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想方法和提高创新意识识说明怎样提高汉语文化复兴

当前位置: &>&&>&
&&来源:网络抓取
&&属性:非原创
此篇论文来自网络收集,不是原创的,无参考价值.我们提供原创论文代写,包通过,包修改.请联系在线老师咨询.
企业QQ:&<font color="#FF3242&&刘老师:何老师:&&
结语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将人类发展史作为研究内容,诸多历史现象和历史内容的选择性研究体现了价值选择,人们选择有价值和启示意义的历史进行研究,对其深入了解,探究其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把握教学目的,通过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提高人生境界。教育期刊网 参考文献[1]李志斌.浅谈课标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J].华夏教师,):86-88[2]王黎明,徐金超.“阅读工程”:为高中历史学科建设奠基[J].上海教育科研,):76-79[3]宇宏.历史图片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64-66(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代写论文QQ:
Tags: &&&&& &
声明:本站提供原创论文代写,完成的论文版权归客户所有,我们不保留客户论文和资料,更不会公开发布。网站上的论文是机器从互联网收集的,仅供访客阅读,无任何其他用途。如果无意收集到你的论文,并且您不希望论文出现在本站,请加QQ:报告,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及删除处理。
&担心代写论文被骗,不知道选哪家?
&担心论文质量不好,抄袭率过高?
&不知道选什么期刊发表论文合适?
别担心,联系我们在线老师,专业为您排忧!
在线老师QQ:
你知道吗? 本站经营12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检测等论文服务机构.我们也是国内最早最专业的论文网,开办多年来为众多客户提供了专业论文服务.我们的QQ:,经过腾讯认证,信誉业界最好。我们也是国内唯一和知网,维普等多家主流机构合作推广检测机构,每一篇论文都提供和学校一致的检测报告,确保质量和原创性。我们也是国内唯一与高校老师签约合作的,每一个客户直接由高校老师1对1提供写作指导和服务,不像其他网站通过他们转发消息,我们客户都和老师直接沟通,更专业更便捷。下单后我们提供给您订单号,您可以登录我司系统实时查询论文进度,和快递一样!
&本站推荐的论文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
当前位置: >
重庆文理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简介汇编
&&&&精品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简介
1.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基础,以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为主要理论指导,全面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主要类别以及保护体系等基础知识,使受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和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增进受众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
2.章节课时安排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12讲,每讲视频2课时,具体内容如下: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保护?
围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就是承载着千年历史文明的伟大中国&这一核心文化判断,从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多样性保护等层面,揭示出在全球化格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文本依据,结合实际个案,采用中英文对比的方式,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回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全面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介绍名录体系、工作体系和教育传承体系。
(4)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口头传统
从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和中华民族四大民间故事入手,介绍口头传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样式和传承情况。
(5)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民俗
从中华民族的节日民俗、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等方面,结合各地的具体民俗样式,介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传承情况。
(6)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传统工艺
结合&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技艺,介绍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传承情况。
(7)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表演艺术
结合熟知的民间音乐、歌谣、戏曲、戏剧等形式,介绍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传承情况。
(8)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传统知识与实践
结合中医药、风水、传统历法等个案,介绍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传承情况。
(9)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之文化空间
结合庙会、赶集等样式,介绍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态、特征和传承。
(10)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申报&
包括田野调查的基本概念、田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田野调查的步骤与方法、考察报告的写作、我的田野等等内容。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
结合地方个案,介绍在国家将文化产业规划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实条件下,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提出的&合理利用&的原则。
(1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总结课程内容,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目标:增进社会和谐,促进文化复兴。
3.课程团队
本课程教学队伍第一梯队核心成员共5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职称比例达教学队伍的100%。在学历上,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占100%。在年龄上,50岁以上1人,40-50岁3人,30-40岁1人,教学团队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在知识构成上,课程组的成员分别来自法学、经济学、文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技术等不同专业,这为充分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利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还储备和形成了一定的后备师资力量,为培养和形成第二梯队教学团队打下了基础,为课程顺利推进和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团队支撑。
《逻辑与智慧》课程简介
逻辑与智慧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类
多媒体教室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专业:哲学
研究方向:伦理学、哲学、中西哲学比较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通识教育选修课(精品类)《逻辑与智慧》原本是大学本科教育中诸多专业的必修课,是理论性、实践性与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学习本科各专业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对学习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通识教育选修课(精品类)《逻辑与智慧》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与应用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素质,为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科学的逻辑思维的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准确地作出判断,有效地进行推理,科学地组织论证,能够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人们逻辑思维的内容,正确地判断其过程与结论的正误。这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逻辑与智慧》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知识与理论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绪论、(2)概念、(3)命题、(4)推理、(5)逻辑的基本规律、(6)论证、(7)逻辑的基本规律、(8)逻辑的应用。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郁 乐,男,生于1976年,参加工作时间1999年7月。四川仪陇人,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目前已经在《哲学动态》、《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学术论坛》、《吉首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
主要发表论文:
1.《环境问题中的价值选择与利益驱动》,《吉首大学学报》,2013/02。()
2.《康德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伦理学研究》,2013/02。()
3.《风险社会视野下环境危机及其多重效应》,《哲学动态》,2012/12。()
4.《试论潜规则行为中的合作与背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02。
5.《浅析环境伦理学的话语模式与思维误区》,《天府新论》,2013/01。()
6.《康德关于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的思想》,《现代哲学》,2008/06。()
7.《何为敬重:康德关于德性动机的理论》,《德国哲学》,2008年辑。(2008.12)
8.《康德批判视野下的功利主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05。()
9.《关于公平概念之认识误区探析》,《学术论坛》,2010/02。()
10.《马克思自然观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0/03。()
11.《理性事实与自然主义谬误》,《伦理学研究》,2010/03。()
12.《价值理想与制度设计的断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04。()
13.《论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环境伦理学意蕴》,《前沿》,2010/09。()
14.《气候危机、公地悲剧与人类中心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04。()
15.《试析康德关于道德情感的理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02。()
16.《康德德性概念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17.《环境伦理学与人类中心论》,《渝西学院学报》,2004/01。()
18.《智性直观:康德与舍勒分歧的方法论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19.《纯粹统觉与道德立法》,《科学&经济&社会》,2004/01。
20.《康德是如何看待美德的?》,《新东方》,2009/10。
承担科研基金项目:
目前已经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1项与面上资助1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1项,校级科研项目数项。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胡骄键, 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同年7月来校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先后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通史》、《中国哲学智慧》、《国史十六讲》、《中国文化概论》、《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
科研教研方面:
在研究领域内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重庆市教改课题1项,校级重大教改课题1项,校级特色项目1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另参与教育部、市教委教改、科研课题多项。
王志刚,助教,公共管理学院
何晔,助教,公共管理学院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逻辑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逻辑学研究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宋文坚主编.逻辑学(大学哲学丛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金岳霖.形式逻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课程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
文化与传媒学院
文化素质类
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选修课。主要讲授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经典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个案的分析,较系统地概括和研究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规律和文学创作的审美特质。本课程通过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系统介绍和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20世纪中国现代
