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问一句的问一句,谁还记得有位元帅是拿两把菜刀起义的吗

弱弱的问一句,谁还记得有位元帅是拿两把菜刀起义的吗-
弱弱的问一句,谁还记得有位元帅是拿两把菜刀起义的吗
作者:匿名 &&&&&投稿日期:
弱弱的问一句,谁还记得有位元帅是拿两把菜刀起义的吗
两把菜刀闹革命说的是贺龙
陈毅元帅。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贺龙元帅。1914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1916年蔡锷组织反袁护国军,声势浩大,影响传遍全国。贺龙接受革命党的指示,在石门县等地组织武装。二十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了二十多名农民,拉起了队伍,但手里没有武器。当他听说芭茅溪盐局的税警刚刚装备了十多支洋枪时立即高兴起来,他在贩盐时深知盐局剥削坑害百姓,罪大恶极,而税警更是为虎作伥。他和叔叔向别人借了两把菜刀,带着组织起来的二十来个农民乘夜色闯入盐局。贺龙亲手砍死税警队长,缴获十五支步枪,二支手枪和九千斤盐。他下令把盐统统分给穷人,解放了俘虏。用这十几支枪武装起他的队伍。
陈毅元帅。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
你好, 如果你说的是香港的黄沾老师,那肯定记得啊,那么多经典曲目,可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啊。怎么会忘掉呢...
记得 - 林俊杰 词:易家扬 曲:林俊杰 谁还记得 是谁先说永远的爱我 以前的一句话 是我们以后的伤...
这句话原本出现在还珠格格中紫薇对皇上说的话 原文是:皇上,您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意思是皇...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在家日夜奋战红白机上的魂斗罗坦克大战?为了各种流传的“秘籍”而费劲心思? 是否还记...
= = 赛亚人不论男女都有尾巴,可是地球人只有男人有小弟弟,女的有吗? 还有- - 你想一想,尾巴在...
++++++++++++
陈毅元帅。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
当初是在现在人嘴里说出来的两个字
说明曾经很深刻,现在已埋藏 没什么机会,不过你可以试着默默守护她,时间也许能给你机会
假如就是算了,切尔西也因为客场进球多而晋级。。。。。。。这个问题追究一点儿用都没有
叫郑希成哈,我还有一副他的作品呢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许昌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在哪里 欢迎关注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掌...
梁静茹-我还记得 专集:丝路 十年后的今天遇见你 年少轻狂已远去 成熟稳重也保持距离 沉默褃 千言万...核心提示:毛泽东主席对他有一个特别深刻的评价,说他是&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一个军&。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贺晓明、人民网视频访谈,原题:贺龙女儿贺晓明谈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
主持人:今天是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贺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今天在现场我们就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女士作客人民网视频访谈,来与我们的网友一起来缅怀贺龙元帅。欢迎贺老师。
贺晓明: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说起贺龙元帅,我们都记得,毛泽东主席对他有一个特别深刻的评价,说他是&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一个军&。在您的心中,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贺晓明:父亲是家庭的一个支柱,一个家长。作为子女来讲,我们的父亲就和千千万万的家庭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这个父亲与别的父亲又不同,因为他的经历太丰富了,还有他的工作特点,所以又是另外一个内涵的父亲。
&两把菜刀闹革命&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家喻户晓。为什么毛主席在三湾改编动员会上讲了这个例子呢?因为&两把菜刀&是民主革命时期一个最出名的行为。一个山村里的年轻人,他能够邀有20几个乡友,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菜刀,还剩下两只拳头,还有扁担之类的东西。他去打那个盐局,现在的人不懂什么叫盐局了,因为在我的家乡是没有盐的,必须是要靠外面运盐进来,所以,要进到这个湖南桑植这个地段里面,当时的政府,就设了好多关卡,在盐卡的这个地方要收盐税,这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收入,所以,那个盘剥就是一个手段了。老百姓受欺负,欺负到最后,盐价太高,税太高,怎么办呢?就只有打白条了,一摞白条,那个白条是高利贷,越来越多,所以这是招人恨的东西。我爸爸和几个人商量之后,就从家乡洪家关出发,走了上百里路,晚上11点多,走到盐税的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桑植县往五道水有一个芭茅溪,就把盐卡捣毁了。最重要的是把老百姓的白条倒在院子里,一把火就烧了,这是替老百姓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非常得人心。毛主席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南昌起义之后,我们在创建红军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艰难的。从秋收暴动,南昌起义,上井冈山的过程里,那是千难万险。毛主席就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兵力,还怕干不起来吗?
