱不堪,造成了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封建社会早期的 黑暗时代。 正如 1972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牛津大学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所说:“如果官僚制度的确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那么需要严加防范,经验似已证明必要的防范方法有三个:成功的第一 个条件是,必须任用一些官员来监视或检查另一些官员。最早的任意的 检查只是暗中侦查,但它能逐渐制度化,因此能(在后一阶段)发展成 为像现代官僚政治中的审计制度那种东西。 ??第二个条件是建立一种 跃升的制度――或仅仅在各处调来调去的升迁制度――使某些人不致 于长期担任统治职务而滋长独立性; 第三个条件是建立一种吸收新人的 制度,官僚制靠它不断补充新手,精心遴选合适人才,从而使自身不致 沦为依靠继承特权的阶级。”[15](二)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必然。“专门化实 际上是一个规模经济学的问题,它的确有赖于需要的集中;但市场只是 可以使需求集中的办法之一。”[16]这样在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城堡或教堂附近,逐渐兴起集市。许多行商成为坐商,手工业商也聚居其 地,因此,便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日趋活跃的城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城市)在那些中世纪时代不是从 过去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 的”。 城市的发展,客观地要求其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在内部管理 体制上取得自治的市议会,选举产生了城市管理者,市民权利受到城市 自治机构的保护。城市居民的自由身份,吸引了大批的农奴和庄园的手 工业者,他们纷纷奔向城市谋生,致使城市人口迅速的增加,城市规模 越来越大,带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行会: 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行业结成的联盟。 行会最早于 10 世 纪出现在意大利,以后在 10 世纪至 12 世纪期间相继出现于法国、英国 和德国。关于行会的起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中明确地指出: “联合起来反对勾结在一起、 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 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共同市场的需要, 流入当时繁华城市逃 亡农奴的竞争加剧,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18] [17]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 它具有现代管理的 某些雏形:首先,行会规定了一套等级制度,并与此相适应地产生了一 套人事等级,即“行东――帮工――学徒”。学徒从师期满,在行东的 作坊中做一段时间的帮工,有了一定的积蓄和经验后,就有可能升到行 东,这一做法可以称之为现代技术等级制度的源头。其次,行会对产品 质量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严格禁止偷换原料,伪造产品等,这同样可 被认为是质量管理的最早尝试。第三,行会也同样可以看成是最早的行 业垄断组织,它限制了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最大限度地利用本行会所 在城市的市场。 商业:“新世界的起点是商业的专门化。”[19]商业的复兴对欧洲发展历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商人在整个经济生 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他们根据日常商业活动的需要, 购进原料, 然后承包给手工业者或家庭去加工,然后再由商人将产品收回,并支付 给手工业者或家庭一定的报酬(加工费或工资)。但由于贸易的发展, 日常需求的扩大,家庭的生产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商 人将几个家庭生产单位集合起来,集中资本、集中生产、集中销售,这 样就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商业繁荣的影响远不只此,它还进一步导 致了较为复杂的商业组织的建立、银行的产生与核算技术的发展。 在定期的集市上,广泛使用各种货币。商人进行交易之前必须辨认 货币,鉴定货币的成色,于是就出现了以识别和兑换货币为业的钱商。 钱商收到商人的一笔钱后,就委托其在某地的代理人凭字据(期票)付 款给商人,这就是最早的信用。早期的银行业产生于西欧。1346 年热诺 阿成立了欧洲的第一个银行。“银行”一词也取自于意大利文 Banca, 原意是“板凳”,即钱商在大街常坐的地方。 银行的出现, 13 世纪香槟集市上已经广泛采取的划拨结账方式, 使 进一步演变为运用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记账。 一般认为佛罗伦萨和威 尼斯是现代簿记学的发源地。第一次用文字说明这种方式的,据说是卢 卡?帕乔利,他在 1494 年发表的《论算术、几何、比例和对称》一书 中对此做出了说明。薄记的产生使会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也使经营效 果的衡量更加明晰、 更具说服力, 从而大大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这样就有可能使经营决策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三)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实践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是地中海沿岸从事商业活动极早的城市, 到 10 世纪末,已成为一个富庶的商业共和国。为了保护资本的利益, 威尼斯在公元 14 世纪开设了一家造船厂, 由政府即国家议会直接管理, 该厂占地约 60 英亩,工人达 2000 人左右,政府对工厂的管理从以下几 个方面体现出当时高超的管理水平。 1、 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 工厂设有厂长, 在 厂长与议会之间由政府选派联络员、 督察员和巡视员以便加强对工厂的 监督和控制。 2、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制造、装配、修理兵船、军 舰、武器和装备。到 15 世纪末,威尼斯拥有商船 3000 艘和数以千计的 战舰,在舰队中服役的人员达 3 万人。 3、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仓库管理井井有条,存货控制 随时可测,装配线已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在管理上出现了标准化的概 念,专门成立了人事管理制度,对人事、工资、考勤等均做出了具体的 规定,试行了会计控制,要求严格进行资金、材料和人力消耗的核算, 每隔一定时期议会派员对厂长进行审计,厂长也对会计随时进行查帐。 威尼斯兵工厂也是最早实行成本控制,建立早期成本会计制度的典范。二、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在西欧中世纪思想家中,阿奎那、马基雅维利和莫尔等人的思想对 管理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中世纪神学家 和经院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贵族家庭。阿奎那的著述甚多,其中以 《神学大全》最为著名,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阿奎那被 中世纪奉为“神学之父”。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总结阿奎那的思想,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具 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线索: 1、阿奎那认为,宇宙秩序是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的,即从非生物 体开始, 逐渐上升到人、圣徒、天使、最高是上帝。每一个较低的等 级都有高一级的目的, 并力图达到这个目的。 整个体系又都倾向于上帝, 上帝是整个系统的最终目的,整个系统按上帝的旨意运转。 2、在阿奎那的理论中,自然的观点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自然法的 观点出发,他得出进一步的推论:第一,“每一个人对于获得仅与自然 有关的东西, 胜过于对所有的人或许多别人的共同事务的关系”。 第二, “当各人有他自己的业务需要照料时, 人世间的失误就会处理得更有条 理” ;第三,“如果各人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的话,可以使人类 处于一种比较和平的境地”,相反地,“在那些联合地和共同地占有某 种东西的人们中间,往往最容易发生纠纷。”[20]3、阿奎那对一系列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包括消费的适可原 则,生产上的二因素论――劳动和徒弟,经济活动的干预主义,公平价 格论,货币论,利息论,商业论等,都显示出其宗教伦理思想。这种宗 教伦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思想中的某些关于社会和人 的地位的基本理解,并构成了后来管理思想中,关于人性的某些基本假 设中的伦理学基础。 (二)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 尼克罗?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出身于佛罗伦 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担任过 14 年佛罗伦萨共和国 10 人议会的秘书。 面对当时封建割据状态和处于文明困难境地的意大利, 马基雅维利抱着 爱国主义的热诚积极参与政治, 后因政治迫害而进行文艺政治理论研究 工作,他著有《君主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等著作。 在这些著作中很多地方闪烁着管理思想的光辉。 1、马基雅维利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 把“权力欲望”和“财富欲 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是“人性本恶论”。他认 为人“是反复无常的、忘恩负义的,是怯儒、虚假、伪善、嫉妒、对人 满怀敌意的”。在人性的认识上,他认为沾染恶习容易,学习优秀品质 难。进而得出结论:必须使用强制手段对人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目 标、 完成任务, 而这种强制性是可以不顾道德原则的。 