文学的发展流变过程,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感受文学的审美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以达到继承祖国的民族文化,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品德修养的目的。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刘学明,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1964年9月生于重庆铜梁,主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专业基础课和《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流派研究》、《新诗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开设全校公选课《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教学认真严格,教法严谨活泼,教学评价均为优秀。先后于学年度,学年度在西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
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至今已在《文学评论丛刊》、《小说评论》、《贵州社会科学》、《当代文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戏剧文学》等国内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含CSSCI 7篇),《喧哗与骚动》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全文转载(2003年第9期)。《论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多重维度》一文获得2011年度重庆市社科联中国现当代文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已出版学术著作2部,教材2部,个人文学作品集1部。主持重庆市社科联社科规划项目1项(2009),主持重庆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1项(2011),参研各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人文精神与30年代作家创作》视频课程获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精品视频课程。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何云贵,重庆潼南人,1965年生,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文理学院巴渝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文理学院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民族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刘学明编著,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书号ISBN978-7-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中国现代文学》,王泽龙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出版书号ISBN978-7-04-;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出版书号ISBN978-7-04-.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鉴赏》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鉴赏》
文化与传媒学院
人文社科类精品
杨钊、杨忠谦
全校公选课
(文传学院汉文师范、文秘、广电专业和教科院小教专业除外)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代代传诵的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作,诗歌、散文、词、曲小说成果丰硕。《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鉴赏》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在了解中国古大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学会运用文学理论知识阅读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作。在对名作具体讲习中,力求深入浅出,注重专题讲习,如&《三国演义》&褒刘贬曹&&辨析,&《长恨歌》的历史与文学解读&、&《红楼梦》中大观园与中国古代建筑景观艺术&等。
本课程将结合主讲人的科研成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电影、电视等影视资料,直观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及网络课程平台等,力求让学生在欣赏中国文学名作的同时,在轻松愉悦中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名作进行研读。课程的考核方式重在过程性评价,方式灵活,突出能力的培养。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
(一)杨钊& 男,1966年生,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长期执教《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大学语文》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和主研省级科研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重庆文理学院第三批学术骨干。要成果有:
1.《杨慎&明故待封君南潈张公墓志铭&考》,《文献》2008.4(论文,cssci期刊,中文核心);
2.《杨慎张家胤交游考》,《北方论丛》2008.2(cssci期刊,中文核心);
3.《王夫之&明诗评选&对杨慎的选评》,《江汉论坛》2010.12(cssci期刊,中文核心);
4.《杨慎&以曲入词&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3(cssci期刊,中文核心);
5.《陈文烛督学四川兴学严教考》,《中华文化论坛》2013.8(cssci期刊,中文核心);
6.《杨慎&文存古法&论》,《中州学刊》2012.1(cssci期刊,中文核心);
7.《杨慎曾玙交游考》,《文艺评论》2014.4(cssci期刊,中文核心);
8.主持2013年重庆社科联课题&文化视野下的重庆聚奎书院研究&;
9.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课题&校地合作视野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10.独著《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专著),巴蜀书社2010年9月。
(二)杨忠谦& 男,1963年生,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先后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唐宋词研究》、《古代戏曲研究》、《大学语文》课程主讲教师。主持国家、省级科研项目4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4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成果有:
1.《论金代中期的文化生态及隐逸自适诗风的形成》,《求索》2006.9(cssci期刊,中文核心);
2.《论王若虚诗论的主体性特征》,《兰州学刊》2007.1(cssci期刊,中文核心);
3.《论金代中期的文化生态及其对汉族士人价值观影响》,《民族文学研究》2007.1(cssci期刊,中文核心);
4.《科举文化视野下的金代家族与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11.6(cssci期刊,中文核心);
5.《金代文学家族的空间流动与文学交流》(论文),《北方论丛》2012.1(cssci期刊,中文核心);
6.《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专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7.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代家族与金代文学关系研究》。&&&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郭兴良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书号ISBN:1。
参考文献(含文献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明)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5.(明)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6.(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简介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文化与传媒学院
人文社科类
唐霞& 杨家兴
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校学生
副教授 讲师
每学期在红河或星湖校区开设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文专业 外国文学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人文学科类的基础课程,本课程通过欣赏欧美及东方文学中著名作家的作品,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和文学,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本程课立足于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学习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2.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外国文学名著表演、朗诵、讨论等。
3.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过程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读书笔记、朗诵、表演、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平时学习进行考核,占50%。结果考试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基本知识的情况,重点考核作家作品欣赏。占成50%。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唐霞,女,51岁,1986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现为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2007年被学校授予重庆文理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年两度获得重庆文理学院教师&说课程 教改课&二等奖。
荒诞和荒诞的反抗[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
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12)
略论印度古典梵语诗歌的情和景[J].渝西学院学报,2004(02)
略谈爱米丽变态性格[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2014(03)
关于多丽丝莱辛成长小说的阅读[J].文学教育,2014(03)下
2007年参与国家课题&软实力语境下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2011年参与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引导高校文学类公选课教学实践于探索
2012主持重庆文理学院教改项目&国文学课程教学综合改革&
2013年参与教育部项目&多丽丝莱辛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杨家兴 男40岁,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现为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寻求自我的心灵之旅&&伍尔夫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简析[J].四川理工学院,2004(12)
2014年参与部级课题纪录片中国百部史诗&&哈尼族史诗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外国文学简明教程》郑克鲁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9 ,2010年6月第二版。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外国文学作品选》上下 郑克鲁&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外国文学简史》郑克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1,2009年9月第1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试行大纲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人文学科类的基础学科。本课程立足于外国文学名著,通过介绍外国文学概况,欣赏外国文学著名的作家作品,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基本知识,学习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为基础学院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每周2学时,学分2分,授课16周,,共32学时时。每周安排一定学时为学生答疑,以利于与学生交流。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 考试方式与比例
结果考核(50%)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伊利亚特》
一、《荷马史诗》简介
二、《伊利亚特》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第二章 《俄狄浦斯王》
一、希腊悲剧简介
二、《俄狄浦斯王》的命运主题和戏剧结构
第三章& 但丁和《神曲》
一、影响但丁创作的因素
二、《神曲》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第四章& 莎士比亚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莎士比亚创作简介
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人物的悲剧原因和艺术特点
第五章 莫里哀和《伪君子》
一、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概述
&&& 二、莫里哀《伪君子》的人物和艺术特点
第六章& 歌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
&&&&&&&& 一、18世纪文学概貌
二、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形象和意义
三、《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艺术特点
第七章& 雨果和《巴黎圣母院》
一、雨果创作简介
二、《巴黎圣母院》主题与艺术特点
第八章& 斯汤达和《红与黑》
一、司汤达创作简介
二、于连的形象及其意义
三、《红与黑》的艺术特点
第九章& &夏绿蒂&勃朗特和《简&爱》
