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工作一年跳槽离职率持续走高 职场新人年终该不该跳槽

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职场新人年终该不该跳槽?(3)_教育热点_教育_北京晨报网
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职场新人年终该不该跳槽?(3)
毕业不久就离职可能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王一新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太短的时间可能无法掌握核心技能。同时,频繁跳槽经历容易被HR质疑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一般企业新入职员工有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半年内离职不管是否个人主动离职,都可能被HR认作是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而被辞退。另外,不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心态。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可能因一些小困难选择用离职来解决问题,但工作中不免遇到这些挫折,若没有好的心态,可能会形成&惯性离职&,即用离职来逃避问题。
工作像恋爱要允许职场新人多尝试
●王剑 前程无忧市场部高级经理
超三成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离职有诸多原因,不能一味地凭短时间跳槽这一点就否定他们的工作能力或态度。不少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是相对盲目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与现有工作不匹配、不适应或缺乏兴趣因而选择跳槽,是可以理解的。
选工作像恋爱,一见钟情固然好,但现实往往是需多次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在职业生涯早期,新人们若能在综合分析行业前景、自身兴趣、企业价值观、发展空间等因素后借由跳槽找准职场方向,这不会影响职业发展。
本版采写/记者 缪晨霞
责任编辑:胡南  职场新人决定跳槽前,应综合考量行业景气程度、公司发展状况、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频繁跳槽对职业发展不利。
  “到底是该跳,还是该留?如果跳,该怎么跳?”年关将近,很多职场人在评估自身的工作得失后,也开始为是否跳槽而纠结。根据前程无忧近期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持续走高,2016年应届生离职率高达26.5%,明显高于整体水平。对于刚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而言,是否跳槽更是个需要审慎考虑的决定。
  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2016年的年尾,在“度过了不算开心、结余非常有限、圈子没有扩大的一年”后,27岁的谢尔道(化名)辞掉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没有等年终奖,没有找好下家。原因不外乎是不喜欢、不合适,也看不到坚持下去的意义。”
  毕业时,谢尔道拿到了四份Offer,一份媒体、一份快消、一份民企、一份英资洋行,他最终选择了薪酬高、有户口、在北京的快消。这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说起离职,谢尔道坦言,“至今我仍觉得这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是,当方向不匹配时,‘非常好’都拗不过‘不合适’,而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无比的别扭。”
  不仅仅是谢尔道,前程无忧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近三年持续走高,而麦克思的研究则显示,在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超三成在毕业半年内曾有离职经历。
  对此,前程无忧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剑表示,调查发现,由于90后应届生就业年限较短,他们职业兴趣多元化,更加注重个人感受,跳槽意愿较为强烈。在入职初期如对薪酬福利水平不满意、缺少职业发展机会或空间、不适应或难以融入工作环境等,便会立即选择离职,“裸辞”也不在少数。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再跳槽
  2017年1月中旬,谢尔道入职了新公司,“是一个不熟悉但感兴趣的领域”。反思此前的工作经历,谢尔道觉得,“当时只是想找到工作,而对于依附于这份工作的生活方式与前景方向却一无所知。”谢尔道坦言,第一次选择工作时,他对“我是否想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我离自己的目标还欠缺哪些能力经验,这份工作能否给我带来这些能力和经验”都还没有想清楚。
  王剑认为,对职场新人而言,在工作半年后,对自己是否喜欢所从事的行业,负责的工作内容是不是自己擅长的应该有了明确的认知。一方面,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个人的影响很大,个人努力加上行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职场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也会难以保持工作激情,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此外,还要考虑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价值观是否契合。如果简单地以薪酬、福利待遇来决定跳槽的话,那么工作半年还不是跳槽好的时机,因为这时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等还不足以支撑获得更好的选择。
  在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看来,职场新人决定跳槽前,应综合考量行业景气程度、公司发展状况、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如当公司发展情况不乐观,或遇到个人职业天花板时,可考虑通过跳槽来改善现状;但如因个人心情,或产生职业倦怠等情况下,建议谨慎考虑跳槽,可通过短暂休假等方法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冲动跳槽。
  ■ 数说
  职业稳定性
