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显宗是什么和仙人间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的南北传(大小乘)之分,从教义上来讲就是对于修行和布施的侧重的区别,这是修行方法上的区别。虽然最终目的和修行高度是一致,但是为了区分而产生了果位的分歧,这种虚妄分别导致了两者间的嫌隙的扩大,让北传地区的同修们对于南传教义的成见加深。为了让更多的同修和有缘人听闻正法,消除分别,再次抛砖浅析。
&&&&&& 既然分析果位,就难免要对于南北传的果位进行一个简要地阐述;
&&&&&& 北传(大乘)果位的基本分类就是:阿罗汉(罗汉)、菩提萨剩ㄆ腥┖头稹6只痉掷嘤钟泻芏嗯釉拥姆掷嘞低常诖瞬蛔秆浴
&&&&&& 佛:功德大圆满的觉悟者,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等。
&&&&&& 菩提萨剩壕跤星椋云斩戎谏喝巍
&&&&&& 阿罗汉:通常被称为自了汉,自己解脱证果,不普度众生,通常被贬低,说成是自私自利的。
&&&&&& 也正是因为阿罗汉在大乘佛教地区人们心中占有者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对于以最高果位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上座部)有着深刻的成见。然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相互不理解的基础上,也是执着于名相的表现,所以就要谈谈小乘佛教的果位。而且其果位鉴定通过观照自己内心的十个结缚来鉴定自己的果位,而十个结断尽,就是明心见性中明心的彻底完成。
&&&&&& 初果须陀洹(预流果):入门级别,始入圣贤之境,禅宗的话讲就是开悟。特点是七往来(需要轮回七次方可成就)。
&&&&&& 自我鉴定:断除身见结,戒取结和疑结。
&&&&&& 二果斯陀含(一来果):进阶级别,无论心智还是行为,都非常接近三果,只差一步。特点是一往来(我们熟悉度弥勒菩萨,就是当年证得斯陀含而往生兜率天,成为所谓的未来佛)。
&&&&&& 自我鉴定:在断除前面三结的基础上,欲界贪和欲界嗔越发地淡薄,距离断除仅有一步之遥。
&&&&&& 三果阿那含(不还果):小成阶段,地地道道的圣贤,脱离欲界,距离究竟涅盘只差一步。特点是无往来,因为在其死亡的瞬间领悟涅盘寂静的真谛而断除五上分结,证得阿罗汉。也就是大乘地区所谓的中阴成就。
&&&&&& 自我鉴定:完全断除以上五结,这五结也被称为五下分结。
&&&&&& 四果阿罗汉(无生果):大成阶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彻证三法印四圣谛,证得六神通中的漏尽通。漏尽通是阿罗汉果的标志。特点就是无生,不生不灭,出离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轮回。
&&&&&& 自我鉴定:完全断除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和无明这五上分结,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合起来这十个结就构成了我们的心有千千结。
&&&&&& 阿罗汉可以粗分为两种:慧解脱阿罗汉和俱解脱阿罗汉。
&&&&&& 通过根性、智慧证得漏尽通,断除十个结,而其他五大神通未能彻证,此阿罗汉为慧解脱阿罗汉。特点是慧解脱阿罗汉定力不足,未彻证四禅八定,因此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由于定力不够而容易产生果位退转而返回阿那含果。
&&&&&& 俱解脱阿罗汉是通过彻证四禅八定,甚至有说法证得第九定灭尽定,且十个结断尽,拥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而俱解脱阿罗汉就是佛陀的境界。
&&&&&& 然而阿罗汉是自了汉,是自私自利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佛陀弟子当年在证得慧解脱阿罗汉之后,由于定力不够,退转至阿那含果,却自以为自己已证得阿罗汉果。而因阿那含果已是脱离欲界,因此表面上看就是无往来,无法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而且他们自身也陷于对于自身境界的满足,因此证果之后便远离众生,甚至果位退转也不自知。
&&&&&& 同样,也有一位阿罗汉因为退转了六次,在第七次证得阿罗汉之时为了防止再次退转,引刀自杀。佛陀看在眼中并未阻拦,因为其用生命捍卫佛法,可敬可佩。
&&&&&& 净土宗所追求的念佛往生中阴得度,我想证悟的境界至少是在死前证得三果阿那含才能够达到;而所谓的带业往生应该指的是初果须陀洹和二果斯陀含的果位。
&&&&&& 因此在我们知道了小乘佛教的各个果位的真实含义之后,自然就不会再承认阿罗汉是自了汉,自私自利的说法了。因为阿罗汉所断的十个结中,我慢结是必断的,不断我慢,不证阿罗汉;如断我慢,又何来自私自利呢?而十个结断尽正是明心的完成,见性成佛如影随形。
发表于:11-07-22 07:51
热烈欢迎您进入《佛友之家》!
