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灵魂或者说与四个意识 灵魂有什么关系

周国平:学校最应教三种教育
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急功近利,大学基本上成了职业培训场,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使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迫使学生也把职业培训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 现在许多人在谈教育的理念、大学的理念,在我看来,这个理念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那么,人身上到底有哪些价值是最宝贵的,是人文精神所尊重的,因而是教育应该促进它们实现的呢?我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第一个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第二个是头脑,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有智力活动的。第三是灵魂,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为了实现这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项目。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我认为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成为生命教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智力教育,这个词很准确,但我们现在的做法有问题,我下面再讲。相对于灵魂来说,我们有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觉得还不够,应该加上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因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 首先谈一下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但体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部分。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如果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体格强壮,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我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人只有一次生命,这个生命是他一生中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那么,怎样才算尊重生命呢?我想,一个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当然这里面有社会的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应试教育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等等,但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还包括应该享受生命,上帝给了你唯一的一次生命,干吗不享受啊!从某种意义上说,享乐主义是正确的,活着时不行乐,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欲望都不是罪过,禁欲主义是完全违背人性的。有健康的生命本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人生的强大动力。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当然更不准发生性关系,这种事如果被发现,就一定会被开除学籍。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自由了,不过太自由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月下,革命意志衰退。所以说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另外,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所以,我觉得,在学校里开展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作为最基本的人生观教育,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如果学校里培养出的人不爱生命,没有人性,无疑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就是生命教育。 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 第二点是智力教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要着重谈一谈。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头脑的真正价值不在这里,你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鼓励和培养他们对智力生活的爱好,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在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形式,比如哲学、科学,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成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出来,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理性觉醒的朕兆。你们为人父母之后,留意一下,肯定有一段时间孩子会提大量的问题。现在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粗暴,其实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这种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但也很容易被扼杀和磨灭掉。在我看来,好奇心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个是习惯,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见多了,习以为常了,就自以为懂了,其实哪里是懂了,不过是麻木了罢了!好奇心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就是功利心。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实用性,无论对什么事物,首先就问有没有用。我看过一个笑话,我觉得编得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中国孩子问什么呢?他问: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没有好奇心,我觉得基本上符合事实。杜威说,兴趣是一个人的能力的可靠征兆。事实也是这样,你做什么事情特别感兴趣,那你肯定在这个方面是有天赋的。学习有没有成效,关键是看有没有兴趣。一个人在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精神处在一个非常快乐的状态,他是在真正享受。享受什么?就是享受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在这个时候,心智的运用本身就是快乐,就成了最大的快乐源泉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对于任何理论、说法,你都要追问它的根据,在弄清它有无根据之前,你要存疑。