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人无治国才能 但却盛产逍遥军事家家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为何意?何人所言?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为何意?何人所言?
09-02-27 &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湖南岳麓书院大门的这副对联,意境深远,气势豪迈.晚清以来,湖南人一直以此为荣,成了湖南标准的广告语.   说到这个对联,首先要提到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冠,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据志书记载,岳麓书院创办于公元976年,即北宋太祖开宝年间,距今已有一千零二十多年了。它曾先后五次获得皇帝赐额或御赐箴文,无数次得到朝廷所赐经书。“岳麓书院”四字就是宋真宗皇帝御赐的。岳麓书院于1903年更制易名为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又更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改名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王船山、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书院.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也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   清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某日,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对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书就悬大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现联是1984年据历史照片复制的。   &惟楚有材&一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于斯为盛”也是有出处的,取自《论语?泰伯》。原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午斯于盛。”此而人取古语而联之,不可谓不高明.但这段时间看一些文章.有人举出很多湖南名人,无非是一个意思---老子天下第一.这一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为什么呢?首先来说这个&楚&字.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发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楚地,也就是包括了现在的湖北,湖南,以及河南南部的一些地方,而且楚国当时也是以湖北为中心的,三国时代,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荆州大体上就是现在的湖北,荆楚就是湖北的代名词。所以,联中的这个&楚&我认为应该代表的是湖北。也有人曾考证: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个联匾,最初是挂在湖北武昌的某个地方,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才搬至湖南.具体是什么地方,什么原因,我是记不起来了.这种说法虽然没有根据,但就一&楚&字而言,这种骄傲当是湖南湖北共享的.   其实,当初这个联的意思也许并非象现在湖南人说的那样牛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 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也就是说&惟&字是个语气助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也可以用唯或者维或者惟,今天的话说就是“楚有才”的意思,因为古人说话都喜欢用双音节的词,所以就在“楚有才”前面加了个“惟”字,只是为了方便好读而已,没别的意思.但是今天的湖南人从表面意思一理解,就难免要为湖南而自豪了.   当然,湖南自清以来的确是出了不少的杰出人才,。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纵观青史,这话也的确不假.湖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哲学家、文学家的摇篮,也是盛产土匪、强盗的地方。不去提哲学家王船山,魏源,文学家丁玲、田汉、沈从文、琼瑶。单看中国近代史上的湖南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曾国藩及他的湘军,还有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彭德怀。罗荣桓、贺龙、粟裕等名将.就可知一二.   钱钟书先生也曾说: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这样看来,湖南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些。但是,人才归人才,我们再来看今天的湖南,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甚至开始落后于周边的省份 .有人说,它的原因除了地方政府过于保守之外,还在于湖南人缺少市场经济意识和规则意识。