马基雅维利的“物 质利益决定论”认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他在研究罗马 历史时认识到, “罗马贵族总是不经过特别反抗就把自己的崇高地位让 给人民,但是问题涉及到财产的时候,他们就如此顽强地保护自己,以 致人民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马基雅维利是较早 认识到“物质利益”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的思想家。[21]2、马基雅维利在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认识到:人民在国家生活中 具有重要作用。在与君主制进行比较时,他指出共和制的优越性所在: 人民比国王高明,比国王更会选举公职人员,更富有理智,在道德方面 比国王更高尚。 他说: “人民总是比国王更聪明, 更为坚定, 更有理性”, 当然这里的人民是指新兴的资产阶级。 在国家生活中公开强调人民的作 用,这对管理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 3、马基雅维利论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在他的著作《君主论》 中, 第一次运用了“案例”分析,说明了一个君主应该具备的条件和 才能。他说:“我们时代的经验证明,正是那些忽视诺言,善于诡计惑 人, 而最后战胜了那些专讲信义的人的君主, 才创下了丰功伟绩??”。 他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的名言是: “要比狮子还勇敢, 比狐狸还狡猾”, 这样才能使“狼”感到恐惧, 才能使自己不落入陷阱, 他还告诫领导者, “必须会那样随机应变, 以便遵循时代潮流和变幻无常的命运所指的方 向” 。 意义。 (三)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管理思想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约 ),欧洲早期空想社会 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莫尔 1478 年 2 月 7 日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 教育,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后遵照父意到了新法学院研究法律。莫尔早 年深受人文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他很快成为伦敦有名的律师。莫尔历 任国家要职,当过下议院的议长,任过大法官。1534 年由于他不同意国 王的宗教改革政策而被国王免职,后来被捕入狱,1535 年被判处死刑。 托马斯?莫尔以其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初版于 1516 年, 全译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而有趣的全书》) 一书,而名垂史册。 《乌托邦》一书采用对话体裁写成,由一位葡萄牙水手拉菲尔?希 施拉德讲述他在航海中到达乌托邦岛的所见所闻。该书文笔生动,引人 入胜,在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期,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莫尔正是用 这种形式和海外奇闻的题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抒发了他对 消除人剥削人的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书中的管理思想主要是通过他对 英国现实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设想而表现出来。[23] [22]马基雅维利的上述思想对研究现代领导科学具有一定的借鉴 1、莫尔敏锐地观察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根据英国当时 的情况把社会分为两种人:食利者和生产者,并进一步认为这种分化的 根源在于私有制,只要私有制存在,这种贫富不均和少数人掌握巨大财 富而多数人遭受苦难和重压的状况就要存在, 而“只有完全废止私有制 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有福利。” 2、莫尔的乌托邦岛已十分注意生产的布局和生产的组织。 他的乌 托邦分为 54 个城市,城市的周围环绕着农场和田野。人们都是错落有 致的城市的居民,并在城市中从事某一职业。而农场的生产劳动则由人 们轮换完成。乌托邦中已有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非体力劳动者,比如极 少数学者和行政长官。乌托邦中的城市,由若干个以户为单元的工场作 坊组成,每一个户由 10~16 个成年人组成, 从事某一项手工业产品制 作。每个生产出来的产品交公共仓库保管,以供统一分配,在岛中每人 每天只需要劳动 6 小时,其余的时间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 3、在国家管理方式上,莫尔主张用民主的方式选举政府官员, 按 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在乌托邦中,人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 权力机关都是选举产生的,除去最高执政官是终生职务外,所有其它公 职人员每年选举一次。在这里,公职人员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而是植 根于人民之中的公仆,他们的职责是组织监督人民从事生产和消费,杜 绝浪费和懒散,使人人都能敬业,爱业。 4、在经济管理方式上,莫尔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是按照一定的统一 原则管理的。国家估量全岛产品,并在必要时重新进行分配;国家可以 统一调动劳动力;国家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实行按需分配的产品分配原 则;岛上实行公有制,岛上居民所生产的一切产品都归公有,并成为整 个社会的财产,每个人从公共仓库领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由于社会产品 十分的丰富,因此每个人都会自觉地需要多少就领多少。 “第一 ,没 有一种物资不是充裕的;其次,也无需顾虑任何人会不按照自己的需要 去多申领物资。”[24]从这里也可看出,莫尔天才地猜测到按需分配的更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以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道德水准的普遍 提高为前提,这一点对企业组织内部分配原则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三节 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起源于意大利、繁盛于整个欧洲的 14 至 16 世纪 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一次资 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政治解放运动, 也是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 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的一次较量。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有了自己一定的经 济、政治基础后,就迫切需要拥有资产阶级自己的政治地位,建立资产 阶级政权。那么,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自己的理论、 自己的思想武器进行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 这个斗争表现在文 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两个方面。一、文艺复兴运动 14 至 16 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威尼斯、佛 罗伦萨由于出现了商业资本,产生了包买主资本家,生产方式从简单的 协作演变成工场手工业。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工具的进步、生 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再加 上当时的意大利积聚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这样文艺复兴的产生就成为历 史的必然。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它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尽管当时资产阶段有了一定的实力, 但是在强大的封建教会面前还是显 得相得弱小。 1453 年土耳其打败拜占廷帝国之后,发现了一批古罗马时代的手抄 本,并带到了意大利。在意大利的古罗马废墟中,也挖掘出很多古代的 雕像, 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中世纪的文化相比较, 显得光彩照人。 因此, 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的现实主义, 作为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武 器,并导致在欧洲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由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以 恢复古代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肯定人, 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 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种人文主义思想, 主要是反对神学中抬高神而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 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 然、造福人生。 对人的认识的进步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飞跃。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里,作为社会下层的人民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他们不是属于统治者财产 的一部分,就是宗教枷锁下的一个囚犯。只有人性得到解放,才能使生 产力真正得到解放,因此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就是从人性的解放开始的。 同时,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兴起也是管理思想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文 艺复兴运动对人的认识的深化,对以后行为科学的兴起有着潜在的影 响。