  2015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总体离职率为34%。
  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2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1.9个,有42%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8%有4个及以上雇主。
  来源:《麦克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职业忠诚度
  从月收入方面来看,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与其月收入大致成正比。
  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6487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过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最低(6014元)。
  来源:《麦克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
  跳槽意愿
  能源/矿产/环保,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行业白领跳槽意愿最强,占比分别是63.4%和59.7%。
  政府/非营利机构和农林渔牧行业的白领跳槽意愿较低,占比分别是49.1%和37.8%。
  来源: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6白领秋季跳槽指数调研报告》
  ■ 职场案例
  “我想更快速地成长”
  ●陈安东 ROOBO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高级经理
  2015年5月,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的陈安东进入一家知名的快销企业做管理培训生,“薪酬待遇在应届生里算是很高的了”。管培生需要经历3年的轮岗,陈安东第一年的轮岗在供应链做精益管理的相关工作,“学到了不少快消后端的专业内容,老板很好,企业文化、培训体系等也都不错。”
  但陈安东总觉得,自己的成长速度和接触的东西没有他预想的那么好。工作半年后,正好有个机会,一家做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创业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我觉得人工智能正处于风口,男生本来也对科技领域的东西感兴趣,于是很快就决定跳槽。那时正好是年前,大概是周三去新公司面试,周四就回原公司办了离职,周五就在新公司入职了。”
  说起如此迅速的跳槽经历,陈安东笑称,“从一天就能完成工作交接,也能看出我当时的工作内容还比较单薄”。与此同时,这家知名快消企业鼓励员工发展,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离开公司的理念也让陈安东的跳槽之路非常顺畅。
  加入创业公司负责公关和活动相关事务后,陈安东开始了每天上午10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周六有时加班的工作节奏。从大公司到创业企业,陈安东觉得自己适应挺快。在创业企业,在摸索中学习渠道怎么做、市场怎么做,让他兴奋的是,对于产品和活动,自己的很多公关想法可以付诸实践并看到效果,决策的过程和效率也要比在大公司更快,与此同时,他能够接触到的人、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决策时更果断,对事情的判断更有自信,对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陈安东认为,作为90后的新职场人,他并不觉得工作年限越长才能体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我觉得关键在于你在企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如果在企业呆一分钟不能为企业创造5-10分钟的价值,那呆的时间再长也只是耗着而已。”
  观点交锋
  毕业不久就离职可能影响未来职业发展
  ●王一新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太短的时间可能无法掌握核心技能。同时,频繁跳槽经历容易被HR质疑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一般企业新入职员工有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半年内离职不管是否个人主动离职,都可能被HR认作是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而被辞退。另外,不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心态。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可能因一些小困难选择用离职来解决问题,但工作中不免遇到这些挫折,若没有好的心态,可能会形成“惯性离职”,即用离职来逃避问题。
  工作像恋爱要允许职场新人多尝试
  ●王剑 前程无忧市场部高级经理
  超三成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离职有诸多原因,不能一味地凭短时间跳槽这一点就否定他们的工作能力或态度。不少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是相对盲目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与现有工作不匹配、不适应或缺乏兴趣因而选择跳槽,是可以理解的。
  选工作像恋爱,一见钟情固然好,但现实往往是需多次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在职业生涯早期,新人们若能在综合分析行业前景、自身兴趣、企业价值观、发展空间等因素后借由跳槽找准职场方向,这不会影响职业发展。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责编:tibet)应届生半年内离职率38% 职场新人为何爱跳槽
日17:43 来源:
  当不少应届生感叹“找不到工作”时,不少往届生正“动不动就跳槽”,这一“怪局”令人费解。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矛盾究竟是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不够,还是大学生本身要求太高?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昨天公布,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达到了38%,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0个,大学生为何对第一份工作难以“长情”备受关注。
