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收入的边际效用用的问题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6/6/8/p.html on line 96
当前位置: >题目详情
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边际效用是递增的B.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C.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D. 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E.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
之后可查看解析
统&&&&&&&计:共计63人答过,平均正确率68.25%
问&&&&&&&题:进入发帖帮助
题库APP下载
微信号:gaoduntiku
登录手机注册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高顿网校试题纠错
为方便我们排查错误,请您详细描述本题错误,例如:
答案有异议
还可以输入100字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6/6/8/p.html on line 381
加入你感兴趣的讨论群
题库交流群
注册会计师
售前咨询(9:00-21:00)
400-168-8811
售后咨询(9:00-21:00)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gaoduneclass
售前咨询(9:00-21:00)
400-168-8811
售后咨询(9:00-21:00)
微信扫一扫实时资讯全掌握
请把您的意见告诉我们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传图片:
上传本地图片,图片大小不超过5M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_SESSION in /backup/q_wwwdedecms/q_wwwdedecms/2/0/6/6/8/p.html on line 593> 问题详情
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假设某人的每天的收入是90元,他需要购买A和B两种物品,而A和B的价格分别为20元和10元,那么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此人需要购买A和B各多少?&&物品单位数MUAMUB11082873664455346137-112小王准备花9000元买一把:Ibanez RG3120F电吉他,到了琴行发现只有Ibanez RG2620的电吉他了,于是花了6000元买下。请问中间差价剩余的3000元是消费者剩余吗?如果是,请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指出什么样才算是消费者剩余。3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The Paradox of Value):“水与钻石的价值之谜”——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同学们怎样合理地对价值悖论做出合理的解释?(提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由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决定;商品相对稀缺性——由供给决定——影响价格。)4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米塞斯《人的行动》中最难理解的一节,“边际效用”之一
米塞斯《人的行动》中最难理解的一节之一“边际效用”
<font COLOR="#11-11-04
17:12:32 来自:
对于中国大众来说,人类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及思想家米塞斯的思想,是相当遥远和陌生的。有幸在豆瓣看到有近一千人加入无端创立的“阅读米塞斯小组”,略感心慰,尽管我认为将其组名改为“研讨米塞斯思想”更为有意义。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存在一个实质上的“研讨米塞斯思想的分小组”,那么,取什么样的小组名,就是无关紧要之事。
多年来迄今为止,本人的确是深感,对于人类全体,能够深入且全面把握米塞斯思想的学者(哈耶克、罗斯巴德等等学者,的确是领悟米塞斯思想的佼佼者,但用严格的全面标准,还是有些欠缺的),都属凤毛麟角,就更别说是汉语体系中的学者了。尽管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目前也只敢说仅领悟了一部分,却也想为米塞斯所基本奠基成型的“人的行动学”的发展与传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了便于学各人之所长,本人希望从解释米塞斯的著作中的,一些疑难入手。这些疑难据我个人判断,是大部分经济学家所没能深刻理解的内容,其中可能还会谈到,米塞斯可能存在的表述上的不足或者思维的小小误区。
为了方便一般的读者理解,在表述上,有时我尽量会用普通而不精炼的语言,来解释一些高深的问题,以期做到“深入浅出”。这样做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那些认为自己已经理解这些内容的学者或读者会觉得“罗嗦”甚至重复。如果这些人有意见,直接阅读米塞斯的著作就好了。对于觉得米塞斯著作有错误或没能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向我提出问题或质问,对于有关米塞斯思想的问题,我不会吝啬精力予以探讨。
对于“奥派经济学”相关问题,我也也会尽量予以关注,然我们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经济学只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也根本没有什么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分。米塞斯之前的经济学家所出现的重大问题或错误,当然包括“奥派经济学”,米塞斯基本上都有述及。
下面,就《人的行动》第7章 在這個世界裡面的行爲,中第一节,邊際效用法則。逐段贴出,注解与解释。
为了便于讨论,先贴出“总论”,会谈到一些,我所发现的有些人们的理解误区以及我的解释或答疑。对于,我所可能出现的漏洞或错误,欢迎觉得自己对米塞斯思想有一些认识的人们批评指正。对于根本不阅读米塞斯著作的朋友,就不要乱批评我了,如果我不予接受,责任不在我,当然你们可以谦虚些来提任何有关社会的问题,因为可以说,米塞斯的思想是解决人类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苹果/安卓/wp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关于边际效用的思考