在当时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都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 15 德国的伊拉斯谟写 的《愚人颂》,对封建贵族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英国莫尔的《乌托邦》 勾画出人类理性的社会,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充分刻画了人性的各个层 面,他的作品对人们认识人性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至今还被人们所喜 爱。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坷德》 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二、宗教改革资产阶级要进行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就必 须首先摧毁封建教会的精神枷锁。所以在欧洲的农民、手工业者,新兴 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中,都把矛头指向封建教会,并要求进行宗教 改革,这就是 16 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中世纪 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因此,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 发生密切的关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天主教的严密控制,因此,新 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采取的是神学异端的形式。 1517 年马丁?路德在 德意志率先起来反对,倡导“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提出了简化 宗教仪式,驱除天主教会势力的主张。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人民 的支持,因而宗教改革迅速地波及到西欧各国。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 封建势力,这次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和清教,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三、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正 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 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怯懦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 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 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的前进” 。[25]哥白尼学说的提出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它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恢复地球是普通行星的本来面目, 不仅打击了宗教创世说,而且撇开了宗教神学教条的教义,用天文观察 资料来说明太阳系的结构, 为今后人类认识自然提供知识理性的分析方 法,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产生了一个飞跃。 西方的管理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而这些又都是以古代 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为渊源的。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的制度,其生产关系的出现必须在经济上具有两个条件:①有一批失 去生产资料并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②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组织资 本主义生产所必须的货币财富。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 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 到解放”。 件。 而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矛盾的宏观表现,其成果表现在为人类开辟了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道 路,对近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典管理思想的影响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人文主义是 文艺复兴运动树立的一面大旗,它解决了人的自身问题。人只有成为掌 握自己命运的自由人,才能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要素。这一要 素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层次上得到解决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段的必然结果,而在人的观念上、文化上得到解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结 果。 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来说,其必要的条件是人必须要有独立的人格,使人 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使其必须在管理过程中服从理性,这[26]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基本具备了以上两个条 是管理过程的首要条件。 如果没有人性的解放就不可能进入到科学管理 和现代管理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是解决了人自身的问题。 2.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储备了条件。宗教改革改 变了生产力发展的环境问题。 这个环境主要是摧毁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枷 锁,为人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人文环境,使得资本主 义发展得到持久的精神来源, 并使这种精神成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支柱之一, 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上的 储备。其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如何在世俗的职业活动中验证 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在众生中,只有一部分人成为上帝的选民,死后才 会上天堂,而另一部分人则会下地狱。你能否会上天堂是要通过世俗活 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刻苦来证明你是上帝的选民。这就为资本主义 社会的个人奋斗提供了思想的、理论的甚至宗教的根据,这对后来资本 主义精神的形成及二十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它标 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哥白尼不仅推翻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 心说,开创了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时代,而且在方法论上对唯心主义的 经院哲学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经院哲学反对人们研究自然,鼓吹盲目 的信仰,抹煞实践和经验的作用,鼓吹顺从推论与论证。而哥白尼提出 要睁开眼睛、面对现实,概念要符合实体,要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本质 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哥白尼的“日心说”为近代科学打开了大 门,后来经过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最后到牛顿,终于建立了近代 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发动机。哥白尼 的学说所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是和科学本身的 发展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证 明,推动经济发展有二个轮子:一是科技,二是管理,而且这两个轮子 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是和生产关系的进步紧密相联。纵观管 理思想的发展, 我们发现管理思想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当时人类对自 然的认识水平,和当时的生产工具(科技)的先进程度,和当时生产的 组织方式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或者说是由这些要素 决定着那个时代的管理思想水平。 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 上面这些要素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对资本主 义精神的建立, 对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对工业革命的暴发都有着十分重要 的影响。所以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篇 古典管理理论 郭咸纲 从基本因素――一个工人在某一时间从事的生产过程――出发来 考虑问题。工商企业管理技巧的整个新态度正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他自 己把这种新态度叫做“精神革命”。 世纪最好和最现代的管理哲学正 20 是由此得到启发的。 ―林德尔?