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理财“飞单”假面饭店凶手究竟是谁咋回事

银行理财频现雷区 如何辨别飞单与假理财_网易新闻
银行理财频现雷区 如何辨别飞单与假理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不少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的市民而言,他们可能无法想象:在银行买理财,不仅可能遭遇“飞单”,甚至可能买到“假理财”。近期民生银行被爆销售“假理财”,涉案金额达30亿元,引起了广泛关注。究竟银行理财有哪些产品?如何判断自己购买的不是“假理财”?对此,多位银行业内资深人士,讲述如何识别真假理财产品的技巧。市民担忧理财产品真伪银行理财与广大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相比买房、炒股、买基金,普通市民更倾向于收益稳健、安全性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而且他们往往也会把银行当作了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渠道。可是近几年,国内银行“飞单”、销售“假理财”事件频频发生。据媒体报道,2016年7月,广发银行被爆出“飞单”案件,客户刘女士在该行北京某支行员工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年收益达11%的私募基金产品,一年兑付期到后却没收到承诺的本金与利息。此案中,5名客户共767万元未兑付。2016年,平安银行(8.930,
-0.04, -0.45%)爆出飞单丑闻,银行员工涉嫌违规推销私募理财产品,导致逾4000万元客户资金难以兑付。近期民生银行被爆销售“假理财”,涉案金额达30亿元,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4月18日,媒体爆出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伪造理财产品,用虚构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在这场“假理财”骗局中,投资者并非直接购买假理财产品,而是受让其他投资者原先购买理财产品的受益权,也就是俗称的购买“二手理财”。此次事件中,受骗的投资者主要是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由于对于高收益的诱惑及对银行的信任,许多投资者并没有对产品真实性存疑,而且不少投资者还多次购买。一石激起千层浪。民生银行假理财事件爆发后,这让广大市民对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假也产生了怀疑。究竟银行理财有哪些产品,如何辨识自己购买的是不是“假理财”?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市民细心留意?上中国理财网查询编码对于已经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而言,最快速地辨别理财产品真伪的办法,就是登录权威网站进行查询。银行理财产品分为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和银行代销产品。按照监管要求,每款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均会在产品说明书正文显著位置,标注产品登记编码,每款理财产品对应一个编码。市民可依据该登记编码,在银监会承认的专门披露银行理财信息门户网站—“中国理财网”(.cn),输入产品登记编码,查询和验证产品。对于代销产品,则可在银行系统和官网等官方正式渠道查询相关信息。所以在购买前建议市民有必要先了解购买的理财产品是银行自有理财,还有代销产品,且具体是哪家机构产品。按照正常流程理性购买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不少市民对整个流程并不清楚,这也造成了任由销售人员“忽悠”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有严格的要求。“购买理财产品时,须完成以下步骤:首先,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含代销产品)全程必须在监控录像下进行,录音录像资料要求保存至少2年以上。其次,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前,必须先填写《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调查问卷》,接受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第三,签署产品合同,并通过银行柜台或自助渠道等正规渠道完成购买操作。”
交通银行(5.950, 0.00, 0.00%)广东分行个人金融业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勿轻信保本保息承诺其中,有哪些细节需要特别引起注意?中信银行(6.200, -0.04,
-0.64%)相关人士指出,在众多纸质材料中,客户应该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揭示书”,充分了解理财产品的重要信息,尤其是风险评级、投资标的、收益来源及给付方式和周期、风险提示、有无特别购买费用、定期信息披露等方面。交通银行负责人也建议,市民应关注自己的风险测评结果,对于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应拒绝购买。有些银行是通过系统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等级进行监控的,如果客户被忽悠,购买高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系统会自动拦截销售申请。对于一些销售人员所作出的“保本保息”的承诺,业内资深人士则强调,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应以产品说明书上的描述为准,客户不应轻信银行销售人员作出的“保本保息”承诺。为避免被误导,市民应在签署产品合同时,必须重点关注两点:一是产品类型。产品合同中是否注明保本,如合同中无相关条款,客户经理的承诺就没有法律效用;二是产品风险评级。对于不太熟悉银行产品的投资者,应选择购买风险评级较低的产品。根据资金流向判断是否被飞单除了自有产品外,银行往往还会代销其他机构的基金、保险等产品。受高额佣金提成的诱惑,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会利用客户的信任销售一些资质较差公司发行的高风险产品(俗称“飞单”),导致客户资金受损。如何判断被飞单?中信银行负责人指出,投资者在购买相关理财产品时,可以关注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或银行代销产品的发行机构账户,来鉴别真假理财。“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台或自助渠道进行认购操作,凡是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收款账户和自身的账户明细。”