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人1973年九月退伍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河南·郑州·登封·中岳庙
登封·中岳庙
中岳庙并不难找,GPS到登封后,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因为是盛夏,气温有三十六七度,所以游客很少,正是我喜欢的游览环境。
开阔的平台,旁边还有美丽的花朵陪伴,好惬意呀!
中岳庙的中轴线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沿中轴线从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祟圣门、化三门、峻极门、高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庙的东路和西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官、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神州官和龙王殿等单独的小院落,现存明清建筑近四百间,金石铸器二百余件,汉到清的古柏三百余株。正是这些亭门宫殿,构成了中岳庙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即指嵩山中岳庙,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千米。它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此为华夏文明圣地。
大门外,有两座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人翁仲,高约1米,平顶大脸,腰系大扣纽带,古朴大方,虽经风雨侵蚀,但衣着服饰仍很清晰,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宝贵资料。据史书记载,翁仲姓阮,为秦朝大将,英勇善战,死后铸像于咸阳宫避马门外,后来历代沿用,把铸刻的无名的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
大门前的翁仲,还有个有趣的传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游历中岳,随驾群臣内,有一翰林院大学士,走到翁仲跟前。乾隆指翁仲故意问道:“爱卿,这是何人?”翰林忙答:“仲翁”。乾隆见其将“翁仲”说成“仲翁”,微微一笑,遂写了一首打油诗,故意把每一句的后两字写颠倒。诗曰:“翁仲为何读仲翁?可知平时少夫功(功夫)。岂得在朝为林翰(翰林),打到江南作判通(通判)。”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对于嵩山中岳庙建设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为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
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
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中华门中岳庙的前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中华门北有一座清式四角重檐亭,即“遥参亭”。1942年改建成八角攒尖黄琉璃瓦重檐亭,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此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无暇亲谒岳神时,在此遥远参拜以了心愿的地方。故名“遥参亭”。&
穿过遥参亭,迎面就是天中阁。
天中阁在明清之际是中岳庙的正门,原名黄中楼,也是中岳庙的第一进重门。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建为天中阁,清代重修。天中阁建筑宏伟,形似北京天安门。它有三个门洞,面阔五间,台高7米有余,重檐绿瓦,雕梁画柱,飞檐凌空,风格独秀,四周筑有女儿墙。中门上额刻“中岳庙”三个大字,为中岳庙主要建筑之一。
道教认为高山深洞都是神仙修炼和居住的地方,所以天下名山几乎都被道教列为洞天福地。嵩山的中岳庙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国家AAAA级景区。
整个庙宇建在一片坦缓的山坡上,层层推进.中轴两侧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雄伟,深邃,博大,气势磅礴的艺术特色.中岳庙是我国建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庙宇之一,它包含了太室阙以及嵩山黄盖峰上的中岳行宫,主体建筑从“名山第一坊”到后面的御书楼,全长1.3华里,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400多间,共七进十一层建筑.被称为“中州祠宇之冠”.
门上虎头大钉紧扣,门外两个石狮守卫,栩栩如生,为清代雕刻的代表作。东侧雄狮口中,有直径为15厘米的石雕圆球,西侧雌狮前蹄按一小狮,工艺精巧,独具匠心。
&中岳庙的古树木相当茂盛,据统计,中岳庙里从汉代到清代的古柏三百多棵,加上近几年来不断载植树木,整个中岳庙里的树木超过一万棵。
中岳庙里的树木都是有灵性的,瞧,像不像一只正在往树上爬的小松鼠?
