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中国京族族人口有多少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中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首部音乐剧首演
图为音乐剧《过桥风吹》。李敏军摄
图为音乐剧《过桥风吹》。李敏军摄
中新网防城港1月9日电(李敏军
陈晶晶)“相爱把衣服赠送,回家撒谎骗爹娘,今天过桥遇大风,风吹了风吹了,衣服被吹上了天空……”1月8日晚间,演绎中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文化的音乐剧《过桥风吹》正式在广西防城港与观众见面。
京族聚居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的澫尾、巫头、山心三岛,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根据京族民谣改编的《过桥风吹》是中国第一部反映京族文化的音乐剧。
音乐剧《过桥风吹》讲述现代京族“哈妹”苏海琴在都市里打拼多年,被城市的喧嚣所困惑,于是回到京岛寻找“精神的家园,儿时的天堂”。恰逢京岛举行盛大的传统“哈节”,苏海琴在家乡度过几日欢乐、淳朴的时光,也寻回自己精神深处的迷失,重回本真展现一个真正的“哈妹”具有的坚强、勇敢、能歌善舞的美好品质,也寻回了自己曾失去的爱情。
家住澫尾村的京族观众苏凯说,看完音乐剧后,他“既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自己的民族又增加了一些代表性事物让全国乃至世界所知悉,感动的是相关部门在京族文化的传播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音乐剧《过桥风吹》编剧之一、广西文联副主席常剑钧介绍说,《过桥风吹》取材于京族流传百年的“哈哥”与“哈妹”的爱情故事,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音乐剧。将一首京族流传了数百年的民歌通过现代手法演绎出现代爱情励志故事。在筹备该剧的过程中,剧组部分工作人员专程到京岛等京族聚居地采风很长一段时间,与“哈妹”、渔民交朋友,了解京族的信仰和追求,力图将京族的原生态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淋漓展现。
常剑钧表示,《过桥风吹》今后还会进行修改、加工,参加国家级各种艺术评奖,并将到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演出,弘扬广西独有的京族文化和边海文化。
作为中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日益为海内外所熟知。2013年11月,应台北艺术大学邀请,东兴“京族三岛”的京族文艺爱好者与来自越南、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同台演出,向世界展现绚烂多姿的京族文化,促进两岸文化和亚太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交流。(完)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微信搜索 360星座)
当前位置: >
揭秘全国京族人口有多少?
  是我国56个民族的其中之一,对于民族文化比较关注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京族的族源是在越南,约在15世纪,有部分迁移至中国境内。到如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境内还有多少的京族人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京族人口的相关资料: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京族总人口为2.25万人,其中:男性1.13万人,女性1.12万人;性别比为101.24。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京族人口增加了0.38万人,增长率为20.10%,平均年增长率1.77%。  在京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1.02万人,占总人口的45.12%;乡村人口1.24万人,占总人口的54.88%。与10年前相比,京族城镇人口比率提高了19.85个百分点。  京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2.01万人,占京族总人口的89.37%。另外,京族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只有江西、广东、海南、贵州和西藏。  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为28.31%,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4.53%,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7.16%,与1990年相比,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了7.03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4.80和2.23个百分点。1990年和2000年京族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15岁及以上人口有1.61万人,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0.13万人,文盲人口比率为7.92%,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94%,女性成人文盲率为13.39%。与1990年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了0.11万人,文盲率下降了11.31%。  6岁及以上人口2.04万人,其中,受过小学以上(含小学)教育的占90.96%,受过初中以上(含初中)教育的占53.79%,受过高中及中专以上教育的占21.37%,受过大专、大学教育的占5.47%。平均受教育年数7.93年,比10年前增加1.55年。  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劳动力为1.17万人,其中从业为1.11万人,失业0.06万人(按“五普”长表推算),劳动参与率为73.56%,在业率为69.72%,失业率为5.23%。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50.14%,从事第二产业的占9.68%,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0.18%。  从职业看,2000年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的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率为18.37%,从事城市体力劳动的比率为31.40%,从事农村体力劳动的比率为50.23%。具体地说,担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从业人口的比率为2.81%,担任技术工作的占9.23%,办事员占6.33%,商业、服务员的比率为19.28%,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作的比率占11.95%,从事农林牧渔工作的占50.23%,而从事其他工作的比率占0.18%。  在京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比例为75.21%,初婚比例为68.39%,再婚的人数占1.64%,离婚比率为0.76%,丧偶比例为4.42%。  在日―日期间,全国京族出生人口为400人(按长表推算),总和生育率为2.11。出生性别比为135.29,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36.36,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75.00,三孩出生性别比为50.00。  在日―日期间,全国京族死亡人口为65人,其中:男性31,女性34人。粗死亡率为2.91‰,其中男性为2.76‰,女性为3.06‰,婴儿死亡率为19.29‰,预期寿命为77.58岁。  小编总结:  上述正是关于“京族人口”的相关资料,各位如果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京族的相关信息,不妨查阅星座360网。
