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2为什么不被称作世界大战

英法七年战争的红利给了美国
我的图书馆
英法七年战争的红利给了美国
&&美国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都因为这个国家半途之后再介入,自己损失最小,最终获利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为一方,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美国为一方。美国1917年才参战。战争结果是增加了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瓦解,英法都伤了一定的元气,而美国开始有了争霸世界的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为一方,英法俄美中为一方。按西方说法是1939爆发到1945年结束。若算起中国抗战,则应当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算起。战争结果是德国再次战败,终于深刻反省,变成正常国家。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战后,美国与俄罗斯曾有几十年冷战,一度看越来是两个超级大国对峙。实际上美国是真的,俄罗斯不过当时有些声势,不是真强。1991年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归位到其原本所处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1941年底才参战。这时候,德国打垮了法国,又将英国、俄国打成重伤,美国参战后,立即改变了整个战争格局。美国也成为二战最大的赢家。
在这之前,还有一些影响世界的大战,其中1754年至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过去也曾被称为“世界大战”。参战的成员国有法国、奥地利、瑞典、萨克森、西班牙为一方,英国、普鲁士、葡萄牙等为一方。俄罗斯在其中的角色比较特殊,前期与法国结盟,后期又倒戈加入英普联盟。其中普鲁士、萨克森等属于德意志。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法国失去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殖民地,丢失了颜面与尊严,奥地利被确认为弱国,德国(主要是普鲁士)等城邦国与法国、瑞典等国结下很大的梁子,最终促使德意志民族走向统一,让这世界有了一个强大的新德国。俄罗斯日后与德国日后产生特殊关系,也与此战有关。而英国是最大的赢家,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不过,英国虽然得逞一时,却埋下一个苦果——美国的独立意识,就被这场战争培育越来了。
这场战争被称为英法七年战争,也主要是在英法两国打来打去。在欧洲战场,打成一锅粥,实际上各方都没有达到目的。但在海外,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殖民地,法国由于在欧洲战场被拖住了,反而让英国在殖民地战场得到大便宜。当时,法国海军力量也弱于英国,1758年,英国已有156艘外洋军舰,而法国只有77艘,也是重要原因。
在北美战事,英国有招募到一批殖民地战士和一部分印第安人参战,法国也是。这时候,美国国父华盛顿出场了,并成为影响英法北美战事的一个关键人物。
当时,俄亥俄州伊利湖一带成为双方较劲的前线。法国人和印第安人抓英国人,英国人和印第安人抓法国人。这是华盛顿是少校,被派出向法国人交涉,去造访法国人的堡垒。华盛顿就带着一名法语翻译、一名印第安语翻译,来到匹兹堡、威廉斯堡等地。他乘机了解各堡垒的详细情况,比如形状、大小、构造、方位、武器装备。除此之外,他带来的人还暗中清点了河里的船只数量。这为英军获得最重要的情报。
完成任务后,华盛顿又自告奋勇,在俄亥俄的一个岔路口修建新城堡。法国人一看你修俺也修,两个城堡搞一块了。华盛顿因此偷袭法军,并且成功了。但被抓捕的法国人被押回城堡后,却被印第安人一个个割头了。这时候,法军人多势众,华盛顿彻底惹怒法国人,结果强大的法国进攻上来,华盛顿只好扯白旗投降。
法国军官要求华盛顿少校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时候,华盛顿最怕法国人为报复处死他,所以二话没说就签字。而这份投降书法国人做了手脚,要华盛顿承认“下令杀害了法国使节”。投降书是法文,法文可是国际语言,俄国、德国、英国人没有不懂的。可华盛顿却是“土包子”,根本没有学过法文。这下一来,事情闹大了。
原本法国由于欧洲战场被拖住了,不想在北美打得太凶。英国虽然有野心,但还没有完胜的把握。但法国使节问题不是小事,哪能不大打一场呢?英国人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开头几仗,法国人胜了。可北美战争到了关键时刻,法军后援不继,军心涣散,结果就输了。法国就这样丢失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以东大片殖民地。
英国胜了,可将华盛顿这号刺头儿培养起来了。仅过了13年,美国就闹独立并且成功独立了。而地球另一边的印度,却需要好多年老老实实做英国的殖民地。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是美国的坚定盟友。独立战争于1775年打响,1776年,华盛顿率邻的1.8万人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打得只剩下4000余人。这时,法国、西班牙的援助来了。什么军火、“志愿军”啊什么,一古脑儿过来。到了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法美同盟条约,干脆赤膊上阵,帮助美国人打英国人。此时的美国还没有海军,全靠法国人帮助撑门面。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约签订,法英停战。法国总算报了七年战争之仇,美国真正独立了。后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又受到美国独立和《独立[宣言》的影响。
二战中法国虽然完败过,战后的法国却依然很骄傲,常常不买美国的账,美国也对其比较纵容,就是有着这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另外,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基础,也深受法国影响。《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就曾到法国取经。后来,法国人还把自由女神像送给了美国,如今成了美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国家标志建筑物。
战争总是由人类发起,又反过来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英法七年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当初战争的直接决策和主要参与者,也根本预料不到会给世界带来什么。从英法七年战争再到一战、二战,仿佛都是为了成全美国。只是成千上万人因为战争草草结束了生命,历史并不真正记得他们。
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
发表评论:
