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与政治的内外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要启蒙,不要蒙启①记者:您似乎对倡导少儿“读经”不甚以为然——“不反对”而已,能具体说明吗?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我不欣赏“少儿读经”之类的笼统做法、提法,它很难与当年袁世凯的“尊孔”彻底分清。蒋庆先生公开谴责蔡元培先生当年取消读经。在我看来,如果“五四”那批人是“启蒙”,那么现在一些人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 我说“不反对”,是因为蒋先生是民间的自发活动,人各有自由,他可以去尝试。②记者:蒋庆先生认为,“李泽厚先生主张把公德和私德分开是不能成立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公德私德之分并不是我提出的,梁启超早就提出了。…… 儒家经典中的许多道德是与当时的政治法律体制和生产、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它产生在已有严格等级的氏族社会中,发展在专制政治体制的传统社会里。所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等等便是这种道德的核心内容。我是主张读点中国古书的。特别是《诗经》、《论语》等等,不然,我费时费劲去写一大本《论语今读》干什么? 但是,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倡“读经”,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③记者:您认为从传统文化中可以开出现代的“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宽容、多元”的文化之花吗? 李:不经改造,无此可能。 ④记者:如何改造? 李:当然坚持西体中用,我反对认为文明并无进步落后之分、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等同的文化相对主义。 ⑤记者:《甲申文化宣言》认为,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解毒剂,对“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有一定的启示,您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功用? 李:我不认同。难道其他文化就没有那种品格吗? ⑥记者: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里是非常推重鲁迅的。近年大陆学界“扬胡(适)抑鲁(迅)”思潮比较流行,您对此现象有何看法? 李:今天我仍然喜欢鲁迅。鲁迅是文学家,他给我以情感力量。 ⑦记者:情感力量?您是说您现在主要是在“文学家”的意义上喜欢鲁迅吗?那么,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呢? 李:我曾说过,鲁迅只是大文学家。……我并不完全认同鲁迅的思想,例如他对京剧、对中医、对大众语、对汉字拉丁化的主张,对某些人(不是所有人)的尖锐嘲讽等等。他常常失之偏颇、片面,并非以理服人。但我接受和喜爱鲁迅对一切事物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对旧事物特别是对披上新衣帽的旧事物非常警惕,毫不留情地揭穿、打击。鲁迅是文学家,不能以有理论体系和逻辑形态的思想家的标准来要求他。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他。 ⑧记者:最后,先生能否对中国目前的文化(思想)领域的整体现状再下一个简短的判语——和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句著名的“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一样? 李:目前中国文化似乎是“四星[影星、球星、歌星,还有节目主持(人)星]高照,何处人文”?不是说“人文”没有了,而是到哪里去找人文?这是我愿意提出的一个问题。但我以为不必担忧…… 小题1:本文主要访谈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又有怎样的联系?(5分) 小题2:概括“李泽厚先生对‘鲁迅’的评价”一部分内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6分) 小题3:文中⑥⑦两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李泽厚先生的回答有什么风格特色?(4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要启蒙,不要蒙启①记者:您似乎对倡导少儿“读经”不甚以为然——“不反对”而已,能具体说明吗?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我不欣赏“少儿读经”之类的笼统做法、提法,它很难与当年袁世凯的“尊孔”彻底分清。蒋庆先生公开谴责蔡元培先生当年取消读经。在我看来,如果“五四”那批人是“启蒙”,那么现在一些人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 我说“不反对”,是因为蒋先生是民间的自发活动,人各有自由,他可以去尝试。②记者:蒋庆先生认为,“李泽厚先生主张把公德和私德分开是不能成立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公德私德之分并不是我提出的,梁启超早就提出了。…… 儒家经典中的许多道德是与当时的政治法律体制和生产、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它产生在已有严格等级的氏族社会中,发展在专制政治体制的传统社会里。所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等等便是这种道德的核心内容。我是主张读点中国古书的。特别是《诗经》、《论语》等等,不然,我费时费劲去写一大本《论语今读》干什么? 但是,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倡“读经”,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③记者:您认为从传统文化中可以开出现代的“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宽容、多元”的文化之花吗? 李:不经改造,无此可能。 ④记者:如何改造? 