笛卡儿所说的怀疑一切,意思就是对未经独立思考过的一切要存疑,这其实是思想者的必备品质。具体到教育上,我认为就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最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第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你必须有这个清醒的意识,千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死的知识上。你要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钻研,应该看些什么书。自主学习是一切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必定是具备这个能力的。我相信,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都是这样的,他们的成才史都是向教育争自由的历史。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你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有成就的人都是终身自学者,不需要老师,永远在自学。关于智育,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智力生活的非功利性。爱因斯坦说:欧洲的伟大传统是为了知识自身的价值尊重知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传统从古希腊就开始了。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为此举行百牛宴,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在当时,发现了这个原理有什么用啊? 任何物质上的好处都不可能有,他感觉到的完全是智力活动得到胜利的巨大喜悦。很多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实用,什么东西都要问有没有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弱点。如果一个民族尊重精神本身的价值,纯粹出于兴趣从事精神事业的人越多,那个民族就会成为肥沃的土壤,最容易出大师。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我们文化的实用性品格,形成一种全民族尊重精神价值的氛围,那样才会有希望。总之,智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这是智力教育的本义,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当然更不仅仅是培养职业技能。 灵魂教育:实现灵魂的价值 我把灵魂与头脑、心灵生活与智力生活区别开来。我认为灵魂与头脑是有区别的,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头脑是知,也就是理性;灵魂是情和意,也就是情感和意志。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道德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相对地区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使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活,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使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二者合起来,灵魂教育的目标就是心灵的健康生长,实现灵魂的价值。谈到美育,现在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弹钢琴呀,画画呀,但出发点极其功利,无非是为了孩子将来多一条路可走。这是很糟糕的,违背了美育的本义,结果只能是败坏孩子对艺术的感觉。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掺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美育也决不限于学一点吹拉弹唱或者画画的技能,它的范围广泛得多,凡是能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活动都是审美教育。美育是对灵魂的教育,对心灵的教育,它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是体验美和爱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灵魂丰富呢?欣赏艺术,欣赏大自然,情感的经历和体验,这些都很重要。除此之外,我提两点一般性的建议。一个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我们平时总是在和别人一起聊天、谈话、办事,但是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我承认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是更大的缺陷。一个人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内涵的,他对别人也不会有多大益处,他到别人那里去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另一个建议是读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文科有很好的条件,因为“有用的书”与“无用的书”是统一的。一定要读好书。当你读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是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可是正因为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最后谈德育。我觉得对德育也一直有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比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律之类。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和美育一样,德育也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是实现灵魂的价值。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前者是美育的目标,后者是德育的目标。从人性看,道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精神性层次,道德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的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下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事实上,那些做出了道德沦丧之事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知人的尊严为何物。关于教育的目标,我就讲到这里。总的来说,我认为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贯彻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干眼症是哪个组织异常造成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找到极限:竞争产生和平,磋商造就幸福。道理简单,过程残酷,结果巧合。认天识人,刻骨铭心,民主共和;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深刻理解自然法则,劳动与休闲的意义,就会健康焕然。成长之难,思想之毒,疾病之痛,肮脏之苦。一丝悲悯,一丝巧合,一丝苍翠。存在之价值:独特个性的意义在于负责与格律。现实的法则与尺度,只有自己的切身负责与体验才能感悟到。侠骨柔情,鸟语花香。
