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是不是世界遗产在中国纪录片,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

黄河厚载 情系河南——新世纪 新河南 新形象 中原崛起看河南
凤凰山下“石头城”
这里埋葬着明代最大的地主、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简王朱翊镠。这里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园。这里的石刻仪仗群是秦汉以来帝王镇墓石兽的大集中。
明朝末年,骄奢淫逸的潞简王留下了这座规模庞大的陵园;混乱年代,村民与土匪先后入墓寻宝,潞王陵屡遭重创,伤痕累累;欣逢盛世,潞王陵重抖精神,再绘蓝图。
出新乡市北行13公里,有一座凤凰山。凤凰山下,坐落着两个壁垒森严的古代陵园。陵园周围是高大的石头城墙,园内矗立着以石牌坊、华表、碑碣和墓冢组成的庞大建筑群。这就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园——被誉为“中原定陵”的潞王陵。
潞王建藩卫辉府
采访潞王陵那天,正是国庆节。因为淅淅沥沥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所以陵园里的游客并不多。细雨蒙蒙,空旷幽静,这种氛围正是适合访古的那种。
因为所用材料大部分是石头,所以潞王陵又被称为“中原石头城”。走近潞王陵,记者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同行的苏德荣先生指着石牌坊说:“潞王陵分东西两个陵园,东边的是潞简王墓,西边是潞简王次妃赵氏的墓。这个‘潞藩佳城’石牌坊,就是东陵区的起点。‘潞藩’,就是指潞王了;‘佳城’,是墓地的委婉说法。”苏德荣先生今年50多岁,是中国明代藩王研究会秘书长。他曾在潞王陵工作过十多年,对潞王陵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苏德荣先生说:“要了解潞王陵,先要了解潞王。”
潞王是谁呢?潞王名叫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潞王的生母李氏是个传奇式的人物。李氏本来只是个普通的宫女,有一次,她很偶然地遇到了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隆庆只私幸了李氏一次,竟然使李氏怀了孕。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李氏为隆庆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统治明王朝达48年的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隆庆即位之后,立即册立朱翊钧为太子。母随子贵,宫女李氏被晋升为贵妃。由于皇帝的宠爱,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李氏又给穆宗生下一个儿子,即潞王朱翊镠。
隆庆皇帝由于沉迷于色欲,只当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年方10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随即君临天下,他的生母李氏被尊为太后。作为万历皇帝的唯一同母弟、李太后的幼子,潞王朱翊镠当时是宫中的宝贝蛋。
万历十一年二月,潞王娶顺天府学生员李得时之女为王妃,在皇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据记载,潞王的豪华婚礼花费了9万两白银。当年三月,潞王离开皇宫,搬进自己的王府。
第二年,即万历十二年,大臣们开始讨论潞王的之国就藩问题。所谓之国就藩,就是藩王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大臣们经过商议,最后为潞王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湖广的衡州,一个是河南的卫辉。万历皇帝原定让潞王到衡州去,但潞王上本,说“臣愿就近,庶几咫尺天颜”,希望到卫辉去。万历随即批准了弟弟的要求。
万历十二年六月,皇帝派人到卫辉给潞王修建王府。潞王府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历时4年才告竣工,共耗费白银40多万两。万历十七年三月,潞王离开北京之国就藩。当时,万历皇帝亲临皇极门目送,神情依依不舍。
为了把潞王的财产从北京运到卫辉,光船只就用了500多艘。因为沿途的官员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潞王在路上走得很慢。阴历三月十九出发,一直到四月二十六,潞王才到达他的封地——河南卫辉府。
苏德荣先生介绍说:“从到达卫辉的那一天直到去世,潞王没有再离开过卫辉。明代中后期的藩王都是这样,没有多少自由。这和明朝前期的情况不一样——明朝前期,亲王的权力是相当大的。”
最是亲王不自由
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高祖之后又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他踌躇满志,希望江山永属朱明王朝。朱元璋对手下的功臣元勋不放心,害怕这些人拥兵自重,威胁朱家天下。在解决功臣问题上,他采取了与宋太祖赵匡胤完全相反的做法——宋太祖是来文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是用武力,大肆屠戮功臣。在诛杀功臣的同时,朱元璋将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分封到全国的重要州府,建藩为王——权力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这天下不就像铁桶一样牢固了吗?