主持人:刚才从&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一个军&,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勇敢,还有面对挫折以后的心态。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让你看到父亲身上的这样的光辉的品质?
贺晓明:我觉得这件事情,除了勇敢之外更是智慧,父亲从不蛮干。他是经得起挫折的。两把菜刀闹革命开始,一直到他领导南昌起义,他曾经大起大落是6次。6次的考验和锻炼,对于一个人来讲,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坚持不下去,绝对坚持不下去。那个时候的共产党人,必须具备一种品质,就是坚韧。还有一个是对理想的坚贞,现在叫梦想,那个时候叫理想。在我看来,父亲心里很宽广,从小心里就装着老百姓的事。虽然他没有什么理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做的事是得人心的。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宽广的胸怀,您觉得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呢?
贺晓明:我觉得和他的生活环境,还有从小的家庭教育都有关系。贺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另外,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在湖南,因为战争的原因从湖北安陆两次迁徙落在了洪家关。刚落下的时候,家里的人丁还比较兴旺,因为勤劳,还是有一些积蓄的,说不上多富裕。但是,我们这个家里,我爸爸的曾祖父那一辈有文官,就是有秀才,也有武秀才,从小教他习武。习武在当地当年是一种护身的办法。他就说过一句话,我们是外来户,又是穷人,所以说家里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懂得习武,这对他的印象是很深的。还有这个家里,英雄很多。像他有个曾祖父叫贺廷壁,当时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反对封建政府,揭竿而起,攻入县城,活捉知县。次年,清政府派兵镇压,起义失败,30余人被清政府处斩。临刑前,贺廷壁之妻刘氏赶到刑场,跑到丈夫面前,撩起衣襟,接住丈夫的头颅,携而归葬。在她看来,丈夫英雄一世,岂能让他的头颅落地?这件事,在桑植、永顺一带广为流传。至今,&贺廷壁聚众造反,刘氏女仗义兜头&的民间故事仍有人在说唱,有人把它编成戏剧《刘氏兜头》在各地演出,歌颂这一对英雄夫妻。
贺晓明:这个故事在贺氏家族代代传颂,给贺氏后人留下深远影响,也渗入到父亲的血液里。因而,少年时代的他便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同期,还有一个他的曾祖父辈,是一个非常善良,愿意做慈善的一个人。因为我们家在门口有一道水,发了水以后,两边的路不通了,路也很泥泞,这样的话,他就号召大家来修路。过去修路,不好建也没有拨款,就是大家来修路,大家来捐工、捐物、捐钱,他这一代人没有做完,贺家人是花了两代的时间,到了我父亲那代人,这个桥修通了,青石板的路也都垫起来了,这家人心里装的都是大家。这种情况最后的局面是什么呢?微薄的一点房,微薄的一点地,全都捐光了。到了我爷爷那代就没什么了。我爸爸就说,我小时候家里就四丘田,和钟家合用一头牛就是财产。后来我说这个&丘&是什么意思,回家以后去看看地,再问问老百姓,那个丘是山地,把它开出来种地,弄成梯田的样子,就是不规则的四小片地,你就说不上它是多大的,就那么四丘地,还有半头牛,当时我父亲家境就是这样。英雄辈出,心里全是爱心,全是善举。家庭环境就是这样,能把家产捐光了,这是很不得了的,对爸爸的影响很大。
主持人:我们听了这么多故事才终于明白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来源于何处,家庭氛围对于一个孩子影响真的是巨大的。我们知道贺家前后有109位烈士牺牲。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他们的故事。
