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习期交20元做游戏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交20元话费银行卡扣掉30元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交20元话费银行卡扣掉30元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看下你的话费是多了20
还是30 可能是你冲的时候点错了
采纳率:7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银行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总体待遇:领导&市场&财经&HR&GTS&研发汪&br&&br&研发待遇:无线&终端&企业网&2012实验室(海思,中软,中硬)&存储&&&大爷软&br&&br&研发加班:大爷软&存储&终端&2012&企业网&无线&br&&br&深圳:总部,研发有无线海思大爷软终端&br&上海:无线研发总部,海思,终端&br&北京:海思,终端,路由器&br&成都:无线,存储,海思&br&南京:大爷软,企业网&br&苏州:企业网&br&西安:终端,无线&br&&br&加班:&br&不忙时:一般124晚上加到9点,每周六加一天。&br&忙时:1234567加班,早上九点到晚上12点。&br&&br&花费:班车收费;食堂收费;迟到一分钟要扣钱,早退一分钟也要扣钱;无年休假,请假用月末加班抵扣(相当于请一天假扣两天工资),病假扣80%工资,丢失工卡赔100块,下班忘记关显示器扣100块,停车即将收费等等。。。
总体待遇:领导&市场&财经&HR&GTS&研发汪 研发待遇:无线&终端&企业网&2012实验室(海思,中软,中硬)&存储&&&大爷软 研发加班:大爷软&存储&终端&2012&企业网&无线 深圳:总部,研发有无线海思大爷软终端 上海:无线研发总部,海思,终端 北京:海思,终…
TUP的部分 经 &a data-hash=&7f466dcd93d1a& href=&///people/7f466dcd93d1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行迹八方& data-hovercard=&p$b$7f466dcd93d1a&&@行迹八方&/a& 提醒,已修改。&br&&br&------------------------------------------ 以下正文 -----------------------------------------&br&&br&作为一个几个月前刚离职的前华为人,还是得说一下,华为的工资倒挂是常态。&br&&br&本科13年入职,当时正好赶上普调,工资从6k升到9k,很多前辈感慨“我们不知道工作了几年,才拿到9k”。&br&可能是因为在“大爷软”,算是华为待遇最低的部门了,但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当时感觉9k已经很多了。而到今年,当年一起入职的同学,他带的徒弟,待遇都比他高了。&br&&br&华为最适合的,是普通985的普通学生,1、肯干活,肯吃苦,2、不会自视甚高,3、最好还是小地方出来的,对薪资期望不高。&br&毕竟企业是要挣钱的,现在企业招员工,不是摆尊佛在家里供着的。(现在211的进华为的比较少,排名靠前的985看不上华为。)&br&&br&看到某答案说某某复旦的学生,没投华为,华为人的评论是“这个人不适合华为”,答主觉得很震惊。&br&我反而对答主很震惊,华为对人才的待遇,绝对是够的,很多6级以上的科学家&br&(这个六级不是华为的员工等级,员工等级一般应届生是13级,通常一两年能到14级,三年能到15级,而此时技术等级只有0级或1级,很多底层pl只有2级,中层可能会到4级。)&br&&br&很多6级以上的科学家,都是年薪百万的,之前大爷软的某产品线,招视频相关技术的专家,给的就是百万以上的年薪。&br&&br&但是对一般应届生,华为的定位就是员工,就是来让你干活,加班的。你能成为牛人,那是你自己愿意奋斗,愿意钻研;你甘心做螺丝钉,那是你自己吃苦耐劳。&br&&br&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的不断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你给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大牛,是研究人员,那么华为只能算一个让你打基础的跳板。据我所知,华为真正做一些前沿科技的研究部门,招的都是清华北大的博士,和研究所差不多。刚入职的时候,曾经在租房的地方和一个同事一起挤公交,一聊才知道是清华的博士,来华为是做锂电池的研究的,据他说,在华为感觉和在学校里差别不大。&br&&br&最后再提一下,应届生一旦拿到华为的offer,基本相当于稳进华为了,尤其是做软件研发的。&br&华为的6个月实习期,工资给的和转正后一致,而且转正还是比较容易过的。&br&我在华为这三年,没有遇到一个转正没过的,很多应届生进华为后,不适应华为的氛围,想离职,主管都会尽力让你转正后再离职,大家不要担心。&br&&br&还有就是实习生的问题,我是没遇到过实习生,我们部门也没招过实习生。但是据我感受,华为的大多数岗位,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只有做得久,很多东西才能搞清楚。如果一个部门愿意让实习生承担核心模块,那基本上转正不成问题。&br&&br&最后说一句,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华为,华为也选择了我。&br&&br&-------------------------------------------分割线-----------------------------------------------&br&&br&一天过来,居然这么多赞了,受宠若惊啊。&br&看了下评论区几个问题,就在这里统一解答下吧。&br&&br&1、为什么离职。&br&当时是因为部门结构要调整,我所在的部门,要合并到南京去。现在业软的大本营,就是南京,在深圳的反而是少数。当时十分纠结,如果早一年让我去南京,我就去了,但是在深圳待了3年后,感觉还是深圳机会多。而留在深圳华为,就得去其他部门,从头开始学业务。索性决定换工作了。&br&&br&2、实习转正率高&br&正如评论里说的,主管之所以希望转正后再离职,主要是想让新员工背个C绩效。因为每年根据部门绩效,员工绩效的指标也不一样。如果部门绩效好,上级部门分配给你们部门的A绩效数量就多;反之,C绩效就多。因为大家都在加班,都在努力干活,PL也不想让大家拿C,所以一般都是离职员工背C。&br&但是如果离职的人太多,一是对部门的运作会产生很大问题,二是对PL自己的绩效也有影响,所以会出现很多主管不愿意让人离职的情况。&br&还有一点,如果试用期内离职,对你导师的绩效,是会有影响的;大多数导师,对自己的徒弟都是非常上心的,(比如当初带我的师父,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他,而且经常联系。)一般情况下,都会待到转正。&br&最后说一下,正式员工离职,是有N+1补助,就是你待了多少年,就给你多少个月,加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离职补助。所以对个人来说,还是转正后再离职比较好。&br&&br&3、关于股票&br&现在华为的倾向是,给底层员工加工资 + TUP,给中层员工加股票+TUP。&br&在华为,股票是需要员工自己掏钱买的,大概是5元一股,而一般每年的分红是1-2元,看华为整体的效益。在12年的时候,13、14级员工还是能分配到股票,但那时候,工资还在7k左右,基本买不起,比如分配你5k股,你需要花2W5的RMB,这在当时对工作1年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所以当时很多员工是借钱买股票。&br&从13年起,公司导向就变成,15级以下员工,以及加薪为主;慢慢的,15级以下的员工就基本没有股票了。&br&&br&其次是TUP,TUP可以理解成不需要你花钱的股票,但是有5年时间限制。&br&(经 &a data-hash=&7f466dcd93d1a& href=&///people/7f466dcd93d1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行迹八方& data-hovercard=&p$b$7f466dcd93d1a&&@行迹八方&/a& 提醒,去问了下之前的同事,TUP已经不锁收益了,现在分红和股票一样。)&br&&br&大概是14年吧,华为开始推TUP,主要是因为13,、14级的优秀员工没有股票了,抱怨很大。&br&分配给你2k的TUP,由于那时候TUP还会锁收益,在年底分红的时候,每TUP可能只能分到不到1元。而离职的时候,股票是会按金额赎回的,即你买了多少钱的股,公司会退你多少钱,但是TUP不会。&br&&br&由于我是在“大爷软”,股票和TUP都很少,本产品线没见过13年以后的15级以下员工分股票,TUP也只知道两例。不知道其他产品线,其他部门是什么情况。&br&&br&4、入职前培训&br&&a data-hash=&cb640ba851e379b5e6ecafe& href=&///people/cb640ba851e379b5e6ecaf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徘徊的电信dog& data-hovercard=&p$b$cb640ba851e379b5e6ecafe&&@徘徊的电信dog&/a& 这位同学问了下,刚好自己也经历过,就说一下。&br&在进部门前,会有一周的大队培训,就是讲讲华为的氛围,讲讲企业文化,顺便说些案例,做下游戏什么的,还是很有意思的。研发类的是一周,一线和客户类的,要更久;客户类的见过培训几个月的。&br&进部门之后,还有其他几个培训,一般2-3天。软件的有敏捷培训,QCC圈培训之类的。&br&&br&而在大队培训前,就是你毕业前,还在学校里的时候,研发类的一般会有华为在当地组织的集训,可能持续3天以上。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会给在本市所有收到offer的人发邮件,可以报名参加。&br&这个集训一般是软件技术的培训,讲一些编程知识。包括IDE工具的使用,代码规范,敏捷开发之类的,建议参加一下。&br&&br&这些培训对你正式入职都没有影响,请以放松的心态参加。
TUP的部分 经
提醒,已修改。 ------------------------------------------ 以下正文 ----------------------------------------- 作为一个几个月前刚离职的前华为人,还是得说一下,华为的工资倒挂是常态。 本科13年入职,当时正好赶上普调,工…
首先应该祝贺各位获得华为offer的同学,无论你们是否拿的是sp,无论是小sp还是大sp,你们成功地倒挂了老员工,这充分说明了这几点:&br&&b&1.你的学校还不错,你可能来自于985或者部分厉害的211(北邮西电等)&/b&&br&&b&2.你的成绩还不错(可能是top级别的成绩,或者获得过国家级别包括华为的赛事的奖项)&/b&&br&&b&3.你的面试能力不错(你面试的时候表现的让面试官觉得你很有潜质)&/b&&br&
之前也有不少同学私信我关于华为公司和华为的招聘,华为以前的招人准则就是:招一些学校不要太好的,但是也不要太差,招一些肯吃苦的,特别是家里条件不好的(这个当然不会去背调,但是一般面试官会从面试表现中看出来)愿意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学生。当然,这个招聘准则在一届一届中随着华为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变成了只招211,到后来,变成了只招部分211,很多211是慎招。就今年我在我们部门看到的9个实习生的bg:2个C9硕士,4个985硕士,1个C9本科,2个985本科,这个本硕比例和985比例来看,今后华为的招聘倾向肯定是越来越看重学历。毕竟你们拿了这么多的sp,门槛当然要高了。另外,既然你们拿了sp进来,那么活是不是也得干得像sp那样漂亮?&br&
