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基础工作达标指导意见见一般组成部分有哪些

广丰区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字体大小:[] []
质检总局、商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单位:
生成时间:
公开方式:
索 取 号:
公开时限:
文件编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加强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有序推进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建设,近日,质检总局、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对象和,为全面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政策支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相互协同,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一批关键共性标准得以制定实施,追溯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得到规范统一,全社会追溯标准化意识获得显著提高。追溯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初步建立,有效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试点示范,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实现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指导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基础研究;二是统筹规划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三是研制重要产品追溯基础共性标准;四是探索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试点示范;五是抓好重要产品追溯标准的推广应用;六是做好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标准化支撑。
《指导意见》还指出,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设人才队伍、推动国际接轨、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接下来,商务部将联合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开展追溯标准需求调研、基础共性标准制修订、追溯标准体系规范等工作,确保《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下载相关附件:
【】 【】 【】
版权所有:中共广丰区委、广丰区人民政府
广丰区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5|
上传日期: 10:18:4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
关注微信公众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党员工作指导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党员工作指导意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6页共11页;ABCDE∨∨∨2729;对于百叶箱,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A:保;C: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D: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3.4.;地面气象观测在(ABDE)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下列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错误的有(ABCD;A:TH08
共11页 A B C D E
∨ ∨ 28 28 32 37 37 27 27 29 35 35
23 29 10 2. 对于百叶箱,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保护温、湿度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B:它的内外部分均应为白色。 C: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 D: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3. 4. 地面气象观测在(
)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A:观测时间
B:观测方法
C:观测环境
D:数据处理方法
E:观测仪器 下列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错误的有(
)。 A: TH 01 06 42 078 078
B: TH 00 06 42 078 078
C: TH 00 06 42 078 078
D: TH 00 06 42 078 078
5. 6. 7. FJ文件数据存入标准是(
)。 A:风速≥17m/s; B:风速≥20m/s; C:风速≥24m/s; D:风速≥29m/s; E:风速达到17m/s大风后又小于17m/s,并已持续15分钟。 A文件中,降水量的方式位有3个,分别为( ABC
D:A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等级应划为一级(
)。 A:国家基准气候站、大气本底站 B:地处平均雷暴日≤30于/年的国家基本气象站 C:地处平均雷暴日≥80于/年的一般气象站站 8. 9. 10. 11. 12. 某国家级自动气象站仅雨量数据缺测(有降水无数据),以下属于较大可能性故障原因的有(
A:通讯串口故障
B:电源故障
C:雨量传感器故障
D:数据采集器与雨量传感器连接线路故障
使用格雷码技术测定风向,如风向传感器使用的不是七位格雷码盘,而是6位、8位,则其分辨率为(
E:0.703 自动站要素传感器,输出信号为电压的是(
°°°°°A:气压振筒
B:气温铂电阻
C:湿敏电容
D:雨量翻斗 在实际观测中,降水量误差主要有 。 ( ABCD
A: 溅水误差 B: 蒸发误差 C: 风造成的误差 D: 沾水误差
在AIIiii-YYYYMM.TXT文件中,某站1月1日日出时间为7时05分(真太阳时,以下同)、日落时间为16时41分,1月5日日出时间为7时08分、日落时间为16时44分,则人工器测日照记录错误的有 。 (
A: 方式位2,2日记录:NN NN NN NN 01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NN 01 NN NN NN 091092
B: 方式位2,3日记录:00 00 00 00 00 00 00 05 10 10 10 09 00 00 00 00 00 00 044
C: 方式位A,5日记录:NN NN NN NN NN NN NN 00 02 10 10 04 00 00 00 00 00 NN NN NN NN NN NN NN 6
D: 方式位2,4日记录:NN NN NN NN 01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4 NN NN NN NN 075
13. 14. 15. (
)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有关部门不得审批。(
) A:城乡规划
B:当地政府
D:国土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风力等级、名称和风速中数分别为(
F:16.0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规定禁止在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周边(
)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或者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
)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10的建筑物、构筑物;在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
)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 DCA
) A:800米
D:2000米 16. 17. 为保证火箭发射的主动段(播撒)严格按设计要求,作业时必须根据当时高空风向进行修正:( BC
) A:对于逆风调低发射角
B:对于逆风调高发射角
C:对于横侧风调整方位角,修正方向与风向相同
D:对于横侧风调整方位角,修正方向与风向相反 火箭发射场地应( ABD
) A:远离村庄、油库、集市
B:前、后方均设有禁区
C:应在风偏小的部位
D:远离强磁场和高射频区 第7页
共11页 18. 19. 20. 如按作业目标云系的不同,适宜于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云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A:布满天空中大范围的卷层云系