  ■调查
  毕业生学校越好离职越缓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 (曾发生过离职)约为38%,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0个。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毕业学校的层次越高,离职率越低。
  据了解, 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于 “211”院校的学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2%,非 “211”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离职率为33%,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离职率达45%。
  同样情况还反映在对200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上。调查发现, 2006届大学毕业生中, “211”院校的毕业生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1.7个,非“211”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为 1.9个,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为2.2个。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每个单位工作时间是, “211”院校毕业生为1.5年,非 “211”本科院校毕业生为1.4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为1.2年。
  近九成毕业生系主动离职
  据调查,离职大学生中,主动离职的情况占到了88%,被雇主解职的只占到了2%,而主动离职和被解职两者情况兼有的为10%。
  主动离职的原因依次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31%)、薪资福利偏低 (25%)及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其他原因 (10%)、就业没有安全感 (7%)、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 (7%)、工作要求和压力太大 (4%)、准备求学深造(3%)。
  中小学教师类职位最稳定
  从毕业生专业来看,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专业是编辑(51%),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56%)。
  而从2006届本科毕业三年内从事的转换率最高的前10位职业和职位分布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其他教育、培训和图书馆职业类,运输或货运搬运人员的经理类,零售人员类,其他生产加工人员类,公司内办公与行政辅助人员的经理,其他教师和讲员类,其他办公和行政辅助人员类,销售代表、服务业如广告、、、旅行类,公司和团体的最高主管,销售人员的经理。
  相比之下,最为稳定的十大职业或职位分别是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的教师类,计算机专职,健康诊所和治疗临床人员类、金融财务专职,媒体和传播类人员,建筑师,测量师和绘图师类,高等教育教师类,律师、法官及相关人员类,空运人员类,工程师类等。
  ■现象
  工作没劲 回家“自我雇佣”
  小于是本市的一所211高校的2009届毕业生,如今他在朋友的文化公司进行“帮忙式自我雇佣”,利用大学里在学生社团积累下的经验担任录音师,收入时多时少,工作时忙时闲,但这是小于“喜欢的工作”。
  此前,小于在一家国企担任企划,可不到三个月他就辞职了。 “待遇还可以,工作也不算太辛苦,但天天坐在格子间,办公室里除了我以外最年轻的同事也有32岁,完全融入不进去,这种日子太没劲了,我不要过。 ”小于如此解释自己辞职的原因。对于未来,他有自己的设想:先帮朋友的忙,学习怎么运作文化公司,以后有了渠道自己创业。
  记者采访发现,像小于一样辞职并实行“自我雇佣”的2009届毕业生不在少数。他们给出的理由多为“灌录自己的唱片是我的理想”、“我才不要在一个格子间一坐30年”、“常规就业赚钱太慢啦,我还要买房子呢”……种种理由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发人深省。
  幻想落空 “85后”有点脆弱
  Kathy2009年6月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公司财务部担任助理。科班出身的Kathy渐渐不能忍受经理总是让她从事枯燥的数据录入,认为这是“典型的大材小用”,因此工作起来无精打采的。一次,由于Kathy的一个纰漏,导致整个部门陪她加班到晚上10点,一位资历较长的同事批评了她,Kathy转天就交了辞职信,从此“赋闲在家”。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薪酬调研运营总监耿俊华指出,很多大学生对企业的期待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存在“错位”,尤其是大学生不能忍受基层岗位的繁琐工作,过高的期待落空,也是导致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短命”的原因之一。
  工作难找 “先找一份再说”
  盛大车险人力资源总监屈辉告诉记者,该公司曾招聘进来一名名校毕业的大学生担任销售管理职位。这名大学生刚入职时表现得很积极,但时间一长,部门经理就听到同事反映他“太把自己当回事”。原来,这名“85后”大学生不按企业规章和既有的模式办事,喜欢随心所欲地发挥,老同事善意的提议也很难被他接受,得罪了不少客户,最后还搞砸了一张重要订单。四个月后,这位大学生主动辞职,理由是“无法适应”。
  屈辉认为,行业选择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是许多大学生第一份工作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学生面临求职压力,往往胡乱找一份工作再说,他们和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因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
  ■解读
  就业质量不高
  “大学生离职率高,说明初次就业质量不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学生面对不太满意的就业去向犹豫时,就业指导老师便说 “先就业后择业”,劝他们先干着,以后找到满意的工作再跳槽。不过,随着经济复苏,就业紧张的氛围缓解,2009届毕业生跳槽的心思便活动起来。
