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到底时土八路的衣服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土八路”究竟有多土?看了这些装备你要落泪
这是一把自制的土手枪“单打一”,只能打一颗子弹。抗战前期,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很简陋,基本是红军时期的遗留老家底,小米加步枪都谈不上,大量自制的大刀片、手枪、土炮、木柄手榴弹、地雷。这是一杆河北八路军民兵用的土炮,炮身是榆树树干掏空后嵌上铁管,外面铁丝缠固。别小看它,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打过鬼子的炮楼。一个战士身背一批自制的长柄手榴弹后勤部门制造土地雷华北根据地的八路民兵组织在实验一把自制的土炮八路军战士在用笨重的抬枪作战,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人抬,一人放枪一个陕北民兵向镜头展示他的“豪华家当”——总觉得这个民兵像谁?陕北的儿童团在巡查路口,一般来说,红缨枪+大刀片是他们的标配一群手持木棍的儿童团员在严肃操练八路军的通讯员部队,清一色红小鬼这是日军资料里的一支八路军部队照片,汉阳造是主力枪支,机枪只有几挺迫击炮,是八路军最强的“重”武器,只有主力部队才装备。图为八路军120师在攻击日军碉堡。补充武器,主要靠缴获。图为一个八路军战士在检查战利品图为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115师战士缴获丰富,他们开玩笑的带着日军的钢盔、防毒面具、膏药旗,个个喜笑颜开1944年,晋察冀边区的“土八路”兴致勃勃观看美军观察组杜木克少校拍照。八路军用最好的饭菜招待美军观察组八路军和民兵在夜色中破坏日军交通线。抗战岁月残酷,装备这么“土”的八路军,却斗志昂扬,牢牢拖住了日军的后腿。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5楼30楼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才敢于对抗侵略者。35楼一针见血!28楼10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土八路”的八年抗战|抗日|石雷_凤凰资讯
“土八路”的八年抗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冯云(右)当八路军时和战友的合影,这是他当年留下的唯一纪念。
原标题:“土八路”的八年抗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每念及此冯云都十分激动。记者拍照,他特意穿上军装,戴上抗战胜利60周年时获颁的勋章,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冯老书写自己创作的抗日诗。书法是他的一大爱好,每天读完报,都要写上几笔,兴起时还会即兴赋诗。 讲起“博士庄惨案”,想起被日军残忍屠杀的堂姐一家三口和乡亲们,老人潸然泪下。 冯老耳背,老伴儿就是他的传译。孙子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老两口,今年暑期就要出国留学的他一有时间就来陪老人。 冯老是延庆门球协会最早的队员,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打门球近30年了,现在他每天还和老队友一起打场球。▼ 军旅生涯的磨练,让年幼时体弱多病的冯云变得身强体壮。战争同样铸就了他的坚毅品格,95岁高龄的他,平时走路根本不让人扶,甚至到一公里外的运动场打门球,都是自己蹬着三轮车去。▲ 冯云是社区里的英雄人物。有机会听老爷爷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社区的小学生们非常兴奋。▲ 冯云(右)当八路军时和战友的合影,这是他当年留下的唯一纪念。文/本报记者 于丽爽 摄/本报记者 吴镝农耕战斗两不误,日寇称咱土八路。地雷地道麻雀战,破交袭击扰敌后。敌进我退敌疲打,敌退我追不停留。青纱帐里好隐蔽,出没无常鬼发愁。这首《冀中平原民兵抗日战争亲历》七律,是延庆县儒林街道永安社区一位老人所做。老人叫冯云,今年已95岁,诗中所写,是他17岁到25岁那八年当民兵抗日的故事。