一、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意义
&二、《简&爱》的艺术特点
第十章 &&列夫&托尔斯泰和《安娜&卡列尼娜》
&&&&&&& 一、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简介
二、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三、《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特点
第十一章&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一、海明威简介
二、《老人与海》的多重主题
第十二章& 劳伦斯与《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简介
《儿子与情人》的恋母情结
《儿子与情人》的艺术特点
第十三章&& 卡夫卡和《变形记》
卡夫卡简介
《变形记》的多元主题
《变形记》的艺术特点
《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通过相关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它试图揭示出跨文化交际过程的本质及规律,以及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心理等众多因素。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语言,而是重在使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由于这是一门新学科,它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仍在不断丰富,牵涉到的理论问题人们也仍在探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增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帮助他们避免交际中的失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交际的定义和特征,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等。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中西文化的异同比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了解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其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跨文化交际教学这一重要事实,通过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因素,顺利克服语言学习的障碍。能准确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败产生的原因,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的交际特点,从而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就教材上的重点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初步概念。课程讲授以启发式、讨论式和教师讲解为基本方式完成, 力求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通过课堂活动、课堂后阅读、调研等认识文化与交际的内在联系,学会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分析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书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共十九章。
&&&& 第一部分为跨文化交际基础篇。主要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如何理解跨文化交际与文化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教学时数2学时。
&&&& 第二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篇。重点讨论文化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特别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因文化而异,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
&&&& 第三部分为语言交际篇。主要阐述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介绍中西方人对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认识和在交际中队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为详细地从词汇、语句、篇章和语用等不同层面上说明英语语言存在的差异,探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和英语口、笔语交流中的语言迁移问题。教学时数6学时。
&&&& 第四部分是非语言交际篇。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差异为主题,讨论体态语、时间和空间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这些交际功能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不同体现。教学时数4学时。
&&& 第五部分为跨文化交际提高篇。重点讨论如何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式
教学语言为英语+汉语,教学方式采用教、学、仿、谈四个环节。1. 教:教师组织教学,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有选择性的就教材上的重点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初步概念。教师要达到讲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仿&的目的。2. 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深化和扩展学习第一环节内容,达到基本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方法等作出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进行调整。3. 仿:学生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活动时,对课程中一些重要交际场景进行模拟交际,以达到将&教&、&学&环节中所学内容实际运用的目的。4. 谈:学生在第三环节完成后,对学习和交际模拟过程进行交流探讨,总结经验,加深印象,改进学习方法,该环节的结果应反馈到&教&、&学&、&仿&各个环节中,促使各个环节不断完善。
五、选课对象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中西文化的异同比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语言难度,认知水平,思辨能力的要求上都有别于英语其他类型的课程。所以要求选课对象为普通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
六、开课的特殊要求
由于该课程的语言难度较大,教学信息量多,建议该门课程只针对普通本科二年级以
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设。开课单班学生人数不超过60人。上课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室。
《文学与人生》课程简介
文学与人生
文化与传媒学院
人文社科类
李天福/傅钱余
全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且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
传播知识,启迪思维,追求智慧,完善人格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文学与文化、传媒与文化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文学与人生》是面向全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借助文学透视人生,从人生的角度解读文学。课程立足于文学经典导读视角,透过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讨论,分析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辨清文学现象与人生现象之间种种差异与联系;通过文学理论、文学现象、文学情景、文学气象、文学表现等,反思人生体验、人生情景、人生气度、人生道德;借助文学这个窗口,传播知识,启迪思维,追求智慧,完善人格,探寻人性、人的存在价值、人的梦想、人的各种情感、社会关怀与人的生死,提升对人生清醒自觉的认识,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寻找灵魂的归宿,构建诗意的家园。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李天福,男,44岁,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教授。担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写作学会副会长、永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青年骨干教师资助人选、重庆文理学院学术骨干、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负责人。主讲《人文精神与中国30年代作家创作》、《写作》、《新闻评论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文写作》、《区域报刊研究》、《文化遗产传播专题研究》等课程。主持或参研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书籍5本,发表文学、新闻作品百余篇。获全国党建优秀论文一等奖,主持校园文化研究获全国二等奖、优秀奖及重庆市二等奖各1项。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傅钱余,男,32岁,南开大学文学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人类学系主任、讲师,入选&第二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主讲《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等课程。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 自编讲义。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文学与人生》,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文学与人生》,黄健、王东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文学与人生》,胡山林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2版
《文学与人生十五讲》,朱寿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艺术导论》课程简介
艺术生活类
多媒体(音响)
专业及研究方向
声乐及艺术理论与实践
课程简介:概略的介绍艺术的一般理论和艺术基础知识。主要从艺术教育功能及作用;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思维及构思;艺术的鉴赏;艺术的展示技巧等内容进行讲解、分析、鉴赏、观摩和展示。
&& 授课方式:采取讲、听、看、问、评、展等方式进行授课。讲:选择艺术的基础知识及规律进行讲解;听:在每个章节选择一些优秀作品赏析,并对应理论进行讲解和剖析;看:选择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观摩和讲解;问:主要以课堂提问、交流为主;评、展:主要以课程考核展示的环节进行师生交流点评。
&& 考核内容:依据艺术的基本知识、特点、特征和展示的基本环节相关理论及方法为指导,自选作品(包括:音乐、舞蹈、小型音乐剧、美术、说唱、戏曲、书法、诗歌朗诵等)现场展示(不考笔试理论)。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一般艺术理论来指导实践及创作的能力,拓展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 展示形式:可以一人、二人或多人组合(原则上不超过6人)。每一组展示完成后,由教师现场点评、学生交流评价,教师现场评定等级。
成绩构成:期末展示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30%(考勤、提问、记录等构成)。
凌伟,男(1964&&),汉族,重庆人,大学本科,教授,抒情男高音。曾先后担任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系)主任、院长等职务。现主要从事声乐及艺术导论教学和研究以及合作培养等管理工作。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进修和学习。从事高校声乐教学达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曾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创作》等音乐学科级核心期刊发布论文及作品5篇(个),在《音乐探索》《艺术教育》《音乐周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教改课题5项;出版3部专(编)著;获得国家、省级声乐、论文等各类比赛奖9项,指导学生获得各类艺术比赛及挑战杯获奖20余项;指导各类指导学生参与区、省级以上艺术活动及评委工作40余次。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普通高校音乐联盟理事;重庆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教委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特聘专家等。
&杜鹃,女(1974-),汉族,甘肃人,副教授。1993年9月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1997年6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由西北师范大学保送攻读课程与教学论(音乐)专业硕士学位,师从于康健东教授,2000年6月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5年2月调入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工作。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赴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师从于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视唱练耳评委赵易山教授。先后担任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乐理》、《音乐美学》、《音乐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主要担任《视唱练耳》、《音乐美学》两门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人民音乐》《艺术教育》《广播歌选》《音乐天地》《小演奏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涉江采芙蓉》(2010)《亲亲的中国红》(2009)《珍惜》(2008)等创作作品获得全国比赛一、二等奖。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艺术导论》讲义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艺术导论》,欧阳周.黄伯青,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艺术概论》文艺艺术出版社,王宏建2010年.
