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经典禅语看来,人的痛苦来源“爱和痴。对吗

佛教的爱情观---学佛网
佛教的爱情观
与“欲”紧密联系的心理功能是爱,欲由爱起,爱是产生欲望的前提。爱,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东西,自古以来便为东西方的哲人智士们深切关注,古印度人将爱列为人生三大目的之一,其《爱欲经》被公认为举世闻名的性爱指南。基督教被称为“爱的宗教”,圣?奥古斯丁视爱为使人接近于神的推动力。墨子倡博爱,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也被解释为博爱。弗洛伊德以性爱之驱力――原欲里必多为人类全部心理活动的根源,其《性学三论》(1905)和罗洛?梅的《爱与意志》(1969),成为20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承古印度文化传统,佛教对爱也予以极大重视,对爱的探究,可谓佛学的一大主题。佛教四圣谛中所揭示生死苦恼之因的集圣谛,其内容便以一个“爱”字作了概括,《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谓“唯说此爱为集谛”。四谛、十二因缘被称为“爱染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
一、爱的名义与种类
爱,是一种不容易作出确切定义的心理内容,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在解释爱(love)时说:
心理学家可能已明智地放弃了分析这一术语的责任,而将它留给了诗人。
因为爱的内涵颇为复杂,将爱用作一个科学术语,会引起若干争执。佛教《阿毗达摩发智论》卷一定义:
谓爱、等爱,喜、等喜,乐、等乐,是谓爱。
说爱的特点是爱好、喜欢、悦意,是由觉得、认为“净妙可意”的人、事物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大智度论》卷十七说“爱之为性,欲乐专求”,在专注一处这一点上与禅定有相似性。这一定义,与西方一般以爱为极其喜欢、喜爱某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强烈、持久的情感之古典诠释基本相同。“净妙可意”,可谓“美”,即给人以愉快、可爱的体验,美学家柏克曰:所谓美,指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或某些性质。
爱并非只是一种,汉译佛典中译为“爱”的梵语、巴利语原词,有好几个,含义各有不同。中村元监修《佛教语大辞典》“爱”条目共列举20义。南传《法句》212-216偈中,依次列出五种爱:
1、“爱”、“喜爱”(巴peya),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的亲情之爱。
2、“亲爱”(巴pema),朋友之间的友情、友爱。
3、“欲乐”(巴rati),当于现代汉语的“喜爱”、“爱好”。
4、“爱欲”(巴kama,梵语同),专指男女两性之间的性爱、爱情、爱欲。
5、“渴爱”(巴taṇhā),痴迷、渴求,不由自主的、具强迫性的爱欲,即西方心理学所谓“爱的神经质需求”,喻如沙漠中跋涉者之渴求饮水,被饥渴所迫的饿鬼渴求饮食,因称“饿鬼爱”、“贪爱”。巴利语tanhupadinna、nandi,梵语tṛṣṇa (十二有支的第八支)、gardha,也皆为渴爱、贪爱。
以上五种爱,所爱的对象由血亲扩展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和物,爱的程度逐级加深,适与人从幼小到成年爱的阶段性发展相应。
此外,汉译为爱的梵巴原语还有:
巴利语chanda,梵语kanti,ista,意为爱好、愿欲。
巴利语chanda,梵语ista、rucita、kanti,皆为“愿望”意。
巴利语mamayita,意为执着他物为自己所有的贪爱。
巴利语raga(梵语同)及梵语anunaya、anurodha,sakta,
trsyamana,皆指爱的执着、“爱执”、“爱着”。
梵语tṛṣṇa、tosayati、parigraha、priya、preman、vatsala、sneha、anunaya,皆有“可爱”意。
梵语sneha指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译为“慈爱”、“父爱”、“母爱”、“恩爱”。
对于爱,佛教有多种分类。说一切有部佛学将佛经中所说的各种不同的爱归纳为两大类,《大毗婆沙论》卷二九云:
爱有二种:一染污,谓贪;二不染污,谓信。
染污之爱,指与无明、烦恼相应,有执着,与占有欲相联系的贪爱,kāma(爱欲、性爱)、tanna、tṛṣṇa(渴爱)anunaya、mana(爱的执着)皆属此类。此类爱被归于心所法中的根本烦恼“贪”,贪等烦恼也统称为爱。《俱舍论》卷四解释:“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
无染污之爱,称“爱敬”或“敬爱”(梵preman或priya),指对佛陀、真理、师长、父母、崇高理想的热爱、敬爱,此类爱被归于善心所之首“信”。
《俱舍论》卷四解释:“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 《中阿含经》卷二六《狮子吼经》佛言:
若爱敬同道,恭恪奉事者,正是第一。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sneha)虽然有爱无敬,亦属无染污的爱。
大乘《大般涅经》卷五分爱为凡夫爱、法爱或饿鬼爱、法爱两大类:
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悯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
凡夫爱、饿鬼爱,指与烦恼相联系的爱,相当于有染污爱;法爱(Dharma-premau)指对佛法僧、善法、真理、涅等的喜爱及佛对众生的大慈大悲。经中常说“乐法、爱法、敬法、喜法”,即指法爱。法爱可包括《婆沙论》等所说无染污爱、爱敬。对集体、国家、事业的爱,也应归于法爱。与法爱之爱联结的词如“爱法”、“爱敬”、“爱语”、“爱惜”、“仁爱”、“慈爱”、“爱护”等,皆为褒义。按大乘之说,尚未断尽法执的小乘人和菩萨的法爱,尚非完全清净,只有佛陀的法爱,才纯然清净不染。
《大般涅经》卷十三还分爱为善爱、不善爱两种。不善爱,唯是凡夫所求,善法爱乃诸菩萨所求,此类爱又有不善与善二种,“求二乘者名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为善”。又说有爱己身、爱所须二种及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二种。又有欲爱、色爱、无色爱三种,及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三种。出家之人有爱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种爱,复有五种:“贪着五阴,随诸所须一切爱着,分别校计无量无边”。以上皆属染污爱。同经卷三七分爱为杂食、无食二种,杂食爱者,指凡夫不离生老病死一切诸有之贪爱;无食爱,指“贪无漏道”,爱好断生老病死一切诸有,属于法爱。《大集经》卷二九说三种爱:有爱(对三界所有的爱)、断爱(爱断三界生死)、法爱。
西方传统一般分爱为性欲(sex、lust、libido)、爱欲(eros)、友爱(philia)、博爱(agape、aritas)四种。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将爱按成熟与否分为三种:一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态度是被动的、接受的;二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态度是付出的、主动的;三不成熟的爱,遵循“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的原则,是以自我的需要为中心的、占有的,属贪爱。
二、贪爱相种种
佛典中说得最多、作为集圣谛的爱,是有染污的爱,此类爱常与表贪染义的字眼连用,如“贪爱”、“爱着”、“爱染”、“渴爱”、“爱欲”、“爱惑”、“爱味”等。此类爱的特点,是对三界中人、境、事、物的贪着、迷恋,《大毗婆沙论》卷五十谓“染境是爱义”;《俱舍论》卷九谓“贪染名爱”;《入阿毗达摩论》说这种爱“是染着相,如融胶漆,故名为爱”,贪爱能系缚众生的心,令离不开所爱,有如胶漆粘物、磁石吸铁、绳索捆人,使人心中不得安然自在,因称“爱结”、“爱锁”、“爱缚”。《正法念处经》卷二八解释:
以无明故,于境无厌,是名为爱。
《瑜伽师地论》卷九五谓于三界中“凡诸有染污希求,皆名为爱”。
对于贪爱,佛典中有多种分类。从贪爱的对象,《长阿含?增一经》佛说六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即对六识所了境的爱,可以总括一切爱。
《大毗婆沙论》、《集异门足论》等据能爱和所爱的界地,说三种贪爱:
1、欲爱,又称欲贪(kama-raga)、欲贪随眠,指欲界的贪爱烦恼。欲界,为佛教所说宇宙中三大类生存形态(三界)之下层,包括欲界六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种生存形态,其共同特点是有饮食、睡眠、性三大匮乏性的欲望或需求。对食、色、睡的需求,对从眼耳鼻舌身五大门户摄入的色声香味触和钱财名位权力等的贪爱(五欲),统称欲爱。印顺法师解释:欲爱是物欲的爱着。《俱舍论》卷二二分欲爱为显色贪(对颜色、外貌的贪爱)、形色贪(对形状的贪爱)、妙触贪、供奉贪(对供应服务等生活条件的贪爱)四种。《瑜伽师地论》卷八六卷九四说诸世间所爱者有三:势力(健康)、妙色(青春)、寿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可谓人类最普遍的爱。
