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通俗的解释下金融行业买方卖方里买方和卖方分析师的概念

一个卖方分析师的江湖成长路
  早上八点半,晨会刚结束,刘新(化名)即接到团队负责人李阳(化名)的电话。
  因为晨会上,本来已经安排好刘新要对其覆盖的一家公司做发言,但主持晨会的销售人员直接跨过了他的部分,早早的结束了晨会。
  “其实没什么,现在还没有影响力,销售不搭理也是正常。”刘新看上去很淡然地说,不过他还是加了一句,“销售都是很势利的。”
  刘新是一年多以前来到上海这家中型券商做TMT行业分析师。此前他在一家相关领域的实业公司工作。转投券商做分析师是为了不错的薪水。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还有漫长的路。“分析师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激烈,要混出来不容易。”他对记者说。
  事实上,对早上销售的轻慢,他坦言并不舒服,这已经并不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冷遇。从实业转身做分析师的他,感觉自己对行业以及一些公司的理解是很深入的,然而这些他认为不错的报告很多时候并没有收获到客户积极的回应。
  他还需要勤练下其他的内功,比如如何和经理沟通。分析师的“十八般武艺”,刘新正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赚钱才是好分析师?
  刘新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基于多年的实业工作经验,他对所在行业的理解比较深刻,不是那些“闭门造车”之人,特别是手上的这家公司他很了解。
  “但基金经理就是不买账,公司的销售都不爱搭理。”刘新有些无奈。事实上,这家公司并没有太多基金驻扎其中。
  刘新也看过很多业界热捧分析师的报告。“很多感觉也并不十分出色,都挺一般。”在他看来,有些明星分析师报告中体现出的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还不如自己。
  事实上,自打进入卖方分析师大军之后。他始终有些困惑。“怎样的报告才是一份好报告?怎样的分析师才是合格的分析师,才是好的分析师?”
  “是对公司和行业有深刻的理解,还是能够准确预测股价?”
  而老板李阳给他的答案是后者。一早的电话里,李阳再一次跟他强调,“能够提供赚钱机会的分析师才会被基金经理认可。”
  刘新其实能够理解这样的逻辑。评价分析师的是买方客户,而基金经理手中掌控的基金分仓额度和新财富排名的投票。再往上推,基金经理看重时刻变动的收益排名。
  而随着对基金经理投资成败评判周期的缩短,为其提供研究服务的卖方分析师也越发急功近利。
  修炼十八般武艺 闯研报江湖
  根据证券业协会的注册信息,拥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执业资格的分析师有1777名,但除了注册在案的分析师之外,还有大量编外分析师。
  而随着分析师的队伍的不断扩大,江湖争斗也更为激烈。
  从上市公司的研报可以观测到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
  查看最近3个月以来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数量的排名,(600036.SH)、(600016.SH)、(600809.SH)分列三甲。各自有42家券商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分别达到252篇、245篇和130篇。 &&上一页
杨林】 (责任编辑:曹久强)
概念板块行情
领涨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领跌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入板块涨跌幅流入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出板块涨跌幅流出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资金查询:
板块及时表现:高善文: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高善文: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离职风波评论之二: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我:“主要讨论卖方分析师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困境”--- 非常有益的文章。---
“隔行不隔山”了...//
:发表了博文 《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离职风波评论之二: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 前文《卖方分
析师是干什么的》以三国设喻,讨论卖方分析师的角色定位;本文为此系列评论的第二篇,题目是《卖方分析师
是怎么干的》 &&&
09:57:07)&
前文《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以三国设喻,讨论卖方分析师的角色定位;本文为此系列评论的第二篇,题目是《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主要讨论卖方分析师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困境,并请同业和媒体批评。