3.《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胡显章.曹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展示艺术》,王鹤,人民出版社,2008.
5.《艺术与文化》,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形体与健美》课程简介
形体与健美
陈凤凌、吴宋娇、唐金秀
副教授、研究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
体操、健身、形体、健美、游泳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依据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针对个人体质、体形的不同情况,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根据人类遗传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营养学和美学等学科,并结合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按照健美运动科学原理所采用的一整套系统的训练方法,用以强健身体、增强体质、发达肌肉、改善体型体态、陶冶情操、促进人体健美的一个有目的的训练过程,它是表现人体外形健、力、美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门人体修塑的体育课程。
较系统地掌握健身健美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和改善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消化、感觉、体温、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塑造健美体形、防治疾病和矫正畸形、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能力。
掌握健身健美概论、健身健美的基础知识、健身健美的体能训练方案、健身健美的最佳教学方法、健身健美的最佳训练动作、健身健美的最佳训练方法、健身健美的最佳训练方案、健身健美训练者实现的目标、健身健美运动处方、健身与减肥、健身与形体、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等等的锻炼方法和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陈凤凌;男;59岁;副教授,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国家一级体操、健美、技巧裁判员;曾经在四川省体操专业队训练了十几年;77级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四年;一直从事体操技巧专业;1982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体操、形体与健美、游泳、女子形体、男子肌肉训练工作、及部队军事体操训练工作;曾经公开发表论文《大学生形体锻炼的误区与对策》、《重庆市健身市场的调查与分析》等等文章。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张先松 《健身健美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 2005.7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相建华 杨润琴 尹俊玉 《初级健美训练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11
2、田里 《健美教育》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丛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9
3、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健美协会 《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8&&&& 4、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健美协会 《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8&&& 5、古桥 《健美理论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5
6、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国外大众体育& 7、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全民健身大视野
《健美操》课程简介
艺体生活类
钟利& 王玉英
专业及研究
体育教学与训练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类对于健与美的追求,是体操、舞蹈、音乐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从其运动总任务和发展情况分为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本选修课主要学习健身性健美操。
健身健美操是指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以其&健、力、美&的特征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不断增强,健美操运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欢迎,已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活动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必将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和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可更好的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本课程为精品类课程,属于艺体生活类,共32学时。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基
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的同时了解运用健美操进行科学健身的基本方法和常识,并通过健美操基本动作及组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陶冶情操。
&&& 本课程任课教师均为副教授,多年从事健美操专业课程和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1998年以来训练和指导学校健美操代表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级健美操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 钟利,男,44岁,中国健美操协会会员,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体育学院教师,副教授,重庆文理学院健美操重点课程创始人。1992年至今在体育学院任教,担任体育专业《体操》、《健美操》、《团体操组织与创编》、《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
等课程教学。治学严谨、勤奋,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具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发表教改科研论文二十余篇,承担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已顺利结项。参编编著《大众实用健身攻略》。多年来积极主导开展以健美操为内容的比赛和校园健身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2009年度被中国健美操协会授予&《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推广先进个人&。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王玉英,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重庆文理学院健美操精品课程负责人。2011年获我校教师&说课程&教改课&比赛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我校健美操专业技术课教学示范岗,当年8月,被学校派往德国莫尼黑工业大学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多次担任主教练,带队参加重庆市大学生健美操比赛,获得团体冠军;带队参加2009年&浩沙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总决赛,获得两个一等奖。2008年和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健美操比赛的最佳教练员和最佳编导称号。2007年被评为重庆文理学院首届十佳师德标兵。屡次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各类健美操培训班,掌握并运用最新前沿信息,积极参加各项教改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健美操为主的健身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2009年度被中国健美操协会授予&《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先进推广者称号&。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 《健身健美操教程》,张岚& 田颖华主编,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ISBN:978-7-
2、 《健美操》,肖光来主编.-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6.重印)。ISBN:978-7-
《音乐鉴赏》课程简介
艺体生活类
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基础乐理
专业及研究方向
声乐、中外音乐史及欣赏
课程简介:
音乐鉴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与戏剧、舞蹈、文学、诗歌、美术、历史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古典音乐培养听众。本课程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音乐史为基点,以各个时期音乐的具体体裁与形式以及风格为框架,再辅之以关于音乐欣赏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概括了解中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基本表现手法及作曲家生平等。增长感性知识,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主要将从如下方面进行讲授:1、音乐基础理论知识;2、外国音乐史概论;3、中外声乐作品欣赏(中国民歌、外国民歌,艺术歌曲等);4、中外器乐作品欣赏(中国民族器乐,西洋管弦乐队概述,特性器乐体裁,大型器乐体裁,以及一些现代音乐器乐作品的赏析并适当结合谱例及多媒体课件);3、综合艺术形式:歌剧、舞剧、音乐剧(视频方式)。