厄威克古典管理理论综述 1、思想准备: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 2、产业准备:人类进入近代科学时代,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建 立 背景 3、实践准备:工厂制度的产生,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危机及其对管理 提出的客观要求 4、理论准备: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 人性假 经济人 设 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使企业在市场的时空中 基本特 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终以组织为 征 整体,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代表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物及其 学说名 3.韦伯,行政集权组织理论 称 历史贡献: 1.奠定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有很强的指导和 评价 借鉴作用 2.对提高产量、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3.对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仍有指导作用 局限性: 1.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 2.管理的对象没有被上升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3.没有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和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 4.对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至今为止,整个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即,早期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思想阶段和现代管理思想阶段。早期 的管理思想发展阶段, 基本上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管理思 想,是辅佐君王以获取个人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以此取得统治者恩宠 为主要目的一种管理思想。当然,其中也包含有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期 望。而古典的管理思想,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背景,以市场经济中 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它的主要特征,是使企业在 市场的时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把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最 终以组织为整体,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转变, 逐步地退为次要的 地位,而古典的管理思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 建立,不断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新的思想火花,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推动了经济不断走向新的境界。 我们前面研究了古希腊和中世纪管理思想的发展。 到了文艺复兴时 期,由于社会的变革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西方社会逐渐从封建社会过渡 到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是资产阶级的天性,为了探询西方管理思想 的渊源,我们应该从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而这两个方面 都来源于文艺复兴。更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于文艺复兴宝贵的 精神财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来源于文艺复兴宝贵的思想财富。 可以认为文艺复兴是古典管理思想的源头。第一节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准备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的需要,在这种矛盾的冲突中,资产阶级必须拿起自己的思想武器,找 到向封建势力进攻的突破口,进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这个思想武器的 来源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 必须要从奴性走向自由。 人, 最先强调的是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歌颂世俗, 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祗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在欧洲,由于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产生, 在文化上也必然开始反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 求:即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神权,提倡人 权,争取政治和经济的自由。文艺复兴运动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文学和 艺术的普遍发展。在自然科学上,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仑布和麦哲伦在 地理上的伟大发现,伽俐略在数学物理上的发现和发明,使人们对宇宙 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这一系列的发明和发现成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 立的基础,为工业革命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这时期中 由于新的航线的开辟,商业革命的兴起,因而使得正在崩溃的封建主义 社会的内部的革命的因素迅速的发展。” 这一发展直接导致了作为资 本主义精神来源的三大伦理的产生。 1.新教伦理 由德国的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 实际上是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震撼了全世界。 他提出了“天职”的概念,即每个人在世上完 成了他所处地位的任务,他就尽了天职。其后加尔文在瑞士又对宗教进 行改革,他比路德更为激进,提出了上帝选民的概念,这样就形成了一 种新的宗教伦理,认为上帝把人分为“弃民”和“选民”,“弃民”注 定要被上帝所抛弃,而“选民”注定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人在现实的世 上生活,每个人都在履行上帝所分配的“天职”,在生活中的成功和失 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而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弃民还是选 民,因而每个人都应相信他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苦 难,努力争取自己的成功,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不是弃民。这样 就把上帝和尘世间的活动联系起来了, 使人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奋斗中找 到了精神支柱。这种新教认为上帝将救助自助者,他们提倡积极的人生[1] 观,只有积极地工作才是善良的人生目标。这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了许多 必然推论:①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因为浪费掉的晨光都是你为上帝争 光效力的机会。 ②乐于从事工作, 不劳者不得食。 ③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是神的意志,因为这样做使得技术得到更高的发展,使生产质量和数量 都能提高,因而符合所有人的利益。④消费超过基本的需求就是浪费, 因而是有罪的。人们应该自我引导、自我克制的生活,从而使他们的内 心世界不断的恢复平静。 上帝渴望人们获得利润, 这是神的恩典的表示, 而浪费和减少利润, 或者放弃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都是违背上帝的意志 的,只要人们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就会在劳动中创造出剩余,即利润。 创造的财富除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外的剩余部分, 可投资到新的事业 中去,或用来改造现有的生产。这就是马克斯?韦伯所称之为由新教伦 理而开创的资本主义精神。 2.个人自由的伦理 人的个性解放,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首要条件。在中世纪即文艺复兴 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反映出的是奴性和个性,不论从理论上还 是在现实中,都是要求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讲究的是服从,不服从就会 被镇压。其中最典型的是马基雅维利在 1513 年写的《君主论》一书, 在书中他提出“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渴望创造一个国家并为他制定法 律,他首先必须设想所有的人都是坏人,而且一有机会,他们就要表现 出其罪恶的本性。”因此“统治者必须是一头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同时 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只有服从,[3] [2] 而在需要获取成就和对个人的世俗努力应给予报偿的前提下, 其政治制 度必须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自由。 在这种矛盾的冲突下, 首先由霍布斯明确提出了不同于马基雅维利 的观点。他在 1651 年发表了《利维坦》一书,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建立 国家,来保障社会的和平。虽然他认为君主制是一个理想的政体,不过 那是被统治者给予统治者的权利,而使得他成为统治者。他批判了国家 及其起源的神学教条,提出了“自然状态”的国家起源说,反对君权神 授,猛烈地抨击了教会,但他还是否定了自由民主的观点。 当时英国的另一位哲学家约翰?洛克更为进步, 他的政治观点更为 明确,且影响也更为深远。