朱元璋分封的这些亲王当时不但地位尊贵,并且手握重权。苏德荣先生介绍说:“这些亲王既管军政,又管经济,手下都配有一个文相,一个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军队。王府的亲兵多达一万五六,同时亲王还可以指挥当地的驻军。”
朱元璋还规定,所有他的“龙子龙孙”,都要由国家全包起来: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孙子、曾孙等依次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儿孙世代都是奉国中尉。亲王的俸禄是米万石,郡王至奉国中尉的俸禄依次为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也就是说,凡是朱元璋的后代,一生下来,就可以吃喝不愁。朱元璋的这种“包养”政策后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到明代后期,朱家后代繁衍到了几十万之多。这几十万人都不事生产,完全靠国家发放的俸禄过日子。这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地区全年财政收入甚至只够这些“龙子龙孙”俸禄的一半。于是,拖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后期,有些“龙子龙孙”无以为生,只好沿街乞讨。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这时候,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凭借雄厚的实力起兵“靖难”,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是为永乐皇帝。永乐以亲王的身份夺得天下,他深知亲王拥有重兵必将威胁中央政权。于是,他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剥夺亲王的军政权力。在永乐之后,历代皇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亲王们不但军政权力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连人身自由也受到极大限制。
“明代中后期的亲王,在某些方面连个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亲王的一个大监狱。没有朝廷的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苏德荣先生说,“亲王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了权力,但经济上的待遇非常丰厚。在亲王之国就藩时,皇帝经常会赏赐大片的土地。”(图6)
潞王就藩时,向他的哥哥万历皇帝打报告,要求赏赐。万历不顾群臣的反对,给了潞王四万顷土地以及一些其他产业。据有关资料统计,潞王府的庄田主要分布于湖广的承天府、德安府、黄州府、汉阳府、荆州府、武昌府以及河南的卫辉、开封、怀庆三府。潞王府是明代庄田最多的王府,潞王是明代最大的“地主”。后来万历的爱子福王到洛阳当亲王,就以潞王为例,也要求得到四万顷庄田。但因为当时全国可供搜刮的土地已经不多,最终福王只得到了两万顷土地。
石刻仪仗多奇兽
走过“潞藩佳城”石牌坊,眼前是气势宏大的石刻仪仗群:14对石兽和两对石人排列在神道两边的草地上,庄严肃穆,神威异常。
陵墓前设置石人石兽,是帝王陵寝的传统套路。按照明代的规矩,帝陵前设置石兽6种,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北京的明长陵都只列狮、麟、象、驼、獬、马6种石兽。潞王作为藩王,他的陵墓规格当然应该低于帝陵。但潞王当时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弟弟,公然违反祖制,设置石兽14种,大大超过了明代帝陵的规格。(图3)
潞王陵的14对石兽中,除了常见的狮、虎等,还有4对石兽从未在历代石刻及各种艺术作品中出现过。“大家都没见过,谁也叫不出来名字。我在潞王陵工作的时候,凡是有专家到这里参观,我都要向他们请教,但大家都说不清。我把这些石兽的全套资料寄给陕西博物馆的著名专家王之云先生,王老先生回信说,即便是王国维再生,恐怕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因为这都是些四不像的神话动物。我请教过许多专家,但专家们的意见与王之云先生的看法都差不多。”苏德荣先生说,“我一直认为,这些石兽应该有名字,有含义。明代的工匠们雕刻这些石兽决不会是随意而为。”
