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2oooo万元到6o岁可领多少高端养老院每月近万元费

x+0.6=2.4
解×+0.6-0.6=2.4-0.6
为您推荐:
X+0.6-0.6=2.4-0.6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扫描下载二维码对不起!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找到或已删除。
您也可以:
去看看感兴趣的分类:篮下结义,断金扬利,生死相以为兄弟:&莫宁·尤因
 37岁之前的每个夏天,帕特里克·尤因都会回去乔治城大学,独自推开训练馆的大门,换训练服,戴护膝和护腕,和儿子小帕特里克聊天,然后开始热身。与1981年,他初来时唯一的区别,是他不再会因为找不到更衣室,而用带牙买加腔的英文去问路了。
  他和这个球馆的缘分本已该尽,1985年夏天他成为状元,然后去到这个世界上最为声色犬马的城市,成为篮球世界最大圣地麦迪逊的主人。那里五光十色,足够迷醉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少年。他是那个振起鸟翅般的双臂、招呼麦迪逊欢呼的巨人,是在黄金夜总会声色犬马、酒池肉林的汉子;而他从来没有成为这个花园的真正主人。他更像童话里的守护者,每到夏季就逃回乔治城,然后孜孜不倦的致力于提高技巧。回到乔治城,他像一个大一新生,与每个人击掌,然后独自重复那些纽约人已熟极生腻的动作。
  用他的老教练,约翰·汤普森的说法是:“帕特里克在给所有关注他的人做示范,就像在用行动表示:喏,他就是这么干的,他就是这么努力的,他就是这么成功的。”
  乔治城的孩子们醉心于尤因推开门的一瞬间。他,1982年大一时就带着乔治城和北卡的沃西与乔丹会战NCAA决赛一分惜败的家伙,击倒大梦及其休斯顿大学的战神,会重新回到他辉煌开始的地方。1988年,尤因推开门,以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身穿33号的大个子。阿朗佐·莫宁。
  那时,他们当然不知道,十年之后,他们会在麦迪逊的某个篮筐下像职业摔角运动员一样搅成一团,彼此恨不能把铁打的肘子塞进对方的肚里。
  他们没有,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动作。互赠礼物、索要签名、促膝长谈,这是贾宝玉与蒋玉函的交流。他们,一个天生着煞神般的钢筋铁骨,演罗马角斗士不用化妆,一个年仅26岁就长得像只百年猩猩怪,比1789年建立的母校还老。训练中硬碰硬来了几下,彼此发出了几声怒吼,莫宁被撞倒,旁观的大学生误以为自己在看泰坦巨神们打架。尤因拉起了莫宁,两条大汉在午休时开始聊天。尤因的嗓子低沉而狡猾,而莫宁也模仿着他说话……他们就这样成了朋友。他们没有为此干杯庆祝,因为在他们建立友情的那天末尾,他们几乎吵了起来。一个比另一个更大声,训练馆里雷声阵阵……但是,第二天,一切又恢复如初。他们训练,喝水,聊天,在走廊里像巨人一样发出轰然的笑声。
  他们的友谊在篮下结成。不必插土为香,不必三牲九拜。两个爷们不需要虚话。他们的兄弟之情与他们相知相爱的地点一样刚硬。
  如此而已。
  这是属于他们的,美好友谊的开始。莫宁把尤因当作老师与兄长,学习他的一切。一切包括好的——那些凶恶的防守——和坏的——那些阴狠的动作。他们同在乔治城,于是,莫宁的模仿变得愈加轻易:周遭那些雕琢出尤因的环境,同样也在培养着他。每年夏季,尤因到来,让训练馆变成地狱;在其他时间,乔治城的光荣和战斗征途不断锻铸着莫宁的心智,使他不断朝一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硬汉子变化。