上述人士指出,“民生银行的案件中,钱款由受让人账户直接划到转让人账户,而不通过银行账户,其实如果投资人有足够的辨别力,这个当也不会上了。所以,查看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也给投资者提了个醒”。万一最后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记者了解到,对理财产品有异议或需要维权,可以到银行网点对理财业务进行投诉和业务咨询,也可拨打银行官方服务热线、银监局热线(广东银监局信访投诉电话:020-);仍解决不了的,可向银行的上级单位-银监会(银监会信访电话号码:010-)进行投诉或维权。■提醒购买理财产品“四步走”缺一不可根据银监会规定,银行理财产品须在银行营业厅内指定的理财销售专区,由具备理财销售资格的理财销售人员向客户进行推荐,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按照监管要求,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含代销产品)全程必须在监控录像下进行,录音录像资料要求保存至少2年以上。第一步:购买前理财销售人员应先介绍所销售的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及市场发展情况等,向客户进行充分、清晰、准确的风险揭示,并保证服务专业性和客户利益维护,避免作出不当解释或误导客户;第二步:购买前理财销售人员还应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情况、投资期限和流动性要求,根据其评估结果,向客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提醒客户阅读销售文件,特别是风险揭示书和客户权益须知;第三步:购买中,银行柜面人员确认客户抄录了风险确认语句,确认为客户本人持合法证件办理,本人亲自填写各项申请书,申请书中的客户资料填写完整并签字确认;第四步:购买后,销售人员须向客户告知我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提醒客户投诉和业务咨询渠道。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高阳_heb1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假理财“飞单”究竟咋回事?
发布于 日 07:54&&
关联行业:
关联概念:
与朋友分享: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近日,民生银行的“假理财”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再加上此前银行“飞单”现象频频发生,也让备受信任的银行理财产品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市民该如何提高鉴别能力,去识别这些“假理财”、“飞单”?记者连日来采访业内人士,支招如何睁开慧眼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从而不再“雾里看花”。民生银行爆出“假理财”4月18日,有媒体爆出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伪造理财产品,用虚构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当天晚间,中国民生银行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称,民生银行发现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有涉嫌违法行为,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随后,有媒体报道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以产品“让利”转让的方式,吸引该行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致使逾150名投资者被套,其他投资者和涉及金额还在统计中,估计涉及规模约30亿元。目前,张颖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民生银行成立工作组,协助公安部门侦办。近日,经过与投资人协商,民生银行承诺最晚于7月底之前解决投资者的初始投资款。“份额转让”存风险记者梳理整个事件,发现在这场“假理财”事件中,第一个出现的关键词是“让利转让”,也就是投资者并非直接购买理财产品,而是受让其他投资者原先购买理财产品的受益权。那么,这所谓的“让利转让”是否存在,又能否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流转呢?随后,记者连续走访了几家银行网点,其中包括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最终在浦发银行了解到,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部分会看到合同允许到期前中途转让给他人的说明,这种业务模式叫做“份额转让”。“目前仅有浙商、中信、兴业、浦发等银行,小规模地在试水个人理财产品转让业务,其余绝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都不能转让。”浦发银行一位理财经理介绍,目前转让的交易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出让人自行联系受让方,或请理财经理协助发出信息,双方约定转让价格后前往银行网点,提交转让申请;另一种是出让人自主通过网上银行挂单,整个转让过程,银行并不参与其中,由系统自动撮合匹配,完成转让。上述理财专家表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份额转让除了银行自身的产品外,还有转让代销理财份额,要通过场外协议来完成。一般来说,就是客户A与客户B自行签约,但需要经过产品的管理人(基金、信托、券商等通道方)同意变更并出具合同协议。同时,银行作为销售的渠道方,在整个转让过程中做法、风控不尽相同。有的只做确认,不在管理人出具的协议上加盖公章。也有的银行对代销的每个环节,都盖章确认交易有效,且转让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由于一般客户并非银行内部人士,对合同的真伪、印章都很难辨认,所以上当的可能性极高。”“飞单”并非银行产品除了“份额转让”外,“假理财”事件中另一个关键词就是“飞单”。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在银行大厅通过客户经理买了理财,客户以为是银行的产品,这个客户经理也是代表银行,但实际上并不是。近几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快速扩张,而“飞单”案件也是频频发生。2014年6月,平安银行上海松江新城支行中两个客户经理销售“飞单”,替外来项目非法集资近亿元;2015年,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陈英顺因违规代销一单5亿元理财产品被免职;2015年7月,广发银行被曝“飞单”,资金损失达767万元;2016年,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个别员工代销私募理财案发,涉资逾4000万元。