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查阅有关典籍近百种,去年,苏德荣先生终于确定这四种石兽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所说的神话动物猰貐(ya yu)、爰(yuan)居、貔(pi)和狻猊(suan ni)。根据古代典籍记载,猰貐是兽中的最大者;爰居是一种大如马驹的海鸟;貔是一种似虎似豹似熊的猛兽;狻猊是一种似狮似虎的吉祥动物。对于苏德荣先生这个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专家提出异议。
潞王陵的14对石兽以4.8米的间隔排列,它们的名字依次是:猰貐、爰居、貔、獬豸、豹、狻猊、羊、虎、狮、辟邪、麒麟、骆驼、象、马。苏德荣先生自豪地说:“潞王陵石兽群是秦汉以来帝王陵镇墓瑞兽的大集中。历代所有者,潞王陵都有;历代所无者,如猰貐、爰居、貔、狻猊,潞王陵也有。这批石刻是潞王陵的精华,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价值巨大,珍贵异常。”
骄奢淫逸一“昏王”
紧挨着14对石兽,是两对石人,一对牵马小吏,一对文臣武臣。(图4)东侧的牵马小吏完整无缺,西侧的牵马小吏胸前却有一个碗大的洞(现已用水泥补上)。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潞王陵南边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叫城南庄。有一年,这庄上一户姓马的要为儿子娶媳妇。结婚前一天,马家杀牛宰羊,烧煮炖炒,把一切都准备得停停当当的。第二天,全家人起来要办喜事,但掀开锅盖一看,肉、菜全没了,蒸好的米饭也没了。谁把东西偷走了呢?马家全家出动,到处去找。找来找去,找到潞王陵前,大家发现神道西边的那个牵马小吏嘴上油乎乎的,还残留着肉末呢。马家人气愤地说:“潞王在世时就没干多少好事,你这个牵马的也跟他学!”一边骂着,马家人一边抡起铁锤就砸。结果,这个牵马小吏的胸前就留下了一个大窟窿。
苏德荣先生说:“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从中可以看出,潞王在这一带的名声确实不太好。一直到现在,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潞王是个‘昏王’。”
像当时的大多数亲王一样,潞王到卫辉后,天天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潞王生性好动,耐不住寂寞。按照当时的规定,藩王不能随意出城,但潞王因为有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在背后撑腰,所以胆大妄为,经常出城游猎。潞王每次出游,都带着锦旗金鼓和王府校尉,前呼后拥,跃武扬威。他经常带领手下的爪牙们在卫辉的西部和北部山区游荡。他游到那儿,就住到那儿。他在那里住宿,就强迫当地居民给他奉献美女伴宿。
在卫辉市西北25公里的石包乡砂掌村,有一个“娘娘坟”。“娘娘坟”现存主墓室和左右侧室,上有墓冢。据当地群众传说,潞王有一次游猎到此,夜宿该村,该村的姑娘黄叶被迫伴宿。潞王走后,没人敢娶黄叶。后来黄叶死了,砂掌村向潞王府报告,潞王派人给黄叶修了这个墓。
潞王的游猎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万历二十九年二月,河南巡抚曾同亨、巡按崔邦亮以关心潞王安全为名,联名向万历皇帝告状。万历接到奏本之后十分重视,立即禀报了母亲李太后。李太后和万历随即传旨训诫潞王,并严厉斥责潞王的亲随人等。这次风波让潞王的游猎生活有所收敛。但这种收敛只是暂时的,事过之后,游猎仍是潞王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张旗鼓罢了。
凤凰山下葬潞王
走过石刻仪仗群,远远地就看到了高大的陵园城墙和城门。城门是高达10米、为纯砖石结构的无梁殿,高大宏伟。城墙高6米,平均厚度1.5米,周长934米。城墙系用青条石砌成,十分雄伟。
进入城门,向北走,依次是精美的“维岳降灵”石牌坊、壮观的祾恩门、宏大的祾恩殿遗址。然后,穿过形制独特的棂星门石牌坊,就看到了潞王陵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墓碑。墓碑外原有高大的明楼(碑亭),现明楼已被毁掉。墓碑十分高大,通高6.5米,碑正面刻有楷书“敕封潞简王之墓”七个大字。墓碑前是一个巨型青石供案,供案前摆着高大的石雕“五供”:石香炉一个,石花瓶两个,石烛台两个,其中石香炉高近4米。
