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教会主教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书是关于这方面的?

【正道书店】基督教知识问答(修订版)
开&&&&&&本:页&&&&&&数:字&&&&&&数:I&&S&&B&&N:6售&&&&&&价:51.00元 品&&&&&&相:运&&&&&&费: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至快递:10.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品相描述:各位买家:这本书陈旧压伤,不是二手书,不影响里面阅读,嫌贵要新书的不要拍.详细描述:作  者:&乐峰、文庸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  次:&1印刷时间:&印  次:&1字  数:&500000页  数:&473开  本:&16K包  装:&平装I&S&B&N&:&6品  相:&旧书重&量&约:&0.65公斤定  价:&¥66.00&&&&&&&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关于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三大派)及其经典《圣经》的论著。全书共十五章,50多万字。书中介绍了基督教的教义、神学、哲学、礼仪、节日、教堂和修道院;介绍了世界性基督教组织、基督教在世界各国的分布和影响;全面地论述了基督教的历史和现状。此外还介绍了《新旧约全书》的基本内容,并附有大量的《圣经》典故和故事。本书是一部具有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工具书的性质。&&导读&本书作者超越任何教派,不受基督教某一教派信奉者的局限,客观地、科学地、不杂成见地向读者介绍了有关基督教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五章,内容涉及古代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近现代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礼仪、节日与其他,基督教神学,基督教著名教堂、修道院等,世界各国基督教,《圣经》概论,《旧约》的基本内容等。&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不但可满足广大读者对了解基督教知识的需要,还可供从事宗教、民族、统战、外事、外贸及旅游等备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目录&初版序初版前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古代基督教一、基督教的起源和形成什么是基督教?为什么叫原始基督教?何谓早期基督教?它与原始基督教有何区别?什么是主教制?它始于何时,又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人们称斐洛为基督教之父?为什么人们称塞涅卡为基督教之叔?基督教与犹太教内部的哪些派别有关系?基督教与犹太教有何异同?基督教是怎样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宗教的?二、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是如何发展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三、罗马帝国皇帝们对待基督教的态度尼禄是谁?“罗马纵火案”与尼禄有什么关系?戴克里先是谁?罗马帝国皇帝们对基督教进行过哪十次大迫害?罗马帝国东部地区领袖李锡尼对基督教的态度如何?他为什么被处死刑?君士坦丁一世既然需要一个强大而又统一的基督教会为自己服务,那么,为什么临终前,他才受洗加入基督教?尤里安对基督教是什么态度?四、古代基督教的教父和护教士什么是教父?古代基督教有哪些主要教父?什么是护教士?古代基督教有哪些主要护教士?五、古代基督教的主教和神学家西尔维斯特一世是谁?利奥一世是谁?阿里乌是谁?犹西比乌是谁?优迪克有何主张?聂斯托利是谁?奥古斯丁是谁?他有哪些神学思想?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是怎样一部书?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怎样一部书?六、古代基督教的异端派什么叫异端?古代基督教有哪些主要异端派?……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第三章 近现代基督教第四章 基督教的教义、礼仪、节日与其他第五章 基督教神学第六章 基督教著名教堂、修道院等第七章 世界各国基督教第八章 中国基督教第九章 《圣经》概论第十章 《旧约》的基本内容第十一章 《新约》的基本内容第十二章 《圣经》典故第十三章 《圣经》故事第十四章 《圣经》术语及其他第十五章 《信经。等主要参考书目&&书摘&书摘&  第一章 古代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起源和形成  问:什么是基督教?  答:基督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在罗马帝国东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原先是犹太教的一个宗派。它承袭了犹太教的一神论思想,又逐渐吸收各种东方宗教神秘主义,特别是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和庸俗化的古希腊哲学思想,以及古罗马的斯多葛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宗教思想体系,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立教会组织,于公元135年从犹太?讨蟹掷氤隼矗?晌?恢钟凶晕乙馐兜亩懒⒌男伦诮獭?