日,保定市高阳县博士庄村村民们正吃早饭,村里响起了枪声。17岁的冯云捅破窗户纸往外看,发现村南边的大坝上,一支二三十人的群众武装部队正在拼命逃跑。“一开始还以为是别处的群众武装队伍来强行收编这支队伍,枪响了以后才发现,来的是日本人。”冯云回忆。百度搜索能查到“博士庄惨案”词条。据记载,当天进村的日军进行了大扫荡,刺刀挑、战刀砍、纵狗咬、用火烧,屠杀军民180多人,其中村民160多人。正在吃饭的冯云堂姐一家无一幸免。老人擦着眼泪说,日本人走后村里尸横遍地,没那么多棺材,就用草席、柜子把亲人安葬。屠杀过后,共产党人迅速入村,建立党组织,成立村政权,发动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农民协会、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人民武装委员会……冯云成了香饽饽,各个协会都拉他参加,这是为什么?“我读过一年私塾四年小学,算个文化人。”冯云说。农会副主任、青救会会员、武委会兼民兵队指导员……热血青年冯云成了抗日先锋。冯云先是参加了省军区组织的地雷培训班,一学五个月。回到高阳县,冯云当教员,开办“开展爆炸运动学习班”,培训全县民兵代表。“在军区学习时,做地雷的外壳有铁皮,到县里了,哪有那么多铁皮啊!”没有怎么办?想土办法。用瓷坛子、瓦罐、瓦壶装炸药,把石头凿空了做石雷,木头挖空了做木雷,泥壶装上炸药做泥雷。没有枪支,就靠没收地主家看家护院用的枪支,不够分,就自制。“我们村有个小炉匠,叫韩凤仪,会制手枪。装子弹的时候,要从中间掰开,装步枪用的子弹。我们叫它‘独一绝’。”当时,冯云就分到一把,有枪在身,胆气倍增。做好的地雷挂在门后,埋在进村路口。在门后、十字街口墙后掏出枪眼,鬼子一进村,该拉导火索该开枪全都招呼。老人一定亲手消灭过鬼子吧?“打没打死过,真不知道!土枪土雷得和地道配合,打完腿儿一并跳进地道里撒腿就跑!”老人说,咱那土枪土雷,根本不敢跟敌人坚持,等他回击了,那还有个好啊!作为民兵组织能起的作用,就是给敌人捣乱。即使捣乱,也要冒生命危险。鬼子进村,见到青壮年就杀,民兵们不敢住村里,夏天睡青纱帐,冬天睡地洞。有一年夏天,冯云和民兵、武委会干部十几个人,睡在村边高粱地旁一块坟地里。天快亮的时候,冯云起来小便,突然发现高粱地里一条小路上,顺着路来了一队鬼子。冯云掉头往回跑,叫醒大家钻进高粱地里快逃。哗哗的声音引起了鬼子们的注意,端起机枪向高粱地里扫射,好在他们摸不清方向,民兵们一个没牺牲。有一次,鬼子听说冯云是民兵,夜里进村抓他。爬到房顶,冲着屋里喊:“冯四,出来!”结果,鬼子上错了房,站在了赵家的屋顶上。冯云闻讯,赶紧钻进了地道里。等鬼子走远了,家人才把他叫出来。可家里唯一的毛驴被鬼子牵走了,那头驴,种地拉磨全靠它,抵得上一半儿家产。冯云心疼,跟着追了七八里地,也没找回来。还有一次吃过早饭,冯云和邻居、民兵王宝山发现鬼子从村东头进村了,他俩赶紧带上“独一绝”往村外跑。路上要爬上一人高的河堤,还要游过30多米宽的一条河。两个人用衣服包裹好手枪顶在头上,刚游到一半儿时,鬼子追来了,在大坝上冲他们扫射。“吓得我们赶紧潜水,也顾不上衣服和枪了。”冯云说,两个人游到对岸,躲进一片菜园里。正在种菜的老人看见两个人光着身子,赶紧找来床单给他们围上。估计鬼子走远了,他们才回到河边,衣服早已经漂走了,潜到河底又摸了半天,终于把枪找了回来。时刻冒着生命危险,没想过不当抗日先锋吗?“我也是一个有血气的青年,抗日是光荣的,当干部也是光荣的!”老人不容置疑地看着记者说,“就是死了,也是光荣的!”凭着一腔热血,冯云带领乡亲们,坚持八年,和日本鬼子周旋,破坏了敌人进攻的节奏,配合了抗日主战场。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结束。1946年,冯云光荣入伍,成为一名真正的士兵,投身解放战争。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老人忆起当年,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但平日,他很少讲起这段历史,包括跟家人。在他看来,这是时代的选择。“我不想打仗,更愿意在家种地,过和平日子。”老人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提示信息 - 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国到底有多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