在洛克的《政府论》中首先提出君主或立法 机构是否违背他们的职责,这将由人民来作出判断,并提出了分权的学 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主张实行代议制 度。这一观点后来在 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得到反映,并对法国的 大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洛克的思想主要是:①人民受理智的自然法则支配,而不是受专横 的统治准则或为独裁者的各种念头所支配; ②人类社会是以私有财产为 基础的,自然和理智的法则规定了人们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个人的财 产权和政治自由都应受到保护。 也就是说, 既然人们具有天赋的财产权, 那么国家就不能剥夺这种权利,相反必须要保护人们拥有的财产权。洛 克在政治上主张个人自由, 在经济上主张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观点成为 资本主义的信条。从而为鼓励人们利用财产来追求幸福,保护财产契约 关系,积极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3.市场伦理 市场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们是怎样认识市场并发现市场 的魔力呢? 中世纪主要还是自然经济,市场很不发达,经济基本上还处于一种 自给自足的半蒙昧状态, 因此其经济思想方面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成 就。到了 16~17 世纪,西欧出现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政权局面,尤其是 新航线的开通,新大陆的发现,为创造国际性市场提供了可能,从而产 生了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由于国际商贸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所以, 政府干预一切经济活动,从而约束了私人的主动性,这既鼓励了经济的 飞速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掠夺的加剧, 战争的频繁,使得已形成的国际市场受到了严重破坏,重商主义开始衰 落。 因为重商主义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的矛盾, 导致了重农主义的兴 起。魁奈认为财富不在于金银,而来源于农业生产,主张自由放任的资 本主义,政府不加以干预,任其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因为这种机制有其 本身和谐的内在规律,政府的干预将破坏这种规律。 亚当?斯密进一步提出了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制,并发挥最大的效 能。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使自身的利益实现最 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为例,提出了分工的理论。 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取 得最大的利润。分工理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支柱,也是工厂制度的 基础。正如丹尼尔?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所提出的那样, 由于亚当?斯密的著作, 使得“英国在市场伦理中找到了在经济上对发 挥个人主动性的支持而不是重商主义,找到了竞争而不是保护,找到了 创新而不是经济的停滞,而作为激励的力量,找到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是 国家的利益。 市场伦理是为工业制度繁荣发展而创造了文化环境的三种 力量中的一个因素”。[4]这三种伦理观的综合力量构成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 “新教伦 理是对教会的中央集权的挑战, 是对人们今生要争取获得成就的需求做 出的反应; 自由伦理反应了铁板一样的政府形式和代表制政府以及试图 保护个人权利之间的一场悠久的斗争; 市场伦理是对宁愿支持重商主义 的地主贵族的挑战。” 资本主义精神从三个方面构成了对封建教会革 命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所以,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积聚到一 定的程度,资产阶级革命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人们在三种伦理观的综合作用下获得的精神方 面的突破,进而在科技上不断获得突破的结果。概括起来说,资本主义 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是由于新教伦理对教会中央集权的挑战,要求 获得精神上的解放; 个人自由伦理在反对铁板一样的政府形式的斗争中 获得政治上的解放;市场伦理在反对重商主义思潮中获得经济上的解 放, 再加上科技这个加速器的助跑, 使得四种力量相互作用、 相互配合、[5] 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大进步。也可以 说如果没有人的精神上的解放,以及政治上的宽松、经济上的自由和科 技上的进步,就不会有工业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也就不会有现代管理思 想的出现。二、资产阶级革命为社会变迁做准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 世纪英国进行海外贸易, 16 同 时进行海外掠夺,加上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逐渐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封建王朝查理一世厉行的专制,经常触 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这样,在 1640 年,酝酿已久的革命终于爆发 了。以资产阶级为首的革命派以国会为阵地,做出了限制国王权力的决 定,国会成为革命的象征。查理一世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做出让步, 但他还暗中策划反扑,他逃出了首都,依靠封建贵族组织军队宣布讨伐 国会。经过反复的较量,国会军击溃了查理一世的反扑,并把他送上断 头台。直到 1688 年,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 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的胜利,这不仅是英国,而且也 是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的标志。 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革命群众攻占了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 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了,随后也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776 年 7 月 4 日,美国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了。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的短短一百多年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相继获得了成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此人类社会进入到以 资本主义为主的时代。 资本主义的建立,首先,解决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先进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主要反映在工业革命的爆 发。其次解决了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制度过渡的问题。在资产阶级革命的 过程中,法国的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中最 为著名的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 伏尔泰是位多产的作家, 他的著作清新、 机智、 常带有绝妙的讽刺, 具有极大的批判力。他的名言是“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 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 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佳的管理思想,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 的原则,第一次提出了权力制衡的问题,较好解决了封建专制集权管理 的弊病,为以后资本主义能够长期发展铺平了道路。他的思想对管理学 上的贡献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 总经理之间的制衡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卢梭强调《社会契约论》,认为 人人都应遵守社会契约。而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则反映了启蒙思想的 特质,即反迷信、反宗教迫害、反专制、反社会不公平,它同时反映了 当时的一切的科学成就。 法国的启蒙运动的矛头首先指向封建制度及其 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其次突出宣扬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提倡自由、 博爱、平等。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 用,而且也是以后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第二节英国的工业革命――产业准备进入 18 世纪后,由于重商主义的作用,商业贸易成为当时英国的 主要经济活动,国家与民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商业贸易。工业的进 步和贸易的发展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仅 工业的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市场, 从而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 展, 有时则由于商业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产生。 世纪的英国, 18 推动工业革命真正的动力是商业贸易。 由于技术进步的缓慢和交通的困 难,生产必然受已有市场需要的限制,工业只有适合当时商业活动走在 前头,工业的进步就几乎没有可能,也就不会发生工业革命,而现代的 管理思想也就不可能出现。 