说到对于今年的就业会产什么冲击,我想到的是对于以往的老牌BAT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华为今年的动作的确有点大,挖了不少BAT的墙角,以往都是BAT挖华为墙角,很多人读了华为大学就去BAT上班,或者干脆拿华为offer作为保底,今年来看,华为给的工资的确让很多人改变了这个华为offer保底的看法,今后,可能华为的offer(薪资上面)会作为第四极与BAT并称BATH,当然业务上面的确差很多。华为的这种涨薪涨学历的动作,&b&也会改变一部分人对学历的看法&/b&,互联网招聘中,只要你技术牛逼,也是很有可能拿到BAT offer,但是在华为招聘中,可能就会因为学历而过不了简历关,在这里我不是在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只是华为觉得你能够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那么你的学习能力应该不差,华为愿意花这个钱来培养你。对于应届生来说,华为这个平台的确够大,培养体系也的确够完善,举个栗子:我第一次给领导发邮件,我的整个邮件从头到尾都被我导师逐字逐句地改了一遍。(有必要那么严谨吗?真的有必要...)&br&
总结一下,对于招聘市场来说,华为开始有能力参与到高端人才的竞争当中去了;对于华为自身来说,开启了华为从屌丝形象转变成为真正的世界500强形象之路。&br&------------------------------------------------------------------------------------------------------------------------------&br&PS:加班还是免不了,奋斗者协议还是得签,还是没能实现:钱多,事少,离家近
首先应该祝贺各位获得华为offer的同学,无论你们是否拿的是sp,无论是小sp还是大sp,你们成功地倒挂了老员工,这充分说明了这几点: 1.你的学校还不错,你可能来自于985或者部分厉害的211(北邮西电等) 2.你的成绩还不错(可能是top级别的成绩,或者获得过…
&b&&/b&&br&&b&没想到原来是微博大号转发了,授权的时候也没有查看对方的粉丝数。在这个恐袭频发的档口,又触及到了好多人的神经。&/b&&br&&b&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真的很平淡(我幸福地胖了30斤)…但是每次一有很多人转发和评论我就很紧张,不仅紧张也害怕。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我的初衷是,如果我的父母对穆斯林有那么多的偏见,我自己也曾有那么多的误会,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有类似的情况。我发现的一小部分事实,是不是可以加入到整个真相的构成中,是不是在大家下定论前提供多一个事例,多一个角度。我当时觉得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但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能力去承担这些带来的后果,那么多不相识的人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我每次想删掉,就想到那么多人给我私信说她们也遇到一样的社会压力,我因为害怕被人骂就躲了起来,是不是真的太懦弱了。&/b&&br&&b&我描述的生活是真的,我的立场是个人主观但是也是我言论自由的一部分,那么按理说我不应该害怕。但是,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我一个人是很弱小的,我不知道还会把帖子放多久。&/b&&br&&b&&br&&br&&br&&br&&br&&br&&br&&br&&/b&&br&大家新年快乐!&br&更新两张照片,一月一号我们去了同一个地方穿一样的衣服又拍了一样的照片。看到了很多留言,谢谢祝福,有些我也不知道回复什么,也就不一一回复了。&br&&br&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大家或许比较厌恶相亲时,一些人列出list:哪里户口,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是否有房车,工作是否稳定。可能在这个list上,有时也会发现关于种族和信仰的择偶标准。有人觉得这个list中每个问题的回答会帮助判断,甚至是决定性的;另一些人认为这些标准可能是影响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相处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磨合。&br&如果我们只讨论婚姻层面,两个思路都行得通,每个人积累了不同的经验,总结不同方法去识人。但是这个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二元法,如果成为认识世界,进行决策的唯一准则,那可能会造成一些阻碍。&br&&br&虽然这一年,每次打开知乎都会有非常令人沮丧的私信和留言,让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暴力。但是,让我也借机了解了更多人的想法,很宝贵。谢谢!&br&&br&新的一年,祝大家万事顺利!&br&&img src=&/v2-f43cbb3b65e0ccf6ee845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v2-f43cbb3b65e0ccf6ee845_r.jpg&&&br&&br&&b&&img src=&/v2-efaca3d9ddb5e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faca3d9ddb5e1_r.jpg&&&br&&br&&br&&br&&br&&br&-----8月27日更新----&/b&&br&&br&经过几个月,我再看答案,觉得需要强调一下。我不想以偏概全地说,“因为我的男友是好人,所以大家都要喜欢穆斯林”,同时,我也不想因为我男友受到过高等教育,素质较好,就以此来美化北非国家。两个人的感情无法上升到国家、宗教,它太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我也不后悔这么高调地发出这篇答案,因为总要有人煽起一些小波浪,才能促使大家用更多角度去判断。&br&&br&给我写私信探讨跨国恋情的朋友,我真的很抱歉,我不能给出任何意见。不管是穆斯林、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说到底都是一个个体,我完全不认为他信什么教就决定他值不值得交往。&br&&br&&br&&br&&br&&br&&br&&br&&br&&br&&b&-----6月11日更新----&/b&&br&&br&&br&谢谢祝福,也谢谢不理解!祝大家都可以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实际感受寻找到合适的人,并且都能幸福!&br&&br&&br&&br&&b&-----2月5日更新----&/b&&br&&br&在中国话语环境下,我不想对这个“宗教”做任何评判,我不敢劝任何人更改他的观点。&br&但这道题问“什么体验”,回答也只能是“主观的”、“私人的”。&br&基于“一个个体的我”与“另一个个体的人”之间的经验而谈。&br&&br&我相信社会总归会越来越宽容,我们只是万千可能性中的一种。&br&&br&&br&&b&我们就是普通的一对情侣,一样大的年纪,在世界不同地方长大。&/b&&br&&b&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笑盈盈地对我说,你脸上的两团红色好像Maroko啊!&/b&&br&&b&我说:哈?。。。。。。&/b&&br&&b&后来一查,原来就是樱桃小丸子。。。。&/b&&br&&img src=&/a0c51fde5def5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a0c51fde5def5_r.jpg&&&br&他听着阿拉伯语配音,我听着台语配音。&br&我们通过网络看《老友记》、《纸牌屋》……&br&小时候都读着《小王子》,《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入睡,和伙伴们玩着悠悠球,和过泥巴闯过祸。&br&&br&蒙特利尔有一家咖啡馆,类似我们的桌游吧,提供各种游戏。我们俩和其他各个国家的人一起玩法语版你画我猜的游戏,发现那些词,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我们谁都玩过小霸王时期的各种游戏,都经历了windows98,2000,都知道007,灰姑娘。&br&世界没有那么大,当然也没有那么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和回忆,在任何时期都是要学习的。我们俩作为异乡人,在两人都不能称为故乡的国家探索,不是也很有意思么。&br&&br&&br&&br&&b&-----1月20日更新----&/b&&br&&br&大家关注这个话题,我想可以向大家推荐两部很有意思的法国喜剧,也会解答很多疑问。&br&&ul&&li&&b&1.岳父岳母真难当 Qu'est-ce qu'on a fait au Bon Dieu? &/b&&br&&/li&&/ul&讲述的是法国一家有四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和黑人。放大了文化差异,黑了各个种族,包括老派的欧洲人。&br&我曾经在国内看过一遍,和男朋友又看了一遍,他替我解释了里面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很多梗,超好笑。&br&&br&&ul&&li&&b&2.还有火腿?Il reste du jambon?&/b&&br&&/li&&/ul&讲述的是一个北非阿尔及利亚医生和一个法国女记者相爱,两个文化,两种宗教的家庭碰撞,也是先互黑,但是非常有趣。&br&&br&&br&恋爱有什么值得特别一提的呢?爱一个人又不难,一个人对你好,尊重你,理解你,促你成长,你说喜欢他不是理所当然么?&br&拒绝一个人才需要套上宗教,文化,社会的各个原因。&br&&br&&br&&br&&b&-----1.18日更新----&/b&&br&回复评论区:&br&“你这样的中国女生我见多了”,“穆斯林都是***”。所以我们就被一个标签掩盖掉了所有人性。&br&“拼命找洋人,甚至找黑人、穆斯林”,所以中国人和洋人不一样,洋人中又分三六九等。&br&&br&&br&&br&&br&&br&&b&---原帖----&/b&&br&&br&&img src=&/67a814c8a0f7b1f252d49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29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67a814c8a0f7b1f252d49_r.jpg&&&br&男:穆斯林,阿拉伯人,来自非洲。&br&女:共产党员,军人家庭,祖辈在中国。&br&&br&我爸妈是我生活圈子里,最“种族歧视”并且还引以为豪的人:黑人智商低没文化、(啊?除了黑人白人还有其他颜色外国人?)、阿拉伯人狡猾没信用、穆斯林一票恐怖分子、非洲人全是中国人的穷亲戚、白人都是大色狼,婚后不是出轨,就是没有责任感不懂得照顾双方父母 ……&br&&br&总结成一句话:找老公要在中国找,最好不出江浙沪。&br&&br&他们不是最底层,完全没有见过外国人的人:本科,政府工作,生活在一线城市,两个人都是NBA死忠粉,接触过外国文化,喜欢小混血。&br&但,在自己女儿的问题上,他们对于以上判断十分确信,不容置疑。&br&&br&&img src=&/1db76f052a8e15fdfc3ece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8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1db76f052a8e15fdfc3ece_r.jpg&&&br&回答这道题,我是真的希望能看到我们我们结婚的这一天。虽然困难重重,想起来就忧愁。