(正道书局)  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后来逐渐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于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基督教在中世纪传遍欧洲,并在欧洲占居统治地位,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并把各种学科置于神学控制之下,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自然科学备受迫害,科学家被处以火刑。教会设立了异端裁判所,疯狂镇压异端派。  基督教历次大公会议就普世教会的领导权、势力范围、神学、教义、礼仪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形成了派别组织。公元1054年,基督教终于发生了东西方教会大分裂。东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正统性”,自称正教,因地处东方,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自诩公教。公教传人中国后,因中国信徒称神为“天主”,所以又称天主教。  16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天主教内部又发生了反对罗马教皇封建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陆续分裂出一些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称为“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后来又分化出来众多的流派。  在近代,一些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向外扩张,曾利用基督教作为侵略别国的思想武器,先后派遣传教士到亚、非、拉三大洲进行传教活动,配合帝国主义掠夺海外殖民地。  ……
店主推荐399.00元19.90元16.90元9.90元41.00元28.00元13.90元49.90元17.50元42.00元23.00元17.20元17.00元33.00元28.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历史的轨迹 -- 二千年教会史.doc18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历史的轨迹 -- 二千年教会史
初期教会 3
新约教会的诞生 3
教会在风暴中(33-313) 6
教会内部的成长(33-25) 9
教会全面得胜(313) 13
教会日形稳固(325-451) 15
教会渐趋腐化(100-461) 21
教会历劫而存,继续增长(376一754) 23
中世纪教会 28
教会丧失领域(632-732) 28
教会组成联盟(751一800) 32
教皇权势的发展(461一1073) 34
教会被政府控制(885一1049) 37
教会分裂(1054) 39
修道主义与克吕尼革新运动 41
教会为自由奋斗 () 43
教会继续为自由奋斗 () 46
教会被迫妥协() 48
教会发起十字军运动 () 52
教会权势顶峰时期 () 55
教会权势衰微 () 59
教会内部的困扰 () 62
改教时期的教会 68
教会开始动摇 (日) 68
第二十二章
教会大大骚动() 74
第二十三章
德国教会的改革 80
第二十四章
瑞士的改教运动 83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西欧的改教运动 93
第二十七章
苏格兰教会的改革() 95
第二十八章
英国教会的改革() 98
第二十九章
罗马教会从事改革() 102
复原派教会为生存奋斗() 105
改教後的教会 110
第三十一章
英国教会仍然动荡() 110
第三十二章
浸礼派 115
第三十三章
亚米纽斯主义
贵格派 118
第三十四章
莫拉维弟兄会 120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基督教组织形式是什么?
14:39:41 本文行家:
基督教&  基督教组织形式有三类:主教制(从天主教承袭),长老制(16世纪由加尔文创立),公理制(又称为会众制,16世纪由罗伯特 布朗创立)。  主教制是从上到下分层构建教会组织(类似君主制),长老制从下往上由会众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分层建立教会组织(为西方民主政体奠定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加尔文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在瑞士从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会脱离教廷统治,建立了归正会(即加尔文宗)。加尔文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由一个教会的全体信徒选举该教会的长老,再由长老选举或聘请牧师共同管理教会,牧师主要负责宗教事务。再经过地区教会和一国教会的分层选举,组成地区的教会和一国的教会。加尔文的长老制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公理制的特点则是一个教会的牧师和负责人由该教会会众选举产生,教会之间互相独立,互相联系,并设立联系机构。
参考资料:
[1] 中国宗教经济文化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目不识丁的其它豆列
······
&(9人收藏)神州宣教--牧师教导 浏览:牧师是干什么的?-正视《圣经》对牧师和长老职分的教导
您是本文第 4795个阅读者
林慈信: &&&&
牧师是干什么的?-正视《圣经》对牧师和长老职分的教导
三十年前,一位牧师去探访一家美国老华侨。这家人看见牧师来了很高兴,这样接待他:“牧师,你来探望我们啊!你今天休息(day off)吗?”牧师真是不知如何回答,心里感觉啼笑皆非。
北美洲的教会,牧师服事的时间都不很长,平均两三年。很多教会找牧师,很多牧师找教会,三十多年来如此。为什么?
教会为什么有牧师?没有牧师真的不行吗?牧师是不是每星期讲一篇道,再来一次团契聚会,其它时间就休息?为什么我们需要全职的牧师?部份时间的不行吗?光是长老治理教会有什么不好?或者请外来讲员轮流讲道,也不是很好吗?
身为第四代的传道人(曾祖母是女传道,祖父,父亲,大伯都是牧师),我是在教会圈子长大的,对于牧师生活的甜酸苦辣,不是听过就是经历过。可是,今天我还在教会服事,因为主耶稣爱祂教会。我可以不爱吗?