墓碑之后,就是潞王的墓冢了。墓冢系用石头砌成,呈圆丘状,通高6米,周长140米。墓冢正面留有石门,内有台阶直通墓冢顶部。站在墓冢之顶,可俯瞰东陵区全景。墓冢的正下方为墓室。墓室总面积175平方米,由主墓室、左右侧室、中间庭堂和甬道组成。原来每个墓室都有整块青石雕成的石门,现均已损坏。主墓室是放置潞王遗体的地方,正中为青石砌成的棺床,棺床上原有木棺石椁。因该墓多次被盗,木棺石椁现在都已损坏。
中国明代藩王研究会秘书长苏德荣先生介绍说:“潞王死于万历四十二年。他的母亲李太后去世后,潞王伤心之下,就一病不起了。”
李太后一直很宠爱潞王,潞王对李太后也有极深的感情。在明代中后期,亲王就藩之后,就没有机会再回北京了。因此潞王到卫辉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潞王很想念他的母亲,但他虽贵为亲王,拥有4万顷庄田,却无法见母亲一面。
万历四十二年二月,李太后在北京病逝。万历皇帝为母亲制定了隆重的丧仪——全民带孝27天,四品以上官员的夫人都要到皇宫祭奠。那些不相干的官员家属都可以到李太后灵前致祭,作为亲儿子的潞王却不能到北京奔丧,只能在卫辉遥祭母亲。因为伤心过度,潞王病倒了。当年五月十五,在李太后去世整整三个月后,潞王追随母亲而去。(图7)第二年八月,潞王葬于卫辉府西的五龙岗,即今天的潞王陵。
“潞王的墓址,可能是他自己选定的。他当时经常在这一带打猎,对这一带很熟悉。可能是某一天,他打猎走到这儿了,一看不错,就选定为墓址了。”苏德荣先生说。
今天的潞王陵背靠凤凰山。据传说,凤凰山在以前本来叫万虎山,之所以叫万虎山,是因为山上有很多老虎。周代以后,万虎山又改成了望虎山。潞王把这里选定为墓址后,觉得望虎山这个名字不好。因为望虎山在潞王陵的北边,潞王死后入陵,是头北脚南。头枕望虎山,这不是把头放到老虎嘴里了吗?左思右想之后,潞王决定把望虎山改为凤凰山。头枕凤凰山,这多好啊。
潞王宣布把望虎山改为凤凰山,但是老百姓不买账,还是叫望虎山。于是潞王派爪牙去拦路盘问行人。爪牙们先拦住一位货郎,问:这山叫啥名啊?货郎随口就说:望虎山啊。爪牙们当下就把货郎砍了头。他们又拦住一位老者,老者习惯性地回答说叫望虎山,随即被一剑刺死。货郎和老者惨死的消息传开后,附近百姓一时间人心惶惶。此后,大家都不得不改了口,称望虎山为凤凰山了。
苏德荣先生认为:“这只是个传说,不见得实有其事。潞王确实不是个贤王,但在明代的亲王中,他还不算太坏。他死后的谥号是‘简’,这是一个中等偏上的评价。(图5)明代的亲王中,比潞王混蛋的多的是。比如洛阳的伊王朱典楧,就很恶劣。他把洛阳城的大门关闭,然后带着爪牙大搜全城,抓了700多名民女。从这些民女中,朱典楧选出90多名漂亮的留下。其余没选中的,其家人必须送钱才能赎回。还有一次,朱典楧在王府门口看到一个漂亮女子,立即抢进府中。这个女子年仅十三,哭闹着不从。朱典楧一怒之下,就把这个女子送到后花园喂了老虎。”
次妃赵氏有贤名
在潞王陵附近,潞王的名声很坏,但潞王的次妃赵氏很得人心。赵氏原来是李太后的贴身宫女。潞王之国时,李太后不放心,就派赵氏随潞王到卫辉,负责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潞王离开北京时,身边的女眷除了正妃李氏,就是赵氏了。赵氏在名份上只是随封侍媵,但因为她是李太后钦赐,所以在潞王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赵氏品行和性格都很好。潞王陵附近的百姓传说,赵氏曾多次婉言阻止潞王做坏事,多次机智地挽救百姓于危难。她的贤善之名,至今流传不衰。赵氏于万历二十九年去世后,被破例追封为次妃。按照明代的规定,只有正妃才能与亲王合葬于主墓室,次妃只能附葬在亲王墓旁,“同一享堂,不许另造”。但葬在潞王陵西区的赵氏却单独享用了一座亲王级陵园。
西陵园呈马蹄行,前方后圆。与潞王所在的东陵区相比,赵氏所在的西陵区除了没有石刻仪仗群,其他方面形制非常接近——都有高大的城墙和雄伟的城门;都有祾恩门和祾恩殿;东陵园有三座石牌坊,西陵园有两座石牌坊;都有明楼,值得一提的是,西陵园的明楼(碑亭)是整个潞王陵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原始建筑。
在有些方面,西陵园比东陵园的规格还高。比如,潞王墓的墓冢高6米,赵次妃的墓冢则高达10.6米;潞王墓墓室175平方米,次妃墓墓室面积达230米;次妃墓两侧还建有两个丫环墓,据说埋葬着两个随侍赵氏的陪葬丫环……
苏德荣先生推测说:“明代亲王的陵墓必须在亲王死后由朝廷派人营建,其规格都有相关规定。可能的情况是,次妃墓是潞王府自己修建的,所以就可着劲往大里弄;潞王墓由朝廷营建,必须符合标准,不能想盖多大盖多大。于是就造成了这种结果:次妃墓在某些方面比潞王墓的规格还高。”
