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授的课程适合哪些人群

学过经济学的人会更自私吗?
【成真的回答(270票)】:
看起来会,不过我们需要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
很多研究表明专业的学生似乎会比一般人更自私。大概列举一些研究如下。
在囚徒困境博弈中更倾向于背叛(Frank,Gilovich和Regan,1993)。
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作为分配者一方时,给出的金额更少。相应地,也原意接受更不利的分配方案(Carter和Irons,1991)。
在团结博弈中,更少给出中得的彩金(Selten和Ockenfels,1998)。所谓团结博弈,就是一群人一起玩彩票,只有一人能中彩,然后中奖者决定要不要分一部分彩金给他人。
在公共品博弈中,他们更少投资(Gerald和Ames,1981)。所谓公共品博弈,就是一群人分别投资到公共奖池,然后平分收益。
学习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更少捐款(Bauman和Rose,2009)。前面的研究多为实验室实验,而这项研究数据来自现实,显得更为可信。这个结果特别有意思的两点在于:如果学的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捐款比例最低:如果学的是非主流流派的经济学课程,捐款会多一些,但还是低于普通学生。捐款降低主要取决于是否上过经济学课程,如果高中已经上过了经济学先修,捐款就会低。
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不算是自私,但大致也有一些相关性。
当被要求想象自己是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利润最大化和员工福利之间做取舍时,经济系学生显著倾向于前者(Rubenstein,2009)。
经济系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价格机制能带来公平(Frey和Pommerehne,1993)。
经济系学生在实验室实验中更容易接受贿赂(Frank和Schulze)。
如果让学生想象自己买东西,店家少收了钱或者在地上捡到100块钱,经济系的学生选择返还的概率更低(Frank,Gilovich和Regan,1993)。
最后,再给几个反面的例子,如果单单看这些研究,似乎经济系的学生也没有那么自私,大部分例子要感谢
无论是囚徒困境还是公共品博弈,经济学教授做得都要比政治学系教授要好,表现最差的是社会学系教授(Laband和Beil,1999)。
如果把最后通牒博弈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比如说,把直接分配改成参与者隐秘地往小信封里塞白纸和钱,连实验者都不知道具体装了多少,差异会消失甚至逆转,变成经济系学生反而更加慷慨(Kahneman,Knestch和Thaler,1986;Eckel和Grossman,1995;Frey和Bohnet,1995;Kagel,Kim和Moser,1995)。
总体来看,虽然有一些反面观点,但支持题主观点的文献还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有用实际的捐款数据做的研究,看起来比较有说服力。不过,这里还有三个问题需要做深入探讨。第一个问题即是 的看法:是经济学学生更利己,还是他们对他人的预期与其他人不同?第二个问题是: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别,是自我选择还是教育导致?或者说,是有这些特点的人会选经济系,还是说是经济系课程本身让人变得如此?