一个族群的优点也常常正是他们的缺点,湖南人从来就不缺少心胸和气度,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远远超出他们对自身问题的思考,他们长于政治,却短于经济,他们长于务虚,却短于务实,他们重“灵泛”,而轻“规则”。也就是说,他们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尚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   希望在若干年后,湖南人一定会抛去&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种骄傲自负的思想,避虚务实,成为真正的强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岳麓书院的正门口骄傲地挂着一副对联:“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而岳麓书院就是湖湘文化的中心。    书院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那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o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楹联撰于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楚国地灵人杰。人才济济,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一批第一流人才,甚至是世界性的第一流人才,故楚国人才既多又出类拨萃,品位极高,是可以登上中国和世界人才的殿堂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的当年蔡人声子列举的四人,只不过是在晋、楚争霸中为晋所用的卿大夫之材,远不能代表真正的楚国之材。这里,挂一漏万,不妨举一些在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略作一介绍,以见一斑。  在政治军事上,楚国驰骋疆场八百多年,从筚路蓝缕,到立威定霸,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审时度势、周文武成三代均尊之为师的楚国缔造者鬻熊;自称王,创县制,设令尹,置陈兵之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有创新精神的熊通(楚武王)、南定都郢,北通“上国”,抗衡中夏的熊赀(楚文王);与齐桓公争霸后来居上,执辱宋襄公、“强楚主会”,继齐桓公之后登上中国霸主地位的熊恽(楚成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天下大事尽在楚”,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熊侣(楚庄王);洞察形势,全力东拓,使楚国仍以大国强国的雄姿,步入战国“七雄”行列之一的熊章(楚惠王);大胆重用异邦人吴起主持变法,“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使楚国振兴复强的熊疑(楚悼王);北取睢、泗之间至泗水之上,西拓巴蜀,东收吴越,“临天下诸侯”,使楚国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的熊良夫(楚宣王)和熊商(楚威王)父子两人。这些国君(王),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楚国和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是彪炳史册,永垂不朽的。他们堪称为天才、通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遗产。当然,在这些国君(王)的主政下,也有不少治国领军的良才,如斗子文、孙叔敖、叶公子高等人。此外,还有三位大才应该提出来,他们就是伍子胥、范蠡和李斯。伍子胥,楚国忠良之后。由于楚平王的昏聩不明,伍子胥含冤出逃,后帮助吴国攻楚破郢,对自己的族国犯下了罪过,是伍子胥狭溢复仇心理留下的一个无法洗刷的污点,是应予以谴责的。但他帮助吴国很快发展强大起来,从历史总的趋势看,是有助于东南地区的开发和祖国的大一统的。而且他也是一位军事家,《孙子兵法》就凝聚了他的、当然也是楚国的军事思想的结晶。所以,伍子胥也不失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应看成为楚国的良材。范蠡入越后,先为越在吴作人质忍辱二年,后回越佐勾践复兴,终于灭吴。大功告成后,激流勇退,“下海”经商,终老一生。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理财家,是楚国一难得的奇材。李斯,荀子学生,在楚学成后入秦为官。他向秦献灭六国、成一统之策,力主废分封、设郡县、焚诗书、谋私学、以法治国,对秦王政(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三人,虽为吴、越、秦用,但都在异邦大有作为,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干,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楚材”,绝不可排斥在楚人之外。  在经济、科学的领域中,传说楚先祖祝融是三皇五帝时期观火授时的大科学家。见于有明确史籍记载的,在经济、科学领域中作过突出贡献的有孙叔敖、苏掩、甘公、唐目未等人。孙叔敖不仅是政治家,而且也是水利专家和科学家。他首创库陂池水利工程,首先为大江筑堤修垸,在楚境形成南、北灌溉网络,“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孙叔敖碑》。他重科学技术,在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时,遣具体筹办人计量工程、时间、人员、材料、粮食,制订出具体而又科学的计划,结果完全按此计划顺利地完成。