(C)Powered by
【苍生苛盈,伦理化情:执著健康,廉洁幸福】:天地宗教,时空道德,山水气魄,风雨审判,磨砺性格,节度灵魂。个性措施,客观技艺:虔思诚想,严侦谨查,忍耐权衡,奇招妙待,蜂工蝶商,真机良缘。
坚信自然法则和自己的艰苦,一段辛酸,一阵幸福。
【自身的意志、忍耐、功课,智慧、感情。】
一天,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一位学生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亲爱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我可以证明动物在长期饥饿以后,仍然会有消化液流入空的消化道。”“不大可能有这样的事。”巴甫洛夫断然回答。学生回去以后又一次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带着实验的数据记录和图像曲线来见老师。“我还是觉得这令人难以置信,但我愿意亲自做实验检验一下。”巴甫洛夫摇摇头说,“当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的时候,我无法了解这种分泌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会苟同别人的观点。”学生只得留下自己的实验结果。为了检验这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巴甫洛夫在饥饿的狗面前,几乎一动不动地坐了一个昼夜。他对谁也没讲一句话,连饭都不吃一口。最后,他得到的数据和曲线终于证明学生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天亮的时候,这个学生又来了,巴甫洛夫兴奋地说:“你是对的!我恭喜你!你果然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一结论完全可以用到你的博士论文里。”巴甫洛夫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不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严谨者做事认认真真,做什么事情都要消耗很长时间,效率很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严谨者往往力求做事做到位,可能会在开始时拖延一点时间,然而一旦完成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是实实在在的。相反,做事习惯于敷衍或者只图一时之快而马马虎虎者,虽然完成了眼前的任务,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标,带来的后患是无穷的,会导致一个目标无限期拖延。如果一切重新开始,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会丧失大好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严谨实际上是一种结果效率。要明白,世界上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凡的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关键是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它。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它,就可能因此获得成功。哲人曾说:“严谨的态度能够弥补智力上的缺陷。”严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个人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需要的都是一种严谨、平稳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事的高质量。相反,如果没有时刻保持严谨的心态,则会付出大的代价。瑞典化学家舍勒在1773年以前,就通过实验制取了纯净的氧气。但是,作为“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他错误地把这种气体叫做“火气”,并且认为燃烧是火气与燃烧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和热是火气与燃素化合的产物,从而未能正确地解释燃烧现象。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也通过实验制取了这种气体。他把蜡烛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火焰比在空气中更加炽热明亮。他还把老鼠放进去,发现它比在等体积的寻常气体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他亲自尝试了一下,一吸进去,便“觉得这种气体使呼吸轻快了许多,使人感到格外舒畅”。但他没有继续研究,而是开始了在欧洲大陆的度假旅行。这两位科学家本来已经揭开了面纱的一角,但他们不以为然,随意地放弃了。于是,机遇女神将青睐的目光投向了拉瓦锡。最后他终于得出结论:原来,在没有密封的燃烧当中,空气中有一种新的物质元素参与了反应,使得物质燃烧前后重量不一。为此,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酸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氧气。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需要的都是一种严谨、平稳的心态,只有做事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才会使错误少出现,才能保证做事的高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和取得成功。养成严谨的作风,严谨的品质,会使人终身受益,会有助于你的事业获得成功。五年前,王先生还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当时,他的一位朋友找到他,说自己的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朋友说,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希望王先生能把业务接下来,最后的调查报告由王先生把关,当然也会给王先生一笔钱作为报酬。调查报告出来以后,王先生明显看出了其中的漏洞,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修改,就把它交上去了。几年以后,几位朋友邀请王先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共同去完成一家大型娱乐场所的整体营销方案。没想到,对方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王先生的印象不好,因为之前王先生把关的调查质量很差。原来这位主管正是当年那个市场调查项目的委托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王先生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要随时谨记: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如果随意忽视这些细节,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目标,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矢志追求者必须勇于从平凡中崛起,用严谨的态度,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洛克菲勒曾给西部一个炼油厂的经理写过一封信,严厉质问:“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油要花1分8厘2毫,而另一个炼油厂却只需9厘?”这样的信还有:“本月初送塞子给贵厂10000个。本月份用去8410个,却报告现存1012个,其他578个塞子哪里去了?”这样的信据说洛克菲勒写过上千封。他就是这样从书面数字精确到毫、厘、个,分析出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弊端所在,从而有效地经营着他的石油帝国。洛克菲勒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在年轻时养成的。他16岁时初涉商海,在一家商行当簿记员。他说:“我从16岁开始参加工作就记收入支出账,记了一辈子,它是一个人能事先计划怎样用钱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不这样做,钱多半会从你的指缝中流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超乎寻常的严谨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式,是成功的可靠保障。对待任何工作,只要我们始终抱着严谨的态度,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