发表于:11-07-22 07:55
发表于:11-07-22 09:15
可以参考《法华经》。。。
发表于:11-07-23 21:14
回复 第4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师兄是指哪方面参考法华经呢?
发表于:11-07-24 03:05
您认为“大乘”和“小乘”都是佛陀所教导的么? :-)
发表于:11-07-24 13:55
发表于:11-07-25 18:50
发表于:11-07-25 20:05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因为阿罗汉所断的十个结中,我慢结是必断的,不断我慢,不证阿罗汉;如断我慢,又何来自私自利呢?...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正法如来传紫衣,
迦叶尊者接金缕,
奉旨常住震旦国,
灵山入定迎弥勒!
佛心即我心,心净证菩提!
发表于:11-07-25 22:23
回复 第6楼 的 小兵大笨笨:
被世人称为小乘佛教的南传佛教上座部,是与释迦摩尼佛当年亲自宣说佛法最为接近,其修行都是围绕最早的四部《阿含经》,至于其他的,那是从佛灭度四百年之后产生的经典。这只是事实而已,然而大乘经典虽然行程较晚,但是其意义深远,妙法的深意均在其中。
小乘是科学,大乘是艺术,两者相辅相成。
发表于:11-07-25 22:36
您似乎没有正面回答啊。您的意思是否是,上座部经典确为佛说,但大众部经典不一定?
发表于:11-07-25 22:43
回复 第11楼 的 小兵大笨笨:
最开始都是遵循四阿含,不过后来就只剩下上座部了。
下面附上佛教史略,史实比较有说服力
佛&& 教&& 大&& 事&& 记
佛陀大般涅盘
佛陀入灭后百年间,陆续结集出经典,以杂阿含〈相应部〉最早完成,此部份含盖了最重要的法义核心。
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
亚历山大大帝殁。
第二次结集,四部阿含之原型逐次形成。
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
阿育王即位。〈孔雀王朝〉
阿育王派遣使者及传教师至边境地区弘扬佛法。
佛教普及全印度。阿育王殁。
秦始皇统一中国。
大夏王德米都利奥斯即位,入侵并且统治西印度,此后百年间,西北印度沦为希腊统治。
孔雀王朝灭。熏迦王朝建立,开始弹压佛教,致力复兴婆罗门教
希腊王弥兰陀与那先比丘问答。
印度佛教发展至部派分裂时期。但各部派人都以四部阿含为核心、为主轴。
西汉张骞出使大月氏国。
张骞抵达大夏。
大乘佛教渐渐兴起。「般若经」原型成立。
锡兰书写三藏及三藏注释于贝叶。
雕刻佛像之风渐兴起。
汉哀帝年间,中国边境地区开始接触佛教。
西北印度健驮罗地区,美术萌芽。
前后一两百年间,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初期大乘经典陆续成立。
汉明帝派遣秦景等人出使西域,求取佛经。
帝四次结集,撰成「阿炒锬Υ称派陈邸埂
月氏憎支娄迦忏底洛阳,陆续翻译「宝积经、首楞严经」。
前后一两百年间,解深密经、大乘「大般涅盘经」,「胜N经」等中期大乘经典成立。
支谦译「阿弥陀经」。
印度龙树着「中论」、「大智度论」。
西域憎来华翻译「法华三昧经」。
竺叔兰翻译「维摩经」、「首楞严经」。
陆续译出「弥勒本愿经」、「弥勒成佛经」。
开始汉译「中阿含经」,此后七十年间陆续译出憎一阿含、长阿含及杂阿含经。
鸠摩罗什抵达长安,陆续译出「金刚般罗经、无量寿经、弥勒成佛经」。
觉音论师箸「清净道论」,集锡兰上座部教义之大成。
菩提达摩抵达中国。
印度佛教之「中观」与「唯识」两派论战不
大乘佛教进入后朝。
秘密大乘佛法渐渐兴起,秘密大圣经典也陆
唐太宗贞观元年,玄奘由长安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留学取经。
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返抵长安,大量翻译,后来形成「唯识宗」。
◎到公元十世纪,佛法在印度已逐渐没落而消失。
◎唐朝、宋朝时期的观世音菩萨是留有胡子的男众像。到明朝的观世音菩萨已渐渐变成女众像。
发表于:11-07-25 22:49
回复 第11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口口相传必然有些疏漏,要说是绝对的佛说,我当然无法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四阿含是最接近释迦摩尼佛的教诲的。
当然,如果说大乘非佛说我也不认可,后期的很多经典依然很有可能是证得佛果之人编纂和宣说,虽然不是释迦摩尼佛亲传,但依然是佛说。只不过其中妙法和方便法的程度有所差别罢了,毕竟要适应目标市场的变化嘛。
发表于:11-07-26 16:34
谢谢您发的佛教史略,很清晰,这应该是口口相传,后人考证的结果。
对于上座部经典的出处,目前似乎没有争议。关于大众部经典是否为释迦牟尼亲说,也可以暂时放下。只要被认为是对实相的正确表述,或者有助于众生发现真理,谁说的并不太重要。
那么,您是否认为上座部经典和大众部经典都是符合佛法的,或者如同您的标题,都是属于佛教?