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中国卖方分析师行业的出现和成长,是依托在以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快速崛起的基础上。这好比有了天下大乱,群雄纷起的时代,各路谋士才有了施展纵横之术、可以朝秦暮楚的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时间。
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说,90年代的股评家和现在的分析师似乎是同一伙人,毕竟这些人每天都在媒体上口水横飞、剖析大势、预测股价。但以我之见,股评家与分析师之间并无师承关系,这两伙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认同,甚至互相也看不起对方。
站在分析师的角度看,股评家属于算命先生,分析师属于谋士;股评家看重短线预测,以技术分析为依据;分析师立足于中长线判断,以基本面分析为指南。
然而,正如90年代盛极一时的股评家队伍日渐萧索一样,斗转星移,在过去十年,卖方分析师行业内部也经历着陆块飘移带来的撞击和阵痛,经历着气候变迁带来的兴废存绝,这一变化迄今远未结束。
十年之前的世纪之交,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初试啼声,以之为客户的券商卖方研究和机构销售业务应运而生。
共同基金的投资方式本出现和兴起于西洋,于国人实为舶来之品。正如中国人早先学做西装,连上衣的补丁也要如法仿制一样,连同共同基金一起乘船东来的,还有价值投资的理念和信仰,这相对于90年代依靠资金优势坐庄图利的风潮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价值投资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立足于发现并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其价格回到合理水平;其基本信仰是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可以严重偏离基本面,但市场迟早会自我修正,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要反映基本面。
这样,投资过程在原理上包括两个步骤:一个是弄清楚基本面,例如经济走向、行业政策、公司前景,并体现为盈利及其趋势的动态等诸多指标的预测;二是弄清楚公司股票是否存在低估,当前是否存在恰当的、促使股价修正的催化剂。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03年我初入行业的时候,基本的感受是:当时在买卖方机构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基本的默契,即卖方分析师负责第一个步骤;买方投资人负责第二个步骤。
所以当时我们常讨论一个卖方分析师职业的重大问题,即分析师到底是在“研究公司”、还是在“研究股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卖方分析师是负责研究公司的;研究股票的工作交给买方投资人来做。
基于这样的看法,当时甚至要求分析师在电脑上删除行情系统,不理会股价的涨跌,埋头研究公司和行业的情况,并提出三个判断分析师研究报告质量的标准,即“数据是否扎实可靠?逻辑是否缜密细致?看法和判断是否具有独创性?”
回头来看,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性的原因,以及基金行业方浮海而来,正蹒跚学步的发展阶段,2003年以“五朵金花”为代表,价值投资的理念大获成功,盛极一时。
以此为契机,专注于分析基本面的卖方研究业务也奇葩初绽、早莺鸣树。许多人同意,当时的卖方分析师总体上确实撰写了不少有创见、有深度、有启发的研究报告。
如果以当时的行业情况作为标杆,过去八年中卖方分析师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发生着两个重大而持续的系统性变化:一是研究报告的质量一降再降,以至于捕风捉影、观点雷同、论证草率、市场批评诟病日多;二是研究服务的方式争奇斗艳,以至于花样百出、竞骚弄巧、耍嗲卖呆,甚至出卖“色相”、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如此持续和全面的行业变化当非起源于一家机构或少数几个分析师的微观原因,必来自于地壳运动、陆块漂移等重大的环境变化,从而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过程。
造成这一巨变的宏观原因,个人认为,应该是外来理念本土化过程中的适应和挣扎。
巴菲特被公推为价值投资理念的化身,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顶礼膜拜;但他老人家也公开地认为短期股价波动难以预测。一言以蔽之,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价值投资关键之一是时间维度,价格只有在长期内才会向价值回归。
那么从操作上看,长期有多长呢?这方面没有权威和公认的说法,我个人认为,保守地看,不会少于一年。
