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房地产最新房价业内人士浅见分享:房价下跌之前半年会有什么前

  你什么时候能买起房子?——给朋友们说一说我对房地产市场的浅见
  2012已经来了,不过大家好像也没觉得有多恐怖,古人云天塌下来有刚哥,神马都是浮云。没有安全感的时代,人们并不怎么害怕玛雅人的鬼话,我们都是侥幸没有被毒食品毒死校车坑死牛逼富二代砍死城管一声吼吓死的幸运儿,吃了这么多年地沟油都没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至于船票么,真的,中国人眼里啥时能买起一套房子是更重要的事。  去年神棍节之后,朋友圈中张罗买房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在房地产报刊工作了几个月的菜鸟,本人多次被朋友们问到许多诸如明年房价能涨能跌,这时候卖房能不能赔本等全国砖家们都讨论不明白的问题。如答曰不好说,对方肯定大为不解的问:你不是干这行的么?这种情况着实蛋疼的紧。文化部的没文化,教育部的少教养也不是什么常见的事情,除了扫黄打非办的领导,咱们谁也不敢说自己对自己业务熟悉的了如指掌。  扯远了,房地产的问题复杂程度远非冠希与其朋友们之间的关系所能比较,想一言蔽之不太可能。今天好容易得空,给大伙说说我知道的一些关于地产行业的信息,以及我个人关于这方面的思考,给讨论地产问题或者正在纠结当房奴讨老婆的兄弟们打开个思路。浅薄之见,仅供一笑,如有雷同,纯属瞎蒙。  地产企业的逆袭:你不知道的雄心  说起房子,想起件有意思的事,前一阵子中坤的黄总在冰岛的地泡了汤。大家都本以为冰岛那么多政要都点了头,中坤买地的事应该十拿九稳了,本人连分析民族企业走出国门、掀开划时代篇章的稿子都写好了。结果偏有愣头青出来搅局,一切白搭,一点都不和谐。  从这件事里,我们还能得到两个启示:第一,是老外政治觉悟不怎么样。放到中国,这样大的资本足够地方官员亲自接驾薄酒一杯接风洗尘外加安排与女青年联欢的,他们个芝麻绿豆部长居然敢否决,足见冰岛洋人对外资不重视,水深火热也活该;第二,通过交易内容可以发现,冰岛的地,真的挺便宜。太大的城市不说,只须看看上海一季度的土地出让金,犄角旮旯的地块均价都比这个项目高好多,这还是当前一大群开发商哭着喊着说自己只剩下裤衩了的时候。  当然,还能体现出的是,近些年在我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以及广大房奴的辛勤努力下,中国地产企业的底气和胆量也是跟着规模一日千里的膨胀。有钱了,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太多了,所以国家也博爱了。什么?马其顿小国缺了校车?是水深火热啊,送他们一堆,不就是几套房的事么?我们保障房一年就1000万套,说出来都怕美国人伤自尊。真的,说实话,美国老百姓真是不知好歹,收个银行账户费就闹事,中国这要死人的墓地使用续费都没人抗议,懂啥子叫和谐社会不?  仔细对比一下,这两幅场景蛮有趣,美国人砸华尔街,中国人砸售楼处,看起来穿越,事实上完全无厘头。美国人恨银行,中国人恨开发商,美国人为了鸡零狗碎的小钱游行示威最后成了时代的年度封面人物,中国人因为动辄几十万的大事小打小闹最后让大伙一顿笑话:谁叫你丫要买了?  没办法,中国人喜欢把敌人具体化,不习惯敌人是一种现象而习惯敌人是一个具体的存在。比如眼下降价传言汹涌,某些大房企又因为降的不够委婉让大伙推到前台来当出头鸟各种炮轰。不是他们比别人高调,只是因为当年太过幼稚,人家送了个领军者的高帽就戴上。武侠小说告诉我们,一般四个一起出现的角色都很苦逼,以前的“招保万金”,四大龙头的江湖称号,就让我无端想起“英雄豪杰,青城四秀”这帮反面教材来。高帽的结果就是,大家已经习惯每言房地产都必拿他们说事。但实际上看看身边的这些楼盘就知道,这几家所谓的地产名企在地产市场上没那么大影响力,更多的企业选择的是低调介入,悄悄赚钱。普通老百姓有多少知道海尔、联想、华为也有地产业务呢?不止这几家,把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统计出来,基本上可以当做中国大中型企业名录大全。不看不知道,连雅戈尔七匹狼喜之郎居然都来凑热闹,估计下一步该有喜洋洋地产和灰太狼置业了。当然,开发的名目一定是世界级文化产业园,民族动画产业园,最后发展成为东方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铁岭迪士尼乐园,莲花乡池水沟子迪士尼乐园。  中国地产是一个行业,行业里是一大群精明或者浮躁的人群,而不是几个公司。万科的或者恒大全国声名赫赫,其销量也不过大概等于东北哈尔滨市一年的商品房供应量,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内,根本不占据主导地位。再大的地产企业,也不过是一个山头的大王而已。  从这里能看出一些很惊悚的问题,房地产是个神奇的行当,三百六十行百川入海殊途同归,都不务正业的要到地产上来赚一筷子。