B:系统性天气的层状云系及局地地形云
C:对流性降水云系
D:低空成片的淡积云 我国开展的业务性人工增雨作业,其主要目的包括:(
) A:增加目标区的降水量,减少对比区的降水量
B:增加水库蓄水量
C:增加旱区的降水量,抗旱减灾
D:增加区域降水量,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水资源 高炮布点应遵循哪些原则?(
) A:必须在摸清当地雹灾、旱灾发生规律、天气气候特征、降雹地理、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设计
B:根据当地防雹减灾、抗旱增水的实际需求,应重点在经济作物区、设施农业区和干旱需水区布点
C:当地气象部门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作业能在雷达等探测手段的直接指挥下进行
D:能实现联网作业、统一布局;当地政府能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21. 当前我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仍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A: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明确
B: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不高
C: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存在盲区
D: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 E: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不完善 F: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健全。 22. 防御农村气象灾害的重点是( ABCD
)。 A: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能力建设 B:加强农村防灾科普宣传和农民防灾避灾技能培训 C: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 D:开展新农村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修订完善农村建筑物和农业生产设施防灾标准。 23.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 ABCE
)等内容。 A: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B:气象灾害防御原则和目标 C:气象灾害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D: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E: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 24. 根据中国气象局相关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必须建立完善组织机制的几个条件是(
) A:有自动气象站
B: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专门工作领导小组 C:有一名乡镇负责人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气象信息员专门承担相关工作 D:有气象信息服务站
E:有一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 25.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
)。 A:气象灾害的类别
B: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
C:气象灾害起始时间D:气象灾害的可能影响范围 E:气象灾害警示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F:预警信息发布机关 26. 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的重点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A: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B:加快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C: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
D: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 E:健全预警联动机制 27. 28. 按照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 A:有固定场所
B:有信息设备
C:有信息员
D:有定期活动 E:有管理制度
F:有长效机制
G:有服务效益评价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哪几方面( ABCDE
) A: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B: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C: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
D: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 E: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 29. 30.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用3-5年的时间,要达到以下哪些目标(
)。 A: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B: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C: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D: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全国第三次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的主要工作是开展(
)精细化评价,以及面向单一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专项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A:全国光合生产潜力
B:光温生产潜力
C:气候生产潜力 D:气候资源承载力
E:农业气象灾害 31.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主要是根据(
)等信息,大力开展现代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的诊断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粮食生产及农业生产成本影响评估和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影响预估。 A:农业气候区划
B:气候气候要素和农业气象灾害
C:农作物产量 D:农业耕作措施
E:农业生产布局 32. 根据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着力做好农业气象观测布局与任务的调整。调整农业气象观测任务,主要包括调整(
),以及针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需要,改进部分观测项目以及观测方法和观测频次。 A:作物观测
B:土壤水分观测
C:农田小气候观测
D:大气成分观测 E:二氧化碳排放观测
F:酸雨观测
G:物候观测 第8页
共11页 3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开展( BCD
)。 A:建立农村防灾减灾平台
B:强化决策农业气象服务 C:加强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
D:发展面向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 E:强化保障机制 34.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中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建立(
)、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A: 防御规划到市
B:组织机构到乡
C:精细预报到村
D:自动观测到乡E:气象服务站到乡
F: 应急预案到村
G: 风险调查到村 35.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 (
),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A: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B:建立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 C: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技术系统 D: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数据库