贺晓明:这个是贺家人的光荣,记录了贺家人前仆后继英勇的事迹。除了这109位烈士,曾经还有72个寡妇,付出是相当巨大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贺家人越战越勇。后来都跟我父亲去当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个家人应该受到尊敬的。
爸爸家里兄弟姐妹一共七个,其中两个男孩,爸爸和我的小叔叔,其他的都是女孩子。但是女孩子比男孩子有时候还厉害。以我大姑妈为代表。我这个大姑妈能力很强,贺英,也叫贺民英。我的奶奶苦出身,贺家又很穷困,还要养育这么多孩子,所以终年操劳。我爸爸两把菜刀以后的第二年,就是五四运动那年,我的奶奶就去世了。去世了以后,长子为父,长女为母。贺民英很小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相当难。能够种地的时候,就种四丘半地。农闲了,就带着弟弟去打草,还要到山上去背煤,小筐子背到身上,背下来到镇上的小饭铺换一点吃的东西。我们桑植有一个山叫马夫寨,穷到什么程度呢?说马夫寨那个草,都让我爸爸给割了,因为打草也可以卖钱。旁边有一些相邻就喊我爸爸来吃饭。知道我们家里没饭。多饿啊,端起碗来,还没开始吃,大姐就叫弟弟了,长伢子,快回家来,人家家里没有米啊。饿得不得了,这米都进口了还再放下来,很苦,相当的苦,还得回家,遇到这种时候,就是大姐最难受的时候,弟弟饿啊,怎么办呢?姐姐就得出门想办法挣点钱,弄点吃的回来。这个姐姐是非常好的一个姐姐。
主持人: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这么严的家教,不能去吃别人家的东西,并且一叫,弟弟就回来了。这证明这个家教是很严格的。
贺晓明:相当严格。一直到有了我们,不许浪费的观念,这个家教一直传下来。我们小时候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掉几个粒。我爸爸知道我们不是故意的,但是也很不高兴。说碗里的一定要吃干净,饭桌上的一定要捡起来吃,他自己就是这样。他说,你们不知道种地有多辛苦,你们再这样,就把你们送到乡下去种地去。
主持人:孩子可能一开始勤俭节约的意识没有那么强,因为也不像父亲受过那样的一种灾荒的年代。所以,一开始说的时候,您的反应,或者其他哥哥姐姐的反应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大家开始意识到,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到父亲说这个话的分量?
贺晓明: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简单,没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社会的风气就是勤俭节约,国家还没建设好,不能浪费,这是一种风气。到家里不要掉米粒,必须是这样的。
主持人:爸爸的话肯定是坚决执行。
贺晓明:一定要照着做的,而且管一辈。现在有一些人喜欢讲面子、讲排场,自己口袋里不是太富余,也得要弄个排场出来,这叫活受罪。还是本本分分的好一些。
主持人:您觉得父亲这样勤俭节约的精神,对于您,包括一直到现在,这个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贺晓明:太大了。所以我跟一些经商的朋友就说,从降低成本来讲,你们也应该注意节约。我说,勤俭节约是美德,没有看到哪个巨富是不注意节约的。
主持人:往往是这样,越是有实力的人,往往在细节上是很注意这些勤俭节约的小事。这样优良品质,一定要传下来。刚才您也说了,对于父亲所说的话是坚决执行,父亲在心里究竟是什么印象?是很害怕的执行,还是很崇拜的?
贺晓明:挺复杂。因为我们是父女关系,不是上下级。他很威严,但是很亲近。他对孩子非常爱。有一些当年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看见父亲和我们这些子女很亲密,就特别感慨。他们跟我们说,你们小时候,老总回到家,你们就在他身上盘下来盘下去,非常亲昵。
主持人:生活当中一个父亲的形象。
贺晓明:就是这个样子。他很风趣,爱开玩笑。
主持人:他都怎样和家人交流感情?