去年看杂志才知道连一向号称不做地产的郭爷都忍不住伸手了。看来大伙都看明白了,做实业没有做金融挣钱,做金融没有做地产挣钱,在利润的刺激下资金会往哪里去可想而知。至于经济的根本制造类实业,反正有发改委呢,关俺们啥事。  这里说一个不太精确的数据。眼下房屋存量是2.7亿平方米,2011年前11月,全国住宅出售大概8亿平方米左右,按目前这个条件来说肯定是严重的消化不良。不过不能忽略的一个致命的条件,如果去除调控的因素,各方闲的蛋疼的资金能轻松吃下两倍的当前存量。懂行的可以粗略的看下,供学者们糊弄老百姓的神马M1M2里头,一共有多少超发的纸张。这些钱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的实在是没法花,这直接导致这些人的购买欲望就像金鱼的饭量一样,不撑死不拉倒。  看看地产企业的规划和目标,稍微有一点资本的,哪个不是琢磨着上市?哪个不是规划者着百亿千亿的发展前景?中国最需要的高技术型企业没有这个雄心,没有这个抱负,而地产却敢。什么?你们公司未来预计年销售20亿?我跟你说,在圈里,地多买两块,一块盖楼一块种草,反正没洞就不算高尔夫球场,营业额少于100亿的,你都不好意思出门。  于是,几乎等于无尽的购买力助长了开发商不断扩张的雄心,虽然这种购买力并不属于收入处于中下层的普通民众。中国能买得起豪宅的人成千上万,中国因为豪宅富起来的人也成千上万,正好是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等七十年之后一扒,大不了重头再来,这才叫万年基业,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地产成为少数人的游戏和多数人的诅咒。当然,房奴们的态度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大腕们的计划:上市,圈钱,海外上市,分拆,盖楼,卖钱,拿地,再卖钱,项目再上市,and so on。拔地而起的不是脆生生粉嫩嫩的高楼,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利益点。  替罪羊也是希绪弗斯:坑爹是大家一起造就的  眼下,调控的声势浩大,地产商也卖萌声音一片,大家都吵吵说拐点到了,连名号各种牛逼的经济学家们也都在嚷嚷拐啦拐啦。我很纳闷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调控促涨价,只不过是通往高价的列车出了次轨而已,你干嘛这么欢呼雀跃?中国的楼市从来不是市场行为,没有拐点,只有拐卖。你整天说拐点,我问你拐点是什么,你吭哧半天随便最后划了条曲线告诉我掉头向下的那一点就是拐点。但是,可是,然而是,大学里高数课不小心没睡着的都知道,拐点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这段嫌麻烦或者没技术含量的可以跳过)曲线上一个点如果是拐点,这个点左右两边凹凸性是不同的,要二阶导数为零,三阶导数不为零。而中国楼市的价格函数那是非常省事的,一个坐标轴,x轴为平米数,y轴为价格,咱们的价格曲线就是以x轴为端点,与y轴平行的一路向上的射线,一平米从1500直接冲到36000还意犹未尽蓄势待发蒸蒸日上。严格来说根本没有拐点可言,当然也可以说处处是拐点,这正吻合了我们当前楼市的状况,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戛然而止掉头向下,也有可能一直“升升不息”。  想想我们中学学过的马克思曾经说人们在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下能干出来些啥事来,你就知道在开发商们在合法的条件下会怎样操纵市场价格,越传言政策上要严格,就越会搞最后的疯狂。这里会有很多人说不对,开发商决定不了价格,决定价格的是市场。不过当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不用反驳你也自觉发虚。然后呢,你脑袋灵光乍现,说对了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政府调控,价格由政府决定。且不说这句话很没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当局会觉得大家都买不起房民怨沸腾的好玩么?如果行政力量真的管用,中央一道文件让全国房价都降一半岂不是皆大欢喜?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决定咱们要住着全球顶尖,呃,价格的房子的,是中国总体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特征,你,我,甚至中央,想改变都无能为力。  房地产业最早的问题是房屋的匮乏,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和欧美那些国家祖产无数的情况不同,中国地面上在开发之前除了皇宫内苑,府邸,以及日本人留下的洋楼以外,没有多少按现代化标准能住人的房子。