但中国投资者评判股票买卖成败的时间尺度通常有多久呢?个人感觉六个月到一年(除非深度套牢)。这形成了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人三月一排名、一年一大考的行业规则和文化;并波及到保险公司等本来着眼长期的专业机构(这是由于基金管理人可以来回流动)。
问题随之而生:既然投资者贪急功、好近利,基金管理人就被迫在三到六个月的比拼中争长短,在一年一大考的排名中决生死。但基本面研究又无法为如此短期的股价波动提供可靠的指引,于是行业被迫改变,其基本方向是价值投资的衰落和势头投资(或趋势投资)的兴起。
这好比本来是练马拉松的长跑运动员,一下子被要求参加百米赛跑,从比耐力变为拼速度,这对正在兴起的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挑战和转型。
在体育领域,短跑冠军很少人能够赢得长跑比赛,在投资领域情况大约类似。有时投资人短期业绩居前,则欣欣然、飘飘然、负手而立、环视四周、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殊不知秋雨黄叶、风云际会,其间运气成分极大,岂可全归于人力之功?检视过去多年行业排名变化、此理昭然。
终极的问题是,投资活动本来应该是长跑比赛;用练短道速跑的方式来应对无疑是旁门左道之路,这一事实业内人所共知,但没有人能够改变。
这一地壳巨变对行业气候影响重大,它迫使卖方分析师从“研究公司”转变到“研究股票”,迫使卖方分析师开始密切关注股价变化的动量和催化剂,迫使卖方分析师开始绞尽脑汁去寻找短线的投资机会。用行业内部人的话来说,就是“卖方研究买方化、买方行为短期化”。
业内的人大约知道,我个人是宏观经济分析师,部分是出于兴趣,部分是为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过去八年中提出过几个小理论,名之为“产能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资产重估理论”,分别用以回答经济波动、政策松紧和股价涨跌的问题,而其中以资产重估理论略为见知于买方机构。
就事论事地看,资产重估理论是否站得住脚,众议纷纭、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大家所可达成一致的是:此说为我们自创的武功秘籍、内力心法,成败之间,可由市场来检验。
然而,资产重估理论之所以较其他两个理论略为出名,关键之一在于它试图回答市场的趋势问题,其预言未必从来成功,但立此存照,权可备考。这从侧面印证了趋势投资的兴起和流行。
卖方分析师既然被迫调整,其应对之策是什么呢?他们该如何进化以适应投资气候的巨变,从而避免自身沦为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呢?
迄今来看,分析师发展出四种技巧和方法来适应行业的新环境,这些分别是:
一是走“取巧”之路,在内幕信息上做文章。
顾名思义,内幕信息必然是谋之于床榻、筹之于密室,口传心会,无法公开形诸报告。这迫使分析师要善于勾兑、长于打听,又要在报告中多加掩饰。
市场广大,各色传闻朝夕流布;风吹影动,难免令人浮想联翩,有时形成“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奇特景观。个中交易,当事人各取所需,局外人难窥究竟,这自然引发公众的愤怒和声讨。
二是走“守拙”之路,在公开信息的服务上做文章。
公开信息很难用于短期股价的涨跌预测,但买方机构至少可用于控制风险,所以仍然日日需要,时时紧盯。于是乎汇总各类公开信息和情况的报告如沙飞石走,内容不外乎你传我抄,大同小异,所争着只是“谁的速度更快、谁的腿脚更勤”,把智力活动彻底转变为体力劳动。
为了在“守拙”之中建立门槛,减少竞争,分析师采取的策略是各立山头,分别把住几家上市公司,成为其与资本市场沟通的独家渠道和代言人。如此一来,其独立性自然受到质疑。
三是走“传粉”之路,在把握市场情绪上做文章。
市场短期难以预测,部分原因在于其情绪起伏难测,在亢奋时把多数利空解读为利好,在低迷时把多数利好解读为利空。
但如果与主流投资者朝夕交流,把握其所思所想,自然有助于理解市场的短期情绪波动。这好比做官要揣摩上意,就必须低眉折腰、降尊屈贵与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搞好关系;搞对象要揣摩女人心思,就必须嘘寒问暖,殷勤服侍,时刻不离一样。
实际上单个买方机构对其他买方机构的想法通常都很好奇,这只有勤于交流的卖方机构才能把握。所以分析师还可以如蜜蜂传布花粉,把一家买方机构的想法带给另外一家,多家机构走下来就酿粉成蜜,形成有价值的看法和报告。
四是走“行险”之路,在闭门造车上做文章。
发挥想象编故事,预测股价放卫星,其结果要么一鸣惊人,天下侧目;要么转移枪口,重新来过。由此拼凑的报告泥沙俱下,自不待言。
许多卖方分析师多年寒窗苦读、甚至负笈海外求学,习得屠龙之术、使得如椽巨笔、做得锦绣文章,跑得马拉松、游得万米泳、本要在“逻辑”、“数据”和“创见”上与人拼内力、比高下;不料一身真功夫、满腹好学识在中国市场却全无用武之地,同业竞争、临阵对决、近身肉搏之时,全靠“勾兑于茶肆之间、谋划于密室之内”、需要“勤如蜜蜂布粉、媚若小姐侍客”,胜负决于盘外,不亦悲夫!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卖方自白:分析师不是神
来源:南都网 作者:王涛
就今年以来媒体和普通投资者对于愈演愈烈的券商研报乱象的质疑,卖方分析师开始正名。近日,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发表了《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专文,系统阐述了卖方分析师的角色和评估标准,涉及卖方分析师的主要有两个焦点问题:如何评价?谁来评价?