  他和尤因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如果你细加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场下一粗疏一斯文,但谈吐都清晰有理;尤因说话时会带有外来者那习惯性的嘲讽,但依然轻声曼语;莫宁则几乎是一个君子典范。但是,穿过过道,他们就像闻到血腥的狮子,鬣毛直竖,全身颤抖。球场的灯光和观众的欢呼拂到他们脸上时,他们已经成了另一个人。他们抓到第一个篮板时一定会蛮横的舞两下肘子,怒目圆睁,双目带血,在午夜街上看到如许一条狰狞大汉,铁定会让你做噩梦。这是尤因为莫宁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在球场上时,乔治城的英雄在击倒对方身体前,要用一些磨牙吮血的行为让对手心胆俱裂。尤因和莫宁,走上球场时,就戴上一张青面獠牙似的狄青式鬼面具。
  “其实在场下,他们彼此很和气。”汤普森说。
  1992年,尤因跟随史上最伟大的队伍梦一队去了巴塞罗那,而莫宁结束了乔治城的四年血与火的洗礼,被黄蜂选中。那时他们依然是天与地的区别:东部第一中锋、乔丹头疼的对手,与一个东部新贵球队的王牌。大国宿将与小邦新秀的比照,他们的友谊没有遇到多少挑战。他们吃饭、打电话,尤因教导莫宁如何对老家伙们使暗招,如何和老板、教练打交道。当然,这些交流中还是时常夹杂着混乱和矛盾。他们都深明乔治城的规矩:对付严苛暴烈的家伙,必用更严苛暴烈的手段。于是,夏季的乔治城餐桌上,时常出现电闪雷鸣的语声:“老子宰了你!”“我拿管猎枪杀了你!”汤普森教练在邻座听着,行若无事,指挥其他探头探脑的学生继续吃饭。
  “他们老那样。”乔治城的孩子们心有余悸的说。“有时候,他们满怀仇恨的盯着对手,好象马上要把餐盘扔到对方脸上去。”
  在争吵和碰撞声中,阿朗佐·莫宁开始成长。他开始蓄起胡子,示威般亮出肘子和肱二头肌,在怒扣后爆出青筋怒吼一声。他的暴躁郁怒逐渐青出于蓝,时常显得比尤因更加凶恶。他和尤因的对局开始变得有趣,相比于尤因VS大梦的沉默,这对师兄弟的每次对局都会火星四溅。他们都深明压倒对方声势的必要,莫宁以凶恶对抗尤因的残忍,在需要争执时,彼此不忌惮把额顶在一起怒视。这种会让其他人丧失理智、从此绝交的行动,在他们来说反而是增进友谊的方式。夏季在训练场,他们会回忆起彼此把胳膊肘顶在腰上的阴险动作,彼此陷害对手的某个骗犯规暗招,然后哈哈大笑:对他们来说,对彼此的陷害是竞争的一部分。对他们这样的铁汉来说,48分钟的明争暗斗远比一下午的絮叨更能够增进彼此的友谊。
  他们奇妙的关系需要命运来巧加安排,就像众神的推举,最后让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站上了天平的两端,互指长矛于特洛伊城下。帕特·莱利在厌倦了洛杉矶的纸醉金迷后去到东海岸,用自己点石成金、编就湖人华彩乐章的双手,为尤因的纽约雕凿了一副铜山铁网阵,把纽约的懵懂汉子们培植成了一群杀人越货、刀头舐血的罪犯,等这套搅肉机折磨够了1992年的公牛、1994年的火箭后,大戏剧家莱利南下迈阿密,把莫宁骗来,然后依样画葫芦,设计了纽约搅肉机升级版。另一个33号,另一套充满了噪音、碰撞、斗殴、哨声、罚球、低比分的钢铁体系。帕特里克·尤因33岁,回过头来,看到了一个完全的,自己的影子,在南方冷眼望他。
  他们认识的第9年初夏,炮声隆隆响到了麦迪逊。谁去东部决赛做公牛与乔丹的祭品?两个33号在球场两边咬牙切齿的对望。然后是血肉横飞、暗无天日的系列赛。最著名的第五场,迈阿密狗急跳墙,人急上房,PJ布朗把纽约的前大学橄榄球巨星查理·沃德抡了个风车,现场大叠罗汉,打成一片。尤因光顾着站起身看热闹,立被停赛:3比1领先的纽约一口气被叫停了半支队,元气大伤,被迈阿密连逆两城。5月18日,最后决战,尤因拼起老命怒斩37分17个篮板,然而球队终于抵敌不住,败下阵来。