欲爱之中,以男女、雌雄两性间的性爱最为强烈,为最直接的生死之因,有如炽燃不熄的烈火,称“欲火”。《四十二章经》佛言: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此色欲,指性爱的欲望。人类的性爱,主要由对方色(整体形象)、形貌、威仪(举止)姿态、言语音声、皮肤细滑、人相(异性性征)引起,称六欲。《坐禅三昧法门经》谓淫人有七种爱:或好色(身体),或端正(容貌美),或仪容(举止风度),或音声,或细滑,或众生,或都爱。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九说,男女互相喜欢欣赏自己的身体、形、相、服饰、欲、音声、璎珞(装饰品),自己爱乐,又爱乐异性的身、形、相、服饰、音声、欲、璎珞,想与所爱的异性交合取乐,名“七共染”。男女交合、接受对方的澡浴衣服按摩、共言说戏笑、互相凝视、忆念曾与对方共事娱乐、于障外闻异性音声歌舞啼哭、见别的男女共相戏耍娱乐而生起爱欲,名“七欲染”。《瑜伽师地论》卷十一说男性被女性所吸引者有八种身可爱相:歌、舞、笑、盼、美容、举止、妙触、礼节,同论卷五七说男女在游戏时被对方的身、语、面门、眼目之舒悦(舒服可爱)所缚,在受用时被妍容、软滑、恭事(顺从)、童分(天真娇媚)所缚。密教说女子吸引男子有笑、盼、抱、吻、抚摩、咬、咋、呻吟等六十四种技艺。
满足爱欲的方式,性学家一般总结为目对身、目对目、声对声、手对手、手抚肩、手摸腰、口对口、手摸头、手摸身、口对乳、手摸性器、性器对性器十二步程序,可同佛书中所说从欲界第六天递降至人类的六种满足爱欲的方式――眄(目对身)、笑(目对目)、握(手对手)、抱(口对口等)、触(性器对性器而仅以气交)、交(性器相入而射精)相比较。《中论》卷一说人性爱的进程为:
初名爱,次名着,次名染,次名淫欲,次名贪欲。
即:从喜欢到贪着,到有染,到做爱,到占有。《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云:
凡一切女人以触为乐,一切男子不净出时以此为乐。
不净出时为乐,指以射精为达到性高潮。
人类性爱具生物性和社会性,可分为生理、感觉、心灵或精神三个层次,不仅出于生理上的性欲,由喜爱对方的容貌风度和性感而产生,往往出于心灵、精神的需要,出于或包含有对对方心灵美的喜爱、欣赏、爱慕,和在相互关系中、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感情,包含亲情、友情。或曰人类的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爱情心理学家说男子爱女子主要是爱女性美即爱色,女子爱男子主要是爱其有力(包括身体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楞严经》卷四谓“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心意的一致产生爱,对立产生憎恨。又说: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对方的心非五官所能感知,只能借表情、语言、动作、行为、信件、信物等,由意识测知,属法尘所摄。
人类属欲爱的嗜欲爱好极多,诸如爱名、爱钱财、爱子女、爱权力、爱面子、爱虚荣、爱打扮、爱交际、爱美食、爱杯中之物、爱品茗、爱读书看报、爱游玩、爱写作、爱辩论、爱聊天、爱管闲事、爱吹牛、爱收藏、爱体育、爱听音乐、爱看戏、爱集邮、爱养鸟、爱宠物、爱奇石、爱打牌、爱栽花种草、爱打猎、爱钓鱼、爱游戏、爱旅行、爱探险、爱嫖娼、爱赌博……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欲爱是直接导致生死苦难的烦恼,最为深重难断。《瑜伽师地论》卷十一云:
诸烦恼中贪为最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
2、色爱,色界的贪爱。色界(梵rupa-dhatu),为超离食、色、睡三欲,仅有由净妙微细的物质构成的身体存在的生命形态,由修十善和禅定而达到,依所入禅定的浅深分为初、二、三、四禅四个层次,凡有十八天。色界因超越性欲,无男女之别,初禅无鼻、舌二识,唯存眼、耳、触、意四种识,二禅以上无眼、耳、鼻、舌、身五识,只有意识。人中修习禅定入色界禅者,能超越食色睡及情爱名利权位游乐等欲爱,只有色爱。色爱主要是对禅定之乐的贪爱,初禅有轻暖凉等身识触受之快感,二禅以上唯有内心所感受的微妙快乐,称“禅悦”、“禅乐”,贪着于禅乐,称“味禅”。
《瑜伽师地论》卷六四说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中都有贪爱二禅的种子,当世界将坏时,有人自然会得二禅并贪爱之,其它人也都跟着证入二禅,这种本性中自有的色爱称“法性爱”。
3、无色爱(梵arupa-tanha),无色界的贪爱。无色界为没有固定形象物质身体存在的生命形态,其心识常住于甚深禅定中,依定境的浅深分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个层次。无色界超越欲爱和色爱,唯存定心,可谓纯精神性的存在,其所爱对象是所入定的超脱、广大、微妙之乐。
欲爱、色爱、无色爱皆以染着于认知对象及所感受为特性,总称“爱结”(梵anunaya-samyojana),亦称“随顺结”,为“九结”之一。色爱、无色爱合称“有爱”,印顺法师解释:有爱是自体存在的爱着。
《瑜伽师地论》卷五五说集谛所摄的烦恼归于四种爱:一、爱,对自我的爱,“谓于自体,亲昵藏护”。二、后有爱,对将来生命延续的爱,对他生后世的贪爱,如人想望来世再来人间享福,或对人间的贪爱必然引起来世再生人间的异熟果。三、喜贪俱行爱,对将得到、已得到所喜爱之物之贪恋、喜爱。四、彼彼希望爱,对没有得到而希望得到的东西的爱及希望将来常得到所爱者。这四种爱又可摄归两种:“有爱”――对所禀受的生命形态的贪爱,包括前两种爱;“境爱”――对他人、境物的贪爱,包括后两种爱。
对所爱对象的贪着不舍,称“爱味”,味者,如咀嚼品味也。《显扬圣教论》卷二说爱味凡有十种:
1、俱生作意爱味,与生俱来,随感知分别自然而起的贪爱,如对美食甘味、舒适感觉、美人、美景等的喜爱。
2、分别所起作意爱味,经后天社会文化的熏习而生的贪爱,如对艺术品、文学作品等的喜爱。
3、自地作意爱味,对所在生命界的人境事物的贪爱,如一般人对人间五欲的贪爱。
4、异地作意爱味,对超越自己所在生命界的贪爱,如有人对色界、无色界定境的追求向往。
5、过去爱味,回忆往昔的快乐幸福,贪着难忘。
6、未来爱味,想望、希求将来得到某种所喜欢的东西。
7、现在爱味,对已经得到、正在享用的食色名利等的贪爱。
8、下爱味,贪爱的程度很浅。9、中爱味,贪爱的程度中等。10、上爱味,深度的贪着。
关于贪爱的由浅到深的程度,《瑜伽师地论》卷九二解释说:可爱境界现前时所生的染污欣悦,名“喜乐”(喜欢);此后对所爱者注意、思惟、希求,得到而尚未受用时,住于染污的欣悦,名“欢喜”(高兴);受用时多生贪爱,名“染着”。又,希望将来得到及得到后领纳,名“喜乐”;追忆过去所受用而贪恋,名“欢喜”;获得后正受用时生起贪爱,名“染着”。
三、贪爱生起的因缘
爱,在佛学看来是一种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中阿含》卷三三《释问经》佛说爱缘于欲,欲因念有,念因思有。十二缘起说以爱为生命流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十二有支”中的第八支。爱生起的因是受――由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而得的感受,即五蕴中的受蕴。《杂阿含》卷十七第452经佛言:
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受,由眼等六大门户开放(触)接触外界(六入)种种刺激而生,能引起爱的,只是由接触“净妙可意事境”而使人觉得快乐舒服的、美的乐受,如特别爱某人,是因为看见他(她)、想起他(她)、听见他(她)的话语歌声、闻见他(她)的体香、和他(她)在一起使我感到快乐幸福,因而生起爱恋之情。有些人爱食苦味,受虐狂者爱受虐待,也是在食苦和受虐时得到快感,方才生爱。
《瑜伽师地论》卷九五谓“由内外六处为依,起诸爱行”。
性心理学家蔼理士说性冲动过程是由触、视、听、嗅等途径尤其是对视和身体的接触,被对方性信息刺激所吸引,积累与对方结合的欲望,犹如积薪,称积欲;这种强烈欲望驱使双方由性交而达到结合的高潮,为解欲,犹如积薪之炽燃。当代爱情心理学说性吸引力在于外在形象,由外在美、气质美、性感三方面构成,以力感、柔感、智感构成的气质美为核心,外在美为基础,性感为催化剂。外在美、气质美、性感,皆不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范围,由眼等六大窗口而感知。
一般而言,从所爱的对象得到的快感越多越深,所生起的爱就越深、越强烈。如美食越是可口,越使人馋涎欲滴,胃口大开。男女接触和共同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幸福愈大,所产生的爱情愈炽热浓烈。
世间的事物中,大多数只能给予某一个感官以快感,如美术作品只能刺激视觉而生乐,音乐只能刺激听觉而生乐,好香只刺激嗅觉而生乐,电视影剧能同时满足眼、耳、意三大门户的需求,故比美术作品和音乐更吸引人,美景良辰、水光山色、花香鸟语,能使人同时感受到视、听、嗅及空气清新的舒适愉悦,令人流连忘返。两性有情人之间的全身心接触交融,使人在色声香味触五欲和意识的感情需要等各方面都得到深刻持久的快乐,南传《增支部》第一经佛言:没有任何其它的色、声、香、味、触比女人的色、声、香、味、触更能令男人的心疯狂、着迷,也没有任何其它色、声、香、味、触能比男人的色、声、香、味、触更能导致女人的心疯狂、着迷。
《大智度论》卷二五谓“于五欲中,触(指性接触)为第一能系人心”。情人们在拥抱和性高潮中,能达到最高的快感,印度教和佛教密教将其与涅之“大乐”相比,两性之间的爱情因而成为人类最深的爱。
在商业社会里,金钱几乎能买来一切,不但能买来种种物品,买来游玩快乐,而且能买来美女俊男、爱情、尊重、地位、名望、健康、安全、时间,故金钱成为许多现代人最爱的东西。其实,金钱不过是色声香味触法的代码,爱金钱,终归是爱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生的诸乐受。
依十二因缘进一步追溯,则产生诸乐受之因六入,以名色(禀赋如此形态的身心活动模式)为因;名色以识(根本的心识作用)为因;识以行(梵samskara,生存意志、外求欲力)为因;行以无明为因。作为爱之终极因的无明,可解释为不明缘起无我的真实而起的我爱、我执。