馆藏&1753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英法七年战争的最主要结果是 [ ] A.英国夺得新法兰西.加拿大和印度大片土地 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新法兰西和印度大片领土 C.英国夺得了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等岛屿 D.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英法七年战争的最主要结果是
A.英国夺得新法兰西、加拿大和印度大片土地
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新法兰西和印度大片领土
C.英国夺得了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等岛屿
D.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三新丛书·高考历史专项练习
英法七年战争的最主要结果是
A.英国夺得新法兰西、加拿大和印度大片土地
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新法兰西和印度大片领土
C.英国夺得了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等岛屿
D.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孙中山和甘地都是亚洲民族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人物。据此回答下题。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标志是
上书李鸿章受挫
建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其真实意图是
反对封建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创办了革命政党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封建帝制
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的目的是
保证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国民大革命运动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其思想也随着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变化。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在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思想的重大转变是
认识到变法不能救中国
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革命不可能成功
认识到工农是革命的坚定力量
1924年,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纲为断。”之中核心思想是
谴责军阀政客
维护国共合作
弹劾国民党右派
对中共表示不满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其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中共最高纲领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
英法七年战争期间
印度获得独立未稳期间
下列有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其目的是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镇压使运动停止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时代的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中曾说:“乡下人看上海,看到的是繁华。道德家看上海,看到的是罪恶。文化人看上海,却每每看到的是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当南北航线之要点,东西洋贸易之枢纽,新学输入,风气之开,较他处先。是上海者,诚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也。&&&&&&&&&&&&& ——《民立报》日。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品岸。” ——摘自《上海档案》 (1)《南京条约》的签订是源于中英的哪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四围马路各争开,英法花旗杂处来。怅触当年丛冢地,一时都变作楼台。” ——19世纪70年代竹枝词 (2)竹枝词所咏的是何事?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四:“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摘自《上海档案》 材料五: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 ——《申江百咏》 (3)“火树千株”指的是什么?它的发明源于哪次工业革命? 材料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4)上海人民阅报风气的形成始于哪份中文报刊的创办?其主要价值如何? 材料七:余游上海十余年矣,寓庐属在洋场,耳闻所及见闻逐髁,……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 ——葛元熙《沪游杂记》自序 (5)上海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请概要评述上海的近代化。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英法七年战争的最主要结果是A.英国夺得新法兰西、加拿大和印度大片土地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新法兰西和印度大片领土C.英国夺得了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等岛屿D.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七个被误解的地方-抗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七个被误解的地方
日期: 10:57:14 && 编辑:27军事网 && 来源:27dy军事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如同许多历史事件一样,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其中的
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七个被误解的地方》由作者投稿编辑于 10:57:14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如同许多历史事件一样,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其中的一些误解无关紧要或者是还没有定论,但是,另外一些误解却严重干扰了人们对20世纪这些重大事件的理解。本文重点讨论7个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误解,并解释其真相。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名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不是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你是如何定义世界大战这一概念的。如果你说,世界大战就是多个大陆之间的战争或者是有领导地位的超级大国参加的战争,那么你不得不将其它一些战争也列入世界大战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历史学家Thomas Bailey认为,历史上至少发生过9次世界大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仅仅排行第八。