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在《经济学》一书的原文版序言中写道:“那些经典式的教科书所阐述的原理已经不是今天的原理。马歇尔的教科书出版于100年以前,萨缪尔森的那本书也接近于5O年之久。我们经济学者所理解的本学科的内容已经有了改变,以便反映变更中的世界;然而,教科书并没有跟上我们的步伐” 。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学形成了一个挑战。在新经济形态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与物质商品有着本质区别的信息产品、知识产品。由于知识、信息具有无形性、点集性、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所依赖的重要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在面对信息商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如经济学原有的边际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信息商品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呈现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甚至并不存在“边际”这个概念。当然,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该是一致的,能分析没有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的经济现象也一定能分析这些新经济。但是笔者认为在运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来分析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或者网络经济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信息商品、知识商品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结论离现实太远。笔者拟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适用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如果存在边际效用的话,其边际效用的趋势应该是怎样的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作引玉之砖。
实际生活中既有大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事例,也有大量边际效用递增的事例,那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不能成立,当然更不会是一个普遍规律。基于人的生理心理总结出来的这个规律,乍一看很简单,其实只要认真琢磨琢磨,蕴含的哲理深着呢。通过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对信息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在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来讨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有关问题时,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局限。 [关键字] 边际效用 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分析 一、引言: 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我们的老师曾讲过这样一则笑话,利用边际效用中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找你生命中的另一半: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人品,纵轴表示才华。你所理想化的生命中的另一半是由图中曲线和斜线(黑色)焦点E所确定的,此时符合效用价值论。如果斜线变成图中蓝色斜线,它与曲线交于两点,这两点都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要么是图中E1点所表示的才华大于人品,要么是图中E2点所示的人品大于才华。如果斜线变成图中红线,这也不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因为此时无论是她的才华还是人品都不及你。所以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理想化的最符合要求的只能是图中E点所确定的那种情况。 通过以上这个故事,笔者认识到边际效用已经不只是书中所学到的很局限的理论知识,他已经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笔者决定写这篇论文,来简单阐述自己对边际效用的思考。 二、与边际效用有关的知识: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学派,用两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就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边际效用价值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并非实体,也不是商品的内在客观属性。价值无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其实,只要读者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边际效用论者的价值论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唯心价值论。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与效用相结合才是价值形式的充分必要条件。这里稀缺性是指物品供给的有限性。效用论者是这样阐述他们的观点的:物品只有在对满足人的欲望来说是稀少的时候,才可能成为人们福利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表现为价值,而衡量价值量的尺度就是“边际效用”。效用论者认为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如果供给无限则欲望可能减至零甚至产生负效用,即达到饱和甚至厌恶的状态。于是,物品的边际效用,从而它的价值会随供给增加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边际效用论者还提出了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市场价格论,并称之为“客观价值论”,并将主观价值论与供求均衡论结合起来。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价值论,它割裂了商品的价值与劳动过程之间的联系,将价值这一客观历史范畴说成一种自然永恒的心理范畴,妄图以主观评价做为衡量价值的尺度,他们声称劳动无法衡量,却不知主观评价更无法衡量。显然,效用论者歪曲了市场价格理论和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 三、边际效用的局限性: 实际生活中虽有大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事例,但也有许多边际效用递增的情况,这与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所学到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所以有必要分析边际效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也就构成了边际效用的局限性。以下举例说明边际效用并不是遵循递减规律: 例如,某人因细菌感染,患某种疾病,经医生诊断,需要静脉注射某种抗生素三天。第一天注射后,没感到有什么的变化。第二天注射后,就感到明显好转。第三天注射后,就恢复健康了。