苏掩,楚康王时司马,他受命整治军赋,规划军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军赋制度改革,史称“苏掩庀赋”。苏掩庀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九种不同的田地,然后按井田制的标准,“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甲兵、徒兵、甲循之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所调查的九种田地,准确无误地反映了楚国水泽山峦的地形地貌,今天看来仍令人惊叹不已,证明苏掩是多么注重实际、具有严谨科学精神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甘公、唐目未为天文明家。甘公,《史记》谓齐人,《集解》谓鲁人,《正义》谓楚人,作《天文星占》八卷。唐目未,亦为有名的天文学家。楚人的数学成就突出,如江陵张家山汉初古墓出土《算数书》,就是楚人留下来的一部数学著作。楚国铁器、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该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和名家的心血,充分地显示了其精湛的技艺,可惜的是名不见经传,成为有才华的无名氏群体了。  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先秦时期最为活跃,时至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谓百家,最重要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兵家等。而在这各个学派中,楚人或是其主要代言人,或是创立者。道家学派创立人是楚先哲老子,后续者不少,至战国中期,楚人庄子则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学说,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并称,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而登上世界哲学史的殿堂(如黑格尔就认为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另一道家老莱子,尚清贫,曾教孔子以事君之道。战国末曷鸟子著《曷鸟冠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兵等家思想,是道家学说的另一发展。儒家学派虽非楚人所创,但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为荀子所创。荀子虽为齐人,但他居楚约近二十年,还担任过楚兰陵令,其著述是在楚国完成的,当受到楚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正因为他阅历广泛,受到楚人的广撷博取和开放性、宽容性的启发,所以他对南、北各家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开始了先秦思想的大融合,成为先秦时期一位大思想家。荀子的成就是在楚国完成的,称荀子是楚之良材,亦非不可。法家兴盛于三晋,楚国亦为法家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如著名法家吴起在楚国变法,使他的主张和才干得以充分的施展。后期法家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则入秦大施才干,成为秦始皇一统大业的得力助手。兵家各国均有,楚国军事统帅辈出,作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怎么能没有兵家?可惜他们的军事实践未留下系统总结,以致难以窥见其思想光华。然伍子胥、范蠡则可算得上地地道道的兵家。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所倡之神农之说,是在楚国大地中孕育出来的长盛不衰的思想精华。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要求社会“均平”合理,深得人心,使儒家门徒也弃儒而改拜许行为师。许行是代表农民利益说话的,故其主张在中国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行不失为楚人坚持发扬楚国思想传统的典范。墨家虽非为楚人所始创,但墨子之后,墨分为三,其中南方之墨的代表人物是楚人邓陵子,号称邓陵氏之墨。墨家在先秦时代奉为显学,是代表小生产者和新兴地主利益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纵横家的先辈或创始人之一是楚人鬼谷子,史称鬼谷先生。《史记》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他所著的《鬼谷子》一书,纵横捭阖,评论游说之术和“揣”、“摩”、“权”、“谋”之策略,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堪称为当时一部外交学、心理学和攻关学的好教材。阴阳家倡阴阳五行说,以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尽管充满迷信色彩,但其中却亦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战国末楚阴阳学家南公著《南公》二十一篇,可谓为阴阳学派中之大家。秦灭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时不过十余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项羽、刘邦继之,果然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新兴的汉王朝。