其它应被视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分别是:奥古斯堡联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七年战争,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只有一种定义可以排除上述战争,那就是:每块有人居住的大陆上至少有一个国家参加了这次世界大战。但是,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中南美洲的参与都是被忽视的。
它是&第一次&使用飞机的战争
普遍认为人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运用了飞机作战,但这并不准确。1912年墨西哥革命中,抵抗军用飞机炸毁目标物,这才是飞机在战争中的处女秀。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飞机在战争中的普遍应用,但绝不是第一次使用。
它是&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
同样地,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照片里频繁出现的防毒面具加深了这一误解吧。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17世纪西班牙人就已经使用了烟雾弹;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马其顿军队就已经可以用石灰灼烧敌人的皮肤,令其奇痒难止。但是,同飞机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化学武器的广泛应用,同时伴随着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越发精密复杂和致命危险。
德国和英国的冲突不可避免
事实上,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冲突还远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他们两国曾是多年的盟友,他们都讨厌法国,两国的皇室成员也都有通婚的历史。要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可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祖母。威廉二世提议组建海军舰队以抗击英国之后,两国的关系才逐渐疏远,英国才会与法国亲近。很明显,这是20世纪外交策略上的严重失误,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德国的战败。
战争赔款是战后德国经济问题的成因
凡尔赛条约使德国面临巨额赔款的窘境,直接引发了其战后经济问题的产生并最终将希特勒推上了权力的宝座,许多历史学家都对以上事实不置可否。确实,战争赔款对德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鲁尔危机时期,德国的经济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对战争赔款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凡尔赛条约和赔款对德国人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冲击。
但是,赔款对德国经济的影响又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德国从美国那儿获得的贷款,比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付出去的战争赔款要多得多。虽然德国付出了168亿金马克,但他们也从协约国那儿得到了447亿金马克的贷款。尽管在德国股票市场崩溃后,这些贷款可能引起了德国经济的大衰退,但至少在经济衰退前,德国进帐的钱比出帐的钱多。正因如此,我们还应该考虑,会不会那些贷款才是引发经济问题的根源?
德国完全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经济大衰退,许多人就认为德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毁于一旦。但是,这一论断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法国和比利时比德国遭受了更多的持久性的伤害。德国从未被敌军占领,但是法国和比利时都曾作为一战西线的战场。直到今天,法国大部分的乡村地带都因战场上所受的持久性伤害而无人居住。法国在战争中的士兵死亡率是最高的,而德国在战争结束后存活下来的人数是法国的两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也使得德国出现了&匕首偷袭神话&的说法(注:所谓&匕首偷袭神话&指的是大战期间,德国后方的反战份子,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包括社会民主党,透过革命的活动,使德国在战场上原本战无不克的前线军人遭到了由背后而来的致命打击,因而造成了德军的瓦解,也成了德国战败的罪魁祸首),希特勒和纳粹分子以此为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军队的力量。
德国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责
虽然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中正式承认自己对此次战争负有责任,但是在这场战争中谴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就像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战争一样,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打仗。如果真要归罪于某人的话,那么所有参与战争的人员都应该受到谴责。德国或许应该比法国或俄国受到更多的谴责,但是不要忘记,所有这些国家都应对战争负责。
  日军兽性暴行:强奸中国妇女之后还兽奸中国妇女【图】日本侵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 王歧山是王震的儿子?揭秘王震将军儿子近况【图】王歧山是王震的儿 侵华日军讲述当年暴行:曾吃掉被奸杀的妇女
今年1月,两名参加 日开国大典会场
回顾共和国65年的辉煌历程,有许多精   &无奈一天要接待300人左右哇,在那个时候。士兵们推推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历史知识】黑塔利亚里的几场战争(独立战争+奥地利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波兰瑞典战争+斯巴达克斯起义+百年战争) - 黑塔利亚的日志,人人网,黑塔利亚的公共主页
=A=好久不见......