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木结构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庙坊”,1979年元月翻修。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枋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按古代的“五行”之说,中岳属“土”位,土即地的意思,唯地才能配天,故名“配天作镇”。
旁边四个字“宇宙具瞻”,“宇”指所有的时间,古往今来,“宙”指所有空间;上下四方,意思是说中岳神法力无边,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过了牌坊后,在我们右侧有个亭子叫朝亭,是仿照故宫里的朝房所建的,指大臣们上朝时在朝房中等候皇帝的接见,朝亭就相当与故宫里的朝房,在这里指供游客落脚休息的地方
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因宋太宗赵光义于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赠奉中岳庙神为“中天崇圣大帝”而得名。原为过往门庭,形制和峻极门相似,1942年改建为现存的歇山房,已失原貌。
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四大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同时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被奉为中岳嵩山的“镇山”之宝。&&&
古神库,是神的仓库,在北宋时期曾对中岳庙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修,由于是皇帝的命令,整修的规模较大,把许多毁坏的神像拆了下来而塑了新的神像,那么拆下来的神像就集中埋在了这里,表示尊重。这也是道教的传统习惯。
这四个铁人就是为了把守古神库,而在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由当时负责军队和治安的人员用军队的铸造技术而铸造的,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铁人。
民间对这四个铁人,传说很多,充满神秘色彩,比如说,当地的老百姓认为,铁人代表身体强壮,往往会把自己的子女寄托给铁人做干儿子、干女儿,认为这样可以保佑子女身体健康;每年三月、十月份中岳庙庙会期间,来朝拜中岳神的人很多,有一些虔诚的游客步行来到这里,时间久了,往往会疲倦、不舒服,而他们认为只要来到铁人这里,摸摸铁人身上的部位,在摸摸自己的相应部位就好了,包治百病。
对面的亭子叫无字碑亭,里面有块石碑,但是没有一个字,为什么立一块没有字的石碑呢,据说是中岳神的功德太大,难以用文字表达,索性立了一块空碑.
据说周围也有四个铁人,但是在南宋时期,离开了中岳庙。关于铁人的故事:在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岳飞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兵,曾路过中岳庙到庙里朝拜中岳神。并且还在峻极门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词,表达了他精忠报国,誓死抵御外寇的决心,八个铁人看到岳飞激昂的神态,受到强烈感染,便化身为人,跟着岳飞,参加了岳家军……
&&&&崇圣门前甬道东西两侧,有宋代石碑三通、金代石碑一通,两两相对,其碑制宏大,形制丰崇相等,龟座雄健,书法遒雅,苍劲有力。因为四通碑的撰文者都是当朝状元,故称“四状元碑”。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中岳庙的历史沿革及修建情况。
希望儿子沾沾状元们的福气呀!!!
对面的两块状元碑。
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
四岳殿台:原建筑在1944年被拆除,由于战争,所以一直未重建。意思是说,其他四岳和这里的中岳嵩山一起,表示五岳俱在,五行俱全,之前里面供奉的分别是,风,雷,雨,电四尊塑像,表明中岳神面南行令,统领其他四岳,达到风调雨顺,造福人类的目的。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最古老的一块石碑,也是全国道教第一碑,刻立于北魏太安二年(公元456年),上面主要记载的是北魏时期著名道士寇谦之的生平。寇谦之是道教历史上地位极高的一位人物,在北魏佛教得到大规模发展时期,道教的生存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在嵩山修行的寇谦之上书给太武帝,自称奉了太上老君的命令,让其统领道教,导致了太武帝下令灭佛,寇谦之在统领道教时,废除“三张伪法”,改革五斗米道。成为北天师道的创始人。使道教在魏太武帝之后成为一支影响深远的宗教。石碑上面的文字属于典型的魏碑体,不断受到一千多年以来爱好书法人士的推崇。由于拓印过多,石碑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有些字已经无从考证。旁边又复制了一块新的石碑,其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资料保存。
圣旨碑:刻立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是元朝时期惠宗皇帝赫诛下的一道圣旨,虽然看起来上面的字都是汉字,但读起来却很难弄懂是什么意思。因为用的都是蒙古语法,音译下来刻的汉字。大体意思是:告诫到中岳庙朝拜的人们,上至文武官员,下至平民百姓,不得破坏中岳庙的一草一木,若有违者,按国法处治。这也是元朝时期颁布的一项文物保护法。
峻极门外台阶下东侧,有一座《五岳真形图碑》,刻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碑上按照五岳的座落方位,雕刻着五岳图,图下刻记着关于五岳的传说。《五岳真形图》是根据“华山如立、泰山如坐、北岳如行、南岳如飞、中岳如卧”等不同特点绘制的代表五岳的象形碑。