【生命意志、艰难、牺牲、幸运与感情】,魅力人生,法则人生,剂量人生,智慧人生,健康人生。&【人的作用与品德,关键在于必然的意志与法则,想该想的,做该做的;个性魅力、责任、课题与灵魂。】:个性琢磨,想法做药,殚精竭虑,侠骨柔情,舍身取义,魅力尽瘁,钻石成金,极限悲欢,疯傻权衡,本分干净,缘分格调,匠心参悟,智谋契合,时效机缘,损益纪律,点滴辛酸,贞洁通融,恰当飒爽。
人类的文明与文化进化,是播种智慧的土地,是养育智慧的江河,是构筑智慧的基石,是创造智慧的源泉。第一节&生物遗传与生物进化没有生物的遗传,就没有生物的进化,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智慧的遗传与进化。DNA的指令进化,是对环境所产生的“超突变”效应,产生极大数量的模型,来试图完成与外来病毒的楔合作用。而这些过程仅仅发生在“信息层”的作用,从未到达抗体的“制造层”。一、基本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分子:是指物质的单元,能够保持与原物质化学一致性的元素的最小粒子或原子的化学结合的最小粒子。分子分为生物分子与非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由非生物分子构成的,它已经具有生命。遗传是人类机体结构、功能进化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进化的基础。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遗传物质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实现3个方面。⑴遗传物质本质包括:它的化学本质、它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它的结构、组织和变化等。⑵遗传物质传递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遗传规律和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⑶遗传信息实现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调控以及个体发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机制等。遗传物质:本质是染色体,人类的染色体有46条,大小约为1~2微米,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份。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DNA、RNA的复制来实现的,遗传信息是DNA的信息与程序。二、分子生物与人类进化在生物的基因中,记录了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解读基因,我们就可以搞清楚生物进化的所有历史。而基因中蕴含的文化,就是基因文化;基因中蕴含的生物改造自身、创造自身的智慧,就是基因智慧。在人类进化之中,智慧对于进化发挥着主导作用:从人类的基因中,我们可以解读到基因文化和基因智慧;从生物分子中,我们能够看到分子智能;从生物细胞中,我们能够看到细胞智能;从生物组织中,我们能够看到组织智能;从生物器官中,我们能够看到器官智能。如果说,人类进化的早期,是一个智慧形成的进化过程,那么,当这个智慧形成之后,人类的进化就进入到在智慧引导与控制下的智慧进化时期。它包括:⑴人体自身进化——功能、结构、进化机制的进化;⑵人类文化进化——文化、科技、物质文明、知识、观念、智慧的进化。在智慧进化过程中,智慧程序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化,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组、程序的自组织、程序的自进化、程序的自控制。正是由于它们的形成,而导致了智慧程序的自形成、自重组、自组织、自进化、自控制进化。生物学意义的“进化”:是指生命是由非生命的物质产生的,然后,完全按照自然方法发展这样一个过程。生命是一种分子现象,生物分子是构成生命体的、具有生命的最小单位。奇妙的生物分子极为复杂,它是一种有机分子,并且具有生物分子智能。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生物分子就具有了生命现象,它与非生物分子到底有什么区别?生物分子进化与非生物分子进化又有什么不同?生物分子智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突变”。我们知道,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形成的,受精卵只是一个细胞,而胎儿却有许多种细胞。那么,应该说,胎儿是由一个受精卵“突变”而来的了?原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受精卵携带着人类的遗传基因——DNA,它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构成的,携带着构成人体所有不同类型细胞的全部信息。这个程序,将按照它原有的时间顺序、构成方式,逐步完成胎儿的发育。受精卵为胎儿的形成,提供遗传信息、提供复制各种细胞的场所。所以说,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绝不是细胞“突变”,而是一个遗传信息程序执行过程。生物体内有许多高智能的器官,比如:⑴分子器官——构成了细胞内物资运输的高速公路、运输线、构成了各种生命过程的生命开关;⑵太阳能器官——具有光合作用的器官;⑶电子器官——神经系统的器官。这些高智能的器官,执行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它们要比现有的最为复杂、功能最为精密的人工智能仪器,还要高级的多。三、生物遗传与智慧遗传生物遗传:是指通过细胞染色体由祖先向后代传递的品质。生物遗传不但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身体,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智能结构,这就是大脑。生物遗传是由遗传基因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来完成的,DNA中即包括了构成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信息,也包括了构成智慧的信息。智慧遗传: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属于潜意识的那部分,而人的遗传智慧也深藏在潜意识里,它必须由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来开发,才能进入我们的显意识层次,并被我们所感知。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类的遗传使我们具有了这种潜在智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智能是:“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信息体系的智能,人类的信息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这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不是空的,它包含了形成潜在智能的全部信息。