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可悲,但是长期以来被各路学者当做沾沾自喜的理由,学名市场广阔。旧城改造和公共利益名目下引起的拆迁,回迁,强拆,自焚等事件没完没了,核心原因就是大家都没个住房的保障,缺乏替代品,一旦得不到满足会进入生活匮乏的窘境。而皮包商们为了保障暴利,掠夺核心区域地段,又不肯拿出相应的价值来补偿。在这种激进加上无序的时代,更需要来自管理层的强力保障,而这时低效的管理部门却对各种复杂的产权以及其他问题无能为力。  公正的说,在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房子的问题都不算严重,起码关系不到国家兴亡,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单位福利分房。这是国家统一规划的意外收获,被诟病已久的双轨制在造就官倒官商的同时,也顺便在住房方面的给了屁民们点好处。当然,矛盾没突出的更大程度上原因是国人们能对付的习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得了,安贫乐道,箪瓢屡空,晏如也。而现在突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住房推向市场化的不负责任性,以及为了政绩的那种“画个圈就算进城”的城市化,以前还有个虽然低效且容易出现寻租现象但能够保障有个窝住的制度,现在,你只能自己不吃不喝多少年去买了。(有五毛砖家力证中国房价不高,因为欧美国家的均价比我们的高。这里除了问候他们先人没有别的好说了,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多少,社会保障是什么样,连统计局都不好意思说得太离谱。中国人均GDP三四千美元,伊拉克现在都是这个数,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收入,去跟人家付差不多的价格,而且质量还差的很多,这叫选择性接轨。)  这些年房地产一直算是支柱产业,不过一直没有到现在这种一家独大的地步,即使海南的烂尾灾难,不过是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小插曲,被当做经济思维和关于人性贪婪教育的例子,和当年的君子兰,猴票,乃至双氧水碘盐一样属于恶意炒作活该倒霉的范畴,跟经济形势没什么关系。直到人们悄然发现,不管谁,只要掺和地产这事基本上等于发财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变味了。这年头正赶上富人越来越多,闲钱越来越多,人口红利越来越少,投资实业利润越来越薄,股票十分坑爹,而货币在假装不贬值实际上购买力悄悄缩水等等各种要命的情况,人们发现资金流转向房地产的诉求比宅男们对女性的渴望还强烈。而同时,地方政府官员们也发现中央对于城市的现代化乃至国际化非常偏好,于是,一拍即合干柴烈火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的官商,那个,官商合作,就开始了。  这种和谐无比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牛逼无比的经济增长速度。当前的土地出让金一调控就调没了上万亿元,原本该有多少可想而知。这些钱可不仅仅是数字,毫不夸张的说被众人骂的狗血临头的土地财政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维稳器。浩大的政绩工程,部分领导拍脑袋胡乱决策造成的损失,在外国人面前装***上国的封赏,在国内维稳的经费,还有贪官造的坏账,红顶商人的利润,臃肿的国家机构,低效无竞争力的国企,以及外汇储备的损失,等等等等,都要靠土地财政的弥补。可以说,是卖地来的钱,支撑着咱的千秋大业。上亿屁民胆战心惊的供房,维护了中国固若金汤的稳定,有人说房地产在,中国就不可能真的乱起来,这话从另一个角度听,其实道理是非常对的。  无奈乱局: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总有人说当今政府该如何如何,很肯定的是,眼下的政策效果还未知,但是你一腔热血的建议一定行不通。说实话,官员尸位素餐固然讨厌,但是脑袋一热以为自己出了好点子的决策者更要命。本人初中同桌曾经很认真说过什么自己当皇帝清朝就不会被列强欺负了。问她怎么办,答曰从乾隆年间开始开港通商,引进先进技术,主持土地革命给农民平均分配土地,还有就是重视人才,重视教育……想想一个整天就认识F4的女生都会根据初中教科书异想天开出一堆自己很得意的政治主张来,你就明白自己以为很完美的想法只能是听起来很美。  比如有人说调控就该一调到底,不给贷款不给补助不让融资最好把地产企业税调的比房价还邪乎,把开发商整死百分之九十,不但让国人出口恶气,还能从此断绝房地产暴利的源头,让那些投机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想法相当于别人家孩子把你家柴禾垛烧了,他们家长打自己家孩子几巴掌,你就真心以为那家家长要把孩子打死跟你谢罪了。