本课程力求体现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简明扼要,情节生动等特点,符合普通高校音乐鉴赏选修课的具体要求。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曾淼,女,46岁,1989年参加工作。音乐学院教师,高师硕士,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重庆分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外音乐史与欣赏和声乐教学。先后有《音色对比在音乐作品中的功用》、《谈《伏尔塔瓦河》的欣赏教学》、《对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的探索》、《西贝柳斯作品中主题材料的运用》、《流传于人们心灵中的交响曲》、《试论《天鹅湖-场景》中的对比统一原则》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公开刊物。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音乐之旅》柳良&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7- /J125& 2002年第一版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周世斌& 《音乐欣赏》&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敬修& 《中外音乐欣赏》& 河南大学出版社&&&
《社交礼仪》课程简介
文化与传媒学院
李芹燕、周杰、雷璐荣
副教授/讲师
专业及研究方向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专科学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重点介绍一般社会活动的礼仪常识,使学生掌握现代礼仪规范,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学习掌握常见的一些社交礼仪,如见面的礼节,如握手礼、名片的使用、介绍的礼节等;服饰礼仪,如服饰的社交意义、服饰的打扮原则、服饰的面料色彩的选择和搭配、男士女士的着装规范等;访送礼仪、餐饮礼仪,求职与工作礼仪、商务礼仪、现代通联礼仪、民族风俗与礼仪等,使学生能掌握社交礼仪中的一些方法和技能,并能解决社会交往中的一些问题。
本课程有很强的时代性,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情商和信息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求。所涉及到的内容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和工作,富有时代特征,有助于打造个人魅力,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李芹燕,女,1976年生,硕士,副教授,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重庆市普通话培训讲师团成员,高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品牌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专业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礼仪委员,高级礼仪培训师,重庆永川区文明礼仪讲师团培训讲师。
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在《电视研究》、《编辑之友》、《新闻界》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多篇,主持、主研省市级项目多项,2010年获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学术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讲授《电视文化》、《社交礼仪》、《品牌传播》等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主讲教师,曾获学校教学比赛文科组第一名。多次应邀为政府机构及企业举办礼仪讲座和礼仪培训,主讲风格细腻柔和,深入浅出,生动中尽显幽默,互动性强,引人入胜。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一、周杰,女,1981年生,硕士,讲师,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政办主任。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高级礼仪培训师。
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在《新闻爱好者》、《电影评介》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主研省市级项目多项。
讲授《普通话》、《社交礼仪》等课程。多次应邀为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举办礼仪讲座和礼仪培训,主讲风格细致、幽默,深入浅出,互动性强,引人入胜。
二、雷璐荣,女,1981年生,硕士,副教授。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传媒教研室主任。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高级礼仪培训师。
主要从事新闻采写的教学与研究,在《新闻界》、《新闻爱好者》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主研省市级项目多项。
主讲《新闻采访与写作》、《社交礼仪》、《广播电视概论》等课程,曾获得学校教学比赛第一名。多次应邀为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举办礼仪讲座和礼仪培训,主讲风格柔美、生动,深入浅出,互动性强,引人入胜。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
2.葛晨虹.中华文明礼仪[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6.
3.崔小娟.现代礼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演讲与口才》课程简介
演讲与口才
文化与传媒学院
艺体生活类
李东平、唐霞、王宏梅
副教授/副教授/讲师
多媒体、模拟训练
专业及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在当前社会强竞争的压力下谁都希望自己出口成章、妙语如珠;谁都希望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谁都希望自己在众多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演讲口才不仅能体现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演讲与口才是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演讲与口才已经成为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作用越来越大。演讲口才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技能;是求职成功的桥梁;是树立自我形象的渠道。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语音技能、朗读技巧、交谈技巧、辩论技巧、演讲技巧、体态语运用等方面的集中训练,从而使学生敢于上台说话,知道怎样说话,怎样通过自己的形体语言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达,怎样拓展思维模式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口才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演讲技巧及口语表达能力,为今后求职就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门课是属于口语技能课,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参与性、操作性,平时课堂以练带讲,鼓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加强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演讲与口才技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特定的语言口语风格与从业规范。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李东平,女,1965年出生,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重庆文理学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成员,&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导师,文化与传媒学院&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是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教学示范岗&&双师型&教师。
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承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艺术》《语文名师教学案例解读》专业课程以及公选课《演讲与口才》等教学。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教研教改论文十多篇,多篇论文获奖。主持省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主持重庆市以及校教改项目三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教师素质与能力发展》一部。
近几年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重庆市第三届师范生素质大赛&&专业优秀指导老师&;重庆文理学院第一届教师&说课程&教改课&一等奖;重庆文理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三等奖;重庆文理学院第四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奖&,以及&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多项奖。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一、王宏梅:女,1976年8月出生,河南洛阳人,讲师,重庆语言学会会员,重庆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本院教学工作和学生普通话的培训工作,主要担任《现代汉语》《普通话》《演讲口才》《教师语言艺术》《汉语史》《朗诵艺术的技巧和赏析》《社交礼仪》《修辞学》《语言交际艺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还担任重庆文理学院的&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和测试工作。
近几年曾获重庆文理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三等奖和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获重庆文理学院第四届多媒体教师课件比赛三等奖;重庆文理学院第四届&说课程&教改课&比赛获得三等奖。在《今日中国教研》《出国与就业》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校级一般课题1项。
二、唐霞,女,51岁,1986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现为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2007年被学校授予重庆文理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年两度获得重庆文理学院教师&说课程 教改课&二等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和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参与课题研究三项,2012主持重庆文理学院教改项目&国文学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一项。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唐树芝等.《口才与演讲》.高教出版社,2004.1.
2.李正堂、蒋心梅.《语言的魅力》.海潮出版社,2002.6.