但我看男朋友,就有一种刘烨看安娜的感觉,“人生都被照亮了”,错过了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了。&br&&br&&br&&br&————————————&br&&b& 这道题是回给我爸妈看的。&/b&&br&————————————&br&&br&&br&&br&&b&你们怎么交流啊?&/b&&br&&b&————————&/b&&br&他的母语阿拉伯语,我的母语中文。我们俩法语和英语都很好,以为沟通没问题。&br&但是,我在课堂上学的法语,出了国只够在课堂上用。最贴近生活的词汇完全是块空白。&br&&br&以前和法国男生约会,课上聊聊政治新闻还马马虎虎,一旦深入接触,连最基本的蔬菜水果、远方和爱都谈不来,互相都觉得没趣便散了。&br&&br&&br&直到遇到男朋友才觉得,&b&啊?语言是问题吗?&/b&&br&法语不灵的时候说英语呀,英语不灵的时候查字典呀,懒得查字典比划比划呀,比划不清楚画啊唱呀。&br&&br&我们无时不刻在聊天,有时候他讲阿拉伯语,找不到相应的翻译,就向我描述一个场景,慢慢地我就记住了这个阿拉伯语,回忆起来都觉得很神奇。&br&&br&想想交往过的外国男生,一个单词重复三四遍人家就倦了,我还常常感到自责,懊恼自己的法语还不够好。&br&&br&但是真正的爱是会让人变得有耐心的。&br&&br&&br&有一天我转发了自己的另一条知乎回答到朋友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什么? - Trois 的回答&/a&,他竟然回了一长条。&br&&img src=&/e8dc10fcfe868e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8dc10fcfe868eb_r.jpg&&&br&我说:我转发的都是中文,你干嘛这么费劲看呀?&br&他说:我想知道你关心什么呀!你转发的文章我每一篇都Google翻译了!(比如下面这篇)&br&&img src=&/c138f7999bbfa1b64e72ae4db585b0cc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c138f7999bbfa1b64e72ae4db585b0cc_r.jpg&&他拿出手机,现场演示全文翻译。但他一打开Google首页,我看到搜索记录和常去网站全都是我转发的文章,当时心里突然被揪了一下,好像第一次被一个人那样关注过。&br&&br&我们吃饭的时候会看看“阿拉伯好声音”,他连歌词也会解释给我听。相反,有时候他问我某样东西用中文怎么说,我认为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两回,总是懒得回答。现在逐渐地,我也会主动向他解释,所有的改变都是良性的,互动的。&br&&br&自从我跟他说,我爸妈只接受中国人,他已经开始学中文了。最近咿咿呀呀地在学声调,超可爱!&br&可惜他跟我这个南方人学普通话,不仅前后鼻音不分,而且越学越娘,一张口就是“么么哒,哎哟哟,哼,呸,呶,囡囡”&br&&br&我最近在跟他学阿拉伯语,讲话时手势特别多,见面右手捶胸,语气词特别硬,好像分分钟可以上战场。&br&&img src=&/762ddb7baec0e2988dec160c75aa182c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762ddb7baec0e2988dec160c75aa182c_r.jpg&&&br&&br&&br&在厕所马桶对面的墙上,我贴了一块白板,每次上厕所都会随性写一点中文拓展拓展他的词汇!&br&&img src=&/ebb2ca192f607b3eb7fd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bb2ca192f607b3eb7fd7_r.jpg&&&br&那些丑的不行不行的小人都是他画的!&br&&br&&br&&br&&br&&b&&br&阿拉伯男人很大男子主义吧?&br&——————&/b&&br&&br&我的父母不信教,但是传(迷)统(信)。他们在农村长大,村里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大家都会直言不讳自己的喜恶。过年,乡亲们邀请我上桌吃饭,还会特别热情地说一句:&br&&b&女人一般我们不让上桌吃饭的。&/b&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br&&br&&br&到了我们这一辈,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江浙几乎感觉不到。我遇到许多中国男生凡事都为对方着想,行为得体,比现在年轻的英国人、德国人还要绅士。&br&我爸爸,今年就50岁了,一辈子没有下过厨房,在他的概念里,所有的事情是有“阴阳性”的,一些事情理应被女人处理,男人不应该插手。要说大男子主义,我爸应该是首当其冲。&br&&br&男女之间,并没有人“有义务”服务于另一方。但在一些人潜意识中,总以性别为由把女人视作“应该提供服务的人”。&br&&br&当时我就在想,国籍和人种真的能够代表一个男生的好坏吗?&br&&br&跟这个男朋友在一起,是我第一次从心里感到了被恰如其分的对待。&br&&br&我做不好,他帮我,他做不好,我帮他。&br&我们发挥各自的优势。&br&有时候这个优势是由于性别而造成的,有时候是我们的教育背景造成的。&br&从来不基于性别而预设要求:他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要求我做饭和打理家务。他热爱厨房,我讨厌下厨,自然而然就分工合作。&br&&img src=&/e8cf0fbaaa4005d75bce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1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8cf0fbaaa4005d75bcef_r.jpg&&&br&每次做饭前都有一次开场白:&br&我去做饭啦!今天我要研究一道新菜!&br&今天我要做虾!&br&今天我要做鸡肉!&br&今天我要做三文鱼!&br&你在这里好好工作,一会儿我叫你来吃饭!&br&一定会好吃死的,miam miam miam!&br&&br&每次他幸福地去厨房,我幸福地吃饭,太美好了!&br&&br&(这就是他在厨房里忙活的样子!快乐的小非洲人!话说我好喜欢非洲啊,真是生性乐观!感觉每天都好快活!)&br&&img src=&/479000faac9b70d96dfebd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479000faac9b70d96dfebd_r.jpg&&&br&&br&&br&15年我刚刚创业,加拿大和国内两头忙。每天窝在沙发上视频开会、打字。一坐坐上一天,他三顿饭都准备好。我特别不好意思,就提议刷碗。他很生气,问为什么一定要计算谁做的多谁做的少。我工作忙,他就多做一点家务,如果他工作忙,我也会这样照顾他啊。&br&&br&(很偷懒,我只做过一顿饭,还是速冻饺子)&br&&img src=&/48ad247eded4ae12a076351fcf0e3189_b.jpg& data-rawwidth=&1344&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4& data-original=&/48ad247eded4ae12a076351fcf0e3189_r.jpg&&&br&&br&&br&&br&从创业开始到今天,我的合伙人每天晚上工作到2点,早上8点半起床,这样的状态连续几个月,没有休息日。在遇到男朋友之前,我和合伙人都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是自从他到生活里来以后,我的整个人都打了鸡血一样。&br&&br&我很专注地打字,一转头发现他在摘葡萄。&br&有时候一盘剔好核的枣子。&br&有时候是已经放在盘子里的薯片。&br&&br&上学前把饭菜做好塞住我的书包里。&br&&br&也不说什么,东西放好就走了。&br&&img src=&/e1113dabf4b17d1de7617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e1113dabf4b17d1de7617_r.jpg&&&br&&br&&br&我不认识其他的阿拉伯男人,但是这个人大男子主义么?&br&&br&&br&我们两个人超爱打来打去,互相捉弄,互相挠痒啊。我经常突然倒地,让他伸手来接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打到很欢的时候我从沙发上掉到地上,我全身上下都扑腾着,蹬他踹他挠他,没有手闲着。他一只手和我打闹着,另一只手捞着我的头,保护我不碰到桌角。&br&&br&我走路走着走着,他一把拽住我。旁边有尖尖角,地上有水,我都没注意到。&br&&br&最微小的细节,他做的那么自然,留我一个人被他的举止打动。&br&&br&他或许都不记得,不是最正常的反应吗。可我做不到那么细致:我开柜门的时候会不小心磕到他啊,我一个人在家烧饭不会想起来发短信问问他会不会回家,有没有吃饭。&br&说实话,有时候我在想他怎么能考虑的那么周全,我在想他累不累啊。但他对陌生人、朋友也都非常礼貌体贴。我想这是一个人的礼仪,是除爱之外的,良好的教养,这些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只有长久培养才会成为本能。&br&&br&&br&&br&&br&&b&穆斯林会强迫别人信教吗?&/b&&br&&b&————————————&/b&&br&&br&我非常坚定地不信教。并且,由于媒体的原因,我对伊斯兰教存甚至有很多偏见。&br&&br&因为他,我开始关注伊斯兰问题,选修有关宗教的课程,看穆斯林的纪录片,经常向他请教宗教问题。伊斯兰本身的意思是“和平”(虽然在知乎上关于这个词意有很多争论),虽然我对教义有很多怀疑,但是宗教在我男友身上展现了很多美好的面貌。&br&&br&他对自己有所约束,他的心里有界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时候也很古板,比如同性恋,什叶派、犹太人这些议题还是很敏感。我们几次大的争论都是有关宗教问题。&br&但总体而言,宗教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让他存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可厚非。&br&&br&与汉人生活的唯一矛盾在于,我们吃猪肉。&br&&br&同桌进餐,他自己不吃猪肉,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吃。在国外的餐厅很好解决,因为各自点各自的餐,但是国内大家共享食物就会有点问题。尤其是我们什么馅儿里都掺一点猪肉,云吞饺子春卷。&br&&br&有时候我会发点牢骚,因为中国好吃的猪肉太多了!我的家乡杭州东坡肉,哎呀呀呀,咩咩咩,好吃的不行啊!还有梅干菜扣肉,肥而不腻,我的天哪!&br&&img src=&/e1ce31cd0cacb8aeeab6884c_b.jpg& data-rawwidth=&1344&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4& data-original=&/e1ce31cd0cacb8aeeab6884c_r.jpg&&(但我生病的时候,他还是特意去唐人街买了皮蛋瘦肉粥和肉馅烧麦)&br&&br&虽然有点可惜,但是想想看,每个人不都有点忌口么,互相尊重就好。&br&&br&--------------------&br&有的时候我跟爸妈聊天,有意无意地放一点风声,爸妈立即变得特别紧张,尤其是爸爸,特别严肃,声称你敢找外国人就不用回家了,我赶忙打一个圆场,顾左右言其他。&br&一挂了电话,整个人特别沮丧,冲动地跟一旁什么都没听懂的他说,要不咱么干脆生米煮成熟饭算了。&br&他赶紧堵住我,“如果我们不尊重你的父母,他们永远也不会尊重我们。永远不要有这样自私的想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们会理解的。我们会得到祝福的。”&br&&br&&br&也有人问我,那他的父母怎么想呢?&br&是啊,不仅对于华人来说,嫁阿拉伯穆斯林人是一个冲击,对于他们来说,娶一个毫无宗教信仰,并且还是亚洲人真的也很奇怪。