已经说过了,那么多张嘴要钱,土地财政不可能消失,除非政府机关找到新的财路,而短期内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大管家说过房价降百分之五十银行能挺得住,但是财政可挺不住。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蹭蹭蹭往上涨,而且多是短期债务,各种需要钱堵的窟窿,教育医疗设保城市化工业化等各种资金缺口,蚁民们越来越不容易满足,解决这些,起码是暂时糊弄这些,很大程度上指望着卖地的钱,而卖地的钱又是从开发公司来的,这回你知道谁跟谁更亲了吧。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调控的问题,看样子这回调的很是认真,这,难道是卸磨杀驴?去年刚收上来好几万亿的土地出让金,今年就拿起砍刀六亲不认了?且慢乐观,看看当前我们经济形势什么样。老外的苦逼日子咱不说,希腊都穷的人均GDP2万多欧了。国内呢,人口红利在流失,穷抠老外让咱的对外出口越来越不好做。更重要的是,你看现在中国的坑爹股市,市值蒸发个几万亿顶多算个平常事。因为货币增发严重,市值泡沫涨的跟蛤蟆肚子差不多。一方面增发的货币无处使用,让二师兄身价倍增;另一方面则是中小型实业企业举步维艰,比银行存款利息还低的利润,求爷爷告奶奶来的贷款,创新无门连代工都活不下的窘境。资本富裕的个人,包括银行,都不希望把钱投入实业里,除了少数绩优的企业和资源性产业外,大多数工业企业循规蹈矩的利润根本无法和金融或者地产这类翻倍利润的行业相比。打个通俗的比方,多年来,经营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像是在下一盘围棋,整个大龙只有两口气,一个不慎就会挂掉,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官子小胜;而经营房地产业相当于开黑店斗地主,手里还抓了俩王四个2,只要智商没问题基本上是高倍捞。资本么,有利则趋之,如果看过茅盾的子夜,你就会发现一个十分让你冷汗的事实,这时候的工商业和那时候的工商业,真的好像,只不过当年炒的是公债而已。  为了解决眼前一系列的问题,超发货币是免不了的,美国人玩得更狠,发的也更多,只不过丫挺的美国佬拉着全世界人一起买单。而中国就不行了。钱是一定要花的,所以钞票是一定要印的。然而不管印多少,流动性都是很低,因为中国人的不安全感,有点钱都存着以免倒霉时哀告无门,需求是扩大不起来的。而唯一可以强制扩张需求的,就是基本生活品。而住房是其中最重要一项。  这就可以理解了,土地使用年限是有数的,每居住一年相当于支付了相当高的价格,而你的首付加上按揭相当于是强迫消费加上超前消费,这是在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所以知道中国这些年GDP大踏步前进的前进,大伙都是有贡献的。  忍辱负重的房地产  说了这么多,估计有人该烦了。总结一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不管从官员还是平民的角度,我们国家都需要高速增长,房地产是比较容易在数字上达到目标的行业。房地产业在吸收了大量超发货币的同时,还成功的带动了上下游的诸多产业,建材行业,设计行业,包括本人就职的媒体行业。最重要的是,几千万在工地搬砖的农民工的就业。可以说,房地产把中国目前一直尖锐的问题都承接了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通胀压力问题,剩余资本无投资渠道的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房地产做了缓冲器。当然,最终的压力转嫁到的是房奴身上,所以你就理解了,潘石屹一条微博为什么会引来那么多的声讨和讽刺,骂的不是潘,是每个月要精打细算的压力啊。  从这你可以知道了,说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基础还真不为过,虽然这个基础是个很苦逼的形象,属于被迫当董存瑞的倒霉催。房价的很大一部分,是高昂的拿地费用,地产商们苦逼的享受着调控,享受着业主们的砖头,享受着全国人们对他们家人的问候,还要明里交各种税,暗里费劲打通各种中国特色的关节。原来嘛,好歹利润丰厚,现在时代不同了,看中央的意思是开发这方面的利润太过丰厚,要让国企和大企业多拿一些,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房地产市场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体的垄断寡头市场,调控也方便些。  