白羊座 3月21-4月20
白羊座 3月21-4月20
金牛座 4月21-5月21
双子座 5月22-6月21
巨蟹座 6月22-7月22
狮子座 7月23-8月23
处女座 8月24-9月23
天秤座 9月24-10月23
天蝎座 10月24-11月22
射手座 11月23-12月21
魔羯座 12月22-1月20
水瓶座 1月21-2月19
双鱼座 2月20-3月20
白羊座爱情
白羊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
双子座爱情
巨蟹座爱情
狮子座爱情
处女座爱情
天秤座爱情
天蝎座爱情
射手座爱情
摩羯座爱情
水瓶座爱情
双鱼座爱情
白羊座性格
白羊座性格
金牛座性格
双子座性格
巨蟹座性格
狮子座性格
处女座性格
天秤座性格
天蝎座性格
射手座性格
摩羯座性格
水瓶座性格
双鱼座性格
白羊座致命弱点
白羊座致命弱点
金牛座致命弱点
双子座致命弱点
巨蟹座致命弱点
狮子座致命弱点
处女座致命弱点
天秤座致命弱点
天蝎座致命弱点
射手座致命弱点
摩羯座致命弱点
水瓶座致命弱点
双鱼座致命弱点
属鼠人的性格
属鼠人的性格
属牛人的性格
属虎人的性格
属兔人的性格
属龙人的性格
属蛇人的性格
属马人的性格
属羊人的性格
属猴人的性格
属鸡人的性格
属狗人的性格
属猪人的性格
1980年命运
1980年命运
1981年命运
1982年命运
1983年命运
1984年命运
1985年命运
1986年命运
1987年命运
1988年命运
1989年命运
1990年命运
1991年命运
手机请访问京族都出现过那些名人?京族名人大盘点
京族都出现过那些名人?京族名人大盘点
  苏维光(),万尾岛人,民间歌手和诗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曾被保送到广东省民族学院学习。后任中共江平乡委员会副书记、防城各族自治县文化局副局长、防城各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的主要成就是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京语民歌翻译,并创作了一些新民歌。他参加了《京族民间故事选》、《京族民歌选》、《、京族民间故事选》、《毛南、京、仡佬、回、彝、水六族故事选》、《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京族歌谣》的编选工作,翻译了《京族民歌选》中不少京语民歌。  他出身于渔民家庭,熟悉京族渔民生活和京族民间文学,钻研京语民歌格律,与裴永彬合写《京族民歌格律》;与阮成珍、裴永彬、符达升、过伟合写《京族婚礼与婚礼歌》歌词;与过伟合写《京族唱哈节》、《京族独弦琴》、《京族海上渔业生产与海歌》等。  苏维光创作的诗歌多为民歌体,他是京族第一个用笔写诗的诗人。苏维光作为新中国“翻身得解放”的京族渔民诗人,在那个年代多写短小诗歌,诗作多为配合具体“中心工作”而作。其中比较有审美价值的有《京族民歌选》中的《掷木叶》、《满园春舞花棍》等短诗。  除了这些短诗,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叙事长诗《石花》,是苏维光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长诗通过京族渔家女石花和翠珠姑嫂俩的对比描写,在嫂子翠珠“落后”、“保守”的衬托下,塑造了石花“战恶浪、夺丰收”的“英雄”形象。全诗分为“解缆”、“斗礁”、“护航”三部分。  潘恒济(1938-),江平镇人,曾担任教师、防城县教育局副局长、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他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陆续发表《海上花市》、《青青的竹林》等。《青青的竹林》以回忆“我”在如诗如画的山村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该文获得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他与人合写的诗集有《野果》、《心境》等。《野果》中的这首《锚》诗,以渔民的“锚”来营造爱情执着的意象,写得清新明丽。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完颜宗弼,生年不详,本叫斡啜,又被叫做兀术、斡出和晃斡出。他是女真族出身,他
  曹操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出色的英雄,在曹孟德的军事和治政下,东汉后期一度混乱不
  汉质帝刘缵,他其实只比上一任汉冲帝多活了几年。历史上对于他的描述,也是让人感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  16
  在军事斗争中,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也是使军队转弱为强的手段。诸葛亮对部队武器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
  诸葛亮的妻子姓黄,正史上并没有名字,只是知道是黄承彦之女,在《三国演义》中也
  诸葛亮,中华五千年浩浩历史长河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虽不像罗
  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
  中国历史上的君王,向来都有其关于后宫的记载,尤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而秦始皇作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可谓是家喻户晓。包拯生在合肥长在合肥,去世后还葬
  近几年,西方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推测,认为如果恐龙的生理结构类似于当今的爬行类
  印加帝国文化发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虽然在高达四千公尺的高原中,它具有丰富的水
  清朝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一种&议罪罚款&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
  日,武昌起义枪响,辛亥革命拉开序幕。  5个月前的5月8
  科学家发现纳斯卡线条可引导人群走向不同的朝圣路线,路的尽头有庙宇的遗迹,最早
  王熙凤说过,&大有大的难处&,对传统大家庭来说,经济是件麻烦事,皇帝作为天下
  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全国统一。此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
  出宫后,这些女眷们散后便仍旧乘坐原先的肩舆回家,其他人都安然无恙,只有一家出
  馆陶公主介绍  馆陶公主刘嫖(前2世纪-前116年?),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
  李靖是唐初名将,看过《说唐》和《红拂女》的都知道此人,然而,《说唐》将其描述
  导读:埃及狮身人面像,过去人们曾把它奉为永存的上帝。经过长久的风蚀、日晒、雨
  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战争,这一场战争发生在1597年,在这一场战争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