“客户之所以被‘飞单’击中,最主要是被超高收益率所吸引,产品承诺的收益都远超银行自营产品,有的甚至会达到年化收益率10%以上。”一位资深的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普通市民,尤其是高净值客户而言,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容易获取他们的信任,基于对银行的信任,绝大多数人对产品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保不保本以及预期收益率上,其他的信息知之甚少,一般都选择相信银行理财经理的推介。所以,投资者若碰到产品承诺收益超高的情况须格外谨慎。“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客户经理要操作‘飞单’,可以说是越来越难了。”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银行传统单一的考核制度在不断改变,理财经理的收益不再依靠销售产品来维系,“飞单”的现象在不断减少。此外,为治理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问题,银监会下发了相关规定,对银行销售专区要实施“双录”也就是在销售过程中需通过录音、录像。专家支招1、查专属代码理财专家表示,按照规定,银行发售的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每款都有其专属编码,市民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输入其编码或者产品名称,便可以查询其登记信息,如果理财产品的编码未出现在登记信息里,那么这款就是非银行渠道的理财产品。随后,记者在浦发银行在售理财产品目录上,随意选择了一款名为“同享盈增利之新客理财计划”的理财产品,登录查询后网页立马弹出了这款理财产品的详细信息,比如产品编码、收益类型、运作模式、风险等级、募集期等等。除了通过中国理财网查询外,客户也可以通过银行的官网直接查询每日在售的理财产品清单,或者直接打客服电话查询产品是否存在。2、看资金流向专家提醒市民,防止被“飞单”还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有可能就是“飞单”,同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3、在销售专区进行在银行网点销售的理财产品,无论是银行自己发行还是代销的,都必须在专门区域进行,还要进行“双录”。因此,所有在销售专区以外的区域售卖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轻信。(日 摘于 中国财经)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纳斯达克
美国 标准普尔
美国 道琼斯
香港 恒生指数
日本 日经225
韩国 KOSPI200
英国 FTSE100
法国 CAC40
德国 DAX指数
power by GOOGLE
赞助商链接(广告)
今日股市猛料
我们渴望倾听您的声音
请输入您对云财经的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方式(可选):&
感谢您帮助改进云财经,我们将会更好地为您服务!您好,{{username}}
投资者面对银行&假理财& 专家提示如何防范理财风险
  导读:新融街4月25日讯,不少网民表示,巨额“假理财”案,暴露银行管理和内控的漏洞,以及银行内部自检自查的缺失。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已是刻不容缓,同时,要切实保护好投资者财产安全无损。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律师认为,具体情况需区别对待,若银行明知或应当知道员工从事相关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银行在过错范围内应承担一定程度的侵权责任。但如果是员工自发行为造成财产损失,银行也应当就其管理不善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原标题:民生假理财投资者述如何踩雷:经理称家人也买100多万  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假理财”案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部分涉及该案的投资者,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购买这一理财产品的始末,以及目前与民生银行协商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  投资人目睹理财经理刚下飞机就被警方带走  对投资者周先生来说,4月19日当天,警方带走理财经理李某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一行22人(包括20个投资者和理财经理李某及民生银行外聘主做活动的工作人员)正在新西兰游玩,有其他在国内的投资者打电话来,告诉我们之前买的这款产品出问题了,当时就有年龄大点儿的投资者血压升高。”周先生回忆。  他介绍,按照民生银行相关规定,只要购买“非凡系列”产品额度达到600万元,就有一个去新西兰游玩的名额。他是4月5日刚买的产品,且是作为“鲸钻高尔夫俱乐部”成员身份去参加此次活动的。  据悉,“鲸钻高尔夫俱乐部”是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针对高净值客户成立的一个俱乐部,成员在该支行个人金融资产均达到一定金额以上,不少人在民生银行投资理财超过10年,对该行也十分信任。  “当时我们在现场就询问理财经理李某,作为老客户怎么此前劝我们买的产品是‘假理财产品’?理财经理李某一时难以相信,一直强调不可能,她说家人也买了一百多万的理财产品。”周先生透露。  后来据投资人向记者透露,李某2014年进入航天桥支行,2015年接任理财经理,而早在其接手之前,这些“假理财”产品、“理财转让”的业务和客户群就已存在。  19日凌晨2点左右,当飞机停靠首都机场T2航站楼时,理财经理李某直接被警察带走。  “当时我们从海关出来,刚下电梯,还没有拿行李,几个便衣警察拿着执法仪上来核实身份后,便带走了李某。而李某的行李也是由警方代领的。”周先生说。  据周先生透露,看到此情景后,此次出行的20个投资人,在回到家后的当天上午,就直接赶到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营业厅来打探消息。  “理财转让”竟是“假理财”  那么,这款被曝光的“假理财”产品“非凡系列”究竟是个什么产品呢?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写有《中国民生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如此表述该理财计划:  产品名称为“非凡资产管理保本第190期私银款”,产品基本类型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组合投资型”,产品流动性为“封闭式”,个人客户购买该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为600万元。