前几天他接到朋友电话约他出门玩。他说,不行啊,我要陪我女朋友。&br&他朋友会说,哇,你还跟那个中国女孩儿在一起呀。你们是认真的啊。&br&挂了电话他笑嘻嘻跟我说,他们啊,他们不知道我爱你。&br&&br&他的姐妹都很喜欢我,我还没有和他妈妈会过面。&br&但我让男友非常正式地跟他妈妈声明:我不信教,我永远不入教。我尊重他们的宗教,但是他们也必须尊重我的原则。&br&她妈妈说,宗教没有人可以强迫,只要我们俩人是相爱的,没有人可以用宗教的理由来介入。&br&我觉得,嗯,阿姨,还是挺酷的。&br&&br&关于小孩的宗教问题,很多留言在问,其实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br&这学期我在上种族的课程,在前殖民地国家跨宗教婚姻并不罕见。像我们这样一方有宗教信仰,一方是无宗教的不算稀罕事。在男友的家乡,犹太人和穆斯林联姻,逊尼和什叶联姻,这样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家庭也是存在的。&br&去年法国轰轰烈烈“禁止穆斯林女性在公共场合戴面纱”的政策一出后,法国电视台采访了一对穆斯林姐妹,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个姐妹的父亲其实是犹太人。孩子是有自由选择自己宗教的权利的。&br&我的男友说,他不会逼迫小孩入教,但是他从心底觉得伊斯兰给了他内心的安宁,他说他也会向孩子讲述古兰经的故事。但与此同时,我还觉得我共产大法好呢,我还觉得红烧肉好吃呢,哈哈哈。我们如果作为父母,两方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入不入教是他们的权利。&br&&br&&br&&br&说到他妈妈,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教育方式的女人。我曾经盘问过男友的情史,也很好奇穆斯林父母怎么跟小孩进行性教育。&br&他说,他妈妈其实知晓他有过女友,但从来不会提起性。从小到大,她针对这个话题只说过一段非常隐晦的话。&br&“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姐姐妹妹做的事,你也不要对别人家的女孩子做。如果你的姐妹受到了伤害,你会什么感受?你要知道每个女孩也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父母。”&br&&br&&br&&br&&br&&br&&br&&br&&b&最好的生活状态&/b&&br&&b&————————&/b&&br&&br&生活中,有无数个不经意的瞬间,让我温暖到心里。&br&时而哥哥,时而儿子,时而爸爸,时而朋友。&br&&img src=&/d441a3ae3fb5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1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d441a3ae3fb5_r.jpg&&(他跟我的朋友聊天)&br&&br&事实上,如果问和外国人交往什么体验。&br&说真话,时间长了,完全感觉不出来这是一个外国人。&br&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我们特别能玩到一起,能聊天,能彼此打开新的世界,能互相支持。&br&&br&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他每周末都会带我骑自行车,滑翔,皮划艇,跳舞。我是一个特别宅,特别不爱社交,不爱运动又恐高的人,他必须“逼着”我我才做。&br&&br&我还以为是我给了他机会,但其实是他一边在充实我的生活,一边还保护我的小骄傲。我总爱给他各种建议,但随着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多,我才发现他比我优秀的多。&br&&br&&br&我在做女装品牌,做好视频正愁配乐,他拿起吉他看了一遍视频,即兴一次过关。超级好听。&br&他自带非洲人属性,鼓点、现代、爵士什么音乐都能跳舞,我也被拉着学起了salsa。&br&我们交往以后他特意去买了一台好的单反,出门旅游回来,400张照片,300+张是我——“我在吃饭,我在逛博物馆,我在戴围巾、我在地铁打盹……”全都是我。&br&&img src=&/a0ed2ea91db0dd60532e04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a0ed2ea91db0dd60532e04_r.jpg&&&br&&br&我们去游泳,因为从小在地中海沿岸长大,他游泳好爆了,一直耐心教我各种泳姿。&br&我说我爸爸教过我武术,他说他也会martial arts。一过招被他虐哭。&br&有一天我吹牛逼说我打乒乓特别厉害,约球之后又被虐死。&br&之后了解到他跑步、排球都是专业级,我撂狠话说不玩了,玩什么都输,特别丧气。&br&他见我脸色不对就一直哄,也被我的好胜心笑哭。&br&后来想想也觉得自己好奇怪,明明是游戏我也要分出胜负。其实多了一个私人健身教练,有什么不好的。&br&&br&我们现在每隔两天去滑冰,因为都是第一次滑,一起学新的项目,一起进步!&br&&br&&img src=&/a5a2f317a34af901d6d3dc_b.jp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a5a2f317a34af901d6d3dc_r.jpg&&&br&————————————————————&br&&br&&br&&br&再过一年半我就要回国了,我的合伙人、我的爸妈都在等我,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再回加拿大。我总是做最坏打算,经常在对话里给他打预防针。他每次听到“还有很多很好的女孩子啊”之类的,他就特别火大,问我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what if the best girl is already in my arms?&&br&&br&有一天他回家,突然郑重其事地跟我说,他决定要跟我回中国,定了,这个夏天就先到中国来看看。&br&他说:你一个人在中国会不会跟中国男生跑了。&br&我说:不会啊。&br&他说:不行,我怕你一回国,别人又对你好,家里又给你压力,我就把你丢掉了。你要是能来加拿大,我在这里等你,你要是来不了,我到中国来。&br&&br&-------------&br&&br&&br&&br&也许跟所有人都说得明白,但是怎样让爸妈能去除一切种族、宗教、地域的偏见,看清一个人。好难啊。
没想到原来是微博大号转发了,授权的时候也没有查看对方的粉丝数。在这个恐袭频发的档口,又触及到了好多人的神经。 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真的很平淡(我幸福地胖了30斤)…但是每次一有很多人转发和评论我就很紧张,不仅紧张也害怕。我真的不知道…
希望我的经验文能帮到你~&br&这是我的CFA一级考试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br&其实这是人家的douban日记啦—&&a href=&///?target=http%3A///link2%3Furl%3Dhttp%25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e//&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不到5个月的时间!妥妥的全A!木哈哈~&br&&br&&br&写在前面: &br&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考试体验,考完之后我就觉得实在是很有必要写点什么纪念一下,最令我兴奋的不是我通过了考试,而是通过整个的备考过程(不论是复习看书,考前心态的调整,还是对考试当天过程的控制)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自己真的开始成熟起来了。我很欣慰。 &br&结果也非常令人愉快,不算弃考考生的情况下,37%的通过率,看似不易,实则难不住认真准备的有心人。 &br&~~~~~~~~~~~~~~~~~~~~~~~~~正儿八经滴~~~~~~~~~~~~~~~~~~~~~~~~~~~~ &br&道德手册上说吐协会的槽不违规!那就先吐个槽! &br&教材捆绑销售,考试费用高,Sample收费等等这些槽点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br&尼玛成绩为什么要发邮件通知呢! &br&直接放到官网上自己查询不好么,是对自己的服务器不自信么? &br&爹刷邮件刷的心都碎了! &br&~~~~~~~~~~~~~~~~~~~~~~~~~~~吐槽结束~~~~~~~~~~~~~~~~~~~~~~~~~~~~~ &br&接下来要认真写了,可是到底要采取什么记叙手法呢! &br&插叙吧,如果插叙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代名词的话~ &br&&br&12年1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收到协会的邮件,大概说了两件事: &br&1.美国东部时间1月22日上午九点成绩会发到你邮箱,24小时后官网可查询。 &br&2.QQ邮箱不给力,换一个吧,不然收不到成绩不可以赖我们的哦~ &br&&br&关于1,美国人一定没听过计划不如变化快这句话,不然怎么提前一个月就敢通知! &br&关于2,果断换了Hotmail。 &br&&br&&br&&br&百爪挠心的从10点刷到11点半!一无所获,于是在茫然失措的情绪中睡去。 &br&凌晨两点醒来,手机登邮箱,收到了,点进去。 &br&终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Congratulations!Nice! &br&~~~~~~~~~~~~~~~~~~~好吧我知道上面这些你都不想知道~~~~~~~~~~~~~~~~~ &br&关于报名~ &br&这次真的好好写了! &br&我报名真是够早的(),协会的earlybird原则,12月的考试3月前报名比较便宜,借了张双币信用卡,连注册费带一级报名费总共刷掉了近1100刀。报名的过程中没什么复杂的,有问题也是英文表达的问题(家庭住址什么的),六级水平自己报名绰绰有余了,没必要找代理浪费那50块钱的代理报名费。 &br&&br&值得一提的是报名时登记的主邮箱最好是gmail,hotmail,yahoo这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邮箱,QQ邮箱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br&&br&教材是捆绑销售的,一级用电子版已经足够了,Notes看好稳过的,原版教材的电子版在复习后期查漏补缺还是很好用的,主要是通过电子书软件的查找功能找到书上相关概念帮助理解Notes上写的不太清楚的概念。 &br&&br&电子版教材是要使用第三方(Vital Source)电子书软件的,报名成功后,邮箱会收到一个授权码,下好第三方软件,注册并激活后就可以下载电子版教材了,一旦激活,可以使用5年(具体记不清了,在协会网站上看到过,应该没错),也就是说5年内无限次下载你报名当年的原版教材,所以不用担心电脑出问题重装系统之后昂贵的电子书会丢失。 &br&~~~~~~~~~~~~~~~~~~~~~~~报名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br&关于复习过程,这才是重点对吧! &br&&br&复习用到的材料: &br&Schweser Notes 2011版 (看了新大纲之后跟同学借了2012版的Book2,Book3,复印之)&br&10,11,12三年的Mock和Sample &br&原版教材(电子版,主要用的是原版教材上的练习题,这个题非常好!) &br&Schweser的Practice exam 2011 &br&Standard Handbook &br&某机构的基础班&冲刺班视频 &br&&br&时间分配: &br&将近80%的时间用在Notes上 &br&其中Ethics、FRA、Fixed income、权益投资、Derivatives、Alternative三遍 &br&数量、Corporate Finance、Portfolio两遍 &br&经济学一遍 &br&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看了视频,做了三年的Mock和Samlpe,具体情况后面细说 &br&看其他材料的时间不足5%忽略不计 &br&&br&2012.2——2012.6,研一下学期,断断续续的看了看Notes的道德、数量、公司金融三个部分,熟练了金融计算器(TI的)的使用,考试的时候可以带两个计算器,我考试的时候就带了TI的普通版和专业版两个计算器。