“总体来说,潞王陵在很多方面都超标了——明代规定,一代亲王只能有一个陵园,潞王陵却有两个陵园;潞王陵整个陵区共占地15万多平方米,约为《明会典》规定的亲王陵园的4倍;潞王陵设置了14对石兽,比帝陵的规格还高……这些都是违反当时的规定的,也就是像潞王这样与皇帝有特殊关系的人,才敢这么干。当然,这些‘营造逾制’的东西保存到今天,都是非常珍贵的了。”
风尚高雅小潞王
潞王陵东区的祾恩门前原为神厨、神库,是存放祭品的地方。原来的神厨、神库早就毁坏了,现在这里已被改建为碑廊,在碑廊里展出的是潞王朱翊镠的儿子、第二代潞王朱常淓的手书唐诗石刻336块。
第二代潞王朱常淓,俗称小潞王,字中和,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小潞王生于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公元1607年),是潞王朱翊镠的第三子。朱翊镠的第一子、第二子都夭折了,所以朱常淓成为潞王世子,并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袭封为潞王。
潞王恶习多多,却生了个难得的好儿子。(图8)潞王朱翊镠去世时,朱常淓才6岁,所以他父亲的一些恶习,对他没什么影响。正妃李氏和他的生母次妃杨氏十分重视对小潞王的培养教育。潞王府有丰富的藏书,有高水平的教授、伴读,学习条件十分优越。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潞王熏染了一身书卷气,长成了一个典型的书生。
长大后,小潞王对管理王府事务毫无兴趣,他把权力都下放给属下,自己每天热衷于各种文化活动。
据记载,小潞王在绘画、音律、书法等方面都有不错的造诣。《历代画史汇传》中说他“善竹石”,如今,卫辉市博物馆还保存着刻有小潞王所画“月外兰”的石碑一块。
在音律方面,小潞王有一手绝活儿,他会制琴。小潞王亲自设计、制作的琴称为“潞琴”。潞琴制作精良,每一张都有编号。在明朝后期,潞琴就十分名贵,崇祯皇帝把潞琴视作珍品,作为赏赐给诸王的礼物。
小潞王一共制作了多少张潞琴?有关专家说法不一。清朝诗人王士桢说小潞王“尝造琴三千张”,但琴界专家一般认为,潞琴不会有三千张之多,应该有数百张。卫辉府志说潞琴有360张,但苏德荣先生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河南大学丁承运教授曾见过编号为四百多号的潞琴。1981年,我从收藏家张绍重处购得潞琴一张,那张潞琴的编号是第64号,上面刻有‘大明崇祯甲戊岁潞国制陆拾肆号’字样。这张潞琴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小潞王还深入研究古代音律,写出了一部音律专著《古音正宗》。该书由潞王府于崇祯七年刻印,共七册,书中收有小潞王自己创作的琴曲和古琴曲共50首。
小潞王朱常淓一生下功夫最多的是书法。朱常淓喜欢书法,这里面可能有遗传的因素。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就十分喜爱书法,而万历的字也是写得很不错的。老潞王朱翊镠的书法也有一定成就,相传他的字如“骤雨旋风”,奔放流畅。可惜的是,老潞王的作品很少见。苏德荣先生说:“在卫辉市的东北,有一个香泉寺,该寺壁上刻有直径一尺的楷书‘香泉寺’三个大字。这三个字笔法浑厚劲健,下面盖有‘潞国亲笔’方印。我初步鉴定认为,这应该是老潞王的手迹。”
小潞王幼年曾经向父亲学书法,但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父亲的侍书汤焕。汤焕是万历皇帝亲自挑选的书法高手,专门教潞王书法的。潞王府收藏了大量汤焕的作品。小潞王十分喜欢汤焕的书法,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临摹汤焕的作品。后来,小潞王又学习王羲之、怀素的书法,他“日临数贴,多年不辍”。明亡之时,潞王府保存有大量的小潞王手书石刻。清朝初年,汲县知县把一批小潞王手书石刻镶于崇圣祠的墙上,使得这批石刻得以保存下来。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吴池明先生祖籍汲县,他的先人曾在崇圣祠打下了这批石刻的拓片。1982年,吴池明先生把这批家传的拓片捐给了新乡市博物馆。“现在碑廊里展出的这些石刻,都是用吴池明先生捐献的那批拓片复制的。”苏德荣先生指着潞王陵碑廊的石刻说。
记者看到,在现存的小潞王手书石刻上,保留有大量的印章。这些印章形状大小各异,有四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八角形的、六角形的、扇面状的、菱形的、葫芦形的等等,印章的字体也各不相同。苏德荣先生说:“这些印章形式独特,各不相同,实为一批世所罕见的珍品。”
杭州监国六天整