最终的结局可以想象到,今年的确是所谓地产行业的寒冬,不过这跟咱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除了农民工兄弟发现活不好找了以外,指望着房价降到你的理想区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回调控的结点,是达到中央防止房地产业因为过热变成泡沫制造器而非吸收器的目的之后,而不是某些大仙所说的类似于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这类的无厘头整数时间段。企业之间会出现兼并的兼并,吞并的吞并,合并的合并,但不会有可怕的倒闭潮。这是既得利益集团内部的博弈,谁得到市场都一样,小区名字会更改无数,但是价格是没有多少变化的。再说一遍,是行业的问题,这次所谓房地产业的变动是行业内的变动,比如绿城变成了蓝城紫城之类的,跟普通消费者其实无关。而且最重要的是,购房者内部心理预期也是不同的,买不起的当然希望越低越好,可是一旦能够达到刚需置业的水平了,少有人会真的挺着一口气,就是不买。大多数买了之后,都在心里默念,升值,升值,别掉价,别掉价。  因而今年,除了你运气好偶尔捡到些大幅度降价的房子之外,大多数不会降的超过百分之二十。而且打折太狠的房子,在物业、配套服务这等方面,很有可能因为开发商的心不在焉而大幅度缩水。保障房也许是一套出路,但是对眼下的真正需要的人们来说,不够一亿套,根本无异于杯水车薪。业内的翻天覆地是肯定的,关注商业项目的人们也许会得到实惠,但如你我这等只为了一个六十平米满足一个勉强答应一起来住的女人的屌丝,想指望降价来改变自己的经济困境,真不如洗洗去睡了。
  所以鄙人之见是,2012的房地产行业不管怎么深度调整,都应该能给你省出来不止一个ipad3或者iphone4s,但最多不超过一辆小车。可是,与此同时油价又因为中石油没有茅台了而不畏千夫所指,顶风破八。所以呀,嘿嘿,您自个儿瞧着办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前不久在北京有一场主题为“我们来说说下一代”的对话,马化腾(微博)(腾讯公司CEO)和凯文·凯利(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用乐观的语句来探讨这个问题。谈话到尾声,马化腾提出,如果我们放开脑子去想,未来的互联网或者是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凯文·凯利笑着回答道:“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才只是一个小宝宝,刚刚开始。过去20年,我们有了很多重要的发明和产品,但是还有更多的产品没有开发,我们只是处在这样一个进程的开始。”  凯文·凯利还畅想了20年之后互联网的样子,他认为到那时会充满了各种数据流,数据流会在我们彼此的身体之间产生流动,就好像生活在云之中,人们本身也构成了云。而网页、浏览器这种概念也将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现在的我们无法清晰勾勒出20年后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的模样,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的它们一定比现在好很多。正如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在不久前召开的腾讯智慧峰会上说的:“我们回想一下计算机开始的那个样子,回想一下台式机曾经像宝贝一样待在我们办公桌上的日子。如果今天的网络媒体还是一个小小的孩子的话,我们就有希望来共同期待它慢慢长大,一直到美丽的青年和壮年,我们一起来期待他的明天。”  社交网络倒逼门户模式  今年2月,美国ComScore发布了互联网数据报告,一开头就提到,Facebook将代表和引领着互联网社交媒体,重新定义物理和数字意义上的沟通。在整个互联网媒体市场里,其实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媒体形态,除了社交网络,近年受关注的手机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网络媒体在市场广告上拥有着强劲的发展和份额。然而,身处互联网市场当中的每一位当局者,却也无法逃避社会化浪潮下的变革和残酷从用户网站的角度,又是如何来看这样的变化呢“其实用户在这些年有了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它也会倒逼传统门户去想想下一代会是什么样。”陈菊红表示,当前的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还在发生着四个层面的改变:一个是便携性的需求,主要由移动终端带来的;第二是个性化需求;第三是社会分享的需求;第四是对于资讯的极致化体验的需求。“看到消息去分享,这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变过的。