两个计算器的区别在一级涉及到的是Discount Payback Period的计算,另一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区别是专业版换电池很方便,普通版要拆机,这个真不是一般的难拆。 &br&&br&2012.7——2012.8,研一暑假,因为要考驾照,勉强看了一遍报表分析,相当勉强。 &br&&br&00+刀的沉没成本开始发挥威力了有木有!每天在重压之下很认真的看书啊,怎么也得8H/Day吧!Book3报表分析一遍,Book4公司金融&组合管理&权益投资一遍,时间就到10月初了。 &br&&br&2012.10,国庆假期,没有了上课的影响,Book5固定收益&衍生品&另类投资,大部分是本科学过的东西,效率自然高。国庆收假后Book3,权益投资,固定收益又一遍,最后一周扫了一遍经济学,十月就这么过去了。 &br&&br&2012.11,开始看视频,主要是跟着授课人的思路回忆知识点,这种方式效率很高,同时通过听别人的讲解加深理解矫正偏差。Mock放在周六周天进行模拟,Sample则是利用没课的一整个上午或者下午进行训练。 &br&&br&说说做Mock&Sample的感受: &br&1.Mock模拟考试的时候,不论上午下午都做不完,基本上都要超时20分钟左右,只有最后一次模拟算是勉强没超时。 &br&2.必须承认不论是Mock还是Sample都跟真题有差距,真题定性型题目的比例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做Mock会超时,做真题却能提前一小时结束,不用算,不太用想,会就会,不会只能猜一个! &br&3.Mock如果能做到70%+,考试过肯定是没问题的!(我Mock的平均水平也就是个5A4B1C,72%左右) &br&4.Mock一定要掐时间做!Mock的出题思路跟真题很接近,错题一定要好好研究! &br&5.Mock和Sample的出题顺序与真题一致,而Schweser的practice eaxm跟真题的顺序不一致,真题中普遍认为最容易拿分的组合管理的题目在最后,时间不够的话,这部分一定不要放过。 &br&~~~~~~~~~~~~~~~~~~~~~~~接下来是注意事项喽!~~~~~~~~~~~~~~~~~~~~~~~ &br&与顺利通关有关的金玉良言: &br&1.天道酬勤! &br&2.Notes已经是简化了的东西了,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 &br&3.自己的重点笔记一定要有,考前就靠它了! &br&4.自己的错题笔记一定要有,考前就靠它了! &br&5.推荐将道德部分放在最后看,道德部分的考题都是小案例,里面涉及一些金融领域的操作方法&术语,看好后面的内容之后,对理解小案例的内容很有帮助,否则在看道德的同时又要学习金融术语,缺点有二,一是不够系统,一是占用精力。 &br&6.Schweser的Notes每个section后面都会有练习题,不论是角度、深度还是形式跟真题都差距较大,没有参考意义,只可用作熟练概念的工具,做得好做得差都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然也可以不做! &br&7.一定要重视原版教材的练习题,可能有些部分的题目不是选择题,不要怕麻烦,认真做,认真总结,至少做两遍! &br&~~~~~~~~~~~~~~~~~~~接下来是对Eaxm Day的回忆~~~~~~~~~~~~~~~~~~~~~~~ &br&29号下午到广州 &br&30号CFA广州考场,白云区白云大道广州体育馆踩点 &br&踩点的结果分享一下,体育馆的西边,步行大概10分钟的路程(打车真的是一脚油门的事儿),是原来的老广州机场,现在成了商业区,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一应俱全,正好可以解决令人发愁的午饭问题(午饭问题其实才是考试日的大问题吧!) &br&&br&广州体育场有1、2两个场馆,考试当天馆外会搭起临时的房子存放考生的随身物品,中午考场外会有临时摆设的桌椅供考生休息吃饭,传说中协会提供的盒饭没发现(估计广州考场没有),倒是有很多来送饭的人,像我这种单打独斗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计划,保证午饭质量,毕竟是6小时的持久战。 &br&说说考试当天的见闻: &br&1.按规定,上午8点半(下午一点半)之后不能入场,9点(下午2点)之后才可以继续入场,所以还是早去点比较好,随身物品会检查两遍,进馆时一遍,坐到座位上之前一遍,别抱侥幸心理。 &br&2.监考都会穿马甲,橙色和绿色,橙色明显是leader,只有一个橙色马甲是外国人,其他都是中国人,都很年轻很nice,据说监考一天有900多块啊! &br&3.找到自己的Section之后会有监考核对信息引导你就座。坐好后,在发卷之前随时都可以举手要求喝水、上厕所,开考后也随时可以去喝水、上厕所。整个考场有十几台饮水机,不用担心排队的问题。 &br&4.整个考场90%甚至更多都是学生(CFA持证人虽说全球只有10万多,但底下那个基数和),我所在的Section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弃考,真挺可惜的,就算准备的不好,来体验气氛一下也是好的么。 &br&5.虽说上午的考试12点结束,但是收卷子&答题卡,检查卷子&答题卡都要耗费时间(差不多20分钟),这样出考场就已经差不多12点半了,由于1点半之后不可以入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吃午饭,午饭如何解决一定要事先计划好! &br&6.题目的难度方面,总体难度低于Mock,相对而言,个人感觉上午的简单,下午的稍难。 &br&上午一上来做的那两道数量的题目(我的做题顺序是跳过道德部分按顺序做,最后做道德部分)由于一下子没能进入英文表达的状态卡了一下,下午衍生品部分一道关于有保护的看涨期权(covered call option)的题目卡了一下。 &br&7.考场上一切行动听指挥,考场的广播指令全英文表达,听不清没听准的话,看到身边大部分人动了,再跟着动。 &br&~~~~~~~~~~~~~~~~~~~~~接下来是关于通过标准的讨论~~~~~~~~~~~~~~~~~~~~ &br&参加考试,了解怎么才能通过考试是必要的,考前我也探寻通过标准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br&暂且说说我的看法,虽然协会已经不公布MPS指标的确定方法了,但是毫无疑问全球最优秀的1%考生正确率的70%仍旧是最重要的一条。 &br&虽然有6A4B仍旧Fail的先例,但毕竟是极少数。5A4B1C通过考试的大有人在。 &br&关于道德部分的影响,协会官方网站已有明确说明,只有处在过于不过边缘的人,才会由道德部分的正确率来决定成绩是否合格,可以确认道德部分是没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的。 &br&~~~~~~~~~~~~~~~~~~~~~~~~道德部分的复习心得~~~~~~~~~~~~~~~~~~~~~~~~ &br&道德部分在整个成绩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偏偏这么重要的东西又很难把握,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比例,地域、文化等因素带来中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差异,想要一下子完成转变实在不易,简单说说我的对策: &br&1.Notes的道德部分完全可以不看,直接看道德手册。尽量多看。 &br&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总结,在精读道德手册时,协会针对每一条准则都会给出解释,解释中会提到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一定不要放过,转换成自己容易接受的话(比如总是遵循最严苛的规定,又比如在保密原则下吐CFA协会的槽不违规)记录到本子上,到后期这个本子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br&3.积极使用协会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行为准则评判生活中碰到的事情(比如了解到CFA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这条规定之后,强迫自己不论在什么场合提到CFA的时候都用作形容词)。 &br&4.尽可能多做题,重视原版教材、Mock和Sample道德部分的题目。 &br&5.注意不同条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Ⅲ(B)Fair Dealing公平交易和Ⅵ(B)Priority of transactions交易优先权,公平不是平等,没有绝对的平等只有相对的公平,前者规范不同客户之间的交易顺序选择问题,后者规范客户,受托公司,雇员之间的交易顺序。 &br&总之就是积极思辨,积极总结,积极应用~ &br&~~~~~~~~~~~~~~~~~~~~~~日更新并完结~~~~~~~~~~~~~~~~~~~~~ &br&所有的结束都是开始!加油!
希望我的经验文能帮到你~ 这是我的CFA一级考试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其实这是人家的douban日记啦—& 不到5个月的时间!妥妥的全A!木哈哈~ 写在前面: 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考试体验,考完之后我就觉得实在是…
前面朋友的回答已经比较全面了。简单一句话总结:&b&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b&,而投行在国内一般仅指&b&券商IBD&/b&(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有关世界顶级投行就奉劝题主不要考虑了,不是打击您,那里不是您努力了想进就能进的。
&br&&br&下面我贴一篇文章分享一下投行前辈的&b&从业经历&/b&,给未来有志于从事投行工作却又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深入了解的朋友一个相对客观形象的参考,以加深对投行的理解从而选择继续坚持亦或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br&&br&&b&文章较长&/b&,但我认为写的很真实。&b&没有耐心、不感兴趣的读者就不要读了&/b&。本着认真的态度,请您看完文章后再点赞同或反对。&br&&br&-------------------------------------------------------------分割线------------------------------------------------------------------&br&&br&&blockquote&人生是一场长跑,就算你在这一阶段占得先机,谁知道别人不会在下一阶段胜过你?看着那些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每年有固定的假期去旅行,可以早点找到意中人、花更多时间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你只能看着或期待着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增长的快一些,你真的觉得有限的人生你丰富体验了吗?