第一个问题可以做一点更详细的解释。以囚徒困境为例,你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完全取决于你对对方决策的信念。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我们和父母在实验室做这个实验,肯定能够玩出两个抵赖,因为彼此信任。如果是和陌生人,恐怕就不一定了。所以,在诸如囚徒困境、公共品博弈这样的场景中显得更自私,不一定是本人自私,也可能是他/她的信念发生了改变。如果纯粹是信念上的改变,那未必是坏事。
想象一个人从天真无邪的童年慢慢长大到成年。小时候,父母都告诫他/她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长大了,相应的教导也变了,善良依旧,但也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像公共品博弈,投射到生活中就可以理解成大家合伙做生意,都要投资。此时自己的决策就取决于对他人的信念。对每个人来说,信念都应该是越准确越好。像前面叙述Frank等人的研究,其中发现经济系的学生认为别人可能返还的概率显著更低,这说明他们的信念确实显著异于常人。因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分离自私和信念。
此外,前面列了很多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实验人员眼皮底下进行的,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大家都可能显得更加“亲社会”。而如果一个人学过经济学,他/她更可能能够理解这些行为(这不代表他/她自己支持!),因此汇报也会更加诚实。所以,单纯做问卷或者实验室实验可能会弄错比例。
1993年,Yezen,Goldfarb和Poppen三位学者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做了进一步的实验。他们随机地挑选了一些社会科学课程的课堂,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把里面装有钱,写着收信人地址的白色信封丢在教室的同样位置,观察大家的反应。结果发现,经济系学生把捡到的钱返还到信封地址的概率显著高于其它学科的学生。这意味着我们刚刚提到的两个因素确实在行为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真的遇到考验,经济学学生不坏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回头审视开头列出的一大堆研究,可以看到:如果把最后通牒博弈整个过程搞得高度匿名化,双方互相不清楚,甚至连实验人员都不清楚具体的决策和行为,经济学系学生的行为就变好了,甚至在部分情景中还超过了非经济系的学生,这也可以佐证前述论点。另外我们还看到,在Leband和Beil的实验中,经济学教授的表现也不差。
那么,这种区别是来自于自我选择,还是来自于教育呢?前面提到的捐款研究认为这一点是上课导致的,尤其是经原和中微。而贿赂那篇研究则认为是自我选择,Cipriani,Lubian和Zago等三位学者做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也支持自我选择的观点。2003年,Frey和Meier利用两次公益机构在苏黎世大学的募捐设计了一个自然实验,发现区别主要来自于自我选择,上经济学课程不会显著降低学生捐款的数额。此外,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捐款意愿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更低。
让我们总结一下。确实,有很多研究显示学经济学的人看起来会更自私,但深入的分析告诉我们两点。首先,区别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自然选择,这个锅不能完全扔给经济学教育背。其次,很可能并非是经济学学生更自私,而是他们的信念和普通人有差异,而且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真的遇到考验,他们未必会做得更差。当然,部分研究显示经济学教育还是有一定影响,并且对男性影响要大于女性。
经济学家对这点区别也有很多评论,概括起来可以叫一好一坏。Bauman和Rose认为,我们应该多讲一点互助互利的东西,不要总是搞“囚徒困境背叛是占优策略”那一套;Hirshleifer认为,我们的现行教育把世界讲得还是太好了,实际上很多人根本不愿意交易,也不讲价格。暴力、抢劫和杀戮也是经济中常见的现象。
在结尾之前,我也卖一点私货。首先,不管经济学教育对社会来说是public goods还是public bads,这里都牵涉到 一个比较偏门的理论——述行论。人创造的知识体系塑造了人本身,不可思议,相当有趣却又难以把握。其次,自私未必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还是用类似的实验,实验中体现出的高自私水平和高心理疾病风险,以及差的职业发展相关。自私的人收入更低,也更难晋升。
最后,补充一点,有兴趣的可以在中国也做做这个实验,把各个学科的都做进去,我想一定会非常有趣,是挑起一波口水,带起一波节奏的好机会。
利益极严重相关:经济学本科生。 姑妄阅之,姑妄信之。
参考文献:
Bauman Y, Rose E. Why are economics students more selfish than the rest?[J]. 2009.
Benz M, Meier S. Do people behave in experiments as in the field?—evidence from donations[J]. Experimental economics, ): 268-281.
Carter J R, Irons M D. Are economists different, and if so, wh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171-177.
Cipriani G P, Lubian D, Zago A. Natural born economists?[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 455-468.
Dohmen T, Falk A, Huffman D, et al. Homo reciprocans: Survey evidence on behavioural outcomes*[J]. The Economic Journal, 6): 592-612.
Eckel C C, Grossman P J. Altruism in anonymous dictator games[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
Ferraro F, Pfeffer J, Sutton R I. Economics language and assumptions: How theories can become self-fulfill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8-24.
Frank R H, Gilovich T, Regan D T. Does studying economics inhibit cooperation?[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159-171.
Frank R H, Gilovich T D, Regan D T. Do economists make bad citizen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187-192.
Frank B, Schulze G G. Does economics make citizens corrupt?[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 101-113.
Frey B S, Bohnet I. Institutions affect fairnes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JITE), 3.