【历史知识】黑塔利亚里的几场战争(独立战争+奥地利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波兰瑞典战争+斯巴达克斯起义+百年战争)
& 注意事项:
1.本文禁止转载去别站。
2.文中资料均由作者翻书查询整理所得,力求公正客观,故本文并无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CP倾向,仅叙述历史。
3.本文仅为一篇反映历史事实的文章,未出现实际的黑塔利亚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故不采用国名分隔。
4.本文所述战争不包括世界大战。
5.本文安装战争出现场次排序并非按照时间轴排序。
6.本文并未收录漫画第1卷的意大利战争。
8.本文所配的图均为本家绘制,仅为欣赏,对情节并无重要补充和影响。
附:本文参考书目/网站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美)
《世界史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
波兰共和国官方展示门户:==================================
【美英独立战争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出现卷次:第1卷
背景: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政府击败法国人,在《巴黎条约》中同意英国获得法国在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随即英国军队进驻北美大陆,从法属加拿大一直将驻军延伸到密西西比。展开:英国提高殖民地税收。具有代表性的是1764年英国制定向北美进口糖浆征税的糖税条例,1765年英国制定向北美殖民地印刷品征税的印花税条例。提高税收的行为引起殖民地议会的不满,因为殖民地议会在英国议会中没有发言权,因此他们提出&无代表就不交税&的口号进行抗议。日,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于是英国议会于1774年春封锁波士顿港口以示对美国的惩罚,并将军队集结在波士顿。作为反抗,第一次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1775年两名美国领袖John Hancock(约翰&汉考克)和Samuel Adams(塞缪尔&亚当斯)被英国人以&叛国罪&的罪名并点名通缉。日夜,英国将军Thomas Gage(托马斯&盖奇)听说他们在Lexington(列克星顿)于是带兵前去抓人,当晚殖民地集结的志愿军和英军在该地发生交火,独立战争爆发。1775年5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任命George Washington(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当时美国的兵大部分为志愿军,装备不齐也并没有英军训练有素,而且英国人开始仅仅采用封锁、突袭和困扰的方法使美国降服,并不愿意采用决定性的征服和占领。1777年,法国和西班牙站在美国一边一起对抗英国,法国的舰队在海上削弱了英国的优势,而英国也在欧洲和法国西班牙两国交战,双线战斗使英国资源濒衰竭。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由Thomas Jefferson(托马斯&杰斐逊)起草。1781年,独立战争爆发6年后,英国军队被乔治&华盛顿的军队击败,在约克县投降。1782年年底,英国承认美国完全独立的条约在巴黎签字。日,独立战争宣告终结。
【奥地利继承战争】
出现卷次:第1、2、4卷
背景:1711年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查理六世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日查理六世去世,他并没有留下男性子嗣,而根据他的遗诏其长女Maria Theresia(玛丽亚&特蕾西亚)有权继承他的皇位,但是来自巴伐利亚的查理、西班牙的Felipe V de Borb&n(腓力五世)和萨克森的August(奥古斯特)称自己应该继承皇位。1740年12月,普鲁士南下西里西亚击溃奥地利军队,一个月内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那不勒斯、萨克森与普鲁士结成联盟共同反对奥地利,英国,匈牙利和荷兰支持奥地利。法国和巴伐利亚联军入侵奥地利和波西米亚战败,普鲁士前去营救。