人对世间一切的爱,说到底皆不外“使我快乐故我爱”。不仅对钱财、衣服、器物、美食、华宅、豪车、宠物、各种服务的爱是为了使我快乐,即被西方人歌颂为宗教般神圣的爱情,一般来说也未必越出“因为跟他(她)在一起使我感到快乐幸福,所以我爱他(她)”的圈套。男人希望女人温柔可爱,其实是想从女人那里索取服帖与顺从;女人希望男人成熟可靠,其实是想从男人那里获得依靠。爱对方,无不是想得到对方的回爱,以驱除自己的孤独寂寞感,发泄自己的爱欲、性欲。《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性欲的后面是一口寂寞的深井,性的意象是寻找安慰和亲近的方式。
但丁说:“爱不允许任何被爱的人不爱。”恩格斯说,性爱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私的、排他的。排他,是一切动物的性爱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排他的本质是维护自我,保护自我对所爱的占有,不容许别个侵犯我喜爱的东西。人类的爱情,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排他性。就此而言,性爱以一种自私的占有欲为根本。
可以说,对一切外物的贪爱,终归以对自我的贪爱(我爱)为根本,无不从我爱出发,终落脚于爱我。《瑜伽师地论》卷九五谓“五种我慢为依,发起有爱及无有爱”。印顺《佛法概论》说得对:
论到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即深潜的生存意欲……又名我爱。
从染污末那识源源不绝地流出的对自我的挚爱,可谓人性中最根本的欲力,在这种欲力驱动下,自然形成对意识所认自我(假我)的自爱,和对顺于、有益于此所认自我的乐受之需求。《杂阿含》卷三六第1006经偈谓“爱无过于己”。南传《增支部》1-75经佛言:
即使一个人用心找遍十方任何角落,
也找不到一个自己爱他超过爱自己的人。
十方所有众生爱他们自己超过爱别人。
《即兴自说?王经》言: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各自皆承认,在所爱诸人中无胜于爱自己者。
作为贪爱之源泉的无明,从所爱对象的角度讲,以法我执(法执)为本。法执,指执着所感知、认识的对象离心识客观外在,实有其自体,确有所感知到的坚固、好看、好听、好吃、好闻、好用、好玩等性质,绝非虚幻,确认不疑,方能对其生起贪爱。《大般涅经?狮子吼品》云:
众生见色亦不生贪,及观受时亦不生贪,若于色中起颠倒想,谓色即是常乐我净,受是常恒无有变异,因是倒想,生贪恚痴。
如爱金玉珠宝,是因认为金玉珠宝坚实、贵重、稀有,恒久不坏,特别是闪闪发光的黄金,历万年而恒在不变,稀有可爱,炼丹家们甚至认为服用它可令人和它一样常存不死。爱钱,是因为从社会生活中认识到钱可买来种种我所喜欢的东西,实在有用,尚未涉世的婴孩,是不知爱钱的。爱某位异性,是在与其接触交往中,深感其容貌、风度、气质、心灵等可爱、实有。一个正常人大概不会爱上确认为虚幻不实的幻影及佛经中常说的“幻化人”;年轻的恋人们很少考虑到其所挚爱的俊男美女即是几十年以后老态龙钟、伛偻难看的老翁老媪。一个能透视人体骨骼的具天眼者和能眼见物质微观结构的具净天眼者,大概不会有对人类肉体美的贪爱,佛经中说具天眼者必离欲,当代具天眼通的加拿大冯冯居士调皮地说:他并非不想找个小姐成婚,无奈在他的天眼中,小姐们都是一幅骨架,无美可言,想爱也爱不起来。
爱对方的实质和出发点,终归是爱自己。罗杰斯说:人通常在说“我爱你“时,并不是真正的爱对方,这句话的背后通常是“我需要你,我要占有你,我要控制你”,“你必须也爱我”,这爱实在是一种压迫和暴力。
人为什么会有贪爱?所爱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今爱情学将爱情之因归结于大脑中的爱情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异丙肾上腺素、内啡肽等及不同基因。当遇到意中人时,丘脑下部的神经突然触发,爱情物质大量产生,随血液循环全身,引起神魂颠倒的感觉。大脑被有益的爱和有害的毒瘾所激发出的是同一种感受快乐的化学过程。又:男女各自把梦想中的意中人形象储存于大脑神经突触,成为“爱之图”,一旦遇到与此图相合者,则兴奋物质大量产生,脑中形成幸福激素,引起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心中激情荡漾。如《杂阿含》卷三九第1092经说男子看见自己喜悦的美女时,“心则迷乱,欲气冲击,胸臆破裂,热血熏面”。这只是爱情产生的生理、化学因素。德国还发明“爱情保鲜剂”药物供夫妻关系不佳者服用。扬-艾森卓《性别与性欲》认为人对异性的爱出于对自己人格中另一面,即无意识异性情结――“非我”的自爱。
方迪《微精神分析学》说爱情是性活动心理-感情投射的一种方式,是避免孤独的尝试,乃缓解心理生物虚空的最省力方法。性爱的顶点――性高潮,其实质是排空自己,复归于万物之本――虚空。
佛学则说:人有男女二根――能出生两性性特征和性心理的根本,它们既指生理性的器官,又是心理上的根性、种子。从大乘唯识学看,一个人对某物的贪爱,以其阿赖耶识中所藏的贪爱种子为生起之因。各人宿世的业习不同,阿赖耶识中贪爱的种子各异,故爱的根性不等。如有人自幼便表现出对某些东西如食物、器具、艺术等的爱好,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人好名,有人爱权利官位,有人贪玩,种种不同。即生理上的男女二根(性器官、性激素),终归是贪爱心所感所造,是宿世性爱的异熟果,属阿赖耶识相分。性爱的根源,终在性爱的种子。性机能成熟的男女固然会有爱欲,所谓“少年男子哪个不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怀春”,显然是性激素在起作用,但性器官未成熟的童男童女及被阉割的太监,有时也会表现出对异性的爱,世上确不无“童恋”和太监娶妻之事。精神分析学即认为性欲起源于出生时。
佛经中还讲过“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的男性同性恋心理,《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谓之“别异烦恼”(变态性欲),并说其原因有四:或嫌或戏,诽谤别人(侮辱人);喜作女人衣服庄饰;与亲族女行淫秽事;实无胜德而受人礼。实际上,这种变态爱欲终归是对女性的贪爱,与该经中所说受女子身的因缘――爱好女身、贪着女欲并常赞美女人容质等相同。同理,女性同性恋中起男子爱欲一方的心理根源,终归是对男子的贪爱。这种爱欲的因,大概只能以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来解释。
从唯识学看,在无始以来的无数次轮回中,每一众生都曾多次扮演过男性、雄性的角色,也多次扮演过女性、雌性的角色,其阿赖耶识仓库中既有男性、雄性的性爱种子,也有女性、雌性的性爱种子,质言之,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男女两种根,或荣格所说阿尼玛(男人身中的女性成分)、与阿尼姆斯(女人身中的男性成分)原型。这使某些男人表现出某种女性的心理特征,某些女人表现出某种男性的心理特征,人群中不难发现的“二姑娘”、“娘娘腔”、“假小子”,及要求做变性手术的男女,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的同性恋现象,其与本人生理性别相反的心理特征、爱好,若溯源于前世的业习和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便更好理解。当然,这种变态性心理也可能是今生的环境影响(如生活于异性群体中、从小被作为异性)、行为(如常扮演异性、为异性化装理发等)及性压抑等原因所致。
四、贪爱的特性与恶果
关于有染污的贪爱,据经论所说,大略有六种特性:
谓贪爱的产生,必依心感快乐、幸福的乐受,这种乐受,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而生,并非自然本有、不依待条件者。如饱餐豪饮之乐必因饥渴而有,依赖美食佳酿而生,其乐只在餐饮之时,事过即灭。爱情之乐需有称心可意的对象,并得到对方的回爱,得不到时的单相思使人寝食不安、魂销骨立,是一种苦刑,由之而致的相思病可能使人丧命。古来痴男怨女,相亲相爱,演不完恩恩怨怨,道不尽相思情长,所谓“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即双方互爱,也多有因家庭、社会等原因而不能遂愿者,恩格斯说这对双方会成为最大的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孤注一掷。”元好问曲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有情人不成眷属而杀身殉情者,不知有几何。
又:人言:“人”字由两半撇组成,爱使人对自己的“另一半”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从而失去了自我的完整性和自在性而做不成独立的人,难免产生许多“有待”另一半的烦恼。
爱既然依赖一定的条件才会有,便具有一切因缘所生的有为法必然无常坏灭的本性,无常坏灭则免不了带来痛苦。如男女恩爱,必有爱别离苦,《长阿含经》卷三佛言:
恩爱无常,合会有离。
纵然有情人终成眷属,厮守百年,也免不了争吵、情变、失恋及生离死别之苦。《佛说五无反复经》云:
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以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情变之事,历来习见不鲜。《瑜伽师地论》卷十九说所爱丧失令“爱箭入心,如中毒箭,受大忧苦”。男子的情欲尤其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微精神分析学》说:“没有比永恒的爱情更短暂的东西了。”两对情人中,就有一对分手。台湾的离婚率已超过三分之一。喜新厌旧,被认为是人的本性,动物学家发现许多动物对性伙伴都有喜新厌旧的偏好。今研究发现,大脑中激发爱情的物质在双方结合36个月之后便会耗尽,哺乳动物无厮守超过4年者,女人的基因也只允许维持婚姻4年,文化因素延长了夫妻关系。