这位南公,就很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其预言就饱含着辩证法,传为历史佳话。  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楚材”更是突出见奇,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楚国文学成就辉煌,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诗歌。由于散文以《庄子》为代表,诗歌以屈原《离骚》及其他作品为代表,故两家合谓,人称“庄骚”。前已指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是继老子之后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师和文学理论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作家,《离骚》一诗是其代表作。屈原及宋玉、唐勒、景差等,是地地道道的楚人,完全是在楚国的培养教育和楚文化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屈原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精气说和历史观,闪烁着唯物主义光芒,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他的名字已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我们荆楚大地的人们,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无限的光荣和骄傲。楚国艺术发达,无论是书法、绘画,抑或是音乐、舞蹈,所取得的成就是世人所公认的。其中造诣很深的音乐家钟子期和操琴大师伯牙,高山流水,意蕴隽永,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楚国亡后,楚地人材却长盛不衰,辈出不穷。我们知道,秦汉时人们曾分楚地为三,囊括今江淮、江汉、江东和湖湘的广阔地域,几占中国的一半。如从这一辽阔地区来看“楚材”,累见于史籍和近人研究,也几占中国的一半。应该指出,“三楚”中的西楚和东楚,基本上是楚国扩张的结果,而其腹地则是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以及与其毗连的湖湘地区,亦即所谓“三楚”中之南楚。从这两个地区看,“楚材”也是多得惊人,无论是湖北,还是湖南,从西汉到明清,近代以至现当代,也是代代都有第一流人才,简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略推敲一下,荆楚大地历来就有学术研究中心,以及形成的人才群体,如其中著名的有汉末的荆州学派、两宋的湖湘学派、明代的公安派(文学)等。清末近代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荆楚学人更是以族国命运为己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西方和俄国的洪流中去,在洋务运动、民主革命中形成了宏大的人才群。如以个人来计算的话,自秦汉以降,则数不胜数,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有良材、奇材、大材,甚至还是咤叱风云式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至深。就以岳麓书院所培养的人才来看,其成就也是很惊人的,据岳麓书院有关资料可知,岳麓书院是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失洞在唐末五代僧人智睿办学基础上创办起来的,直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有著名学者张槿、朱熹、王守仁等在此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仅晚清至近代的剧烈动荡变革时期,就造就了如陶澍、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等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等各种显赫人物。如进一步把现当代也计算进去的话,那就更加辉煌突出,令人敬仰不止。  我们知道,人是文化的主体。楚先祖建立了楚国,创造了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作为政权的形式——楚国消亡了,但其文化则泽被百代,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楚材”也代代相传,一代比一代强的原因所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楚人爱国思想影响下的“潇湘妃子”
楚人爱国思想影响下的“潇湘妃子”