李:当然坚持西体中用,我反对认为文明并无进步落后之分、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等同的文化相对主义。 ⑤记者:《甲申文化宣言》认为,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解毒剂,对“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有一定的启示,您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功用? 李:我不认同。难道其他文化就没有那种品格吗? ⑥记者: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里是非常推重鲁迅的。近年大陆学界“扬胡(适)抑鲁(迅)”思潮比较流行,您对此现象有何看法? 李:今天我仍然喜欢鲁迅。鲁迅是文学家,他给我以情感力量。 ⑦记者:情感力量?您是说您现在主要是在“文学家”的意义上喜欢鲁迅吗?那么,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呢? 李:我曾说过,鲁迅只是大文学家。……我并不完全认同鲁迅的思想,例如他对京剧、对中医、对大众语、对汉字拉丁化的主张,对某些人(不是所有人)的尖锐嘲讽等等。他常常失之偏颇、片面,并非以理服人。但我接受和喜爱鲁迅对一切事物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对旧事物特别是对披上新衣帽的旧事物非常警惕,毫不留情地揭穿、打击。鲁迅是文学家,不能以有理论体系和逻辑形态的思想家的标准来要求他。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他。 ⑧记者:最后,先生能否对中国目前的文化(思想)领域的整体现状再下一个简短的判语——和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句著名的“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一样? 李:目前中国文化似乎是“四星[影星、球星、歌星,还有节目主持(人)星]高照,何处人文”?不是说“人文”没有了,而是到哪里去找人文?这是我愿意提出的一个问题。但我以为不必担忧…… 小题1:本文主要访谈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又有怎样的联系?(5分) 小题2:概括“李泽厚先生对‘鲁迅’的评价”一部分内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6分) 小题3:文中⑥⑦两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李泽厚先生的回答有什么风格特色?(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要启蒙,不要蒙启①记者:您似乎对倡导少儿“读经”不甚以为然——“不反对”而已,能具体说明吗?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我不欣赏“少儿读经”之类的笼统做法、提法,它很难与当年袁世凯的“尊孔”彻底分清。蒋庆先生公开谴责蔡元培先生当年取消读经。在我看来,如果“五四”那批人是“启蒙”,那么现在一些人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 我说“不反对”,是因为蒋先生是民间的自发活动,人各有自由,他可以去尝试。②记者:蒋庆先生认为,“李泽厚先生主张把公德和私德分开是不能成立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公德私德之分并不是我提出的,梁启超早就提出了。…… 儒家经典中的许多道德是与当时的政治法律体制和生产、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它产生在已有严格等级的氏族社会中,发展在专制政治体制的传统社会里。所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等等便是这种道德的核心内容。我是主张读点中国古书的。特别是《诗经》、《论语》等等,不然,我费时费劲去写一大本《论语今读》干什么? 但是,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倡“读经”,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③记者:您认为从传统文化中可以开出现代的“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宽容、多元”的文化之花吗? 李:不经改造,无此可能。 ④记者:如何改造? 李:当然坚持西体中用,我反对认为文明并无进步落后之分、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等同的文化相对主义。 ⑤记者:《甲申文化宣言》认为,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解毒剂,对“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有一定的启示,您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功用? 李:我不认同。难道其他文化就没有那种品格吗? ⑥记者: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里是非常推重鲁迅的。近年大陆学界“扬胡(适)抑鲁(迅)”思潮比较流行,您对此现象有何看法? 李:今天我仍然喜欢鲁迅。鲁迅是文学家,他给我以情感力量。 ⑦记者:情感力量?您是说您现在主要是在“文学家”的意义上喜欢鲁迅吗?那么,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呢? 李:我曾说过,鲁迅只是大文学家。……我并不完全认同鲁迅的思想,例如他对京剧、对中医、对大众语、对汉字拉丁化的主张,对某些人(不是所有人)的尖锐嘲讽等等。他常常失之偏颇、片面,并非以理服人。但我接受和喜爱鲁迅对一切事物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对旧事物特别是对披上新衣帽的旧事物非常警惕,毫不留情地揭穿、打击。鲁迅是文学家,不能以有理论体系和逻辑形态的思想家的标准来要求他。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他。 ⑧记者:最后,先生能否对中国目前的文化(思想)领域的整体现状再下一个简短的判语——和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句著名的“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一样? 李:目前中国文化似乎是“四星[影星、球星、歌星,还有节目主持(人)星]高照,何处人文”?不是说“人文”没有了,而是到哪里去找人文?