贺晓明:我父母两人感情非常好,很幸福。生活动中他们俩人还有一些有趣的小&争执&。记得又一次,我父母互相都说对方煮棒子面粥不好喝。后来我们小孩肯定是起哄,说那你们就比比吧。他们俩就各自煮那么一小锅,当然是妈妈煮的东西我们都去捧场,爸爸那锅就有点被冷淡。我妈老调侃,说你们也喝点爸爸做的吧。那个家庭很好,非常和谐。还有我妈妈特含蓄,因为我爸爸忙工作,忙得太厉害了,八月十五忘了回家,我们在西南,我爸爸在北京。他们那个书信很少,长途电话很多,打个电话问声好,也就过了。我爸爸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没有书信,又没有电话,人家八月十五这天家人在一起吃饭总是有个团圆的意思。我妈妈想爸爸了,后来怎么办呢?妈妈对我们说,今天把辫子梳一梳,衣服整一整,带你们到照相馆,就照了一个特别好的照片,这个里面就我们三个和妈妈,是四个人,我妈妈就把这信寄给爸爸了。下一次通话的时候她就说了,看见照片了吗?看见了。觉得照得怎么样?很好啊,你们每个人都照得好啊。你再看看,那是什么日子?我爸爸这时候才明白,八月十五。这个家就是这个样子,非常好。
主持人:我们一直想象贺龙元帅公务在身非常的忙,聚少离多是一定的。但是每次一聚会,就像您说的,这样一个家里面暖融融的画面,您能把那些细节描述出来,这是父亲、母亲在做好自己该做的社会责任之余,他们在努力营造这个小家。所以,我们常说,父母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贺晓明:这个相当大。我们现在经常遇到有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独自在家的孩子们,做来做去,吃的有,用的有,上学也有,周围很多人去关心。我后来发觉一个问题,不管怎么照顾他们,父母是谁都替代不了的。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相当重要。
主持人:贺龙元帅在这么忙的时候,您母亲这个对家庭就更加重要是非常重。她挺起了家庭的支柱作用,然后在经营着这个小家,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特别美好。
贺晓明:当年,在我们家里,除了妈妈生的孩子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同志的孩子在我们家,就和自己家里人一样,这是战争年代下来的这么一种传统。比如当时我们那儿临时供给部长,后来到了北京以后,他得了重病。我爸爸问他,还有什么事情要托付给我们。他说没有了,什么都交代完了。他说就是我家那个小红,他的孩子的名字,我爸爸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了,下午我就让薛明去接小红到我们家,你放心。我妈妈随后就完成了这个事情,和父亲两个人配合特别好。就这么着,小红就在我们家,就跟我们兄弟姐妹一样,为什么我们特别亲呢?就是那个年代里,他不是同姓的,但是,比同姓的人估计更重一点,更亲一点。
主持人:刚才贺老师在跟我们讲家里面这些小故事的时候,我就忽然又回到了现在,从一见到贺老师我发现您眼中透出的暖意,这种平和,真的是和现在社会当中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刚才您也提到了,在全托幼儿园,其实回家和父母接触的时间也是很短的。但是受到这个家庭氛围的渲染,又如此深刻,一直乃至影响到日后的生活。现如今,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快,也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但他们往往是出现问题的那一类群体。这中间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贺晓明:会有。我们现在老在担心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老在说几零后,我经常和年轻人打岔,我是&40后&的。我们的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孩子身上吗?不对的。是出在社会教育,出在家长身上。家长不愿意家里团圆吗?因为有生计问题,他们必须要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一系列农村问题,还有城乡的问题,逐步在改善。一定要合家团圆,我就是这么一个观点。谁也替代不了父母。再做什么也替代不了父母。大家来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能够就近解决生计问题,父母就回到孩子身边了。或者说父母在城里,你们有能力把孩子接到城里去,这样不管在哪团圆,这个家是不能分割的。
主持人:刚才给我们讲了父亲、母亲很多的小故事,我们还了解到一个小细节,贺龙元帅曾经送给妻子薛明一把手枪作为定情信物,这个信物真的很特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情况下送的呢?
贺晓明:结婚以前,两个人在延河边散步,因为军人最喜欢的东西没有别的,就只有是枪。我妈妈是天津北平地下党的,她的文化程度高一点,又是个女性,当然就是浪漫一点了。两个人散步时走着走着,我爸爸说这个好,给你。回来妈妈回忆,当时她接受这支枪凉冰冰的,但挺喜欢的这份礼物,很精致,所以一直保存着。战争年代出来的军人,就有很多战争的痕迹。比如说我爸爸的枕头底下,一块手绢,一个电筒,一支手枪,多年了都是这样子。解放了以后,进了城了,慢慢地不需要了,这支枪就给他的警卫人员拿走了。就剩了一个电筒。当年爸爸送妈妈一支手枪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防身。战争年月,因为爸爸经常不在身边,留有一个武器在身边,心里踏实多了。防身,是一个军人的礼物,这是最高礼遇。
主持人:关键是有这份感情在这里。贺龙元帅离开我们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时光飞逝,我们现在再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这些优秀品质,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启示?