谓贪爱会像植物生长一样生长、繁殖、增多,并产生种子,形成难以摆脱的贪爱习气,有如抽烟、吸毒、饮酒容易成瘾。《杂阿含》卷二二第585经谓“烦恼生欢喜,喜亦生烦恼”――由贪爱的满足而欢喜,由欢喜会增长贪爱。《生经》卷一佛言:
设习爱欲事,恩爱转增长,譬如饮咸水,终不能止渴。
若贪爱某物,当没有它时,便会感到空虚难受,促使人不由自主地设法再次、多次、无数次地获取满足,并希望获得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满足,有如饮用盐水止渴,会愈饮愈渴,永远也不得满足。有如饮酒吸毒,会形成对所爱者强烈的依赖性,追求获得更大的刺激。《长阿含经》卷三佛谓“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增一阿含》卷九〈惭愧品〉偈称淫欲及饮酒为世间不得厌足的两种东西。《正法念处经》卷二五偈云:
境界难满足,如火益干薪,世间爱所诳,难满亦如是。
《杂阿含》卷三八第1099经佛偈说,贪财者即便积金如山,一己独自受用,也还是不得满足。用满足贪欲的方法满足贪欲,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人言:欲壑难填。今发现大脑中产生爱情的物质多巴胺同麻醉剂十分相似,赌博、吸毒、看脱衣舞时也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爱情、性欲产生最多,大脑对这种物质的刺激会产生抗药性,使人产生依赖性,因而增长爱情需求,有如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依赖性。
谓贪爱能产生与之相反的憎恨。南传《增支部》经有云:
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
《维摩经僧肇注》说“有所爱必有所憎”。由亲生怨,因爱生恨,乃习见不鲜的现象。《慈悲道场忏法》依此理说:
六亲一切眷属,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对,皆从亲起。若无有亲,亦无有怨。
爱情心理学发现:相爱者之间的嫉妒与爱情的深度成正比。亲人、情人之间由爱生恨而发生的情杀案件时有所闻。情人们往往称对方为“怨家”,意味与爱同时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怨仇心理。人言:爱与恨为孪生子、连体婴、难兄难弟。爱憎之间的这种滑稽的互变关系,乃由“凡有对法不相舍离”(互为矛盾对立关系的双方不得相离,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的缘起法则所决定。爱、憎既然是对立面的统一,便互相依存不得分离,爱不得回报、满足及受挫时便会转化为恨。就像阴阳二极,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5、非自在。
谓不由自己作主,其力量非常巨大,《正法念处经》卷三二偈云:
若枷锁扭械,圣说非为坚,痴人爱染心,系缚甚坚牢。
说贪爱束缚人心就像枷锁一样坚牢。《大智度论》卷三说“爱能系闭心,有大力”。男女之间的爱情,多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驱迫,恋爱中人不由自主的被对方吸引,会出现近于幻觉性的思念情绪,心灵颤栗、恐慌、羞涩、急盼,陷入强烈的、无理智的恍惚中。失恋时则不由自主地痛苦、失眠、忿恨。正如许地山《覆诵幼》感叹:“是爱是憎,本容不得你做主。”或曰:“爱基本上是一种疯狂、一种对本性深深的参与,一种自我的融解。因为原始的你是由爱生出来的,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爱的细胞,你生命的能量都是爱的能量,你存在于它里面。”今发现热恋中人、相思病患者的心理症状和脑电波,与强迫性迷恋失调症患者的十分相似。
谓普遍于一切心理活动。《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六说贪爱有六种遍行义,是世间最有力量的东西:一、事遍行,于已受用的自身和境界起贪爱,于未得的自身起后有爱(希望来世再回人间),于未得的境界起“彼彼希乐爱”(想望)。二、位遍行,于能引生诸苦的眷属生不欲别离等爱,于本是无常的事物生愚痴爱。三、世遍行,对过去所爱者起追忆爱,对现在受用者起贪着爱,对未来怀希求爱。四、界遍行,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皆可生起贪爱。五、求遍行,因爱总是有欲求,有所欲求则不得脱离三界。
六、种遍行,不仅贪爱三界的一切,还贪爱涅,这种爱称“无有爱”,大乘认为它障碍修菩萨道证得无上正觉。
有染污的贪爱,必然产生的种种不利于众生的恶果,《瑜伽师地论》卷七六总结贪爱产生的恶果为十五种“无义”(无意义),其中重要者大略有六:
贪爱必然产生痛苦。贪爱如猛火,令人现前热恼不安,失去内心的安详宁静。《中阿含经》卷五九《爱生经》佛言:
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经集?衰老经》佛说“贪恋自己喜爱之物的人,不能摆脱忧愁、悲伤和贪婪”。《即兴自说?第八波咤尼村人品?毗舍揖贩鹚涤幸话哂幸豢啵酥劣邪侔咴蛴邪倏唷Y试疲
世间多忧愁,悲伤与痛苦,所有这一切,均由爱出生。
《大集经》卷二九谓“一切受苦皆因爱心”。因为贪爱,想得到和保有所爱的东西,因此不得不操劳担忧,害怕得不到和失去所爱。得到后也还会滋生其它痛苦,如夫妻恩爱会滋生疾病、贫穷等痛苦。是自心所起的贪爱,使众生的心被爱索束缚,不得解脱,爱钱财被钱财缚,爱妻儿被妻儿缚,爱功名被功名缚,爱作官被官场缚,爱家被家缚,乃至爱禅定被禅定缚。《经集?爱欲经》佛说世人贪求田地、财产、金子、牛、马、仆人、妇女、亲属,“这些脆弱的东西摆布他,危险折磨他,痛苦追随他,犹如河水涌入漏船。”《正法念处经》卷五九偈云:
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
同经卷十二偈说爱火之可怕,更甚于地狱之火:“地狱火虽热,唯能烧于身。爱火烧众生,身心俱被烧”。“地狱火不普,爱火一切遍”。
贪爱不仅使自己产生苦,还会给所爱者带来苦。男女之爱的表达,实际向对方施加了一种觉得一定要回报些什么、否则即是亵渎的压力。“我爱你”具有某种“相互保证毁灭”的含义,逼迫对方参加自己拟定的游戏,或者成为共谋,或者成为受害人。
2、贪爱蒙蔽慧眼,令人不能见到真理。
《四十二章经》佛言: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人怀爱欲不见道”,如以手搅动澄水,不能映现面影,“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瑜伽师地论》卷十七说贪爱“令心于所缘境不见真实”,比喻为烟,为贪_痴猛火之前相,“能损慧眼,乱心相续”,能引发不符合真实的寻思。三界爱迷惑的程度有浅深之差:欲界爱者有如盲人,对真实全无所见;色爱有如闭目之人,似有少分所见;无色爱有如目患翳膜之人,虽有所见而不能亲见真实。人言:情人眼里出西施。今爱情学发现:热恋中的男女大多失去理智,爱的火焰使人看不到对方的缺点。
3、出生种种烦恼,造作种种恶业。
由贪爱,会导致_恨、嫉妒、傲慢等多种烦恼,《大般涅经》卷十三云:
譬如湿地则能生芽,爱亦如是,能生一切业烦恼芽。
如因贪爱官位,自然会嫉妒、仇恨政敌;因贪爱某位异性,自然会嫉妒、仇恨情敌;因贪爱所得到的财富、权位、成功等,会产生傲慢。由诸烦恼牵引,会造作种种恶业,使人陷入业力因果的漩涡中。《出曜经》卷四称爱为“众病之首”,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十恶业,皆因爱心而造。爱欲之火炽盛,“便能燔烧诸善之本”,令人不辨邪正,不知羞耻,不顾一切,乃至犯下杀害父母、兄弟、姐妹等罪行。《大般涅经》卷二三谓贪爱“令人远离一切善法,近于一切不善之法”。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说贪爱能造作“贪爱境界系缚业、发起诸取业、令先所引行等成有业、死后续生业四种业。《瑜伽师地论》卷七六说贪爱能令众生爱乐六尘等境界,发起四取所摄的其它烦恼,能令众生思想害自、害他,能发起恶业,能令已生恶不善法增广,能随顺生起尚未生起的恶不善法,能障碍未生的善法生起,能障碍已生的善法令不得安住、增长。不仅贪爱如此,其它一切烦恼,也都有自身增长及增长其余烦恼的作用,《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三云:
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
4、产生贪爱的种子和等流果,形成贪爱的恶习。
贪爱必然会在阿赖耶识中落下贪爱的种子,成为再度生起贪爱的心理势能,多次贪爱成习,遂产生等流果,铸成贪爱的习性和以贪爱为特征的下劣人格。《瑜伽师地论》卷十七说贪爱能“令随眠(潜在的烦恼、烦恼之种子)坚固”,“能安立同类贪爱染污心相续不断”(等流果)。
&5、使人轮回生死。
这是贪爱最大的恶果。佛法说爱为集谛,《大般涅经》卷十三谓“凡夫爱者名之为集”,为生死苦恼之因。《杂阿含》卷一第13经佛言:
诸业爱无明,因积他世阴。
《杂阿含》卷十第252经佛谓“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犹如狗被系于柱,长夜绕柱回转。
从十二因缘看,因爱而有取,执着所爱为实有而贪取不舍;因取而“有”,形成生于三界的业因;因有而“生”,由业力牵引,在三界六道中受生,被动地禀受某种既定的生命形态。因生,必然免不了老死忧悲愁叹等种种痛苦。《楞伽经》卷三云:
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诸患,皆从爱起。
《瑜伽师地论》卷七六说贪爱能令众生畏惧涅、爱乐生死,从而堕于生死轮回苦海之中。
诸贪爱中,爱得最深的男女情爱、性爱,尤为来世再生于欲界的直接原因。《楞伽经》卷二云:
爱乐女人,缠绵贪着,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现在乐,种未来苦。