进化: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婴儿的“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自己所创造的语言智能中心”,是在大脑的显意识区,处于一种开放状态,随时准备接受外来的信息,它的发育与定型过程,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假如,这个时期婴儿只接受了动物的信息,比如:我们所知道的“狼孩”,他就会“进化”成为,具有“狼习性的动物”。婴儿对周围环境和同伴的认可过程也很重要,他会受其影响而进化,如果是人文的环境,那么他就会进化为人,反之就会“进化”为动物。因为,婴儿还没有形成自主意识,还不具备选择和识别环境的能力,所以,婴儿的早期进化,完全是一个适应环境过程,而不是选择和识别环境过程。智力中心:我们接受了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所有的“智力中心”,婴儿的早期教育,不但唤醒了这些沉睡的智力中心,促进其结构的发育、成熟;同时也注入了大量的“人类信息”,使其形成了最初的“原始意识”。很明显,“人类信息”是促进婴儿形成正常“认知心理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看来,显意识是后天进化所获得的,其主要特点是能“主动的注意、关注”,它与婴儿先天的条件反应不同,前者是一个“主动的、有意识行为”;后者是一个“被动的、无意识行为”。信息遗传:如果说,DNA是整个人体的遗传信息总合,为什么我们只想到它可以遗传我们的形体结构,而不遗传我们进化的智慧?即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有人会说,如果智慧是先天遗传的,为什么婴儿出生后不会说话、认字?我想有这么几种可能性:⑴遗传信息库,首先要与后天的感觉信息库建立对应关系,才能被启动。⑵知识信息要在后天获取,是一种抽象信息。⑶抽象信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抽象符号、图像所构成,而人类最初最容易接受的是形象信息。⑷实际上,婴儿的学习确实是从形象认知开始的,这与成人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相吻合,⑸我们的知识是在我们感知了自然界的信息后,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并将这种自然界的信息,转化为人类的信息,才建立了今天的知识体系。生物遗传没有把祖先已经创造的知识遗传给我们,而是把智力给了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这种以遗传方式所获得的“智力”(智慧核心),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形成和改变的,它将伴随我们一生。知识遗传:假如我们只获得了知识遗传,而没有获得能够创造知识的智力遗传,在我们极短的生命里,将很难或无法改变这种知识遗传智慧,这对个体再进化,具有极大的束缚作用,知识遗传将变成人类大脑中的固有智慧,也不利于个体的多样化发展,不符合“生物的多样性原理”。智力遗传:为什么个体必须获得“智慧核心”的遗传呢?因为这个“智慧核心”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个体来说,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是不可能完成这种进化的。这个“智慧核心”就是:人生来就能够学会说话,并能够识别和学习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信息体系。人类的大脑就具有这样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前人的智慧结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与智慧,而无须以遗传方式,直接获得的“智慧”(知识)。我们所须的是智慧的结构与基本功能,是学习与创造的智慧。
现实万象,内在的药效关联。
自然意志与法则,个性作用与命运。
本分与缘分,火种在于:“药”,神根在于“医”,灵魂在于“责”。人格、人权、人工。&&
【思想、意识、课题、格调、命运:天地严谨,时空格调,魅力志愿,殚精竭虑,矛盾争端,疯傻权衡,智慧契合,悲欢醒醉,品德感情,干净通融,机缘绚丽。】
【终究是自然的意志与法则,男女因果,严谨权衡,魅力争端,舍身取义,悲欢品德,忍耐利益,机缘契合,钻石成金,智慧业绩,干净通融,格调绚丽】
自然绚丽,魅力争端,智谋品德,权疯衡傻,机缘契合,干净通融,生命格调,悲欢精灵,舍得辛酸,恰如其分,纪律威妙。
精神与物质,智力与体力。
质变:1+1&2;量变:1+1=2。
健康:不惧、不迷;不亢、不卑。
基本常识:利益在于法则。
自然造化,必然的法则要求与纪律历程。做人的态度:因果品德,思想意识,精灵感情;做事的意义:工艺剂量,对症下药,风水格调。中国特色:“像”。看起来很像。。。。。。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必修课。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品德与气味。
突破熟人关系,建立客观的法则关系。
勤俭格律,格调生熟,辟邪消灾。
神奇的自然意志与法则。
&&&&&&&&&&&&&&&人生是一种承受。&&&&&&&&&&&&&&&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承受痛苦。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的温柔,如同慢慢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的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急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的坚强自信,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物价的财富。&&&&&&&&&&&&&&&&&&&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承受平淡。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承受孤独。会使我们加倍珍惜友谊;承受失败,会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与深厚;&&&&&&&&&&&&&&&&&&承受责任。会使我们体会到诚实与崇高;&&&&&&&&&&&&&&&&&&承受爱情,则会使我们心灵更完美。当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的去承受时,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当下的时势格调,历史的必然。黎明前的黑暗,殚精竭虑,纪律契合,否极泰来。
智生谋克,魅力斟酌,矛盾权衡,悲欢格调,机缘契合,干净通融,剂量幸福。
理论纪律,现实的剂量与权衡。
哲学权衡,自然意志,健康法则,若离若即,疯傻辛酸,智谋悲欢,钻石成金,干净通融,尽心契合,恰当幸福。历程与顿悟,人的气场不同,发愿,发作,发光,发威,发酵。中国特色,人格、人品,分清人的味道,对症下药,协调灵妙。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当我们被一些人生的绊脚石挡在道路中间,进退两难的时候,使我们害怕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怕黑的人在面对黑暗时,他所害怕的并不是黑暗本身,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躲在黑暗背后的那种“结果”。所以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怕。
关键矛盾就是个性与思想的差异。生命剂量,魅力权衡,对症下药,纪律契合,经络格调,干净通融,点滴离即,恰当幸福。
计算机是气功大师。《精灵是怎样炼成的?》
【客观事实的主观思想反应,必然的历程、意识与格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魂百度真没意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