日爆发查图西茨会战,奥军因伤亡大而被迫停战。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订《柏林和约》,以西里西亚为代价使普鲁士暂时保持中立,随即奥地利将法国和巴伐利亚联军驱逐出境。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随后,奥地利联合英国、汉诺威和黑森反攻除了普鲁士以外的其他国家,在巴伐利亚与法军交锋,称代廷根战役,于日打败法国。1743年9月,萨伏依公国与奥地利联合共同打击法国,将法国逼往边境。1745年1月,查理七世去世,其子约瑟夫以奥地利重新占领巴伐利亚为条件支持弗兰茨&斯特凡。普鲁士担心奥地利再次强大,于是再度参战。1745年12月以签订《德累斯顿条约》而结束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玛丽亚&特蕾西亚保留了大部分世袭领地,普鲁士占领了西里西亚而法国则进占奥地利领地尼德兰,其他英法之间殖民地的权益之争则毫无结果。
【七年战争】
出现卷次:第2卷
背景:英国和法国在1756年以前在北美以及印度殖民地斗争的积怨。奥地利企图夺回在奥地利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的西里西亚。展开:奥地利集结萨克森,瑞典,法国和俄国组成反普同盟。普鲁士与英国和汉诺威结盟对抗。1756年8月,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入侵萨克森,10月,萨克森投降。1757年,英国在印度击败法国的普莱西战役使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1757年,奥地利分别和俄国以及法国结盟反普,反普同盟开始获得一系列胜利。同年6月,奥军大胜普军,普军退出波西米亚。同年7-9月,法军大胜汉诺威,向普鲁士推进。同年8月,俄国入侵东普鲁士,但大败普军开始撤退。同年9月,瑞典入侵普鲁士属地波美尼拉亚。此时,奥军大胆进攻柏林迫使普军向西转移。日,形式逆转。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军队大胜奥法联军。英国决定援助汉诺威。瑞典被赶回。1758年春,英国-汉诺威联军大败法国军队,获胜。同年,俄军再次进攻普鲁士,发动萨尔比诺沃战役,普鲁士和俄国展开激烈的鏖战,双方都没有真正获胜,但俄国伤亡人数远高于普鲁士,普鲁士抵挡住了入侵。日,法军被英国-汉诺威联军彻底击败,同年谋划远征英国展开海上斗争,失败。英国取得海上优势之后于1760年占领加拿大蒙特利尔。1759年,俄国在苏莱胡夫击败普鲁士,普鲁士为防止俄奥会师发动猛攻,失败。同年8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同年11月,在马克森的普军向奥军投降。1760年,腓特烈运用战术使奥俄在西里西亚决胜的计划破产。1761年,奥俄会师,10月奥军占领史维德尼茨,12月俄军攻陷科尔贝格。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莉扎维塔去世,彼得三世继位,俄国退出战争。同年7-10月,奥军接连失败。同年11月24日,普奥签订停战条约。1763年,英国和法国签订合约,英国获得北美和印度,成为海外殖民地的当然领袖。而普鲁士保有西里西亚,从此位于大国行列。战争结束。
【波兰-瑞典战争】
出现卷次:第3卷
背景:波兰&大洪水时代&1626年瑞典和波兰就波罗的海沿岸的争夺发生军事冲突。1629年波兰陷于连绵的战争,瑞典再次入侵波兰和立陶宛。灾难随着&瑞典洪流&(Potop Szwedzki,)的到来达到了极点,当时波兰要同时面对瑞典、俄罗斯、哥萨克、普鲁士、特兰西瓦尼亚军队的入侵。虽然这场战争以波兰的胜利告终,但是波兰已经伤痕累累,国力严重衰退。
【斯巴达克斯起义】
出现卷次:第4卷
背景:斯巴达克斯原为色雷斯人,后参加罗马军队,在一次战斗中被俘成为奴隶。公元前73年率领70多名角斗士学校的人逃到苏维诺山,和许多前来的奴隶组成队伍对抗罗马。展开:公元前72年准备由南意大利向阿尔卑斯上挺进,计划离开意大利之后解散队伍,但未成功,返回之后准备渡海到西西里,失败。后起义队伍发生分裂,最后在公元前71年,遭到罗马元老院克拉苏所率的罗马军的战斗中,斯巴达克斯牺牲。结束。
【百年战争】
出现卷次:第4卷
背景:百年战争是历史学家对法国和英格兰在年之间断断续续进行的长期斗争的称呼。14世纪前半期法国和英国的矛盾来自于11世纪后半期...
阅读(6473)|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雷霆世界大战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