Frey B S, Meier S. Are political economists selfish and indoctrinated?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 Economic Inquiry, ): 448-462.
Frey B S, Pommerehne W W. On the fairness of pricing—an empirical survey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 295-307.
Hirshleifer J. The dark side of the forc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conflict theo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Kagel J H, Kim C, Moser D. Fairness in ultimatum game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asymmetric payoffs[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 100-110.
Kahneman D, Knetsch J L, Thaler R. Fairness as a constraint on profit seeking: Entitlements in the marke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
Konow J, Earley J. The hedonistic paradox: Is homo economicus happier?[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1-33.
Laband D N, Beil R O. Are economists more selfish than other'social'scientists?[J]. Public Choice, -2): 85-101.
Marwell G, Ames R E. Economists free ride, does anyone else?: Experiments 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V[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95-310.
Selten R, Ockenfels A. An experimental solidarity game[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 517-539.
Yezer A M, Goldfarb R S, Poppen P J. Does studying economics discourage cooperation? Watch what we do, not what we say or how we pla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177-186.
【张彤的回答(33票)】:
这个不能靠猜……
威尔金森《行为经济学》(人大出版社,pp. 278):
我有购买纸质书……我有购买纸质书……
【brucelee的回答(6票)】:
“学习经济学”这件事情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例如“不可妥协”“不可交易”的东西的减少乃至彻底消失……也例如对他人行动的预测会更加“悲观化”……
但“更不愿意合作”这点倒是没有的(只不过他们可能更少地预计对方将会愿意选择合作)……
在博弈论的实际实验中有一些十分显著的证据表明学过经济学的人对于他人持有更不信任的态度……而这在心理学上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比大多数人的乐观情绪做出了更准确的估计,而大多数人则很有可能是错有错着……(例如“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对方选择合作的心理收益要远比对方选择合作的心理收益更大”,而经济学人则可能更准确地评估对方的心理收益,然而使得双方都能获得更多利益的选择却可能需要双方都带有一种乐观态度,当然,如果经济学人们能够注意到对方对他的评估并不是准确的,那么他们就会变得与大多数人一样喜欢合作了)……
【王泰巍的回答(1票)】:
讲一个例子。我朋友,参与了一个桌游群,有一次组织线下聚会,大家跑去打狼人。打了两局觉得不对劲,惊悉队伍里混进来了一位女心理学硕士。于是整个下午的游戏变成了“如何正确的撒谎——心理学研讨与实践交流大会”。。
举着个例子是想说明,学习任何学科,都会对人的喜欢产生不自觉的影响。经济学也是如此。
比如几年前火的不行不行的行为经济学,看完了《牛奶可乐经济学》,我就一直很好奇人的购买行为。
比如我另一位室友,对可以挤压的瓶子里的蛋奶酱的热衷超过玻璃瓶的蛋奶酱(而且可以无视口感和价格)。为什么我会哭?因为他是我室友。尽管他的解释是买一次可以挤压的蛋奶酱,以后再往里加新的就好了。。。不过我依然看到每次他都还是会买这种难吃的不行的蛋奶酱回来。
但是也有反例证明我还没有被经济学同化,就是我对超市自营品牌的消毒水的爱好,远远小于我对Dettol的消毒水的爱。尽管前者会便宜大概10%,而且针对的细菌比后者多3-5种(我怎么得来的这个数据呢?是我那个爱买蛋奶酱的室友告诉我的)
【小盆友咿呀咿呀的回答(6票)】:
大家都是自私的,在学经济学之前,内心的自私被舆论的压力控制,而学了经济学就像找到了对抗这种舆论的一种武器、信仰,从而释放内心的自私,更敢于把自私表现出来并且认为合理。
【王啊的回答(2票)】:
做为学经济学的人 价值观可能也和没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有所不同 自私是一个道德上的评判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一个行为本身和行为的影响 会focus在前因后果而很少会去做道德上的评判。我倒是觉得学经济学的人更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
【Kassia的回答(1票)】:
很明显,无私无法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还会造成自身可见的损失。
除非花在其他人身上的资源能保证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效益,这叫投资。
花在其他人身上的资源无法给自己带来任何益处,这叫损失或浪费。
我为毛线要浪费,浪费是可耻的。
【小盆友咿呀咿呀的回答(2票)】:
学过经济学的同学更注重效用,倾向于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也就是常人理解的自私吧。如果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好好探讨一下什么是自私,什么是道德。然而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范畴,是哲学该讨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再讨论下去可能费力不讨好,我还是不多说了……
【张彤的回答(13票)】:
学过经济学会自私的更聪明,但更会聪明的追求公众福利。
【奥伊米亚康的熊的回答(2票)】:
学过武术的人更喜欢打人吗?