您提到了“灭度”,能解释一下怎么理解灭度?
发表于:11-07-26 20:07
&&[第2版 07-26 20:07]
回复 第14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当然都是符合佛法,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表述而已;只不过上座部的经典更加的直白,而大众部的经典是怎一个“妙”字了得。
灭度的深刻含义,那真的很深,我还没有到把法念处练到家,不能妄言;
不过既然师兄要我的理解,我实事求是的说,理解就是两个字“死亡”。
说灭度不过是好听点,而且我也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空海法师这么说的,我就这么重复的,哈哈。
发表于:11-07-26 22:31
一、楼上的师兄最好把空海法师关于灭度的原话解析帖出来,以讹传讹可不好呢。
二、慧解脱的阿罗汉与解脱的阿罗汉之间的区别空海法师对此是怎么解释的,你是否认真闻思了解过?
三、您提到慧解脱阿罗汉会发生退转的问题,也提到为防止退转而自杀的阿罗流的故事,请问此事在哪些典籍上有过记载?
发表于:11-07-27 00:07
回复 第16楼 的 南风三妙行:
南风师兄真是治学严谨,学习学习
1关于佛灭度的原文
这个语境下,就是阐述史实的一种说法罢了,所以我就用最平白的“死亡”来理解。
2关于慧解脱和俱解脱
以下是引用 《阿含解脱道次第》(中鼎版)第廿八章止观双运开智慧:
可能在我的文章里语言组织上比较直白,因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形象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师兄见谅和指正。
空海法师在这一章并未提到退转的问题,当时看视频的时候是在某一次答疑的时候提到过退转问题,具体的文献出处实难查证。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在群里和师兄们讨论学习,了解了阿罗汉果位退转的问题。而那次的讨论核心正是下面要说的。
3关于自杀的阿罗汉,方便大家阅读,省略了部分经文
以下是引用 杂阿含一九一: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来,共至仙人山侧黑石室所,观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
……尔时世尊为瞿低迦比丘授第一记。……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如是坚固士,一切无所求,拔恩爱根本,瞿低般涅盘。”……
当时就是在讨论这段经文,后来查阅资料,知道退转是因为未能够彻证四禅八定,定力不够所以容易退转。
发表于:11-07-27 01:26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四果阿罗汉(无生果):大成阶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彻证三法印四圣谛,证得六神通中的漏尽通。漏尽通是阿罗汉果的标志。特点就是无生,不生不灭,出离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轮回。
自我鉴定:完全断除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和无明这五上分结,...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shikamaluwyk 的话:
通过根性、智慧证得漏尽通,断除十个结,而其他五大神通未能彻证,此阿罗汉为慧解脱阿罗汉。特点是慧解脱阿罗汉定力不足,未彻证四禅八定,因此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由于定力不够而容易产生果位退转而返回阿那含果。...
都是您说的话,您再看看?
能帮忙解释一下“尽信书不如无书”吗?