显然,这里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第三天注射治好病后,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最大,边际效用也最大,因为只有完成这第三针,才能真正治好病,否则前面两针很可能无效,甚至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再如,某工程队要以南北走向用10000节铁轨铺一段铁路,与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相接。当然越铺得多,铺这段铁路对于工程队来说,重要性就越大,成就感也越大,即边际效用越大。如果只铺了第一节铁轨,铁轨就因缺货而涨价50%,该工程队很可能放弃这个工程,这说明这第一节铁轨是可有可无的,其边际效用最小。 如果在铺完9999节铁轨时,铁轨没有了,该工程队决不可能放弃这个工程,哪怕涨价300%,也一定要买一节回来铺上,如没有它,前面的9999节铁轨的效用就等于零,这说明最后一节铁轨是最重要的一节铁轨,因而它的边际效用最大,这里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既然实际生活中既有大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事例,也有大量边际效用递增的事例,那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不能成立,当然更不会是一个普遍规律。
四、生活中的边际效用: (一)课堂教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既包括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服务,也包括学生接收信息、接受知识、获得能力。“消费”教师所提供的精神服务,在这种“消费”中同样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通过听课获得知识(信息)的“消费” 。当走进课堂,求知获得精神享受及今后生存的知识资本,也就是获得了正效用。教师的授课水平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效用评价越高,学习的劲头也就越足。然而,现实中,尽管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尽职尽责。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劳动太多,提供的心理刺激太少。很多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学生反映教师不会讲,水平低;另一方面,教师反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等。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消费”教师提供的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及僵化的教学方式,常常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与学双方均事与愿违。 2、表扬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采取表扬的手段,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受表扬信息的学生,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其效用是正效用.而且表扬的首次获得。其边际效用值都比较高,动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同类的表扬,他所产生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表扬对其刺激或激发效果将会下降,被表扬者甚至会陷人对表扬的盲目状态,且未受表扬者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的劲头也有可能锐减,直至反感。 3、批评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批评的信息给学生带来的是负效用,受到批评的学生心理上将有一种痛苦感。当学生在课堂上从未受到批评时,教师的第一次批评学生的印象最深,痛苦感最大,学生也许会因此下决心改变原来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产生升华理念,但也可能会因此产生消极或破坏性行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过去的痛苦感开始淡忘。当该生又一次受到教师的同类批评时,第二次批评带来的痛苦感似乎不如第一次深刻。如果该生多次受到批评,那么批评的边际效用就将呈现出递减现象,痛苦感会越来越轻,最后学生对批评几乎毫无感觉。另一方面,当教师的批评屡次无效时,会有碍于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也有碍于教师人格威望的保持,以致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情境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会“消费” 各种行为和活动.也包括对情境自身的“消费” ,即情境自身也使成员产生满足感或效用教学情境由“硬件” 和“软件” 构成。“硬件”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软件”包括教学的相关规定、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氛围与道德规范等。学生对趣味低下,缺乏活力的情境的“消费” 也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解决课堂数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关键是提高数学效果实践证明趣味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都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一、讲究授课艺术 1. 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可起到不可低估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2)丰富教学形式。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地更替不同授课方式。设计不同教学方案。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录像、音响设计等,给学生多方位刺激。增大教学容量与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2、巧用表扬。表扬的使用要因人而异。注意表扬时机及适当的表扬角度。使表扬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鞭策力,使表扬的边际效用值呈现递增态势。 (1)善于表扬。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加以表扬。 (2)及时表扬对学生应该表扬地行为,教师应及时地表扬,以强化刺激;若时过境迁才表扬,学生会莫名其妙。表扬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用。 (3)乐于表扬。对学生的表扬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缺陷,应乐于表扬学生。 (4)表扬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和随意。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就其学习能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进行表扬,如此才能起到强化边际效用的增加值的作用。反之会冲淡效果。
(5)注意表扬方式,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 3、慎用批评。由于学生对第一次批评反应强烈,因此教师应该谨慎地使用第一次批评,以免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忌语:一忌悔辱他人人格,不能只根据学生的某一行为就给他下一个消极的断语;二忌宣泄消极情绪.不能把他人带给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三忌借众人之势去压学生,即使该学生的行为影响了许多人;四忌不恰当地强调连锁反应,过分地强调连锁性的后果。会给人小题大做之感。另一方面,批评使学生产生的痛苦是一种负效用,因此教师还必须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和方式方法:
(1)先赞扬后批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个性倔强的学生。 (2)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批评,尽可能避免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名道姓地批评学生。 (3)批评的方式应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批评时要巧用幽默、轻松、温和、含蓄的语气,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批评,克服因受批评而带来的负效用。 4、改善教学情境。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发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及主观感受会直接导致边际效用值的增减变化。一方面,要求教师废除千篇一律的我讲你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激活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给枯燥的课堂增加乐趣,善于从平常的生活现象出发,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把干巴巴的理论讲活,打消学生对获知的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同时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自身扎实的知识功底与广博的知识层面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倾向,克服负面效应的产生,促进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把课堂变成师生的精神乐园,达到授课的最高境界。 (二)信息商品的效用及边际效用探讨 1 信息商品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信息商品可被认为是凝结着信息和人类的信息劳动,用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进行了商品化的成果 。也就是说,信息商品一般会经过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两个过程。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指的就是信息产品进入商品交换市场进行交换。 由于在社会中存在着用于满足人类信息需求的公益性信息产品和用于自身消费的信息产品,因此信息商品和信息产品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笔者并不区分信息产品和信息商品。一般而言,当第一份信息产品被生产出来以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而这些成本属于高固定成本或者是高沉没成本,换句话说,倘若第一份信息产品不能被生产出来或者生产出来的时间太晚的话,这些成本可能是收不回的。而一旦第一份信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将其商品化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这和物质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信息商品是信息含量很高的产品,信息是构成信息商品的主要成分,它也是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主要目标,信息商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属于经验性产品,这与物质商品截然不同。消费者在真正体验它之前无法确定其效用或使用价值,信息商品的这个特点正是目前网络推销免费信息商品的理论基础所在。此外,信息商品还具有其他的一些本质特征,如它是信息劳动的结晶,并以用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为主等等。由于其与文章所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此就不赘述。 2 信息商品的效用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是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同样,信息商品的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信息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信息商品的某种主观评价。由于信息商品的经验性特征,消费者对信息商品效用的评价与对物质商品的效用评价有很大的不同。物质商品消费是人类的生理性本能,人们只要拥有,就能消费,其效用便能体现出来或者消费者便能从心理的角度对其有个评价,也就是说只要消费便一定存在着效用和边际效用。而信息商品的消费属于精神消费的范畴,与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和认知水平紧密相关,若消费者的认知结构与信息商品发挥效用的时候所要求的最低认知结构,或者说与信息商品发挥最大效用时所要求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对于前一种情况,消费者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可能效用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其值均会小于最大效用值,除非消费者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可能效用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其值均会小于最大的效用值,除非可能消费者对此种信息商品消费的效用很小,甚至为0或者负值(信息商品有真伪之分,如信息商品中所载信息是伪劣信息的话,对消费者而言,可能干扰消费者消费的目的,造成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噪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其理解为此时的效用为负值)。而对于后一种情况,消费者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可能效用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其值均会小于最大效用值,除非消费者改变自己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等。笔者将在下面对于此问题做详细论述。信息商品的消费与物质商品的消费不同的是,其强调从信息商品消费过程出发,除研究消费能力外,更注重考察信息商品消费的内在机理和消费行为的特殊性。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信息商品消费效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等等。而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可以随着时间的增加和学习积累逐渐提高(比如加强对信息能力的训练,改变知识结构等),因此,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同样的信息商品的效用对于具有相同需求欲望的、在不同时间内的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其效用是不一样的。