让我们讨论《圣经》关于牧师的教导。顺便一提,《圣经》没有 Reverend 这个字,虽然后人用这称呼是为了尊敬牧师,都是善意的。《圣经》设立的职位与使用的称呼有牧师 (pastor) ,长老 (elder),监督 (overseer/bishop),教师 (teacher),和宣教师”传福音的, evangelist)这几种。
教会存在的目的:全民皆兵
首先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教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圣经》要求一间健康的教会,必须在四方面都齐备:(一)敬拜,(二)教导 / 学习上帝的话,(三)交通团契生活与事奉(包括奉献),(四)见证(包括关怀有需要者)。我再加上一句:一个健康的教会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基督徒家庭,在这四方面都有参与:都有某一个程度上的参与。
当然,没有一件教会在四方面都非常强的;不过,四方面都是我们的责任,都有《圣经》的吩咐与范例(参:徒2:41-47),作基徒的我们实在义不容辞。
一个健康的教会,就是说一间合乎上帝心意的教会,是全民皆兵的;每一位基督徒都愿意作基督的精兵。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说:每一位圣徒都应该“各尽其职”。每一位基督徒在教会里至少应有一方面的参与。记得兄弟与师母在纽约市开拓教会的时候(1980-85),有一次统计弟兄姐妹的参与程度;一个40人的教会,竟然有102人次的参与,换言之每一位基督徒平均参与两至三方面的事奉。
牧师不是来替代信徒要从事的事奉。牧师来了,信徒、执事们不会比较休闲的;反之,长执和信徒们只会更忙碌、更积极的事奉!若不是这样的话,牧师就抢夺了信徒在上帝面前的呼召;这种让牧师“一脚踢”的教会肯定不健康,不合乎上帝的旨意。牧师来,是要信徒更加积极的事奉。《使徒行传》8:4提到散布到各地传福音的,都是“平信徒”!
把牧师当作教会的雇员,也反映出缺乏尊重《圣经》对牧师职分的教导。这种态度在西方华人教会比较普遍。牧师停留在一间教会的时间也相对的短。
牧师,长执,与会众,三者之间必需有美好的沟通,欣赏每一位的角色、恩赐,教会才会健康。教会不同的宗派,用不同的制度来管理;有主教制(天主教,圣公会,卫理公会);会众制(浸信会,播道会,很多独立教会);和长老制(长老会,归正/改革宗,公理会,宣道会等)。不论用什么制度,三方面的沟通和互动还是必须的。
《圣经》中的长老,执事与牧师
牧师究竟是谁?
保罗在《使徒行传》到处开拓教会,每处都按立“长老”。“长老”与“监督”同义(参《提多书》1:5-9,两个名词都使用,意同),其责任就是牧养、教导、特别是管教(监督)教会。
长老与执事,是两个不同的职分。执事不是长老的预备班;长老不是为退休的执事所设的名誉头衔!长老的工作与执事不一样(虽然很多教会的“执事”们从事长老应该作的工作)。执事的工作(参使徒行传6:1-7)是怜悯人的需要,慈惠事工;也加上一些财务的服务。因此,辅导(关怀,探访等)应是执事工作范围之一,若在这方面发挥功能,教会一定经历到上帝的能力,生命被改变,基督的名被高举。
那么长老的工作是什么?长老从事牧养,管教。长老可以分两种(提后5:17),一种是特别从事教导与讲道的。牧师就是主要从事教导、讲道的长老 (teaching elder)。长老的资格,列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
所以牧师的责任,就是教导,宣讲,牧养,和管教;这里包括了圣礼(洗礼,圣餐),都与长老们同心施行。讲道,教导,辅导(关怀)是牧师一人进行的;管教,领导教会,是与长老们一齐筹划的。
教练,为了教会的成熟而设立的职分
我们可以这样看:牧师是一位“教练”(coach),目的是培训信徒成长,好叫每一位信徒都作基督的精兵。牧师自己也有信徒应尽的本分(在上帝的话语上长进,十一奉献,等);除此以外,牧师还担任教练的视工。我们可以这样说:一间教会若没有牧师,可以活下去;一间教会若要长进,增长,成熟,教导事工是不可缺乏的。而《圣经》设立教导长老的职分,就是为了教会成熟,多结果子(《以弗所书》4:11-12)。 The pastor/elder is not essential to the existence of a church, but he is essential to the effective ministry of the congregation. 牧师(或长老)对信徒各尽其职是必须的,虽然对教会的存在,严格来说不是必须的。
牧师有没有权柄?