【宝郁的回答(1票)】:
两件事关系不大
【乌拉呼哈的回答(1票)】:
合作和自私是两回事。有些合作本身就是更“自私”的体现。
话说回来,“自私”指的是什么呢?是相对于利他的利己吗?那大约是的。不过在我看来,是会比没学之前更加理性。或者说自己的行为模式都是可以解释的,某种程度上讲。同时也会更加理解某些“xx怎么可以这样”“x国怎么可以这样”“x党怎么可以这样”的行为,所以大约和愤青不能共存吧哈哈。也会更加认同“只有永远的利益”这种事情吧,万物皆可套行为经济学233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回答(2票)】:
学过资本论的人会更无私嘛?
【乌拉呼哈的回答(1票)】:
自私不代表不懂合作。你说的那叫弱智,跟学不学经济学没半分钱关系。
【HazlittNorton的回答(4票)】:
学经济学的人行为会更符合经济学
【乌拉呼哈的回答(3票)】:
问学经济学的人会不会更自私的前提是,题主是如何定义自私的。
我们假设一个学文科的人和一个学经济学的人面对同一件好坏参半的合作。学文科的可能更感性,别人一忽悠就头脑发热地签下了合作合同,你们说他够意思,大方;学经济学的人更理性,通过风险预判后选择放弃合作就被称作不懂情理,太自私!
如果以“不能占到对方的便宜,那对方就是自私!”的论点来看,学经济学的人确实大部分更理性,更能评估风险,也更容易成为别人眼中的“自私鬼”。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您的位置: >
AIA的Paper2商务经济学适合的人群特征:零基础也可以
对于Paper2商务经济学的内容而言,零基础的也可以学习,因为是从头开始学,因此刚开始的内容很容易去理解,甚至一些从未接触过国外会计的人群,也能学得游刃有余。 适合人群: 1、非财务,会计专业学员; 2、刚从事财会基础工作人士; 3、财务知识不扎实,运
对于Paper2商务经济学的内容而言,零基础的也可以学习,因为是从头开始学,因此刚开始的内容很容易去理解,甚至一些从未接触过国外会计的人群,也能学得游刃有余。
适合人群:
1、非财务,会计专业学员;
2、刚从事财会基础工作人士;
3、财务知识不扎实,运用技巧不强人群;
4、从事国内会计工作,未曾接触过国外会计业务人群。
微信扫一扫,关注AIA最新资讯,满满的干货喂饱你!AIA微信公众号:aiaworldwide
TEL:400-820-2803&AIA分享与交流QQ群:&&
★★★★★★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chp
您还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版权及免责声明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立信财会();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4、本文"AIA的Paper2商务经济学适合的人群特征:零基础也可以"介绍完毕,想了解更多立信财会的相关信息及最新动态。以及我们,我们会有资深顾问老师为你一一解答,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
关注更多热门财会证书
扫一扫"AIA"微信
咨询电话:021-
AIA 扩展阅读
扫一扫"CMA"微信
咨询电话:021-
CMA 扩展阅读
扫一扫"CPA"微信
咨询电话:021-
CPA 扩展阅读
扫一扫"ACCA"微信
咨询电话:021-
ACCA 扩展阅读
扫一扫"CFA"微信
咨询电话:021-
CFA 扩展阅读
扫一扫"AICPA"微信
咨询电话:400-821-5736
AICPA 扩展阅读
扫一扫"会计学历"微信
咨询电话:021-
会计学历 扩展阅读
扫一扫"从业资格"微信
咨询电话:021-
从业资格 扩展阅读
扫一扫"中级职称"微信
咨询电话:021-
中级职称 扩展阅读
扫一扫"初级职称"微信
咨询电话:021-
初级职称 扩展阅读
考取AIA国际会计师 升职加薪不用愁
网校推荐课程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2号楼
立信财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7 - 2015 立信财会――会计师的摇篮!