  就此宣布了他老人家生涯颠峰期的流逝。
  但那还只是他和莫宁真正纠缠的开始。
  1997年夏季,风云变幻,诸神黄昏。火箭三天王垂老,公牛为皮彭内乱,罗宾逊挨了背伤,老一代人卷甲息兵而去,湖人、热队趁势崛起,鲨鱼与莫宁睥睨天下。在长达十年只休息20场的铁汉挣命后,尤因老了:1997年底大伤,休停56场。于是,他也错过了那年第一轮,纽约击倒迈阿密的复仇战: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拉里·约翰逊接过了他的角色,和莫宁推搡了一整个季后赛。1999年,第一轮,第八对第一。范甘迪对莱利,尤因对莫宁。约翰逊继续找莫宁的麻烦,惹起莫宁的怒火挥拳就打,于是出现了著名的范甘迪抱大腿事件,以及第五场,阿兰·休斯顿冷血的绝杀。下一年,重复这无聊的情节:37岁的尤因,30岁的莫宁,季后赛第一轮,简直和80年代末公牛、骑士,80年代初费城、波士顿的决战一样让人厌倦。
  但,一如许多人料想到的,那也是他们最后的相遇。
  帕特·莱利,在他自己导演的,作茧自缚的兄弟恩仇记中的角色甚感尴尬。“你去和阿朗佐说,帕特里克是你的大哥,是你的良师益友,还是那个照管你的家伙……这是阿朗佐必须处理的问题。他们将是终生挚友,我一点都不怀疑。但,竞争和友谊真能分开吗?所以,我整个职业生涯里,拒绝去和任何对手留下情谊。”
  说这些话时,莫宁已经是联盟最佳防守球员,已经是仅次于鲨鱼的联盟最好中锋,30岁,正当好年华,而尤因37岁。只有汤普森明白,这些表面功夫都不重要: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把友情和竞争分开,需要的是更冷的血液,更强的自制力。岁月已经把尤因锻造成了一个残忍的成年人,他在纽约人的憎恨中行来,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心软。而莫宁,他的怒吼许多时候是在掩饰他的沉静。尤因的桌上有莫宁和他儿子微笑的照片。他终其一生表现出的凶恶,都是在模仿他的师兄。但是,在生死之际,这个热血汉并不像他的师兄那样决绝。
  “毫无疑问,莫宁几乎已经是东部最好的中锋了。”37岁,场均职业生涯最低的15分,尤因对记者如是说,带着他从牙买加携带而来,长期佩带的笑容:微牵左嘴角,眼神闪动。“……仅次于,我。”
  那时,他带着背伤,膝上挂着冰袋,就像一个试验室里钻出来的大猩猩……他在模仿巴克利用垃圾话开玩笑?还是在提醒莫宁,之前他已经两次(如果不算1997年的斗殴,连续三次)解决了迈阿密?一个狡猾而恶毒的心理战术。
  汤普森明白这一招,因为这来自他的传授。乔治城的人都懂得在各种场合恐吓对手,场上动作,场下言论,揭开一些记忆伤疤撒盐。尤因了解这一切,他了解莫宁每次在客场罚球时容易受观众的干扰,莫宁会因为对自己亲友或孩子的谩骂而激动。这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回忆他们在夏季的怒吼吧:“老子宰了你!”这样的话几乎是每天必说的。
  尤因笑到了最后,在最后的两场,他打了76分钟,抓到了28个篮板。纽约去到了2000年东部决赛,然后被雷吉·米勒复了1994年的仇。尤因发现,6年之后,他居然对付不了里克·斯密茨了。然后,纽约结束了,和迈阿密一样:他们连续四年相遇,势不两立的死战一番,最后无非为人做嫁衣裳。
  莫宁会恨尤因吗?
  “不会,我们都了解如何把友谊和,呃,生意事务分开。好多年了。我们一直没问题。“
  尤因的回答是:
  “等我打不动了,我就会看他打,还有迪肯贝……等我们都打不动篮球了,友谊还会在的。生活就这么回事:每人都想赢,想挣钱……但如果你没有朋友和家庭,你还有什么?”
