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受伤在建筑工地干活受伤是工伤吗?

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工人干活摔伤
发包公司承担13万工伤赔偿
中国常州网讯 安徽人王某在工地上摔伤导致八级伤残,包工头只肯出少量赔偿。王某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经查,该包工头无施工资质,而我市某建筑公司仍将工程发包给他,被认定与王某存在劳动关系。日前,天宁法院作出调解,建筑公司承担工伤赔偿13万余元。
去年1月份,我市某建筑公司承建天宁某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其中的支模板工程分包给了赵某,双方还签定了分包协议。赵某雇佣了王某等人干活,5月21日,王某施工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导致左腿骨折,用去医疗费3万多元,后经鉴定其伤势构成八级伤残。之后,王某多次要求赵某赔偿,因双方要求悬殊过大,谈了多次都崩了。
无奈,王某找到江苏常辉律师事务所律师潘琦寻求帮助。潘律师熟知劳动法,他知道如果无法认定工伤,王某与赵某只构成雇佣关系,建筑公司作为发包人仅承担连带责任,王某获得赔偿难度相对增加;而如果建筑公司与赵某有分包协议,而赵某又无施工资质,则建筑公司需要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这意味着王某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于是,他要求王某了解一下赵某和建筑公司有无分包协议。
王某多方打听,得知建筑公司与赵某确有分包协议,并设法弄到了一份。拿着协议,去年底,王某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经审核,仲裁委认定王某与某建筑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王某构成工伤,裁决建筑公司支付包括伤残补助金、医疗费、二次治疗费等损失共计14万余元。
建筑公司不服,向天宁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查明,原劳社部2005年《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4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该案中,建筑公司将工程分包给无施工资质的赵某,虽然王某是由赵某直接雇佣的,但由于赵某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故赵某不承担王某从事雇工劳动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而应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建筑公司承担。因王某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王某受伤构成工伤,建筑公司当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经法院调解,建筑公司赔偿王某13万余元。 (芮伟芬 匡智华)农民工工伤包工头该担责 律师:切莫私了 | 北晚新视觉
农民工工伤包工头该担责 律师:切莫私了
编辑:TF005
日讯,建筑工地存在着大批农民工,这些人基本无劳动合同、无社保保障,受雇于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工资支付无保障,而一旦发生工伤,包工头跑路,因无法证明劳动或雇佣关系而使索赔异常艰难。
&图文无关案情回放日,河南许昌人杨杰经老乡介绍来到位于通州某建筑工地打工,包吃包住,工钱每天230元。第二天,工头陈晓(化名)将杨杰安排进工地干活。5月15日,就在杨杰进入工地的第5天,正在工作的他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双脚受伤无法站立。由于脚踝骨折伤势较重,医生建议杨杰住院治疗,可还没领到工钱的杨杰根本拿不出住院费。陈晓也不愿交钱,劝说杨杰回去养养就好了,没必要住院,反复说医生就是想多收钱。无奈之下,杨杰在做了简单的石膏外固定后,就由两个工友轮流将其背回工地。回到工地后,杨杰被陈晓安置在一处在建楼房的隔间里,躺了三四天,伤情不见好转,痛苦不堪的他让工友通知老家的妻子。走进污浊不堪的黑屋子,看到丈夫的惨状,妻子当场嚎啕大哭。禁不住杨杰妻子的软磨硬泡,陈晓提出来拿出1万元让杨杰回老家治疗。杨杰妻子清点了现金,和杨杰一起在收条上签了字。第二天,陈晓派人将杨杰夫妇二人送上了回许昌的火车。杨杰住进当地一家民营医院,手术共花费1万6千多元。后因无力再支付住院治疗费,匆匆出院。杨杰要求报销多出来的医疗费用,并支付1万元的误工损失,陈晓则以双方的纠纷已经一次性解决为由拒绝再支付任何赔偿。在多次联系陈晓都被拒绝后,心有不甘的杨杰让妻子用轮椅推着自己坐火车来到北京,在工地附近租了一间平房,但找到陈晓后,杨杰的要求还是遭到拒绝。