女人爱乐男人,亦复如是。《圆觉经》谓轮回“爱为根本”。《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比喻说:譬如飞蛾赴火自焚,如猎人假作母鹿声骗群鹿中箭而死,如龙鱼贪芳饵吞钩致死,如白象欲心醉乱追寻母象,一切凡夫亦如是,“恩爱缠缚不休息,死入地狱苦难量”。《成实论》卷十二说因贪着淫(性)欲故受卵生、胎生,贪爱香味故受湿生(昆虫等),随其所爱起殷重业受化生,“故知四生差别,皆由贪爱”。仅仅贪着与动物共同的生理层面的性爱或性欲,使人堕于畜类。生理上的性爱仅属于欲界中人类的感情、心理、精神层面的爱情或恩爱,使人再生为人。修行十善,不同程度地减轻性爱,使人上生于欲界天。修习禅定脱离性爱,上生于色、无色界天。佛经中说人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贪爱心,决定其死后的去向。人之出生,系由在未生前的“中阴”境见未来父母交合起“倒想”而入母胎,若于未来父亲起贪爱而与之交合,则生为女性、雌性;若于未来母亲起贪爱而与之交合,则生为男性、雄性。弗洛伊德所谓男孩恋母仇父、女孩恋父仇母的俄迪浦斯(恋母弑父)情结,从佛学中阴投生时的“倒想”大概可以讲清其前因。
6、污染社会。
贪爱既为个体生死轮回的根本,亦为人间种种争夺、劫盗、贪污、奸淫、陷害、倾轧、战争等丑恶现象的根源。《长阿含?起世经》佛言,众生最初自光音天降生,飞行自在,饮食自然,后来随对身体、食物等贪爱的逐渐加深,身体逐渐变得粗重,食物逐渐减少,从自然饮食变得需要自己劳动才有饮食,从而产生了私有财产和对私有财产的贪爱和争夺:
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由有护故,有刀杖诤讼,作无数恶。
《中阿含经》卷二四《大因经》佛说刀杖、斗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等无量恶不善之法,皆因贪爱。就人类社会群体而言,家庭、集团、民族、国家之间无休无止的矛盾、冲突、争斗,无不因贪爱而争夺某种利益而起。
贪爱有如许过患,故经中称为“流润”、“痈根”、“纤缴”、“枯竭”、“碍”、“覆”、“疮疣”、“网”、“胶”、“泉”、“藕根”、“盖”、“闭”、“塞”、“暗”、“狗肠”、“乱草”、“絮”等。爱如洪流能溺死人,名为“爱河”、“爱流”,爱能缠缚人令不得解脱,名为“爱结”、“爱\”。《经集?贪欲经》(二)偈云:
盲目陷情爱,必被欲网覆,被魔罗擒捉,如鱼被筌捕。亦似哺乳犊,老死如其母。
同经《精进经》佛称爱欲(贪爱)为八支魔军之首。《即兴自说?极度经》佛说众生于见闻生贪爱如同飞蛾扑火。《大般涅经》卷十三比喻爱如欠债、如会吃掉丈夫的罗刹女妇、如妙华茎中有毒蛇缠之、如强食恶饭食、如妓女、如摩楼迦子、如疮中息肉、如暴风、如彗星。《杂阿含》卷三九第1092经谓天魔之三女,一名爱欲,二名爱念,三名爱乐,意味贪爱为魔。贪爱的确具有极其巨大的束缚人、迷惑人、令人沉沦的魔力,如许地山在《给琰光》中感叹:
爱底沉沦是一切救主所不能救底!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底!爱底刚愎是一切调御丈夫所不能降伏底!
从超出生死证得涅的角度,佛教力说贪爱的危害,唤醒众生如实认识贪爱的过患,断除贪爱。断绝爱根,自然成为佛教所强调的灭苦解脱、超出生死的道要。佛陀四谛的内容被概括为“断集、修道、证灭、离苦”,以断集亦即断爱为首要。《分别圣谛经》佛言:
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
谓断绝对世间妻儿家宅财物等的贪爱,完全止息贪爱的扰动,则永远灭尽生老病死等诸苦,获得解脱。《即兴自说?第八波咤尼村人品?毗舍揖肺健拔抻邪撸蛭抻锌啵抻杏牵抻蟹衬眨抻行晾屯纯唷薄!对影⒑肪砣1010经谓“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同经卷三二第913经佛偈云: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荷莲不着水。
《法句经》偈谓若不能尽除爱意,便“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必会再受生死等苦。《大般涅经》卷二三谓对贪爱的过患和实性若不能如实了知,则必被贪爱所害,菩萨“深观爱结,如怨诈亲”。《瑜伽师地论》卷十八说被爱结所系者略有随念、不自在、热恼、境界、善趣相应、恶趣相应、诸见七种杂染。星云《谈情说爱》说:
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索,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捆锁住我们,使我们的情绪不得安宁;爱有时如似盲者,使人陷身于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刃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如同苦海,所谓“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中颠覆灭顶。
对于过分贪爱的恶果,现代医学、心理学也有揭露。如性医学专家指出:性爱不当,性生活过频、过早或性混乱,造成体内平衡调节紊乱,可导致男性睾丸肿瘤、前列腺癌,女性宫颈癌、子宫体癌,及最难治疗的爱滋病(台湾译“爱死病”)等疾病。爱吻虽然使人甜蜜消魂,但会传染流感、性病等150多种疾病,接吻时的兴奋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血压升高,甚至有猝死的危险。对3万名50岁以上妇女的研究结果表明:未婚或独居妇女较少患精神病及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做一个单身女子,正逐渐被看成是妇女生活模式中的一个完全正当的选择”。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卷入爱情越深,使人越内向,影响社交能力,爱的失败有使人自卑等消极后果。对钱财、权位、名利的贪着,也都会造成焦虑、紧张、嫉妒、痛苦等负面情绪,降低人格,导致身心疾病,缩短寿命。当然,西方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的世俗角度揭露过度贪爱的害处,而不是像佛教这样从了生死的角度教人断除一切贪爱。
&&&&&&&&&&&&&&&
&&&&&&&&&&&&&&&&&&&&&&&&&&&&&&&&&&&&&&&&&&&&&&&&&&&&&&&&&&&&&&&&&&&&&&&&&&
五、爱的正面作用
贪爱虽然有害,但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依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现代心理学、医学研究发现,爱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至大,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营养品。人一出生后是在接受爱的哺养下成长的,幼时缺乏父母爱抚的孩子,对生活怀恐惧感,心理不健全而且影响发育,容易患“心理性矮小症”,长大以后爱的能力缺乏,对人冷漠不信任,可能多嫉妒、仇恨、恐惧,好斗。甚至动物也少不了爱,缺乏母爱的小猴子长大后很难当父母。即被佛教列为贪爱的性爱,也能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消除失眠、减轻经期前综合症、提高记忆、增强心脏功能、减轻缓解疼痛、润泽肌肤、提高免疫系统抗病力、减缓衰老、减肥乃至防治癌等奇妙效用。情侣之间的温情蜜意使人愉快,能缓解消极情绪,有益身心健康,恋爱中人免疫力往往处于颠峰。缺乏爱情和性激素者,容易性情异常,表现出执拗、猜忌、阴险等病态人格,比有美好爱情生活者患抑郁、躁郁、失眠等症者大50。生活在婚姻美满、夫妻和睦的家庭中的人,患癌症者要比生活在婚姻不幸家庭的人至少要少50%。《素女经》云:“男女不和则意动神劳而损寿”。夫妻不和,互相嫌弃敌视,体内会分泌出有害物质,丈夫易患高血压、溃疡病、冠心病,妻子易患食道癌、乳腺癌等疾病。禁欲者的衰老与死亡率比正常婚姻者高30以上。独身者多性格怪异、内向、孤僻、偏执、易怒,较已婚者易死于疾病。爱心疗法、爱情疗法、婚姻疗法,是当代医学所用的重要心理疗法。
专家们普遍认为:爱能降低生活压力,使人得到信心、安全感和乐观;爱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关怀和帮助。“友情是健康的良药”,病人与其良友推心置腹的交谈,等于服用了最有效的药物。《积极心理治疗》说,爱别人和被爱,是人本来具有的一种能力,爱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导致关爱别人、信任、希望、信仰、沟通、耐心、性、榜样、肯定、怀疑、统一等第一能力。缺乏爱的能力者冷漠无情,人格不健全,精神状态不佳,人际关系难得和谐。荣格《未发现的自我》中说:“在爱失落的地方,就会滋生权力、暴行和恐怖。”健康的爱是使人类社会温暖祥和的粘合剂,正如一首歌曲所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
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十分美好。
佛教大概有见于此,对人伦应有的恩爱、友爱、敬爱,包括夫妻间的爱情,并非完全否定,而多有提倡。佛陀并非劝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为父母者应“怜爱”、“爱念”子女,子女应“孝养”、“孝顺”父母;丈夫应“敬妻”、“爱敬供给妻子”、“怜念妻子”,妻子应“爱念夫主”、“重爱敬夫”、“恭敬于夫”。《杂阿含经》卷三六偈谓“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异体同心”。《玉耶女经》佛说为人妻妇者应做“爱念夫主如母爱子”的“母妇”,尊重夫婿如兄如弟的“妹妇”,“相亲相爱”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和恪尽妇道的“妇妇”四种好妻子。《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佛陀教人应“贞廉自守,一妻一妇,慈心不怒”,主张一夫一妻制。《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说长者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陀不许,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令入正道。