  中国古代的水战,当以赤壁之战名气最大,一则拜托《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成功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
  1944年,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经过一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大规模集团军的存在,但精锐就是精锐,以下
  安息国是古代一个跟古波斯很接近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国家。安息国是没有军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
  李舜臣是鸣梁海战中朝鲜后期的将领,因为他的计谋,朝鲜由败转胜,而在战争转折点
  三木合战是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期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期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
  刘楚玉,生年不祥,死于公元465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女儿,也是
  傻姑是谁的女儿,《射雕英雄传》中傻姑一出现就是痴傻的形象,但是他却会桃花岛的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
  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
  说到空城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诸葛亮,因为在《三国演义》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
  赵姬,原本是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异人的王后,擅长唱歌跳舞,生性妩媚淫乱,她是
  巫山神女为五方天帝中南方赤帝之女,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赤帝女或谓天帝之
  古代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很多妃子其实都是朝廷重臣之后。当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夏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叫夏桀。桀是有名的暴君
  三国武将的武功自然不是走遍天涯拜师学艺的,也不是按照秘籍勤学苦练的,更不是喝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
  众所周知,我国的诗词文化是相当繁荣的,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
  惠能,俗家姓卢,父亲在惠能三岁的时候逝世,留下母亲与她相依为命。惠能菩萨在很
  在法国的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个子瘦小,却才华横溢,她就是乔治&
  儒勒&昂利&庞加莱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日生于南锡。他的家庭
  谈起仓央嘉措的故事,我们只对他是六世达赖喇嘛比较了解,其他都是比较模糊,现在
  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作为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他被西方画家
  在历史书籍上虽然关于罗贯中的故事很少,但是在民间流传的罗贯中的故事却有好几个
  哥白尼对天文学做出的贡献我们众所周知,了解一下哥白尼的资料也是有必要的。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翻山越岭,不畏艰辛,访遍许多地方的人,不论是农民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
  李峤,唐太宗时期出生,武后、中宗时期成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诗人。下
  贺知章是被人称作&诗狂&的,而且他为人放纵不羁,到了人生的晚年的时候,还特意
  贾岛是生活在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故乡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创造
  怀素和尚,一手狂草闻名天下,唐朝时期时著名的书法家,和张旭齐名,被称为&颠张
  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
  肖邦的钢琴曲热情奔放,感情细腻朴实,乔治桑的风情小说内容丰富细腻,情节迷人,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十分罕见的历史谜团,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历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
  徐渭出生于1521年,是浙江绍兴人,主要成就在诗书画方面。由于在仕途上不得志
  仓央嘉措是我国古代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是康熙年代时藏族著名诗人中的一个。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语言由来/京族
京族独舞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京族的母语通常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故京族一般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京族是古骆越人后裔,之后才融合中南半岛的土著占人、高棉人形成今日之京族。而由于受长期汉化,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中国而非东南亚。
京族自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潭吉等地发展。清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末年,划属防城县管辖。京族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劳动生产,共同开发了祖国南方的沿海边疆。
民族服饰/京族
京族独弦琴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腰间束带。
京族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妇女喜欢染黑齿、结“砧板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衩至腰际,活动方便。
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如今的京族地区,仍有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牙齿的习惯。
但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
人口分布/京族
京族人打鱼踩高跷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58年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广东也有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人,2007年人口为2.1万人。
京族在越南有广泛的分布,占越南总人口的近90%(约7800万)。
语言文字/京族