这是我愿意提出的一个问题。但我以为不必担忧…… 小题1:本文主要访谈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又有怎样的联系?(5分) 小题2:概括“李泽厚先生对‘鲁迅’的评价”一部分内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6分) 小题3:文中⑥⑦两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李泽厚先生的回答有什么风格特色?(4分)科目:最佳答案小题1:四个方面:如何读经问题;读经过程中遇到的对传统道德的认识问题;如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问题;鲁迅的批判精神问题,问题之间存在递进/层层深入关系(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系)。小题1:主要观点:肯定和倡导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态度即对旧事物、旧道德的批判精神;作用: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补充、照应前文观点)——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小题1:这两问属于追问(非预设性、随机提问);旗帜鲜明(态度鲜明、斩钉截铁),有理有据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论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论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
【摘要】:政治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和最高点。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很复杂,但是其政治理想却相对接近。从对尧舜与禹汤文武之间态度的差别,可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人而非周礼更非王权。从孟子对于"先王"的诉求和对尧舜"圣"的判断,从对不道君主的否定到对能臣的否定,从对"势"的否定和对人伦的绝对肯定,尤其是从对豪杰之民的肯定到对文王绝对作用的否定,其政治价值观已经超越孔子的民本思想,具有"民权"思想特质。荀子虽然在儒家理想与法家的手段之间出现徘徊,但政治价值观的立足点在于民是可以肯定的。在如何通向理想政治的方法论上,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不仅仅是保守主义的问题,更深刻的矛盾是,恢复周礼至多只能恢复文武之道,并未能达到尧舜之治;孟子推行先王之教,推行德政,在战国中后期功利主义的大潮中,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荀子想摆脱孟子方法论上的苍白,借鉴的却是法家政治手段,开创了古代中国社会"儒法互用"的先声。孔孟政治方法论上的疏空,虽然留下阐释空间,但得出儒家有"专制倾向和权威主义"或"开明专制"这样的判断,是缺乏史料基础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092【正文快照】:
先秦儒家主要思想家一般指孔子、孟子、荀子三人。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出土文献的增多,孔子与孟子之间的子思学派也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作为孔孟之间的过渡性人物,子思及其后学一方面将孔子思想理论化、逻辑化,一方面试图与社会生活进一步结合,因此对现实政治缺少孔子或孟子那样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晓春;;[J];政治学研究;2007年04期
沈壮海;[J];船山学刊;1996年01期
匡小军;杨海平;;[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赵川;;[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胡寄窗;;[J];教学与研究;1963年01期
杜昊;;[J];黑龙江史志;2008年10期
王亮;;[J];沧桑;2009年05期
傅永聚;孔德立;;[J];孔子研究;2007年05期
胡寄窗;;[J];教学与研究;1963年02期
王向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洪斌;[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涂爱荣;[D];武汉大学;2003年
王超;[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何关芳;[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张东杰;[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张超;[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文之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田亚辉;[D];吉林大学;2007年
周雨萌;[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肖俏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同时请务必提供文档名称和文档地址,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三严三实”与公务员作风建设试题答案(三套)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三严三实”与公务员作风建设试题答案(三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665|
上传日期: 23:54: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三严三实”与公务员作风建设试题答案(三套)
官方公共微信历史挑题 选择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历史挑题 选择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的政治主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