大乘、密乘以慈悲为本,以无染污的“敬爱”为随顺众生的贪爱而度化的重要“方便”。《惟日杂难经》一方面说“有妇不得佛道”,教诫菩萨“见妻子当如见冤家,意莫随贪爱”,一方面又说菩萨若具四种因缘,也可娶妻结婚:
一者宿命同福,二者毕罪,三者应当共生男女,四者黠人娶妇疾得道。
意谓菩萨不避免作为业报的婚缘,智慧者的婚姻可成为快速得道的助缘。《大乘方便经》中,佛陀自言他宿世曾为树提梵志,出家修离欲梵行,然被一女子钟情,爱恋不舍,树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愿,与之成婚,经十二年,还复出家,命终上生于梵天。佛言:
我于尔时为彼女欲暂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
同经中还说有一众尊王菩萨,“以大地心”握追求他的某女士之手,共一床相偎而坐,劝彼女发菩提心,受到佛的赞叹:“成就如是悲心,虽受五欲,不犯众罪”。《慧上菩萨经》卷上说过去无数劫,摩揭国陶师之女爱乐灯光梵志,若不遂愿则要自杀,梵志乃生慈心而遂其愿,与彼结婚,经30年,因此功德,命终生梵天。《华严经》卷七五叙述了一个专门以爱欲为道、现淫女身度化众生的美女婆须蜜,说见她者即得见佛三昧,执其手者得到佛三昧,呜咋者得极爱三昧,抱者得冥如三昧。又说释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为居士女妙德,极其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释迦牟尼前身),情愿为爱情受一切苦、舍弃一切,不求豪富及五欲乐,只愿与所爱者共同修行,释迦瞿波女因此爱情,满足所愿,生多功德,偈云:
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
《阿含经》中以红莲花不着水比喻圣者之断贪爱,大乘则超越贪爱,能以不执着、不染污的超越心去爱,如《瑜伽师地论》卷七九所言:
然诸菩萨,不为爱恚所涂染故,如红莲华,而诸菩萨非如红莲断其茎已,不复生长。
说明爱情和婚姻也不都是完全有害的,是修菩萨道度化众生所需要的。
长期受基督教博爱思想浸润的西方人,普遍肯定爱、赞扬爱,如著名的泰莎修女说:“怀抱着大爱来做小事情。”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华说:“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爱。”在佛教中也不乏同样的说法,如当代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虑地生活》中赞美爱说:爱是快乐之钥,付出愈多爱心,就会得到更多爱的回报。爱可释放心灵,强而有力的爱,是形成社会的黏土和水泥,也是宇宙的灵魂和生命,爱提升了人性。
当内心有爱时,四周将环绕着光明。当内心有爱时,每一句话都含有欢乐的气氛。当内心有爱时,时光将轻缓、甜蜜地流逝。
杰克?康菲尔德禅师通过多年指导禅修的经验,主张禅修者应先在家庭生活中培养爱,更靠近家庭,“把重心放在面前的事物上,要确定所走的路径是与内心最深切的爱密切相关的”。其《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一书中说,对爱的渴望及爱的运作,在我们所有的动机下潜藏着,生命中的快乐并非拥有、把持或了解,而是发现爱的能力,与其他生命有一种可爱、自由、明智的关系。这种爱并非拥有,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幸福感及每件事物的关联上。当我们用心来注意和关切他人的时刻,这简单而意义深长的亲密感就是爱。应从依赖和互相纠缠的爱(贪爱)转化成奠基于互相尊重的爱,在考虑自己的需要下学习给予。耕云居士《幸福之道》说:爱是生命的动力、道德的根源,儒家所倡孝、慈、智、勇等美德,都基于爱:
孝是因为爱他的父亲,慈是因为爱他的儿女,智慧是因为爱他的知识,勇是因为不让别人破坏他的爱。
若缺乏爱,就没有创造幸福人生的动力,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不会很健康,也不会是天才。“如果人人献出爱心,社会就是天堂。”
六、贪爱的超越与转化
斥责爱、断除爱的言句,充满佛经,使佛教成为最彻底的禁欲断爱主义宗教,以鲜明的出世间精神著称于世。佛教的出家制度,即意味着对人间一切爱欲的背离和否定,出家众的戒律尤以禁绝性爱、性生活为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戒条。
然佛教所谓断爱绝欲,并非一味强制性地压抑性爱,压制必生变态欲求和心理疾病的道理,佛教并非不知晓。佛教的断爱绝欲,首先是将贪爱引向对涅的“法爱”,《杂阿含》卷二一第564经说,由敬仰某圣者断尽烦恼,从而遵循他所走的道路修行,断灭烦恼,叫做“依爱断爱”(依靠敬爱断除贪爱)。大乘《须真天子经》卷四谓“道从一切爱欲中求”。《心灵幽径》说,爱是一种爱与恨、正与负交错的能量,可以使人振奋,也可以使人疯狂,在这种能量驱使下,恋人可以堕落为罪人,也可以升华为圣人。
佛教出家僧尼还用禅定的方法转化性能量,《楞严经》卷六所谓“化多淫火,为智慧风”。当比丘、比丘尼通过精勤坐禅,进入初、二、三、四禅时,随生理上性能量的转化,身心尝受到比性爱的快乐高级深细绵永得多的禅悦,得“现法乐住”时,欲界的爱欲自然被降伏、转化。大乘人间佛教修行者无私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弘法利生的事业时,也会有降伏、转化欲界爱欲之效。
然而,禅定之乐,亦属世间法,只能降伏爱欲而不堪断灭爱欲,若有贪着,则堕于色爱、无色爱而不得超出三界。断除三界贪爱,唯有靠与诸法无我的真实相应的智慧。《大般涅经》卷二三说菩萨若知贪爱的实相,“则无能为”。《大宝积经》卷二九说,男性修行者观所贪爱的女子之相缘起性空、如幻如化,能转化贪欲而进入“女三昧”,偈云:
四大假为女,其中无所有,凡夫迷惑心,执取以为实。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妄见女相故,生于染着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实女人,无智者迷惑,便生于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无相,此相皆寂静,是名女三昧。
又观察爱欲由分别自己是男子、她为女人的分别心生起,观“欲心本无有,心相不可得”,所分别的男子也如同阳焰,本非实体,了知男子相寂静,名为“男三昧”。如此观修,可以转贪爱为菩提,可谓化毒为药。如《大般涅经》卷三七所言:
若有众生能如是观,虽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当以如实智慧断尽或转尽贪爱烦恼而证得涅时,人才能满足本能性求乐的爱欲,永享真常极乐。
在大乘看来,菩萨若了知贪爱的过患和实性,未必要亟求断尽一切爱,可以“留惑润生”,保留一些爱,作为入生死中度化众生的“方便”。《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谓菩萨“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须真天子经》卷三谓菩萨“至于淫欲而离于淫欲”。《大般涅经》卷十三云:
凡夫爱者名之为集,不名为谛;菩萨爱者名为实谛,不名为集,何以故?为度众生所以受生,不以爱故而受生也。
因为菩萨虽然受生,乃至恋爱、结婚,而非出于染污的贪爱,故其爱为实谛(符合真理),即法爱。
从诸法无我的真实来看,作为生死之根的贪爱虽然可怕,其本性也是缘起无自性,本来是空,本来无生。自性本空者必不能真实受污染,本来清净。观贪爱、淫欲本空本净,以这种如实知见的智慧转贪爱烦恼为菩提,是大乘、密乘的基本见地和修行诀要。《维摩经?观众生品》云:
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同经〈不思议品〉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犹如污泥中才会生长莲花,“烦恼污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同经〈佛道品〉偈云:
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谓菩萨可以在贪爱中进入禅定,就像火中出生莲花一样稀奇。这种禅定,即是密教所谓“欲乐定”。
在禅宗人看来,应着力的问题只是见性,不在汲汲断除贪爱、性欲,传为达摩所撰《血脉论》答“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之问曰:
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
法身本来无受、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有一物可得。只缘执有此色身,因而才有贪爱淫欲,“若不执,即一任作”(任其自然)。
菩萨还以贪爱为度化众生的方便,引导贪爱炽盛的众生,《维摩经》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密教《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二六偈云:
观察贪性本清净,譬如莲花正开敷。
此中若染若爱时,如应调伏作敬爱。