京族哈节京族文字为国语字(Ch?&Qu?c&Ng?/
国语即现行的越南文)及喃字(Ch?&N?m/
喃即自古流传至今的越南文),京族通用广东方言和汉文。
民族简史/京族
京族祭神越族,即现代京族。由南下的中原汉族和古骆越人融合发展而来。
京族先民大约在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中国的,最早迁来我国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当时“京族三岛”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族、壮族等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
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之所以共称为“越”,是因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京族
族称族源京族男士服装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族自治乡。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汉时代属南越国,后归交趾郡,与骆越有某种亲缘关系。而就现今居住在中国的京族来说,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不到500年的历史。形成发展
1951年中央访问团联络组曾深入京族地区调查访问,并写出《》,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越人见此人少,打鱼做海容易,即住下来。其后刘、阮两姓又回桃山邀来黎、李等姓同来做海,此后子孙繁衍,有了这么多人。”1953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委又曾对京族的社会历史进行联合调查,记述的材料更为翔实:在巫头、山心、澫尾三岛,京族共有25个姓氏,各姓群众都公认刘、阮两姓迁来得最早。1958年,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材料(当时防城划归广东)也说:防城境内京族共30个姓氏,其中刘姓最多,占20%,阮、黄、吴、苏、武五姓次之,共占41%,来得最早的刘、阮二姓已有16—17代,来最晚的裴、曾、丁三姓只有2—3代,一般为9代左右。诸姓京族分别从越南涂山、清花、宜安、花丰、瑞溪、芒街、万柱、角白等地迁来。
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等地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组建江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行政隶属
1952年,建立澫尾、巫头、山心3个民族乡。
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
1965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
日,东兴各族自治县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
风俗习惯/京族
京族哈节京族主要信仰道教、佛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
经济生活/京族
京族地区气候温热,海产丰富,除有700多种鱼之外,尤以珍珠、海马、海龙等著名。京族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
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
2007年,京族人均年纯收入在6000元人民币以上,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
社会经济/京族
京族竹杠舞解放前,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沥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2.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7.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剥削是京族地区的基本剥削方式,在渔业上表现为网租和箔租,剥削量达70%以上;在农业上表现为地租,租率占产量的50%。雇佣剥削以雇长工和利用京族传统的帮工互助性质的“寄赖”关系进行,剥削率高达70~80%。在残酷的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长期以来,京族保存以“翁村”为首的社会组织。“翁村”意为乡长或乡正,负责处理村内事务及纠纷,监督执行村约,主持祭祀仪式,筹办公益事业。“翁村”下有“翁管”,协助翁村执行处罚,管理山林;“翁记”负责文书账目。重大事务由村中长老组成的“嘎古”集团商议决定,交“翁村”执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翁村”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建设事业。单纯的渔业生产也发展到多业经营。生产不断增长,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渔业生产也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浅海捕鱼发展到深海作业;二是过去的竹筏小船已改为大中型渔船;三是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形式;四是从单纯重视渔业生产发展到工、农、林、渔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沿海地区实行比内地更优惠的开放政策,使得处于开放前沿的京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迅速改变。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文化艺术/京族
京族妇女服装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
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民族曲艺
“嘲剧”是京族传统的戏剧,它是民间演唱,主要是在庙会期间由农民中的的半职业性艺人在祠堂表演,七八名农民演员分别担任生、旦、净、末、丑各个不同角色,演员着民族服装,女角头上有头盖,手拿折扇,三五人伴奏,唱腔格律固定、生动活泼。
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诗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如《》、《》、《》、《》等等。
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等。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却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京族民歌包括海歌、小调、舞歌、祭祀歌等四类。海歌包括歌谣、叙事歌和童谣三种;小调在京族传统民歌中占主要地位,品种丰富多彩,颇具代表性的有《》、《》、《》、《》《过桥风吹》等;“唱哈调”是京族传统节日“哈节”中一种有固定程序的歌,分迎神、祭神、入席、送神四部分,每一程序有歌有舞。舞歌是小调与歌谣结合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用京语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较复杂。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生产的影响有不少歌曲都与大海相关。