  尘埃落定之后,他们各自走向各自的路。尤因处于半退休状态,而莫宁去到悉尼,参加奥运会。夏季,莫宁的女儿出生了,尤因当了孩子的教父。然后,10月,他在洛杉矶接了个电话。莫宁说,他的肾出了问题。在他宣布给全世界前,他先把电话打给了他的大哥。
  如前所述,这是两个明快果决的汉子。尤因二话不说,飞到了迈阿密,然后飞车去到莫宁家。等他接受记者采访时,面色凝重。
  “你们都知道,当莫宁有任何困难时,我都会在他身边支持他。如果他需要,而我的肾脏又适合的话,我非常乐意捐一个肾给他。”
  这是一个关于奇怪友谊的故事的最好结尾。没错,他们是两个粗鲁汉子。他们在场上尔虞我诈、不共戴天,但在场下却可以彼此为了彼此真正的两肋插刀(考虑到移植肾需要动刀子的话)。厮杀得越惨烈越凶狠,哥们的友谊就越是血浓于水。那个阴险一点的大哥屡次想法子干掉了那鲁直的弟弟,但在弟弟垂危的时刻却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兄长,而这个兄长的所做所为,显然也不在弟弟的意料之外——他们了解彼此的友情深挚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一个是另一个的影子,而且热爱彼此的相似:即便他们在那些年的夏天打得不可开交。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阿朗佐·莫宁会在肾脏移植、伤病满身的情况下,依然逞匹夫之勇的复出,以36岁高龄打篮球呢?他的热情从何而来?
  “我12岁时,”莫宁说,“有一笔剪草坪挣来的钱。那天,我看了场球,后来我就决定我要打篮球了……我去买了件球衣,买了个篮球,然后,开始了。”
  那是1982年乔治城大学与北卡的NCAA决赛。而那件球衣,如你所料,是乔治城大学的33号。帕特里克·尤因
-----------------------------------------------------------------------------------------------------------------------
&隔海明月十万里,与君世世为兄弟——弗朗西斯&莫布里
于他们俩,2002年,查尔斯·巴克利已有定论:“这就是现在的年轻球员!在我退休前几年,我想统领他们,他们却把我看成个老头!弗朗西斯和莫布里那样的小孩,他们不想听我的。我猜,他们在想,‘嘿,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比这老胖子强。’”巴爵士趁势发挥:“现在的小孩,看他们爹娘的态度都不一样了!这不只是NBA,这是社会问题!当初,J博士、摩西和博比·琼斯和我说话时,我就像在听福音书!!!”
可是,亲爱的查尔斯……这世界上大多数能够呼吸的东西,都会变化、老去的,即便您也是如此。
一个人年轻时,血液温度总是偏高;撞见坏蛋,就会觉得嘴里唾沫太多,忍不住吐一口;遇到好人,几句话投机,很容易把心肝剖开,抛给对方。有些人刚出生就成熟,笑不露齿;另一些人没心没肺,永远年轻,永远会被悲剧电影感动到热泪盈眶。1999年,史蒂夫·弗朗西斯22岁,就显示出他不但血比别人热,心肝也比别人直。他对马里兰大学说,“我99%会回来的。”可是,一回头,他就去参加了选秀。然后,被灰熊选为榜眼后,他对媒体说:
“我不要去温哥华,那里太冷。我要找个温暖的,美国式的地方打球!”
温哥华人民气炸了肺,交头接耳的讨论:马里兰大学怎么教出这么一小子?弗朗西斯的经纪人也大费嘀咕:这孩子刚被人榜眼选中,不感恩戴德也罢了,居然先拒绝人家;拒绝也就罢了,大不了联系交易事宜,让他交易。问题是,当球员的在交易前,至少得矜持一些;结果是,还没签约,弗朗西斯就跑去火箭的训练场边晃荡,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闲得发闷时,他朝那个看起来比较随和的家伙喊了一句:
“嘿,我想加入!”