而物质商品对不同时间内,具有相同需求欲望的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其效用是不变的。信息商品的这种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侧证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某些信息商品的不适用性。 3 信息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质疑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具体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比如说:在一个人很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的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却是递减的。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的话,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虽然在理论上,边际效用也可以为负值,为0。而对于信息商品而言,其边际效用并非呈现这种与物质商品一样的递减的趋势。具体来说,信息商品的边际效用可能会存在以下的几种情况: 3.1 边际效用根本不存在 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中,消费者只要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和对一定物质商品的欲望,便一定会存在着这种物质商品的边际效用,而这种边际分析对于信息商品来说可能根本不存在。由于信息商品是种经验性产品。只有在消费者第一次消费的过程中才知道其具体内容。如果消费者发现该信息产品中所含的信息与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并不相符合时,那么,消费者的理性思维便会使其改变消费行为,放弃对该信息商品的消费,则此时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也就不存在了。更确切地说,信息商品在第一次消费后,其效用便降为0或负值,因为消费者不会再对其消费了。因此,对于先验性非常强的信息商品,供应方应先免费让消费者对其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这种因边际效用不存在而造成消费者在信息搜寻中产生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3.2 边际效用可能先递增后递减 以Internet为例。消费者对Internet的偏好是种非凸线偏好。它表明对Internet使用的边际效用是在一定范围内将出现递增的现象,然而这种边际效用的递增也不一定会永远持续下去,Internet的边际替代率也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非凸曲线,它存在一个拐点,经过拐点后继续增加消费时,曲线却变为向原点凸的无差异曲线。 Internet的边际效用曲线对Internet的边际效用出现的这种情况,可以这么解释:对于普通浏览性用户来说,在起初的一段,由于好奇的心态促使人们不断地浏览网上无穷无尽的信息,并且不断发现令他感兴趣的东西,因此Internet对其他产品的边际替代率越来越大,消费者对Internet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现实中的网迷、网虫正是这种现象,而到了后一段,消费者发现面对毫无感情的机器字符不如和朋友面对面交流或通过旅行来获得信息时,这种边际效用递增将逐渐趋缓,并慢慢减少对网络的使用。因此对Internet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曲线应该是一条由非凸曲线和向原点凸的曲线结合而成。Media Matrix公司的最近一份报告指出,那些更早一些接触Internet的富裕家庭,现在花费在Internet上的时间,更少于刚刚接触Internet的低收人家庭,在2OOO年6月份,低收人家庭平均每周在Internet上花费13小时。而Internet总人数平均每周花费在Internet上的时间仅为9.5小时。 这种边际效用先递增后递减的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存在,例如:科研写作时,需要查询同一主题的文献信息产品,由于信息产品的消费对消费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消费 者累积知识库中的知识单元受信息产品的冲击不大,因此刚开始,该主题的信息产品的效用并不是特别大。随着不停地吸收新的信息单元、知识单元,消费者的知识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信息产品的吸 收能力有所上升,因此其效用便会逐渐上升,到信息产品所含的信息单元,使消费者诱发出并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形成新的思想,这时对消费者而言,其边际效用最大。由此分析,同一主题的信息产品的边 际效用呈现出与Internet相似的趋势。也许有人提出,边际效用MU=AU/AQ,同一主题的信息产品并非是同一种信息产品,而Internet也是个集很多信息于一体的信息集合体,对于这种信息集合体消费的增加所带来的效用不能成为边际效用,而是各种不同信息产品效用之和。对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因为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无法用绝对的数量指标来衡量,还因为信息产品的组成单元是抽象的信息,如果承认对图书这种信息产品的消费存在着边际效用的话,为什么对同一类主题的信息产品或者Internet的边际效用的存在却表示怀疑呢?因为图书实质上是一小主题下的不同信息单元的集合体,而Internet和同一主题下的文献信息产品只不过所涵盖的信息单元的范围大一些,信息量多一些而已。 3.3 边际效用急剧递减 许多信息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属于这种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时效性特别强的信息产品而言,随着消费次数的增多,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其边际效用下降的程度要急剧得多。不过这类信息产品的内容属于那种及时性强的一次性消费内容,消费者边际效用的急剧递减的趋势使该类信息产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是信息产品供应商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供应商要使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减缓的话,只有从信息产品所涵盖的数量的角度来努力,增强其产品的反复利用率。如目前在网络上不断出现的电话号码数据库、广播电视节目表等等。 4 一点思考 信息的多维性、抽象性、均质性等特点使得信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而信息产品效用的最大化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对消费者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笔者斗胆设想:假如 存在着一种集大成的信息产品,只要消费者的认知结构未达到其发挥最大效用所要求的水平,其边际效用是否可以持续地增加下去呢?