3.李元授《演讲与口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
4.钟文佳.《汉语口语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 5.胡伟 邹秋珍《口才与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
《创造发明学导论》课程简介
&&& 学分:2
&&&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 一、说明
&&& (一)课程性质
&&& 《创造发明学导论》是我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也可作为材料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使学生掌握创造发明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 (二)课程目的
&&&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结合科学研究的实际,介绍各种创造发明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举例,给予学生方法论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启发创造发明思维,开拓科学发展的视野。
&&&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 本课程包括创造发明过程与思路、创造思维、科学技术创造新方法、工程技术创造发明学四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掌握创造发明的相关概念,创造发展规律、过程与思路,理解当前技术创新的特点;理解、掌握各种创造思维、各种科学技术创新与工程技术创造发明的原理与方法。
&&& (四)教学时数分配
&&&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24学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分组课外讨论8学时。
《安全与健康》课程简介
安全与健康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精品类
大学本科 文理通选
多媒体 部分内容需实训材料、设备
专业及研究方向
医学、运动人体科学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一、课程性质
安全与健康是一门文科、理科公选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满足人才市场对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安全与健康课程更主要是使学生及其所能够影响的人群,拥有在现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关安全与健康的常识、技能和意识,即满足自身需要的、而不是满足他人需要的。课程本身需要达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其生存安全与健康的概率。
二、授课框架
(一)概述
1、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安全:GBT28001中定义: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
健康:1978WHO在世界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定义: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的、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是基本人权。
关系:(1)个体安全是基础,在安全基础上求健康。(2)健康的个体才具有较大的安全概率。
2、从统计学资料阐述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从作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阐述学习该门课程的可行性。
3、该门课程学习的三个方面介绍:知识、信念和行为(包括技能)。
4、考核方式介绍:回答问题、提问、讲座、技能掌握、运动、平时参与等均可记为成绩。
5、课外学习资料介绍:VOA(Voice of American)中的health report和science report;科学画报中的相关报道;环球科学(Science of American)相关报道;大众医学。
(二)健康概述
1、五快三良好的标准: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三良好:个人性格、处世技巧、人际关系。
2、WHO提出健康的10个标志(包括躯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
3、健康指数和状况的简易测定
4、健康的影响因素:遗传、坯胎发育及后天,重点讲解后天因素。
(三)人体发育规律和机能概述
介绍从受精卵开始,个体所经历的所有阶段,了解在这几阶段中哪些属于重要的、决定个体健康水平的关键阶段,掌握大学生属于哪个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哪些特点。介绍人体各器官、系统在生命中起到的作用,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介绍如何感受这些系统的重要性。
(四)健康促进讲座1 生殖与健康
1、大学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性教育)的必要性。
2、生殖作为本能的道理及重要性。
3、生殖的发育基础(条件)。
4、面临的困惑和安全健康隐患。
5、性功能障碍、性病等。
(五)健康促进讲座2:膳食营养与健康
1、营养成分摄入对人生理活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2、营养及营养素的定义。
3、七大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介绍。
4、重要营养素缺乏时面临的健康问题。
5、抽样讨论分析各自的膳食结构。
(六)健康促进讲座3:行为、环境与健康
1、自然环境相关概念介绍(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食物链等)
2、常见不良行为介绍(讨论):重点是吸烟、吸毒等。
3、环境及行为对健康的作用机理。
4、学习洗手技能(要求在场的每个学生均掌握)。
(七)疾病防控讲座1 常见症状及意义
1、发热&&& 2、咳嗽&&& 3、腹泻&&& 4、呕吐5、瘀斑6、淋巴结肿大。
(八)疾病防控讲座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防控
1、慢阻肺& 2、恶性肿瘤& 3、代谢性疾病的个人防控策略和疾病早期信号
(九)疾病防控讲座3 传染病防控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介绍AIDS、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个人预防策略。
(十)身边的科学
介绍如何对待智齿、耵聍,如何在冬季保暖、夏季消暑等身边的保健科学常识。
(十一)下篇 安全篇
第一讲 危险源及其辨识
危险源与危险源辨识,人身安全有关法规和常识。重点介绍水、火、电、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及家庭用安全设施(消防器材、逃生装备等),也介绍部分共用房屋相关安全隐患防护知识。
(十二)第二讲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自然突发性事件,交通突发事件,刑事突发案件,外伤处理。重点介绍在心理、身体方面应该做好的准备;学习止血、包扎、搬运等方面的技能。
(十三)第三讲 救命技能
学习心肺复苏(CPR)、喉异物排除技能及使用适应症;家庭药箱的作用、成分及自我装备,健康档案的内容、形式及建立。
(十四)第四讲 户外生存技能
介绍如何准备必需品、路线图纸,进行安全隐患估计、自我健康评估以及气象、食物评估;学习信号发出及阅读技能;自我救护及危机处理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周卫平:男,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200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先后在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体育系和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担任有关人体科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的课程,也长期负责安全与健康课程教学,负责编写大纲、讲义(校级课题)和课程介绍。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1、杨帆:男,1963年出生,教授,1985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先后在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教务处任职,是安全与健康课程创始人,现负责安全篇中的危险源识别等部分内容的编写。
2、薛梅:女,1973年生,实验师,硕士研究生,1995年毕业于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担任园林工程试验办公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安全等方面工作。现负责水、火、电、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及家庭用安全设施(消防器材、逃生装备等),也负责对部分共用房屋相关安全隐患防护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编写,具备相应技能,能担任该部分的课题教学。
3、刘凌:男,1976年生,医师,硕士研究生,2004年毕业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进入重庆文理学院担任中医学方面课程教学。负责中医养生方面内容的编写,能担任部分课题教学任务。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暂无教材,主要依据自编讲义(已上报结题材料,待审批)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邵爱玉 张晶& 预防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ISBN:1/R.1208
2 林希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ISBN:4
3 侯光明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 ISBN:5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导论
学时:32学时 学分:2
《生命科学导论》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现代生命观。以-生命科学规律-生命科学和人类社会为主线,介绍了生命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阐明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内容涉及生命的基础、生命的本质、生命科学与农业、生命科学与医药、生命科学与健康、生命科学与生活、生命科学与发展等领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讲授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型,也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例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生物芯片和分子诊断等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
面向非生物专业学生,着力于本科生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通识教育,通过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新兴生物技术的讲授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与人格养成之目标。
为了充分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我们尽量选择与学生身体和心智发育有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营养与保健,疾病预防,动物行为,优生优育,食品安全等),同时围绕媒体关注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热点话题(如动物克隆,干细胞研究,器官移植,转基因技术等),着重介绍生命科学的进展与前沿,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应用性。
采用专题教学,每个专题会提出几个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增加经典导读、课后练习、引导课外观察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典型生命现象和分析生命规律,了解新兴生物技术和分析技术应用的利弊,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系统观、竞争与协同进化观。
《学习心理学》课程简介
开课对象:全校普通本科学生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精品类)
(一)课程性质
《学习心理学&&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精品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真正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概念、学习的相关理论以及学习过程、学习心态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全面了解学习。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适自己的不良学习心态,从整体上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高效率的学习。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自尊、自信、乐观、快乐的学习者。
(三)课程内容框架
课程共十二章,主要包括&学习中的认知活动&、&学习中的个性特征&、&神奇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理论概述&五个版块,具体章节紧紧围绕这五个版块设置,包括:注意力培养、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创造力训练、意志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策略运用、问题解决、情绪调控、心理调适技巧共12章内容。
& 二、教学团队