文末一句话似乎总结了这两个问题,“机构人一时一地的投资未必成功”,“只有他们(分析师的客户主要是专业投资人)才是为分析师工作付费并拥有评价权的群体”。前日和昨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多名律师、私募和投资者,他们均认为,虽然研究报告是对付费的专业投资者服务的,据此投资盈亏自负,但媒体和普通投资者即使没有购买研报,也都有评价的权利,而如果买方来评价卖方,难免会有失公正客观。
如何正确评价分析师
高善文博士上述专文的观点大概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第一,卖方分析师的评价标准。高博士认为“分析师很难正确预言趋势”,因此其作用“主要是拾遗补缺、完善买方的决策思路,帮助尽量周全地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争取最有利的情况,并在风险出现时有所应对。卖方不对买方结果承担最终责任。”
因此,高博士认为“评判卖方分析师好坏的标准应该是:他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是否能给买方的决策带来启发、补充和思考?”
广东一名曾经从事金融法律事务多年的蒋先生认为,分析师有时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而且还面临行业内的压力以及考核压力,因此,不出错的难度很大,他们有出错的权利。
北京一家排名前24的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亦表示,除非有证据证明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故意误导市场或者有利益瓜葛,交易所或行业协会才会核查确认并对其进行处罚,投资者也可以起诉相关分析师和其所在券商。如今年5月份卷入[19.19
-3.86% ]石墨矿事件,[99.28
0.00%]、等四家券商因误导性陈述遭起诉,一般情况下其只能面临道德范畴内的谴责和名誉上的损失。
谁有资格来评价分析师
高博士文章要说明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卖方分析师的评价人群。高博士在文中这样注明,“分析师的客户主要是专业(机构)投资人,只有他们才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价分析师的价值,理解独立思考结果和对投资的意义。机构人一时一地的投资未必成功,但在角色上只有他们才是为分析师工作付费并拥有评价权的群体。”
上述王姓律师认为,只要个人投资者使用研究报告时不作为商业用途,是可以使用的,也是可以发表评论的。正如图书馆珍藏室的线装书,并非只有这个珍藏室的读者才有评论线装书的权利。当然,未付费的投资者照此进行证券交易造成损失,无权追究研究报告作者的责任。
同时还是专业投资者的蒋先生则表示,上述文章“以不是服务对象为由,将非付费客户拒于评论客户之外”是不符合逻辑的。投资者获取研究报告除了向证券公司付费之外,还有一些渠道是可以免费获取研究报告的,如证券公司经纪部门、证券类报纸和网站、证券类信息公司。
如果是刊登在证券类报纸上的研究报告,就是公开信息,既然券商有发表的权利,也有接受被评价的义务,即使这些评论不客观,但不能因此剥夺评论者的权利。如果是投资者从其所开户的证券公司经纪部门获取研究报告,虽然其与研发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与证券公司存在合同关系,因此不能说与其研发部门没有任何关联,更不妨碍其拥有评价研究报告的权利。对于证券类信息公司,其与投资者、证券公司研发部门的关系等同于渠道商、消费者、生产商的关系,这类投资者同样有上述权利。
而在机构强势话语权下,散户投资者该如何对待研究报告?蒋先生认为,关注其逻辑是否合理更为重要。另外,看其股价是否已经大涨,如已经大涨,要提防有机构借机出货。
采写:南都记者王涛
“惟付费论”背后是怎样一个?