贺晓明:很多。我和他们有过很多的接触,在我记事以后,当时咱们的军队,还有政府的高层领导人,接触过很多,所以,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比如说,过生日这回事,原来党内没有说过生日这个说法。我爸爸两次生日,一次是在1964年,还有一次在1966年。他年纪已经大了,60多,将近70岁了。家里就把家里的亲戚请来了,在家里大家就要照一个相,里面有王震同志,剩下的就是家里面的亲戚们。当时,大家留个影,就算是过生日了。还有1966年,他是1965年年底在上海,上海会议以后,他就到四川,就到三线去了,到三线去了以后,那次时间长,他在成都过生日,也是他有三个亲的侄儿子,一些亲戚,请到他住的地方,大家也是吃顿便餐,照一张相,这就是过生日了。
我爸爸和妈妈对信仰的追求和理解,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想回顾这个是一个最好的纪念。我妈妈那个嘴上老说,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年代。我说你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她说我们有理想,有志气,我们有魄力。我们是老老实实地做人,风风火火地做事。心里装的只有国家和人民,从来不张扬,这是我妈妈的描述,那个时代的特点就是这样。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爸爸看《鲁迅全集》后有感而发。他在山下看见有一个牛,驼着炭上山,他就跟身边的有些人说,我们就应该做一头人民的老黄牛。老黄牛这一辈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牛怎么忠诚呢?春天春耕,它要帮助它的主人去耕地,夏天它也要去犁地,秋天要收获。晚上它有空还要推磨。主人只给它吃一点青草。这个老黄牛死了以后,那个肉,主人还可以吃。他比喻的就是共产党人完全彻底地一切都要奉献。回顾他的一生,他就是这么做的。
主持人:刚才在谈话当中,贺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上面我们究竟要沉淀下来什么,我们要传承什么。从刚才的故事当中我们听到了贺龙元帅和他的妻子身上的优秀品质,果敢、坚韧、抗压能力、气节,他们的格局,以及对信仰的追求。这正是现代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吗。非常感谢贺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您。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版权与免责声明:除来源注明为“聊城新闻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从两把菜刀到元帅:这位将军的战斗之路很传奇
本文由海权文稿团出品,作者长征后卫薛伯陵一封申请诉忠诚——革命低谷中的道路抉择这是1927年8月底的第一天,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瑞金的途中,一位军官找到了周恩来,递上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让我入党吧!我把一切都交给共产党了,党叫我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位军官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南昌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对于这样的入党誓言,生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都不陌生,然而只有将历史翻回80年前的那一页,你才能体会这句话之于中国革命的分量。南下的路上,反动派重重阻截,妄图把这支新生的军队扼杀在襁褓之中;由于部队成分的复杂,起义军中的一些人对革命的前途产生了迷茫和顾虑。“根本信仰不同,主张亦异,惟有待机定进退。”刚刚离开南昌,左翼总指挥蔡廷锴便带着一个师率先叛逃;在决定生死的汤坑之战中,团长欧震阵前倒戈,让起义军返回广东重新北伐的计划彻底沦为泡影。南昌起义随着战局的恶化,一些部队“师长、团长均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就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的时候,贺龙却毅然选择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共产党:“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出路。”这样的话,在南昌起义之前,贺龙已说了无数次,然而当时的中共领导人虽然将起义总指挥的重任交给这位著名的左派将领,但在吸纳他入党的问题上却是顾虑重重。我们无法架空历史去苛责当时的决策者,毕竟这样的谨慎来自于血的教训,在军阀混战的旧中国,想要找“出路”的人实在太多,为了权和利,一些昨日还以“同志”面目出现的人转眼就在背后举起了屠刀,革命或反革命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一条“出路”而已,这让年幼的共产党如何去相信这样一个出身草莽、手握重兵、蒋介石、汪精卫都想极力拉拢的旧军人呢?旧军人时期的贺龙大浪淘沙,大革命中的血与火足以让投机者现形,也足以考验真革命者的忠诚与坚强。这一次贺龙终于得偿所愿,在瑞金的一座学校里,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份珍贵的入党申请书,至今还保留在南昌起义纪念馆中。两把菜刀闹革命——百折不挠的革命信仰“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兵力,还怕干不起来吗?”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对秋收起义部队讲的话。“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激励了困境中的起义军,也随着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永久地传唱了下来。