E: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区划 36. 下列关于运动学预报法叙述正确的是(
) A.槽线的移动速度与槽的强度成正比,与变压梯度成反比。
B.槽线沿变压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升度方向移动。
C.气旋中心或槽上出现负变压时,气旋或槽将加深。
D.反气旋中心或脊上出现正变压时,反气旋或脊将减弱。 37. 冷锋后部偏北大风出现在(
) A.冷锋后高压前沿气压梯度最大的地方
B.高空冷温度槽区域 C.高空温度平流零线区域
D.高空冷平流最强的区域 3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槽上山会使槽减弱。
B.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气旋发展。 C.热力因子作用使槽加深。
D.疏散槽有正相对涡度平流。 39. 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以下哪些是我国常见的大风。(
) A.冷锋后偏北大风
B.高压后部偏南大风,
C.低压大风
D.台风大风
E.40. 关于锋,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如果锋面附近任一侧有降水发生,那么锋面附近的露点差异可以很好地反映气团属性的差异。 B.锋面位于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但是气旋式切变处不一定有锋。 C.夏季,冷锋自大陆移到海上,有时会出现冷锋后的气温反比锋前高的情况。 D.有锋面时,探空曲线上应有锋面逆温(或者是等温、或者是直减率很小)存在。 41. 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台风形成的根本条件之一是由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海面水温在26-27℃以上。 B.台风形成的必须有一个启动机制,即初始扰动。 C.台风形成的条件之一是对流层内的风速垂直切变小。 D.在赤道上的低压,若低层有强的水平辐合,则可以发展成台风。 42. 零多普勒径向速度可能代表什么气象意义?(
) A.该点的实际风向与该点相对于雷达的径向相垂直 B.该点的实际风向与该点相对于雷达的切向相垂直 C.该点的实际风速为零 D.该点的实际风速极大 43. 卫星云图上识别云的判据是(
A.结构型式;B.范围大小;C.地表温度;D.边界形状;E.色调;F.暗影;G.纹理 44. 下列几种情况会产生锋消( ABCE
)。 A.锋面附近出现下沉运动;B.维持锋面的冷暖平流减弱或消失; C.锋面两侧24小时变压差减弱; D.当海上有台风活动,太平洋高压东撤时,冷锋移动到海上; E.锋前暖空气上升,锋后冷空气下沉。 45. 现代天气业务突出特征体现在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
) A.业务运行的自动化
B.业务流程的合理化 C.业务产品的精细化
D.业务分工的专业化
46. 关于槽脊的移动,下面哪些说法不正确(
A.当槽前变压大于槽后变压,则槽前进。 B.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成正比,与槽的强度成反比。 C.对称性的槽没发展,疏散槽是加强的,汇合槽是减弱的。 D.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缓慢;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动迅速。 47. 暴雨产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和较长的维持时间。 A.充分的水汽供应
B.较强的冷空气补充 雷雨冰雹大风 第9页
共11页 C.存在阻塞高压
D.强烈的上升运动 48. 判断大冰雹的有效指标是(
)。 A. ≥45dBz的反射率因子高度扩展-20℃等温线高度以上 B.具有宽大的WER或BWER的回波特征 C.风暴顶辐散
E.高的融化层高度 49. 50. 1. 2. 3. 4. 5. 6.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有
) A.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B.温度信息 C.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
D.改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初值场 根据地理分类法,气团可分为(
). A.北极气团
B.极地气团
C.热带气团
D.赤道气团 三、判断题(70题,每题0.5分,共35分,正确的打√;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打×) 当积雪掩没草温传感器时,应立即将传感器置于原来位置的雪面上,测量雪面温度,并在观测簿备注栏内注明起止日期。( X ) 日照量别日数时数阈值与经度和月份有关,查表时用本站经度即可查出各月的日照量别日数时数阈值。( X ) 露点温度没有直接计算公式,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采用新系数的马格拉斯公式求出初值,再用逐步逼近(最多三次)方法求出露点温度。( V ) 站址迁移后,新旧站址气压感应部分的拔海高度差在1.5m以上、100.0m以内时,年内迁站前本站气压的月平均值和月平均最高、最低值及月极端最高、最低值,均须订正到迁站后气压感应部分拔海高度处相应的本站气压值,然后才能合并作年统计。( V ) 自动风向、风速瞬时值、1分钟和2分钟平均值都是以1秒钟为步长的滑动平均值。( V ) 若电线积冰两个方向上的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的不同观测时间时,则气温、风向、风速栏只抄录其中重量值(或直径+厚度总值)最大的一个最大值对应的气温、风向、风速记录。( V ) 7. 发现冻土器内管水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加水。( X ) 8. 只记开始时间的现象是飑。( X
) 9.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每两年应校准一次。( X
) 10. 估计云量时,当天空部分为障碍物所遮蔽时,云量应从未被遮蔽的天空部分中估计;如果被降水所遮蔽,这部分天空按有云看待。( V ) 11. 由于水银气压表感应器与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不一致,人工站本站气压需要用自动站本站气压代替,需进行高度差订正时,在自动站本站气压后加输“Z”。( V ) 12. 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中的质量控制标识0,表示数据正确,未作过修改。( X ) 13. 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中的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按A文件格式规定存入当日20时(北京时)至当前时刻的全部天气现象。( X
) 14. 利用超级终端检查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在超级终端中所有命令的返回值均是采集器中最原始的结果。 ( V )
15. 前向式散射仪测定能见度是以探测前向散射光确定大气的消光系数和能见度值。这种仪器的缺点是采样体积空间很小,代表性较差。 ( V )
16. 自动气象站蓄电池长时间不放电,会引起内阻增大、容量减小、负载能力下降。 ( V )
17. 对于大多数风杯传感器和螺旋桨传感器,加速时的响应比减速时的响应快,因此,这些旋转器的平均速度会过高地估计实际的平均风速。
( V ) 18. 雨量传感器的进水漏斗孔易被灰尘、草叶等堵塞,因此需根据情况,经常清洗雨量筒,用细铁丝将漏斗孔疏通。(
) 19. 台站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及自动气象站的技术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自检。( X
) 20. 气象专用频道、频率、线路、网络及相应的设施作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保护。(
V ) 21. 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进行人工增雨只能采用飞机作业,进行人工防雹只能采用高炮和火箭作业。(
) 22. 在我国,层状云系是夏季对流性天气活跃期产生的大范围稳定性降水云系。(
X ) 23. 我国的积云降水常常发生在以下几种天气尺度、次天气尺度和中小尺度系统内:1、冷锋附近。2、高空低涡、切变线、地面气旋波附近。3、飑线附近。4、台风的对流性云系中。5、暖湿季节的局地性对流云中。(
) 24. 根据我国各地观测结果,在降水性层状云系中,云中高含水量通常出现在云的中、低层,即锋上的高层云(As)中和锋下的层积云(Sc)中,有两个峰值区。(
V ) 25.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防雹、人工增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服务领域、增加经费收入。(
) 26. 防雹试验中从剂量试验得知,当催化剂量增加到一定量后,再增加剂量,防雹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出现减少降水量现象,故常可采用试验剂量效果变化不大的下限值。(