高善文博士的《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一文逻辑严谨,但以“不是付费客户、不专业”为由来否定普通投资者和舆论的评价权,难免给人以“画地为牢”、让市场参与者和市场先生闭嘴,惟付费论的嫌疑,不能让人苟同。不过,正如伏尔泰所说,“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文中的一些词句虽然有些是事实,但确实有些刻薄,是个人的原因还是行业的“通病”,尚无法求证,但确实折射出对市场“弱势”群体———普通投资者的不公正待遇,如高博士文中这样来对比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现实地来看,分析师的客户和粉丝主要是可以自主决策、承担风险、有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小部社会人群,而不是一般芸芸。诸葛亮给襄阳守城的小兵剖析天下三分大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守城小兵也付不出诸葛亮安家置业的价码。”
其实,在证券市场中是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的,从一级市场中的PE和V
C,到二级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普通投资者,就券商卖方分析师来看,其上游是基金和上市公司,三者其实都与资金流较小的基民和股民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他们才是机构的衣食父母。此外,卖方分析师撰写的研究报告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证券市场,必然会影响到散户投资者。因此,高博士的文中关于“服务的契约关系”看似合理,实则忽略了非机构投资者也是利益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有推卸责任之嫌。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梳理一下近期来的研报门,不少研究报告错得离谱,有的研究员根本没有实地调研,或适用数据偏差过大,如分析师7月9日发表的《[11.92
-2.93% ]:股价被严重低估》为攀钢钒钛给出了188元的目标价,遭到媒体质疑,随后,银河证券15日紧急发布公告,就此前市场关注的攀钢钒钛“188元目标价”事件致歉,由于其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7月20日,攀钢钒钛发布公告,阐明自己与银河证券或其研究部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律或行政管理关系,公司亦未对银河证券研究部的研究报告施加任何影响或进行任何授权。经核查,近期银河证券及其研究员并未对公司进行调研。
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就在攀钢钒钛7月15日涨停当天,有3家作为买方的机构出现在卖出前五席位中,而7月20日,攀钢钒钛复牌后一路震荡下跌5.13%.与此同时,大宗交易平台也出现攀钢钒钛4235万元的成交记录,成交价格为12.10元,较当天收盘价折价5.1%.
试想,作为卖方的分析师将攀钢钒钛描绘得那么美好,为何作为买方的机构投资者会在如此利好氛围下出货?如果只有买方有评价卖方的权利,不敢想象他们的标准是在公平和利益之间如何权衡?
南都记者王涛
:不能低估市场的智慧和识别能力 // :
装傻估计还不够,中国二级市场博弈特征这么明
显,估计还要跟着傻。跟着傻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二级市场。我们力争不出明显傻的报告,
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们某个看空或者知道博傻的股票,就说记得卖。//
从今天起,不批评别人了,只赞美别人。即便读到错得离谱的报告,也不说话了。唉,
愿意制造噪音就造吧,反正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噪音充斥的地方,虽然这些噪音会给判断股市走向带来困难,但是
别的分析师同样也面临这些噪音,我只要比他们看得更清楚,然后再装傻随大流就行了。操!