五岳真形图碑:刻立于明万历32年(公元1604)上面这些符号代表五岳,这些符号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众说不一,比较通俗的一种说法是人们把五岳各自的等高线和山的走势形态结合起来,发现刚好和天上五个方向的星座十分的相似。人们就用这五种符号来代表五岳,也就是说是五岳的岳徽。另外,道教认为四个方向都有神。东方为青龙,所以咱们说的青龙桥一般指的是村子东边的桥。西方之神为白虎,林冲夜闯白虎堂指的就是建在西边殿堂。南方的神叫朱雀,所以很多大门也称朱雀门,门额上往往刻有一只红色的鸟。北方的神叫玄武,历史上唐朝初年曾有一次玄武门之变,就是发生在城市的北门。中岳嵩山的真形图就有人称其为日月星辰,有人称土神,外形就像一座土地庙一样,道教有种说法叫:青龙,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阴阳.所以道教一般认为如果身上佩带有这五岳真形图。在深山之中行走或修行能很清楚的辨别方向,不至于迷路。同时狼虫虎豹不得近身,有辟邪保平安的意味。咱们大家只要记住一点,以后见到这五个符号就知道代表五岳就行了。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早年前绘制的图形竟然和现代人用前进前辈仪器测绘的五岳地舆图是一模一样的,可见中国古代已有很是前进前辈的测绘能力。从道教的阴阳、乾坤来看,五岳代表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无极,称为“青龙白虎通四方,朱雀玄武知阴阳”。
化三门之北是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橡,故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祟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乾隆时重修。左右两侧为东西两掖门。现在制式为歇山屋殿,绿色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殿内的梁材、斗拱上都用沥粉金线、丹青石绿绘出清雅古朴的高级彩画。门内两侧塑有两武士泥像,高达4.5米,执斧秉钺,气势威武。
它是通往中岳庙主殿——峻极殿中心院落的大门,因而得名峻极门。门口的两个将军一个叫朱海,一个叫李用,两人的脸色明显不一样,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讲,反映了道教所主张的阴阳对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主张和毛泽东的矛盾论中对立、融合、发展的概念是相互贯通的。
但民间传说有另一种解释方法。东边的王灵官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道士,后被道家尊崇为道教祭祀时护法的神将。西边的赵灵官,有人称是赵公明元帅,秦朝时期在终南山修炼得道,他是道教所供奉的财神,民间传说赵灵官是武财神之一。
嵩高峻极坊:屹立于峻极门内,又名“迎神门”,坊起三架,上下两层,额书“嵩高峻极”。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彩和七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式度秀丽,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
该建筑和北京故宫的承光门建筑相同,也称迎神门。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它的斗拱,据说当时营建是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嵩高峻极”四个字,传说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坊名出自《诗经.大雅》“嵩高唯岳,峻极于天”,是典型的清代宫室建筑。
拜台前西南角有“岳立天中”碑刻一通,系明朝登封知县丁应泰书写。丁应泰,明万历年间从刑科给事中(相当于刑部下属科室办事员)改任登封知县,因此,该碑应刻立于明万历年中后期(因碑上无留年代)。
拜台:每年中岳庙庙会期间,由于来的香客非常多,后面的峻极大殿容纳不了过多的游人,同时也为了消防的需要,人民就在这里拜祭,所以称为拜台。电影《少林寺》当中火烧方丈就是在这拍的。两边的亭子东边叫御香亭西边的叫御帛亭,以前是皇帝赐封给中岳庙的香帛存放之处。现在里边分别放制了一块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留下的诗书碑,所以又统称为御碑亭。&
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一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是中岳神上班办理朝务的地方,也是人门祭祀中岳山神的主要场所。该殿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一个古建筑,是高山规模最大的建筑。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庆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为什么用这个数字呢?因为九五是皇帝专用的数字,九五之尊指的就是皇帝,其建筑形式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銮殿完全一样,也表明中岳神享受皇帝的待遇。这种规格的大殿,在明清之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清初殿外还悬挂有宋人颜体“峻极殿”三字匾。
大殿前筑有3米高的月台,周围有石雕栏杆,月台正面有三道石阶。中间的台阶分二路,二路间镶有垂带式“御路”一石,上面浮雕着精美的图案,上截为“独龙盘踞”,中间为“双龙戏珠”,下边为“群鹤闹莲”等纹饰。