邮箱:.cn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
填写表单免费领取最新最全的课程资料
立信会计学院火热招生中
*&你想索取哪方面的课程资料(多选):
国际会计师资料(AIA)&&
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料(CICPA)
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料(ACCA)&&
会计职称资料(中级)&&
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料(CMA/CIMA)&&
会计职称资料(初级)&&
立信专升本资料&&
金融分析师(CFA)&&
会计从业资格证资料&&
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料(AICPA)
其他(请在备注里说明)
*&&验证码:关于UO经济学的一点小心得,包括选课以及毕业要求,希望能帮的到大家。
最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转了Economic专业,因为之前很少有人修过,所以选课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和两个好基友在磕磕绊绊的情况下修毕业了,希望告诉大家一些我的心得,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2008年修的EC201,2010年修的EC 202,转专业之前修过唯二的经济学课。2011年summer正式转到EC专业,2012年summer毕业。算得上是一年速成。专业课的GPA是3.21,就是正常人的水平,希望我的经验能适用大多数还在苦海里的学子。&首先坦白的讲,UO的经济学专业并不是非常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和商学院没法比。大家选择这个专业的一般原因,都是因为课比商学院简单,毕业比商学院快。如果因为选课的混乱导致拖延了毕业时间,那就得不偿失了。另外要注意,所有经济学的课,我们都必须修到C-以上才算pass,所以请不要以为只要不是F,就万事大吉。&下面就开始正题了。首先要申明一下,EC的必修课和大多数major一样,是层叠式修课,一定要修完一个level的必修课,才能选择下一个level的。上张图大家可能看的比较直观。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我们要攻克的第一个Level,是EC201(微观经济学Intro to microeconomic)和&EC202(宏观经济学Intro to macroeconomic)以及数学科目微积分(MATH 251/252/253)或者统计学(MATH 241/242/243)再或者混搭,比如(MATH 251 +MATH 252+MATH 243)EC201以及EC202是经济学的基础。如果你没有长期的大腿,也不是学习的天才,那么就多花点时间在这两门课上,你会觉得很轻松。不要逃这两门课!不然你所浪费的时间,在下一个level全都得补回来,而且更加艰难。
Hint:1、修过这两门课之后,你就可以选择300 LEVEL的选修课了。
2、大多数上EC201和EC202的都是GTF,他们比较能体会学生的难处。所以只要你多去office hour,勤问题,给老师留个好印象,那么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过。3、如果你认真学了这两门课,并且觉得很吃力,那么最好考虑一下换个专业。因为确实有的人天生对这些东西比较排斥。&数学系列课,算是第一个小门槛。以微积分为例,大多数人早就把高中学的那点求导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重新捡起来,又是纯英文的教授,会感到一些难度。但是只要你少逃一点课,好好记笔记(上课会讲大量的例题以及概念),并且自己做作业(哪怕做一半抄一半),你都会发现,其实这门课并不难。
Hint:微积分学到252和253之后会越来越难,不用担心。以我们的学校本科经济学的教学模式,252和253学的东西几乎都用不到。所以如果你对数学真的不感冒,那么请花大部分的功夫攻克MATH251,然后MATH252以及253保C或者改成Pass/No Pass就好。