一、商业贸易为工业革命做准备 近代大工业产生于 18 世纪最后 30 多年的英国, 其发展之迅速和产 生的影响之深远,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一场政 治革命还来得彻底。 18 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的商业发展, 仍然局限于狭隘的地区范围之 内,而提供这些商品来源的是一般的家庭作坊。这种家庭作坊还谈不上 管理。销售商品的是一些中间商人、流动商人、小贩、城市开店人,销 售的形式是定期的集市,以及较大的城镇中工业品较为集中的特殊市 场。由于当时英国的道路交通条件十分恶劣,使商品流通受到极大的限 制。英国是一个岛国,海岸有许多很深的河口和避风港,便于航行。这 样,由于航行的便利和水力资源的丰富,许多城市及集镇就在这些地方 开始建立起来,如利物浦等。为了利于商业流通,满足海外及国内贸易 的发展,又开始开掘运河。1793 年,一大批运河的开通,使大批城市建 立起来,如曼彻斯特、伯明翰、伦敦等。这些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先决 条件,也就是说由于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城市的建立,并最终引发 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 工业革命的产生是与纺织业的发展、 圈地运动和蒸气机的发明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的纺织工业是工业革命的源头。而毛纺业的发展,引发了圈地 运动,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原有的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一举摧 毁了小农经济和小生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这不仅为大工业的产生扫 除了传统习惯的阻力, 而且由于圈地运动使得许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的家 园,成为无业人员,为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当珍妮多轴的纺纱机出现以后,尤其是水力的多轴纺纱机由阿克 赖特创造出来之后,动力问题,也就是找到一种随处都能得到的动力, 而不是要受到河流限制的动力,就成了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时,蒸汽机出现了。蒸气机的发明,为工业革命的爆发点燃了导 火索, 并成为工业革命的推进器。 然而, 它的出现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在当时人们增加动力唯一实用的方式是建造一个人工的瀑布, 但是为此 必须先用抽水机将水升到蓄水池里,蒸气机的作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起初的蒸气机叫火力机, 就是利用蒸汽的热胀冷缩的原理产生的压 力来提升水。后来做了一些改进,使之成为往复运动的纽可门机。其发 明人是铁匠出身的纽可门,在 18 世纪中叶,这种纽可门机和水力机的 组合到处可见。瓦特是在研究纽可门机的基础上开始他的工作的。他在 研究这种机器后,发现有二个主要原因使效率上不来:第一在活塞每动 一下之后,为了恢复缸内的高温,就要耗费大量的热素;第二是冷凝, 由于冷却不足而使压力不完备。 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瓦特是按照这 样的思想进行的: “为了避免任何无意义的冷凝,蒸汽对活塞发生作用的那个气缸, 必须经常同蒸汽本身一样热??。为了获得必要的空隙,冷凝必须发生 在一个单独的容器里,这里的温度能够按所需要的程度得到降低,而气 缸的温度却不受改变。” 这样,冷凝器和气缸分开来了,而纽可门机是统一体。更为重要的 改进是,“为了不必用水来防止活塞的漏气,为了在活塞下去时防止空 气冷却气缸, 那就必须用蒸汽压力作为动力, 而不是用气压作为动力。 ” 这样的结论就完成了正确的推理,于是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将原来的气 压机变成了蒸气机。 从此工业革命有了动力的源泉。瓦特在 1769 年 得到了第一个专利, 瓦特这项发明使得他在英国亦即在整个人类文明世 界的伟人中占有了地位,他的博学多才无疑对他的发明起着重大的作 用。[6] 就这样,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开通,蒸气机很快被用于非常广 泛的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在面粉厂,在纱厂中??。由于蒸气机 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一切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工厂纷纷建立起来了。蒸 气机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它使生产摆脱了人力和自然条件 的限制,使人的能力首次得以延伸。这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是决定 工厂制度确立的基础。人们将蒸气机引发的工业革命进入的时代,称之 为蒸汽时代。 综上所述,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 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气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 织方式的革命。这三个革命按时间来说是隶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并且在 商业贸易的带动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使得英国工业革命 得以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 器的应用,这就是从 18 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 大的杠杆”。[7]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的变革,使得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并最终在全世界占据统治地位。 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和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 生产工具的先进 程度、生产的组织方式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 级革命的成功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使得资本家在政治上得到了保证, 商业贸易的发达给资本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革命的爆发 使得资本家获得充足的动力,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家提供 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说 18 世纪后半叶,在工业革命爆发时代,无 论是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从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这一内在因素, 都为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理论的条件,接下来 的工作是: 人们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获得高效率和取得最大利润?因 此古典管理思想的萌芽产生了。第三节工厂制度的产生及其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实践准备一、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与工厂制度的产生 工业革命对后来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革命在西方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 获得了巨大的解放。 16 世纪到 18 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在 时期,社会阶级关系复杂,有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小生产者、农民等。 虽然封建的生产关系在工业革命爆发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变革, 但仍然占 据着统治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人的传统思想和习惯行为的作用,阻碍 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以高度的劳动生产率,逐步的排挤了形形色 色的手工业,掌握了一个个的产业部门,使得社会生产关系来了一个彻 底的变革。 其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7 年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指 出:“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 产力却比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使、铁路的运行、电报 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 来的大量的人口――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 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在
年 10 年间到 1781~ 1790 年 10 年间, 世界工业指数提高了 2.3 倍, 而在