只是说你的方式有多便捷,渠道有多通畅,可能性有多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传统门户网站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三大挑战:第一,传统门户在PC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移动终端领域的把握能力却不强;第二是传统门户并不真正懂用户,对用户的精细化了解不够;第三是传统门户服务单一,广告主个性化需求很难找到匹配的平台。“正因为传统门户提供的是相对比较粗制的内容,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标准化的产品,所以在服务的效果上就必然相对比较单一。”陈菊红强调说。  作为国内第一阵营的门户网媒,腾讯也遭遇着这种成长的烦恼。“过去,腾讯在大事件报道中的崛起以及名牌栏目的树立,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些小的创新点正带领腾讯走出这种困局以及同质化竞争,但我们觉得在面对整个社会化媒体大潮的时候还是远远不够的。”陈菊红坦言。多平台整合达到多终端的触达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在美国的发展比中国情况更为猛烈。相关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美国用户在社交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为总时间的16.6%,而门户网站则为16.7%,预计今年内前者将首次超越后者。传统门户的衰落将是个缓慢的过程,由于门户网站多年积累的用户、经验、产品,他们依旧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天赋过人的管理者,这些都使它不会那么快地死去。但是如果现在不做准备的话,传统门户的商业价值、媒体价值都将急剧地贬值。“当平台不再是第一入口的时候,我们深圳耳鼻喉医院/wsxby/就该认识到我们的内容到了深度化运行的时候了。”陈菊红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环境和用户习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国内四大门户纷纷构建基于自身优势的下一代网媒,曾经高度同质化的门户网媒开始在社会化媒体大潮下,开始差异化发展。  为了应对互联网环境的快速变革,以及顺应社会化时代用户的需求,“下一代腾讯网将着力整合腾讯微博、腾讯视频、腾讯网三大平台。从三个维度出发,让腾讯旗下三大平台深度结合,释放更大的能量,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打造一个即时在线、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专业化为特色的新一代网媒平台。”
  话真多
  好贴,客观透彻
  看看能源,再说房事^_^
  图解经济 强拆货币 透视社会 直面家与国~~~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95273.shtml
  揭开·M0·M1·M2·CPI·GDP·PMI的神秘盖头,一眼看穿~~~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97427.shtml
  @hnugu
16:32:24  话真多   -----------------------------  是的是的
  有五毛砖家力证中国房价不高,因为欧美国家的均价比我们的高。这里除了问候他们先人没有别的好说了  呵呵
  慢慢参详  
  党政分开喊了27年,一直分不开;官员财产公布喊了18年,一直不公布;加大教育投入喊了16年,一直不投入;医改喊了11年,就是不见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喊了9年,继续拖延;房价降下来喊了7年,还是不见降;微博实名制喊了1个月,居然实现了;网络实名制用了1周,马上要立法了!   体制不亡 罪在你我!(有点良知就转起来)
  房子面积不值钱,土地所有面积才值钱。   房子面积能继承,土地所有面积要继承。   房子面积需纳税,土地所有面积应增税。   奇怪的“相同”的甲、乙两楼的房价差就是土地价值差,当然土地价值包括土地价值差。   房价高,那是因为土地价值太便宜了。   发展结果:每位国民丢失土地所有权,土地面积越来越小。   应该倡导:土地换户籍,户籍换土地。
  @史迁鲁 好文,马克收藏
  国务院: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日17:30