  对企业而言,每招聘、录用、培训一个应届大学生,都要付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大学生动辄离职,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也使企业这部分付出形同虚掷。
  “这样的情况如果频繁发生,‘吃了亏’的企业很可能在下一年度削减校园招聘的名额,形成‘往届生跳槽频、应届生求职难’的恶性循环。 ”屈辉说道。
  择业观需调整
  安捷力CEO杨敬宇说:“我们去年招了十几个大学生,今年只剩下了三个人,他们不是自己走掉就是被我炒掉,因为这些人普遍好高骛远,一见面就说自己要当主管要拿多少薪水。 ”
  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不高的背后,还有学校就业率的催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政绩的紧逼。
  市教委一位相关负责人日前在参加一就业活动中坦陈,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他们曾一度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这一观念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走极端,因为它抵消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企业忠诚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从自己的工作出发而提出的口号,忽视了对大学生综合就业理念的树立,应当调整。
  频跳槽隐患多
  对职场新人个人而言,频繁离职也会对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屈辉表示,初涉职场就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若刚开始工作就总是“三分钟热度”,形成定势的话,不利于新人们的职场进步,以后再找工作时,一份“三年打五份工”的简历也很难赢得未来雇主的信赖。
  前程无忧首席职场顾问冯丽娟提醒说,频繁离职看似很爽气,但有时会使人付出高昂的 “隐性代价”。“一个不顺心就离职,其实是剥夺了自己在某个行业积累专业技能、积累人脉的机会。 ”她强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绝非一句空话,通常在才市上令自己成为“卖方市场”、在雇主面前有“定价权”的人,都至少在自己的行业打拼了八年,而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更是注重厚积薄发。冯丽娟指出,频繁离职的人往往一直在基层徘徊,拥有的只是“伪自由”,反而具备一定年资的成熟型人才拥有更大的选择权,“企业倚重的往往是资深的内部员工。 ”
【作者:张骞 来源:】
(责任编辑:吴剑)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职场新人年终该不该跳槽?
  职场新人决定跳槽前,应综合考量行业景气程度、公司发展状况、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频繁跳槽对职业发展不利。
  “到底是该跳,还是该留?如果跳,该怎么跳?”年关将近,很多职场人在评估自身的工作得失后,也开始为是否跳槽而纠结。根据前程无忧近期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生的离职率持续走高,2016年应届生离职率高达26.5%,明显高于整体水平。对于刚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而言,是否跳槽更是个需要审慎考虑的决定。
  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2016年的年尾,在“度过了不算开心、结余非常有限、圈子没有扩大的一年”后,27岁的谢尔道(化名)辞掉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没有等年终奖,没有找好下家。原因不外乎是不喜欢、不合适,也看不到坚持下去的意义。”
  毕业时,谢尔道拿到了四份Offer,一份媒体、一份快消、一份民企、一份英资洋行,他最终选择了薪酬高、有户口、在北京的快消。这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说起离职,谢尔道坦言,“至今我仍觉得这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是,当方向不匹配时,‘非常好’都拗不过‘不合适’,而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无比的别扭。”
  不仅仅是谢尔道,前程无忧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近三年持续走高,而麦克思的研究则显示,在2015届大学毕业生中,超三成在毕业半年内曾有离职经历。
  对此,前程无忧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剑表示,调查发现,由于90后应届生就业年限较短,他们职业兴趣多元化,更加注重个人感受,跳槽意愿较为强烈。在入职初期如对薪酬福利水平不满意、缺少职业发展机会或空间、不适应或难以融入工作环境等,便会立即选择离职,“裸辞”也不在少数。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再跳槽
  2017年1月中旬,谢尔道入职了新公司,“是一个不熟悉但感兴趣的领域”。反思此前的工作经历,谢尔道觉得,“当时只是想找到工作,而对于依附于这份工作的生活方式与前景方向却一无所知。”谢尔道坦言,第一次选择工作时,他对“我是否想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我离自己的目标还欠缺哪些能力经验,这份工作能否给我带来这些能力和经验”都还没有想清楚。
  王剑认为,对职场新人而言,在工作半年后,对自己是否喜欢所从事的行业,负责的工作内容是不是自己擅长的应该有了明确的认知。一方面,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个人的影响很大,个人努力加上行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职场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也会难以保持工作激情,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此外,还要考虑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价值观是否契合。如果简单地以薪酬、福利待遇来决定跳槽的话,那么工作半年还不是跳槽好的时机,因为这时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等还不足以支撑获得更好的选择。