如有一首海歌这样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过对歌物色对象,所以他们个个能歌善唱。民族乐器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优雅动听。一般由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方形的琴身,长约75公分,一端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片条,另一端按一把手,两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线。演奏出来的声音十分优雅动听。
渔业文化/京族
渔业概述京族人拉大网捕鱼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在各类渔业生产中,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渔业工具有拉网、塞网、渔箔、刺网,以及用于专门渔猎对象的鲨渔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渔网等。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万尾主要以拉网捕鱼,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而巫头以渔箔和塞网捕鱼。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文化。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他们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回游规律,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根据潮水的“涨”“落”规律来安排生产。习俗禁忌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见者有份”的被称为“寄赖”习俗。“寄赖”即汉族俗话说的“沾光”之意。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后的渔箔边或满载归来的渔船上,捡一些拿走,主人是不会怪罪的。
在长期的渔业生活中,京族人民还形成了一些礼仪与禁忌习俗。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将“油”说成“滑水”,“滑”即“顺利”、“顺当”之意。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渔具分类
拉网有大小之分。大的拉网高3米,长400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小而密。小拉网由4张缯网组成,网眼大而疏,网长330多米,两头高2.3米,中间高3.3米,略成桃叶状。
操作时,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操作程序为:先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
其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划小艇或竹筏将渔网慢慢放开,由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
其三,操网者分为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人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这样,一次拉网操作即告结束。这种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
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分疏、密两种。网的长度和高度与拉网相当。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操作时把人分为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桩”、“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退潮时,鱼虾便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所困,“束手就擒”。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就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各具特色。
渔箔,是一种漏斗形的捕鱼工具,一般选择在潮水升降、水势较急的汇合处设立。每个箔位有规定的大小距离。先用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木桩围成两排,一头汇合处用木桩固定,再用小竹片编排,结成“篱笆”栅栏,围成高约3.5米呈圆形的渔港(鱼室)。退潮时,随流鱼虾蟹顺两排木桩游动进入渔港,即可网住。
鲨渔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网身长400米,高1.3米,网眼粗大,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下网时由4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区,将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每次下网可持续三四天,连续捕猎,是一种既惊险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民族节日/京族
哈节京族群众歌舞庆新年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哈节”。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
据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用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歌来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建立了哈亭。节日期间,全村欢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动。
哈节在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红坎乡则是正月二十五。
过哈节时,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每逢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春节
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民族饮食/京族
京族饮食—鲶汁与风吹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三岛又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珍珠养殖场。
京族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同时又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习俗上就是从大米为主食,红薯、芋头为杂食、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爱嚼槟榔。京族普遍爱吃糖食,特别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无论在哪一家作客,主人总要把客人视为良朋贵宾光临而喜气洋溢。在茶余饭后之际,给客人捧出甜润润、香喷喷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汤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等。
为什么京家人这么喜欢糖食,而且特别喜欢以糯米糖粥或其他甜品来招待客人呢?