相关专题:
日 09:39 来源:
这行业好比娱乐秀,要看票房、演技和有没有得奥斯卡奖
  不久前,张一(化名)被一家媒体评为了最值得信任、最靠谱的分析师之一,但有意思的是,他对此并不看重,甚至不认为那是一种荣誉。"在机构投资者眼中的个人品牌影响力才是我最为看重的。"张一说,他最看重的依然是经理们的打分、派点和他所能获得的分仓佣金提成。
  除了在业界隐形的声誉之外,对分析师的评价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基金经理每个季度或者每半年对分析师有一个评价,以此来决定交易佣金在各个券商的分配;另一个就是《机构投资者》、《亚洲货币》和中国的《新财富》这些外部机构举办的对分析师的年度评选。
  分析师行业在张一看来就是一场娱乐秀,上述几个分析师评选就是"奥斯卡"颁奖,是为了提高身价,分析师的终极目的是要得到评委的认可,他们的眼里这评委并不是普通投资者。
  分析师在意的人
  张一坦白地说,他不在意媒体和散户如何看他,"我甚至觉得媒体的舆论监督触角伸得过于长了","只有门外汉和不入流的买方客户才会拿预测股票的准确度去考量分析师"。他认为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说得很到位,高善文在他的博客上说:现实地来看,分析师的客户和粉丝主要是可以自主决策、自主承担风险、有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小部分社会人群,而不是一般的芸芸大众。
  高善文形象地比喻道:"诸葛亮给襄阳守城的小兵剖析天下三分的大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守城小兵也付不出诸葛亮安家置业的价码。"
  张一说他职业生涯中听到的最佳的建议是一位外国分析师说的话:"个人投资者只会给你带来麻烦。"
  上述外国分析师说:"因为他们所知有限,不懂投资,总是等到股票上涨才开始追高买进,然后又抱怨股价下跌;或是紧抱着好的股票不卖,认为一定还会再涨,等到价格下跌的时候,又来责怪你。最好和他们保持距离,若有必要,动用大蒜和十字架来阻挡他们也行。"
  张一心目中的好分析师,是理论功底扎实、能给机构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投资意见和看法、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成熟的投资者看重的是分析师提供给他们的投资思想和投资思路,好的分析师具有创新性,能启发投资者的思维。"
  张说:"A股市场十几年了,我对那些还在孜孜不倦买ST搞重组听消息的股民亏钱,一点也不同情。"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说:"我有时候根本不听卖方分析师的估值和目标价,我只听他对公司的理解和判断。一个基本的逻辑是,如果卖方分析师都能点股成金的话,就不会有这个行业了,直接做买方好了。"
  张一笑称自己在从事娱乐业时,一个好的分析师如同一个好的演员,要看他的拍片的数目、票房、演技和有没有得奥斯卡奖。他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制造新的概念--演出好戏,一场接着一场,一个概念还没有消化就上演另一个概念,投资者改变决策的同时,也支付了交易佣金。
  分析师中的奥斯卡奖在中国则是几个有名的分析师评选,在全球,则是机构投资者的排名,机构投资者对他们的排名拥有投票权,而非个人投资者。
  但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却觉得,这些判断已经被量化成了基金经理的打分和基金的分仓佣金,造成了分析师没有自己独立人格地去讨好基金经理和公司。他认为衡量分析师好坏的标准应该是是否保持客观、独立,是否有科学精神。
  他说全球分析师行业都在堕落,现实中,分析师变成了"销售总监",要拉关系、拉派点,行业分析师彻底堕落,宏观分析师还好一点。"宏观分析师才堕落,基本都是打点衙门混关系套消息偷。只是宏观分析师不太容易让散户和机构直接亏钱,所以被打击程度小。"作为行业分析师,张一反驳道。
越成长越堕落?