发表于:11-07-27 01:48
&&[第3版 07-27 01:48]
回复 第18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师兄说得真好,正是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秉承“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精神,来用心修行,为法作见证。
阿罗汉是自私自利,自了汉,落入小乘,不圆满不究竟的说法是来源于经文;说阿罗汉是如来十号之一,俱解脱阿罗汉等同于佛陀证量,也是来源于经文;我只是根据经文记载和闻思基础来论述阿罗汉这个果位分歧的起因和不合理性。
至于师兄引用的两段话,还请明确指出不妥之处,我也不希望因为师兄您顾及我的面子而让我失去了听闻正法的机会,大家都是在讨论中成长,实修中进步嘛。
发表于:11-07-27 02:39
您上过小学吗?看您的文字似乎大学以上?
您是否直接上的大学,如果大学比较好的话。或者,小学比较好,您为什么不一直在小学学习?
麻烦您指点一下大学和小学的分歧,这样我就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然后好安排孩子的教育,这样比较好。。。。。
发表于:11-07-27 03:05
&&[第2版 07-27 03:05]
抱歉。。。忘了您解释的“灭度”------死亡。
能说一下您所理解的,死亡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没有主体,谁又在关心死亡呢?如果有主体,死亡以后的主体哪里去了?
不要查经典,说您自己的理解。。。说不出来也可以,也是一说。。。
发表于:11-07-29 00:02
&&[第5版 07-29 00:02]
回复 第20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大学小学的问题
您用此来隐喻大小乘,真的是非常恰当。
小学没有毕业的孩子直接去念大学,大学不收,收了也听不懂,即使能把课本背下来也是依葫芦画瓢,不懂装懂,似懂非懂;如果是一群小学没有毕业的孩子却自以为高中毕业了然后去念大学,然后再一起讨论大学的课本上自己似懂非懂的内容,此时回过头来再来嘲笑为了小学毕业而努力奋斗的孩子,这种做法是不是很可笑呢……(话说得有些过,见谅)至于师兄提到那个好与不好,这是阶段问题,不是好坏问题,脚踏实地才是真。不过至少我一定会让我家孩子读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读下来,然后到了高中毕业就不需要管他了,想读那所大学,或者不读大学直接出来做事,这都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就随顺他的因缘好了。
大乘地区的上千年的传统,养成了大家对于实际修行的不重视,反而重视起来理论,都喜欢在理论上一较高低,追求谁才是了义经典,追求辩才无碍。打机锋,辩经,禅茶等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加上大染缸一样地吸收当地宗教文化,添加了无数神话色彩,对于教义进行多次修改,为了广度众生扩充佛门势力而行各种方便……
当然很多大乘经典所阐述的境界和教义确实难得,这点我并不否认,而且认为其意义深远。如果以阿罗汉为分水岭,小乘佛教注重如果达到阿罗汉,而大乘佛教注重达到阿罗汉领悟到了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连阿罗汉都没有证到,一切一切都是好高骛远,都是空谈。
所以佛教教义的高度,发展得再高,其意义在对于帮助人们开启智慧和帮助人们在证果之前突破瓶颈,而实修的方法却能够让更多的人开悟见法,这更加实在。大乘教义说普度众生仅仅是让佛法更加的好卖,政府降低管制,更加地容易适应目标市场,是在师傅领进门上下功夫,起到的效果还是停留在让人们去广积福德上而并不是真正的普度众生;真正去普度众生,那还是需要阿罗汉的证量,只有证得阿罗汉果才能够在布施的时候达到三轮体空。如果说大乘经典让更多的人进入弘法利生的大业中,那小乘就是让更多的人成就阿罗汉并进入弘法利生的大业中。
回首我被领进门的十余年的时间里,背过经文,心咒等等,甚至被教导经文的含义不需要理解,光背就好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和我讲过四念处和安那般那念,这是释迦摩尼佛临终前的再次强调的修行方法,我们大乘地区的同修们却极少有人听说的,更少的人能够深入遵循实修实证。很多时候修行方法都被师傅们藏着掖着,甚至说不能过早接触禅修,容易走火入魔等等说法。
禅宗讲了明心见性,但是明心之前如何修持,接触过四念处的同修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身念处和受念处的修行经历和一定的功底的话,凭大多数人的根性想要达到心念处的开发达到明心的初级阶段是非常困难的。而真正的明心又需要断除十个结缚和不退转定力,而这么重要的方法却被我们束之高阁。这种事情让我非常心寒,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凭借我微薄之力,让更多人有缘接触解脱道,有缘在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数十年间有人证得阿罗汉果。
不要意思,一时间感慨万千,说了很多心里话。
发表于:11-07-27 06:20
&&[第4版 07-27 06:20]
以下是引用 第21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抱歉。。。忘了您解释的“灭度”------死亡。能说一下您所理解的,死亡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没有主体,谁又在关心死亡呢?如果有主体,死亡以后的主体哪里去了?不要查经典,说您自己的理解。。。说不出来也可以,也是一说。。。:-)...