该说明书还标明,“本理财产品为具有固定投资周期(365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  “当时我的客户经理是这么和我说的,之前购买这款产品的很多客户在产品还没到期之前就急需用钱,但是这个产品不能提前赎回。如果非要提前赎回,客户不仅要损失利息,还要承受2.5%的罚息。因此,这些客户就想把产品以本金价格转让出去。客户经理和我说,这个一年期的产品原本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4.2%,现在有的客户的产品还有半年到期,我要是接手这个产品的话,持有半年到期,仍能享受4.2%的收益率,相当于年化收益率就达到8.4%了。”谈到为何购买该理财产品时,周先生说。  而据多个投资者反映,当时航天桥支行行长、副行长和理财经理都说,这款产品是他们千辛万苦才从总行争取到的,只给鲸钻高球俱乐部的大客户,“保本保息”。  《经济参考报》记者同时获得一份“理财产品转让协议”显示,该合同上印有理财产品转让方的客户名字和其身份证号,以及该客户在民生银行的个人银行账号,并印有“客户甲和客户乙应于转让日到银行柜台办理价款支付和理财产品过户手续。”记者看到,该“理财产品转让协议”盖有中国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储蓄业务公章。  与此同时,投资人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配套该协议的《交易资金监管协议》,该协议写明,“为保障甲乙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资金的安全,促使交易顺利进行,甲乙双方授权丙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交易资金进行委托监管。”  周先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从未见过转让产品的这位“客户”,但是直接把资金转到了这位“客户”的个人账户上。  “我对支行行长很信任,在购买时,也没有过多的考虑,直接转给了个人账户。”另一位投资人王先生也说,“我们一直是航天桥支行的老客户,这家支行在民生银行全国范围内业绩都很突出,常获各种奖项。”  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其购买的这款产品竟然是“假产品”。记者日前查阅中国理财网,并未找到这款产品。而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也正式表示,“航天桥支行案件是该支行行长张颖私自伪造假合同,虚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的违法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购买这款产品的投资人多为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鲸钻俱乐部的成员,目前,这些投资人已经成立了维权微信群,该群人数在150人左右。据在微信群中的投资人介绍,大多数投资人购买该产品的金额为2000万元至3000万元。  投资人李女士则对记者说,“我本来不是航天桥支行的客户,但听航天桥支行的理财经理介绍说,他们支行是民生银行的明星支行,只有他们才能申请到这款产品,因此就把本来存在其他支行的资金转到这儿了。出事儿以后,我基本每天都来营业厅一次,这可是自己一辈子的积蓄。”  王先生说,在“假理财”案件爆发以后,他和其他一些投资人再拿着过去的合同,去航天桥支行柜台“兑付”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这不是他们的产品。其他事情一概不知。”“可是当时买产品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民生银行的产品,还说这是保本的、安全的产品。”王先生显得很无奈。  这些“假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究竟流向何方?目前尚不可知。  有媒体报道称,该笔资金是为了堵住民生银行假商业票据的窟窿,不过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方面回应称,航天桥支行案件是理财产品造假案,不涉及票据业务。  投资人与银行已进行两轮会面  在该事件曝光后,4月18日,中国民生银行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称,  “近日,本公司发现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有涉嫌违法行为,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目前,张颖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本公司已成立工作组,积极协助公安部门侦办。针对媒体报道的涉案金额及具体案情正在调查过程中,本公司力争尽快查明事实,最大限度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妥善解决各方诉求,并依法承担相关责任。本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目前,本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投资人周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民生银行总行已经与10个投资人代表进行了两轮会面。民生银行提出了投资人权益处置方案,即“投资人可以选择与民生银行协商,在核实确认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方式,依法合规地先期解决投资人的初始投资款项,后续事宜可根据司法判决结果再行处理。”民生银行称,因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和司法机关判决需要时日,此方案可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权益。  “我们这些投资者这几天一直在海淀区甘家口派出所做笔录,周末两天也在进行,主要是配合警方行动。”周先生表示。他透露,10个投资者代表目前已经将民生银行的方案意见传达给了大家,目前投资者群里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目前还未达成一致意见。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24日在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时也表示,“采取可行方式,依法合规地先期解决投资人的初始投资款项,也就是前期先解决投资者的本金问题。至于网上传的‘7月底之前支付所有投资者的本金,往期已支付的收益折抵未返还的本金。’不属于民生银行的正式回应”。  