"糖"是甜蜜的,京家人以此隐喻着对幸福的向往和寄托。京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家积万金,不如高朋满座"。由此可以窥见,京家人在传统习俗上对友谊的珍视和崇尚。而糯米糖粥的甜润胶蜜,正是寄寓着"友谊常在和如胶如漆"的美好愿望以及虔诚的民族心态。
京家人认为,家中有客常来,是人生很幸福的一种殊荣。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以自己最崇尚的"甜蜜"之情来敬奉客人。这种以"甜蜜"寄寓着"幸福"、"美好"的习俗事例颇多,在生活社交中几乎随处可见。
例如,在婚娶的习俗仪式中,男方向女方送定婚礼时,其中就少不了"糖"和"糯米"。在节日习俗中亦如此,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的早餐,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节吃"团圆饭"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节祭神首先就要有糖糯米饭。此外,在民间歌谣中以"甜"来寄寓"美好"的现象也很普遍。&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万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过去有在船上不准将碗覆置,不准脚踏在灶上等等禁忌。礼仪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节日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装,云集在哈亭(唱歌娱乐的公共场所)之前迎神、祭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每年哈节,由村里人轮流做“哈头”(哈节中主持唱歌娱乐的人),并由“哈头”出一头肥猪,办一桌酒肉参加。在宴席上轮流唱歌,妇女只能听唱,不入席。
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
端午节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黄酒;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米乙)外,还要购买猪肉和月饼全家吃团圆饭。祭祀食俗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祭神活动。
摆上白薯(米乙)方能入睡。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
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过去在京族民间,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欠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民族特产
京族喜吃鱼、虾、蟹、鱼汁及大米糍粑“风吹穑”。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妇女爱嚼槟榔。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缸装满后,上压重石,加盖密封。一星期后,打开漏管,鲶汁不断流出,其色如浓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鲶汁,“头漏汁”便告取尽。然后向缸内再添冷却了的盐开水,过数日接取“二漏汁”;最后压滤“三漏汁”。
“米乙”是大米制成的食品,当点心吃。又细分“白头米乙”、“风吹米乙&”、“米乙丝”等。
“白头米乙”是“米乙”的品种之一。在我看来,以糯米搭配籼米为主料,用芝麻、花生或绿豆和糖做馅。先将浸泡好的米打磨成细粉;然后将细粉和成米团;再分解成鸡蛋大小的团粒,分别填入馅料,进一步捏揉成圆球,即形成坯;最后要制成熟食,或油炸、或蒸煮,则各随喜好。不过,制成食品后的形状和口感会不同:油炸品,呈橘黄色,吃起来皮酥质软味香甜;蒸煮品,则颇似捞出热锅的汤圆,口感清甜爽滑而不腻。为了调和色泽、增加清香,或为了预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时,搀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温去火的中草药。如香菜、“企麻”等。与此同时,京族人还重视外形的点缀与装饰:如油炸品,入锅之前须裹上白芝麻,令出锅后的食品橘黄中嵌满花白;蒸煮品则出笼之后,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间又不粘连。这些被裹上花白芝麻和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犹如老人的满头白发,京族人因而叫“白头米乙”。其实,京族人逢年过节都制作“白头米乙”,图的就是“白头”的寓意。节喜期间,他们通过互相馈赠或共同品尝“白头米乙”,祝愿大家都幸福长寿、白头到老,节事气氛也因此更加喜庆祥和。