楚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表现在诸多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楚人深固难徙的爱国主义情结和爱国主义文学等精神文化方面。楚人热爱祖国,比之周人更为突出,民族感更强。素有杀身成仁的大无畏精神。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为了民族和平挺身而出到塞外和亲的王昭君,都是楚人爱国主义典型的例子。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县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他自称是颛顼帝的后裔。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不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此时的楚国中央政府,危如累卵。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度被放逐到江北蛮地,即鄂渚之东地方。屈原在《哀郢》中吟道: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讲到“方仲春而东迁”,到“今逍遥而来东”,一路都是顺长江“下浮”而“背夏浦”,夏浦,即夏浦口,在今武汉市的下游和黄州的上游之间。因楚国都城在夏浦之西,故云“背夏浦而西思”;“当陵阳”之句这就是说诗人“今逍遥而来东”之目的地,应为离“夏浦”不远的凌阳,即今鄂东地方,也即古弦子国或者是当时蕲国所在地,而不是郢都南面的“沅湘之间”。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渔父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样一个地方?”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醒,众人皆醉我独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又说:“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皆混浊,你何不搅起泥沙,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你何不连酒带糟喝它个大醉?你为什么对事情想得那么深,行为又那么高超,以至于自己搞到被人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见说,刚洗头德人,必定弹干净帽子,刚洗澡的人,必定抖干净衣服。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取沾染外物的污浊呢?宁可投入到湘流(指沧流或鄂渚),葬身于江鱼之腹中。怎么能以皓皓之清白,而蒙受世俗之尘埃啊!”
渔父莞尔一笑,划动着船桨准备离开,乃唱道: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歌罢,于是离开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渔父听了屈原的一番陈词之后,并不生气,只是“莞尔一笑”。这微笑之中是有深沉的意味的,大概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走各的道吧!于是,渔父敲打着船梆,唱着“沧浪歌”离去,不再与屈原说话,只留下一串意味深长的歌声在沧浪之水上回荡……
屈原被流放的地点,以及与渔父对话地点的沧浪,都是在今黄冈市境内啊!相交的长江一带地方
(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再下汨罗。可能有读者不知道,汨罗江便是发源于沧浪之水南岸不远的今九江市的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白石桥,于龙门流入今湖南省平江县境内,最后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大约是屈原在沧浪之水与渔父对话后乘船继续东下,再辗转来到江南的修水,继而曲折向汨罗江行进,途中闻到楚国都城沦陷,于是便有了上面投江殉国的故事。据旧时《蕲州志》载,蕲州城临江边建有“三闾祠”,内塑屈原像,便是蕲州人为纪念屈原而立。
屈原被放逐到鄂渚之东的江北仍然心忧故国,他每天站在长江北岸的江边发问、哭泣,后来人们将屈原《涉江》、《问天》,以及愤而为《离骚》哭泣之处的江边称作鄂渚,再后来蕲黄的文人将蕲州至武汉这段江泛称为鄂渚。根据今蕲州地区的老一辈人传说,屈原遇到的那位渔父便是古蕲地的一位学问高深的隐士,而不是普通的渔夫。如清代诗人厍世膺(今武穴市人)题《蕲州龙矶寺》有诗句:“僧随渔父为俦侣,寺与江城共古今。(《数鸭堂诗集》)”所以,后来人们将沧浪作为隐居、隐士的代名词。一代大隐顾景星,《广陵郊游柬胡山公(江)》诗中,不知吟望里,春色到沧浪”的诗句。(《白茅堂集》卷之六)又如在《寄答徐存永·延寿》一诗中有“沧浪清可濯,云梦火非畋。”(卷之九)意思是说,沧浪的清水可以濯洗,云梦(指家乡湖北)之火可不是在《酬邵子湘》一诗中有诗句“君去青门卧草堂,我归双枻理沧浪。”(卷十三)则是说,老兄你回到青门卧你的草堂去吧,我还是摇着双桨回到我的家乡,隐居在昔日的沧浪水边上,效仿三闾大夫哭我的故国去!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楚国前途感到绝望,虽有报国之心,却无回天之术,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楚人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了。,然而为他招魂,并投粽子于水中,后来,楚人为了纪念屈原投江,龙舟竞渡
楚人顾景星不仅是屈原的爱国粉丝,更是屈原的文学粉丝。顾景星是明末清初时期,运用骚体写作最多的一位文学家,而且也是写得极有水准的一位!如《释怀九章》、《山中人四章》等,均是骚体。此外,不少借香草美人寄托乱离的骚体赋。如《雨中读骚》(卷十七),更能说明他对屈原的无比怀念和对明亡的一番感慨。诗云:
秦火不焚骚,雄魂正可招。
斯文肯磨灭,奇笔本孤■。
异代增凭吊,千秋四郁陶。
灰心宗社陨,吞恨虎狼骄。
痛饮谁名士?行歌果寂寥。
孤舟今夜读,风雨下萧萧。