新华网 我有话说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会议提出,支持自主需求、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会议确定,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在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省级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会议还确定,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写的不错,关注一下
  有用的 留着看
  @hnugu
16:32:24  话真多  -----------------------------  @史迁鲁 6楼
23:21:53  是的是的  -----------------------------  写得好,马克下。
  咸鱼翻身帖,感激不尽,正在写下一篇,谈谈个人对2013年房价的拙见
  真是很不爽,房子搞不起,买了点股票想赚钱,戏子出来一演,又是大跌~~~!!做个中国人感觉太累了,不是天天开会,就是天天为基本生存发愁~~~
  同关注,同顶
  写得很好/MARK
  这贴不错啊,怎么才这么点关注度
  楼主,我们80后结婚能没有车、没有ipad、没有iphone,但是你没房子看看谁跟你。  楼主,你少分析了一个问题,房价与收入的严重不成比会影响中国未来结婚率——影响未来人口——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崛起。政府是要负历史责任的。
  不简单,或多或少说中了某些
  围观就是力量
  什么时候你能买得起房子?  1;你进入体制的那一天。  2;你成为老板或跻身企业高管的那一天。  3;你成为专家(砖家?)的那一天。  4;革命胜利,宪政实现,民主到来的那一天。
  好文啊。  不过也要反过身来检修一下我们被他们搞坏了的脑袋。因为购房的首付款和装修费的资金利息都能租到一个相应面积和功能的房子了【趸交的资金利息就更不用说了】,人们还是要盲从地趋之若鹜地去买房。乐此不疲地整标明自己存在的行为艺术——在荒诞的社会标明自己符合荒诞的潮流;  不过,讨婆娘的事儿的确也是让人恼火的“刚需”,因为盲从是女人的另外一个名字。
  分析到位
  看不懂你说什么,半天每个重点,楼主适合写经书!!  
  很好 继续关注
  顶一下,写的到位了  
  哈哈哈
  楼猪,文笔不错,说对了  
  @ruchao1119 25楼
15:57:11  楼主,我们80后结婚能没有车、没有ipad、没有iphone,但是你没房子看看谁跟你。  楼主,你少分析了一个问题,房价与收入的严重不成比会影响中国未来结婚率——影响未来人口——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崛起。政府是要负历史责任的。  -----------------------------  下篇快要完工,提到关于房价摧毁80,90中兴一代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以2050年中国跻身发达国家序列的规划来看,80后和90后将是中华崛起的主力军,上承改革先驱弄潮儿,下奠国朝复兴大气象,可谓中兴一代,乃能真正光大有我朝以来的基业。
  @common911 31楼
21:05:33  看不懂你说什么,半天每个重点,楼主适合写经书!!  -----------------------------  您纯当看一乐儿,老实说遇到中国楼市,鬼神也难测
  请看续文:《房地产下的众生百态 乱评》
  @史迁鲁 38楼
14:53:17  请看续文:《房地产下的众生百态 乱评》  -----------------------------  很期待续文,啥时候出呀?
  太对了,虽然文长了点,可是说得在理啊,说出了大家的心声h
  @史迁鲁
14:53:17  请看续文:《房地产下的众生百态 乱评》  -----------------------------  @家有小嘉兴 40楼
15:55:18  很期待续文,啥时候出呀?  -----------------------------  /post-develop-.shtml
  @史迁鲁
14:53:17  请看续文:《房地产下的众生百态 乱评》  -----------------------------  @家有小嘉兴
15:55:18  很期待续文,啥时候出呀?  -----------------------------  @史迁鲁 42楼
17:12:24  /post-develop-.shtml  -----------------------------  新文也一样犀利啊!
  好!  
  分析的很道理,学习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下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