自万历四十六年袭封,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常淓在一共卫辉做了26年尊贵的藩王。崇祯十七年二月二日,李自成手下大将刘芳亮率军攻占距卫辉100多公里的怀庆府(今沁阳)。刘芳亮攻占沁阳后,旋即东进,潞王府危在旦夕。二月十九,小潞王决定弃城出逃。在总兵卜从善的保护下,小潞王与周王、福王、郑王一起逃往南方。这一年是明朝灭亡之年,也是清朝建立之年。
小潞王先是到了无锡,后来又到了南京。当年六月,因为受人排挤,小潞王被迫移往杭州居住。
第二年即顺治二年五月,清兵攻克南京,南明小朝廷的文武大臣先后逃至杭州。当时,贝勒博洛正统帅八万清兵追击南明君臣,兵锋直指苏杭。面对强敌,杭州的文武官员和士绅百姓纷纷要求小潞王监国,所谓监国,也就是主持大局了。朱常淓推辞不掉,于六月初八在杭州宣布监国。
小潞王出任监国之后,立即部署军队抵挡清军进攻。但当时杭州城内人心惶惶,文武大臣大都缺乏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甚至连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重臣都不辞而别,出城逃跑了。
在小潞王监国的第六天,即六月十三日,清军进抵杭州北关。朱常淓认为,清军难以抵挡,坚决抵抗的结果只能招致“扬州十日”那样的后果,给杭州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于是他亲自到清军兵营,表示只要清军不伤害杭州人民,他就投降。清军统帅博洛同意了他的要求。“小潞王的投降让当时的抗清志士十分失望,但保护了杭州的百姓。杭州人民对小潞王很感激,称他为‘潞佛子’。”苏德荣先生说。
小潞王降清之后,先被送往南京,最后被送到北京。顺治三年五月,清廷在北京菜市口一次处决了十几位故明亲郡王,小潞王亦在其中。
降清之时,小潞王把他的家眷藏匿于杭州塘西的孟家。后来在民间的秘密保护下,小潞王的后人就在杭州定居了下来。苏德荣先生介绍说:“1982年,我在潞王陵接待游人时,有位浙江来的游客告诉我,小潞王朱常淓的一个后人当时在杭州市轻工局工作,但是不姓朱,姓顾。估计是入清之后,小潞王的后人为了避祸,改为姓顾了。”
僧人入主潞王陵
明朝灭亡之后,潞王府被清廷拆毁,拆下的主要建筑材料被运往北京,一些零散房屋被估价变卖。清廷户部还指示河南地方政府:把潞王陵的所有宫殿、房屋、土地都估价卖掉。但潞王陵的建筑绿瓦石壁,雕龙镌凤,都是只有皇家才准许用的东西,普通老百姓谁也不敢买。
清顺治五年,僧人真息从五台山来到这里,看到潞王陵建筑群雄伟坚固,就打算买下来改造成寺庙。顺治十三年,真息用募集来的480两银子把潞王陵的两个陵园全部买下。然后,真息把宫殿改为佛殿,把潞王陵改成了万圣庵。
真息是万圣庵的第一代住持,法号戒如。在真息经营万圣庵期间,潞王陵的一些建筑由于风刮雨淋而出现损坏,他就“次第修理”。潞王陵因为改成万圣庵而得到了经常的修葺和保护,所以直到康熙末年,潞王陵仍然“殿宇巍然”。
万圣庵的第二代住持法号如定,死于康熙三十五年。第三代住持性澄的名望很高,万圣庵在他治理期间“名振环中”。由于没有发现第三代以后的住持僧人的墓或塔,所以此后万圣庵的情况不详。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万圣庵在第三代住持去世之后又延续了许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万圣庵僧人本本、本花、本同健在。潞王陵旁边有个坟上村,这几个僧人被分到了坟上村的各个小队。据坟上村的老人回忆,其中和尚本花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才去世。
据当地群众传说,潞王陵东区的一些建筑毁于捻军首领张宗禹之手。同治十二年,张宗禹率捻军十余万到达新乡,占领了潞王陵。据说张宗禹原准备把潞王陵的东区和西区全部毁掉,但附近村民求情说:“潞王是个坏蛋,毁他的坟,正好给我们解气,我们都很高兴,但赵娘娘是个好人,总是护着我们老百姓,能不能不毁她的坟?”结果张宗禹就同意了村民的要求,捻军只毁了东区的一些建筑,没动西区。
苏德荣先生说:“这个传说可信不可信不好说,因为史籍上没有记载。不过就实际情况来说,次妃墓建筑群是比潞王墓建筑群保存得相对完整些。”
混乱年代墓被盗
挨着潞王陵就是坟上村。坟上村的得名,当然是因为潞王陵的缘故。据中国明代藩王研究会秘书长苏德荣先生估计,坟上村最早的居民可能就是潞王陵的守墓人。不过,这方面的史料目前还没有找到。坟上村一直安安静静地守在潞王陵旁边,但在民国年间,坟上村人却与潞王陵碰撞出了一段惊险的故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豫北新乡一带政局混乱,土匪蜂起。在国难当头之时,有些土匪却觉得正可以浑水摸鱼,发笔横财。苏德荣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我曾经组织坟上村的老人开了个座谈会,谈潞王陵被盗这个事。据老人们回忆,当时主要有两股土匪盯上了潞王陵。一股是新乡西边秀才庄、块营村的土匪,一股是北山上的土匪。”