死亡就是肉体的生理机能停止,师兄说死亡的主体,那就是世尊的肉体,表象就是该肉体无法继续教导弟子了,而他的弟子也因此进行了数次集结。
世尊的肉体当然是火化了,传说是出了全身舍利,供奉在世界各地,西安大雁塔里面就有一颗。
如果师兄是想问世尊的灵魂(或是元神,中阴身之类的)死后去了哪里,这个我真不知道,即使我死了也未必知道,更何况我还没死呢,呵呵。
发表于:11-07-27 18:53
以下是引用 第4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可以参考《法华经》。。。
发表于:11-07-27 22:41
楼主师兄,我想到一个问题:阿那含果往生时必定成就阿罗汉是没有疑问的,如您如谈的慧解脱的阿罗汉会因为定力不足会退转至阿那含,如果此生此世仅此证量而已,往生时也必得阿罗汉。
那他有必要自杀么?
发表于:11-07-28 00:06
阿罗汉能算作彻底解脱者么? :-)
发表于:11-07-28 00:06
阿罗汉能算作彻底解脱者么? :-)
发表于:11-07-28 06:57
回复 第27楼 的 小兵大笨笨:
请读读四阿含:-)
发表于:11-07-28 09:39
有些发问,目的并不一定是在寻求答案。
发表于:11-07-28 10:26
回复 第25楼 的 南风三妙行:
南风师兄,不瞒您说,我当时看到这段经文的时候,也是异常震撼,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接触到的佛家不杀生不自杀的戒律背道而驰。而这种想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放空头脑中的知见,所以产生了疑惑。
不杀生的戒律,其背后的深意是因为防止我们在修行路上滋生嗔念。而作为断除嗔结的阿那含或慧解脱阿罗汉来讲,此时的自杀是理智而冷静的,是心无挂碍的。
对于您的疑惑,我是这样妄想的
瞿低迦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之时,应该是证得了宿命通,而且预计到自己如果不死可能会一直无法证得俱解脱阿罗汉,只能不断地退转―修行―退转―修行的死循环,而其一生都无法为弘法利生做出什么贡献。所以大丈夫敢作敢为,舍生取义,断然自杀证果。
发表于:11-07-28 10:42
回复 第29楼 的 小兵大笨笨:
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因为师兄内心不敢承认俱解脱阿罗汉和佛陀是等同的证量,我说的对吗,师兄?
请师兄思考一个问题,菩萨这一名字的由来,是释迦摩尼佛未证得阿罗汉果之前的称谓,因为他向着阿罗汉果进行修行,所以被世人称谓菩萨。而世尊成就的标志,就是在菩提树下证得俱解脱阿罗汉果,这些都是史实。
而到了大乘经典中,阿罗汉果反而成为了最基础的果位,排在菩萨果位的后面。试问难道在这些经典的编纂过程中,编纂经典的法师们是不是没有一丝一毫地想要维护自己法门的私心呢,心中是不是真的没有一丝一毫想要诋毁小乘佛教的心思呢?
发表于:11-07-28 15:41
回复 第31楼 的 shikamaluwyk:
师兄何必这么讲。很容易引起争执的哟。
发表于:11-07-28 16:55
&&[第3版 07-28 16:55]
胡乱猜疑,那可能是一个又一个妄想。
建议您无论所谓“小乘”的经论,还是“大乘”的,都去看看。引用经典来佐证自己观点时,也要考虑其它经典中是否有不同的解释或表述。如果能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那会更有益。某些经典的记载中佛陀曾提到,为什么自己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说法和开示。
对于果位的过度追求和分别,与执着于世俗间的职位高低,区别并不大。很多时候,人们执着于此,可能是不自觉地想从侧面证明“自我”,维护“自我”修行的法门,从而间接表明“自我”的认识正确,取法高明。这和一个人试图通过身上的名牌服装来表现自己的高贵,或者通过他人简陋的服饰来反衬自己,很有些类似。
如果您确实不在乎面子,如同你所要求的,末学先指出一点,供您参考。说的不对,也请您原谅。暂不论您其它观点,仅您帖子的标题似乎就有问题。分歧的含义,是指“意见不一致,有差别”。一般来说,观点的分歧大致分两种情况: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或者一个正确一个错误,但不可能两个都正确。这样来看,您岂不是在说“大乘”或“小乘”佛教必有一个是错误的,或者有高低之分?说严重些,您的标题可以算做谤经;客气点,是用词不当。佛陀或佛教会有自相矛盾的认识?