接下来是第二个Level,EC311(中级微观经济学),EC313(中级宏观经济学)以及EC320(计量经济学入门)EC 311和EC 313是经济学的第二道小门槛,会将你之前学的经济学概念拔升一个层次。这两门课的重要程度超过了EC201和EC202。因为你以后的八门300+400LEVEL的选修课,都是把这两门课中的某些概念,拿出来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如果你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征服了这两门课,那么你的EC专业之路一片阳光明媚。如果你一个学期都没去过几节课,又没有大腿抱,那我只能祝你好运了。Hint:1、逃这两门课等于慢性自杀。2、EC 311个人建议选Dan Mahoney的课,就是那个永远穿着Simpson衬衫的二货。他讲课非常的详细,耐心。很多人觉得他是杀手,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在他手下上了这门课,没逃过课,所有作业都去Office hour问,考前找group复习,课上记笔记,轻松拿A。&EC 320 说到这门课,简直就是血泪史,我从未有一门经济学的课上的如此纠结,如果痛苦。课上所讲的统计学,各种test,简直就是天书。如果把EC311&313比作一个bump,那么EC320就是一道矮墙。你要用推土机式的努力,才能轻松推过这门课。这门课是把统计和经济数据揉在一起,尝试教会你用STATA做数据分析。是我觉得经济学所有专业课里最实用的一门。如果各位打算找经济分析类的工作,那一定要弄懂这门课在讲什么,哪怕像鼻涕虫一样粘着老师,也要问出个所以然来。Hint:1、不要逃这门课,尤其是LAB。为什么?为了打基础?不完全是,因为这门课太难,逃了一节你就听不懂下一节,你就不会写作业,这门课就会Fail掉,你就要重修。。。2、学霸类型的可以考虑上 Wesley Wilson的这门课,这老头在UO干了十几年,讲的非常好,但就是考试会很难。But,可以带小抄的哦~3、不要奢求大腿。至少我没听说过哪个中国人在这门课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大腿。。。4、请学完这门课之后不要马上遗忘,因为后面还有个中级计量经济学。。。&学完这些课之后,你会发现前方一片金光大道,所有EC的课全都对你敞开了大门。那么剩下的最后一门必修课,就是EC421(中级计量经济学)了。&EC421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依旧是越来越多的各种test,越来越多对STATA的应用。如果你320的基础打得好,你甚至会觉得这门课比320还要简单。但是如果你320是抱着大腿过的,我保证你这门课一点都听不懂。&Hint:1、你320学得好的话,这个逃个一两节课问题不大。但是千万不要逃LAB!这是学会写作业的唯一方式。。。2、大家尽量选上Sandy Tang的课。这个GTF是个台湾的小姑娘,人非常的nice,讲课非常的细心。她会尽全力帮你在这门课上拿一个好成绩,如果你觉得你快要fail这门课,那就没脸没皮的去求Sandy吧,你会有收获的。&必修课就是这些了,下面讲讲选修课。EC的选修课要8节,其中最少五门400Level的课,以及最多三门300Level的。这里附上我上过的课,权当给大家参考了。EC 330(Urban Economic)城市经济学,讲的是关于城市的经济体系;道路建设以及工厂选址对利润的影响等等。蛮有意思的一节课,也并不是很难。推荐指数:★★★EC 350(Labor Economic)劳动经济学。讲的是失业率对经济体系的影响,以及如果降低失业率,如果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等等。我是夏天修的这门课,没有作业,挺简单的,水过。推荐指数:★★★★EC 380(International Economic)国际经济学。讲的是国际之间的贸易问题,例如顺差逆差,垄断,地方保护,世界经济体系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门课有网课,只需要参加两次Midterm和一个Final。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学。因为题每次或多或少都会变,尤其是第二次的Midterm,和练习题都不像一个妈生的。所以每周你最好抽几个小时看看幻灯片和练习题。推荐指数:★★★★EC 410(Experimental Course)实验课。所谓实验课,就是学校会把所有想开的新课,标上这个课号,就像做实验一样,上一或者两个学期。如果学生的反馈比较好,那么这门课就会有一个自己的专属课号,如果不好,那这门课就会消失不见。这个纯粹是运气,选这门课就是当小白鼠,你可能会碰...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平教授经济学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