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原油还会跌吗吗 看专家怎么说

油价连跌让专家担忧得语无伦次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油价连跌让专家担忧得语无伦次
成品油“十一连跌”后,汽油今年累计下调幅度为2205元/吨,柴油累计下调2355元/吨。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每升累计跌幅都超过1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已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本次调价不仅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也创下了2013年3月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以来记录。(12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尽管在11月29日和12月12日两个调价窗口,财政部出人意料地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抵消了在价格上的反应;尽管和国际油价相比,国内油价下调仍显得“蜻蜓点水”,但专家已经坐不住了。发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员姜克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能源价格过低,不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迫在眉睫的环境压力。其实,消费者即使在成品油“十一连跌”后,也没有感觉到多大的获利,而发改委专家已经发现“不利”了。如果说无论油价下跌多少,也是值得高兴的事,那么,扫兴也来得太快了吧?话说“扫兴”也是一件“技术活”,最多把话说的让人高兴不起来,但不至于惹人生气。本来,这种“蜻蜓点水”般的降价,在油价一路上涨后的今天,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欢欣鼓舞。但就算松了一口气,专家却劈头盖脸的一盆冷水,竟担心油价下跌了,“十年以后北京市将有多少家庭可能摊到一个肺癌患者?”即使以“砖家”来看待专家,如此口不择言,已经是不像人话了。打个比方来说,张三新买了一辆汽车,隔壁的哪怕再羡慕妒忌恨,最多说一句现在交通秩序不好,开车也有危险。说的在理,也够扫兴的。如果李四说,谁家出车祸了,现在这么多人买车,撞死撞伤肯定会经常发生。这不是讨骂?发改委专家从油价下跌到“将有多少家庭可能摊到一个肺癌患者”,其中的逻辑关系还不如“李四”。李四扫人家的兴,至少理由上还成立;发改委专家的“联想”,却连逻辑都是混论的。为何油价下跌肺癌患者会增加?发改委专家认为,“能源价格过于便宜,大家用的时候无所顾忌,这样对环境的损害难以估量。”看来专家是以三公消费来衡量百姓的辛苦钱的,尺度一放松就不花白不花;消费者好不容易少花的燃油费,难道如同三公消费到年底没有花完预算的钱?这不痛不痒的一点点下跌,就让消费者骨头轻的像公款吃喝似的,有事没事出去溜达溜达?说到底,消费者还没有感觉到因油价下跌而多出来的钱,相关专家已经替有关部门盯上了。发改委专家表示,“国际油价下跌本是燃油消费税改革的好时机,如今的水平并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程度”。这不是把征税当成“榨油”了?收入提高要加税,支出减少也要加税,这是不是有点见不得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意思?现在的专家之所以被贬为“砖家”,是到了为既得利益集团代言时,就已经堕落到见利忘义的程度。当“税收”瞄上了油价下跌这点差价时,专家可以用肺癌“普及率”来吓唬人;当养老金说不清道不明,轮番提出延迟退休时,有人大代表就发现“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短命”和“长寿”,都是不顾民生痛痒的信口雌黄。看来,是不是该给红薯和萝卜加税?因为,这种东西太便宜的话,吃多了容易放屁。国际油价是涨是跌,专家对此观点不一
  【环球网报道&记者 吴梦启】在今年1月份全球石油价格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之后,油价出现反弹,在6月中旬曾经突破每桶50美元。但是,对于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油价态势,各方专家的观点并不一致。6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2016年会上,专业人士们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但未能达成一致观点。
  在论坛主题演讲当中,全球安全研究所联席所长、能源安全理事会顾问盖尔&特认为&石油危机倒计时已经开始&。他说,因为油价低迷导致对石油工业的投资减少,而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因此石油价格走上上行&可能比我们预料的要早&。
  与会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何志平与鲁夫特持有相同想法。他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无论油价下跌还是上涨,世界石油的平均消费量每年都以平均2%的速度在增加。他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6年底或者2017年年初,油价可能上涨到每桶60美元以上。&因为油价太低,影响了很多国家。突然它们的银根压力就没有了,变成银根松动,拉动消费,经济往上走。这是有好的影响。经济的复苏需要更多能源支持,就这样又把油价拉上去了。&
  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Netoil石油公司董事局主席&塔兹曼。&油价将会迅速上升,并影响到许多利益相关方。&他在发言中说。
  相反的观点来自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他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用&低位&、&宽幅&、&震荡&三个词语来形容短期未来的油价变化。在主题发言中,黄晓勇更明确指出:&&脱欧&有可能将达到50美元(每桶)的油价打到40美元左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国际油气供给过剩&。
  支持这一观点的有MFC咨询公司的摩登&弗。他认为世界油价将长期保持低迷,而天然气价格维持低迷的时间&甚至更长&。
  对于&石油价格上涨&的观点,黄晓勇认为其逻辑是油价低迷导致石油投资下降,投资下降导致对未来石油生产量产生影响,进而带动价格上升。黄晓勇认为,目前石油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许多企业过去的投资形成的产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短期内即便经济收缩,即便是对石油的投资减少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产能不会让石油的价格出现暴涨。&黄晓勇告诉记者。
  黄晓勇认为认定油价保持低迷,其背后的逻辑是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在经济基本面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油价不会上升。美国国务院能源资源局中东与亚洲部主任孙晓雅(Sandra Oudkirk)在发言中也认为:&油价将在将来一段时间里&&两年里&&保持稳定。&
  6月底,受英国&脱欧&公投及其后续效应的影响,市场对欧洲经济复苏感到担忧,英镑、欧元出现大幅度贬值,也带动了国际油价下跌。6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前两个交易日,各个交易所的原油价格跌幅在5-8%之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一度跌至每桶48.08美元。到6月30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恢复到50.61美元。
责编:白洁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专家指导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