国家灭亡了,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如虎狼一般骄横之人为所欲为,只好吞声痛哭。于是,他不再唱歌,只好在孤舟上一边读《离骚》解闷,一边借酒浇愁,任凭风雨萧萧地下吧!有道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又如他在《和卢澹岩哭王子云韵》有诗句:哭从秦殿思存楚,赋就怀沙忍吊湘”(卷十四),从这诗句中,作者那是一种何等地爱国激情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为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昭君出生于秭归的一条溪边上,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而称之为香溪。36后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称为阏氏(匈奴语:妻)。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孤影徘徊,更加妩媚动人,元帝见到后,竟然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来,但又碍于惟恐失信,只好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让她跟随呼韩邪出关而去。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披上象征汉族吉庆的大红狐斗篷,骑着白色骏马,怀抱红色琵琶,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一路艰辛,落雁之容,便是来源于此。此后历时一年多,她才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呼韩邪单于得到如此美人后,大为欢喜,封她为“宁胡阏氏”。所谓“宁胡”,言胡得之,即部族安宁之意。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两年后,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昭君按照成帝的敕令,“从胡俗”,也就是“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嫁给呼韩邪大阏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
王昭君自嫁到匈奴,无日不想念祖国、家人。据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说昭君终日心思不乐,便作了一首琴曲《怨旷思惟歌》,歌曰: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首琴曲《怨旷思惟歌》,就是被后人称为著名的《昭君怨》。
王昭君去世后,传说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前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民间野史的记载就更加富于传奇色彩了。《西京杂记》中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法,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文中说由于宫廷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耽误了王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元代著名戏剧作家马致远在此基础上引申发挥,进行艺术虚构,写下了著名的杂剧《汉宫秋》。在剧中,描写毛延寿的阴谋败露,元帝与昭君双方大谈恋爱,爱得死去活来,毛延寿畏罪逃至匈奴,把昭君的画像献给单于,单于便率百万雄兵入侵边境,指名要索取昭君为妻。元帝迫不得已,忍痛割爱将昭君嫁往匈奴。这是剧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下的最早的昭君戏。
有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骆宾王《王昭君》有诗句“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王荆公《明妃曲》有诗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又有“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作者借林黛玉作《五美吟》中的《明妃》,诗云: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离宫夜静蕉心展,井梧作花更漏短。
罘小妾学迷藏,十二珠帘任开卷。
镜台闲却千蛾眉,碧玉方年知未知。
银环恩宠亲宣赐,不道君王听画师。
不道君王听画师予夺权何畀画工
王明妃当元帝初,待诏掖庭,久不得幸,妃内颇不平。值单于求汉,女盛饰越席请行,光彩动左右,帝惊悔不及。单于谓汉赐厚,献白璧马珍宝之物,请为天子守敦煌,休中国士卒。妃痛非本意,作诗日志念,沉抑不得颉颃,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顾子曰:妃不得志于中国而远嫁单于,卒使汉受其福,有孤臣义士之隐情焉。于是壮之作十一韵:
李陵不背汉,王嫱悲集羌。
君恩不肯再,断绝彼中伤。
丈夫各异志,女子亦有行。
久戍获归国,病马亦解缰。
长安百万户,共道娥眉疆。
这首长诗比起前一首来,笔力更加成熟。诗人在这首诗作的序言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史料,说当时单于认为大汉赏赐甚厚,于是献白璧騵马及匈奴珍宝等物作为酬谢,并请代为汉朝天子守敦煌。我们今天能已然知道的昔日敦煌,还有敦煌壁画莫高窟,之所以能保护下来,除开历代朝廷的保护,自然也少不了单于、王昭君的一份功劳啊!而这样的史料一般都很难见到,不知少时便读过万卷书的顾景星此说从何而来。
予幼有王明妃乐府,壮其有忠义之情,读李白“昭君拂玉鞍”,白居易“汉使却回凭”,寄语二词,又,未尝不尽伤也。体事缘情,复有斯作。
红颜天上落,呼韩笑解兵。
虽为胡地妾,不负汉宫人。
陈平奇计阏支,故画娥眉急解围。
道是阴谋终报却,真成薄命有明妃。
可怜宋玉抽毫日,已是襄王梦觉时。
不见马嵬佛堂下,枫糖从事郑畋诗。
旄头豹尾乍支持,贱妾当熊只一时。
