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决策是不是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型问题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政策论辩价值及当前中国条件下的政策论辩实现——以三峡工程决策论辩为例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和系统研究方法,以对三峡工程决策论辩分析为基础,进行政策论辩的价值研究,并探讨当前中国政策论辩实现的条件及方式。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讨论研究对象的确立、前人研究的成果、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可能产生的意义。众多理由表明,政策论辩应该成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以往学术界对政策论辩所作的理论研究较少,而实际的论辩案例分析较多。本研究应该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第二章进行三峡工程决策论辩分析,从中引出相关研究问题。三峡工程决策过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意义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过程极其复杂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存在着非常鲜明而突出的政策论辩现象。从三峡工程决策论辩现象中,可以引发对论辩决策效能与论辩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思考,并进一步引发探究政策论辩主要价值内容的研究需要。  第三章讨论政策论辩的价值。作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论辩价值就是相关政策制定主体对政策论辩是否满足自己的特定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如何的认可,它实际上是指政策论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针对相关政策主体需要所产生的实际效用。通过分析发现,民主价值与科学价值是政策论辩的两项主要价值。政策制定者对政策论辩的需求,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政策论辩的这两项价值的基础上的。政策论辩的民主价值表明,政策论辩能够聚合与转换利益需求;对平等参与权、言论自由权、合法反对权、理性政治及适度的非理性政治原则等项内容能够做到坚持和维护。政策论辩的科学价值表明,政策论辩能够大胆怀疑,勇于否定,以此可以检验与巩固已有的科学知识;能够通过其程序,构建可以通向决策的可行通道;能够展示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激发新思想,极大地促进目标与方案优化,增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推进科学创新。政策论辩的民主价值与科学价值两相独立,互为补充,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将政策论辩的民主价值置于优先地位。  第四章讨论当前中国政策论辩的实现条件。政策论辩民主价值与科学价值的存在表明,实现政策论辩是十分必要的。政策论辩实现是实现政策论辩两项价值的首要条件和最低要求。当前中国具有政策论辩的实现条件,在政治制度、社会组织与交流、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适宜政策论辩的生长空间,一些体制性、社会性或社会心理的障碍完全有可能扫除。  第五章讨论当前中国政策论辩的实现方式。首先讨论了政策论辩实现的目标类型与层次,即依附性政策论辩与独立性政策论辩的实现,以及全国性政策论辩与地方性政策论辩,并指出实现的难易程度与先后顺序;其次,专就独立性政策论辩设计了“政策论辩场”运行程序,以此来规范描述政策论辩实现的基本框架。  最后,指出政策论辩价值的存在也决定了论辩型政策制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并表明仍有若干根本性问题留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原创]艰难的抉择:三峡工程决策过程
导读:。)、三峡工程得到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的25票。投赞成票的共占出席人数的67%,超过2/3;占表达意见者90.9%,逾九成!)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修建三峡工程。1944年9月,美国垦务局高坝专家萨凡奇受国民政府邀请,乘小木船考察三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1953年,毛泽东重提此事,开始论证(这一论证就是39年!)1956年,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之后写下名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8年1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南宁工作会议,期间有几天时间就专门研究三峡工程问题,认为三峡工程目前搞不起来。但要采取积极准备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老人家担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泥沙淤积;二是投资国力能不能承受;三是怎样解决防空炸问题,同时要考虑防原子弹的问题。1958年,毛泽东与林一山探讨后指出:“这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日,毛泽东在林一山关于修建三峡的报告上作出这样的批示:“需要一个反面报告。”1970年9月湖北省提出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12月26日,毛泽东签字:赞成兴建此坝,同时作出长篇批示,其中提到:“现在文件设想是一回事,兴建过程中将要遇到一些现在想不到的困难,那又是一回事。那时,要准备修改设计。”1972年,经充分研究,决定葛洲坝工程停工两年,重新设计。1980年,葛洲坝即将合流之际,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的领导下,三峡工程的论证开始。1981年,对三峡工程,长办提出高坝低坝等4个候选方案。1981年初葛洲坝截流成功,6月至7月间船闸通航,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经受了70000立方米每秒洪峰的考验。1994年全部工程胜利完成。在航运方面,长江上最为险要的川江航道中的三峡段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航运发展,船闸引航道运行正常。葛洲坝水利工程得到了中外水利工程界的一致好评。1984年9月,国务院原则批准长办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150米低坝方案。日,国务院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特别专门一一邀请此前未在主论证报告上签字的9位专家,充分征求意见。结果9人中6人同意、3人继续反对。日,在葛洲坝工程得到中外各方认可乃至好评(三峡工程的预演)、三峡工程得到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的25票。投赞成票的共占出席人数的67%,超过2/3;占表达意见者90.9%,逾九成!————————————————————————这是三峡工程的整个决策过程:从孙中山先生提出此议开始,73年!从民国政府正式论证开始,48年!从毛泽东重提此事开始,39年!从毛泽东写下“高峡出平湖”名句开始,36年!我们今天搞一个较大的行动,往往需要试点。对三峡工程,我们也是进行了试点的:就是葛洲坝。葛洲坝建设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进展顺利,各方好评,才开始三峡工程的实质性论证。从那时开始,又花了12年!(比胡佛大坝多了一倍时间)1992年表决时,提出意见的1944人,90.9%赞成、9.1%反对,通过此议。还不算慎重、民主?我们看看,日,在表决通过后的第二天,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员魏廷(时任长江委主任)的评论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美国的胡佛大坝开始争论也很激烈,最后由罗斯福总统拍板。而三峡工程反复论证,现在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正是社会主义民主决策的充分体现。”(胡佛大坝,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坝,1922年论证,1928年就拍板,1931年开始建设,1936年开始发电。) ————————————————————————后续: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科学技术发展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伦理与原则