专家提示如何防范理财风险  在这起事件中,从法律角度看,银行和个人都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岩表示:  在这次事件中,民生银行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民生银行在业务及人员管理上存在过错,导致了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完成了此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飞单”事件,给客户造成了重大损失,银行应当对客户的损失承担相对应的过错责任。  不过,他也表示,该行为及其他行为是否构成法律上的“表见代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行为,需要进一步结合有关事实进行评判。如果构成“表见代理”,那么该支行行长和其他银行员工的行为视为民生银行的行为,所产生的合同义务和责任应由银行独自承担,客户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向银行追责。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此次事件是由银行个人道德风险所引发的操作的风险,虽然这类操作风险不是经常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就会给银行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这个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是声誉上的损失。他表示,银行确实在内控上和操作风险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从民生银行这个事件来看,这可能不止是支行行长一个人的事,该支行的多个岗位实际上都有可能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发现问题,但是事件最终酿成现在的后果,从这个角度看,银行整体的内控机制存在漏洞。”  董希淼也提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人要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投资人要想避免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过程中上当受骗,第一,应通过银行柜台购买理财产品,理财资金应进入银行账户,勿将资金转到其他个人或企业账户;第二,理财产品应区分银行自营还是代销,自营产品应与银行签订协议,代销产品看是否进入银行系统;第三,不要片面追求高收益,还要看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收益明显高于同类产品的不要买;第四,要求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双录”)。此外,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登录中国理财网查询。如果查询不到,那么肯定就是“假理财”。  相关阅读:  涨知识!教你远离假理财  近日,某银行涉嫌伪造理财产品、套现高净值客户资金的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虽然具体细节有待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但可以明确的是,其背后隐匿的操作风险值得反思。那么,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我们应如何识别“假理财”?应如何有效避免“飞单”?  南京网友叶子:理财产品为什么会有假?什么是“飞单”?  主持人:“假理财”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多指“飞单”。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此外,也有些销售人员不是银行员工,他们混进了网点大厅,私售理财产品,没有被大堂管理人员发现。随着银行网点管理强化,这类现象已不多见,银行“内鬼”员工私卖理财产品是造成“飞单”的主要原因。  银行员工之所以做“飞单”,为的是不菲的回扣,客户之所以被“飞单”击中,一方面是被超高收益率所吸引,另一方面是对银行品牌信任。  桂林网友蒜泥白肉:购买理财产品前,怎样核查才能防止被“飞单”击中?  主持人:核验“理财产品登记编码”。这一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类似于人的身份证号,是产品是否合规的重要标识。  目前,个人和高净值产品、私人银行专属、机构专属、银行同业专属等银行理财产品均在该系统中登记。  具体来看,向个人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其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后面有13位数字,共14位编码;私人银行、机构和银行同业专属产品,其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5位编码。  客户在购买某一款理财产品前,可依据其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信息。按照监管要求,未在理财系统报告和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对客户发售。  天津网友大玉儿:监管部门对治理“飞单”有什么措施?  主持人:今年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银行营业场所管理、员工行为管理,尤其是对银行销售专区“双录”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实际上,监管层此前已要求,截至2016年年底,除部分确实有实施困难的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小型机构外,其他主要的、有条件的商业银行网点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同步录音录像,也就是实现“双录”。  录音录像的资料要能完整、清晰、可辨别地记录理财产品的介绍、风险和关键信息提示、客户确认与反馈等重要环节;回放必须能够清晰辨别银行员工和客户的面部特征,显示其办理业务的全过程。此外,监管层还要求银行严防不法分子冒充工作人员在银行营业场所从事违法活动。  理财相关标签:&&&&&&&  原油相关标签:&&&&&&&  黄金相关标签:&&&&&
{{$index+1}}
糟糕,页面失联了
今日要闻Today's news
为您推荐Commended for you
糟糕,页面失联了
新融街客户端
关注新融街微信
客服热线:400-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17:30
新融街客户端
关注新融街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理财背后的真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