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像“永动机”看上去有点可笑,但随着网络的出现, 使得承载这种集大成的信息产品已成为可能,即使目前网络信息的组织方式存在缺陷以及消费者的信息能力有限,使得消费者使用Internet的边际效用持续增加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对于网络信息提供商而言,从尽量延长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增的时间段角度出发,生产出高信息量、高浓度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大有可为的。从以上对信息商品的边际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商品的量纲与物质商品的量纲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对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作出修正和限制,才能正确指导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五、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思考: 一、边际效用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学说吗? 一提到边际效用理论,一些经济学者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因为选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效用则是人们对商品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一种主观感受,这一理论无视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避开了决定价值的客观因素—— 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剥削人这样一种生产关系,因而是庸俗的、唯心主义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然而笔者认为,正如不能因为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而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唯心主义学科一样,不能仅仅因为效用是一种主观现象就认定边际效用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学说。效用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它也受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规律的支配,它的产生、变化过程也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分析人的效用,不能不分析人的需要,因为效用就是人对需要被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需要,也就没有效用。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由于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涵义说的就是不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不是必要劳动,因而也不能创造价值。 所以就劳动价值论而言决定商品价值的最基本因素,也是需要,而不是劳动。因此在需要是价值的基础这一点上,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立场应视为是一致的。那么人的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呢?对于这一点,心理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有两种影响较大而又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是其环境的产物,人的需要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外界刺激的结果。另一种则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五种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垒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才会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以上两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种我们都不能完全接受。对于行为主义学派来说,我们很难相信人生来会是一无所有,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刚出生的婴儿就会有要求得到哺育和爱抚的表现。对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孤立的人(例如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会产生诸如尊重和自我实现之类的需要。 而正是由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分工,才使得人会产生这些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经济暴发户在低层次需要已得到较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依然温饱思享乐,依然沉溺于暴饮暴食、赌博、吸毒等低级娱乐之中,这说明如果缺乏教育和其它必要的环境因素(道德、法律等),人的高层次需要不会自动产生。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具备了—定的物质条件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而人才会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即使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本身来说,其对客观现实的依赖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应该接受的观点是:对单个的人来说,其需要有些是他生来就有的一些本能,有些则是由后天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承认人的某些需要是先天的,并不等于说人的需要是凭空而来,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因为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人的本能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质世界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类在延续种族的过程中除基本的物质形态(人的肉体)表现出一定的连贯性外,本能也有一定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表现在下一代身上,就是一些与生俱来的需要。承认人的某些需要是先天的,也不应被视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如果说人生来是一无所有,同一块石头一样没有任何要求,恐怕谁都不会承认选才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先天因素主要决定人的需要所具有的普遍性,而后天因素则又主要决定人的需要所具有的特殊性。当然从整体和本质来说,人的所有需要都是客观世界作用的结果,是对物质的反映。