两股土匪分别派人到潞王陵勘查了地形,准备对潞王陵动手。这些迹象被坟上村的村民发现了。于是,在村中大户的召集下,全村人开了个大会,讨论怎么应对土匪的盗墓行动。村民们说,咱们祖祖辈辈守着潞王陵,潞王陵是咱村人的骄傲,咱村叫坟上村,不就是因为有潞王陵嘛。但现在土匪要来盗墓,咱没法跟土匪对抗啊,土匪都有枪。村民们觉得,凭自己的力量保护不了潞王陵,但眼睁睁看着土匪把墓里的宝贝盗走,大家又不甘心。经过深入讨论,最后,在村中大户的主持下,村民们决定:与其让土匪把宝贝盗走,不如咱自己把宝贝挖出来。
于是,在一个晚上,坟上村全村动员,同时把东园的潞王墓和西园的次妃墓都挖开了。坟上村人自幼生活在凤凰山下,都擅长开山取石,潞王墓半尺厚的封门大条石根本挡不住他们。村民们冲进潞王墓和次妃墓,拿走了两墓内的主要随葬品。
苏德荣先生说:“我那次开座谈会的时候,当年目击过盗墓事件的老人回忆说,当时从墓里挖出来的主要有金冠、大个头的金银元宝、珠宝首饰等,农村装粮食的那种布袋,一共装了大半布袋。”
坟上村村民挖开潞王墓之后不久,土匪就来了。土匪们封锁了潞王陵陵区,然后对两墓进行了扫荡。“那次土匪来的时候,坟上村还死了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探头想看看动静,一颗子弹飞来,正打在脑袋上。”苏德荣先生说。
在土匪盗墓之后,附近村民也不断由盗洞进入墓室寻找残余宝物,因此潞王墓和次妃墓被盗得十分彻底。解放后,文物工作者在潞王墓里勘查时,又发现了一些琐碎的随葬品,比如金银饰品之类。如今,这些物品都陈列在潞王墓的墓室里。
苏德荣先生说:“参与挖墓的那些人,后来不少都倒霉了。”潞王墓的随葬品挖出来后,被分散保存在坟上村的几个大户家里。后来,因为对这些东西的分配不满,有人到当时的日伪县政府去告状。于是,日伪县政府到坟上村抓走了几个参与挖墓的村民。据说在严刑拷打之下,这几个村民交出了部分宝物。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新乡县政府为挖墓之事又把坟上村的几个村民抓进了班房。家人多方送礼,最后这几个村民都被放了出来,挖墓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至于潞王墓中那些随葬品的下落,最后谁也说不清了。
特殊时期坎坷多
新乡市北站区史志办公室副主任周冯建介绍说,直到解放前夕,潞王陵西园的主要建筑还保存得比较好。民国年间,国民党新乡地方政府曾在西园建立了师范学校,当时只有附近各县的富户子弟才能进这个学校读书。1948年,在解放新乡的战争中,一股国民党军队盘踞在潞王陵西园内,凭借着高大的城墙负隅顽抗。当时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潞王陵西园在这次战斗中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从清朝末年开始,为了躲避战乱,附近的一些村民陆续搬进潞王陵的陵园内居住。苏德荣先生解释说:“陵园有高大的城墙围着,相对安全一些。”解放后,潞王陵内的居民组成了两个生产队。这些居民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陆续从陵区搬出。如今,在潞王陵的城墙上,还能看到当年村民搭建房屋时留下的痕迹。据介绍,当时潞王陵东园内住的居民比较多,西园住的人比较少。苏德荣先生说:“我岳父是坟上村人,他就曾经在潞王陵内住过多年。”
可能是看中了陵园高大的城墙,1953年,人民政府占用次妃墓所在的潞王陵西园建了一座监狱。直到今天,参观潞王陵的游人仍然只能进入潞王陵的东园,西园还是高墙电网的所在。
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赵次妃“被囚狱中”固然让人同情,但监狱的存在却使得潞王陵西园在特殊的年代得到了特殊的保护。“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造反派虽然猖獗,但无法进入监狱,所以潞王陵西园在“文化大革命”中基本没遭到破坏。如今西园的两座石牌坊都比较完整,而东园的三座石牌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潞王陵东园的石兽,有不少被红卫兵砸得伤痕累累的。(图9、10、11、12)神道两侧的石兽群后面有一对石像,一边是文臣,一边是武臣,其中文臣的头就被红卫兵给砸掉了。据说这个石人头当时被红卫兵带走后,扔进了一所学校的井里面。现在这个井已经没有了,石人头也不知所踪。不过因为潞王陵的建筑大都是石头的,破坏起来比较费劲,所以与其他木结构的古建筑相比,潞王陵保存得还算比较完整。