科学技术与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给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带来了很多综合性的崭新议题,如:三峡工程中的移民问题、南水北调问题、核能源的社会选择、新的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技术化城市的模式……。这些问题,既是科学技术问题,又离不开社会科学层面的研究和思考;既是社会政策问题,又需要自然科学家乃至技术工程师的全面参与。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依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某一个学科和某一类学者专家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兼有学术性和现实性,兼有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特点。要处理好这些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要做出针对相关议题的最佳政策选择,就需要将科学技术研究、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与公共政策研究和中国国情研究(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结合起来,需要立足“科学与社会”这样一个研究平台,勾画出全新的研究框架,提出更全面、更综合的研究视角,从而有助于科技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结...&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问题是公共政策科学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伦理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因此,应当加强公共性、公共利益在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应当加强对于公共政策伦理向度这一公共政策研究不可或缺向度的探讨与研究,本文即是基于这种认识的一种尝试。首先,导论阐明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研究的缘起及其研究的意义,尤其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们探讨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问题提供了现实性条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导论部分尝试界定了文章主要概念,并通过它们的内涵及特征来加以理解和把握。其次,第一章探讨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比较视域。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共政策伦理价值观的几次较大变迁,是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的使然,...&
(本文共89页)
权威出处: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所言,一个社会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这样,人们就有必要分析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其中,政策的价值因素,也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以及这一理想状态的实现显得尤为突出。价值是事物固有的客观属性,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公共政策的价值也是如此。价值既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的总体导向,是影响公共政策正确性、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又是评价公共政策优劣得失的关键性因素。公共政策不论在制定过程,还是在执行过程,都会涉及到价值的目标内容与实现的途径问题,因为价值本身无法得以展示,只有通过最适当的内容与最满意的方式才能使其符合预期目标,获得所认可的效果。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力求通过管理、服务社会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公共政策的执行应该强调它的有效性。结果效用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公共政策...&
(本文共70页)
权威出处:
意思自治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一项基本原则,曾经是一个自然而然且理所当然的事实。虽经国家法的强行介入而受阻逆,却凭借商业社会对于商业自治的强烈渴望和挟带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迫使国际社会对意思自治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复兴达成共识,通过立法和仲裁规则的修订或调整确立或强化意思自治的“统帅”地位。然而,现代商业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已经彻底改变国际商事仲裁曾经的土壤,国家法支持下的复杂管辖权扩张、机构仲裁作用下的程式化、诉讼化倾向、非商人仲裁的特殊利益保护诉求以及国家通过公共政策和强行法协调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执行与本国利益时所表现的不确定性,都使意思自治原则受到严峻挑战;以致不断有学者宣告“国际商事仲裁的‘契约帝国’已经衰落”、“国际商事仲裁很快将会被其他ADR特别是调解所取代”。究竟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能够在现代商业社会伸展到何种维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来认识国际商事仲裁,认识意思自治原则,认识意思自治...&
(本文共406页)
权威出处:
本论文结合现代公共管理运动中价值取向由效率转向公正的现实,以现代公共管理公正问题为中心,利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运用政治哲学、规范伦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公共管理公正的特性、公共管理公正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公共管理公正的维度以及公共管理公正的实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试图改变过去仅从政治哲学高度和视角研究公共管理中公正问题的状况,而转向一种更加接近现实的角度,即从公共管理过程的视角去研究,从而形成一种更加现实化的公共管理公正体系,同时从公正的理念和原则出发,重新构建对公共管理过程的认识。论文引言部分主要论证说明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范围、研究视角以及基本思路。本文认为,公正是公共管理内在的伦理价值要求,是公共管理重要的价值目标,同时它也是评价公共管理活动的价值尺度,从理论上说明研究公共管理公正之重要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从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以及多元治理的...&
(本文共183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的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平稳,在保增长、调结构、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进一步增强。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方面的瓶颈制约。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些地区的银行大都能够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此外,由于地区经济发达和民间信用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些地区的亲属借贷、友情借贷、职工内部集资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本地银行基于资产收益等方面的考虑在制定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时较为审慎,而非正规金融更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程度高,这就使得河南省的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河南省中小企业融...&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一、政务微博概述2009年湖南省桃源县开通我国第一个官方政务微博“桃源网”,“桃源网”的开启掀开了政府部门“微博问政”的新篇章[1]。自2010年开始,各部门党政机关及干部纷纷落实关于开通政务微博的政策法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并有强烈的时代特性和及时传递有效的信息给民众。政务微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署名为政府机构的微博;另一类就是署名为个人的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政务微博已经日益成为政府与民众交流互动的新渠道,也为民众更好地了解政务活动提供了新平台。在此基础上,政务微博为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2]。同时,也为我国更好地促进科学化民主化的法律法规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二、政务微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务微博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共同推进下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和新的工具。辽宁省自日起开通了“微博问政”的专栏,开通当日接到网友问题500余起,...&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由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看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要点.ppt 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公共政策决策 —————————— 从公共政策制定视角看公共政策决策需注意问题