因为效用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与人的需要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说明了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也就说明了效用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而来的。效用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由于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人的影响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需要;而人自身所处的环境及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都始终不断地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中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需要。这就使得同一种商品不仅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效用,而且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中也会带来不同的效用。在心理学里我们称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映,由此可见,效用实际上就是人的情绪与情感的一种度量尺度,是客观事物给人带来的愉悦(或不愉悦)程度的表现;人在情绪与情感上的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例如人们就常用心花怒放、兴高采烈、高兴、平静、退丧、悲伤等词来表现人在情绪与情感上的差异,但是在心理学里还没有一个术语来表现这种差异,而敢用作为经济学里的一种术语却能够用其正负和大小来反映人的情绪和情感在方向和程度上的差异。有的经济学者认为效用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这种观点是不能接受的。效用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其存在性毋庸置疑。由于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相比。人对自身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受这种认识所局限,人对效用的生成机理和变化规律还缺乏了 解,但这并不能说明效用是来去无踪和无规律可寻的,正像我们不因为人类目前对艾滋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就否认艾滋病的存在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以前对效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否认效用的存在。经济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效用要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而不是抛弃它。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辣椒给湖南、四川等地的人一般带来的都是正效用,而给江浙一带的人却常常带来零效用甚至负效用?为什么大米与面相比给南方人带来的效用更高,而对北方人却相对较低?这些都说明效用的产生、变化都是有客观性的,也具有规律结构,现在我国有的经济学者也认识到边际效用理论的主要错误并不在于效用本身的主观性和难测量性(“劳动”本身也存在着难度量这一问题),但认为它的问题在于完全否定了商品的生产费用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因此,它难以解释为什么钻石的效用不大价值却非常高而水的效用大但价值却非常低。 这种说法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它混淆了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涵义。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商品的效用,水虽然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其由于数量很多,所以对供给者来说,其边际效用很低,从而价值很小。而钻石视觉上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其由于高度稀缺导致边际效用很高,从而价值很大。当然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在大沙漠中或在极其缺水的情况下,水的价值也有可能会超过钻石,但这正说明了价值的相对性和对客观环境的依赖性。如果我们反过来看,有些商品没有或几乎没有花费人类的劳动或生产费用,如秀丽的自然风光,珍稀物种等,但你能认为这类东西没有价值码?边际效用理论常常受到的另一个指责是它没有为商品的价值找到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基础。这种指责也是没有道理的。如前所述,决定商品价值的最基本的因素应该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有差异和不断变化的,因此商品的价值也应是因人而异且不断变化的。如果假定商品的价值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那么人们还可能有必要进行商品交换吗?另外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本身就是时大时小、时有时无的,由个人需要所汇总、复合而成的社会需要也是时大时小、时有时无的,因此商品的价值也应该是时大时小、时有时无的。如果硬要规定商品的价值是固定的、不变的,请简述如何解释为何同一种商品会时而畅销、时而滞销,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商品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如果硬要为商品的价值找到一个稳定的基础,不好解释为什么企业还要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企业的营销活动还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向顾客提供适当的商品。我们现在有很多国有企业在经营中缺乏活力。可以说与我们现有的价值理论决非毫无关系。既然具有“价值” ,为什么有的劳动产品居然会在市场上销售不出去,有时甚至免费赠送也没有人会要?为什么企业必须执行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而不能执行以产品或劳动为中心的生产观念?为什么不能主要根据产值来衡量和评价企业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这些现象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不敢说都讲不通,但至少是十分勉强和吃力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边际效用理论是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一块绕不过去的理论基石,当我们看到很多工人多劳未必能够多得,我们的农民多劳未必能够致富时(这些现象并非都是由于体制原因所造成的,也并非都是不合理的。例如少数农民勤劳养兔或许会发家致富,而多数农民都去勤劳养兔却不能发家致富),我们难道还不认为有必要要对我们的价值理论进行一些改变吗?