牧师有没有权柄?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这方面截然不同。天主教认为:神职人员本身有权柄,包括赦罪的权柄。基督教完全不同意。我们认为牧师和长老有上帝话语的权柄;这权柄是在事奉中执行的,不是个人本身所拥有的。(The authority of the elder/pastor is not vested in the person as such, but it is exercised in the ministry of the Word of God.) 牧师讲道和教导的时候,是身为上帝的代表,宣讲祂的话语(圣经)里所宣讲、教导的。牧师吃饭,聊天的时候,是一位信徒,是教会的一分子。牧师是领袖,是榜样;牧师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人,有家庭的人。
兄弟所属的总会是福音派的长老会,美国增长最快的宗派(与赞成同性恋的长老会不同,请分辨:www.pcanet.org )。我们的信念是:《圣经》是我们信仰,生活和事奉的最高权威。而我们相信《圣经》所教导的真理,历代圣徒也藉着信经,信条等清楚列出。我们服在《圣经》的权柄下,也应许彼此顺服,以我们的信条作为标准。不过我们清楚说明:信条(人写的)肯定是在《圣经》之下!牧师的信仰必需以誓约保证。我若在信念上与总会有分歧的话,我有任务告诉区会。不然的话,我可以接受制裁。这是保证牧师的权柄正确的使用,又同时限制牧师权柄的一个很智慧的作法。
牧师也是人
牧师能平安事奉,无后顾之忧,是教会的祝福。牧师平安与教会平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宗派的存在,一部分是为了安排牧师各方面的需要,包括退休,保险,薪金制度的厘定,进修,师母们之间所需要的联谊,等等。我所属的宗派,在教会聘任牧师的聘书里,一般这样说:“为了让你能无后顾之忧地事奉,本教会愿意提供以下的薪俸…”教会提出聘书;牧师把聘书带到区会(区会乃是所有教会和所有牧师的聚会)批准;然后区会把聘书交还牧师,牧师就可以开始上任。
你知道牧师心目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师母的同心;有人说,是信徒的追求;有人说,是金钱;等等。当然,上帝是牧师(身为一位基督徒)最宝贵的一位。从事工方面来看,牧师一生最宝贵的是他的声誉。牧师若在会众中间的声誉受到损害的话,他事奉的效果 (effectiveness) 就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会众若有什么对牧师不满的事,最好的作法,事直接告诉牧师。若不是的话,就注定助长教会分裂,或间接导致牧师离开教会。
我想,有些牧师是布道全家,如唐崇荣牧师(不要忘记,他也是牧养教会的牧师)。有些是讲道全家,如刘传章牧师;西方在讲道上强的很多:James Montgomery Boice, Allister Begg, Jon MacArthur 是很好的例子。有些牧师是关怀,牧养专家,24/7不离开羊群的。有些是教导形的牧师,专心预备材料,甚至写书。有些牧师是行政专家,好像苏文隆牧师甚至著书教导牧师如何管理 (manage) 教会。
牧师是人,是基督徒。上帝给每一位基督徒一些恩赐,可是不是赐所有地恩赐给一个人(只有耶稣基督才有一切的恩赐!)。没有一位牧师是五项全能的奥运高手。每一位牧师,最多在两方面比较强。其它方面怎么办?那就是长老,执事,信徒补上的地方了!行政不强的牧师,需要行政助理,可以是义务的,部份时间的,或全职的,视需要而决定。
牧师,婚礼,与政府
通常牧师会为基督徒男女证婚。一方面,婚姻既然是上帝所设立的(创2章),牧师身为教会的教导长老,自然担起这方面的责任。同时美国政府又授权给牧师可以作婚礼见证人。加州的结婚证书是有效90天的;意思是,一对新郎,新娘,从政府拿到结婚证书之后,必需在90天内举行婚礼;可以由牧师主持(意思是:以教会的名义;不必在教堂里面,但是是假教会的名义的),也可以不举行婚礼。去政府那里注册,就是再上帝面前发誓,与再教堂里发誓同样都是再上帝面前。牧师在证婚这件事上,同时是教会的教导长老,也是美国政府委派的义务公务员 (public servant)。加拿大政府更给每以为牧师登记,各有号码。
全职?带职?
为什么要有全职的 (full time) 牧师?部份时间的不行吗?《圣经》没有规定牧师(教导的长老)必需是全职的;《旧约》有祭司是全职的,有些则轮流担任一段时间。使徒保罗有一段时间织帐篷,其它时间则全时间从事使徒的工作。
牧师是否应该全时间,主要看实际的需要,而了解实际的需要,则需要对历史和社会的透视。教会若要发挥“全民皆兵”,信徒“各尽其职”,是否需要一位或多位全时间的长老或牧师?在今天这么复杂、充满挑战的后现代时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记得,牧师不是请来作所有的事,乃是来作教练 (coach)。教会需要一位全时间的教练吗?那视乎你对教会的圣徒“各尽其职”的期待有多高;要看你如何领受以弗所书的教导 (弗4:11-16)。
长老治会?