  曾经连续五年获得机构投资者中国分析师排名第一的张化桥在退出分析师行业后说:"分析师排名固然很重要,但大家千万不要为此过于骄躁。我的运气好,我也因此兴奋过,也多拿过一点点奖金。身在其中,难以脱俗。我追逐过这个虚荣:为了保住第一名,在后面的三年我也拉过选票,还多次为此事烦躁甚至失眠。"
  张一认为,其实这个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预测得准不准,而是大家越来越不敬业,演技越来越差,大家花太多时间在叫卖上、自我营销上、拉关系上、探消息上。
  现在他依然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挤地铁、赶晨会、看盘、写报告、路演、打电话"勾兑"基金经理、去上市公司调研、请人吃饭打探消息、平均每周出差一次以上。
  十几年前的张化桥也是如此,他从内地出差回到香港,一下飞机,便听说统计局刚刚公布了某个数字,他就用坐在车上回办公室的25分钟时间里,写好了洋洋洒洒几页纸的评论,还涉及到哪些公司的股票会受益,哪些会倒霉。
  每个月,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都会有大批经济数据出笼,新的销售数据公布,或者新的经济政策出台,每天都有这个名人或者那个官员对行业或者宏观经济发表意见,一代又一代的分析师就日复一日地为此忙得不可开交。"放长期看,很多消息、新闻和数据都是噪音,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趁分析师们傻忙的时候出货或者逢低吸纳,以静制动。"张化桥说。
  张一依然要盯住他所关注的那个行业的若干家上市公司,当然他写的几乎还是买入和维持的研究报告,他只看好那几只股票,他也只写那几只股票的报告。
  已有四五年从业经验的他早已练就一身过硬的心理素质,"在这发出去的报告中,我自认为逻辑是缜密的,结论能说对一小半我就很满足了,判断错误是很正常的"。
  他早就已经发现,在股票建议上作出正确的判断越来越不重要,分析师的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让接触你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对市场有影响力,有市场追随者,有资金号召力。
  和他的众多国内同行一样,他也从来不写卖出的分析报告:"国内单边市,做多行情下,费劲写一个卖出报告没有任何意义,本来还没有风险,被我一写可能还写出风险来了,得罪公司、得罪投资者,哪个分析师头脑发热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点行业潜规则,没有人会因为媒体诟病而改变。"
  他也向记者调侃自己:"我的成长过程是变坏的过程,不再纯真的过程。"
  他承认他也曾经带基金经理一起去上市公司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给予基金经理以买入建议,回到办公室再写买入报告,报告发出之时基金已经在此前买入,并即将卖出。
  他说很多人说的分析师嘴上说的和报告上写的、电视上说的和与基金经理私下说的都不一样,这个现象也确实存在,"但这个是一个非常自然和和谐的过程,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才会有后来将分析师的工作底稿和工作计划当做内幕交易证据的规定,甚至不提倡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一起调研。
过渡性职业
  房四海说现在大多数年轻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性职业,干几年就跑路,所以没有一些职业责任心在里面。
  张一同意这个说法,他承认在中国做分析师职业生涯很短,还是像娱乐业,趁年轻混个五六年差不多了,因为这个市场浮躁,没有人给机会沉下心来好好做事,不像美国有做了很久的分析师明星,"我打算再干几年之后能在券商这里往上爬的话就往上爬,有投资天赋的话就去买方"。
  事实上也是如此,国内卖方的经济学家,如原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曾经的高盛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都纷纷离职转做投行业务,用业界的话说"去纯粹赚钱了"。
  张一认为大多数分析师的工作做法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和人格上是否独立及客观无关,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建设造就的他们。
  很显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的浮躁和短期的行为也给分析师施加了影响,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证券公司的销售和层也会给分析师一些微妙的压力,让分析师们多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其实不是分析师堕落的问题,是整个时代价值观的问题,那分析师作为赚钱最多的行业,被拎出来鞭笞两下,也不能算特别委屈。"对于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他表示理解。
  张化桥则建议他的后来者们:"不要为了争取排名,为了生意,为了博得基金经理或者上市公司的欢心,过多地委屈了自己的傲骨。这实在是不划算的。等到像我一样头发稀疏的时候,你难免感到遗憾。"
  张化桥说如果他能再当证券分析师,一定多点分析和思考,少点推销和噪音,多看长线,少看短期,多点享受,少点焦虑。
我的更多文章:
( 19:00:00)( 11:42:4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行业买方卖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