然而贺龙的革命道路却远非故事所描述的如此风轻云淡。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的领导人员有的疏散到了海外,有的去了上海,有些甚至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而贺龙拒绝了党中央派他留洋学习的安排,只身回到他革命的起源地湘西,重新拉队伍,发誓重头再来。在反动派的血腥围剿中,这只队伍起了又垮,垮了又起,在艰难困苦中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成就了不朽的红二方面军。国共合作后,蒋介石唯一一次约见贺龙,他故作关切地问到:“云卿,你家里可好?”贺龙愤愤地说:“房子不知被烧了多少遍,人嘛,都被你们杀光了,只剩下我一个拿枪的了。”据统计,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贺龙一家前前后后共诞生了109位烈士,数千族人惨遭反动派杀害。1936年6月底,贺龙率部在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贺龙与二、六军团的主要领导依靠坚定的党性原则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张国焘的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同张国焘分裂路线作斗争的日子里,贺龙巧妙地化解了张国焘设置的一道道难题,他曾当面提醒张国焘,只谈团结,不谈分裂。朱德同志后来回忆说:“贺老总对付张国焘很有办法,不争不吵……北上会合中央,贺老总是有大功的。”红二方面军党代表大会合影甘当厉兵秣马人——抗战令敌胆寒,解放战争甘当萧何抗战爆发,国家蒙难。贺龙作为120师师长配合友军和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1938年初,为了配合阎锡山高喊的“保卫临汾反攻太原”,在山西北部开展游击战。日军发动五路围攻,在国军方面拥兵4个军却仅仅愿意派出两门山炮支援的情况下,120师连续作战40天,打出了一个“收复晋西北七城”的经典战例。晋西北收复七城作战要图1939年4月在冀中,日军800余人在齐会扫荡,就在日军认为八路军不敢在平原地区作战的时候,八路军集中兵力将日军包了饺子。日军穷途末路之时无耻地向前沿指挥所发射毒气弹,贺龙师长中毒后依旧镇定指挥。日军大部被歼灭,突围的也在附近的张家坟再次被八路军合围,仅有80余人捡回一条命。日军无耻地释放毒气齐会战斗要图五个月后,石家庄的日军声称学习了八路军,将运用新战术。然而日军在闹腾了三天后贺龙就看透一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轻装急袭,这叫啥新战术?班门弄斧嘛!贺龙师长抓住了日军在陈庄一座空镇必不敢久留的心理,在日军回窜中设伏,果断把日军包围在3个村庄和附近小高地上,日军派出飞机空投补给,先后派出3辆坦克在内的援军,但是都被120师顶了回去。经过6天5夜的战斗,歼灭日军1380人,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的机枪阵地陈庄战斗要图1947年,为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党中央决定,贺龙所部野战部队交由彭德怀指挥,贺龙负责陕甘宁、晋绥两个边区的后方工作,支援西北战场。一个一辈子驰骋沙场的将领,在战火最炽烈的时候,“改行”管理后方,许多人觉得不可理解。但贺龙认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党的,怎样有利于战争就怎样安排。 从此以后,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贺龙一心扑在后勤工作上,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身份,统一领导陕甘宁和晋绥两个边区部队及后方工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西北解放战争。在贺龙的努力工作下,到了1949年6月,西北野战军已由贺龙交兵时的2万多人发展为6个军22万人的大军,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西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1955年,贺龙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这也许不是他投身革命的初衷,但却是他一生革命功勋的最好鉴证。从南昌城头的起义总指挥到叱咤湘鄂川黔的红二方面军主帅,从抗日烽火中的120师师长到经略西北、解放西南的开国元勋,贺龙同志用自己一生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诚。谨以此文纪念贺龙同志诞辰121周年。本稿件件为海权文稿团向腾讯新闻独家提供,禁止转载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此新闻来源于腾讯新闻app要闻频道
主办:重庆市总工会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社:CN50-0012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49号
邮编:4006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渝)字第336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渝)字第001号
公安备案号:01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号-6
投诉举报电话:96128
时报APP二维码扫描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将手下无弱兵下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