&/blockquote&&br&&b&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b&&br&&br&&b&作者:班妮&/b&&br&&br&&b&
引子&/b&&br&&br&
  如今,在投行工作是否还是一个传说?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尽管现在投行人员的素质早已参差不齐,但投行之外的人仍然羡慕那些正在投行或曾在投行工作的人,主要原因,我想还是因为投行的造富效应。&br&&br&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去掉这个定语也行)都有想多赚钱的冲动,毕竟,这也是个人能力的某种反映。所以,尽管“occupying wall street”以及高盛前雇员在《纽约时报》上公然抨击高盛的“money making culture”让华尔街在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负面词汇,甚至在中国,媒体上对投行的负面报道也日益增多,但仍然有不少人试图进入投行工作,特别是在当下中国。&br&&br&  
最近有不少人向我咨询进入投行工作的事,哪怕是能进入一些国内中小券商也好;而更有很多即将到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公开地在电视节目上说,他们的目标是进入美国华尔街,在自己的履历上添上辉煌的一笔。而我发现,即使我说了再多关于投行的工作压力大、出差时间长、没有个人生活,问我的那个人却仍然对投行持有美好的幻想,哪怕我在心里已经默默判定这个理想青年完全不适合投身投行工作。&br&&br&
2010年初,在我还以百倍的热情战斗在投行第一线的时候,投行部安排我在项目上指导一名实习生了解投行工作,这个小青年当时就读威斯康星大学本年二年级,目标也是进入华尔街工作,他彬彬有礼的叫我“老师”,做事主动,除了对投行一无所知外,各方面都很优秀。当时他推荐我一本书,叫《monkey business》(中文译名:《华尔街的大马猴》),是两个投行助理记叙华尔街投行人生的,我当时很不屑:只能在华尔街做到BA就辞职的人能对华尔街有什么深刻见解呢?&br&&br&
如今,我终于“逃离”了投行,有机会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读完了这部纪实书籍,我发现里面有些东西触动了我。&br&&br&  
说实话,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来说,华尔街投行(或者你可以说外资投行)与中国投行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这也恰恰是我接下来想要重点叙述的东西,但是,我必须说,有些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投行工作带给我们的身心折磨和对生活美好追求的丧失。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我们这些经历过投行洗礼的人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财富,然后或走或留,但无一例外,觉得身心俱疲。我们习惯了苦中作乐,习惯了熬夜加班却不考虑什么加班费,我们学会了有时拼命有时偷懒,学会了一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后一醉方休然后精神饱满的奔赴下一个项目,我们一度忘记了那些让生活丰富精彩的旅行和朋友聚会,忘记了周末宅在家中的简单快乐,直到我们终于离开投行回归人间,或者就这样一直在路上疾走,停不下来。&br&&br&
投行,是一份特别的经历,但你不一定非得尝试,因为人生有太多种可能性,很多经历远比在投行工作精彩,你不一定非得通过糟蹋自己的青春来证明自己。但如果你问我,投行人生为什么值得我多次书写,为什么那些在投行痛苦挣扎的人在考虑换个行业时会有那么多的顾虑,我会引用《Monkey business》结尾的文字来回答你:“人们在放弃一项自己曾为之倾注过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苦心经营过的事业后,难免会自问决策是否明智。”“生活就像跷跷板,需要的就是一种平衡。在我和特鲁珀还是投资银行家的日子,就仿佛跷跷板的一头站着一个又胖又贪婪的家伙,另一头是一个快乐的小精灵。你根本看不清那个家伙怎样移动,所以怎么能达到平衡呢?”
&br&&br&  在我彻底告别投行工作又不能放弃时常关注这个行业的市场动态的情况下,我很想结合《Monkey business》这本书,写一写华尔街投行与中国投行的区别,当然,也顺便书写我投行的经历,给向往投行的人一个参考,给自己留下一点日后回忆的参考。&br&&br&  
我可能会写到太多这个行业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一面,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从目前的一些迹象来看,我有理由相信,这个行业会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些至今仍算少数派的负责任的投资银行家未来有可能会日渐增多。&br&&br&&b&区别一:梦想没有那么光鲜&/b&&br&&br&   《Monkey business》自第一章起就向我们描绘了奢侈腐化的华尔街投行生活:出差坐头等舱,住5星级酒店,享受豪华轿车服务,身着手工制的西装,打爱马仕的领带,穿菲拉格慕的鞋子,下班可以享用免费的酒水,还能尽情与脱衣舞女欢乐!不难理解,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多少华尔街的投行人士都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而那个撒旦的名字就叫“金钱”。&br&&br&  
你要是真以为中国的投行人士也能时不时摊上这样的好日子就大错特错了。2006年我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时,有次听到其他项目组的律师无比羡慕地谈到投行。他说起他们的一个IPO项目去北京报材料,然后说券商住五星级酒店,他们只住三星,语气中掩饰不住的一股子酸味儿——如今管这调调叫“羡慕嫉妒恨”。于是我心存念想,以为那就是投行生活——高端金领人士。&br&&br&  
等我真正进入投行,满怀期待地踏上第一次出差之旅,到了目的地武汉,装做漫不经心地问企业来接我们的司机说:我们住什么酒店呀?司机爽快地回答:白宫!就在东湖边上,风景好的很。我心里嘀咕,白宫是个啥星级的酒店呢?等到了地方,终于明白了,原来白宫就是企业自己开发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啥星级也没有,除了形状像美国白宫外简直一无是处,没过两天我就被那里对蚊香免疫的毒蚊子咬得眼睛红肿。而这家打算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办公楼也是一座毫不起眼儿的小楼,因为没有电梯,每天我的心肺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青花瓷般的投行金领梦直接被打得粉粉碎。&br&&br&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中美不同的投行工作方式造成的。读过《monkey business》,你会发现这些投行助理们(相当于中国普通投行人员)整天干的事就是编撰各种项目建议书、融资方案和招股说明书,但他们并不需要在客户企业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他们出差通常是为了到客户所在的公司进行商洽或是进行路演。按我的理解,在美国的上市制度下,上市本身不难,但找到真正对公司感兴趣的客户把股票发出去才是关键。&br&&br&  
而在中国,鉴于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上市标准并要求企业必须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才能过会,因此,通常情况下,一般的企业很有动机为了满足这些标准而捏造事实或者造假,或者说中国的商业社会本来就很混乱,这就导致了中国投行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到企业去实地发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协助企业满足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审核和要求,从历史问题到未来发展目标,从财务状况到日常公司治理,从税务、海关、环保到员工社保,无所不包,在中国,一次IPO的过程,就是一次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的全面培养过程,或者是一次为了让企业看上去满足这些标准而进行的“包装”过程。&br&&br&   所以,我们的投行人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呆在企业所在地,按照上市的标准一条一条的核查企业的现状,符合的就如实写入招股书,不符合的就想办法规范它,这个过程少则个把月,多则半年一年。鉴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上市公司主要的行业类型,这些有前途的企业多半集中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一些穷乡僻壤,试问在这样的地方如何有五星级酒店,又如何能穿什么手工西装和进口皮鞋瞎得瑟?大部分的投行人员不得不长期忍受入住那些小县城里不入流的酒店甚至在简陋条件下手洗衣服的痛苦(很多中国投行是不给员工报销什么洗衣费的,自金融危机之后,有些曾经默许员工在出差额度内使用酒店洗衣服务的券商也已通过要求员工打印酒店房费清单的方式取消了这项优惠)。有时,在一个地方呆得时间过长,一不留神遭遇换季,还得在那些当地的商店里买些平时完全看不上的四流品牌衣服应付天气变化,穿上之后,基本就可以与当地人融合了。投行,完全不是你想象的衣着光鲜的行业。&br&&br&   即使你进入了一个大投行,做的是像工行上市这种规模的项目,也不等于你就可以大住五星级酒店,工行的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中小城市,要想完成全面的尽调,你非得跑到这些小地方去遛遛不可,一样苦逼的日子。&br&&br&   等你不自觉适应了这些之后,即便你升为部门副总或更洋气一些的ED、MD,你可能也不再对光鲜衣着有太多讲究,我当年的好几个领导,即使在与客户谈方案时,也穿着最普通的毛衣和羽绒服,甚至我认识的一个国内大投行的MD,都一直穿凡客的衬衫。很多在投行工作的人,赚钱的欲望强烈,但物质的欲望可能已经淡泊了。&br&&br&   经过我几年下来的观察,中国投行里不是没有那些喜欢摆派头的人,但如果你看到一个投行人士过于(我用“过于”这个修饰词是为了防止某些小资人士不必要的对号入座)讲究衣着和外表,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已经逐渐远离实质性业务工作,如果他不是公司高管或部门老总级的人物,就很有可能是个“忽悠派”,当你有实际业务问题咨询,请避开这类人。&br&&br&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好不容易把企业材料报到了北京,你以为真能住五星了吗?大方的企业也许会在见面会或上会那两天安排一下金融街的像样酒店给投行人员一点甜头尝尝,通常在中国这种审核严格的资本市场中,企业没见到钱绝不“撒鹰”,我们这些只做中小企业的第二梯队券商不得不严格按照自己公司的出差标准入住不那么考究的酒店,而我做了资本市场之后,发现向各家券商打听谁家在北京的像样酒店有协议价成了大家常常提起的热门主题。&br&&br&   至于“夜夜笙歌”的部分,中国投行也不是没有,那干脆就是一种折磨,鉴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就偏爱所谓的健康生活,没人愿意在干了一天活儿之后还陪着企业的几个高管在那些小城市看起来不那么正经的KTV唱唱跳跳,外加红黄白几种酒混着喝个没完。有些企业真的会叫几个当地美女来“公关”,陪着什么领导唱个小曲儿,参加这种活动对于我们投行女员工来说无异于自取其辱,还得假装脸不红不白地坐着。&br&&br&   经过以上总结,基本可以认定:在中国,投行算得上是个脏活儿累活儿。万一你的项目成功上市,别忘了上市酒会时赶紧抓住机会秀一秀你的爱马仕皮带,那几乎是你得瑟的唯一机会。&br&&br&&b&区别二:加班的真相&/b&&br&&br&   《Monkey business》向我们揭示了华尔街疯狂加班的可怕程度,每周30到50小时的文字处理工作,80%的文案会被否定,连续72小时不合眼的加班,8天路演,飞行12000英里,穿越7个国家8个时区,他们的受虐程度都超常。