到 1870 年提高了 5.1 倍。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使资本主义不仅牢牢的统治 着世界,同时也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 最后,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它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微观基础。工业革命由于工业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工厂能够进 行社会化大生产。为了提高效率,在亚当?斯密分工思想的指导下,企 业中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人口很快涌向工业集 中地,不久就在交通便利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了工业化的城市,而最 重要的是大工业产生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此劳资关系成为资本 主义的一种基本关系。 二、工厂制度对管理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历史学家阿若德?汤因比说过: 对于摧毁旧英国, 建立一个新英国, 并促使全世界走向工业化起过最大作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亚当?斯 密,另一个是詹姆斯?瓦特。是斯密促使了经济思想的革命,是瓦特促 使了蒸气机的革命。[9] [8]当今世界上基本承认这么一个观点: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一个是科技,另一个是管理。瓦特技术革命的成功,和当时的科学发展 是分不开的,由于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发现,才 使得工业革命具有了比较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而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 管理这一个轮子来说,客观现实对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促进管 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当时经济、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 大的震荡, 管理理论和实践势必要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所引发的新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 第一,由于大企业的建立,老板和工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对垒的态 势。在早期工厂制度下,管理的特点是采用军队式的严密组织,并且大 量地使用童工。资本家在解决了资本和设备之后,就必须面对劳动力问 题。因为熟练工人严重缺乏,所以,工厂人员最初都是由极不相称的各 种人员所组成:农民、退伍军人、以及各种无业游民。对这些既无经验, 又无技术也没有受过集体劳动训练的人员, 要使他们适应高速运行的大 工业的生产,无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资本家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和训 练,特别是要使之遵守纪律。也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他们改变成为一 个肉体机器,使他们严格按机器的效率而运转。为此,资本家便派各类 监工, 使得每个人在资本家既定的位置, 按规定的要求像机器一样劳作。 工头是通过罚款、解雇,有时甚至是残酷的鞭打,来强制工人服从。起 初, 工人视机器为仇敌, 他们认为是由于机械化而使其受到非人的待遇, 因而工人的第一个反抗是破坏机器。在那时,破坏机器是无秩序的罢工 中惯常的事件。有些工人还破坏货物,甚至到资本家的家里,将其家中 的货物焚烧殆净。尽管为了制止各种骚乱,英国在 1769 年制定了法律, 但是这种严厉的法律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骚乱的发生。而且,随着机 器的推广,骚乱越来越严重,镇压也就越来越严厉,甚至派出军队,给 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当时,资本家的主要兴趣是出 售他们的产品, 而不是制定一个良好的制度。 尽管采取严厉的监督手段, 但在不断发展的罢工和破坏机器面前, 还是逼得他们不得不反思企业管 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 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 当时的工厂, 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产品能否卖出去,这是市场和竞争者的问题;其次,是产品质 量和成本问题;最后,是工人的管理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时出现,处理 起来无疑会对管理者提出的较高要求。而当时工厂的一般管理人员,基 本上是来自工人队伍,是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而从一个农业国在极短 的时间内变成一个工业国,社会无法提供大量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当 时没有有关的如何进行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在培训管理人员时,传授 的主要是生产技术、原料的来源和特性,生产操作的程序,贸易实践及 公司的法律责任等知识,所获得的管理知识是本企业的工作实践经验, 使其只能在本行业中工作。另一方面,也没有共同的管理原则,对一位 管理人员应如何行动,没有普遍的统一的要求。最后,更没有管理理论 对管理实践的指导。这样就造成了基层的管理人员,只能用简单强制的 方法对待工人,实施管理,这样又进一步增强了劳资关系的恶化。管理 人员问题,是在工业革命中最跟不上发展要求的一大困难。解决实践中 对管理提出的一系列难题,历史性地摆在了资本家面前。 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要求工人的 技能也相应的提高。但是当时工人的来源基本上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没 有受过教育,很难极快地掌握较高级的技术,所以熟练工人奇缺。一方 面大量的农业人口拥向城市,产生了大批的失业者;另一方面,熟练技 工匮乏,有些工厂因失去某个关键技工造成停工。失业是技术问题,也 是个人问题。如果有技术或者也愿意在工厂中学习技术,他们不一定会 失业。剩下的是如何培训和激励的问题,即如何改变人的行为习惯的问 题。人有一种天生的抵制改变自己以往行为习惯的心理。在对付工人的 措施上,资本家通过以往的经验,采取了三种方法,即积极劝诱(“胡 萝卜”)方法,消极制裁(“大棒子”)方法,以及力图建立一种“工 厂精神风气”的方法,以使工人就范。 事实上,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在集体形态的工业生产中,生产实 践已经向管理提出了许多问题, 或者说人们已经隐隐约约地发现管理在 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家问题的提出 法国的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 首先对企业家问题进行了讨论。他明确指出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 之后,还存在着第四种要素。他说,一些“冒险家”(企业家)拥有企 业,但是他们经常只拥有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向别人借钱或同别人合伙 经营企业的,因此这些冒险家成为管理他人的管理人员。而在把土地、 劳动力和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时,他又承担另一种风险,“他有时 必须雇佣大批人员,在另外一些时候,他又必须购买或订购原料,招募 工人,寻找消费者,并且随时都要严密注意秩序和节约,总之他必须掌 握监督与管理的艺术??尽管这种冒险总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因此冒险 家可能??要荡尽他的财产的,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失去他的声 望,由于冒险家承担了把三个传统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时要冒新的风 险,他除了获得他本人的资本的投资利润外,还要得到一笔管理的报 酬??早期的企业家是生产力的第四要素。” 以及培训和教育,等都是当时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对工业企业的管理问题、效率问题、控制问题、指挥问题,更 为重要的是企业中的人员管理等问题, 这一系列随着工业革命而带来的 问题,不得不使当时的人们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因而产生了一些早期 的较为系统的管理思想。 这些管理思想闪烁出的火花在管理思想的发展 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做着充分的准备。[10]企业家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 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理论准备 就早期的管理思想本身来说 , 除了上述的各种必要的条件和背景 以外,我们也可以找到管理思想发展痕迹中经济思想的贡献。在这些思 想中,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斯图亚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思 想尤为重要。 一、复式记账法的产生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会计的复式记账法,这种方法 是企业控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 13 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商业贸易 的发展, 有些银行家们开始采用复式记账法。 1494 年卢卡?巴舒里出版 的《算术、几何、对称和相似概要》,首次对复式记账法加以理论说明。 该书体现了许多现代的管理思想的雏形:第一,复式记账系统是一个管 理信息系统,它告诉企业家其现金与库存的状况,并能核算其现金的流 量,而现金流量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他所推荐的会 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会计所采用。第二,该书开始强调企业的 内部管理, 建议采用把备忘录、 日记账和分类账编上号码, 并注明日期, 并且, 要求文件备要详尽完备, 并永久保存, 以备管理方面的需要。 18 世纪初,伦敦的一位会计教师托马斯?瓦茨,在一篇文章中论述复式记 账法的优越性时指出,“在复式记账中,各种账户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 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所有的账户必须保持平衡,以致不可能出现不公 正或不正当的意图或事后把任何东西塞进帐薄中去,而在记账的过程 中,所发生的任何错误也必然会核查出来予以更正。”[12] [11]英国早在 17世纪末和 18 世纪初,就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来进行财务控制,这是最初 的系统控制的思想雏形。在 18 世纪中叶,人们已经有了关于计划职能 的认识,如苏格兰的卡隆钢铁工厂,在 1759 年就进行了厂房设置的计 划。在该厂中的每件事都有计划的安排,以便以最大的效率生产。 二、詹姆斯?斯图亚特 分工是生产和工厂制度的一个主要支柱。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詹姆 斯?斯图亚特爵士()。斯图亚特是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 要代表人物,他的《政治经济原理研究》出版于 1767 年,早于亚当?