V ) 27.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气象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以政府行为为主进行防灾、减灾,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公益事业。( V
) 28. 我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业务流程包括作业条件分析预报、作业天气预警、作业方案制定、实时作业指挥、作业信息反馈、作业效果评估六个部分。(
) 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报废的审批程序和处理规定。禁止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作业单位转让已报废的作业装备。(
) 30. 在非作业期间,人雨弹、火箭弹可以在作业站点少量存放。( X
) 31.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所指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林业气象灾害、水文气象灾害、海洋气象灾害、危化品泄露灾害、交通气象灾害、地质气象灾害、航空气象灾害、电力气象灾害等。(
) 32. 防御城市气象灾害,需要大力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和参数,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以及研究制定相第10页
共11页 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依据。(
) 33. 到2020年,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 34.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V
) 3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V
) 36. 各级政府应当完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X
) 37.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通报;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 38.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当地政府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 39.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的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培训;建设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
) 40.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分级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41.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需要启动应急响应时,按照最低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
) 42.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服务要求是要做到服务公开;要保证服务时间;服务响应要及时;要填写服务日志。(
) 43. 按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与整个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协调发展,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具有国家、省、市、县四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 V
) 44. 农作物产量、特色农业产量与品质预报中省级业务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我国大宗粮棉油作物与世界主要产粮国的产量预报、全国农业年景预报与牧草产量载畜量预报,分类评估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产量。( X
) 45. 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是以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环境相互作用关系规律为基础,应用农业气象和农林病虫害资料,建立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指标,结合天气预报产品,逐步发展相应的农业气象数理统计模型与预报业务技术。(
) 46.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与预警的重点是开展不同时效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预测预报;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47. 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评价业务是以省级和市级业务单位为主,定期(年或生产周期起始前)和不定期地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评价与分析业务。(
) 48. 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农业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是利用适合全球的气候模式和作物模型,模拟未来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可能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 49.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由国家级业务单位承担,在必要和有条件的省级业务单位也可选择当地一项或多项有针对性的目标探索开展。(
) 50. 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及任务的调整、优化,是以充分满足国家与地方需求,分级布局以及站网能代表区域农业特色和兼顾平衡分布为原则。(
V ) 51. 大尺度大气运动基本上是水平运动。(
) 52. 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其两侧气团大 。等温线越密集,水平温度梯度越大,锋区越强。 (
) 53. 各等压面上的锋区位置相对越近,锋面坡度越小。(
54. 以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时,等压线在锋面处产生折角,折角指向高压,锋区处于低压槽中;暖锋前的变压代数值小于暖锋后的变压代数值 。(
) 55. 锋面附近的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向偏离等压线向高值区吹,一般情况下,锋面附近气流是辐合的。(
) 56. 锋面的主要特征是锋面两侧有明显的温差,冷锋后有负变温,暖锋后有正变温。(
) 57. 冷锋后常为较强的3小时正变压,暖锋后有较强的三小时负变压。( X
) 58. 我国的锋消区主要是在青藏高原以东30~40度一带。夏半年(6~9月)锋消较多,特别是7,8月。( V
59. 天气系统和天气形势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天气学方法是一种定性,经验性的预报方法。(
) 60. 一般加深的槽(加强的脊)移动是加速的,填塞的槽(减弱的脊)移动是减速的。(
X ) 61. 槽线沿变压(变高)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压(变高)升度方向移动。( V
) 62. 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此气旋是发展。(
) 63. 一个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可凝结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为可降水量。(
) 64. 在天气学分析中,确定锋面位置时,通常要考虑锋面两侧的温度、气压、变压、风、天气等差异,以便使锋面位置更加准确。( V
) 65. 按照我国现有业务规定,临近预报是指未来0-3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 X
) 66.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速度场,零速度线呈“S”型,表示实际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表示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有冷平流。(
) 67. 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速度场,径向速度的大小和正负是通过颜色变化表示的,一般暖色表示远离雷达的速度,冷色表示朝向雷达的速度。(
) 68. 一般大风出现在气压梯度最大的地方。地面大风区经常是在低压中心附近和高压的边缘区域。( V