金融危机爆发时,我们甚至在电视中看到,雷曼兄弟的那些初级投行员工还在不知就里的加班,我简直怀疑他们就是在盲目的瞎加班,做些毫无意义的工作。《Monkey business》部分证实了我的猜测:长期在投行工作的员工已经不会独立思考了,他们只会机械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br&&br&   华尔街的超常人加班反映了这些华尔街核心人物的焦虑症:他们不到项目开会讨论或招股书付诸印刷的最后一刻决不定稿,他们是偏执狂,也是完美主义者,他们靠折磨下属缓解他们的长期工作压力。他们逼着所有的投行助理加班只因为一件事——加班已经成了行规。&br&&br&   如果你因为这些描述认为投行生活很恐怖,恭喜你,在这个环节,中国的投行胜出了——我们稍有人情味儿。在中国,根据你的职位、能力,还有项目的具体情况,投行加班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和意义。&br&&br&   我刚到投行工作的第一个项目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我那时对投行一无所知,连上“巨潮资讯”查上市公司公告这种弱爆了的事情都是同事教我的,当时项目上一共四个人,我和一个同组的女同事,还有另一个女同事因为在项目上时间比较长算主要项目成员,再有一个保荐人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我遭遇的第一次加班是因为我们在做材料的过程中发行人律师猛然发现该企业不符合证监会要求的配股条件,我们必须将再融资方案改为非公开发行,于是那天晚上我们就熬夜改公告和股东大会文件。&br&&br&   我刚来屁也不懂,也没人教我,我很想做些什么但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于是整夜只能在那里检查文件里的错别字,看着别人在那里改文件忙得团团转。按说我做过律师应该擅长这种格式文本,但他们似乎也没有把东西交给我来尝试的兴趣。于是我只好干坐着陪他们加班,很不好意思自己帮不上什么忙。我想,一定有很多投行人员在菜鸟阶段有过与我相似的经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投行老手们通常都自己操刀,以便按时赶出符合要求的文件。&br&&br&   在中国投行,通常投行人员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做业务的能力,没有什么所谓的系统培训,因此,中国投行喜欢有经验的律师和会计师,而不是像华尔街那样偏爱商学院的优等生。在中国,没有与投行对口的商学院教育,我们也不需要像华尔街投行的分析师那样不停的做模型分析。如果你当年也崇拜过在外资大投行工作过的“明星分析师”曾子墨,看看《Monkey business》第一章就可以知道她每天都在做啥。&br&&br&   简言之,在中国投行,加班的第一阶段为陪坐和打下手。&br&&br&   再后来,我由初级菜鸟升级为高级菜鸟(你姑且可以理解为在本土券商由项目经理升级到高级经理),可以独立撰写一些不复杂的招股说明书章节了,这时我的加班增多,不过都是为了赶写招股说明书和调整格式。这时我遇到了愿意教我一些具体业务问题的领导,他在项目的前期不大写东西,因此很愿意在现场口授我一些投行知识和业务规则,小到如何用word调整格式,大到一些财务知识,在我这个阶段,也就是这样而已。&br&&br&   不过,当他们开始讨论募投项目的确定以及管理层讨论分析时,我这个外行就完全插不上话了,我只能看他们写好的章节来学习,如果领导和企业董事长讨论这些重要内容的确定,通常我只能旁听,对其内容一知半解,也许到了十二点或者更晚,他们会发个善心让我先回宾馆休息。&br&&br&   这一阶段,我负责了大量技术含量不高的申报文件内容,比如保荐说明书,上市申请报告等,当年投行做一个项目也就三个人,所有没技术含量的章节和文件全部由我一个人操刀完成,由于听话肯干效率高,我算是得到了领导的赏识。&br&&br&   由于原来在律所工作过,我自以为自己在文件处理上已经算是认真仔细,但和有些投行男人一比,我完全甘拜下风。他们会小到一个标点符号是全角半角,数字的字体,文件是左对齐还是居中对齐而把文件改来改去,我当时改得抱怨连天,但却因此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显然,今天,很多投行人员不大重视这方面的细节工作了,以至于媒体上出现了太多招股说明书犯低级错误的报道。&br&&br&   看过《Monkey business》,你会了解到,在国外,投行人员非常重视制作出一份格式精美、文字无误的项目建议书或融资方案,因为那代表了华尔街金融服务的严谨认真。而在中国,不知什么时候起,实用主义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把实质重于形式这话背得很熟,因此很多时候即使发现招股书里有不少文字错误和格式不统一也懒得改正,反正IPO上会被否不会是因为这些小事情。&br&&br&   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投行的加班都比较温和,甚至在项目初期也不用加班,到点就和企业一起下班。一些业务骨干甚至惯于在项目上偷懒,先让那些新人拿招股书写着练手!企业有问题就解答一下,没问题的话,每天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到招股书快定稿的时候才进入相对恶性的加班,十二点、一点,忙着核对招股书前后文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保荐人有时在这个阶段才会在现场出现,通读招股书,有经验的保代开始提示下面人改正那些有问题的章节,混日子的保代则在这个时候开始熟悉项目情况。&br&&br&   等到决定去北京,最悲催的日子就正式开始了。三点睡觉八点起床,或者一晚上不睡,早上报了材料才可以回宾馆休息。我第一次体验这个过程时简直要崩溃,明明困得所有反应都变迟钝,还在挣扎着修改招股说明书,一得着机会就在沙发上打盹。我当时纯粹靠着心理暗示才坚持着度过了那可怕的一周,每次我累得不行就想象每多工作一小时,就有一张钞票飘落在口袋里,对于年轻没见过多少钱的我,这招有点管用。我当时还来不及想到:如果这项目上会被否,我连加班费都没有。作为一个菜鸟,我完全相信我领导和同事的水平,在那高歌猛进的红火年代,我们倾向于乐观。后来,结局果然很悲惨。&br&&br&   再后来,由于一边要做项目一边要应付保荐人考试,我的投行生涯就变得更加悲惨。白天在企业写了一天的文件,晚上回到宾馆还要自学会计、财务管理之类的东西,一搞搞到十二点,天天如此。有时,自己负责的章节写不完,晚上回到宾馆也会自觉的改来改去。投行都是夜猫子,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比较有创作思路。于是自愿加班成了习惯,每个老投行都是工作狂。&br&&br&   再到后来,我在投行部负责质量控制的时候,我把疯狂的加班习惯也传染给了我的下属。那会儿部门里工作多,有时我去企业做现场核查时还没来得及看他们招股书的初稿,于是我就在飞机上看这些文件。我发现,由于我整个飞行时间一直开着电脑看文件,我的同事也丝毫不敢懈怠,纷纷效仿我的工作狂态度。大约三到五天的现场核查,每天加班到一点左右。&br&&br&   在华尔街,那些助理级别之上的高级职员通常不亲自参与文字性内容的全程加班,他们只在后期审阅文字提出修改要求,然后让他们的下属一遍又一遍的改来改去。而在中国,即便由初级员工负责撰写招股书,业务骨干和保代对招股书的指导过程也是全程性的,甚至干脆就自己来写一些重要的章节,文字工作的部分对中国投行来说非常关键,这是中国证监会批准项目通过的全部依据。&br&&br&   当然,在哪里都少不了那些偷懒不干活的人。在华尔街,这些人会在年终业绩考评时被某些同事揭发,或是在项目失败时找到下属做替罪羊,也有可能就自己承担责任。而在中国,差不多的故事也在上演,有些人把招股书写得一塌糊涂让其他同事替他们“擦屁股”,或是不负责任地拿份儿保代津贴或是项目签字费舒舒服服混日子,当然,也有人在投行混不下去,只好走人。&br&&br&   说到底,加班的真相就只有两种:累得半死,或是滥竽充数。&br&&br&&b&区别三:谁才是忽悠高手&/b&&br&&br&   《Monkey business》一书向我们介绍了华尔街投行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作者称之为“投行食物链”,每个级别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分明,从一个级别升至另一个级别要有足够优异的表现和一定时间的磨炼才行。&br&&br&   简单说来,最低级的是分析师,用该书作者的话说,“分析师根本算不上是人,就和猴子一样。成堆的猴子,互相趴在背上,挑拣着对方毛发中的虱子。”通常而言,没有在商学院学习过的人进入投行就只能做分析师职位,做些琐碎却繁重的工作,慢慢被调教成投行的机器人。再往上就是该书作者所处的银行助理职位,从这一步开始,你可以被称作一个banker,“投资银行助理所作的很多工作都和价值以及成本核算相关。原则上讲,每笔交易都离不开估价。”所以,这些普通的投行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模型,算估值。当然他们也做些建议书,撰写初步的融资或财务咨询方案,但按我对此书的理解,分析师提出这些方案必定是基于以前既有的案例,难得说有自己太多的创造和专业分析。如果你足够幸运,熬过了助理阶段的煎熬,就可以进入投行的高级职务序列,从副总经理到高级副总经理、执行董事、高级执行董事(我觉得你可以简单地把这些职位对应对我们熟知的VP、D、ED和MD),这些人不再从事具体的项目文字工作,他们从低到高分别负责监督项目执行过程、整体推进项目、开发新项目和整合投行客户资源及业务资源。&br&&br&   在中国投行,我们也有所谓的等级制度。纯本土的券商里投行职员级别包括项目经理、高级经理、业务董事、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那些合资券商或沾过外资气的券商里投行职员级别包括A、SA、(IVP)、VP、(D)、ED、MD,加括号的项目表示在有些券商中这一职位序列没有设置。总之,只是内外资券商叫法不同,在公司中的地位各序列基本相同,比如我本人在本土券商做到过总经理助理的级别,相当于合资券商中的D(Director)。&br&&br&   不过在中国投行,特别是本土券商,级别的调整相对灵活,特别是在保荐代表人制度存在的情况下,有的年轻人考过了保荐人考试,甚至迅速注册为保荐人,他的级别就可以很快得到提高。有时候,我们本土投行内部就只有两个级别:保荐人和非保荐人。&br&&br&   在当年保荐人资源还特别稀缺的时候,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我听说A某考过保荐人考试后立马升格,被周围的新人称做“A总”,过了一年,那新人也考过了保荐人考试,当下改口把“A总”叫回“小A”,表示二人就此又可以平起平坐了。&br&&br&   不过,抛开保荐代表人制度不说,在中外投行,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业务能力之外,忽悠能力高的人通常比较容易得到升职,说得洋气点儿,如果你与客户及监管机构沟通的技巧不行的话,在投行里很难受到器重进而快速成为一个高级别职员。&br&&br&   这种所谓忽悠能力,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项目实践上慢慢找感觉,你最好早点开窍,别光顾着埋头写文件。&br&&br&   我的忽悠能力提升得益于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那年经济形势不好,再加上A股IPO暂停,我们没什么项目可做,只是忙着四处找项目。有些同事几乎就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我比较幸运,有机会和其他资历更深的同事一起去和不同的企业接触、谈项目,有时是我们参与一些企业选择券商的“竞标”过程,有时是我们在一些PE的介绍下了解一些项目,判断是否能作为合格的IPO项目跟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向我们提出一系列关于上市的问题,包括自身是否存在上市障碍,或者A股上市的一些政策倾向和标准,需要我们进行专业解答。还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向企业介绍我们投行的优势,甚至展示我们个人的可靠和专业,让企业做出选择我们为保荐券商的决定。&br&&br&   我学忽悠的过程跟基努里维斯在《魔鬼代言人》中扮演的律师在厕所里偷听法院庭审的过程大同小异,只不过我是光明正大的坐在领导旁边听他们怎么解答客户那些关于A股上市的困惑,怎么跟客户忽悠说我们投行和他们公司最“登对”,我一边听一边用电脑做笔记,也算是做会议记录。晚上回家再整理一下,下一次我就可能用同样的招数来忽悠其他客户。&br&&br&   在华尔街投行,初级职员不停加班完成制作精美的项目建议书,高级职员就负责口若悬河地把客户说晕,在与其他投行的PK中胜出。为了拿到项目,这些高级投资银行家什么都乐意去做,可以完全不要脸,通常情况下就是用各种精心编制的谎话和废话力求从各个角度击中客户的要害。