多少沙场御魑魅,愿君莫忘羽林儿。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顾景星这种爱国情怀,伴随他的一生。明崇祯十七年,即南明小王朝弘光元年的九月,顾景星参加了南明组织的七省流寓贡生试,在录取九十九名中,被主考官御史陈良弼推举第一。十月,武英殿面试,仅仅被授为一个小小的福州推官。顾景星并不计较官职的大小,他眼看国家危殆,当即上书《敬陈四事疏》,根据当前大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切中时弊,且言词剀切,可是朝官吓得不敢呈给皇上。有“王佐之才”的顾景星感到心灰意冷,殊不知顾景星不仅是一位极有谋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而且还是自幼熟读兵法的极具军事才能的军事家。当时,假若有官员将这份《敬陈四事疏》呈交到皇上,皇上完全按照景星的意图行事的话,按照当时南明的兵力,足以可以与南下的清军主力抗衡,或许能扭转乾坤,反弱为胜,亦未可知。可是,当时马贵阳把持朝政,继而又将阉党阮大钺结党营私,马贵阳曾经使人密招附己,遭到顾景星拒绝。他深感无奈,只好朱韶九在赠给他的诗句中说他是“东方大隐志未遂,梅服神仙道自尊”(《白茅堂集》卷十四)所谓“志未遂”就是“复国”大计未能实现。例如,他在《感事》(卷六)一诗中有诗句:
故国江山好,还乡士女悲。
偏逢子规鸟,啼血上棠梨。
我们再回到《红楼梦》一书,作者在该书中塑造了一位别号潇湘妃子的林黛玉,不少学者只是从书中原文因大观园有湘妃竹而有潇湘馆之得名。为什么会有这个别号呢?潇湘妃子又意味着什么?林黛玉这一形象的塑造,尽管是以作者的妻子诸多故事而写的,但是,实质上是作者将其爱国主义情怀寓于其中。作者说大观园里的一处建筑有湘妃竹,因而将该建筑取名潇湘苑(馆),将林黛玉安排此处居住,并给好哭的林黛玉取了一个别号叫“潇湘妃子”。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设置?当然有他的深意在里头。首先,顾景星家的白茅堂,为临水建筑,旁边便是曲折三十里的雨湖,而顾家白茅堂住所的竹园便是湘妃竹。世人知道湘妃竹的来源,便是与舜帝的两个妃子和眼泪有关。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
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兼文学家的祖冲之在《述异记》中也说:“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久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历代文人雅士对此多有题咏,晚唐名将兼诗人的高骈曾写有《湘浦曲》,诗云:
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高骈功业辉煌时期,黄巢他唐僖宗此间,便作了这首《湘浦曲》。顾家既有湘妃竹园,作者家乡历经张献忠屠城,且又经历过亡国之恨,自然就会联想到虞舜二妃潇湘水边哭泣泪洒竹而成斑之典。不难想象,作者平素日当会有戏谑妻子为“潇湘妃子”的事。林黛玉之所以有“潇湘妃子”称号,既是与顾家湘妃竹园有关,同时更是与张献忠屠城和明亡有关。否则,书中的林黛玉好哭的基础是什么?难道真像有学者所说的北京人“曹雪芹”为情而哭吗?非也。博学多才的顾景星当也读过高骈的这首《湘浦曲》,其意是感叹国亡家破,这便是作者为何将林黛玉描写成是舜妃化身的缘故。如《法宝寺张丽华胭脂井阑》(卷六)诗云:
崇徽公主岩边迹,湘水夫人竹上斑。
离别无过亡国恨,莫嫌宫井雷翩澜。
这首诗作写于其江南避难期间。历经明亡乱离的顾景星,有太多的感慨。“湘水夫人竹上斑”,很明显是运用了“斑竹”典故,而“离别无过亡国恨”则是将斑竹故事与“离别”和“亡国之恨”联系起来。类似这样的诗作,这在顾景星《白茅堂集》中还有很多很多。又如卷二十二中《铭湘妃竹杖》,诗云:
八尺裁来已过眉,不同邛竹异桃枝。
手中一把湘妃泪,何处云山诗九疑。
作者将自家湘妃竹园的竹子连根拔起砍掉一棵作为竹杖,并刻了铭文,在送给友人时,写了这首诗,与上面的诗作所表达的意思一样,那就是感叹国亡家失!又如《新篁解箨声次调阳韵》有诗句“想象湘夫人,鞙鞙佩长璲。”(《白茅堂集》卷九)又如《病中喜蓖陵蒋俟斋至订病起之约兼见秋屏》诗句“楚天云雨隔湘妃,海畔风涛梦泉客”(《白茅堂集》卷二十一)。又如《题文待诏潇湘八景·潇湘夜雨》(卷十五)有诗句“极浦婵媛泪,秋风逐客哀”。古人题八景,或七言绝句,或七言律诗,或七言古风,运用五言题景则较少见,体现出顾景星写诗作文不落窠臼之性格。又如《送季深宝应扫墓》(卷六)有诗句云:
乾坤何处非匆狗,江汉思归一腐儒。
零涕莫悲邹曼父,近多南乡哭苍梧。
叔梁纥以侄儿所立的嗣子;
作者顾景星是为明亡而哭!对于国亡家破,从而有感而发。所以,他在《红楼梦》一书中塑造出一个“以泪尽还债”林黛玉的形象来。从顾景星诗作中反复运用湘妃、湘夫人,足可为证。此外,蜀王杜宇化为杜鹃而啼血和咏杨贵妃马嵬坡自缢的典故,也是他诗作中经常所引用的,其意思同上。这就是说,书中的“潇湘妃子”所哭的基础是明亡!可以说,在当时民族主义意识观念特强的清初,能创作出一部具有爱国主义典范的古典名著《红楼梦》,甚至可以说,非楚人不可为!
1646蕲黄地区,明末遁迹于蕲北山区的荆王朱常淼与英山的一个名叫王六姐的壮士,纠集蕲黄四十八寨的人民抗清,以图收复故国。朱常淼,本是樊山王的一支,其兄朱常沧嗣樊山王,而朱常淼封镇国将军,后张献忠屠蕲城,接着崇祯帝自缢,荆王世子朱禾志先前逃至九江,后去向不明。大约南明弘光改封其为荆王。明亡后,朱常淼他们先是据蕲水(今浠水)斗方寨,继而据蕲州司空寨,将被清朝占领去的蕲州城予以夺回,连克数州县,取广济,得黄梅,最后袭破太湖城,这时,根据地司空寨被清军攻破,后寡不敌众,朱常淼、王六姐拒绝同清廷合作,宁死不屈,拼命抵抗。顺治五年,蕲黄人民不因失败而放弃,当时,山寨抗清余部再竖起抗清旗帜,起而相应,金派驻守九江的将领吴高率师援助蕲黄抗清武装,攻蕲州城久攻不下而退。后闻蕲州境内抗清武装见大势已去,坚持到五月才收兵。
康熙十三年(1674年),平西王吴三桂据云南叛清后,蕲黄
48寨义军子弟乘时并起,揭竿响应,历时半载,先后被来势汹涌的清军剿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