“风吹米乙”,是“米乙”的另一品种。既像薄饼,又像锅巴。原料仍以大米为主,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浸泡好的大米打磨成米浆;然后,用蒸笼将摊匀在布箍(用环竹片将棉布箍紧制成的模具)上的米浆蒸熟,形成一张张状如睡莲(叶)的粉膜;再均匀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户外的竹篾架上晒干;最后用炭火烘烤至香脆即可。烤熟的粉膜大小轻薄如晒枯的荷叶,因脆不禁风而被戏称为“风吹米乙”。其味香脆爽口,也是京族人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
“米乙丝”是“米乙”的又一品种。制作原料和方法与“风吹米乙”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米乙丝”不需要烘烤,将晒干的粉膜直接切成粉丝即可。不过,“米乙丝”须烹饪之后方能食用。烹制方法,与煮干米粉基本相似,先将“米乙丝”用冷水浸泡至稍微膨胀,然后搭配海鲜和瘦肉烹煮,水煮或油炒都可以。烹煮后的“米乙丝”,无论煮还是炒,口感均爽滑而鲜香,风味独特而浓郁。这是京族群众逢盛大节庆和款待亲朋好友时必备的主食或菜肴。“米乙丝”是京族群众喜爱的菜肴,将“米乙丝”与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乙丝螺肉汤,入口甘香、嫩滑,风味独特。把米乙丝、螺贝肉、蟹肉、沙虫干、虾仁等海味混在一锅煮,就是“米乙丝海味汤”,只要一次品尝,便会终生难忘。
京族的“米乙”食虽好吃,但京族人却并不常吃。过去,京族人的生活很艰苦,他们的主食主要是玉米、红薯、木薯和芋头,还得靠挑咸鱼上岸或进山换取。哪里舍得轻易用大米做“米乙”食?因此,“米乙”食对于往日的京族人来说,不过是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奢侈罢了。
如今,京族人富裕了,要享用“米乙”食,经济上已不为难。但鉴于“米乙”食的制作颇费工夫,忙碌的京族人反而觉得花不起时间了。因而,“米乙”食仍然是节庆才吃的食品。好在有些手艺精的京族人乐于发挥特长,创办了专门制作“米乙”食的手工作坊。因此,人们真嘴馋了,旅游区和市场上都有卖。也正因此,很多京族人即便节庆喜事所需&,如今也到“米乙”食坊去订做了。
“米乙”的念法
“米乙”是京语的形声喃字(在汉语言文字中没有这个字眼),左形右声,京族人用前鼻音发声音“乙”。京族喃字还有写作“米壹”或“壹”的,不过比较少见。然而,不管采用何种写法,翻译成汉语即米团或糍粑的意思。
传统民居/京族
典型食品—鱼汁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但大多筑方石砖瓦房屋。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间。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屋檐下挂着串串干鲜海货,或待客或运往各地市场。
“海榄”是京族群众对红树林的俗称,大片大片的红树灌木林被叫做“海榄山”。红树林四季常青,不怕海水浸泡,涨潮时在潮水中顽强护岸,退潮后在滩地上阻挡风沙。它的表皮里含有大量“单宁素”,是鞣革工业中必需的原料,因而京家人视它为海里的“神树”和“摇钱树”。传说这种“神树”是山神王从十万大山派来探海观光的,结果它们乐而忘返,永驻此地,成为京家的“朋友”。
京族人民自古以来把海榄山和树林看作“大家的山”,是公有财产,不准砍伐和入林放牧。因而,如今京族沿海地区就有红树林2000公顷。百性都有在自家房屋周围栽培花木的习惯,冬青、剑麻、牡丹、仙人掌及木瓜、菠萝、木黄麻树错落密布、葱翠掩映,景观十分迷人。
婚姻习俗/京族
京族婚礼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京族婚制:
民族内婚。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的汉、壮民族通婚的很少。
同姓不婚。在京族的传统风俗中,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
父母包办婚。京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门,或买童养媳(长大后“圆房”)。
媒人牵线婚。
宗教信仰/京族
京族人祭拜祖先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解剖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人类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3次
参与编辑人数:29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07:39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