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政策决策方向优化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理论引入 问题建构 客观:主观期望与客观现实矛盾 主观:政府认可 议程设定 系统议程——自下而上过滤出政策问题 政府议程——自上而下调配政策资源
1990年7月,国务院成立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由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任主任,王丙乾、宋健、陈俊生三位国务委员任副主任,委员包括三峡工程涉及的各部部长及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的负责人共21人。
日至12日,审查委员会对可行性报告作最后审查,并将审查报告和审查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查委员会还聘请一批专家担任顾问,他们分为十个小组,对论证报告进行审查。 1992年10月至11月间,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派出专门团组,先后赴四川、湖北、湖南就长江三峡工程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为审议三峡工程问题做出必要的准备。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报告。 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据介绍,长江三峡工程研究、论证、设计、决策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我国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 政策规划 受益性原则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广泛组织各方面专家,围绕各界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新的建议,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得出有科学根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重新提出可行性报告,还组织了有关科技攻关项目。 论证内容主要集中在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水库移民安置、生态环境问题、经济上的合理性、三峡工程的建设方案和兴建时机等方面。 ↓
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其论证结论是: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 可行性原则——决策科学化
三峡工程论证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论证的程序是先专题后综合,专题与综合交叉结合。 专家构成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为了支持各专家组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委托有关高等学校、勘测、设计等单位,承担试验、勘测、调查、计算、研究的任务。实际参加工作的达数千人。 国家科委还组织了有关科技攻关项目。 原水利电力部在1986年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对论证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在领导小组下设地质地震、枢纽建设、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与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综合经济评价共14个专家组,聘请国务院所属17个部门、单位,中科院所属的12个院所,28所高等院校和8个省市专业部门共40个专业的412位专家,全面开展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
民主参与原则——决策民主化 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 ↓ 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广泛组织各方面专家,围绕各界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新的建议,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得出有科学根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重新提出可行性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并报请国务院审核。
原水利电力部在1986年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对论证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在领导小组下设地质地震、枢纽建设、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与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综合经济评价共14个专家组,聘请国务院所属17个部门、单位,中科院所属的12个院所,28所高等院校和8个省市专业部门共40个专业的412位专家,全面开展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 政策合法化
社会认同+法律认同 ↓ 社会广泛认同:日至12日,审查委员会对可行性报告作最后审查,并将审查报告和审查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查委员会还聘请一批专家担任顾问,他们分为十个小组,对论证报告进行审查。 1992年10月至11月间,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派出专门团组,先后赴四川、湖北、湖南就长江三峡工程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为审议三峡工程问题做出必要的准备。
立法通过决策: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报告。 中国转型时期, 政府公共政策决策方向优化 政府职能市场化,政策执行效率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 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确保公民本位 ↓顺应世界性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趋势 实现决策的效率化科学化民主化 ↓ 宪政主义→善治
* 问题建构 议程设定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政策问题建构 客观:主观期望与客观现实矛盾 主观:政府认可 1区域人口经济: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两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 ————三峡工程需安置移民人数变幅为55万~120万人,移民中有50%为城镇人口。 2巨大功能效益:防洪;发电;航运;调节气候;变输煤为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由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看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由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看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
&&由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看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
大小:70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公共政策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