欣逢盛世展宏图
1979年,国家文物局的古建专家祁英涛先生到新乡考察。他很早就知道新乡有个潞王陵,所以在新乡期间,他就提出希望到潞王陵看看。在潞王陵走了一圈之后,祁英涛先生说,潞王陵的城墙、地宫、石兽群都很珍贵,很完整,应该保护起来。此后不久,新乡市有关方面成立了潞王陵文物管理所,并逐步迁出了陵区内的居民,潞王陵从此开始得到一定的保护。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潞王陵逐渐恢复了昔日风貌。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潞王陵后面的凤凰山上,“靠山吃山”的采石场越来越多。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采石场已达数十家之多。这些采石场每天爆破采石,爆破所引起的震动相当于5级以上的地震,也就是说潞王陵每天都要遭受到无数次5级以上地震的破坏。据介绍,当时凤凰山上的炮声一响,潞王陵的石牌坊就会发生明显的摆动。由于长期的震动,潞王陵神道两侧的石兽不少被震裂。
当时潞王陵附近还有十几家小水泥厂。这些小水泥厂每天排放的大量粉尘不仅严重侵蚀着文物,而且严重破坏了潞王陵周围的环境。潞王陵的导游魏甜甜小姐说:“当时我们这里空气特别不好,大家开玩笑说‘一年要吃一块水泥预制板’。”那时当地农民普遍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他们说:“保护它干啥用,不能吃,不能喝。”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乡市有关领导逐渐认识到了潞王陵的文物价值和潜在旅游价值。2001年4月,当时的新乡市委书记李建昌、市长连维良到潞王陵现场办公,要求“绿化凤凰山,保护潞王陵”,并提出了潞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战略构思。当年7月,新乡市政府下发文件,禁止在凤凰山和潞王陵周围爆破采石。
新乡市北站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刘呈安介绍说:“为了保护潞王陵,2001年,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坚决关停了凤凰山上的采矿企业50多家,同时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去年,我们又关停了潞王陵周围的40多家小陶瓷、小化工、石灰窑。从2001年起,我们对潞王陵周边的1万亩坡地进行了退耕还林。现在,潞王陵周围的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得到了恢复。”在新乡市有关领导的协调下,长期占用潞王陵西园的某监狱即将搬迁,无辜“入狱”半个世纪的赵次妃有望重得自由身。
谈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新乡市北站区文物旅游局副局长、潞王陵博物馆馆长常喜勇说:“潞王陵是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前明清皇家陵寝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潞王陵如果申报成功,将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申报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据介绍,去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协调员亨利·克利尔博士到潞王陵进行了考察。(图13)苏德荣先生说:“亨利博士来考察时,是我陪同的。亨利已是60多岁的老人,但走路飞快,年轻人都跟不上。亨利先生对潞王陵评价很高,特别是对石兽群很感兴趣。”考察中,亨利博士称赞潞王陵为“神圣雄伟的建筑,精美的石刻,展示了中国艺术之精粹”。
发稿之前,记者再次与潞王陵博物馆常喜勇馆长联系,他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争取早日给中原父老一个满意的答案。”
来源:河南报业网
发布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鼓浪屿 世界遗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