月台下面为拜台,左右为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东为“御捍亭”,内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的御碑,其字乃草书,笔势如箭,挥洒淋离。
东亭叫玉香亭,内存刻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宗弘历诗书碑一通,诗曰:“明禋亲举备宫悬,德并高峰峻极天。秩视三公伊古重,名尊五岳匪今然。会重有极神如在,允建于中道岂偏。肸蠁愿陈心所愿,笃生申甫佐蕃宣”。西亭叫玉帛亭,内存刻立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3年)高宗弘历皇帝自制诗书碑,诗曰:“庚午禋回心每悬,嵩云南望德参天;卅年以久事宜作,此日维新理合然;庙镇中州崇莫并,殿临黄道正无偏;敬吟长律当碑泐,希佑黔黎惠泽宣”。是乾隆皇帝游中岳庙时留下的两块碑刻。
走进中岳大殿,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层层叠造而成,盘龙居井心,龙口中原来系有宝珠,当地人呼之为“老龙盘窝”,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蛟龙卷须昂首,盘绕升腾,玲珑可爱,巧夺开工。
关于藻井,还流传着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从前,在修建中岳庙时,来了一个衣衫褴缕的木匠老头,领工的很看不起他,怕做坏了材料,只给他一个柏树根疙瘩,叫他去锛。老头天天锛锛砍砍,谁也没理会他做的什么。数日后,他笑眯眯地对领工说:“做好了,你看中不中?”工匠头心想:一个柏木疙瘩能做个啥,有什么看头!准是这老头不想在这里干了,不过看看也没啥,就跟着老头去了。远远看去,柏树疙瘩依然复存。走到跟前,工匠头用脚一踢,“哗啦”一声,柏树疙瘩变成了一个舯龙藻井,装在大殿上正合适,他忙回头找那个老头,不见踪影。后来人们说这是鲁班显圣巧造了盘龙藻井。
大殿正中央是一座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神橱上悬有康熙帝御书“高高峻极”四字横匾。龛内塑有高3米多的天中王像,左右站立的为老少使臣及茶童塑像。龛外侧塑有高达6米的执锤侍立、姿态雄伟的镇殿将军,左为方弼,右为方相,是嵩山地区最大的泥塑作品。东殿角木架上,悬架着明万历元年9公元1573年)铸造的千斤铁钟。大殿神龛后壁立有阴刻宽迹的“三”字样的“坎”字碑一通。传说中岳庙后的黄盖峰西有座火焰山,坎属八卦中的水象,树立此碑,是以水灭火的意思。
殿中供奉的就是中岳山神,按照《封神演义》的记载,他的名字叫闻聘,是殷商末期帮助周武王讨伐纣百诸侯中的一员。在讨伐纣王中,在渑池县被张奎所杀,姜子牙封神时封他为中岳山神,到了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来嵩山封禅,封他为“天中王”,此后又加封为“天中王皇帝”。到了宋朝时期,赵匡胤取消了以前所有的封号,正式封中岳山神为“中岳中天大宁崇圣皇帝”人称“崇圣大帝。两边的两个镇殿将军是兄弟两人,分别叫方相、方弼,两人本来是纣王金殿前的镇殿将军。因纣王荒淫无道,杀妻诛子,他们就保着太子殷郊、殷洪反出了朝歌。加入到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行列,战死后被姜子牙分封到中岳庙当镇殿将军,在整个中岳大殿的天花板上,原来都有非常精美的木雕图案,日本侵华战争时期,附近一个炸弹爆炸,这些木雕作品都被毁坏了,只保留下来一块我们看到的盘龙藻井的图案,当地有个传说,说这些木雕都是鲁班造的,其实这个图案是民国时期鲁班的两个老乡--山东的两个老木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成的。
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重修。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在五岳庙中也只有中岳庙有寝殿,因为武则天封中岳神为“天中王”之后,认为他过于孤单和冷清,便奉赠给他一个配偶,人称“天灵妃”,后来被称为“天中皇后”,这也是武则天想借此提高妇女的地位。既然万岁开了金口,所以中岳庙就建了这样一个寝殿,里边是崇圣大帝两人的塑像,两边两个厢房是他们休息的场景。民间形象的称他们是睡爷爷座奶奶。
出寝殿拾级而上便到御书楼。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民国初年,房顶被炸弹炸掉一角。重新修建时,民国时期一些所谓的进步人士,提出来要吸收一些西洋的建筑风格,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建筑房顶保留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而门和窗却有些欧洲式样,整个建筑看起来不中不洋,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现在里面供奉道教主神“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玉皇大帝。他的职责简单的说他是天道的管理者,是管神的神,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
中岳庙会历史渊源: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丶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七日,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