23岁的卡蒂诺·莫布里回头看了他一眼。
后来,弗朗西斯说,他当时只想打打篮球,这样,全国人民——尤其是温哥华那些——会忘记他惹的麻烦。整个夏天,到处被人喊“小哭孩”,当作麻烦制造机,他已倦了。去到休斯顿时,他有些惊弓之鸟。听到太多人说自己不适合当职业球员,久而久之,他也有些心中发虚。休斯顿举目无亲,每个老头子都在忙自己的事。这时,有只手把他拉到了角落。莫布里说:“做你自己,打自己的比赛。别太在意。”
行走江湖的好汉,一碗热酒就可以买一条性命,何况是如此温暖的一只援手。莫布里说这话时也大大咧咧、颇不着调——23岁,刚打了一个赛季,目睹了巴克利、皮彭和奥拉朱旺这三位垂老的巨神级人物之间,细细碎碎的吵嘴和龃龉,他觉得自己也算见多识广,于是热情的去拍弗朗西斯的肩。于是,一如1997年蒂姆·哈达维那句让比卢普斯铭记终生的鼓励“你会比我还棒”似的,弗朗西斯觉得自己找到家了。
一年级生和二年级生,两个小孩成了兄弟。他们俩会像马蜂一样发出嗡嗡声,嬉笑打闹着走上大巴,弗朗西斯坐在倒数第二排,而且总试图用脚去碰坐他前一座的莫布里,去挑飞他的帽子。他们俩焦不离孟,秤不离锤,成双作对,一起身披自以为时髦实际傻气的服装,戴着墨镜,在各个城市的人行道撇着脚晃荡,偶尔两颗脑袋顶在一起,发出咯吱咯吱的坏声,就像两个打算交接毒品和钞票的黑帮分子。打完主场比赛,一个等另一个洗完澡,然后,这俩就像初恋男女生似的,并肩跑去一叫叫做阿科多罗的意大利餐厅。他们咋咋呼呼,招摇过市,大张旗鼓的转遍休斯顿买巧克力吃,在费城买了两件款式一样、可做情侣装的毛皮大衣。
当然,他们俩不只是酒肉朋友。马里兰的弗朗西斯,宾夕法尼亚的莫布里,去当地打听一下好了,他们都是穷孩子。弗朗西斯的老娘一个人抚养他到17岁,然后死去了;同一时段,莫布里在费城北区,泰然自若的听着隔街的枪声。少年时期,他们经常在生死间旋转,不知道天亮后自己是否活着。因此,他们深知哥们的意义,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在弗朗西斯在客场挨嘘时——温哥华人特别积极——莫布里就对那些人叫“哟,哟!”然后拍着弗朗西斯的背,贴着耳朵让他直起身子,接着打球;而在酒店的走廊上,当莫布里看见漂亮姑娘就两腿发酥、眼睛放光时,弗朗西斯就一把捏住他的后衣领,故做老练的提醒他:“哥们,这种娘们只是想利用你,小心点。”
三人成虎,何况他们每个人都顶普通NBA球员三个人的声势。休斯顿经历了90年代那漫长的辉煌后,开始了令人厌倦的凋零期:肃穆、沉闷而乏味,尤其在巴克利壮烈的退役之后。然后,这两个孩子气势汹汹,改变了休斯顿的形象。就像一个古旧荒凉、即将关门的餐厅,忽然闯进来两个说唱艺人,张灯结彩、吹拉弹唱,而且给每个客人派发一瓶朗姆酒,扔几盘辣椒酱。火箭队成了他们俩的舞台,每天晚上,这两个人交叉客串两个后卫位置,快如疾风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他们的比赛风格一如他们给赌场输钱时下注的方式:不经大脑,完全依赖肾上腺素的惊人分泌,以及体内澎湃的血液。搭档进一个球,他们尖叫大跳,撞胸庆祝,好似赢了总决赛。他们简单干脆得就像两个正在忙的牛仔,喀嚓嚓吃完牛排后到处惩罚坏蛋。这种青春活力拿不了总冠军,但对火箭这头大笨象来说,倒是不错的一针刺激。火箭没有像纽约、公牛、爵士那样经历漫长的重建,在季的31胜之后,下一季,他们跳蚤一样弹回到了45胜。唯一的遗憾是,那年西部有多达7支球队50胜开外,他们没能混进季后赛。不过,这俩小子毫不在意:他们都年轻,都爱找乐子。休赛期,别人家痛哭流涕,他们会跑去拉斯维加斯玩,输光所有的钱,然后在米高梅酒店大厅里傻笑。
