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人英语为什么出国会带几百张借记卡

尼日利亚总统出国治病1月未归引危机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尼日利亚总统出国治病1月未归引危机
  总统出国治病一个多月未归 尼日利亚权力真空引发危机
  本报记者 殷楠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在尼日利亚,其国家最高领导人――总统奥马鲁?亚拉杜瓦从公众视野里“消失”的时间已超过一个半月了。亚拉杜瓦日因患急性心包炎前往沙特阿拉伯就医,此后一直没有露面,导致尼日利亚出现权力真空,引发了一连串的棘手问题。
  有人怀疑总统已不在人世
  据“尼日利亚时代”网站等媒体报道,日,尼日利亚总统,现年59岁的奥马鲁?亚拉杜瓦因胸痛难忍被送往沙特就医,自那天起再未露面。这让尼日利亚陷入恐慌,有舆论甚至怀疑亚拉杜瓦已不在人世了。
  有尼日利亚学者认为,在这个盛产石油的非洲第一人口大国里,已出现了一种危险的权力真空状态,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宪政危机。
  事实上,总统“失踪”已对尼日利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其他人没有批准政府预算的权力,尼日利亚官员不得不千里迢迢赶往沙特,将一项早已由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数额高达24亿美元的补充预算文件,送到亚拉杜瓦的病榻前请其签署批准。据称,如果该预算文件不能及时生效,尼日利亚政府今年前3个月的开支将没着落。
  人事任命同样出了问题。日,卡特希纳?阿鲁宣誓就任尼日利亚首席大法官。这是该国史上首次在没有总统出席的情况下,举行首席大法官就职仪式,因此也有人质疑新首席大法官的合法性。
  数月前,亚拉杜瓦曾与境内的非法武装分子达成了初步的和解协议,但由于他已有一个半月不在国内,原先商定的下一步谈判无法继续,武装分子开始怀疑政府的诚信,重新开展了袭击行动。
  尼日利亚的尼日尔三角洲,一直是反政府武装盘踞的区域,该地区主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MEND)”曾在日与亚拉杜瓦政府签订无条件停火协议,但由于亚拉杜瓦长期不在国内,原先商定的下一步谈判无法继续,MEND于12月19日撕毁协议,又重新开始袭击。1月8日,雪佛龙尼日利亚石油公司的一条输油管道便遭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破坏。MEND声称支持此次袭击,但并未参与其中。美联社称,由于暴力袭击频发,尼日利亚石油生产受到重创,如今,安哥拉已超过尼日利亚,成为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
  另外,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苦等亚拉杜瓦为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给个说法,这起恐怖袭击是由23岁的尼日利亚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实施的。至今奥巴马还未能与亚拉杜瓦通上话,尼政府的反应也很“消极”,这让不少媒体对美尼两国未来的关系感到担忧。
  副总统:一切都很正常
  权力真空让尼日利亚政局悬念陡生。尼日利亚人权作家协会已开始游说国会,希望国会宣布亚拉杜瓦“失踪”。该协会还要求国会提供总统身体健康的确凿证据。
  与此同时,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一家联邦法庭7日举行三场听证会。第一场要求副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代替亚拉杜瓦出任总统,第二场要求亚拉杜瓦辞职,第三场则要求内阁做出让亚拉杜瓦立刻归国的决定。
  但政府坚称,一切都很正常。代替亚拉杜瓦发表新年致辞的副总统乔纳森说:“尼日利亚的大船依然在稳定航行。尽管总统先生由于健康原因暂时离开我们,但他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家事务。我们希望总统先生能尽快恢复健康,回国继续他的工作。”
  为博得民众的信任,乔纳森还说,6日晚间他接到总统电话,但他没透露两人谈了些什么。这个一个多月来,乔纳森一直代总统主持每周内阁会议,但总统没正式向他授权,这令很多人担心尼日利亚将陷入混乱,该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军事政变的先例。
  据尼日利亚当地报纸9日最新报道,迫于压力,尼众议院决定于12日,也就是亚拉杜瓦离开祖国第50天时,开会讨论总统的身体状况。
  总统曾“消失”过一次
  1951年,亚拉杜瓦出生于尼日利亚西北部的卡齐纳州一个政治世家。
  1999年和2003年,亚拉杜瓦两次当选卡齐纳州州长。担任州长期间,亚拉杜瓦向公众公布了自己的财产,成为尼日利亚第一个公开个人财产的州长,他因此获得了民众的赞誉,被认为是一个公正清廉的官员。由于政绩突出,亚拉杜瓦得到时任总统奥巴桑乔的赏识。
  2006年,奥巴桑乔选定亚拉杜瓦为总统候选人参加2007年的大选。2007年4月,亚拉杜瓦当选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职。亚拉杜瓦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2007年就曾突然昏倒,然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段时间。尼媒体曾猜测他患有肾病。不过,最后确诊,亚拉杜瓦患的是可危及生命的心包炎。
更多关于&& 的新闻当前位置:> > >
尼日利亚人每年出国治疗癌症费用达1亿美元
据《卫报》6月23日报道,尼日利亚众议院昨天二读通过一项草案,拟成立国家癌症研究所,治疗、预防和控制癌症,并为卫生部提供关于癌症的政策咨询。有议员批评,癌症导致的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却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据悉,目前尼日利亚人每年出国治疗癌症的费用高达1亿美元。(余旭)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记卡出国可以刷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