一筹莫展的夫妇俩多方打听,找到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的袁丽萍律师寻求帮助。诉讼:不能指着工友出庭作证 录音拿到工头说法对于杨杰来说,如果要向施工方提出索赔,必须证明两个基础事实:一是与施工方之间存在用工关系;二是在工作时摔伤造成伤害。但在与杨杰夫妇沟通后,袁丽萍律师发现除了在老家做手术时医院出具的收费单据和病历资料之外,二人手头再没有任何与纠纷相关的证据。另外,杨杰与施工方和工头之间没有签订任何劳动或劳务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保,杨杰尚未领取过工资,也无法提供任何可以证明用工关系的材料,杨杰甚至都说不清楚工地施工方的具体名称。而事故发生后,杨杰和工友未对事发现场情况留存任何证据,也未报警或呼叫急救车。杨杰曾寄希望于工友能为自己提供证据,但袁丽萍律师给他打了一剂“预防针”:建筑工地的工人流动性强,开庭时未必在京能出庭作证。即便工友在京,如果施工方施压于他们,考虑到生计,也未必愿意为杨杰作证。只能将证人证言作为辅助性证据,须要设法进一步收集证据。袁律师开始就取证问题详细地给杨杰夫妇进行指导。坐着轮椅的杨杰由妻子推着来到了工地的项目部,找到陈晓协商赔偿问题。经过一番争论,陈晓坚持赔偿问题已经一次性解决,并拿出了收条,但他也承认杨杰在事发工地上工作并在工作时摔伤的事实。杨杰在袁律师的提醒下将整个协商过程偷偷录下来,并拿到了收条的复印件。同时,他将工地上的施工信息公示牌拍了下来,弄清楚了项目的施工单位。随后,由袁丽萍律师代理,杨杰按照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向法院起诉工头陈晓、工程总承包方和实际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诉讼中通过鉴定机构鉴定,确定杨杰所受伤害构成十级伤残。虽然各被告方都极力否认与杨杰存在雇佣关系和他在工地受伤的事实,但经过法庭调查,杨杰受雇于包工头并在事发工地受伤的事实清楚明确。为尽快拿到赔偿款,杨杰在法庭的调解下与被告方达成和解,除了已经支付的1万元赔偿款外,由施工单位再赔偿杨杰13万元。说法焦点一:受雇于包工头 发生事故如何索赔?建筑工程违法层层分包、转包基本上是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建筑工地存在着大批农民工,这些人基本无劳动合同、无社保保障,受雇于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工资支付无保障,而一旦发生工伤,包工头跑路,因无法证明劳动或雇佣关系而使索赔异常艰难。袁丽萍律师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干活时受伤,除包工头应承担赔偿责任外,将工程非法转包或分包给包工头的建筑公司均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对于像杨杰这样受雇于包工头的工人在施工时受伤,应尽早咨询律师,并在律师指导下收集证据、进行诉讼,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焦点二:签订“私了协议”后,能否再次提出索赔?袁律师长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在工作中她发现建筑工人受伤后与包工头或施工方私了解决赔偿问题的比例非常高。“包工头急于一次性了结赔偿问题,担心医疗费用越花越多,而受伤工人身处异地有诸多不便,也急着拿到赔偿款回家。”袁律师称,由于伤者的弱势地位,这样的私了协议往往对伤者极为不利。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就本案来说,工头私了仅给了杨杰1万元的赔偿款,并在收条上注明了“一次性解决,以后概不负责”,但这1万元不够支付杨杰的手术费用。袁律师表示,“私了协议有失公平,根据法律杨杰有权要求变更或者撤销该私了协议,并按照法定标准主张赔偿。”&&袁丽萍袁丽萍律师简介袁丽萍律师,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袁丽萍律师长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专注于民事诉讼和仲裁案件的处理,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严琪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微信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
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09您的网站因未备案或涉及违规被禁止访问,请及时联系实际接入商办理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工头自己受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