谓贪爱性本清净,就像从污泥中长出的莲花一样芳洁,应以此智慧,如实观察贪爱的本性,将有染污的贪爱转化为无染污的敬爱。密乘所奉本尊中,有专表转贪爱为菩提的“爱金刚”、“爱金刚女”、“爱染明王”。唐密所奉爱金刚又名爱缚金刚、爱乐金刚、悲愍金刚,手持羯摩鱼幢,表怀大悲心,以爱念绳普缚众生,不至菩提终不放舍,有如羯摩鱼(鲸)吞啖所遇之物,无一能免。其妻爱乐金刚女,身金色,手持箜篌,表以大悲天眼彻见众生具足佛性,故起勇猛的大贪大爱悲心安乐一切众生。爱染明王据称为金刚萨驶虼笕杖缋粗郑∮诖蟀⒋筇叭救林校湫蜗笪簧砭吣信妫嫦址吲┒裰啵诨炒缺硪园唇捣鞍阒谏笙制砀5脑盖蟆
无上瑜伽部的气脉明点说认为:众生有染污的贪爱,与诸佛菩萨无染污的大慈大悲,体性是一,皆为自身阴性的明点白菩提(白大)本具能量的作用,这种爱欲是不可消灭断绝的。众生任无明烦恼心作主,从对私我的贪爱出发,使本具生命能量成为能导致生死苦果的有染污爱;诸佛菩萨则由如实知见,将本具生命能量用作智慧与慈悲。无上瑜伽部的本尊,几乎都是男女合抱、各有配偶的双身,表转贪爱为菩提、即淫欲为道之义。无上瑜伽称男女合修的密法为“方便道”、“双运道”,其修法是在性接触中,通过观空性和气脉明点修炼,令性能量之基础红白菩提(明点)循中脉逆行,将性的快乐转化为“乐空不二“的大乐,籍此大乐体证心性、本来空性。修习者必须以空性超越”庸常显恋”――一般人的性爱和爱情。
无上瑜伽说大悲周遍为心性本具的功德之一,意味拔苦与乐的深切悲愍心,是心灵本具之性。大概正因为如此,在凡夫众生有染污的贪爱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夫妇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友爱中,往往可见类似菩萨唯念利他不图回报、牺牲自己利乐对方的精神,这大概是本性大悲的自然流露。这种无我真爱,为佛教所赞叹。当然,这种爱尽管能牺牲自己,将爱从自我为中心转依到以他为中心,但对所爱的他(她)尚不能没有执着,此执着属“我所执”、“法我执”,故即便为爱牺牲自我,大概也未必能得到佛法所谓的解脱,与佛菩萨离我法二执的大慈大悲尚有不同。
贪爱之所以成为有害的贪爱,根子并不在“爱”而在“贪”――以妄认的自我和我所为中心的占有欲,亦即私欲。印光法师说:
由此私欲固结于心,则有所知见,皆随私欲而成偏邪。如贪名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营为,或至身败名裂。爱妻爱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恶,养成祸胎,或至荡产灭门者,皆由贪与爱之私欲所致也。
识别、格除不合理之私欲,则名利与妻子之是非自知。以如实观无我的智慧根除我执,乃转贪爱为菩提的根本。
爱情心理学家也认为:占有不是爱,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占有的“占有式爱情”,认为对方是属于我的,要求对方以同等爱回报之,稍有怠乎即猜疑嫉妒,结果是得到的也会失去。只求自己的欢娱,对对方不负道义责任的“游戏式爱情”,难得持久,也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自我中心常导致心理学家霍尔奈所谓“对爱的神经质需求”:或对爱情过分重视,只要没有人爱他(她)就沮丧;或极端嫉妒,要求“你必须只爱我一个人!”或无条件的爱的需求,“不管我怎么你都必须爱我!”或只要求被爱而不肯付出,要求对方在金钱、声誉、时间、道德等各方面都为自己牺牲奉献;或对拒绝极其敏感;或强迫对方:“爱我,要不然就杀了你!”“你不爱我我就自杀!”从而制造出许多情杀、毁容、强奸、自杀、伤害对方、破坏对方名誉等事件。
染污的爱和不染污的爱,可以互相转化,犹如水可以分解为氢二氧一,氢二氧一可以合成为水。如有染相爱的夫妻之间,可因爱心照料患病的对方而牺牲自己乃至为对方献出自己的器官,上升为无染污的慈爱、法爱;或有男女间出于无染污的慈悲心帮助、照料对方甚至为对方牺牲自己,而由慈悲而爱情,由爱情而结婚,成为有染污的性爱、贪爱。其转换的关栎,即在用心为慈悲抑或私欲。
即便是有染污的爱,也以无染污的慈悲、平等、利他为和谐处理的关键。罗杰斯说谓“爱是对一切的接纳与尊重”。《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
在爱的关系如婚姻中,全心的付出是成功必要的付出。
关爱――没有期望与要求的爱,与依恋――区分你我的爱,是“接近的敌人”,依恋的爱之结果,是依赖、控制、恐惧。应区分两者,对对方关爱而不依恋。有婚姻保鲜四招曰:依恋不依赖;利他不忘我;自我不自私;互动不自动。支持与理解,心心相印,互敬、互爱、互勉、互信、互帮、互让、互谅、互慰,诚挚专一,忠贞不二,是维系爱情的关键。人格力量是婚姻最可靠的守护神,双方有了高尚的人格,彼此对爱情的奉献才会长久。彼此相爱,应仍然保持各自人格的独立和完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斯腾柏格以热情、亲密、承诺三者为爱情三因,三因齐备合一者为完美的爱。互相温存、信任,平淡而深厚的“伴侣式爱情”或“友谊式爱情”,如佛所言“知识妇”(对男方应为“知识夫”)是最为合理、牢靠的爱情。甘愿为所爱牺牲一切的“奉献式爱情”,在佛法看来是一种布施,最被人们所赞美。耕云居士《幸福之道》说得好:
爱就是牺牲,爱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为对方牺牲自己,可以转化有染污的爱为无染污的爱。露意丝茜解释爱为“在内心中对自己、对人、对生命的热忱赏识”。
弗洛姆认为,爱是把自己完全奉献出来希望以此获得回爱的信义活动,爱的最高理想超越单个的特定对象,而扩展到整个世界。
男女之间的爱,与性密不可分,哲学家们总是想把低劣的性和神圣的爱情分离。当代爱情心理学一般将爱情从低向高的发展分为性欲、占有欲、向心欲、置换欲、奉献欲五个层次,只有性欲的爱是低级的、动物性的,以泄欲为实质,即佛法所谓“淫欲”;占有欲支配下的爱多以《楞严经》所谓“我怜汝色”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虽然也有爱抚、怜惜,然难得稳固,容易移情别恋,即佛法所谓“贪爱”;向心欲指灵与肉强烈结合的欲望,是双方心灵契合的结果,以《楞严经》所谓“汝爱我心”为主要出发点,是人类的正常爱情;置换欲,指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分你我地考虑双方的幸福,是爱情成熟的表现,这种爱已经开始突破自我中心的立场,相当于佛法所谓“敬爱”;奉献欲以爱的付出、奉献为特征,进一步超越自我中心立场,可以为对方作出牺牲,是爱情发展的最高层次,这种高尚的爱情颇符合佛法所谓法爱的精神。
当代弘扬“人间佛教”的大德们,都将教人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爱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如《星云日记》说:
人间佛教对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恨永远是得不到爱的。夫妻相处彼此要真诚,并要互相制造欢乐,人的好话不怕多讲,会讲好话,懂得赞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乐幸福的。
其《谈情说爱》说:如果情爱能够随着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高,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俗子的情爱也会越来越升华,从爱自己、夫妻之情的两情相悦、兄弟姐妹的手足之爱、亲戚朋友的守望关注,提升为对世界人类以及一切众生的悲悯。“从凡夫俗子占有的情爱,进而能达到圣贤爱国爱民的情爱,最后升华为诸佛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慈大悲。”
一行禅师为他的禅修弟子制定的戒律中,第三条对佛教的不邪淫戒作了颇符合现代爱情观的解释:发誓培养责任心,学习维护个体、夫妻、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的方法,决不卷入没有爱和长期承诺的性关系中。“性关系应当是一种在觉照的状态下,带着爱、关怀和尊重来进行的交流行为。”他创办“幸福人生研究所”,教给人们爱和使人幸福的艺术,通过学习对一个人的爱、使一个人幸福的艺术,将学会表达对整个人类和所有生命的爱。
“真正的爱意味着友善和同情”,包括责任意识及接受对方的本来面目――包括所有的优缺点,不仅爱对方的优点,还必须接受其缺点,并用自己的耐心、智慧和精力去帮助其改正。
圣虚法师《爱为何物》提倡“只求奉献,不留自私,把光和热,无条件地、平等地洒向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情和无情”,去帮助失败的,去关心丑恶的,去孝敬所有的老人,去爱护所有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即使伸不出爱的双手,也要捧去爱的心灵。至于两性之爱,若真爱对方,应不只是爱他的身体、衣物乃至潜意识,而应用真实的你去爱真实的他(她),那时你才发现:
原来你和他本为一体,亲密胜过孪生兄弟。又何止你和他呢,原来宇宙里的一切,都胜过亲兄弟、亲姐妹,都是水乳交融的一体,爱于其中也一体不分。在那里,真实的我、真实的你和真实的爱融化在一起,无量的爱和无量的被爱融化在一起,一切众生和一切事物融化在一切,一切的的一切都融化在一起,都融化进一种广大、深刻、永恒、真实、无条件、神圣的爱情之中。那种爱啊,它亘古长存――不可求生,不可求舍,普照于过去、现在、未来,普照于三千大千世界。
七、慈悲与法爱
揭露有染污贪爱的过患祸害,劝人看破、超离有染污的贪爱,转贪爱为无染的爱敬、法爱和慈悲,无限扩充慈悲,是从原始佛教到大乘、密乘佛教关于爱的一贯精神。《法句经?仁慈品》教导佛弟子“普爱贤友,哀加众生”、“履仁行慈,博爱济众”。同经〈道利品〉劝诫统治者“常以慈爱下”、“仁爱好利人”。《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佛言“九修法”以“喜、爱、语、乐”为初四,此九法为获得法喜之本,故称“九喜本”。《法集经》说菩萨四种爱乐法:
不求果报而施一切众生平等之心,以爱语防护一切众生恶行,利益成就,爱一切众生犹如自身。