在比较两种观点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区别的地方,也要注意其相同和相通之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同”。把两种法门的各自特点,当做“优点”和“缺点”去比较,这是“自我”的习惯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妄加取舍。特点的意思,是指是可以针对不同的特定对象,且均有效。特点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大小”的差别。认为“小乘”是小的的,这也许不正确;认为“小乘”才是大的,就正确吗?
末学在学习经纶时,大小的观念不是太强,也不太计较谁说的,因为这无法直接证实。佛经起首为什么是“如是我闻”,而不是“如是佛曰”,您可以分析一下。佛陀在告诉阿难如何记录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这点,尽管看上去似乎有些多余。
以下是末学曾经学习现仍在学习的一些主要经典,供您参考。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杂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金刚经》
《圆觉经》
《维摩诘经》
《楞严经》
《楞伽经》
《法华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建议您参考《法华经》,是因为对于您的疑问或观点,此经中有直接的阐述和解释。
发表于:11-07-28 21:13
回复 第33楼 的 小兵大笨笨:
以下是引用 第33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建议您无论所谓“小乘”的经论,还是“大乘”的,都去看看。引用经典来佐证自己观点时,也要考虑其它经典中是否有不同的解释或表述。如果能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那会更有益。某些经典的记载中佛陀曾提到,为什么自己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说法和开示。
师兄说得很对,当然要思考为什么。我也正是有所思考,才会写出这篇文章的。对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开示,经典的产生时间和产生背景不同,编纂经典的人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开示。说个敏感的例子:四阿含只字未提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相信研习过《四阿含》的小兵师兄是非常清楚的;然而四百多年后的《阿弥陀经》中,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成了主角。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原始经典和后期经典确实有着差别。
以下是引用 第33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分歧的含义,是指“意见不一致,有差别”。一般来说,观点的分歧大致分两种情况: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或者一个正确一个错误,但不可能两个都正确。这样来看,您岂不是在说“大乘”或“小乘”佛教必有一个是错误的,或者有高低之分?说严重些,您的标题可以算做谤经;客气点,是用词不当。佛陀或佛教会有自相矛盾的认识?
是我表述问题让师兄误会了,分歧是意见的不一致,此意见是人之意见而非大小乘佛教本身之深义。我的观点是大乘的深意更多地被掩盖在了表象之下;无明之人看到不同便起谏诤,因为未能诸相非相。大乘教义很多是用名相进行一些掩盖,当真正入门了就能够看破这些名相。
小乘佛教是一个外表并不光鲜的解脱工具;而大乘佛教是经过艺术包装的解脱工具;而迷人执着于外表的光鲜说小乘的种种不是,我我要说的是两者看似不同,实则相同。然而很多人看不破这点,让我非常心痛,于是我写了这篇文章,就是旨在消除人们心中对于大小乘佛教之间的分歧,因此我要分析分歧,从而消除分歧。
而光鲜的外表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接触解脱之路,这个它的真实内涵必然会存在某些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内容,这些内容让人们产生分歧是有着它的必然性,当我们看破之后分歧自然不攻自破了。
发表于:11-07-28 21:20
回复 第33楼 的 小兵大笨笨:
以下是引用 第33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在比较两种观点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区别的地方,也要注意其相同和相通之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同”。把两种法门的各自特点,当做“优点”和“缺点”去比较,这是“自我”的习惯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妄加取舍。特点的意思,是指是可以针对不同的特定对象,且均有效。特点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大小”的差别。认为“小乘”是小的的,这也许不正确;认为“小乘”才是大的,就正确吗?
这一点我要忏悔,可能有些时候在阐述某些论点的时候有些激动,未免有些矫枉过正的情况,抱歉!
以下是引用 第3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佛经起首为什么是“如是我闻”,而不是“如是佛曰”,您可以分析一下。佛陀在告诉阿难如何记录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这点,尽管看上去似乎有些多余。
师兄这点说得非常好,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然而很多经典都以如是我闻为开头,让很多人无法分辨经文中所使用的方便法,甚至以方便为究竟。
发表于:11-07-28 22:37
回复 第32楼 的 buscc:
确实说得有点过,我承认!