这时,投资银行家的工作就是一种推销,他们“真的把推销提高到了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 &br&&br&  在中国投行,真实的情形也差不了太多。忽悠的办法有好几种,当然,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种。首先是出大牌,如果想拿下一个大的项目,派去忽悠客户的人级别一定要高,最好是公司总裁、副总裁级别,实在不行也得投行总经理亲自上,这一招首先就会让客户觉得“倍儿有面子”,体现出我们投行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我曾经跟着不同的公司副总裁参与承揽项目,他们在餐桌上或会议室里与客户侃侃而谈的本事一开始真是吓到我,大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小到某个知名官员不为人知的小笑话,大到我们证券公司各项业务齐头并进的良好形势,小到我们为了某个项目做过的细节工作,无所不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些经历对我日后做PE也很有帮助,因为PE大部分情况下提供不了专业的服务就更得忽悠了!而怎么能在忽悠中体现中你的气场,是一门学问。&br&&br&   第二招是技术派出场。投行总有那么些专业过硬的技术人士,最好是保代,有时也可以是业务骨干,根据事先了解到的企业情况,制作一份充满“个案关怀”的项目建议书,然后再由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在会面现场当场为企业家解读其公司上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之道,最好能让企业家感觉到除了我们投行,没有其他券商能这般懂他的企业和行业状况,最后只剩一句相见恨晚的——缘份啊!&br&&br&   第三招是卖弄关系和资源。譬如一家江苏券商在承揽江苏企业IPO的项目时,最好要充分体现出老乡见老乡的优势,同时亮明自己与江苏证监局打交道多年的经验,在企业IPO辅导验收的过程中坚信一定会顺利通过云云。有时也可以微妙地向企业透露一些会里最近的“风声”,表示自己与会里熟悉,可以在IPO审核的过程中协助企业更好地展示自身优势,化解危机问题。我还见过有的投行向企业称自己做过同行业或上下游的公司上市,可以把其他公司相关情况告知企业或撮合他们的某些生意。总之,告诉企业,你能为他们提供最最增值的服务,除了其他券商都能为他们做的那些事儿,你还能为他们做些别人不能做的事儿,管他到时候执行效果打多少折扣,先忽悠了再说!当然,这些关系和资源的使用,最后多半都是空头支票。&br&&br&   除上述招数外,你还可以使用些其他“下三烂”的招数,就是些不成正规门派的抢项目办法,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刚说了,美国华尔街投行也都做些不要脸的事。比如,用自己惊人的酒量在餐桌上与客户结成哥儿们;贿赂目标企业的某个关键人物,承诺给项目承揽费;或者给某些小气老板们一个慷慨的折扣。&br&&br&   做投行难啊,因为我们是乙方。现在在投行面前唯唯喏喏的企业真不多了,尤其是项目承揽阶段,我们使出混身解数,让客户终于认为自己遇到了最合适的投行,一旦项目拿到,有些客户就会发现自己像是恋爱的人走入了婚姻的坟墓。听说有个项目,一个投行老保代B总亲自上阵忽悠,成熟稳重加专业功底深厚,企业老板对其崇拜有加,把其他大投行都一脚踢走,后来就听企业老板说:咋回事儿?自打和他们签了协议,B总就再也没来过!当然,这都是后话。&br&&br&&b&区别四:文字处理的微妙之处&/b&&br&&br&   现在我们知道了,华尔街投行的普通员工也要进行大量的文字处理工作,不比我们这些写招股说明书的中国投行人员轻松多少。只不过他们写材料是客户导向型的,而我们则是政策导向型。&br&&br&   写这些材料都少不了各种模板,别以为华尔街就能强多少,他们只是模板整理得比我们更专业、更细致。《Monkey business》告诉我们:“建议书一点创意也没有。每个建议书都是东拼西凑,这抄一点,那抄一点,前面再加上一个新的概述就行了。”“原则上讲,助理们不应该觉得编纂方案建议书有那么困难。用些夸张,加上伪造、少许的剽窃、大量不切实际的估价和分析,很好地搅拌和混合就可以完成了。但助理们在实际创作建议书时,一般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痛苦、折磨、解脱和学会到底应该听谁的话的摸索。”&br&&br&   中国的投行在承揽项目时也会向客户派发项目建议书,具体的炮制过程和上面华尔街的操作方式相似,但是项目建议书的难点在于给客户提供融资方案和改制建议,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改股份公司的时点,折股方案的选择,预计的融资规模,需要清理和关注的历史问题等。在撰写这部分建议的过程中,投行新手可以从老投行处学到很多基本知识,一个合理而不是糊弄事儿的建议书应该在上述方面给企业以清晰的解答和分析,做的多了,也就可以形成一些模板。新手的困惑在于,遇到一个全新的企业,看着那些公司基本情况,他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分析和解读。这是因为我们的投行业务能力完全来源于实践经验中对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把握和解读,而国外的商学院的学生在MBA课堂上学到的那些估值模型分析,直接就可以在华尔街投行的工作中学以致用。&br&&br&   《Monkey business》一书在描写招股说明书的起草过程时,更愿意把这形容成一个开会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投资银行家、投行律师、发行人、发行人律师、会计师多方参与讨论后完成定稿的部分。但显然,这部分工作的完成不像在中国那么漫长。“《招股说明书》的整个起草过程少则5天,多则10天才能完成。参与者大多在20-30人之间,也就是说,折合起来大约需要100-3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就这样一篇花费将近1年时间才得以完成的文件,最后没什么人有兴趣阅读它!” &br&&br&  中国投行的同仁,看出差别来没?首先,人家计算完成招股书的时间是按每人工作的小时数累积计算的,换句话说,20个人的5天,就是100天!照这样说,我们中国的招股书撰写过程可真是漫长,如果再加上报会后的反馈修改,我就已经不想再去计算了。中国投行人员在企业花上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写招股书真是再正常不过的过程,因为写招股书的过程也是解决企业上市问题的过程,问题不解决,招股书就无法定稿。华尔街写招股书是为了披露,我们不仅是为了披露,还要合法合规。只要我们中国的企业上市都需要满足证监会制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这个事实就不可能改变,即使最近证监会在审核政策动向问题上说我们在强化信息披露,淡化盈利能力判断,但是,只要首发管理办法对A股企业的要求还存在,我们的招股书撰写过程就注定漫长而痛苦。&br&&br&   接下来,根据《Monkey business》一书中对招股说明书重点章节的描述,我来对比一下中美招股说明书在各部分上侧重点的不同。&br&&br&   华尔街招股说明书的第一部分是“总述”,起草人员有75%的时间花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上,这部分的目的在于用2-3页的篇幅浓缩整个招股说明书的精华,让读者感觉不到被介绍企业的“平庸”。在中国,这部分对应招股说明书“概览”部分。我第一次写“概览”时找了几个已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做模板,依葫芦画瓢地弄出一份概览,结果被领导大骂写得不好。因为我只是把后面“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两个章节的部分核心内容复制粘贴到了这里,因此,没有精炼地体现出发行人的优势。我确实写得不行,可那是因为,我用以做模板的招股书太差!我后来发现,有些国内投行人员写“概览”时就是这么糊弄事儿的,而我自己,要是没有领导点醒,恐怕也会这样糊弄下去。但通常来说,中国投行人员不会在这一章节上花太多的时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审核重点,我们在招股书中最关心的章节包括: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在中国,除了新闻记者用来爆料、投行人员用作业务学习之外,同样很少有人去阅读招股说明书,我们成天说中国要降低新股发行市盈率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你见那些中小投资者打新股之前去阅读招股说明书吗?哪怕是风险提示部分?&br&&br&   至于“风险因素”部分,在华尔街这是律师的最爱,他们起草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起草免责条款。最近,Facebook招股说明书的风险因素部分在中国大火,我们看看华尔街的投行人员如何解读“风险因素”部分:“一位年轻的律师想出了一个非常狡猾的策略。风险因素的描写中最好应废话连篇,致使读者会因为读不明白而最终放弃阅读全文的兴趣;这样,投资者很可能会忽略掉其中那些重要的风险描写。”感觉上和中国的招股说明书也没差是不是?&br&&br&   其实,如果说有区别的话,以我的个人之见,一方面是因为在华尔街,中介机构一旦受到处罚,责任将非常之重,因此他们有动力更加全面地进行风险披露以保证在最坏的情况下求得免责的机会;另一方面,国外的上市不是审核制,不需要像中国证监会一样满足各项审核标准,因此他们不必担心过分的披露会导致企业出现IPO审核风险。因此,只要风险的披露不足以吓退机构投资者,他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在这一章节中为自己在发行过程中的忽悠设定一些风险控制和保障条款。&br&&br&   所以,我们光学facebook的风险因素章节写法而不注重中外IPO发行制度的差别是起不到应有作用的,当然,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前些日子中国证监会提出“提倡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律师事务所撰写招股说明书”与效仿facebook不无关系,中国的律师切莫以为招股说明的全部章节撰写工作就有可能由律师包揽了,IPO过程中实际的工作量分配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br&&br&   接下来值得一提的章节还有“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效益之分析与预期”,对应中国招股书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向我们指出:“代表性财务数据部分已经将数字扭曲重塑后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向投资者展示出公司的最佳状态”,“公司方面借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申辩,为自己的成就而大肆鼓吹。”与华尔街投行类似,炮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过程像是根据那些数字比率和趋势的变化,玩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通常情况下,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看起来完美得就像财务教科书上的“范例企业”,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险恶导致了这些数字有时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个难看的走势,投行的工作,就是在会计师的配合下让这些潜在的财务风险看上去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最终得出该企业“螺旋式上升”的乐观结论。由于我们A股的IPO审核长期以来非常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这一部分财务数字的分析解释工作相比华尔街投行更加困难复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试图掩盖真实的财务问题,制造虚假的财务表象就难上加难。&br&&b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