负责人:王蕾,女,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大教育系,1999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分管学院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庆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重庆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先后承担《师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课程的教学。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西南师大学报》、《教育评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或主研科研项目6项,其中重庆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重庆市2009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永川区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项,重庆文理学院2009年科研重点项目1项。2010年被重庆教科文卫体系统评为五一巾帼标兵。
胡春梅,硕士,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会员,现为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指导》以及《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与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教研教改论文15篇,主持市级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项,校内教研教改项目1项;参编教材2部。
贺伟婕,硕士,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会员,现为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学与教的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教研教改论文4篇,主研重庆市教育教改课题2项,重庆市社科规划课题1项,主持校内教研教改项目2项,科研课题1项,参编教材3部。
《化学与生活》课程简介
理论课程学时:32
开课对象:非化学专业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
化学与生活是一门以化学学科为核心,并延伸至多学科的、知识面宽泛的、综合性新课程。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化学是与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有众多交叉,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保、能源及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自然科学。化学与生活是阐释人类谋求生存发展中物质生活所涉的化学问题,拓展化学物质涉及到的少量精神生活问题。
提高非化学专业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与实践,用于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另一方面,鼓励或启发学生能够积极地将某些化学成果用于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化学危害,明白什么东西能用,什么东西不能用,应该怎样用,以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促使学生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常用和常见的物质和现象,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给学生介绍化学知识在生产、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回避化学的定量问题,在定性层面阐述问题涉及的化学原理。使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色;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学会用化学简单的概念、原理等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的有关问题,深刻而具体地认识到化学&无所不在,无处不用&;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处理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化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普通类(人文社科类)
《国史十六讲》课程简介
国史十六讲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社科类
多媒体教室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国思想史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人类对未来总是充满着好奇与期待,所谓&智莫大于知来&,世人一般都喜欢向有智慧者寻求对未来的指点。但是&知来&的基础是&知往&,是对过去的了解。只有对过去有充分且深刻的了解之后,才能对未来有所把握。就如要了解一个人未来在行事中会怎么样,我们只能从他过去的行事中进行推知。正是对某人过去有把握,我们才能说了解这个人,从而推知他将来会怎么样。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人如此,国亦不例外。要通透理解当下中国,探知中国前行之路,把握历史大势,国史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神洲建国久远,往事较繁,读史之难,概可想见。而今社会流行着各种&戏说&、&正说&、&真相&,甚至&穿越&的&历史快餐&或&历史地沟油&,在校大学生因文化根基未定,尚不具对历史的择别能力,所以开此讲座类的国史通识课。以期给学生以严肃之历史熏陶,并不失可听性。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胡骄键, 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同年7月来校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先后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通史》、《中国哲学智慧》、《国史十六讲》、《中国文化概论》、《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
科研教研方面:
在研究领域内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重庆市教改课题1项,校级重大教改课题1项,校级特色项目1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另参与教育部、市教委教改、科研课题多项。
教学及获奖方面:
2012年获重庆文理学院教改课比赛一等奖,同年被评为重庆文理学院&十佳青年&;
2013年参与的《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目标导向下的思政课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域化、专题式教学改革》获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7月参加学校组织的赴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的培训。
2014年7月年获重庆市总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0月被评为重庆文理学院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奖。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周长友,2010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同年7月来校工作,主要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先后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篇。
王志刚,2010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同年7月来校工作,主要承担《中国行政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先后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篇。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李定一《中华史纲》,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年4月
傅乐成《中国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6月
郑钦仁《中国古代制度略论》,黄山书社,2012年3月
《公务员法律知识专题》课程简介
公务员法律知识专题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全校除法学外各专业
专业及研究方向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公务员法律知识专题是面向全校除法学外各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了宪法、法理、民法、刑法、行政法、公务员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部门知识,并紧密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授课内容其开课初衷是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广大学生了解公务员考试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理念,提升应对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等竞聘考试的应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家基本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熟悉基本的法律规范内容,运用基本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法律及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国的落实。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张纬武,35岁,副教授,重庆市永川区石松律师事务所律师。任教以来,承担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专业课程以及全校公共基础选修课《公务员法律知识专题》3000余学时,担任《模拟审判》、《证据实务》、《司法口才》等实训课程500余节;先后担任83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科研立项近40项。其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连续多次全院第一,所教授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2009年对任教课程《刑事诉讼法》的期末考核方式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成功,被学校专家评为&考试改革的典范&,在全校引起重大反响。科研能力突出,在《江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校级课题二项,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主持校级重点特色项目一项,主研省部级教改项目一项,主编教材1部。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李小鲁,34岁,讲师,重庆永川石松律师事务所律师,曾担任重庆文理学院法律系主任,经济法、合同法、仲裁法等法学专业课程主讲教师,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法学实践经验,先后在广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主编教材1部。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法律基础知识》、李永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I S B N:2
1、《法律基础知识》,华图教育,红旗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I S B N :1
2、中公教育&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法律基础知识(2014最新版)人民日报出版社,ISBN:2
《劳动合同法》课程简介
《劳动合同法》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
多媒体教室
专业及研究方向
法学;劳动法、经济法等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1、开课目的与背景:
大学生作为初始就业劳动者,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缺乏必要的谈判能力和维权经验,在就业市场上容易为强势的用人单位欺诈和蒙骗,其合法的人身权益和劳动权益屡受侵犯。因此,有必要掌握基本的劳动法知识。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同学们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制度,了解和识别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和陷阱,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的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功能,维护自己求职、就业中的劳动权益。