发表于:11-07-28 23:45
&&[第3版 07-28 23:45]
以下是引用 第3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是我表述问题让师兄误会了,分歧是意见的不一致,此意见是人之意见而非大小乘佛教本身之深义。...
有的时候,表述也暗含着某种程度的认识,只是作者不一定觉察到。如果在标题的“分歧”前加上“认识”两字,大概没有歧义。不过,这不一定仅仅是文字上的疏忽。这一点您可以去参考《楞严经》。
以下是引用 第3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四阿含只字未提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相信研习过《四阿含》的小兵师兄是非常清楚的;
四阿含也没有提到可以用电脑和网络交流佛法心得。。。这一点,您可以参考《四阿含》。
以下是引用 第3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然而四百多年后的《阿弥陀经》中,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成了主角。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原始经典和后期经典确实有着差别。...
您也许知道有些孩子服用的止咳药等,外面有一层糖衣,而糖衣似乎不对疾病起直接作用。但是没有糖衣的话,孩子们愿意服用吗?既然糖衣本身没有疗效,是不是该把它去掉呢?艺术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佛法,尽管看上去不是那么直接。我们为什么称佛陀为“无漏”?有什么方法不能成为佛法?这一点,您可以参考《金刚经》。
大乘的“大”,常常被误解为和小乘相比较的大;就如同小乘的“小”,会被误认是低下和不究竟,进而被当成是贬低上座部佛法的工具。大乘的大,不是和小对应的大。某些所谓的大乘经典中,既包括狭义上“大乘”的意旨,也包含狭义上“小乘”的修行方法。这一点,您可以去参考《圆觉经》。
大乘还是小乘,本质没有分歧,尽管在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上看起来是那么不同。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就是您说的“相”;都可以------而且只能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不同的众生去趋近实相,这就是诸相后面的“非相”:若见诸相(1)非相(2),即见如来。佛法没有什么分歧,分歧的是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点,您可以参考《六祖坛经》。
以下是引用 第35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师兄这点说得非常好,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然而很多经典都以如是我闻为开头,让很多人无法分辨经文中所使用的方便法,甚至以方便为究竟。...
如果起首是“如是佛曰”,您觉得如何?这一点,您可以参考许多佛经。
发表于:11-07-28 23:42
回复 第37楼 的 小兵大笨笨:
既然师兄如此明理,那请问师兄阿罗汉是不是彻底解脱者呢?
发表于:11-07-28 23:48
你师兄既不明理,也不知道,你去问阿罗汉吧。。。
发表于:11-07-29 00:07
&&[第2版 07-29 00:07]
回复 第37楼 的 小兵大笨笨:
以下是引用 第37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如果在标题的“分歧”前加上“认识”两字,大概没有歧义。
师兄说得在理,光是开宗明义还不够,标题也要三思而后立。
想改改,可是貌似改不了了
以下是引用 第37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您也许知道有些孩子服用的止咳药等,外面有一层糖衣,而糖衣似乎不对疾病起直接作用。
大乘还是小乘,本质没有分歧,尽管在表达方式上看起来是那么不同。
以下是引用 第3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小乘佛教是一个外表并不光鲜的解脱工具;而大乘佛教是经过艺术包装的解脱工具;而迷人执着于大乘外表的光鲜,说小乘的种种不是,我要说的是两者看似不同,实则相同。
我们俩想到一块去了。
以下是引用 第37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如果起首是“如是佛曰”,您觉得如何?
如是我闻说得还是很有余地,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执迷于文字相;如果改成如是佛曰,这种事我干不出来……
发表于:11-07-29 00:06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如果改成如是佛曰,这种事我干不出来...
还真实在。。。
不是让您改。。。您也改不了。。。
是在说,假设佛经的起首语不是“如是我闻”,而是“如是佛曰”,您想想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发表于:11-07-29 00:14
&&[第3版 07-29 00:14]
回复 第41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如是佛曰,说明编纂经文之人是佛陀亲传弟子。
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有限,纸张并未普及,因此以口口相传为保存方式。而口口相传为了方便起见,讲经典修改成了口诀,方便记忆。也因此必然不是佛陀原话,口口相传,也必然是闻法。
如若改成如是佛曰,那就是打妄语了。
如是我闻,那是免责声明,我就是这么听的,难免有些疏漏。
小兵师兄干嘛非得逼我说得这么直白呢?!