我国的企业还要参与国际竞争,如果总是向它们灌输劳动价值论,这能有助于它们保护民族产业和在国际市场上去与外国企业相抗争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效用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效用的产生、变化都是有客观依据的,也是有规律的(虽然这些规律我们目前还没有都找到),人们根据商品的边际效用来对商品进行评价和选择是普遍的和正常的行为,边际效用理论不应被视为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学说。只有一些将效用视为是一种虚无飘渺、捉摸不定、来去无踪的东西的观点,才是唯心主义的表现。而那种将人对商品的反映说为是商品的某一单一因素一次性作用的结果,否认不同的人对同一商品会有不同的反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承认边际效用理论的合理性,不仅是一种理论建设方面的需要,而且对于转变我国企业的经营思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商品的效用作为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一种反映 并不是单纯由商品本身因素所决定的,它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人的需要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人的需要又是由人的本能因素和人在生长、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商品的效用是由商品因素、本能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暂且将人的本能因素和环境因素视为是既定的、不变的,单纯来考察由于商品的数量增加所导致的商品效用的变化趋势,那么我们应该承认;商品的边际效用确实是递减的。说明商品边际效用递减最通俗和常用的例子就是食品,很少有食品是“越吃越香”的(像白酒、咖啡等食品在多次消费过程中,确实可能会使人“越喝越香”,但这是多次刺激后所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不是一次连续消费的结果,因此不能用来作为反例),普通食品在一次消费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从很香到索然无味的过程。其它商品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自己拥有的数量比较多的商品,一般会想法出售或转让给他人一部分,而对于自己拥有数量比较少的商品,则轻易不会出售或转让。商品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可能是人的某种需要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其强度会有所下降。心理学里的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都表明:随着刺激量的增加,新增刺激量所引起的反应程度(边际效用)呈下降趋势。汉语中的一个“腻”字,有时表示的就是这种意思。有人可能会举出现实生活中一些收藏爱好者的例子来反驳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新收集到的商品给他们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看上去似乎是递增的。这种反驳是不能成立的,就拿集邮爱好者的例子来说:某人专门收集某一专题或某一时期所发行的全部邮票,这些邮票给他带来的效用状况确实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他收集邮票的重点是质而不是多,他的目的主要是要将这一专题或这一时期所发行的全部邮票尽量收齐,而不是要尽可能地多增加某一张邮票的数量,就某一张邮票而言 其由于数量增加而给集邮爱好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依然是递减的,因此,他往往愿意用这样的邮票来进行交换。 商品边际效用递减受到怀疑和非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学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方法来表现这种递减,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经济学家所应该做的事情是在承认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基础上来寻找和改进表现这种递减的方法,而不能因为水脏了,就连水带材料一起泼出去。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本身作为一种规律说明效用递减并不是无规律可言的,同时这一规律也进一步说明了边际效用理论并不应该被视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因为效用至少还受到一种客观因素——商品数量的制约。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对于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看到很多家庭愿意出l000元钱(甚至更多)来买第一台彩电而还有家庭愿意出同样的价钱购买第二台彩电时,我们除了能承认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之外还能说些什么,承认商品边际效用递减的另一个现实意义就是能够促使企业充分地认识到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这一规律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企业不能永远依靠扩大产品的产量来增加利润(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必要劳动就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可他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什么社会只需要这么多这种劳动)。产品产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新增产量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效用,因而都是废品,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才能利用新产品所能带来的较高的边际效用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3]沙勇忠,高海洋.关于信息消费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图书情报工作 [5] 韩民春.关于互联网若干问题的微观经济分析.经济问题。 [6] [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载入中......
奖励积极上传好的资料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顶一下,觉得写得不错
孤独是高尚的寂寞是可耻的
写的不错& &支持
例如,某人因细菌感染,患某种疾病,经医生诊断,需要静脉注射某种抗生素三天。第一天注射后,没感到有什么的变化。第二天注射后,就感到明显好转。第三天注射后,就恢复健康了。(个人感觉是说的是总效用的变化)
但是我想强调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第一天注射后,已经杀死了一半细菌,第二天注射后,声响的一半的百分之八十消灭,第三天后。。。声息的全部消灭。。这样看来。。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是先验的规律,必定有大量的现实生活实例为证,感觉递增的话从消费行为来说还是勉强的些。 不过楼主写的还是很好!
写的挺好~~~拜读了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效用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