) 69. 冬半年,在内陆湖面上,常有反气旋发生、发展。(
X ) 70. 冬季,冷高压移到蒙古常加强,向南移到我国后则变性减弱。(
) 四、 填空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第11页
共11页 1.在某站长Z文件中气压数据PP
0500中, 24小时变压
2.辐射表支架高度1.50m,,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方位正
hpa。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规定禁止在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 200
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在观测场周边
米范围内修建铁路,在观测场。 4.中国气象局印发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个人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各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总数的 2%
以内(不足50个台站的省份可申报1个),优秀个人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从业人员总数的
以内。 5.前向散射能见度仪采样中心高度
米。 6.前向散射能见度发射器在北侧,接收器在 南
侧。 7.《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迁建撤暂行规定》中迁移
基准站和基本站
的由中国气象局审批。 8.迁移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须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至少
年的对比观测。 9.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内混凝土基础上。承水口保持水平,根据冬季地面积雪情况,承水口距地面高度一般选择120±3cm ,在北方积雪较厚的个别地区可以选择150±3cm。防风圈应高于承水口约
cm。防风圈开口应朝
。 10.《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自2002年
月1日起施行,共计
条。 11.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按照作业规模和影响范围,在作业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 12.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由有关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商
同级有关部门
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13.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以上。 14.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目标是要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完善 A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15. 重要江河流域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是
大范围暴雨和持续性强降水 引发的流域性洪涝以及流域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 16.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防制度
,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17.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
气象灾害普查
,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 18.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19.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和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21.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气象灾情的收集和上报中灾害类别共计有
种。 22.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DA
、雷达产品生成器RPG
用户终端PUP
构成。 23.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较高的反射率因子能否扩展到
等温线高度以上。 24.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华南到长江流域
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河西走廊到东北
的锋生区。它们是和南北两支高空锋区相对应的。 25.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
;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
垂直运动条件
;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 云滴增长
26.台风的消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变为温带锋面气旋
。 27.地面图上,等压线通过锋线呈
弯曲,产生折角,折角指向
,锋线位于
低压槽内 29.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
和防御指南组成。 30.根据卫星云图上云的外形将云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即
积状云、 层状云和卷状云。
28.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的不同,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和 锢囚锋
四种。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71县级综合业务考试试卷等内容。 
 县级综合业务考试试卷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供县级业务人员参考学习 第1页 共 11 页 县级综合业务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00 题,每小题 0.5 分,共...  县级综合业务题库_IT认证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县级综合业务题库_IT认证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1、卫星云图上当观测到...  第1 页 共 8 页 九江市县级综合业务岗位练兵(9 月)理论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含填空填) 说明: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均在 U 盘内的电子...  第1 页 共 11 页 首届江西省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 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满分 19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密封线 很多,在天气分析中,主要考虑正形、 (...  姓名: 单位: 考号: 第七届陕西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县级综合业务)竞赛 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100 题,满分 40 分,每小题 0.4 分) (气象...  集训综合业务技能竞赛理论试题-答案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气象测报竞赛...3.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要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社会管理能力的核 ...  1 2014 年商洛市气象局县局综合气象业务 姓名: 技能竞赛理论试题 成绩:(共 ...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了天气现象的观测,其中准备综合利 用...  )与职责、 () 、应急 许昌市县级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试卷(2016 年第一次考试) 12.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 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