早在阿米奇曝光自己是同性恋之前,他们俩已经被置疑过了——没办法,如果一个人打电话另一个人会怨妇似的凑耳听听,叽叽奸笑,你就很难埋怨别人这么想。莫布里承认,“在网上,或者广播,反正有人说我们俩是GAY……我们不是GAY,我们是兄弟。这种友谊让我们变成两个真爷们,我们可以了解彼此。”
当然,休斯顿夜总会的女郎会证明,这俩形影不离前来找乐的大爷不是同性恋;而没有他们那样经历的人,也无法理解这种情谊。这已远非四十年前,队友间靠纸牌、玩笑、漫画册、路边杂志打发时间的时代,球员们帐户上都有百万财产,打球无非是一种商业契约下的劳动。而他们,马里兰的这个和宾州的那个,都是草莽好汉。一个被欺负,另一个就会像个街头小痞一样,蹦到对手面前,一巴掌朝胸口推去,嘴里还骂骂咧咧:“嗝哈腻?离哥们远点!”这种对彼此的保护已经成了本能,不管在休斯顿,或者去奥兰多。对他们来说,在一起,天涯海角都没什么区别。
2004年,他们一起去了奥兰多,换件球衣而已,只要还在一起,他们还是“STEVE AND
CAT”。莫布里妈妈还会跑去帮他们俩做饭,看他们俩像小学生似的琢磨手机功能。但是,问题来了。资本家要的是成绩,而不是友谊。魔术老总韦斯布罗德——就是那位麦蒂走人后落井下石的家伙——这么说:“他们在一块儿时间很长,喜欢彼此,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各自最理想的搭档。”
在波士顿打一场比赛前,莫布里得知他要被送去萨克拉门托——当然,他的电话总是两个人听的,所以对面的弗朗西斯也听到了。俩大汉对坐着,眼泪汪汪。弗朗西斯甚至打算穿西服去球场以示抗议,“这就是场生意嘛!”对马里兰的热血男儿来说,资本家的计算完全出于他理解。当他回家,开电视看到,萨克拉门托的莫布里身披与他一样的3号,而且模仿他,在得分后双拳在头顶相击时,他立刻明白:那是老猫在对他致意。
弗朗西斯终于也没有留在魔术,他去了纽约,而莫布里去了洛杉矶。这对兄弟分隔在东西海岸,一年只交手两场。每场赛前,他们拥抱,敲彼此的肩。在罚球时,他们会用胳膊肘碰下彼此。平时,他们俩是手机、网络通讯等各种新功能的积极爱好者,一个试通了之后立刻告诉另一个人,然后拼命的按手机彼此调戏。夏季,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像两地分居的夫妻一样念叨,彼此看望老婆孩子,理发,翻杂志。
他初次为纽约出战那天,站在麦迪逊花园的硬木地板上,听到观众对他的出场报以温暖的欢呼声。然而,这似乎使他紧张——史蒂夫·弗朗西斯,出道以来一向无视任何羁绊、会随时飞向篮筐做出一个震撼人心扣篮的家伙,与史蒂芬·马布里一起站在尼克斯的首发列中。
“我都没能让自己做热身。”弗朗西斯赛后承认他非常紧张,“我觉得我是个缺少经验的菜鸟,忽然就被扔到了比赛里头。”
马布里,纽约3号的占有者,连续11场伤停后的第2场比赛,9投2中得到6分。他和弗朗西斯的先发后场,这一对被认定会“让队友得不到球的家伙”合计投出21球,7次助攻,2次失误。弗朗西斯说:“队友们投失了一些球……而我,我觉得自己还好。我应该能有更好的发挥。”
事实上他是发挥最好的,32分钟内12投6中5篮板4盖帽1次失误16分。
但是,实际上,从他失去3号球衣之后,他就变成了另一个球员。