  在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看来,职场新人决定跳槽前,应综合考量行业景气程度、公司发展状况、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如当公司发展情况不乐观,或遇到个人职业天花板时,可考虑通过跳槽来改善现状;但如因个人心情,或产生职业倦怠等情况下,建议谨慎考虑跳槽,可通过短暂休假等方法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冲动跳槽。
  ■ 数说
  职业稳定性
  2015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总体离职率为34%。
  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2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1.9个,有42%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8%有4个及以上雇主。
  来源:《麦克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职业忠诚度
  从月收入方面来看,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度与其月收入大致成正比。
  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6487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过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最低(6014元)。
  来源:《麦克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
  跳槽意愿
  能源/矿产/环保,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行业白领跳槽意愿最强,占比分别是63.4%和59.7%。
  政府/非营利机构和农林渔牧行业的白领跳槽意愿较低,占比分别是49.1%和37.8%。
  来源: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6白领秋季跳槽指数调研报告》
  ■ 职场案例
  “我想更快速地成长”
  ●陈安东 ROOBO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高级经理
  2015年5月,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的陈安东进入一家知名的快销企业做管理培训生,“薪酬待遇在应届生里算是很高的了”。管培生需要经历3年的轮岗,陈安东第一年的轮岗在供应链做精益管理的相关工作,“学到了不少快消后端的专业内容,老板很好,企业文化、培训体系等也都不错。”
  但陈安东总觉得,自己的成长速度和接触的东西没有他预想的那么好。工作半年后,正好有个机会,一家做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创业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我觉得人工智能正处于风口,男生本来也对科技领域的东西感兴趣,于是很快就决定跳槽。那时正好是年前,大概是周三去新公司面试,周四就回原公司办了离职,周五就在新公司入职了。”
  说起如此迅速的跳槽经历,陈安东笑称,“从一天就能完成工作交接,也能看出我当时的工作内容还比较单薄”。与此同时,这家知名快消企业鼓励员工发展,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离开公司的理念也让陈安东的跳槽之路非常顺畅。
  加入创业公司负责公关和活动相关事务后,陈安东开始了每天上午10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周六有时加班的工作节奏。从大公司到创业企业,陈安东觉得自己适应挺快。在创业企业,在摸索中学习渠道怎么做、市场怎么做,让他兴奋的是,对于产品和活动,自己的很多公关想法可以付诸实践并看到效果,决策的过程和效率也要比在大公司更快,与此同时,他能够接触到的人、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决策时更果断,对事情的判断更有自信,对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陈安东认为,作为90后的新职场人,他并不觉得工作年限越长才能体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我觉得关键在于你在企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如果在企业呆一分钟不能为企业创造5-10分钟的价值,那呆的时间再长也只是耗着而已。”
  观点交锋
  ●王一新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太短的时间可能无法掌握核心技能。同时,频繁跳槽经历容易被HR质疑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一般企业新入职员工有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半年内离职不管是否个人主动离职,都可能被HR认作是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而被辞退。另外,不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心态。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可能因一些小困难选择用离职来解决问题,但工作中不免遇到这些挫折,若没有好的心态,可能会形成“惯性离职”,即用离职来逃避问题。
  工作像恋爱要允许职场新人多尝试
  ●王剑 前程无忧市场部高级经理
  超三成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离职有诸多原因,不能一味地凭短时间跳槽这一点就否定他们的工作能力或态度。不少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是相对盲目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与现有工作不匹配、不适应或缺乏兴趣因而选择跳槽,是可以理解的。
  选工作像恋爱,一见钟情固然好,但现实往往是需多次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在职业生涯早期,新人们若能在综合分析行业前景、自身兴趣、企业价值观、发展空间等因素后借由跳槽找准职场方向,这不会影响职业发展。(记者 缪晨霞)
[责任编辑:中国营销专业资格考试网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A1001
联系电话:010-
邮编: 1000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生离职率持续走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