斯 密的《国富论》9 年。在这部书中,斯图亚特阐述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 律,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的概 念,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获得灵巧性。他比泰罗早 100 多年就指 出了工作研究方法和刺激工资的实质。他指出:“如果给一个人每日规 定一定的劳动量,他就会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工作,永远不想改进他的工 作的方法,如果他是计件付酬的,他就会想出 1000 种方法来增加其产 量”。 同时,他还指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指出机器 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就业机会。 三、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英国古典的经济学体系 的建立者,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 称《国富论》)于 1776 年出版,该书的问世,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 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完成。全书以资本主义财富为中心,对资本主义的商 品经济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分析。亚当?斯密的视野开阔,涉及的问题 很多。他认为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 而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是 经济人。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是自由市场经济,他在著作中涉及到许多 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1.分工问题 亚当?斯密特别强调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他用了整整前三章来分析分工、 效率和经济利益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他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13] 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 一种专门的职业)没有受过相当的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个职业上的 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纵使 竭力地工作,也许一天也制不出一枚扣针,要做 20 枚扣针,当然是不 可能的。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不但这种职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的职 业, 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 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的职业。 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断,一个人销尖线的一端,一个 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 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 18 道不同的工序,分由 18 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个人也兼任两、 三道工序。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佣了 10 个工人,因此在这个 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两、三道工序,像这样的小工厂的工人,虽然 很穷,他们的必要机械虽然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劳工作,一日也能成 针 12 英磅, 以每磅中有 4000 枚针计算, 10 个工人每日可成针 48000 这 枚,即每人一日可成针 4800 枚。”[14]亚当?斯密分析了国家的财富和分工的关系,亦即提高生产效率的 原因。他认为一个国家财富的多少,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所提供的劳 动的数量, 而劳动的数量又取决于二个因素, 一是参加劳动人数的多少, 二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技 巧(技术),而技巧又取决于在生产上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 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 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 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亚当?斯密所讲的分工有二种:一种是按产品分工,即专业分工; 另一是按工种分工,即职业分工。他同时提出生产合理化这一重要的管 理概念。并且指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国 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2.控制职能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要真正对一个组织进行控制,就必须为自己 的成绩对控制者负责,而对控制者如无法施加任何重大影响,就无法进 行控制。他还讲到了当时的教授不负责的问题来说明这一思想。他说: “教师应当服从权力,如掌握在法人团体即专门学校或大学的手中,而 他自己又成为这学校或法人团体中的一员,其它成员大部分亦同是教 师,或可为教师者,那么这些教师们彼此间就会宽大为怀,各个人以容 许自己的疏忽义务为条件,而对其同事也就同样的疏忽了其义务,他们 会把这样看作是共同的利益。” 3.计算投资还本问题 亚当?斯密提出应用于购买和装置机器的方法,他解释说:“购置 高价的机器, 必然期望这种机器在磨损前所成就的特殊作业可以收回投 资,并至少获得普通的利润。”即是当时的利息的两倍。 4.经济人的观点[16] [15]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 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 使之有利于他人, 要达到目的就容易的多了。 “请给我以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这种经济人的观点,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对早期古典管理理 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意义。 四、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十九世纪初叶英 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 1817 年出 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对早期的管理思想的贡献主要是: 1、在资本和管理技术的关系上提出了所谓的“工资规律”。认为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管理中的核 心问题,且得出了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越低 的结论。 2、 提出了关于经济人方面的群氓假设:①社会由一群群无组织的 个人所组成;②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③ 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从这个假设 出发的必然结论是,对这些群氓只能用绝对的、集中的权利来统治和管 理,这是一个明确的经济人概念的形成。第五节 科学管理实践的初步尝试 在工业革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各 种工厂也随之诞生。伴随着对各种工厂管理实践活动的日趋活跃,从而 形成了管理思想的萌芽。 在管理工厂的过程中, 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有的则以失败而告终。不论怎样,管理实践活动为早期的管理理论和管 理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 一、理查德?阿克赖特 阿克赖特是 18 世纪英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对工 业革命的爆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于 1771 年在克福特创办了第一 个棉纱工厂,这个工厂当时雇佣了 5000 多名工人,是一个规模相当大 的企业。由于他的出色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力,使这个在当时堪称巨型的 企业能运转得十分良好。 保罗?芒图在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 一书中, 称阿克赖特是一位新型的大制造业者,他不仅是一个工程师,也不仅是 一个商人,而是把两者的主要特征融合在一起,是具有自己风格的大企 业的创建者、生产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一评价几乎具备了现代企业领导 人必备的品质。 关于组织与协调的实践,在阿克赖特的 5000 人工厂中,他将棉织 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其间各种生产活动的协调、组 织、控制问题是十分困难而复杂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才能使工厂运转得良好。而且,他在厂址的选择和规划方面花费了大量 的时间并有所建树。他还在工厂中实行 12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当时其 它工厂实行的工作时间一般是 14 小时。阿克赖特在工厂中制定了严格 的规章制度,并能使工人们感到这是公平合理的。一般认为,阿克赖特 是一个应用高效管理原则的先驱者,是当时先进的管理实践的杰出代 表,并向英国棉纺织业,这个 18 世纪产业革命的支柱行业提供了管理 专业知识, 为加速大企业的到来做出了贡献。 尽管阿克赖特在连续生产、 厂址规划、原材料、工人、企业的协调、组织和控制及劳动分工等方面 做出了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经济与国家 中文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