有很长一段时间,3号球衣成为了某种祥瑞:马布里,艾佛森,韦德,克里斯·保罗,弗朗西斯自己。他们无不速度迅疾、技术娴熟、有超群的得分能力。但是,交易那天与托马斯的合影,他展示了纽约的8号。再然后,比赛中,他穿上1号,那是离开的哈达维留下的。斯普雷维尔在金州勇士天怒人怨之后,在纽约打出了他职业生涯最好的一段时光,入选全明星首发,收敛了暴躁的脾气。很巧的是,那时他穿的是8号球衣。迷信一点说,纽约的8号实践过使人神情气爽、尽改前非的咒语。但另一个咒语是,哈达维穿上了纽约的1号,然后彻底的沦落向了深渊。
如果你足够迷信,纽约的1号,并不是那么吉利的号码。
在纽约,他很低调:
“你不能在比赛前最后四五分钟提这种事……你得预先为之构筑一些体系才成……马布里,他比我大一天,但我希望能做他的兄长,一起获得胜利……”
但事实上,这也许很难。
弗朗西斯在魔术的最后一段日子,已经尽量转型。他减少持球,让斯蒂文森和尼尔森更多掌握起球队的组织任务。他和马布里已经不是当年捏球不放的那两个人。然而,马布里与布朗的明争暗斗,很难找到一种和谐的解决方法。被交易到魔术的阿里扎论及老布朗时说:“我们彼此了解对方,我们都想赢球。纽约现在很难,我知道有多难,非常难。”
他这样的控卫,一如艾佛森、阿奇巴尔德们一样,尖锐而孤绝,对配置要求极高。阿奇巴尔德在29岁上幸运的遇到了凯尔特人,而并不是每个控卫都有这样的幸运。对他来说,改变自己的尖锐,并无益于他获得更多时间——因为,他会连自己的特点都逐渐失去。
海岸的另一面,莫布里在加州游荡。在国王,在快船,他都度过有尊严的生活。2005-06季,他和萨姆·卡塞尔、布兰德一起,让快船拿下队史第二的47胜,杀到西部半决赛。秋天,他被交易时,是快船队史远射第四位。他始终是队上最可信赖的外围防守者、远射手。
2007年夏天,弗朗西斯重获自由身后,选择了落叶归根回休斯顿;而在此之前,他一度非常渴望去洛杉矶快船,和莫布里击掌。直到2007年11月,他还在念叨。“我决定回到休斯顿是因为我的妻子、女儿和家都在休斯顿……不过,我当时确实差点和快船签约了。”
日,弗朗西斯告诉了休斯顿媒体,说被交易到纽约的莫布里即将退役了。“很近了。他听上去状况并不好。”
他的心脏没能通过体检。继续职业生涯,会很危险。凯尔特人前队长雷吉·刘翼斯,以及白人杰森·科里尔,就死在这事情上。
“真的很遗憾。他喜欢在丹东尼的体系下打球。他会比我在纽约打得好。”弗朗西斯这么认为。
的确,像莫布里这样的射手,在丹东尼的体系下会变成什么样的数据怪物?我们很难再知道了。如弗朗西斯所言,莫布里退役了。而弗朗西斯自己则去到了孟菲斯,看到了那个队标。他拒绝了温哥华,但没能拒绝孟菲斯。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1999年的秋天相遇,然后成为相似的双子星。他们经历了一对兄弟可以经历的一切:并肩战斗,从小屁孩发迹,成为球星,一起转会,然后分开。他们比科林斯、巴里这些货真价实的兄弟更像兄弟,更加肝胆相照。或者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单细胞动物?那并无所谓。他们就是这样闹哄哄的,年复一年的在夏季鬼混在一起称兄道弟,即便中间隔着一万公里。
在西海岸,最后一个不了解他们情谊的人问过莫布里:如果莫布里和弗朗西斯的孩子结成亲家,是不是一个好选择呢?
“那是乱伦!”莫布里严肃的说,“说这话的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关系!我们是兄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敲诈领导15万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