同时,也为自己在未来的职场生活中,遭遇不当解雇、工资被拖欠、想跳槽但用人单位扣住档案不放、用人单位不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发生工伤后赔偿无门等合法权益被侵犯时,做必要的法律知识上储备,以防患于未然。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为主要规范基础,以劳动法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同学们侧重讲述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制度;解雇保护制度;合同条款和合同期限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制度;试用期与服务期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劳动赔偿金与违约金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工伤保险与维权制度,以及遭遇劳动侵权时的维权渠道和方式等,力求为同学们提供切实管用的权利维护技巧和手段,减少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增强就业过程中的维权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课程负责人何伦坤,副教授,法学硕士,系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任教师。从事高等教育10余年,先后为本专科学生主讲《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行政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宪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学类课程,教学效果好,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主持、主研各类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
课程组成员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邓江凌,男,讲师,在读博士,系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任教师,法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主讲《商法》等多门法学专业核心课,教学效果好。主持、主研各类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喻术红等:《劳动合同法学》,武大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林嘉、范围:《用人单位员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延园:《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之HR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程向阳:《人力资源常用法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013年版。
5、:《,2011年版。
《个人投资与理财》课程简介
个人投资与理财
经济管理学院
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理论教学与实验相合
专业及研究方向
课程简介(为了便于学生选课,要详细说明,请不少于200字,可另附页)
随着国家一系列财经政策的逐步实施到位,为个人投资理财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课程主要讲述个人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种种渠道及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机会、操作方法、技巧和建议。其中不仅介绍了传统投资理财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讲述了新型的投资理财知识和工具。
课程内容改变原有的章节制,改为项目制。课程总课时安排(34学时)和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拟由易到难的实施十大项目,分别为银行理财、保险理财、收藏理财、创业投资理财、房地产投资理财、债券投资理财、股票投资理财、基金投资理财、外汇投资理财和期货投资理财。每个项目3学时,另外的4个学时安排为导论和模拟比赛内容的介绍。具体到每一次课程,上课的5&10分钟对本周投资理财市场的重大事件进行回顾和模拟理财大赛周结果的公布及点评,然后对下周的情形进行预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院(系)、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 殷朝华,男,33岁。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创业管理,投资与理财。主要承担经济学、管理学、投资理财以及创业管理等课程。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授课教材(含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别、ISBN号及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含文献名称、主编、出版社、版别及出版时间。必须填写至少两部)
1、唐庆华主编,《如何理财 现代家庭理财规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大理编,《选择》,2003
3、王健编,《伺机而动 审视投资》,1997
4、张静伍主编,《收藏 理财 保值 指南》,1997
5、孙庆和主编,《经商不求人 告诉你最简单最有效的赚钱方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6、www.51cfp.net&& /
7、学术期刊:《新财经》、《理财天地》、《新理财》、《卓越理财》、《证券市场》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课程简介
主讲人:刘仲全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念质量的内涵,掌握质量生成的原理与过程;了解ISO族标准的起源与发展;理解ISO9000族标准的原理;熟悉ISO9000族标准的10个核心概念;熟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条款,准确把握实施要求;了解组织运用ISO9001建立、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要领与方法;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的基本流程与组织工作。
2.能力目标。分析、批判和提炼组织质量方针的能力;确定质量目标及分解质量目标的能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条款的实施与审核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顾客中心的顾客意识;牢固树立&质量责任,根本在我&的质量主体意识;牢固树立质量形成在于过程的思想。
二、课程理念
1.学生中心,能力为本。
2.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3.学以致用,理实一体。
三、考试与评价
1.成绩构成。总成绩=10%(出勤)+20%(课堂表现)+30%(小组作业)+40%(模拟审核或笔试)
2.通过了内审员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免试,并采用相应的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
四、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
&1&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质量的认识
二、质量的管理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
&2& 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质量是组织的战略核心
二、质量就是满足要求
三、质量形成于过程
四、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五、质量管理必须系统而透明
六、质量管理以方针目标为运行中心
七、质量需要持续改进
第二章& ISO9000族标准概要
& &1&&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一、ISO简介
二、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背景
三、ISO9000族标准的修订与发展
&2& 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一、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
二、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
第三章& 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概念
&1质量及其相关术语
&2& 产品及其相关术语
&3& 顾客及其相关术语
&4& 合格及其相关术语
&5& 文件及其相关术语
&6& 检查及其相关术语
&7& 审核及其相关术语
第四章&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讲解
&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
&2&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
&3&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过程
&4&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提供过程
&5&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产品实现过程
&6&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第五章&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1& 审核的规范及文件
&2& 审核组的构建
&3& 审核计划的编制与管理
&4& 审核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5& 审核表的编制
&5审核的实施与方法
&6& 审核资料的整理
第六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1& 认证的概述
&2& 认证的过程
&3& 认证的管理
五、选用教材
刘仲全、杨正强主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理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生活与经济学》课程简介
生活与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通识教育选修课
&& (一)课程性质
《生活与经济学》是一门专门针对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一门普及性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他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道。虽然自从马歇尔那个时代以来,我们对经济了解得更多了,但这个经济学的定义在今天如同在1890年他的教科书第一版出版时一样正确。本课程以经典故事作为引子,向学生讲述生活中应知的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和影响经济走势的十二个主要经济学指标,然后分别介绍人际交往中的博弈经济学、工作中的职场经济学、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因素以及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爱情经济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对他们的生活最实用的经济学知识。本课程不可能让学生成为经济学家,但是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主宰人生,在学习、工作中创造卓越的成就,在生活中发现经济的奥妙,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本课程不需要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
《生活与经济学》课程通过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教学,完全删除了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中课堂学习中,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虽然不可能让学生成为经济学家,但是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主宰人生,在学习、工作中创造卓越的成就,在生活中发现经济的奥妙,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三)课程内容框架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和技能要求: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应知的十大经济学原理和影响经济走势的十二大指标;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博弈经济学、工作中的职场经济学、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因素以及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学;了解和掌握信息经济学和爱情经济学。进而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更加清醒,在工作中更加高效、更加客观地去面对各种挑战与抉择。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26学时,课内实训6学时,共32学时。
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经济学是什么---生活中必知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5学时
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 5学时
对垒与争锋---博弈中的经济学&& 4学时
职场细节---工作中的经济学&& 4学时
无形的手---你看不见的市场信号&& 4学时
商战谋略---经营中的经济学&& 4学时
谁往爱中晒了些盐---爱情经济学& 3学时
华尔街需要FBI---信息经济学& 3学时
出勤率(10%)+平时课程作业(30%)+课程论文(60%)。
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简历(其中包括时间、年龄、职称、所在系(院)、教学科研成就等,可另附页)
刘传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西南师范学院法学学士,现为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在经济管理学院先后为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生活与经济学等课程;在全国核心期刊和其他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编写专著2部和参与主编专业教材4部;主持学校和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若干;指导学生参加国内专业学科大赛均获得较好名次。
﹥刘传富、梁芷铭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西部地区物流管理人才教育研究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