发表于:11-07-29 00:34
看来“小乘”为佛说也是妄语。
佛陀嘱咐阿难在佛经起首加上“如是我闻”,也许是为了避免后人在出处上纠缠,陷于表面的考证和争辩,而不去研习佛法内容和深意。因为是否为佛陀亲说,只有佛陀自己能直接证实。佛陀灭度后,无人能直接证明这一点,阿难也只能证实“如是我闻”。这不是推卸责任的免责声明,也不是因为缺乏记载媒介,而是因为无法做到。因为每个人的“自己”都是无法替代的: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成佛也是如此。
逼你,是让你找出你的“自己”。。。
发表于:11-07-29 00:54
回复 第43楼 的 小兵大笨笨:
意思差不多啦,心里明白就得了。
严格意义来讲,四阿含当然不是佛的原话,只不过比较接近而已。
其中就包括观呼吸十六盛行和四念处的精讲部分被口诀了。
发表于:11-07-29 11:35
还是不明白。。。呵呵。。算了。。
深入经文本身,思考和体会其中的道理。别太在意是否为谁所说,或者所谓的“大小”。
放下了这些,如果您愿意探讨“阿罗汉”,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发表于:11-07-29 12:38
以下是引用 第45楼 小兵大笨笨 的话:
还是不明白。。。呵呵。。算了。。深入经文本身,思考和体会其中的道理。别太在意是否为谁所说,或者所谓的“大小”。放下了这些,如果您愿意探讨“阿罗汉”,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原来师兄一直以为我没有放下……
发表于:11-07-29 14:39
以下是引用 第44楼 shikamaluwyk 的话:
四阿含当然不是佛的原话,只不过比较接近而已...
真放下了?呵呵。。。
什么叫比较接近?和什么在比较?在娑婆世界说的话才叫原话?“灭度”就不再说法了?彻底消失断灭了?
“大乘”和“小乘”都是对实相真理的认识和表达,都是圆满彻证,解脱无漏的佛陀教法。
这个观点,“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发表于:11-07-29 22:43
&&[第3版 07-29 22:43]
回复 第47楼 的 小兵大笨笨:
佛在娑婆世界讲的法,可信度高。但是我只是娑婆世界的凡人一个,无法分辨某些法到底是佛在其他世界讲的法还是用了方便法修饰的佛法,只不过我个人的妄想是更加接近于后者。(有些理论说很多大乘经典是某些高僧大德法师在禅定中所见所闻之法,然其所见所闻之法是否是虚妄之相,毕竟禅定中的禅相都是妄念所化;因此我更倾向于这些经典来自于高僧大德法师们的方便修饰)
不过这些大乘经典所阐述的理论确实在四阿含中有迹可循,纵使表面上含义看起来不同,但透过方便法的云雾可以看到其中的真谛。
至于师兄所谈及的“比较”问题,这是一种求真求证精神的体现,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我们修行的目的是寻求真理,然后为法作见证,倒驾慈航普度众生。或许在某些人眼中这是怀疑佛法的表现;但是如果连这种精神都没有的话,那么智信就变成了迷信和信仰,又何谈开悟见法大彻大悟呢?
经典都是藏宝图,只不过这些藏宝图的加密程度不一样,如果不能够破解藏宝图的秘密而一味的生搬硬套藏宝图的话,很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宝藏。
我并不想争辩什么大小乘的孰高孰低,只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正视所谓的小乘佛教,知道小乘佛教的重要性。希望师兄能够理解!
发表于:11-07-30 15:36
如果内心有某种先入为主的偏执,当听到不同声音时,就容易引起激动的情绪和过分的言辞。言为心声:心里没有的,口中也说不出来。
弘扬佛法是利己利人的好事,值得赞叹。发心中正无偏、表达方便具足的弘法,功德无量。措辞和行文严谨,更可以避免误解。对于无法分辨的资料或观点,最好不要轻易评价,或拿来做貌似客观也许偏颇的比较。可以怀疑,不过不要过早评价并当作比较的素材,因为你还不了解。
“别急着判断教法是对是错,只需先聆听它”,这是阿姜查的话,您也许听过他的名字。
愿您吉祥!
发表于:11-07-31 15:00
回复 第49楼 的 小兵大笨笨:
师兄说得很好。
那我想问师兄,师兄是不是觉得我将同为大小乘最高果位的阿罗汉和佛等价起来,就是对大乘经典的否定呢?
共2页 到第页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