并说菩萨有六种四法“能作爱乐事”,此为“法集爱乐甚深之法”。《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谓菩萨“于诸众生,爱之若子”。《诸法行经》佛为喜王菩萨说“决定观察法行三摩地”之533行中,有“平等爱念”众生、“爱圣如父”、于菩萨“爱念如佛”等爱心。《优波离所问经》谓佛菩萨若起贪“爱护众生,则不为烦恼”,“菩萨悲心爱众生,是福庄严”。《十住毗婆沙论》所说菩萨用以修十善业道的十心中,有“爱心”。以上所举“博爱”、“慈爱”、“爱念”、“爱心”等,皆属无染污的法爱。
从《阿含经》到大乘、密乘道的重要修行课目“四无量心观”(“四梵住”),以观普遍慈悲一切众生的慈无量心观、悲无量心观为首。慈悲,被看作佛教的基本精神。以“拔苦与乐”为特质的慈悲,可谓一种无染污的爱,《佛光大辞典》谓“慈悲实为爱之代名词”。耕云《幸福之道》谓 “慈悲是爱的升华”。在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朋友、同志间的友爱,及血亲间的亲爱、师生间的爱敬,乃至情人间的爱情中,都有慈悲。将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扩大到对一切众生,是为慈无量心。修慈无量心而证阿罗汉果的佛弟子索帕卡长老有偈云:
人爱独生子,爱心真且诚;当以此爱心,普及诸有情。
对他人的痛苦怀切肤之痛的悲心,是比想要给予他人快乐的慈心更为深切的爱,《成实论》卷十五说:
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难,尔时慈心转名为悲。
苟嘉陵居士《做个喜悦的人》劝人去长养自己的爱心及慈悲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及慈悲的人格之人。强调“一切的善法及善功德,也都是由有爱的心灵中生长出来”。
慈悲和贪爱虽然都是爱,其性质却颇有不同:贪爱从自己出发,其爱为占有和索取;慈悲为他人着想,其爱为给予与奉献。《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说:
成熟的爱和健全的慈悲不是依赖而是相互依赖,这感觉来自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尊重。
真正的慈悲来自健全的自我感觉和对自己的觉醒,非同情或恐惧,而基于尊重,是由痛苦产生的共鸣与联系。悲悯与怜悯是接近的敌人,悲悯是分享别人的痛苦,怜悯则是居高临下,与别人分离的。
深受“爱的宗教”基督教博爱观念浸润的西方人所理解的爱,主要是佛教也肯定的友爱(pema)、慈爱(sneha)、敬爱(priya)乃至法爱,往往多佛教慈悲的成分,弗洛姆说爱以给予和奉献为本质。 露意丝茜解释爱为“在内心中对自己、对人、对生命的热忱赏识”。卡伦?霍尔奈《女性心理学》定义爱为“自发地献身于人民、事业或思想的能力,而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把什么都留给自己”。《心灵幽径》说用心来注意和关切他人的时刻,“这简单而意义深长的亲密感就是我们都苛求的爱”。
佛教所言慈悲,有程度、大小、有无分别执着等差别。大乘所倡导的慈悲,广大无量,称大慈大悲,《大般涅经》卷十五解释说: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又将慈分为三种:
一众生缘慈,以视为实有的众生为对象而起,这种慈不离分别、执着心,是凡夫众生和初发心菩萨的慈。
二法缘慈,与缘起性空的真实相应而起,为见道以上菩萨的慈心。
三无缘慈,完全离分别,“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无条件地平等普遍于一切众生,是佛的慈心。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感同身受亟欲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悲心,更被强调为大乘之本、成佛之本。《网明菩萨经》云: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诸佛如来皆以大悲心为体,喻大悲为浇灌菩提树生长、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不可或缺的水。
凡夫的慈悲,狭小有限,一般只及于自己的亲属、所爱者、朋友、熟人,对不认识、无关系的人难以发起,对冤家仇敌则完全生不起慈悲甚而冷酷无情。儒家将爱伦理化为“仁”,释为“爱人”,孔子曰:“仁者爱人”。这种仁爱的对象要分别人物、亲疏及等级,首先是“亲亲”、“尊贤”,然后才推及老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不及于被认为不应该施予仁爱的人。墨子、基督教等虽然主张博爱,后者还宣扬爱仇人,但其爱心尚不能及于一切众生,不及于动物等异类,而且不离分别心和众生、自己实有之执着,属世间的博爱而非出世间的大慈大悲。
小乘圣者的慈悲虽然不分别怨亲,还只是随缘生起,不够广大。菩萨的慈悲广大无量,欲主动给予一切众生,但还不一定能完全无分别执着,《小品般若经?深心求菩提品》谓菩萨的悲心“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华严经》卷七五说菩萨见众生以烦恼业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犹如见爱子被人割截肢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佛的无缘慈悲最极广大无量,离一切分别执着,为清净圆满的出世间大慈大悲。《涅经?长寿品》佛言:毁谤佛法者及断尽善根的极恶之人“一阐提”,杀生、邪见、故意犯戒者,“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罗T罗。”
罗T罗,是佛陀在家时的儿子。《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比喻说:
二乘之悲,如割皮肤;菩萨悲心,如割脂肉;如来大悲,深彻骨髓。
凡夫的慈悲尽管有分别、有限,远不及佛菩萨的慈悲广大清净,但与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同出一源,同一体性,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在自身的表现,即是佛性,可以扩充、净化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如同金矿可炼为纯金。《大般涅经》卷十五说慈即是大乘、大空、道、常、众生佛性,“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佛教诸乘诸宗所修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即是通过观想,将慈悲扩大至无量无边,将凡夫的有染污的贪爱升华为清净的慈悲。太虚《心理建设》称佛法的大悲心为“宇宙大爱”,这种爱可从人人本有的对自身的爱,推及于同宗爱、同乡爱、同业爱、同社会的相爱、同国家的相爱、同人类的相爱,乃至对于动物界同血气心知的相爱,对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爱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与、空气、阳光息息相通,本来都是宇宙大爱的表现”。
菩萨一方面应发愿将慈悲平等普遍于一切众生,亟于救度众生“如解倒悬”、“如救头燃”,一方面又须以如实智慧观众生相空而不执着,若于众生起法执,便可能陷入贪爱,或导致变态的慈悲。执众生相而有所爱着的慈悲,如由喜爱某人而对其起慈悲心,名为“爱见大悲”。《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说:
于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鸠摩罗什注谓“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爱见大悲虚妄不净,能令人起疲厌想,故应舍离”。爱见大悲必然不能平等普爱、永远爱,免不了因爱心过度及爱心白费、不得报恩回爱等而产生的苦恼和疲懈厌倦,故必须破除。四无量心的修习,最后为舍无量心,有对治慈悲喜执着的意味,《大智度论》卷二十说“如慈、悲、喜,以爱深故,舍众生难”,难得解脱,故须修舍,于慈、悲、喜心中“无憎无爱,无贪无忧”。
大乘经中还说,对菩提、涅的法爱,若含有执着而流于贪爱,亦为佛道之障,应予破除弃舍。《华严经?明法品》谓“断除法爱,除一切执”。《大般若经》卷三三佛言:
勿于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如果贪爱无上菩提、涅,则与一切法空的本性相违,不能与真实相应而证得无上菩提、大涅。天台宗圆顿止观修证次第因而以“破法爱”为一个重要环节。
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与众生的贪爱,虽然皆以心性本具的大悲或身中的白菩提明点为体,其性质、价值和功用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贪爱出于无明、自私、分别、执着的染污心,无正见为导或以邪见为导,以占取他人和外物满足私欲为本质,因而狭小、排他、不离憎恨嫉妒,具不自主性,为损人利己、自害害他的种种恶业之本,产生热恼不安、丑化人格、导致生死苦恼的恶果;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则出于如实觉知、无我、无执着的清净心,以正见正智为导,以不计己利而利乐众生为本质,极其广大,平等普遍于一切众生,无怨亲、亲疏的分别,像法界一样广大周遍、无穷无尽,创造出利乐济度无量众生、庄严国土世界的最大价值。
花城出版社,1995,页14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为 次!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苦来源于比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