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九支有实力干日本的八八东海舰队驱六支队么

八八舰队 随风而逝-八八舰队简史(转贴)_牛宝宝文章网
八八舰队 随风而逝-八八舰队简史(转贴)
原作者:oct原文发表于《突击》杂志一百多年前,日本帝国就一直渴望着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甲午战争之后,八八舰队以及组成它的梦幻般的战列舰群仿佛已经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强大的海军的代名词,即使到今日也不断的被日本国民提到并被世界上的人们所熟知。(WWW.nIUBB.NET]大和民族这种建立强大海军的梦想一直延续到现在,最终被寄托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那些小小的驱逐舰群上。但是本文所要讲述的并非是导弹时代的那些舰队,同它的前辈们相比,那种在交战时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就决定胜负的海军已经蜕变了。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蒸汽时代的伟大丰碑,象征着那个年代科技与工艺的最高成就的战列舰队,重温一下人类在蒸汽时代鼎盛时期曾经有过的一个梦想:一个追求更强、更大、更快速战舰的梦想。尽管这些梦想所凝聚成的都是些精美绝伦的杀人机器。八八舰队的起源近代日本的崛起始于明治时代。1895年日本依靠击败没落了清帝国而成为了亚洲的强国。消化与吸收了“甲午战争”胜利果实的日本,又在十年以后击败了没落的沙俄罗曼诺夫王朝。这场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被称为“日俄战争”――日本从此挤身于世界列强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强国。这两场使日本崛起的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规模的海战。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预示了近代海战的发端,海上的战斗在整个战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十年以后的日俄战争则将海战的重要性推向了极至,日本利用甲午赔款完成建设的“六六舰队”[注1]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以一场海战的胜利奠定了最终胜局。这两场战争的事实使得日本举国上下对海军的重视达到了颠峰。建造更强大海军更庞大的舰队去称雄世界――这成为了那个刚刚崛起于世界国家的每个国民的迫切愿望。1905年,随着俄罗斯帝国的最后战败,日俄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并最终继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全部特权,但是基于各种压力和原因日本被迫答应以放弃战争赔款来作为对俄国的让步。由于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巨额的战争赔偿,已经被战争重压挤的几乎喘不过气来的日本民众对这个胜利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政府软弱无能而美国人则出卖了自己。东京发生了大规模骚乱,群众涌上街头高呼反美口号并向政府机构投掷石块…… 战争尽管获得了胜利,但是日本也看到了自身实力的有限。1906年,历史上最早“八?八舰队”设想被提出,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支拥有八艘一流主力战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的强大舰队。八艘战列舰的最初两艘:“香取”号和“鹿岛”号是由日本向英国维克斯铁厂以及阿姆斯特朗公司分别订购的,同日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几艘战列舰相比这两舰各加装了四门10英寸二级主炮从而使火力增强不少。这两舰目前已经完成了船体建造进入了舾装的最后阶段,近期即将交货。第三和第四艘战舰“萨摩”和“安芸”号则已经于去年5月15日分别由吴港造船场与横须贺造船场开工建造,这两艘战列舰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排水量高达19800吨,拥有四门12英寸主炮以及十二门10英寸二级主炮,这也是日本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工业力量来建造高性能的主力舰,日本海军计划再兴建4艘同类型的战列舰以使新式战舰总数达到八艘。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第一代八八舰队很可能将最终是以这样的面貌所呈现。但是一切随着一艘前所未见的战舰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日,一艘灰色的战舰驶入了北海的冰冷海水中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并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这艘战舰拥有弹道性能完全一样的十门12英寸主炮,这使她的在拥有空前火力的同时每一门主炮都能共享射击参数从而使得那些装备有二级副炮的前无畏舰复杂且烦琐的射击控制问题得以解决。而真正可怕的倒不是那统一口径的主炮,而是统一口径后安装的全新概念的火控系统,它使得战舰能像一个整体一般进行战斗,而不是过去那样每个炮塔凭借着各自的射控系统各自为战。此外全新概念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实用化使得这艘战舰的航速突破了原先那些使用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战舰的20节瓶颈,同时大大改善了高速航行时的震动以及可靠性问题。这艘战列舰的出现使得以往的所有战舰显得统统过时,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军新时代开始了!“无畏舰时代”将成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段最绚丽岁月的代名词。“无畏”号的出现无可避免的冲击了世界上所有列强的神经,最最直接的后果是使美国海军当时正在环球航行、起航时尚雄壮威武并使得出访的列国倾慕不以的“大白舰队”转瞬之间就显得老旧过时,而新兴的日本更是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和自身力量的不足。日本海军紧急修订了原来的计划,将另外四艘尚未开工的战列舰从新进行定位,彻底放弃了原本的建造思路而转为寻求获得“无畏型”战列舰。就这样,第一代的所谓“八?八舰队计划”的最终形态呈现了出来。整个计划的核心是建造四艘新式无畏型战列舰,这些军舰的船体将由日本国内制造,而主炮则只能向日本当时的盟友英国订购,第一批两艘军舰分别被命名为 “河内”号和“摄津”号。至于日本国内则继续完成“萨摩”以及“安芸”号前无畏舰。至于计划所规定的八艘装甲巡洋舰则都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将。不过日本人很快就发现即使这样也依旧免不得落人于后。背景资料一 “河内”号和“摄津”号的一些事在第一代“八八舰队计划”中订造的两艘无畏型战列舰是在1912年先后交付,但是遗憾的是这两舰硬是被建造成了不伦不类的“半无畏舰”。日本海军原本计划给这些船统统装备英国人最新开发出 50倍径12英寸Marks XI型 主炮(当时日本尚未真正掌握大型舰炮的制造技术),这种新式主炮其实就是“无畏”号上装备的 45倍径12英寸Mark X 型 主炮的长身管型,具有比Mark X更远的射程和穿透力。不过新式玩意的价格自然也要高出许多,这对当时财力极其有限的日本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时作为海军军令部长的东乡平八郎元帅却对这种最新玩意不感冒。在赴英考察中日本海军代表团也发现了该炮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缺陷,根据以前的实际经验,日本海军主力舰的交战大都发生在码以内,(日本直到 1912年才从英国获得了完整的火炮指挥控制系统),这样的交战距离中Mark X和Mark XI差别并不大,再加上后者的价格比前者要高上许多。鉴于此,东乡要求海军将船体两侧的四座炮塔合计八门Mark XI换成可靠而且实惠的Mark X,仅保留艏艉部采用射程较远的Mark XI。
提醒您本文地址: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日本的“八·八”舰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日本的“八·八”舰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海舰队驱三支队比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