有些基督教传统是没有牧师制度的;他们一般来说,以一群长老治理教会。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圣经》本来就教导,长老的职分就是治理、牧养教会。能够带着一份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再在教会担起牧养的责任,的确是非常合乎上帝心意的(我想,今天的教会里,每一位小组组长都活在这种的事奉生涯中!)。治理、牧养教会的长老,和牧师没有两样,都需要在上帝的话语上扎根,按着正意解释上帝的真道,造就信徒,提供培训。
牧师的产生
话说回来,牧师是怎样产生的?圣灵往往给一些信徒心中的呼召 (inner call)。然后教会有责任鉴定,加上鼓励,看上帝是否赐这位弟兄传道的恩赐。因此,最佳的呼召场所是地方教会,而不是什么宣教大会。
有了内在的呼召和教会的肯定,这位有奉献心志的弟兄需要锻练自己的灵命,恩赐,和事奉的操练。经过一段事奉操练,很多弟兄会受教会的鼓励,进神学院就读,毕业后被教会承认,差派作传道,最后受按立为牧师。也有非传统的方法,在很多没有完善神学教育的处境下(中国大陆,第三世界,美国黑人区等),圣灵先亲己兴起祂的仆人,结出事奉的果子;然后经过一段的事奉,他们会感到装备的需要;那时候,上帝又带领他们接触一些传统神学装备机构,使他们有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先后次序不一样,目标还是一样:真理与实践结合,呼召和事奉岗位结合,目的是装备一位圣灵兴起、使用的仆人。
神学教育的必需性?
本人接受的是典型的西方传统神学训练过程:大学时期,已经奉献全时间事奉了,因此主修历史,特别是西方哲学的历史,以了解西方文化里反对基督教的部份 (B.A. his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神学是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道学硕士课程 (Master of Divinity),是用三或四年完成;把新旧约圣经研究,系统神学,护教学,教会历史,讲道学,和一些实践神学的课程走马看花地走过一遍。然后修读了一年的神学硕士(道学硕士是申请的起码条件),主修宣教学 (Master of Theology, in missions)。最后为了华人神学教育的需要,在 Temple University 修读了历史系的哲学博士;主修中国现代思想史(五四运动与非基读教运动),宗教改革,清教徒运动,和敬虔主义。这种教育,是典型西方栽培神学老师的过程。有它的好处,也有明显的限制。
牧师非读过神学不行吗?《圣经》没有提到“神学院”,教会历史上有学徒制度,有自学的牧师或长老,也有神学院制度。神学教育是什么?我们若把神学教育定义为:“装备一位牧师或长老从事教导、宣讲上帝的话语的教育”,那么不只牧师需要神学教育,每一位信徒都需要!
其实,教会成为一所神学院是最符合以弗所书4章的要求。可是,不是每一间教会都有条件够这样作(注:今天的确有不少的超级教会开拓自己的神学院,各有利弊)。可是,传道人和信徒都必须接受神学教育。
神学教育可以分三种:非正式的 (formal),半正式的 (non-formal,例如短期的讲习班 ),和正式的(全时间,住院的学位制度)。圣经并没有规定牧师或长老必须从神学院拿到学位;也没有禁止神学院`的开办,没有拦阻牧师或长老去神学院报读。这都视乎时代的实际需要。
明白了牧师的角色和他的需要,你愿意与牧师合作吗?愿意从新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时间表、生命的优先 (priorities of life) 来配合教会的目标吗?你愿作基督的精兵吗?可以这样自问:
1. 我对上帝的话有追求的心吗?
2. 我对正本《圣经》的内容,《圣经》的信息有基本的掌握吗?
3. 我应该在上帝的话语上如何长进?订出两年,三年计划。
4. 我求主给我恩典,在未来两或三年中,集中在哪一项,或两项事奉上?
5. 我感觉到事奉上需要哪方面的装备?我忽略了其它方面装备的需要吗?
6. 我对教会的爱心有多深?
Hacienda Heights, CA
编辑录入:&&&&
文章来源:&&&&
录入时间:&&&&
本站文章多数来自互连网*仅供研究参考*文中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本教会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邪恶教会的大主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