起源传说:据《道学传》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时,又有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峻极门东侧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就是当年刻立的,碑文记载寇谦之修中岳庙和传道的事迹,是关于这位名道最早的记录。此后,历代还有不少知名道士在这里主持过道场。峻极门东侧还有《五岳真形图碑》,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着象征五岳的图象,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立。据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说,五岳真形图是道士入山辟邪的护身符,一切妖鬼虫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协会就设在中岳庙,每年农历三月和六月庙会热闹非凡,这一习俗至今不衰。
庙会时间: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公里处,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和农历十月初十,登封县都要举行传统的中岳庙会。中岳庙会源于古代统治者对山岳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岳庙会进入鼎盛期,中岳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中岳庙会会期长达10天,人数最多达每天达20万人次。
庙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拴娃娃”、拜干爹、摸铁人等。庙会上还有舞狮子、旱船、高跷、火龙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还可见到具有浓烈信仰色彩的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如各种长命锁、玉如意、宝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
拴娃娃: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人称“拴娃娃”。娃娃,是一种用黄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晒干后涂上色彩。娃娃有男女之别。拴娃娃的地点,一般都在中岳庙后院的崇圣门周围和寝殿里。求子的人在嵩岳大帝和嵩岳娘娘的塑像前燃香叩头,要男要女,红头绳要绑在娃娃的脖子上,呈蝴蝶结形状,飘逸潇洒。
妇女们接过娃娃后,将娃娃抱回家里,放在床头上或苇席下。如愿以偿生下孩子后,在孩子周岁时到中岳庙里向嵩岳娘娘还愿,以此作为嵩岳娘娘施子之恩的一种报答方式。
拜干爹:中岳庙崇圣门东侧有4尊铁人,宋代治平元年铸造。它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都称他们为“镇庙铁人”。传说金兵南侵,铁人准备渡河抗金壮志未酬,当地的百姓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把它们奉为守护神,孩子周岁时,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把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叩头。然后将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受到铁人换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这种习俗,有人称为“挂锁”,有人称为“拜干爹”。
摸铁人:传说说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门票(登封很多景点的门票是统一的票样):&
我的更多文章:
( 07:23:41)( 07:21:07)( 09:40:55)( 06:25:36)( 20:00:20)( 21:12:3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爸爸是农村户口,当过兵,1973年退伍的。当了5年兵,向这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待解决问题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我爸爸是农村户口,当过兵,1973年退伍的。当了5年兵,向这
黑龙江-绥化&03-05 09:27&&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5) 剩余时间:
我爸爸是农村户口,当过兵,1973年退伍的。当了5年兵,向这种情况去世了有安葬费吗?谢谢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私密留言:
[湖北-武汉]
回复时间:
要问当地的民政局。
[广东-广州]
1030206积分
回复时间:
这是可以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规定来办理的
[黑龙江-哈尔滨]
202573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政策性问题建议咨询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因各地政策差异,无法做出详细解答。
[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时间:
你好,可以咨询民政部门。
[黑龙江-哈尔滨]
303699积分
回复时间:
政策性问题咨询政府部门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佳律师解答
(郭海滨)()&
(袁明露)()&
(陈儒坤)()&
(陈儒坤)()&
(宋福文)()&
最新回复律师
黑龙江 大庆
北京 海淀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登封旅行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